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波探测法工程应用典型实例

管波探测法工程应用典型实例

管波探测法工程应用典型实例
管波探测法工程应用典型实例

国家发明专利、自主知识产权

广东省建设行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管波探测法工程应用典型实例

2010年4月

管波探测法及其应用实例

饶其荣[1]李学文[1]

(1、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广州,510800)

[摘要] 本文对管波探测法的主要用途、基本原理、异常特征及其解释进行了介绍,通过多年的实践论证了其在探测岩溶方面的作用。并重点阐述了,管波探测法在桩位岩溶探测方面具有其他勘察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文中还举例论述了管波探测法在滑坡勘察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管波探测法,桩位,岩溶探测,持力层,完整性,滑动面

管波探测法是一种孔中物探方法,由饶其荣、李学文在长期从事岩溶勘察的工作实践中发明,于2003年申请、2006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310112325.0)[1],2007年被广东省建设厅列入“广东省建设行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2004年,广东省地质勘查局地质科学研究基金资助了“管波探测法应用研究”项目,项目开展了管波探测的理论、管波对不良地质体的探测有效性、有效探测半径和技术方法的研究[2]。“管波探测法应用研究”项目,获2006年度广东省地质勘查局地质科技成果一等奖,2006年度广东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1、管波探测法简介

1.1主要用途

1)管波探测法主要用于岩溶探测(包括溶洞探测、裂隙探测、软弱层探测等)。特别适用于大口径嵌岩桩桩位的岩溶探测。

灰岩地区,岩溶发育,存在溶洞、溶蚀、裂隙、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现象。

嵌岩桩桩端的承载力大,对持力岩层的完整性要求高,特别是采用单桩单柱基础时,更是如此。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的要求,在岩溶发育地区,当采用大直径嵌岩桩时,应进行专门的桩基岩溶勘察,岩溶勘察宜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物探、钻探等多种手段结合的方式进行,勘察点应逐桩布置,勘探深度应不小于(桩)底面以下桩径的3倍并不小于5米,当相邻桩底的基岩起伏较大时应适当加深。

图1 管波探测法的测试装置

管波探测法有效探测半径约1.0米,可分辨大于0.3米的孔旁溶洞,对溶洞的定位误差小于0.3米,具有非常高的垂向探测精度[2]。

管波探测法是通过在桩位中心的一个勘察钻孔中进行探测,即可快速探明桩位范围内的岩溶、软弱夹层及裂隙带的发育和分布情况,评价嵌岩桩持力层的完整性,为桩基设计提供直接依据,并可指导基桩施工。

2)管波探测法还应用于滑坡体的滑动面探测。

基岩(特别是强风化基岩)中的滑动面,钻探是很难判别的,管波探测法可直观地识别基岩中的滑动面。

1.2基本原理及测试装置

管波探测法的基本原理是:在钻孔中利用“管波”作为探测物理场,探测孔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溶洞、溶蚀、裂隙、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体的孔中物探方法。

管波探测法的测试装置如图1所示,是一种一发一收、固定收发距的单孔测试装置。

1.3异常特征及其地质解释 管波探测法异常主要表现为二种:

一种是在界面处的管波反射,另一种是在不良地质体处的管波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

图2 管波探测法的异常特征及其地质解释

图3 管波岩溶探测成果图

图4 广清高速流溪河大桥桥墩下陷

钻孔中可能产生管波反射的界面主要有:基岩面、溶洞顶和底面、裂隙、孔底、水面等。引起管波能量变弱的不良地质体主要有:溶洞、溶蚀、软弱岩层、土层等。

管波探测法的地质解释分为完整基岩段、裂隙发育段、溶蚀发育段、岩溶发育段、软弱岩层和土层等6种情况。完整基岩段的特征是:管波无能量衰减,界面反射在段内明显甚至有多次反射;岩溶发育段的特征是:管波能量严重衰减,界面反射在段内消失了;裂隙发育段、溶蚀发育段的特征是:段内界面反射多,溶蚀发育段伴随有能量衰减现象;如图2所示。软弱岩层和土层的特征是:管波速度变低和有能量衰减。

图3是一个钻孔的管波岩溶探测成果图,“岩溶发育段”用“带牙三角形”表示。段内钻探有揭示的,顶角在解释柱状图最左边开始向右划,无揭示的,顶角在解释柱状图中间开始向右划。

2、在桩基岩溶勘察上的应用

2.1灰岩地区桩基持力层的岩溶问题

目前,在岩溶发育地区,大直径嵌岩的桩基岩溶勘察,一般采用“一桩一孔钻探”的方式进行。近年来,在桩基施工时,经常出现掉锤,在桩基抽芯检测时,发现持力层存在溶洞等

图5 管波岩溶探测的作用

安全隐患,如广州地铁二号线北延段、五号线高架段、云(浮)梧(州)高速公路高锋大庆桥、大连保税区疏港高速公路、花都天马丽苑一期等工程的大直径嵌岩桩,在抽芯检测时,在基桩持力层发现了溶洞,又如,阳(江)阳(春)高速公路在桩基施工时,发生两次掉锤事故。而上述这些工程项目都已进行了“一桩一孔钻探”的桩基岩溶勘察。实践表明,在岩溶发育地区,采用“一桩一孔钻探”的桩基岩溶勘察,难以探明桩位范围内的岩溶发育情况,依然会存在桩基半边嵌岩、持力层中存在溶洞的隐患,如果这些隐患不被及早发现并处理,则在日后的施工或使用中,存在建(构)筑物下沉甚至倒塌的风险。如广清高速流溪河大桥墩下陷(见图4)。

管波岩溶探测的主要作用在于扩展勘探半径范围。把“一桩一孔钻探”进行桩基岩溶勘察,只能观察到约Φ76~110mm 孔径范围的岩溶,经管波探测后,可探测到约Φ2000mm 的直径范围的岩溶,如图5所示。

2.2应用实例

管波探测法的实测应用从2003年开始,至今已经历了7年

的时间,表1是已完成的主要岩溶探测项目一览表(未完全包括授权给外单位探测的项目),有二十个单位委托探测,项目三十六个,共计完成了7682个桩位,涉及的行业主要有公路、铁路和房地产。

表1 已完成的主要管波探测法岩溶探测项目一览表

根据对广州地铁五号线滘口~大坦沙高架桥工程管波岩溶探测的统计,管波探测发现的溶洞比钻探揭露的溶洞增加了32.18%,新发现的溶洞高度0.5~3.7m,平均洞高1.43m;管波探测发现的溶洞比钻探揭露的溶洞增大的有58.97%,增加洞高0.5~5.6m,平均增加洞高1.77m;经管波探测后发现持力层厚度未达到规范(或设计)要求的桩位占14.58%。

根据对广梧高速公路河口至平台段工程第4合同段管波岩溶探测的统计[3],管波探测发现有岩溶而未被钻探揭露的钻孔有74个桩位,占已探测桩位的

27.6%;最小洞高为0.2m,最大洞高为3.8m,平均洞高为1.8m。在65个已被钻探揭露的岩溶中,管波探测到的岩溶范围增大的有6O个,占92.3%;最小增加洞高为0.1m,最大增加洞高为5.2m,平均增加洞高为0.97m。原有268个钻孔,根据钻孔资料,已经满足桩基持力层设计要求,经管波探测后,持力层厚度未满足设计

图6 管波探测到的桩底岩溶

图7 管波探测到岩溶比钻探揭露的大一倍

要求,需加深的桩位有11个,占4.1%,共加深63.76m ,平均每孔加深5.80m 。从这些数据来看,管波岩溶探测的作用是显然的。

上表所列工程项目中,除今年完成的几个项目(序号27~32)还在进行桩基施工外,其他的项目已竣工使用或已经过抽芯检测,根据收集到的施工单位冲桩或挖桩记录,从冲桩的快慢、漏浆、偏锤,挖桩观察到的岩溶等记录分析,施工记录的情况与管波探测结果吻合。从抽芯检测结果和业主反馈的信息来看,有3个项目各有一支桩的持力层发现有一个溶洞(由管波测试孔位偏离了桩位引起),按抽芯检测桩数为10%计,持力层有问题的桩只占抽芯检测桩的0.43%。从而可知,管波岩溶探测的应用效果是显著的。

图6是业主(广东云梧高速公路筹建处)委托我们进行管波岩溶探测前,在云梧高速公路工程的一个基桩抽芯检测孔中进行管波岩溶探测的成果,管波探测反映的岩溶比抽芯检测到的溶洞要大(桩底下就是岩溶)。成果提交给业主以后,业主当即决定,云梧高速公路工程所有灰岩地区的桥梁桩位都要进行管波岩溶探测。现在,工程的桩基部分已全部经过验收,在进行抽芯

检测时,再没发现有持力层存在溶洞的情况。

从图7可看到,管波探测到的岩溶比钻探揭示的溶洞顶面浅且洞高大了1倍,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冲桩施工时,很可能发生掉锤故事。

从图8、图9可知,如果按钻探成果设计桩端高程,持力层就会存在足以影

响桩基安全的溶洞。如果在桩基检测时不被发现,就会埋下安全隐患,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桩墩下陷事故。

2.3管波探测法的优势

作为一种物探方法,管波探测法与其他物探方法比较,具有成果快速、异常易于识别、异常的地质解释具有唯一性、勘察成果可靠性高、探测岩溶分辨能力强、垂向探测精度高、仪器设备投资少、不受工作场地限制等特点和优势。

作为一种大直径嵌岩桩的桩基岩溶勘察的方法,“一桩一孔钻探+管波岩溶探测”与“一桩一孔钻探”、“一桩多孔钻探”、“一桩一孔钻探+其他孔中物探”等方法比较,前者更加全面、安全、可靠,可避免发生安全和质量责任事故的风险,并最终可达到缩短建设工期、节省建设投资的经济目的。

2.4开展管波岩溶探测的意义

在岩溶发育的灰岩地区,进行大直径嵌岩桩的桩基岩溶勘察时,有必要在“一桩一孔钻探”的基础上,增加管波岩溶探测工作。“一桩一孔钻探+管波岩溶探测”的桩基岩溶勘察方法,更加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的要求。

1)对于勘察工作而言,在进行钻探工作时,有可能会有人为的因素,造成漏记甚至隐瞒溶洞的情况发生,如果进行了管波岩溶探测,则可发现这些隐藏的溶洞,确保桩基岩溶勘察的质量、规避由此引起的经济和责任风险;

图8 管波探测到在钻探揭露溶洞下方存在多层岩溶 图9 管波探测到在钻探揭露溶洞下方存在较大的岩溶

2)对于设计工作而言,在参照钻探资料的基础上,增加了管波岩溶探测成果资料,更能准确设计桩端标高,避免成桩后发现问题的麻烦和终身责任风险;

3)对于施工工作而言,管波岩溶探测成果资料,能更好地指导桩基施工工作,遇岩溶发育段时,可提前采取措施,避免掉锤、地面塌陷等事故的发生;

4)对于工程管理工作而言,开展管波岩溶探测工作,虽然在前期增加了少许勘察成本,但这可确保基桩持力层完整无溶洞,可避免发生安全和质量事故的问责风险,并最终可达到缩短建设工期、节省建设投资的经济目的。

3、在滑坡勘察上的应用

在滑坡勘察中,准确判断滑动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钻探的岩芯中,尽管采用了双管取芯,经常很难发现滑动面,特别是滑动面存在于强风化岩时更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管波探测法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顺德大良飞鹅岭滑坡勘察工程,钻探采用双管钻进取芯,在钻进和岩芯编录过程中,地质人员无法判别滑坡体的滑动面,图10是该工程中的其中一条勘察剖面,地面物探采用面波法,在剖面中的三个孔(ZK02、ZK03、ZK04)进行了管波探测,探测成果如图11~13所示。

从图中可看到,管波探测时间剖面显示,在三个测试孔的强风化层中,都有管波能量变弱的相对软弱层存在,我们根据各测试孔的位置、软弱层的标高、钻探及地质测绘资料,并结合面波波速影像图的波速分布趋势,综合分析判断,推断这些软弱层为滑动面。

4、几点认识

1)管波探测法主要用于桩基岩溶勘察,也可用于滑坡体的滑动面探测。

2)管波岩溶探测的主要作用在于扩大勘探半径。把“一桩一孔钻探”进行的Φ76mm钻孔岩溶勘察,扩大为Φ2000mm桩位岩溶勘察。

3)管波岩溶探测准确、可靠,探测精度高。

4)对于大口径嵌岩桩的桩基岩溶勘察,管波探测法具有其他物探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一桩一孔钻探+管波岩溶探测”的桩基岩溶勘察方法,对工程建设各方都有利。

图13 钻孔管波探测成果图(ZK04)

参考文献

[1]发明专利公报 管波探测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第20卷第45期 2004.11.10 [2]管波探测法应用研究报告 饶其荣、李学文等 2006.4

[3]广东公路交通 管波探测法在广梧高速公路灰岩区桥梁桩基工程中的应用 李海青、林才奎

2009,2

图11 钻孔管波探测成果图(ZK02) 图12 钻孔管波探测成果图(ZK03)

图10 顺德大良飞鹅岭滑坡勘察L1测线面波速度分布及其解释剖面

典型实例

高考政治 运用矛盾分析法巧解政治题

高考政治 运用矛盾分析法巧解政治题 矛盾分析法是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运用矛盾分析法解答政治题,有助于增强解题的科学性,提高解题的正确率。那么,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解答政治题呢?以下几种方法不妨一试: 一、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问题,防止“只抓一点,不及其余” 例1:自由地表达政治意愿是公民的政治自由。 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防止走极端。在解题过程中就是要防止“只抓一点,不及其余”的片面思维,在承认此观点有一定合理性的前提下,要指出其片面性。 参考答案:(1)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让人民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参加政治生活,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方式,是社会注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2)公民享有政治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受任何约束。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的自由,法律是政治自由的体现和保障,公民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享有政治自由。(3)因此,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 二、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防止“绝对化”、“一刀切” 例2:辨析:政党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 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矛盾和矛盾着的双方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必须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政党的阶级属性不同、地位不同,服务的阶级及利益也就不完全相同。 参考答案:(1)政党是集中代表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利益,并以夺取、行使或参与行使国家权利为政治目标的政治组织。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统治阶级通过执政党行使国家权利,实现本阶级的根本利益。因此,只有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政党才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3)笼统地说政党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是错误的。 三、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分析问题,防止“单打一”、“主次不分” 例3:甲同学认为:当今世界,追求和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成为各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乙同学认为:当今世界根本不存在什么国家间的共同利益,维护和追求国家利益才是各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请对这两种观点加以评析。 解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

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法 姓名:张静 学号:40815017 班级:08级教育学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也称“班级上课制”。它是按各门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固定的时间表,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教师一定要主动的掌握不同的教学方法,摆脱传统教学的死板与枯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今天,就主要探讨一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案例分析教学法。 一、案例分析教学法的起源于含义 案例分析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绩效。这种案例教学法到了1980年,才受到师资培育的重视,尤其是1986年美国卡内基小组提出《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的报告书中,特别推荐案例教学法在师资培育课程的价值,并将其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而国内教育界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则是1990年以后之事。 所谓案例分析教学法是指教师利用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针对案例来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简言之,案例教学法就是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如何在课堂中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 在案例分析教学法中,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其中,而教师则只是作为一名引导者,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案例分析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与实施主要分为五个阶段(如下图) 1、展示案例──阅读感知阶段

滴定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滴定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滴定分析的主要方法有: ①根据滴定分析的方式不同,滴定分析法可分为:(1)直接滴定法。(2)间接滴定法。(3)返滴定法,又称剩余量滴定法或回滴定法。(4)置换滴定法。②根据滴定反应类型的不同滴定分析法又可分为:(1)酸碱滴定法,又称中和法。(2)配位滴定法,旧称络和滴定法。(3)氧化还原滴定法。(4)沉淀滴定法。 滴定分析法作为标准分析方法之一,被广泛应用在医药行业:进行简单,快速,具有重现性和准确性的有效成分,药品及其原料的分析(含量测定)。滴定尤其适合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常规分析。以下为一些主要的应用: 1.具有药物活性物质的纯度分析 滴定主要用于测定药物活性成分的含量,如:阿斯匹林中的乙酰水杨酸或复合维他命片剂中的维生素C,以及用于药物合成的药物添加剂的含量测定和纯度控制。酸碱中和反应等酸碱滴定是医药行业用得最多的滴定。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盐酸麻黄碱的纯度控制[1]。该成分通常出现在咳嗽糖浆中,用以治疗支气管哮喘。其含量的测定是在含有无水醋酸和醋酸汞的有机溶剂中,用高氯酸作滴定剂进行滴定: 2R-NH3+-Cl-+Hg(OAc)2 =2R-NH2+HgCl2+2HOAc R-NH2+HClO4 =R-NH3+-ClO4- 2.用氧化还原滴定进行成分分析 氧化还原滴定通常被用来检测原料、填充物和防腐剂的纯度。例如,4-苯甲酸甲酯(一种对羟基苯甲酸酯)中溴值的测定。这种化合物作为防腐剂被应用于眼药制剂和外用眼药膏中。硫代硫酸钠被用作滴定剂。整个分析由下述几个步骤组成: 2.1 酯与氢氧化钠的皂化作用(水解) 2.2 羟基氧化到酮基的过程 2.3 苯环的(亲电)溴化 2.4 过量的溴与碘离子反应,生成滴定过程中所需的游离碘 2.5 碘经硫代硫酸盐滴定,还原成碘离子:I2+2S2O32-=2I-+S4O62- 3.沉淀滴定 某些药品由于其结构的关系,在滴定过程中会有沉淀析出。例如,氯化亚苄翁。通常用四苯基硼酸钠或是十二烷基磺酸钠作为滴定剂,用梅特勒-托利多DS500表面活性剂电极或是DP550光度电极就可以进行滴定。 4.恒pH滴定 恒pH滴定主要用于鉴定药品、检测酶制品纯度以及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恒pH表示pH值恒定,即在某一特定时段内保持pH值恒定。这项技术尤其被用于测定诸如酶的活性等反应动力学参数。 生成或消耗H+的酶反应可以通过pH电极来跟踪。这些生成或被消耗的H+可以通过分别添加一定量的碱或酸来中和,由此来控制使pH值恒定。滴定剂的

范例教学法

范例教学法 一、范例教学的基本含义 范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采用范例进行讲解及组织学生对范例进行研讨,引导学生从实际范例中学习、理解和掌握一般规律、原则、方法及操作实验,从而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互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范例教学法是以典型范例为中心的教与学,使学生在完成一个范例的基础上,学习到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方法和技能。 二、范例教学的例子——“设计奥运主题海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对范例的学习,掌握在文字处理软件中插入图片的方法。 (2)学生通过对范例的学习,掌握在文字处理软件中文本框的使用。 (3)能熟练运用所学的文字处理软件技能设计海报。 (4)让学生了解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范例福娃海报的分析,自主探究、主动阅读、交流分享奥运福娃相关资料,欣赏和了解奥运的相关知识。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新知,体验合作交流、共同探索新知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学习奥运福娃的知识和动画,感受福娃的精妙寓意和完美设计。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精神,体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三、范例教学法的基本环节 ㈠课前:精心选择范例 要想在课堂上成功的使用范例教学法,课前对范例的选择非常重要。一般而言,信息科技教师在选择范例时应把握以下原则。 1.针对性。教师在课前要依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范例,做到有的放矢,范例的内容要与知识点有机结合。此外,还要考虑范例在教学中的适用性。 2.实效性。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迅猛,教师要多选用一些紧扣时代脉搏的典型事例作为关注点,这样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3.趣味性。从范例内容来讲趣味性可以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所选范例应生动有趣,内容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生活。 4.难易性。范例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做到难易适当。太难的范例往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吸光分光光度法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领域 摘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应用很广的方法。在学习其基本原理和仪器结构后,得到该分析方法是一种具有广谱适用性的分析方法。本文综述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原理特点以及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并且具体举例说明,概述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朗伯比尔定律,特点,水与废水,大气 1.引言 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环保工作越来越重视。企业废水的分析与处理已经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效益。更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现在测试水和废水的仪器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它已在各个科学研究领域和现代生产与管理部门广泛应用。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基本原理 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对紫外光和可见光选择性吸收而进行分析的方法。吸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是光的吸收定律———朗伯—比尔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 A=Kdc 朗伯—比尔定律的物理意义是,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液层厚度d成正比。当液层厚度d以cm、吸光物质浓度c以“mol·L-1”为单位时,系数K就以ε表示,称为摩尔吸收系数。此时朗伯—比尔定律表示为 A=εdc 式中摩尔吸收系数单位为L·mol-1·cm-1。 吸光光度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一定的准确度,特别适宜于微量组分的测量。 3.特点 (1)应用广泛 由于各种各样的无机物和有机物在紫外可见区都有吸收,因此均可借此法加以测定。到目前为止,几乎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的所有元素(除少数放射性元素和惰性元素之外)均可采用此法。

Kr Rb Sr Y 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I Xe Cs Ba La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Rn Fr 注: 图内实线圈内的元素可用直接法测定,虚线圈内的元素可用间接法测定。 带A 的表示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元素。其中放射性元素只有铀和钍常用光度法测定,其它元素都采用放射性分析测量。 (2)灵敏度高 由于相应学科的发展,使新的有机显色剂的合成和研究取得可喜的进展,从而对元素测定的灵敏度大大提高了一步。特别是由于多元络合物和各种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研究,使许多元素的摩尔吸光系数由原来的几万提高到几十万。相对于其它痕量分析方法而言,光度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一致公认是比较高的。 (3)选择性好 目前已有些元素只要利用控制适当的显色条件就可直接进行光度法测定,如钴、铀、镍、铜、银、铁等元素的测定,已有比较满意的方法了。 (4)准确度高 对于一般的分光光度法来说,其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在1-3%范围内,如采用示差分光度法测量,则误差往往可减少到千分之几。 (5)适用浓度范围广 可从常量(1-50%)(尤其是使用示差法)到痕量(10-8-10-6%)(经预富集后)。(6)分析成本低、操作简便、快速 由于分光光度法具有以上优点,因此目前仍广泛地应用于化工、冶金、地质、

论马原矛盾分析法在分析题中的应用

论马原矛盾分析法在分析题中的应用 一、历年命题总结 (1999文-35(3))通过材料3,说明该企业是怎样运用辩证法分析、解决矛盾,来增强产品的市场渗透力的?(4分) (2008-34(3))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医患关系的矛盾,按照矛盾辩证法该如何对待和处理?(4分) (2011-34(2))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5分) 考点归纳:①题目明确了考查范围——“矛盾分析法”;②作答以上试题重在理解矛盾分析法,不能生搬硬套矛盾分析法的5种具体体现;③解题的关键在于“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普遍性与特殊性。 二、模板原理 (1)态度:矛盾普遍性。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的普遍本质。我们要正视矛盾、承认矛盾,应该全面而客观地分析事物的矛盾。 (2)方法:同一性;矛盾特殊性。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可以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以实现共同发展,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矛盾双方能够实现协调统一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不同问题。 三、真题考证 (1)(2008-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最近,四川省搞了一次“医患换位体验”活动,让医生以患者的身份挂号、排队、看病、拿药……结果,医生跑前跑后,既受累又受气,一名全程体验了“患者”的医生感慨道:“医生就像拿着个遥控器,把患者指挥得团团转,当患者确实很苦。”美国医生爱德华·罗森邦行医50年,忽然患上了喉癌,当他重新审视医学、医院和医生时,感慨地说:“站在我病床边和躺在病床上所看到的角度完全不同”。他后来在《亲尝我自己的药方》一书中写道:“如果我能从头来过的话,我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行医,很不幸的是,生命不给人这种重新来过的机会。” 多年前,有位年轻医生患上甲状腺病,当中国医学科学院著名头脑外科专家屠规益为他主刀。当手术结束时,屠教授低下身来说:“对不起,让您受苦了!”这是屠教授术后经常对病人说的一句话,虽然简短,却让这位年轻医生深感震撼。 著名医学家袁法祖早年从医,曾在老师的带领下,为一名中年妇女进行开腹手术。

范例教学法的应用实例

范例教学法的应用实例 上课了,教师拿出一只泡沫塑料雕成的鸭子,放在一只玻璃的大水槽中。在讲台上,孩子们看到一只大白鸭悠然自得地漂浮在水上。教师请一位同学用彩色笔在白鸭身上沿着水面划线,然后教师把这只“鸭子”拿出水槽让孩子们观察 下部分:即鸭子在水中的部分,像什么?孩子们一眼就看穿了,许多孩子争着回答“像一艘船”。 教师又取出一块与鸭子一样宽的木板,用手推着木反在下班大水槽中前进,问在水槽旁边的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一位孩子立即答道:“当木板推进时,在水槽中掀起了波浪。“教师又将塑料鸭放在水槽中同样推着前进,孩子们奇异地发现,水槽是没有看到波浪,只见水流平衡地向后面流去。接着教师提示:鸭子的内脏集中在身体的后半部分。 上课才开始五分钟 脑海中却掀起了波浪。鸭在水中的部分像艘船 对鸭这类动物长期观察得到的启示 内脏集中在身体后半部分……孩子们马上想到把发动机装在船的尾部?是否这样才能使快艇飞快地航行?……一系列的问题不断地涌现 适合在水中生活。 教师问?”

一个孩子回答说 使船划得快些 阻力。另一孩子答道(自由泳)时 拢用力向后划 可减少游泳时的阻力……教师要孩子们再用鸭脚在水中划动 样前进的 构很适合它在水中行动。 然后教师又让孩子们拿出一个纸袋 他要求孩子们把羽毛片放入水槽中 么。孩子通过实验观察到羽毛片放在水槽中都飘浮在水面 看到羽毛片上有一颗颗小水珠当把羽毛片拿出水面小水珠都滚落下 教师又提出一个要求你们能使这些羽毛片沉入水中吗?需要什么材料和工具老师可向你们提供。孩子们开始用手把羽毛片按入水中 来。 再试一次 自言自语道羽毛片上好像涂了一层油脂。孩子们马上得到了启发 备用实验证实一下。于是孩子们向老师要来肥皂和洗洁剂 上斩下来的) 组的水槽中来回学着鸭子划水。很快孩子们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分析化学》第七章沉淀滴定法

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3)

【组织教学】 1、师生互致问候语 2、考勤、组织教学。 【导入】 用于沉淀滴定法的沉淀反应必须符合下列几个条件: 1.生成的沉淀应具有恒定的组成,而且溶解度必须很小; 2.沉淀反应必须迅速、定量地进行; 3.能够用适当地指示剂或其他方法确定滴定地终点。 其中,银量法应用较为广泛,根据滴定方式、滴定条件和选用指示剂的不同,将银量法分为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及发扬司法,本次课程主要学习这三类方法,并通过习题巩固本章知识点。 【课堂教学】 7.4沉淀滴定法 7.4.1摩尔法(Mohr)-用铬酸钾作指示剂AgNO 3 滴定NaCl 1.原理:Ag+ + Cl- = AgCl↓(白色)—滴定反应 Ag+ + CrO 42- = Ag 2 CrO 4 ↓(砖红色 ) —指示剂反应 计量点时:[][] 4.7 10 Ag Cl +-- ===1.25?10-5mol/L 2.指示剂浓度:K 2CrO 4 的最佳浓度为5.0?10-3mol/L3. pH:最宜范围为6.5-10.5(中 性或弱碱性). 4.适用范围:直接滴定Cl-、Br-。 5.干扰:凡能与CrO 4 2-或 Ag+生成沉淀的离子都干扰测定。如:Ba2+、Pb2+、Hg2+以 及PO 43-、AsO 4 3-、S2-、C 2 O 4 2-等。

7.4.2佛尔哈德法(Volhard)-铁铵矾(NH 4Fe(SO 4 ) 2 )作指示剂1.直接滴定法 -在硝酸介质中,用NH 4 SCN标准溶液滴定Ag+。(1)原理:Ag++ SCN- = AgSCN↓(白)滴定反应 Fe3+ + SCN- = FeSCN2+(红)指示剂反应 (2)溶液酸度控制在0.1-1mol/L之间 (3)Fe3+浓度一般控制在0.015 mol/L 2.返滴定法-测定鹵素离子(1)优点:选择性高。 (2)缺点:终点时,过量的SCN-易使下列反应发生: AgCl + SCN-=AgSCN+ Cl– 所以,溶液出现的红色不稳定,随着不断地摇动溶液,红色又逐渐消失,得不到正确的终点。 解决措施:分离AgCl沉淀 b.用有机溶剂将AgCl沉淀表面覆盖,使其不与溶液接触。 C.提高Fe3+的浓度以减小终点时SCN-的浓度,从而减小滴定误差。 7.4.3法扬司法(Fajans)-吸附指示剂吸附指示剂是一类有机燃料,当它被吸附在胶粒表面之后,可能是由于形成某种化合物而导致指示剂分子结构的变化,因而引起颜色的变化。 AgNO 3 滴定Cl-,用荧光黄作指示剂。HFI=H++FI- AgCl?Ag++ FI-(黄绿色)=AgCl?Ag+?FI-(淡红色) 注意: (1)应尽量使沉淀的比表面大一些。 (2)被滴定离子的浓度不能太低 (3)避免在强的阳光下进行滴定。

舞蹈教案范文教学方法

舞蹈教案范文教学方法 第一节 教学内容: 1.扶把练习 2.组合练习 教学目的: 准备活动:以各关节为主,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关节损伤,增强各关节肌肉韧带的弹性和灵活性,促使大脑中枢神经兴奋、克服人体活动上的生理惰性,振奋精神。 扶把练习:通过扶把练习掌握身体各部位规范的单一动作,克服站立时的腰部无力向下的毛病,增强躯干的力量,增加腿部肌肉的力度、开度及灵活性。 组合练习:通过动作的单一练习和组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动作的协调性,是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 准备活动: 1、胸腰练习,教师逐个活动 2、进行腿部前、旁、后的韧带和肌肉练习 中间练习 手位组合复习,结合舞台方位、呼吸、音乐等练习 扶把练习

1、擦地 2、小踢腿 3、吸弹撩腿 学习新课 胯掖腿练习 5——8拍右手扶把,左手打开成七位,站成小八字脚 1——8左脚旁吸腿。 2——8勾脚,脚跟向旁蹬出成45度 3——8左脚硼脚面 4——4左脚成旁吸腿 5——8左脚放至右脚旁还原 反复共做二次,再转身换成相反的方向。 学习组合《雪绒花》 1、学习华尔滋前、旁、后的运动 2、复习动作 3、结合音乐整体练习 课堂小结 总结本堂课的优劣之处,向学生提出希望。 第二节 教学课题:舞蹈中的呼吸 教学目的: 1)在基训中运用呼吸,以更好地训练学生软开度。 2)学习舞姿组合《大海啊,故乡》让学生体会呼吸对舞蹈动作的修饰作用。

教学重难点: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授新课。 1.舞蹈是以肢体语言塑造艺术形象的一种表现美的艺术。俗话说:“一戳一站一伸手,便知有没有”,所谓“有没有”是指舞蹈有没有艺术性和规范性,今天我们来学习影响舞蹈艺术性和规范性的重要因素——呼吸。舞蹈的呼吸不同于生活中的呼吸,后者平稳均匀,而前者是有弹性,有韵律,有节奏的,有时长,有时短,有时平稳,如何掌握运用呢?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训练过程,现在让我们在压腿组合中初步体会一下在基训中如何运用呼吸。 2.把杆组合《压腿》。 预备:45度面对把杆单手扶把,单背手,小八字脚位。 前压腿:动力腿外开,双腿绷直,身体正对,脊柱拉直,肩线与动力腿成90度,前压时以胯为轴心,上体保持平直,向动力腿折叠。用前额触脚背。 旁压腿:在前压腿的基础上,换手扶把,转体180度,身体与两腿成一个水平面。旁压时,以胯为轴心,上体保持平直,向动力腿折叠。用耳触脚背。 体会运用呼吸:压、呼气;立、吸气。 作用:身体线条更易拉长,动作具有弹性,避免了僵硬和拉伤肌肉,提高了动作质量,更有利于软开度的练习。

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method of contradiction analysis) 目录[隐藏] 1 什么是矛盾分析法 2 矛盾分析法的步骤 3 矛盾分析法的特点 4 矛盾分析法的要求[1] 5 矛盾分析法案例分析 5.1 案例一:矛盾分析法是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方法[1] 6 参考文献 [编辑] 什么是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是指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进而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这是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普遍的方法,根本的方法。 [编辑] 矛盾分析法的步骤 对社会现象作矛盾分析的具体步骤是:首先把社会现象

看成是运动中多层次、多方面的矛盾统一体,考察影响这种现象存在的诸多矛盾。其次,从这诸多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社会现象的本质,社会现象是以上诸多矛盾的外部表现。再次分析矛盾发生变化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同时注意矛盾发展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即主要矛盾发展转化的条件与时机。[编辑] 矛盾分析法的特点 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编辑] 矛盾分析法的要求[1] 第一、矛盾分析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法 矛盾就是对立和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就是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就是矛盾的同一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两

种基本属性,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矛盾的斗争性是以矛盾双方具有内在的同一性为前提的。在采用矛盾分析方法进行公共政策分析中,必须把握好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必须将同一性与斗争性有机的结合起来,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认识和把握社会问题。 第二、矛盾分析方法是内外因分析法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矛盾,矛盾推动事物向前发展。事物的内部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内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外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第二的原因。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却是不同的,不能相提并论,事物运动、发展的源泉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由内因决定的。正因为这样,事物才是自我运动,自我发展,把这一原则贯彻到方法论上,就是要坚持内因分析法。内因分析法要求我们在分析事物矛盾时,把立足点放在内因上,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源泉;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外因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坚决抵制忽视外因作用的错误思想。 第三、矛盾分析法又是矛盾共性与个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巧妙运用案例教学法

巧妙运用案例教学法 【文章摘要】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尝试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期间发现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从该方法的优点和注意之处两个方面,做出了探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高中政治案例教学法分析讨论 高中思想政治课最大的问题在于“课程抽象、理论性的知识多”,“学生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兴趣可言”。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没有象故事那样曲折离奇的情节,也不像影视剧那样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有的只是较多抽象的、理性的概括。 在新的学期中,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尝试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期间发现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 1、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生活中常见的、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讨论、去分析,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提高政治课的亲和力。 2、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中,学生尽管能够记住所学的理论知识,但这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理性思维的认识和收获,是一种单一的,静止的,孤立的抽象认识。而案例教学法通过视觉材料、经过分析,能将书本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并利用理论分析说明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获得的收获会很大,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会相对深刻。 例如:在讲述《征税和纳税》时,我利用多媒体分别展示了“偷税”、“欠税”、“骗税”、“抗税”四个案例,让学生分析比较,找出二者的区别。通过学生自己的大脑思维活动,获得的知识更牢固、更深刻、更清晰。 3、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这就为锻炼、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创造了条件。 例如:在讲到“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知识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我国方便饭盒、塑料袋随处可见的图片,再展示了环境污染以后的视频。然后向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第一,这个案例反映了我国目前存在什么问题?第二,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是什么?第三,你认为国家应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第四,而对这个问题,你们应做些什么?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讨论后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看法和大胆构想,有些观点还会出于教师的意料之处。这样会大大地增强教学实效性,提高教学效果。 4、现在的新课改已经明确的把《经济常识》更改为《经济生活》,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学习的内容应该与生活密切联系。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它能把大课堂中的真实生活引进小课堂,通过展现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让学生进入案例情景,设身处地的做出反应,为

范例教学法

范例教学法 范例教学法是德国的教育家瓦·根舍因所创立的一种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法是为了解决知识的量的急剧膨胀与人的悠闲地学习时间、学习能力之间的矛盾,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所谓范例教学即教师利用“范例”材料教育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范例教学法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战后,联邦德国为了消除希特勒法西斯统治和战争的破坏对学校教育带来的创伤;为了跟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步伐;为了适应社会的高速度和连锁式的发展变化,政府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而这种要求当时被错误地理解了,学校教育部门在教育上采取“加法”的措施,不断增添教学内容,搞“百科全书”的课程,结果导致学生负担的加重和教学质量的下降。于是,国家开始探索新的课程教学理论,以应对知识爆炸对教育的挑战。在1951年的蒂宾根会议上,历史学家海姆佩尔提出的范例教学设想成了讨论的中心议题。之后瓦·根舍因、克拉夫基等教育专家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和专著,逐步使范例教学法的主张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范例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和思想 范例教学法就是学生通过特殊(例子)来掌握一般,并且借助这种特殊独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范例教学法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的方法。它认为应该教给学生系统的学习内容,使学生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框架、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让他们对世界和知识有一个整体观念,全局观念。范例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必须充分注意调动学习者的主动积极性,从学生提出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究,而不是仅仅向他们灌输知识。 范例教学法的基本思想包括: (1)教养性学习:教学的着眼点应当正视学生在学校中的有限的学习时间,组织他们进行“教养性的学习”。所谓“教养性的学习”就是让学生通过这种学习,可以使自己始终处在一种不断受教育与培养的状态中,即获得连续起作用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矛盾分析法(矛盾的观点)

矛盾分析法(矛盾的观点)专题 一、研究的理由 1、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是科学思维方法的核心内容。矛盾的观点、矛盾分析法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了它在高考命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在唯物辩证法中,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都可以统一到矛盾的观点上来。 3、从学生情况来看,此专题是学生掌握和运用的难点,特别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特殊性的三个层次、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区别等。 二、知识的储备(基本原理及方法论)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坚持两分法、用矛盾(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矛盾具有特殊性(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把握不同事物的矛盾特点; 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把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③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把握事物矛盾双方各自的特点。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两者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遵循认识秩序(特殊—普遍—特殊);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抓典型,解剖麻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 5、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又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要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6、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7、矛盾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三、考查方式及答题方法 (一)单选题(略) (二)主观题 【题型特点】先给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要求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设问方式】常见设问方式有“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评析)某一现象”、“如何认识和处理”等等。 【答题方法】 1、审题技巧 一是审答题范围。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矛盾分析法/一个原理或方法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是审答题类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比较而言,用矛盾分析法的知识来分析问题,“为什么”和“怎么办”的考查方式更普遍一些。 三是审动词,即“动词法”。“看”——如何看待、认识、评价?/“做”——如何处理、解决?/“看和做”——如何认识和处理? 四是审客体,即分析和评价的对象是什么,或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特别要注意“A”还是“A对

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

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 案例教学是思想品德课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它在激发学习兴趣、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熏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民事权利知多少》一课是八年级上册人民版教材的内容,在对这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法。 一、运用案例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出示了这样一个案例:农民赵某买了一台农用三轮车,将其租给邻居老李使用,每年收取租金2000元。不料老李私自将车卖掉,谎称车被偷走,为此两人争吵不休。针对此案例提出两个问题供学生讨论:(1)你如何看待老李的这种行为?(2)如果你是老赵,你该怎么做?通过讨论得出:老李不具备这辆车的所有权,不能擅自将车卖掉。从而导出要讲授的第一个大问 题——我们享有财产权。 二、运用案例讲授新课 法律常识部分的知识抽象、枯燥,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如果在教学中,多补充些有情节、有悬念、有血有肉、有名有姓、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案例,往往能吸引学生,变枯燥为生动,变空洞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

首先,为了讲清财产所有权的含义,我充分利用教材的案例《被扣押的自行车》进行详细的分析:(1)你如何评价看车大爷的言行?(2)看车大爷为什么不能扣押顾然的自行车?(3)如果你是顾然,你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分析,学生对什么是财产所有权就能轻松地理解和掌握。 其次,为了讲清肖像权的含义,我充分利用教材的案例《我什么时候拍广告了?》进行分析:(1)结合案例说说厂家和广告制作商侵犯了王瑶瑶的什么权利,为什么?(2)这种做法给瑶瑶带来了什么影响?(3)你认为瑶瑶的父亲该怎样替女儿维权?通过分析,学生对什么是肖像权以及侵犯肖像权必须具备的条件有了清晰的认识。 三、运用案例巩固新知 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出示案例:某市某饮料厂举行展销会,与电视台商定对展销会进行现场录像,制成40秒的广告,每周播放两次,持续两个月,厂家付电视台人民币1万元。厂家还与市第一小学约定,由学校组织40名小学生在展销会上吹小号奏乐,届时有电视台在现场录像,并根据摄像制作广告。厂家给学校支付3000元的报酬费。展销会如期举行,电视台和学校各自履行了与厂家的约定。(40名小学生及其家长均不知此事)通过此案例加深学生对公民肖像权的理解及应用。 整个教学环节,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乏味的陈述,通过案例情节的逐步展开、内容的循序渐进,在期待和思考中,让学生

范例教学

范例教学 这里提交的还是当年为93大的学生编写的讲义。但,我以为,“范例教学”对于正在参与着课改的教师们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对于从事着教师教育的人们,其意义更是非同小可。 范例教学 一、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 西德的“范例教学”,是本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教学理论流派之一,在世界上较有影响。 西德普通中小学的教育改革,是以“范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为中心而展开的。“范例教学”是西德教育改革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现代化方面的一种尝试。 ㈠产生的背景 五十年代初,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世界各国的教育家开始重视教学理论的探讨。当时西德的中小学教学由于受历史传统的影响较深,教材内容庞杂臃肿,课程设置过宽,繁乱琐细,面面俱到。教学中,教师只重视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传授,学生则依赖于教师和教材,死记硬背那些零碎无系统的书本知识,导致教学质量不断下降。面对这种局面,1951年在图宾根会议上,一些教育专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指出,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培养出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学校应该首先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其次才是使学生掌握广博的知识。为实现这一目标,会议指出,中小学教育改革首先要从教材改革开始,要用范例教学的理论来解决教材内容庞杂和单纯追求知识传授的问题。教材中充实根本的、基础的、本质的的内容,可使学生借助精选了的教材,通过接触教学内容的范例,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研究、探讨范例教学理论的人物很多,其中西德的数学和物理教学论专家M·瓦根舍因在物理教学中提出的“范例教学原理”被认为是最早的范例教学的理论,他在范例教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上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因此,人们往往把他作为范例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 马尔堡大学的教育家克拉夫基对“范例教学”进行了深入探讨,作出过巨大的努力,他的理论在东德、前苏联、法国、日本等国家得到了介绍,有一定的影响。 ㈡主要观点 1、教学内容的三个特性 这三个特性就是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 基本性 是就学科内容而言,强调要选择一些基本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则、基本规律等,使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反对多而杂,力求去芜存精。 基础性 是就受教育者接受教学内容来说,应是一些基础的东西,强调教学内容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包括要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切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反对让学生高不可攀,也反对过分容易,力求符合学生的实际。

范例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完整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范例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范例教学概述 (2) 第一节、范例教学的提出和发展 (2) 第二节、范例教学的基本思想 (3) 第三节、范例教学的基本原则 (3) 第四节、与案例教学的对比 (4) 第二章范例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6) 第一节、必要性 (6) 第二节、可行性 (7) 第三章范例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9 第一节、范例教学的基本步骤 (9) 第二节、范例教学的组织方式及运用 (10) 第三节、范例教学的优缺点 (11) 第四章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摘要 历史教学要恰当的结合现实,适度的与所教历史内容沟通起来,这有利于历史教学在经世致用的导向下,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透悟能力。范例教学法初步解释为:“根据好的、特别清楚的、典型的例子进行教与学”。通过典型的教学例子让学生掌握“个”的认知,推及到“类”的认知过程。通过范例的学习,师生可以共同概括出一种普遍性、规律性的“类”的认识。这是一个从具体到一般的过程,也就是从“个”到“类”的认识过程。获得普遍性的规律后,教师要再次引导学生实现由“类”到“个”的过程,启发学生把已掌握的“类”的知识迁移到个案的分析上,扩展类知识的应用范围。特别要求学生把“类”的知识与新的学习情景结合,这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十分有利,这是实施范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用范例教学模式进行历史教学,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具有时代精神的非常需要的多种思维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范例教学;应用

范例教学法

根舍因,德国心理学家瓦根舍因的主要贡献是首创了“范例教学理论”。范例教学法是在一组特定的知识中选出有代表性的、最基础的、本质的实例(或称范例),通过这些实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举一反三,获得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范例作为传授知识的工具,是范例教学法的主要特点之一。 教育思想: 范例教学法的基本思想,在于反对庞杂臃肿的传统课程内容和注入式的死记硬背教学方法。因为它实际上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往往是掌握的少,丢弃的多。提倡要敢于实施“缺漏”教学,让学生学习最基本的、有可能一辈子都记住的东西。理由是,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知识量剧增的情况下,要想什么都教,无异于是在从事一项毫无希望获胜的竞赛。而只有注重发展学生“有教养性”的知识能力,使之在这个基础上改变思想方法,主动地去发现知识的规则、原理、结构,才能使知识如滚雪球般地扩展,获得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因此,范例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校内外活动中的独立性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养成独立地批判、判断和决定事物的能力。 范例教学提出了多种教学原则,其中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原则是最基本的三条原则。基本性原则是针对学科内容而言的,是指教给学生的内容应当是一门学科的基本要素,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科学规律等,使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在教学内容上反对多而杂,力求去芜存精。基础性原则是针对受教育者而言的。它要求教学内容的选定必须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出发,适应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与他们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需要密切相关,使他们在获得基本经验的过程中认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种种实质性关系,使他们的智能得到发展。范例教学理论认为,基础性是基本性的更高一个层次。范例性原则是要求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更新是经过精选的基本性和基础性的知识,而且这种知识一定是能起到示范作用的,它是一个窗口,从这个窗口可以看到更广阔的场景。通过范例性知识,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助于学生的迁移和实际应用。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反对面面俱到,力求做到典型性、代表性。范例性是在基本性、基础性之上所做的更高度的抽象。 实施范例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对教学内容进行五个方面的分析。 (1)基本原理分析。分析本课表示和阐明了哪些重要的和带有普遍意义的内容,对这些内容的探讨可以使学生掌握哪些基本现象、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概念以及方法和态度。 (2)智力作用分析。分析这个课题的内容对学生努力活动应起什么作用。通过这个分析,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对他所要教的内容了解到何种程度,以便在教学中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地采取必要措施,强化学生的智力活动。 (3)未来意义分析。分析这个课题的内容对学生今后生活和前途发展有么意义。如果学生了解某些课题同他们的今后生活密切相关,那么这些课题的教学是比较容易进行的。反之,教师应采取相应措施,启发学生认识这些内容对他们未来的意义,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内容结构分析。分析这个课题的内容有哪些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否分层次,教学内容的难点何在,学生通过学习应获得什么样的起码知识。 (5)内容特点分析。分析这个课题有哪些特点,哪些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哪些直观手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布置什么作业能使学生的有效地应用知识。

矛盾分析法在学习中的运用

矛盾分析法在学习中的应用 一、矛盾分析法的内涵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不包括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无论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在人们的思维领域,矛盾都是普遍存在的。这就是说事事有矛盾。 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一切事物从它产生到灭亡,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矛盾。在新旧矛盾之间绝不存在哪怕是一刹那的无矛盾的状态。这就是说时时有矛盾。 总之,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二、矛盾分析法的具体内容及在学习中的应用 1.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就是要用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看问题。矛盾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事物自身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事物本身都存在利与弊,对与错,是与非,因此,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可以更清楚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学习是一个贯穿人一生的任务,学习也是有利有弊的。在青年时期,我们因为学习占用了我们大量的时间,使得我们不能更好的参加社会实践来体验生活,不能很好的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等。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面对大小考试时,我们也会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但是另一方面,学习使我们的知识面得到扩展,基础知识得以夯实,可以训练我们的思维能力、辨析能力和逻辑能力,可以提升我们学习能力。只有在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学习的利弊时,我们才能更好地灵活快乐的学习,不被其“弊”吓倒,同时充分发挥其“利”。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看问题。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即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一样的矛盾,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发展的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矛盾双方有各自特点。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对矛盾认识更深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