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综述_邱梅生

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综述_邱梅生

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综述_邱梅生
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综述_邱梅生

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综述

邱梅生

【摘 要】 本文对高校扩招以后关于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在高等教育的质量观方面,主要对树立发展的质量观、多样化的质量观、适应性的质量观、整体性的质量观、特色化的质量观作了综述;在保障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对策方面,主要就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改进和完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立高等教育质量市场调节机制作了综述。 【关键词】 大众化高等教育 质量研究 综述

【中图分类号】 G 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8418(2002)01-0028-07 【收稿日期】 2001-11-08

【作者简介】 邱梅生,《江苏高教》杂志副编审、硕士。江苏 南京 210024

新旧世纪相交之际,我国开始了高等教育大

众化的进程。到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15%。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质量也日益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高等教育“量”的扩张与“质”的保障如何有效地达到统一,已成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课题。本文主要对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一、关于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质量观

“教育质量观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教育价值选择”

[1]

。事实上,高等教育质量一直是

高教界和全社会经常关注的问题。但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处于发展相当缓慢的精英教育阶段,很多人并未认识到高等教育质量观应随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变化而相应变化,因而仍在不自觉地用单一的精英教育质量观来评价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潘懋元先生在1999年我国高校刚扩招时即一针见血地指出:不少人“正是由于将传统精英教育固定不变的准则来面对数量增长而感到因惑,处于两难境地”

[2]

现在人们及时发现了这种观念与现实的错位,认为必须尽快转变教育质量观,以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为指导来认识、评价和保障高等教育质量,

否则大众化高等教育势必难以健康、持续发展。

那么,究竟应树立怎样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呢?从众多见刊论文中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发展的质量观

20世纪90年代前期,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江苏、上海等)由于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大量人才,一些研究者即提出经济发达地区“高等教育需要加快发展”、只有发展才有出路的观点[3]。而在新世纪初,人们则将“发展”作为质量观的一项重要内容,认为数量与质量是对立的统一,“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没有质量的数量,等于没有数量,甚至还要糟糕。但是,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来看,数量不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现阶段“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是首要任务”[4]。

在论述“发展的质量观”方面,张应强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发展的质量观具有三重含义:一是以高等教育发展为核心,为高等教育发展服务的质量观。“对我国高等教育来说,首要的问题也是发展……事实证明,就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实际来看,没有高等教育的发展根本谈不上高等教育的质量。因此,我们确立高等教育质量观,就应该是以发展为核心和主题的质量观,服务于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观,而不是限制高等教育发展”。二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高等教育的质量,通过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对

于连续扩招后遇到的经费不足、后勤困难和对毕业生失业的担忧等问题,“通过拓宽发展思路,改变发展观念,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三是质量观本身就是变化、发展的,不能固守僵化的发展观。“质量标准中有个优先性原则,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主题,在兼顾质与量的同时,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确立往往要优先考虑质量标准中的某一方面。满足广泛的教育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和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就是当前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因此,质量观是随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主题而变化发展的,不同时期确立的质量标准应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而不是背离和限制高等教育发展”[5]。

发展的质量观的提出,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即: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大趋势,改革与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的主题,正如十五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发展是第一位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应该说,发展的质量观,为我们正确把握和评价大众化高等教育进程中的质量问题拓展了新视角、提供了新思路。

(二)树立多样化的质量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高等教育的趋势》指出:“多样化是当今高等教育中值得欢迎的趋势,应当全力支持。”高等教育大众化国家的实践充分证明,多样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研究者们一般认为,这是三种因素使然:一是社会经济对人才的规格、类型、层次需求的多样化;二是人才学习需求的多样化;三是为多渠道解决经费问题而形成的办学主体和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大众化高等教育这种多样化的特点,必然要求我们确立与之相适应、相匹配的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20世纪90年代前期,叶春生先生即曾指出:“普通高校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规格就不应该完全一样,不能以普通高校的质量观来套高等职业技术院校。”[6]高校扩招后,潘懋元先生等也大声疾呼:“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前提是多样化,多样的高等教育应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从而也应当有多样化的教育质量标准。”[7]

现在我国高教界就树立多样化的质量观已基本达成共识。从研究情况看,这种共识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以下理论和实践的支撑或者说从中获得借鉴和启迪的:

第一是“高等教育发展三段论”的创立者马丁·特罗(Martin T row)的理论。马丁·特罗在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量的发展与质的变化》中指出:“这种高等教育分层观点可以把我们迅速带到实质的问题上,如各种类型和等级的高等院校内的教学和研究的质量与问题。”他在总结发达国家大众化进程规律时,就指出量的增长必然要引起“质”的变化。所谓“质”的变化,包括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系列的变化。大众型高等教育系统是多样的,因而其社会功能、质量标准也是多样的。

第二是1998年第一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的精神。该宣言指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

第三是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在大众化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例如,美国高等教育奉行多样化的质量观,既有世界学术顶尖的研究型大学,又有蓬勃发展的社区学院、远程教育。而英国在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在一段时期仍然恪守传统的精英教育的单一质量观,从而使发展陷入两难困境。

第四是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多样化的现实。这主要表现为:办学主体的多样化(形成了国家办学为主和民办高等教育、公有民办、社会办学并举的多元化的格局),办学形式多样化(有全日制、非全日制,有学科型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有成人高等教育、远程高等教育、高等自学考试等),培养目标多样化(有理论型、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管理型等多类型多规格人才)。

相当多的研究论文都在不同程度上引述或依据上述内容,从而旗帜鲜明地提出大众化高等教育应确立多样化质量观的论点。这方面有代表性的除潘懋元先生的文章外,还有顾明远[8]、杨德广[9]、蔡克勇[10]、刘献君[11]等先生的文章。

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之一是多样化,“但是多样化不是随意化,不能没有基本的质量标准。这就是近几十年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经验”。蔡克勇先生由此提出我国应实行质量标准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结合;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导方面应是打破“大一统”,发展“多样性”[12]。

多样化的教育质量标准中同样包含着精英教育质量标准。实行大众化后,精英教育会不会削弱?研究者们援引马丁·特罗“精英型和大众型高

等教育机构同时存在”、“在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机构不仅存在而且很繁荣”的观点,认为“大众化阶段,是就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而言,并不排斥应包括精英教育作为它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对于这一部分仍应坚持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高学术水平的教育质量。而且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要在学术水平上不断提高”[13];作为精英教育的重点大学,“要承担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高水平的精英人才的任务”[14]。毛祖恒基于对精英教育的关注,提出“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依靠宝塔形的梯次分层结构来解决数量与质量的矛盾”的观点,认为“我国在扩张高等教育规模时,不应把重点院校压垮,重点院校的扩招必须是有节制的,必须以不影响教育质量为前提条件。重点院校仍然应当坚持严进严出,含金量决不能下降”[15]。这里所指的“质量”和“含金量”,自然是精英教育的质量和含金量。

必须指出,由单一的精英教育质量观向多样化的质量观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因为以精英人才为人才的人才观和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质量观在不少人心目中仍然根深蒂固,甚至是潜意识的。例如,一位著名学者在强调要树立多样化的质量标准时说:“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应有不同的要求,何况低层次的学校也能出人才,我国有许多专科毕业生考上研究生,后来成为博士导师的。”这里实际仍不自觉地认为只有“研究生”、“博导”才是“人才”,只有精英式的“人才”才是“人才”。可见,多样化质量观的真正确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三)树立适应性的质量观

适应性的质量观源于工商管理中的质量理念,主要是指产品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适应性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指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教育服务满足受教育者个人的程度,以及所培养的人才满足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程度。

许多研究者都相当注重将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杨德广先生认为:“只要是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就是高质量人才。”[16]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即使学富五车,相当“合格”,但不合用,不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则这样的学校就谈不上高质量。研究者指出,“高校也是有目标市场的,不管是教育服务,还是学生产品,如果能够准确适应目标市场的需要,满足目标市场的要求,这样的高校都是高质量的。”[17]“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体现着一所院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抢手程度基本上反映着社会对某所院校毕业生素质的综合评定水平。”[18]潘懋元先生评价道:“有人说,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就是高质量,人才市场是教育质量高低的裁判员。这话有点简单化,并且过于`功利主义',但有一定道理。”[19]正由于此,研究者提出我们应“由学科质量观向适应性质量观转变”,“由`合格'质量观向`合用'质量观转变”;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培养出切合社会所用的“合用”人才[20]。

赵婷婷的文章介绍了西方国家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三种质量观,即“目的适切性”、“符合消费者的愿望和需求”、“价值增值”。应该说,这三种质量观都与适应性质量观存在程度不同的内在联系。“目的适切性就是指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应该是当初所设定的相应行为目标。”“符合消费者的愿望和需求”更是典型的适应性质量观。“价值增殖”是指“如果学生在进入高等学校之前和接受完高等教育之后的成就、行为等可以测量的话,那么,这两者的变化越大,价值增殖就越多,教育教学的质量也就越好”[21]。这实际也包含一定的适应性因素,即:要想让不同入学起点的学生在毕业时的水平达到各自最大的增殖,就必须适应不同学生的既有水平和接受能力,因材施教;教学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不可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增殖。可见,这同样是对教育服务消费者的适应。

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以“市场力”、“市场化”来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观点,认为应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给高等教育带来压力、动力和活力。“市场暗含和确立了质量标准”,要“用市场来检验高等教育质量、约束高等教育质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22]。这虽然主要是着眼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控制、保障的,但有了市场竞争和市场的控制,学校就必须适应市场需求,接受市场评判。所以从质量观角度考察,这些观点也属于适应性质量观。

此外,刘俊学的“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特征是服务性”、“高等教育质量就是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观点也值得一提。这种观点实际也是一种适应性质量观,只不过认为高校所适应的并非人才市场的需要,而是高等教育服务的消费者———学生的需要。他认为,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并不存在真正的交换关系;高校的基本产出不是人才,而是教育服务,学生通过生产和消费这种服务而逐渐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使得自身劳动力商品的质与量不断提高。所以,高等教育质量亦即高

等教育服务质量是指高等教育满足教育需求主体明确或潜在的需求的程度[23]。

一些研究者也指出了适应性质量观的缺陷,例如突出的功利性、市场需求的片面性等。王全林认为,以社会需求制订教育目标,最后以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来评判教育质量,其“致命弱点是需求、目标本身的合理性缺少评价。如果一旦出现过分追求某一领域的外适质量,如政治价值或经济价值,就容易导致以`政治化'或`经济化'本身来裁剪教育教学运行规律,严重时甚至会冲击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本身”[24]。吴鹏认为,高等教育质量单纯的市场取向将与高等教育质量的学术取向发生冲突,导致重“术”而轻“学”;同时会导致不同的高校重新分配教育资源中的“马太效应”,加剧不同学校间竞争的不平等[25]。赵婷婷对这种质量标准能否使教育发挥在人的发展中的规范、提升的作用提出了疑问[26]。

(四)树立整体性的质量观

研究者们从多个角度探讨了高等教育整体质量观。归纳起来,对这一质量观的认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观;一是高等教育所有功能、职责的整体质量观。

所谓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观,就是以“全面素质”为特征的“一般的基本质量”,这是各层次、各类型高等教育人才的共性质量。潘懋元先生指出:“教育质量标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一般的基本质量要求,另一个是具体的人才合格标准。对高等教育来说,前者所指的是一切高等教育,都要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一般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结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后者所指的是依据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具体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质量要求,是衡量所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27]他还认为,现在“要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纳入我们培养人才的全面质量中,因此必须把传统的知识质量观以及一度流行的能力质量观转变为包括知识、能力在内的全面素质质量观。素质的涵义应当是人文与科学相结合的全面素质。这种质量观无论对于精英型高等教育还是大众化高等教育都是适用的。”[28]不少研究者也都强调树立全面素质质量观的重要性。张乐天认为,“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定位应放在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上”;“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管接受的是怎样层次的高等教育)首先应成为一个更文明的人,一个更具有`通才'特点的人。这里的文明是指融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于一体,这里的`通才'是指首先具有适应现代工作部门劳动领域的一般能力或基本能力。”[29]

从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的角度考察教育质量的,是一种更为宏观的整体性质量观。研究者们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中得到启发,从宏观系统角度形成了树立整体性质量观的理念。卢晓中认为,“强调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不仅包括高等教育的产品(学生),而且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应当说,这是对以往(高等)教育质量的界定的一个重要突破”;“一所质量好的大学,除了其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以外,它的基本功能和活动的高质量和高水平也是必不可少的”[30]。张应强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是一种整体质量,而不是单一的人才培养质量。它对科学发展和文化进步的作用,对社区和职业生活的贡献等,都是进行质量评价所要考虑的。这就需要我们确立一种整体的质量观,从总体上,而不是从某一方面确立高等教育质量观,去评价高等教育的质量。对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来说如此,对一所高等学校来说也是如此。”[31]邹克敌则提出高等教育质量观要“由单纯学科性教育质量观向综合性教育质量观转变,因为“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系统的组织结构、法定任务或特定学科的条件及标准。质量问题涉及到高等教育的所有职能和活动”[32]。

王全林从一个比较独特的角度论述了整体性的质量观。他认为目前有三种流行的教育质量观:一是内适质量观。内适质量主要体现为使某一知识、学科与时段的学习对后续学习所提供准备的充分程度。这种质量观是知识本位价值观的反映。二是外适质量观。外适质量指的是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满足国家、社会及用人单位需要的程度。这种质量观是社会本位价值观的体现。三是人文质量观。教育的人文质量指的是教育教学对学生的个性完善与主体自我实现所作准备的充分程度,即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个性生长与学生主体性的主动构建、弘扬与提升。这种质量观是个人本位的价值观。他认为,虽然人文质量是教育质量的根本衡量标准,但三种质量观各有特点,又都不全面。因此,“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应是这三

者有机整合后的全面质量标准。具体说,高等教育质量应是指高等教育机构在遵循教育客观规律与科学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作用下,所培养的学生、所创造出的新知识以及所提供的社会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充分程度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充分程度。”[33]

(五)树立特色化的质量观

高等学校的特色是其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其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石。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与高等教育的特色有着内在的因果关系。蔡克勇先生认为:“高等教育的需求者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用人单位,一是学生。这两者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要求各个高等学校办出特色,以主要满足某类或某几类`顾客'的需求。”“在需求日益多样化的社会,各个学校办出特色,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系统整体效益的要求。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办出特色是学校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由之路。因为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水平,特色就是生命”[34]。张乐天认为:“我们所需要的高等教育质量应该是一种特色纷呈的质量。特色与特性包含共性于其中。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让不同层次的学校办出自身的个性,让不同类别的学校办出自身的特色,这或许是我们认识和把握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35]那么,什么是高校的特色呢?杨德广先生认为,“特色就是创新”[36]。蔡克勇先生认为,“就人才培养来说,其特色主要反映在规格的差异方面。如果要列一个方程式,可以把人才规格作为主要变量。即:人才规格=f(专业+层次+培养途径)。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培养途径的不同配置,就构成不同质量规格的人才的培养模式。”他同时指出,“具有不同特色的学校,其质量、水平具有不可比性”[37]。

二、保障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对策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协同努力。因此,研究高等教育的每一方面问题,可以说都不同程度地与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有关。而这里所综述的,主要是直接论及高等教育质量的论文中的观点。

研究者们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出了我国在迈向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保障并提高教育质量的种种对策。例如:转变政府职能,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制订符合客观实际的培养目标与规格;重视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实施创新教育;努力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实行学分制和柔性化教学管理;重视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加大教育投入;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形成和发展办学特色;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技术,等等。此外,以下观点和对策值得我们注意。

(一)努力转变教育观念

在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进程中,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转变观念是先导。没有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高等教育大众化就很难健康持续发展,质量的提高就是一句空话。这是大家的共识。那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在哪些方面转变观念呢?钟秉林先生认为,教育观念的转变可从四个方面着眼:一是高等教育的教育观和价值观,涉及高等教育的地位、功能、属性以及高校在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观,要强调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强调内涵发展。三是高等教育的人才观和质量观,要强调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融为一体,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共同培养和综合提高。四是高等教育的教学观,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培养[38]。刘献君先生认为,除了树立多样化的教育质量观以外,还必须树立三大观念:一是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二是树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的观。三是树立“教育过程是一个创造过程”的教育过程观[39]。

研究者们同时指出,要转变人们长期形成的观念是很不容易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例如,为了克服随意性的多样化带来的弊端,美国政府和有识之士已努力了十几年,但至今仍然收效不大。蔡克勇先生因此认为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各种渠道多做宣传、解释,是非常必要的”[40]。

(二)构建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强化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西方高等教育领域20多年前逐步引进了工业界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这一模式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运作过程表现出与企业生产的类似性和渐进性。人才培养过程如同生产产品的过程,其基本环节包括:招生宣传(广告)→招生(进原料)→在校教育(加工生产)→毕业考核(产品检验)→毕业分配(出厂)→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质量跟踪)[41]。

一些研究者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应借鉴西方国家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经验,积极引进全面质量

管理模式。这是因为:其一,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是高等教育市场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其二,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强调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优化的效益和效率,因此它是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有效手段之一[42]。王冀生先生认为,应“实行全面教学质量保障”,其中包括人才培养全面质量保障、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保障、全员参加的质量保障、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质量保障等[43]。施晓光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引进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基础,因为我国一些大型企业早在1978年就开始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实践并取得成效;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也开始研究全面质量管理与我国高等教育相结合的问题[44]。不少研究者也指出,引进全面质量管理模式要结合高等教育实际和中国国情。一方面,要考虑到高等学校与工业、商业机构的本质差别,即人才培养与物质生产的本质差别,高等教育有自身的规律,不能把适用于工业企业的管理经验完全照搬到高等学校的管理中。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不同的国情因素。因为同样的理论和成功经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教育制度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在引进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时,切忌生搬硬套。

(三)改进和完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质量监督评价体系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研究者都论及这一问题。一般认为,要以新的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为指导,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制定不同层类的高等教育的国家基准,形成以独立中介评估和行业(专业)质量认证为核心,国家、区域和高校有机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评优监控网络。陈彬等认为,“在宏观层面上,国家应制定高等教育质量的最低标准,建立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制度,有效监控高校的教育质量”;“中观层面上,各地区应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制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细则,提高意识、强化监控,构筑具有区域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微观层面上,高校要重视教育质量的产出性评价,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质量既表现在教育的最终结果即学生的质量上,又表现在完整的教育活动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只有这些因素各自有质量并且相互配置合理有效,才能保证高等教育的总体质量。因此,各高校必须加强对教育过程和结果的监控,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45]。有研究者提出了建立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与措施的具体构想,包括建立校、院、系三级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建立教学质量信息体系、教学质量督导体系,建立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建立教学质量评估考核项目及指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具有专门评估知识的教学质量管理队伍[46]。

许多研究者都指出,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监控体制应逐步由以政府为主体,转向以社会为主体,因为高校教育适应并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是评估高等教育质量高低、对社会贡献大小的基本标准。让社会参与监督和评估教学质量,有助于教育适应社会的需求,有助于质量评估的公正和科学性。与此同时,仍需政府对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活动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王冀生认为政府在这里的主要职能是:通过立法,规范高校教学质量保障行为;制定国家的基本教育质量标准;指导、统筹、协调、检查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活动;对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整体评估,并建立认可期制度;建立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专家队伍和信息网络;指导、发挥教育评估社会中介机构的积极作用,等等[47]。

陈玉琨先生将促进高校持续发展的质量保障称为“发展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他认为,“发展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主要措施,它以学校的发展为主要的保障对象,根据变动着的社会需要来调整学校的发展目标,经常性地诊断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关键因素,持续地关心学校发展的过程,不断完善学校的发展机制,以保障学校的稳步发展。”发展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建立在以下理念的基础之上:一是始终相信“最好”是一时的标志,“更好”才是高等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追求。二是认定高等学校的校园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校园,高等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教育。三是强调学校的发展需要外部的支持,更要靠自身的努力。发展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特别关注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的发展目标的分析、发展潜力与关键因素的评价、发展过程诊断、发展成果的检验[48]。

(四)建立高等教育质量市场调节机制,用“市场力”保障高等教育质量

一些研究者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竞争的压力比政府的质量控制无疑更为有效,因此,应建立高等教育质量市场调节机制,充分运用“市场力”来保障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质量。陈廷柱认为,我国目前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进一步造成文凭事实上的不等价,其目的是要达到高校对其认可的文凭应有一种特殊的使命感和危机意识,让

市场这架天平通过不等价的文凭作为砝码称出各个院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二是培养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消费者观念。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购买者和享受者是最值得信赖的高等教育质量的鉴定者,要让学生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来看待所接受的高等教育。三是扩大升学与转学的自由度。只有依法保障升学与转学的自由,才能在校际之间、专业之间形成相互竞争的机制,高等教育质量市场调节的机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实现了学生升学与转学的自由,就等于取消了高等教育生源市场上的种种壁垒,失去了特别庇护的高校和专业要么设法提高自己的教育质量,要么就得重新审视自己的办学方向[47]。张应强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建立,应该以市场机制为核心。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前提是要有自主权,但有了自主权,还要把质量约束交给市场、交给社会,用市场机制来调节高等学校的服务面向和人才培养质量。用毕业和就业率、大学自己的学位与毕业文凭、大学对社会的服务、大学的科学研究水平等来约束高等学校提高自己的社会声誉与人才质量,来调节高等教育的资源分配,真正建立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市场机制。”[48]

吴鹏针对市场取向的局限性,提出树立学术取向、市场取向、人文取向三者相统一的质量评判标准,以高等教育质量的人文取向对市场取向进行必要的矫正和补充。“高等教育质量的人文取向是指以满足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满足整个人类社会改善生存状态、全面进步的需要的程度为质量的评判标准。人文取向以强调高等教育对市场社会的超越性为特性”。[49]他认为,离开学术取向的质量观,会将高等教育带入“适应论”的泥坑,始终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最终迷失方向甚至亡命途中;离开市场取向的质量观,则会使高等教育趋于保守,缺乏生机和活力,从而失去公众和社会支持,丧失生存和发展的良好机遇;而离开人文取向的质量观,则会使高等教育变成短视的、急功近利的活动,失去理想主义的激情,丧失其可贵的对社会和个人的引导功能。

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是动态发展的,其研究也将会不断深入。我们期待更多的研究成果问世,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仁.我国应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J].高教探索,

2001,(2).[2][7][13][27]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

高教,2000,(1).

[3][6]叶春生.观念·体制·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刍议[J].

江苏高教,1994,(2).

[4][9][14][16][36][46]杨德广.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和

质量保证[J].高等教育研究,2001,(4).

[5][22][31][48]张应强.高等教育质量观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

程[J].江苏高教,2001,(5).

[8]顾明远.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与质量的多样性[J].中国高等教

育,2001,(9).

[10][11][12][34][37][40]蔡克勇.大众化的质量观:多样性和

统一性结合[J].高等教育研究,2001,(4).

[11][39]刘献君.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树立的四个观念[J].中国高

等教育,(15,16).

[15]毛祖恒.梯度分层: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关键[J].中国

电力教育,2001,(3).

[17]李学禄.高等教育质量与质量管理新论[J].山东大学学报

(哲社版),2001,(2).

[18][47]陈廷柱.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基本策略:市场化[J].江

苏高教,2002,(1).

[19]潘懋元.走向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质量[J].高等教育研

究,2001,(4).

[20][32]邹克敌.关于高等工程教育教学质量的讨论[J].高教文

摘,2001,(7).

[21][26]赵婷婷.从精英到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转变[J].江

苏高教,2002,(1).

[23]刘俊学.服务性: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特征[J].江苏高教,

2001,(4).

[24][33]王全林.教育质量观与教学成果质量关系的探讨[J].机

械工业高教研究,2000,(3).

[25][49]吴鹏.大众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价值取向———合理性及其

局限[J].江苏高教,2001,(4).

[28]潘懋元.新世纪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

2001,(3).

[29][35]张乐天.教育质量:何以堪忧———关于高等教育的质量

问题及几点政策性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2001,(11). [30]卢晓中.高等教育的新质量观[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1,

(3).

[38]钟秉林.认清形势,真抓实干,不断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J].江苏高教,2001,(4).

[41][42][44]施晓光.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J].教

育发展研究,2001,(7).

[43][47]王冀生.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1).

[45]陈彬,欧金荣.高校扩招呼唤建立新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J].教育发展研究,2001,(7).

[48]陈玉琨.论发展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

学院学报,2001,(5).

(责任编辑 顾冠华)

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制度

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制度 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黄铎堡镇中心小学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方案》。 一、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的目的:以实现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整体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通过对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各相关要素进行系统、科学、有效的监控与评价,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标准,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服务;为教育行政部门做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 教学质量监测评价的意义: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动力。 二、教学质量监测评价的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测评价,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树立“以人为本”、“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评价中片面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的倾向,充分体现监控与评价的诊断、反馈、促进发展的功能。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关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正常运行,积极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进步、教学改进、学校发展,促进我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综合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控测评价要坚持“全面评价、全程监控、全员参与”的综合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不只是简单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教师和学校的升学成绩,还要注重学生、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关注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相关因素和环节,

通过多因素、多方位、多指标的综合监控与评价,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不只是简单关注教学质量结果的评价,更要注重过程的监控,要抓源头、抓过程、抓动态监测、抓及时调控,把教学中的问题矫正于始发时期,坚持横向与纵向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使监控和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全面、有效。 在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系统中,学校、教师和学生既是监控评价的对象,又是监控评价的主体,在地位上是完全平等的。要充分开发学生和教师主体作用和潜在能力,使每个人、每个部门,都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积极促进学生教师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三)实效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要查实情,重实效,重落实。要对教学质量现状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有关要素进行客观、准确的分析;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监控与评价方案,通过监控与评价机制的扎实有效运行,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要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在质量标准的制定、监控方法的采用、评价手段的使用等方面,做到简便易行,便于操作。 三、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的内容 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的内容有:学生成长、教师进步、学校发展三个方面。 (一)学生成长——其主要监控评价点分为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生学业成绩两个方面。小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结合小学生特点,制定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同时,学校也要结合实际,制定学校自己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办法,探索性地展开工作,克服等待、观望的思想。 (二)教师进步——其主要监控点分为综合素质、履行职责、教学绩效三个方面,每个方面下设若干个二级目标和三级目标 (三)学校发展——其主要监控评价点分为学校教学日常管理、课堂教学、校本教研和质量管理四个方面。每个方面下设若干个二级目标和三级目标。。

宫颈癌生存质量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06297044.html, 宫颈癌生存质量研究综述 作者:普川刘叠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7年第04期 【中图分类号】R71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4-0194-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很多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期较以往患者得到了较大的延长。但是,随着生命周期的不断延长,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即患者的生存质量该如何提升? 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又被译为生命质量或者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生存质量定义为:以一定文化和价值体系为背景的个体对他们生活状态的感知和体验,这种感知体验不仅与其生活环境有关,还受其目标、期望、标砖和所关心的事物的影响[1].和国外相比,我国对生存质量的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于量表的引入、开发和应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在生存质量领域的研究将努力的方向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针对不同的特异性群体进行生存质量的内涵扩展和结构调整以完善现有的理论框架,二是优化生存质量工具,提高生存质量这一健康探针的有效性,三是不断扩展生存质量工具的应用面,在其用途上进行不断创新。 目前我国针对宫颈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影响影响因素有,(1)人口社会学因素:包括年龄、职业、经济收入、月经史、婚史等都与患病后的生命质量水平呈现出相关性。(2)社会支持因素:Wenzed等经研究提出通过社会支持可提高患者在患病后长期病程中的生命质量水平[2]。(3)心理因素:曹泽毅在妇科肿瘤学中提出,情绪忧伤、精神抑郁能抑制自身免疫的正常功能,降低机体对癌症的抗病能力,这些情绪常常是造成病情恶化的原因,严重可加速病人的死亡[3]。(4)婚姻状况因素:完美的婚姻可促使癌症患者早日康复,和谐的夫妻关系可以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研究还发现已婚患者比未婚或离婚丧偶等患者有更好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婚姻状况对生命质量是一种保护因素。(5)治疗方法因素:Barnas E等人比较研究了宫颈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不同时点的生命质量变化,提出在手术后6个月生命质量开始恢复,而外科治疗方法及其辅助治疗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4]。(6)性生活因素:研究表明,术后尽早开始性生活有助于消除肿瘤及手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自己女性身份的怀疑),体会到自己仍然是一个“正常女人”,从而减少性功能障碍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是否从业、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医疗费用来源、清洁情况、是否吸烟、医保情况、疲乏、疼痛等都和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有一定关联性。 二是对患者生存质量状况进行描述。(1)婚姻状况:有研究表明宫颈癌患者在患病后婚姻质量偏低,偏低的人群主要集中于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为付费或新农合、宫颈癌IIb期及住院3次以上的宫颈癌患者。(2)性生活:宫颈癌治疗后患者在接受宫颈诊断后,性生活处于停止状态,经历并完成宫颈癌的各项治疗后,患者逐渐开始性生活,大部分的患者

浅谈提高教师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浅谈提高教师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摘要:教师是传统的高素质含量的服务性职业,教师应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良好的服务态度,过硬的服务本领。 关键词: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本领 “白云奉献给蓝天,玫瑰奉献给爱情,我拿什么奉献给你……”,听着悦耳的歌声,我的思绪开了,我在思考: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学生,我的家长……突然间,我又被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卡住了,我究竟该拿什么奉献?是知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又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学生从教师处所获得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其成长的需要。是分数吗?答案更是否定的。虽然考试是学生成长必然要跨越的一道坎,但高分未必高能。分数的杠杆不知埋没了多少“爱迪生”、“达芬奇”,不知多少家庭在望分兴叹!那究竟拿什么?是服务,是教师对学生、家长、社会高质量的服务。 一、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要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21世纪的到来,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将会取代旧的传统的师生关系,即老师为学生服务,老师是学生的朋友,心灵的保姆,健康的教练,知识的向导。老师就是服务者。也许有很多老师还不习惯于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认为学生到校的目的就是学习,家长送孩子读书是天经地义,为何需要老师以“服务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其实,这是一种老化的思想。学生到校当然需要学习,但同时,学生更愿意选择能够得到“优质服务”的环境中学习。以优质的服务来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家长和社会的要求。这里的服务是为满足家长的全面需求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服务就是给家长充分的知情权,引导、组织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学校的管理;服务就是教师的高效奉献、爱的教育,为学生愉快学习、高效学习,可持续发展学习创设条件;服务就是人文关怀,就是思想教育工作,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机制,帮助学生选择正确,选择合法,选择真、善、美等等;服务就是管理,以良好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保证科学化管理得以顺利实施。 二、服务的内容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价

中国本科教育质量评价监督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85——1994年),是评估理论的研究阶段。在教育部的领导下,相关机构开展了评估理论研究。 1985年,国家教委颁布《关于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的通知》。一些省市开始启动高校办学水平、专业、课程的评估试点工作。 1990年,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就高教评估性质、目的、任务、指导思想、基本形式等做了明确规定,这是中国第一部高等教育评估的法规。 第二阶段(1994——2002年),是开展高校教学评估试点和探索阶段。1994年起,原国家教委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本科教学评估的试点工作。到2002年底,共试点评估了154所本科院校。 1994年初,国家教委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对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进行评估。从发展过程来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评估相继经历了三种形式: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合格评估开始于1994年,这种评估方式主要用于1976年以后新建的、本科教育历史较短的、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目的是使这类学校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标准,并帮助这类学校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被评学校由国家教委指定、优秀评估开始于1996年,主要用于100所左右本科教育历史较长、基础较好、工作水平较高的学校,主要目的是促进这类学校深化改革和办出特色,被评学校由国家教委根据学校申请确定。随机性水平评估开始于1999年,主要是针对介于上述两类学校之间的普通院校,被评学校由教育部(1998年,国家教委改名为教育部)随机抽取。 2002年,教育部将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三种方案合并为一个方案,即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种。

国内外酒店服务量研究综述

国内外酒店服务量研究综述

————————————————————————————————作者:————————————————————————————————日期:

国内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综述-旅游管理 国内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综述 罗毅罗志思慧索朗卓玛 基金项目:2014年西藏大学自治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训练计划项目《基于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拉萨酒店行业服务质量感知与差异的研究》(项目编号2014QCX07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罗毅(1993-),男,汉族,西藏林芝人,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罗志思慧(1992-),女,汉族,四川自贡人,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索朗卓玛(1992-),女,藏族,西藏林芝人,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我国酒店行业硬件与软件质量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地更新换代,改革开放加上WTO的加入,使得国际知名酒店集团相继进驻中国市场,致使市场竞争的加剧,并且形成了“国内酒店国际化,国际酒店中国化”的双向竞争趋势。服务质量式服务营销的核心,服务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提高酒店服务质量,吸引和留住更多的新老顾客,成为了酒店行业发展的根基。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欧美国家开展了最早的服务质量研究。发展至今,已有诸多成果。国外关于酒店服务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服务质量内涵的研究、服务质量理论模型和测量指标的研究、针对酒店行业产品和

服务质量测量的研究。 (一)服务质量内涵的研究 服务质量,是消费者对服务质量感知的简称。1982年,芬兰著名学者Gronroos第一次较为完整地提出了感知服务质量的概念,他认为服务质量是一个主观概念,取决于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期望同实际感知的服务水平进行对比。1983年,Gronroos提出了界定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二维度,即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1984年,Gronroos基于差距论的角度对服务质量进行了定义,定义为顾客期望的服务与实际感知到的服务效果之间差异的比较。1982年,Lehtinen 提出产出质量和过程质量的概念,并把服务质量划分为实体质量、相互作用质量和公司质量三个维度。1983年,LewisBooms等从消费者期望的角度把服务质量定义为提供的服务满足顾客期望的程度,服务质量意味着与顾客期望持续一贯的一致。1985年,Parasuraman,ZeithinBerry等三位美国营销专家,组成服务质量管理研究组合PZB,他们在差距论的基础上将服务定义为,顾客对服务的期望与接收服务后的实际感知之间的差距。 (二)服务质量理论模型和测量指标的研究 虽然众多学者对于服务质量的内涵达成了共识,但是由于服务的抽象性使其与产品质量相比更加不容易测量。因此先后出现了可感知服务质量模型、4Q模型、服务质量差距分析模型和SERVQUAL量表、SERVPERF服务绩效模型等著名理论。这些理论成果确立了服务质量管理研究的基础。 1、可感知服务质量模型和4Q模型 (1)可感知服务质量模型 北欧学派Gronroos的可感知服务质量模型在管理层的基础上对服务进行了

高等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高等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 摘要:文章从高校教育体制、大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初等教育状况三个方面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进行了论述,高校教育体制导致教师素质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教育利益化,教育责任感淡漠;大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自控能力差,重文凭轻知识;初等教育全能型培养方式,以及教育资源匮乏、不均衡和填鸭式教学现状对高等教育质量起到本质上的影响。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体制教育质量 目前,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高等教育质量也出现逐年下降趋势,很多研究人员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学校招生规模扩大、高校自身的运营机制、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不完善、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松懈等因素导致了高等教育质量下降{1}。笔者作为高等教育者,从事普通高等教育一线教学工作已经18年,从自己走过的求学之路、目前初等教育改革以及在教学中接触到的历届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认为以上因素不尽然,也许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更能体现其本质。 一、高校教育体制导致教师素质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目前,一些高校教师的薪资与教学水平和质量几乎没有任何关系,教好教坏都一样,用心不用心一个样,高校没有任何实际有效的评价和奖惩制度,教育只是一种工作,没有了责任心,变成了良心活。大家更看重经济了,而忽略了教育责任,以教学带科研和以科研促教学的教学理念本来无可厚非,但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教学与科研两者之间的均衡关系,科研水平高,教学水平却不一定高,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大部分教师很难做到二者兼顾。现在高校教师都在忙于搞科研、拿项目、套经费,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还是为了名和利,科研搞得好,项目大、资金多,在高校的地位就高,因为高校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标准重点集中在学术科研上,过分强调教师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特别是在教师晋职称、评优评先、年度考核等方面,通常将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放在首位,而将教学水平和能力以及教书育人的目标放到了后面{2}{3}。只要科研搞得好,一切好处和利益都来了,人际关系广,领导也看重,没有人会看你教学质量和教学任务完成的怎么样,因为他是科研能人,身上的光环太多,没人敢质疑。而对于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却得不到任何肯定和评价,因为教学质量没有评价指标,也没有奖励制度,即便有奖励,考核的还是项目、论文、获奖和教材。 所有的教师都在搞科研、编书立著,还有多少精力去研究教法、去备课,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所以,一些高校的知名人士都不是纯粹的教育者,教学质量是不可能靠他们来提高的,但他们又是高等教育一线的明星,大家都会向他们学习,因此十几年下来,在一些学校教育已经变了味,高校教师的素质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育变成了某些人发家致富的途径和工具,失去了其原本的面目{4}。 十几年前,一名青年教师要想走上讲台,必须给两名老教师助课一年以上,经

教育培训学校服务质量提升方案

教育培训学校服务质 量提升方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XXXX教育培训学校 服务质量提升方案 一、概况 XXXX教育培训学校自建校以来秉承“XXXX”的办学宗旨和“XXXX”的教学理念,一直专注于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中小学课外辅导,教育业绩在济南教育培训行业名列前茅。 2015年是学校创立的第XXXX年,根据学校的品牌发展战略,将今年定位为“服务质量年”,加强学校的各项服务管理,提升学校的服务质量,让客户感受并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品牌的美誉度和客户的忠诚度。 二、现状分析 目前在济南市场上有大大小小的几百家教育培训学校,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也有几十家,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教学特色,但授课模式基本相同,在宣传渠道和宣传方式也大致一样。要在同类市场中脱颖而出教学中的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家长一方面要看孩子的学习提高,另一方面也在对比相同的价格他们享受到的是什么的服务质量和服务内容,所以服务质量的好坏关乎市场销量和品牌的影响力。 三、服务质量提升思路 要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需要先明确企业主要的服务内容。从服务项目上分主要为两大类,一是教学服务,二是配合跟踪服务,

两者既是独立的个体,同时又相互影响。教学服务是培训的根本,只有保证教学的质量,培训工作才能长期发展;配合跟踪服务则是推动力,要想家长可以继续选择延安学校,配合跟踪服务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力,因而要提高服务质量,需要两方面共同提高。 而在提高服务质量的过程中又可分为两个阶段,我将此比喻为铸剑和亮剑的过程。所谓“铸剑”是指针对员工我们需要利用系列的管理机制和活动组织充分调动员工的参与积极性,从员工自身开始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而“亮剑”是在提高自身的基础上对和客户的展现,配合活动增加现有客户的服务项目,让现有客户切实感受到服务的提升,同时增设社会性活动,一方面为招生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可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与学校影响力。 四、“感恩十二年”系列活动的组织 注:活动标题暂时均未拟定,需确定活动后拟定 (一)教学服务 1、我最喜爱的/最信任的教师评选活动 参与人员:全体员工 评选人员:全体学生/家长 主旨:通过活动让教师可以查漏补缺,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同时让学生和家长有更好的反馈,针对性的对其服务,增加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 2、教师教学竞赛(选拔赛、公开赛) 参与人员:全体任课教师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全文

篇一:《2016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 ――事实和数据说话,展现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自信与自省 这次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实现了两个“首次”,这是中国首次发布《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发布高等教育质量的“国家报告”。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对世界高等教教育发展和改革来讲,这都是一个创举,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系列质量报告的研制目的 系列质量报告积极回应了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人大四次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6年要“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的战略部署;积极回应了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全面提高质量”的战略主题;积极回应了社会各界和公众对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热烈关切。 系列质量报告由四本报告组成,即1本总报告《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和3本专题报告,分别是《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测报告》《新型大学新成就――百所新建院校合格评估绩效报告》。 四本质量报告的内容,紧紧呼应“十三五”阶段高等教育“提高、争创、优化、转型”四大主要任务,即提高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支持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新任务新要求。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以社会需求适应度、培养目标达成度、办学条件支撑度、质量保障有效度、学生和用户满意度五大标准维度,力图全面回答、全方位展现中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状况;《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以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大视角,展示中国工程教育质量现状、问题与出路;《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测报告》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的“大数据”精准监测新建本科学校的“三基本”(办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培养质量基本得到保证)实现情况;《新型大学新成就――百所新建院校合格评估绩效报告》以“两突出”(突出学校办学定位的地方性、突出人才培养类型的应用型)为标准,全面客观深度展现近170所经过合格评估过的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质量。 二、系列质量报告的主要特点 从2012年开始,教育部评估中心着手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研制探索工作。这次公开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系列质量报告,是由教育部评估中心会同厦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教科院、合肥学院等高水平专家团队精心研制而成。 一是充分体现和运用“大数据”理念和技术,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系列质量报告参考了4000多位评估认证专家的质量评估报告、700多所高等学校质量报告、基于高等教育质量监

服务质量的研究综述

服务质量要素及模型的文献综述 闫丽杰 2010/1/16

作者:闫丽杰 职称: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营销学硕士研究生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大学城中山大学 邮箱:lijieyan850524@https://www.doczj.com/doc/006297044.html,

摘要 现代营销环境中,顾客不仅购买所需产品或服务,且在服务过程中参与价值的共同创造。在此过程中,服务质量水平直接影响着顾客对所得到的服务的感知及评价。因此,服务质量是决定服务性企业营销效果、经济收益和竞争实力的最重要因素。本文概括了服务质量的定义及要素,了解顾客是从哪些方面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在以上基础上总结了以往学者提出的服务质量模型,从不同角度对服务质量的基本理论进行了评述。服务质量模型包含了服务质量的形成要素,公司或组织可以根据模型分析其服务质量存在差异的原因,从而制定提升服务质量的策略。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的营销思想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传统的商品主导逻辑思想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营销环境,能够适应现代营销环境的新思想呼之欲出。这种逻辑范式认为所有的经济都是服务经济,服务的核心视角是顾客导向的,能否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满足顾客需求成为企业最重要的任务。因此,服务质量管理是服务性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服务质量是决定服务性企业营销效果、经济收益和竞争实力的最重要因素。 为了分析服务质量的特性,有必要对服务的含义、服务的本质特征、服务质量的概念等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 1 服务及服务质量的内涵 1.1服务的含义及内涵 企业产品(含实体物品或观念知识)经由销售而发生交易行为的当时,即是服务的开始。服务是一方向另一方提供的经济活动,通常通过限时的表演过程,给接收者、物体或卖方所负责的其他对象带来所需要多的结果。顾客希望从员工的劳动技能、企业的设备、网络、系统或器材中获得价值,但是通常他们并不拥有对任何实体要素的所有权(Christopher Lovelock, Jochen Wirtz)。 服务也可指一方提供给另一方的任何活动或利益,基本上是无形的,不会牵涉任何实体的所有权,并且不必要附属于实体的产品(Kotler1,988)。美国营销协会(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AMA)给予“服务”的定义是“经由销售或附带于一般产品之销售,所提供的活动、利益或满足。”可知用户对于服务的感受是通过活动、利益或满足而得。服务是无法事先测知,必须在交易时或事后才能体会得到;同时,会因使用者的多寡或提供服务者相关服务的差异,而有不同的服务质量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服务具有无形性、

老年闲暇生活状况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课题:城市老年人闲暇生活状况的研究 一、休闲行为主要研究进行休闲活动的时间,地点,方式,活动类型,影响因素,偏好,满意度等等。以往休闲行为的研究多采用社会学和人口学的方法。学者大多关注养老休闲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主要关注的是休闲动机和休闲决策与满意度。主要结论是:休闲能克服老年人的忧郁,改善健康状态,促进其延年益寿;老年人室外休闲活动与健康和长寿存在着定量关系;老人的休闲时间、内容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异。 二、国内关于城市老年人闲暇活动的研究并不多,并且此类研究多以某一个具体的地方为例,或者针对某一个地方进行调查分析。 如王琪延《北京市老年人休闲生活研究》,通过对北京市老年人休闲生活的抽样调查数据,描绘了老年人日常休闲活动的日程安排,概述了老年人在体育、文娱兴趣、学习、公益以及旅行游玩5大类休闲活动的参与情况,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将老年人口及其行为分为三个类别,并进行了类间比较;探讨了伴侣、子女及友人等在休闲和日常生活中的陪伴对老年人社会支持的提升以及对休闲生活品质的促进作用。 龙建新《城镇老年人休闲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江西宜春市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江西宜春市老年人休闲状况进行了描述。从性别、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角度进行了一定的对比分析,指出当前城镇老年人的休闲特点,旨在为相关政府部门合理发展老年休闲、科学应对老龄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三、老年人休闲行为的研究: (一)针对休闲行为的研究比较少,有的也是如上所说的小样本或者区域研究,如孙樱,陈田,韩英通过对北京市区50名退休老人四季休闲行为的跟踪调查,采用时间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揭示大城市老年人口日常生活行为、休闲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时空分异的规律,为大城市规划中的休闲空间的组织与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此外还有林勇强,史逸通过调查北京某一小区老年人活动场地,结合环境行为与心理学原理和实态调的结果,探讨了老年人休闲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室外活动地的关系。陈金华,李波运用“行为模式”理论,结合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研究我国滨海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市老年人休闲行为,分析其休闲的特征,时空选择,休闲意愿。孙樱认为对老年人口休闲行为的时空分异规律、休闲设施的空间组织和规划进行探讨,可为老年型社会的城市规划、社区管理和社会保障提供科学依据。柴彦威,李昌霞以中国城市老年人日常消费行为状况的问卷调查为基础,主要运用经验行为主义方法,从宏观层面揭示出中国城市老年人日常购物行为的空间特征。而万邦伟的《老年人行为活动特征之研究》主要注重宏观上老年人的行为活动特征。本论文拟选取中部城市作为研究区域,这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前人小区域的研究范围。 (二)国内对休闲行为研究起步比较晚,在研究内容上对休闲行为的主要方面都有涉及,但是理论基础研究比较薄弱,主要是从实证研究展开的,以旅游地理学科研究为主导。从目前国内对休闲、游憩、旅游行为研究来看,由于概念的

学生评价高等职业教育服务质量的实证研究

学生评价高等职业教育服务质量 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一、研究的背景与动机 1、研究的背景 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由于基本上都由以前的中专院学校合并升格而来建校时间较短,加之前期高等院校的大规模建设扩张与我国生育高峰时间段过后的适龄学生人口下降,就业愈来愈难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其招生和就业面临巨大压力,高等职业院校愈来愈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其发展受到市场的严峻考验。然而无论政府举行的评估或学术界、政府官员与民间的争论,多数依据工业经济时代的“产品质量观”,高教质量关注的是投入与产出,非高教服务的过程。这种对过程的忽视必然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因此,以“服务质量观”为指导,使学生成为高教服务质量评价主体,有助于纠正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价值取向上的偏差;后勤、形象、内容、过程、情感、可靠性、社会实践、就业服务等都是高职教育服务质量的有机组成部分,最终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的生存发展。学生作为高职院校的首要外部顾客,其满意度的高低应成为评判各高职院校办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标准。学生是否满意主要是从学习与生活、身心健康与个性发展各个方面来衡量,“学”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在注重教学质量的同时,应注重学生支持与学生的自我发展工作。顾客满意度(customer satisfaction degree,CSD)是衡量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主要标志,它反映了顾客对服务过程的认可程度。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和大众化时代,对于高校来说,要想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获胜,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提高顾客满意度,满足教育消费者对于高等教育的个性化的教育消费需求。 2 、研究动机 学生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者。有效识别和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望,对提高办学质量,提升高职院校本身的竞争优势、塑造強化院校本身特色,以增加潜在学生就读的意愿,將是高职院校所要面临的重要課题。服务质量评价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许多学者从服务质量的内涵、特性、维度到服务质量的评价方法等方面,对服务质量评价进行了大量研究。我国对服务质量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服务问题的研究大体

服务质量理论研究综述.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学生姓名潘炳英 学号200808020321 所在院系商学院营销系 专业市场营销 任课老师汪嘉彬 课程名称服务营销学 考试时间2010年10月21日考试方法提交课程论文 服务质量理论研究综述 1. 服务质量的概念 ?服务质量是产品生产的服务或服务业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无论是有形产品的生产企业还是服务业,服务质量都是企业在竞争中致胜的法宝。 ?服务质量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内容: (1服务质量是顾客感知的对象; (2服务质量既要有客观方法加以制定和衡量,更多地要按顾客主观的认识衡量和检验; (3服务质量发生在服务生产和交易过程之中 (4服务质量是在服务企业与顾客交易的真实瞬间实现的;

(5服务质量的提高需要内部形成有效管理和支持系统。 2.国内外研究历史背景 2.1国外研究历史背景 国外的服务质量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处于西方国家服务营销发展的第二阶段--奠基阶段,这时服务营销已经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孕育阶段,并且在这一阶段,来自外部环境的两大因素使服务营销的研究成果迅速增加。一是西方特别是北美服务业的全面解禁。二是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于1981、1982、1983、1985年召开的一系列关于服务研究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为学术界和企业界提供了较好的国际间交流与对话的机会。 这一阶段主要是以服务的特征引起的管理问题为主线展开研究的。其中服务质量(因异质性引起和服务接触(因同时性引起以及营销的功能是这一阶段研究的主要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众多学者对服务的特征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尤其是对服务的品质、优缺点以及潜在的购买风险的评估方面进行了广泛地研究。 2.2国外服务质量理论研究的前人工作 2.21 起步阶段(1980~1988 服务质量作为一个术语早就有之,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人们往往从内部效率的角度将其内涵界定为服务结果应符合规范。服务业的质量管理实践基本上援用基于制造业发展起来的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随着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服务业全面解禁,已有学者开始注意到服务与产品是不同的,并意识到服务质量有别于产品质量,如Saeesr等人(1978提出了服务质量不仅涉及结果,还包括服务交付过程 的观点。Zeithaml(1981则归纳出了顾客在评价产品与服务好坏时的不同点。不过当时对服务质量的概念及其属性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对这一问题的突破,要归功于芬兰的教授。在1982年,他提出了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概念,并明确了其构成要素,同时指出内部营销是创建企业质量文化的有效手段。他认为质量应是顾客感知的质量,是指顾客对服务期望与感知的服务绩效之间的比较。若感知的服务绩效大

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摘要: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变化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改革 0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作为培养社会所需各类人才的高等学校正处于急剧而又伟大的变革之中,各国的科技教育正逐步趋向融合,世界高等教育已呈现出多元化、大众化和信息化、终身化、国际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 1 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世界高等教育在多个方面都有重要发展,虽然各地区及各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但仍然出现了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所共有的变化。 1.1 高等教育多元与大众化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既有国家办学、地方办学,也有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办学,不同的办学形式并存,互相竞争,又互为补充。而且从发展现实看,无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这种趋势还在继续增强。在我国,教育要先行,首先要求加大教育投入规模,是我国脚的规模和速度。教育装备的技术水平,师资的待遇进一步得到提高等。再而拓宽办学渠道,把更多的社会资源引向教育领域。各国纷纷尝试设立新的高等教育机构。 1.2 高等教育终身化随着科学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和知识也在快速增长。国际权威机构调查认为,当今世界科学门类已多达两千多种,人类科学知识每3~5年增加一倍,人类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在空前加快。终身教育强调学习的能力、自我教育、创新精神、现代意识、未来意识及教育与时代的各个领域,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等等。总之,终身教育是不同于传统的学校教育意义上的教育。而是全新的教育,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适合科技高度发展、社会高效。这意味着大学在读期间学到的知识在毕业时就必然产生老化、过时的问题。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鼓励人们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终身学习,积极推动学习,积极推动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的规划和协调,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综合运用社会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完善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构建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 1.3 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首先是教学与科研全球性的一种反映。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特别在留学生教育、合作办学等方面有重大的突破。但我们更应看到在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相差甚远。因此应放开眼界,面向未来,应当机立断确定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由高等教育进一步国际化体现在课程中的世界内容,加强学术交流、加强教师之间的国际交流、加强学生之间的国际交流跨国科研、国际合作是国际学术界的共同目标,而且还是确保高等教育机构的工作性质和效果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外合作办学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它能较快地了解、吸取并实践国际上通行的办学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培训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中国高等教育应有选择地引进外资与“外智”,举办多种类、多形式、多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实行不出国门的“留学”培养国际化人才。合作办学还应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走出国门,与外国同行合作办学,这有利于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有助于缩小国家之间和地区之间在科技方面的差距,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和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了解。 1.4 高等教育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国际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革命席卷全世界。现代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原有的方式。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对教

[终稿]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制度

[ 终稿] 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制度 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制度 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黄铎堡镇中心小学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方案》。 一、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的目的: 以实现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整体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通过对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各相关要素进行系统、科学、有效的监控与评价,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标准,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服务; 为教育行政部门做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 教学质量监测评价的意义: 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动力。 二、教学质量监测评价的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测评价,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树立“以人为本”、“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评价中片面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的倾向,充分体现监控与评价的诊断、反馈、促进发展的功能。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关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正常运行,积极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进步、教学改进、学校发展,促进我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综合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控测评价要坚持“全面评价、全程监控、全员参与”的综合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不只是简单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教师和学校的升学成绩,还要注重学生、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关注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相关因素和环节,通过多因素、多方位、多指标的综合监控与评价,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不只是简单关注教学质量结果的评价,更要注重过程的监控,要抓源头、抓过程、抓动态监测、抓及时调控,把教学中的问题矫正于始发时期,坚持横向与纵向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 使监控和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全面、有效。 在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系统中,学校、教师和学生既是监控评价的对象,又是监控评价的主体,在地位上是完全平等的。要充分开发学生和教师主体作用和潜在能力,使每个人、每个部门,都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积极促进学生教师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三)实效性原则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要查实情,重实效,重落实。要对教学质量现状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有关要素进行客观、准确的分析; 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监控与评价方案,通过监控与评价机制的扎实有效运行,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要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在质量标准的制定、监控方法的采用、评价手段的使用等方面,做到简便易行,便于操作。 三、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的内容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的内容有: 学生成 长、教师进步、学校发展三个 方面。

服务质量理论研究综述 (2)

服务质量理论研究综述 1. 服务质量的概念 ?服务质量是产品生产的服务或服务业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无论是有形产品的生产企业还是服务业,服务质量都是企业在竞争中致胜的法宝。 ?服务质量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内容: (1)服务质量是顾客感知的对象; (2)服务质量既要有客观方法加以制定和衡量,更多地要按顾客主观的认识衡量和检验; (3)服务质量发生在服务生产和交易过程之中 (4)服务质量是在服务企业与顾客交易的真实瞬间实现的; (5)服务质量的提高需要内部形成有效管理和支持系统。 2.国内外研究历史背景 2.1国外研究历史背景 国外的服务质量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处于西方国家服务营销发展的第二阶段--奠基阶段,这时服务营销已经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孕育阶段,并且在这一阶段,来自外部环境的两大因素使服务营销的研究成果迅速增加。一是西方特别是北美服务业的全面解禁。二是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于1981、1982、1983、1985年召开的一系列关于服务研究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为学术界和企业界提供了较好的国际间交流与对话的机会。 这一阶段主要是以服务的特征引起的管理问题为主线展开研究的。其中服务质量(因异质性引起)和服务接触(因同时性引起)以及营销的功能是这一阶段研究的主要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众多学者对服务的特征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尤其是对服务的品质、优缺点以及潜在的购买风险的评估方面进行了广泛地研究。 2.2国外服务质量理论研究的前人工作 2.21 起步阶段(1980~1988) 服务质量作为一个术语早就有之,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人们往往从内部效率的角度将其内涵界定为服务结果应符合规范。服务业的质量管理实践基本上援用基于制造业发展起来的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随着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服务业全面解禁,已有学者开始注意到服务与产品是不同的,并意识到服务质量有别于产品质量,如Saeesr等人(1978)提出了服务质量不仅涉及结果,还包括服务交付过程的观点。Zeithaml(1981)则归纳出了顾客在评价产品与服务好坏时的不同点。不过当时对服务质量的概念及其属性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对这一问题的突破,要归功于芬兰的教授。在1982年,他提出了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概念,并明确了其构成要素,同时指出内部营销是创建企业质量文化的有效手段。他认为质量应是顾客感知的质量,是指顾客对服务期望与感知的服务绩效之间的比较。若感知的服务绩效大于服务期望,顾客感知的质量是良好的,反之则是低下的。顾客的期望由市场沟通、口碑、企业形象和顾客的需要所决定。服务质量包括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同年,瑞典的Lehtinen提出了结果质量和过程质量的概念与其遥相呼应。从此将服务质量与产品质量(只关心结果质量)从本质上区别开来。

生存质量量表

生存质量量表 1、量表的名称、作者、制定的历史简介 世界卫生组织与健康有关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是有世界卫生组织研制的、用于测量个体与健康有关的生存质量的国际性量表。目前,已经研制成的量表有WHOQOL-100和WHOQOL-BREF。量表是在世界卫生组织的统一领导下,由15个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中心共同研制的。主要是评价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它在近15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经数年的通力协作研制而成,并已在37个地区中心进行了考核。它含有100个问题,有相应的29种语言版本在世界各地使用。它是一个包含不同领域和不同方面的生存质量调查表。 WHOQOL-100包含涉及生存质量的24个方面,每个方面含有4个问题;另外,再加上4个有关总体健康和总体生存质量的问题,共计100个问题。到目前为止,已研制了WHOQOL-100的近30种不同语言版本。其他语言版本的研制工作,仍在进行中。 2、量表的功能与适用范围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理解越来越全面。健康不仅仅以意味着生理上的无疾,还包括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关系。制定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是世界卫生组织为实现“人人健康”而实施的众多计划之一。 WHOQOL-100和WHOQOL-BREF 可以用于医疗实践、医学研究、医疗考核、政策制定、不同疗法的疗效及其特色的评价。它们也可以用于评价不同文化背景下和/或比较同一文化下,亚群之间的生存质量的差异;测量生活环境改变后时间效应的生存质量变化。 3、信度与效度 3.1信度 以克郎巴赫α系数信度系数为指标在量表的6个领域中,生理领域最低,为0.4169,环境领域最高,为0.9323;除独立能力领域为0.5571外,其它均高于0.7000。在量表的24个生存质量方面,行动能力方面最低,为0.3816,对药物及医疗手段的依赖性方面最高,为0.9034。其它方面均大于0.6500。可以以为,WHOQOL-100量表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 3.2内容效度 量表的各个领域及方面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各方面与其所属领域之间的相关较强。可以认为WHOQOL-100量表中文版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3.3区分效度 按照WHO研究组对15个国家和地区数据的做法,采用t检验考察各个领域和方面的得分区别病人与正常人的能力。发现除心理领域、精神/宗教/信仰领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