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15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高考题分类)

专题15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高考题分类)

专题15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高考题分类)
专题15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高考题分类)

专题15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1.(2017?海南卷.30)[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绿藻A是某种单细胞绿藻,能够合成物质W。某小组为探究氮营养缺乏对绿藻A增殖及物质W累计的影响,将等量的绿藻A分别接种在氮营养缺乏(实验组)和氮营养正常(对照组)的两瓶培养液中,并在适宜温度和一定光强下培养。定时取样并检测细胞浓度和物质W的含量,结果如图。

(1)从图甲可知,在氮营养正常培养液的瓶中,绿藻A的种群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_型。

(2)综合图甲和图乙的信息可知,在生产上,若要用少量的绿藻A获得尽可能多的物质W,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物质W是类胡萝卜素,根据类胡萝卜素不易挥发和易于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应选择的提取方法是______。用纸层析法可以将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分开,纸层析法分离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某人拟设计实验进一步研究氮营养缺乏程度对物质W积累的影响,则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在光照条件下相比,若要使绿藻A在黑暗条件下增殖,需要为其提供_________________(填“葡萄糖”或“纤维素”)作为营养物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7?新课标Ⅰ卷.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2)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填“尿素”“NH4NO3”或“尿素+NH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2PO4和Na2 HPO4,其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3.(2017?新课标Ⅱ卷.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32 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32 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脂肪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7?新课标Ⅲ卷.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绿色植物甲含有物质W,该物质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难溶于水,且受热、受潮易分解。其提取流程为:植物甲→粉碎→加溶剂→振荡→收集提取液→活性炭处理→过滤去除活性炭→蒸馏(含回收溶剂)→重结晶→成品。回答下列问题:

(1)在提取物质W时,最好应选用的一种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高温烘干”“晾干”或“新鲜”)的植物甲,不宜选用其他两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物质W时,振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提取过程中,用活性炭处理提取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丙酮(沸点56 ℃)、乙醇(沸点约78 ℃)两种溶剂,在提取物质W时,应选用丙酮作为提取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4.(2016全国卷II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列为题:

(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图中过程①和②是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

_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_________________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过程③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值速度

________________。

(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才能完成。

(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的温度____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第二阶段。

(4)醋酸杆菌属于___________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

6.(2016全国卷III39)某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纯化乳酸菌。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菌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稀释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推测在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分离纯化时应挑选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3)乳酸菌在-20℃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_(填“蒸馏水”、“甘油”或“碳酸钙”)。

7.(2016四川卷10)图甲是从土壤中筛选产脲酶细菌的过程,图乙是脲酶基因转录的mRNA部分序列。

(1)图中选择培养基应以为唯一氮源;鉴别培养基还需添加作指示剂,产脲酶细菌在该培养基上

生长一段时间后,其菌落周围的指示剂将变成色。

(2)在5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5的土壤样品液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3、156、462、178和191。该过程采取的接种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每克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 ____ ×108个;与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相比,此计数方法测得的细菌数较 ________ 。(3)现有一菌株的脲酶由于基因突变而失活,突变后基因转录的mRNA在图乙箭头所示位置增加了70个核苷酸,使图乙序列中出现终止密码(终止密码有UAG、UGA和UAA)。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中,终止密码为 ____ ,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含个氨基酸。

8.(2015新课标卷Ⅰ,39,15分)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已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B 可以产生脂肪酶。脂肪酶和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回答有关问题:

(1)显微观察时,微生物A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于染色。微生物A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可选用(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从菌体中提取。

(2)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B的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B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法进行计数。

(4)为了确定微生物B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35℃、40℃、45℃温度下降解10g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4mg、1mg、6mg,则上述三个温度中,℃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设计后续实验。

9.(2015新课标卷Ⅱ,39,15分)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回答与胡萝卜素有关的问题:

⑴胡萝卜含有的胡萝卜素中,最主要的是(填“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或“γ-胡萝卜素”),该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 _____ ,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病疾称为______________ ,胡萝卜素是 _____________ (填“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物质。

⑵工业生产上,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萝卜素时,(填“需要”或“不需要”)将新鲜的岩藻干燥。

⑶现有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应选用其中的 ________ 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2015新课标卷Ⅰ,39,15分)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已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B可以产生脂肪酶。脂肪酶和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回答有关问题:

(1)显微观察时,微生物A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于染色。微生物A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可选用(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从菌体中提取。

(2)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B的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B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法进行计数。

(4)为了确定微生物B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35℃、40℃、45℃温度下降解10g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4mg、1mg、6mg,则上述三个温度中,℃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设计后续实验。

11.(2014海南卷,30).[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已知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泡制时间有关。为了测定不同泡制天数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材料、试剂及用具包括:刻度移液管、比色管、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亚硝酸盐的显色剂、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等。回答相关问题: (1)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①标准管的制备:用 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

②样品管的制备: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 ___________________ ,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

③将每个 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 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的含量。

(2)右图表示的是泡菜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趋势。

(3)泡菜制作过程中产酸的细菌主要是 (填“醋酸杆菌”或“乳酸菌”)。

12.(2014新课标卷Ⅰ,39)(15分)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 _____ 分解成 _________ 。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 )时,CR 可与纤维素形成 ___ 色复合物。用含有CR 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_______________ 。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养基乙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2014新课标卷Ⅱ,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然后,将1mL 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 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

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_______________ 。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

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

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示意图A 和B 中, 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的 的含量,同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 __________________ 的利用率。

酵母膏 无机盐 淀粉 纤维素粉 琼脂 CR 溶液 水 培养基甲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14.(2014四川卷,10)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如图甲、乙所示。

(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水、________四类,该实验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微生物培养基相比,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常需添加生长素和_______,这些植物激素一般需要事先单独配置成_________保存备用。

(3)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________。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它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苯磺隆的降解机制,将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做图乙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假设是

________,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014江苏卷,30)(8分)为了获得β-胡萝卜素产品,某小组开展了产β-胡萝卜

素酵母的筛选与色素提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用的培养皿常用的两种灭菌方法是;为了减少灭菌后器皿被污染,灭菌前应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为了筛选出酵母菌,培养基中添加了青霉素,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右图是灭菌锅及其局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乙、丙指示的依次是。(填序号)

①安全阀、放气阀、压力表②放气阀、安全阀、压力表③安全阀、放气阀、温度表④放气阀、安全阀、温度表(4)为了将分离到的菌株纯化,挑取了菌落在3块相同平板上划线,结果其中一块平板的各划线区均未见菌生长,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为增加β-胡萝卜素提取量,在研磨酵母细胞时,添加石英砂的目的是;研磨时(填“需要”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不需要”)添加CaCO

3

16.(全国课标卷Ⅰ39)【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习题:(1)制作泡菜是,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____ __ 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的中。(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_ 、__ 和__ 等。

(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全国课标卷Ⅱ39)临床试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菌落,可用____ ___法或______ ___法将样本借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_____ 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 ,B ,C ,D 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 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___ ____;含B 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_____;含C 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 的小,说明____ ____;含D 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 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 的____ ____。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择抗生素___________________。

18.(山东卷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可分别从胡萝卜或产生胡萝卜素的微生物体中提取获得,流程如下:

(1)筛选产胡萝卜素的酵母菌R 时,可选用 或平板划线法接种。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需要先灼烧接种环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培养酵母菌R 时,培养基中的蔗糖和硝酸盐可以分别为酵母菌R 提供 和 。

(3)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干燥过程应控制好温度和 以防止胡萝卜素分解;萃取过程中宜采用 方式加热以防止温度过高;萃取液浓缩前需进行过滤。其目的是 _______ 。

(4)纸层析法可用于鉴定所提取的胡萝卜素。鉴定过程中需要用胡萝卜素标准品作为 __ 。

19.(四川卷10)由于酵母菌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有人将地衣芽孢杆菌的α-淀粉酶基因转入酵母菌中经筛选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菌菌种(过程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过程①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为达到筛选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以_____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②、③过程需要重复几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间学尝试过程③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淀粉为原料,用工程酵母菌和普通酵母菌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密闭发酵,接种________菌的发酵罐需要先排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凝胶色谱法分离α-淀粉酶时,在色谱柱中移动速度较慢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较___________。

20.(海南生物卷30)【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根据相关知识,回答胡萝卜素提取和酶应用方面的问题:

(l)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通常在萃取前要将胡萝卜粉碎和__ __,以提高萃取效率:水蒸气蒸馏法__ __(填“适合”或“不适合”)胡萝卜素的提取,原因是_ __ ;鉴定萃取物中是否含有胡萝卜素时,通常可采用___ _法,并以__ __样品作为对照。

(2)若要提高衣物上血渍的去除效果,可在洗衣粉中加入_ __酶,因为该酶能将血红蛋白水解成可溶性的__ __或___ _;若要提高衣物上油渍的去除效果,洗衣粉中可添加 __ _酶;使用加酶洗衣粉时,水温过低或过高时洗涤效果不好的原因分别是___ _。

图甲 图乙

专题15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1.(1)S (2)先将少量绿藻放在氮营养正常的培养液培养,等到细胞浓度最高时集中收集,再放在氮营养缺乏的培养液继续培养(3)萃取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在层析液(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快,反之则慢,从而将它们分离。(4)培养基中的氮营养浓度(5)葡萄糖在黑暗下,绿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糖类(有机物),需要吸收葡萄糖为营养物质,而纤维素不能被绿藻吸收利用。

2.(1)脲酶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异养型生物,不能利用CO2来合成有机物为细胞生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2)尿素其他两组都含有NH4NO3,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利用NH4NO3,不能起到筛选作用(3)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稳定

3.(1)菌种发酵时间(2)好氧菌(3)延长发酵时间,观测发酵效果,最好的发酵效果所对应的时间即为最佳发酵时间(4)氨基酸和肽脂肪酸和甘油

4.(1)晾干高温烘干过程中,植物甲中的物质W易被破坏;新鲜的植物甲含水量高,用于提取的极性有机溶剂会被稀释,进而降低对物质W的提取效果(2)使原料和溶剂充分混匀(3)去除提取液中的色素

(4)丙酮沸点低于乙醇,蒸馏时物质W分解较少(5)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操作,防火

5.(1)细胞质基质重铬酸甲线粒体快(2)有氧(3)低于(4)原不含有

6.(1)无菌水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乳酸菌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2)中和乳酸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乳酸利于乳酸菌的识别和分离在平板上有溶钙圈(3)甘油

7.(1)尿素酚红红(2)稀释涂布平板法 1.75 少(3)UGA 115

8.(1)苏丹Ⅲ(或苏丹Ⅳ)萃取法(2)油脂(3)血细胞计数板稀释涂布平板(4)45 40

9.⑴β-胡萝卜素维生素A 夜盲症非挥发性(每空2分,共8分)⑵需要⑶乙酸乙酯(2分)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不与水混溶,而乙醇属于水溶性有机溶剂,影响萃取效果

10.(1)苏丹Ⅲ(或苏丹Ⅳ)萃取法(2)油脂(3)血细胞计数板稀释涂布平板(4)45 40

11.(1)①亚硝酸钠标准溶液(3分)②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3分)③样品管(2分)最相近(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2)亚硝酸盐含量随泡制时间的变化趋势(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3)乳酸菌(2分)12.(1)纤维二糖葡萄糖(2)红色透明圈(3)不能液体培养基不能分离单菌落不能乙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其为纤维素分解菌

13.(1)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3.8×107(2)灼烧;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3)B ⑷、溶解氧营养物质

14.(1)氮源、无机盐使培养基只允许能分解苯磺隆的微生物生长繁殖,同时又能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长生(2)细胞分裂素母液(3)接种环第二区域划线前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4)菌种能分泌降解苯磺隆的蛋白质类酶。不合理,因为未设置对照组,不能确定蛋白酶是否影响苯磺隆的降解率。

15.(1)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用牛皮纸(报纸)包扎器皿(2)抑制细菌(放线菌)生长(3)

①(4)接种环温度过高,菌被杀死(5)有助于研磨充分不需要β-胡萝卜素较耐酸

16.(1)消灭杂菌增加乳酸菌含量(2)无氧呼吸细胞质(3)温度、食盐用量、腌制时间(4)乳酸菌数量增加,杂菌数量较少乳酸菌比杂菌更为耐酸

17.(1)划线稀释涂布(或涂布)(2)涂布(3)敏感不敏感该致病菌对C的敏感性比对A弱耐药菌(4)A

18.(1)稀释涂布平板法灭菌(防止杂菌污染)(2)碳源氮源(3)时间水浴滤去不溶物(4)(实验)对照

19.(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淀粉进一步筛选纯化获得分解淀粉能力强的酵母菌(2)稀释涂布平板法涂布不均匀(3)工程酵母工程菌分解淀粉产生葡萄糖的能力强,导致酒精发酵产生CO2的速率更快(4)小

20.(1)干燥(1分)不适合(1分)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分离挥发性物质,而胡萝卜素为非挥发性物质,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出(3分)纸层析(2分)标准的胡萝卜素(2分) (2)碱性蛋白(或蛋白)(1分)氨基酸(1分)小分子肽(1分)脂肪(1分)水温过低时酶活性较低,水温过高会使酶变性失活(2分)

最新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6生物繁殖新技术》精编版

2020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6生物繁殖新技术》精编版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6.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材内容]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6.生物繁殖新技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生物繁殖新技术不仅具有巨大的科学理论研究价值,更有着无限美好的应用前景。作为一门前瞻性极强的高新科学技术,有必要尽早揭开神秘面纱,让孩子们尽可能地早接触、多了解,真正地让孩子走进科学,让科学走进学生的视野,成为他们认识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目标。本课是在学生在认识植物繁殖、生命形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延伸,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个体、知道科学技术研究的现状,了解科学发展的一些前沿信息。 教材中共安排了三个活动: 活动1:交流动物克隆技术的有关材料。教科书展示了学生交流资料时的活动场景,在于引导学生从自己比较熟悉的资料信息谈起。在这个活动中教材还提供了两个资料卡——通过小羊多利的诞生及死亡,告知学生克隆生物的一般培育过程和克隆技术的现状。 活动2: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是福音还是灾难?教材做了正反两方面的观点举例,有助于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认识克隆技术,培养学生辨证地看待事物,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基础。 活动3:交流植物繁殖新技术的资料。教科书展示的还是学生交流资料的活动场景图。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有目的地查找相关资料,通过不同途径了解有关克隆技术的相关信息。能够对资料进行处理和筛选,并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 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繁殖新技术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信息状况,关注与生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同时,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了解。意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学生利用上网、阅览室查阅等方式搜集有关克隆技术方面的材料。 [课堂活动] 一、创设情境: 出示制作的孙悟空拔猴毛克隆猴的课件。 1、谈话:你们知道孙悟空是怎样变出了千千万万个小猴子来的吗? 2、你知道现在世界上有没有和孙悟空变小猴子一样的生物繁殖新技术 呢? 3、生物有哪些新的繁殖技术? [用课件从学生非常熟悉的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克隆猴”的故事谈起,引起克隆技术的概念并进行交流,学生既不会感到陌生,又兴趣盎然。]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交流动物克隆技术的有关材料 1、你知道什么是克隆技术吗? (1)小组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克隆的资料信息。

四川省宜宾市高考生物复习 专题15《生物技术实践》(A、B卷)

2012级生物二轮复习A线生 专题15《生物技术实践》专题训练(A卷) (全卷满分:90分) 姓名班级得分 第I卷共7题,每题6分,共42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 B.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 C.在缺氧、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仍然可以大量繁殖 D.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 2. 下列所示四种菌落分布结果图中,均是是采用同一接种方法得到的是() A. ○2○3○4 B. ○1○3○4 C. ○1○2○4 D.○1○2○3 3.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将土壤样液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 C.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 D.用加入伊红指示剂的固体培养基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 4.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纯化微生物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两种方法都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平板划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 C.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倒入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D.两种方法都可以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5.某同学用实验来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他准备了5份含有等量果胶酶溶液的试管,用0.1%的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不同的pH值,每支试管加五块0.1cm3的正方体苹果块,试管均置于25℃室温条件下。下列的说法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A.实验选取pH值梯度可以是5、6、7、8、9 B.为使实验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可以将温度由25℃提高到大约80℃ C.生成果汁量与酶活性强弱的关系是酶活性越大,果胶分解越快,生成的果汁越多 D.可根据果汁体积或果汁的澄清度来判断最适pH值 6.MS培养基和培养微生物所配制的培养基的主要区别是( ) A.MS培养基一般含植物激素,微生物培养基不含植物激素 B.MS培养基需要氨基酸,微生物培养基不含各种氨基酸

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汇编

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几种常用发酵菌种的比较 菌种 项目 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生物学分类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异养需氧异养需氧异养厌氧繁殖方式适宜条件下出芽生殖二分裂生殖孢子生殖二分裂生殖生产应用酿酒酿醋制作腐乳制作泡菜发酵条件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一直需氧一直需氧不需氧最适温度18℃~25℃30℃~35℃15℃~18℃常温 时间控制10~12天7~8天腌制8天左 右 腌制10天左 右 其他条件封闭充气口适时充气控制盐酒用 量 控制盐水比例 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6H12O6+6O2→6CO2+6H2O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C6H12O6→2C2H5OH+6CO2 2、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在缺氧呈 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3、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C2H5OH+O2→CH3COOH+H2O 4、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 果酒果醋 7、酒精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8. 实验装置 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 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 瓶身相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开口向下的目的是有利于二 氧化碳的排出。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该充气口连 接气泵,输入氧气。 课题二腐乳的制作 1、多种微生物参与了发酵,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2、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 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实验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4、所用豆腐的含水量为70%左右,水分过多则腐乳不易成形。* 5.毛霉的生长条件:将豆腐块平放在笼屉内,将笼屉中的控制在15~18℃,并保持一定的温度。

生物技术实践(生物选修一)知识复习图解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知识归纳图解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挑选葡萄 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注意: ①要先清洗后除枝梗 (避免除去枝梗时引 起葡萄破损,增加被 杂菌污染的机会,同 注意: 注意: 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 并晾干(防杂菌污染) 原理:主要菌种是酵母菌。 酵母菌是异养兼性 厌氧微生物 C6H12O6→C2H5OH+C02 果酒果醋 注意: ①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 ②发酵瓶装入葡萄汁后留有l/3的空间(目的是先让酵母菌 进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耗尽氧气后再进行酒精发酵;其 次,防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造成发酵液的溢出) ③如用带盖的瓶子制葡萄酒,每隔12 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 (注意不是打开瓶盖,防杂菌污染),之后再将瓶盖拧紧(目 的:排出多余的气体放炸裂) ④装入葡萄汁封闭充气口(无氧环境和放杂菌污染) 3mL/L的H2SO43滴→混匀→ 3mL/L的H2SO43滴→混匀→ 原理:主要菌种是醋酸杆菌(异养需氧型) ①当氧气糖源均充足时,糖→醋酸 注意:需适时通入空气 高考警示: ①由于醋酸菌和乳酸菌属于原 核生物,所以在利用者两类 微生物时,其环境中一定不 1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一)培养基的基本知识 1.培养基的营养成分 2.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1)目的明确。要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培养目的等选择原料、配制培养基。 (2)营养要协调。各种营养物质要保证适当的浓度和比例。营养物质比例过低,不能满足微生物生长;浓度过高则会抑制微生物的正常生长。营 养物质的浓度比(如C/N)还会直接影响某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如谷氨酸生产,C/N=4∶1时,菌体大量繁殖,谷氨酸产量少;而 22

2018届高三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高考真题汇编习题及答案(word)

2018届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真题汇编 1、(2013全国课标卷Ι)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习题: (1)制作泡菜是,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的中。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 和等。 (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原因是:。 2、(2013全国课标卷Ⅱ)临床试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菌落,可用____ ___法或______ ___法将样本借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_____ 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___ ____;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_____;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____ ____;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____ _。(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择抗生素_______。 3、(2013四川卷)由于酵母菌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有人将地衣芽孢杆菌的α-淀粉酶基因转入酵母菌中经筛选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菌菌种(过程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过程①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为达到筛选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以_____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②、③过程需要重复几次,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某间学尝试过程③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__。 (3)以淀粉为原料,用工程酵母菌和普通酵母菌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密闭发酵,接种________菌的发酵罐需要先排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4新课标Ⅱ卷)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繁殖新技术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11. 生物繁殖新技术 教学目标 1.了解杂交、植物组织培养、人工繁殖、胚胎移植等一些较新的生物繁殖方式。 2.了解克隆技术、太空育种等一些最新的生物繁殖方式。 3.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科学调查的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4.通过了解繁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培养热爱科学的价值观。 5.通过对我国生物繁殖技术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以祖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并始终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而自豪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生物繁殖新技术的图片 小组准备:课前进行关于生物繁殖新技术的资料收集 教学步骤 1.收集整理已知生物繁殖新技术的信息。提出问题:在前一段时间已经学习掌握了许多植物繁殖技术,也探究了自然界中植物的繁殖方式。在前期的科学调查活动中,学生也对一些繁殖的新技术有所了解。在本活动中,学生将回顾自己对繁殖新技术的了解,在交流中将了解到一些可能未成了解的部分,并由此产生探究兴趣,希望对教材后续内容进行了解。 2.了解一些新的生物繁殖技术,认识到新技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出示图片:(1)杂交水稻;(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相关技术进行讲解。同时提出问题:大家收集到相关资料了吗?指导学生进行交流。杂交水稻是我国在植物繁殖技术上取得的重要成果,引导学生对袁隆平院士的事迹进行交流。组织培养技术教材提供了部分资料,在学生交流自我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对相关部分进行了解作为补充。深入研究:为了获得良好的生物品种,改善我们的生活,保护濒危动物,人们对动物繁殖技术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出示图片:(1)人工繁殖中华鲟;(2)胚胎移植技术。指导学生认识除了植物的繁殖技术在不断改良外,在的动物的繁殖中,新的科学技术也在不断推进并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果。提出问题:在植物的繁殖中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动物的繁殖中是不是也在运用?指导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动物繁殖新技术的资料,并引导认识到繁殖的新技术已经运用到了整个生物界。 重点要指导学生认识到繁殖新技术的主要作用:(1)改善生活;(2)保护濒危动物。如果学生收集了相关资料的,应该指导学生进行重点交流,并就此问题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整理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第一部分微生物的利用 实验 1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一、大肠杆菌 1.大肠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细菌,为兼性厌氧的肠道杆菌。2.用途:是基因工程技术中被广泛采用的工具。 二、本实验的内容是将大肠杆菌扩大培养和划线分离。分离后,一个菌体便会形成一个菌落,这是消除污染杂菌的通用方法,也是用于筛选高表达量菌株的最简便方法之一。 本实验用LB液体培养基(通用的细菌培养基)扩大培养大肠杆菌,培养后用LB固体平面培 养基进行划线分离。 三、细菌的培养和分离 1.细菌的培养: ( 1 )繁殖方式:细菌以分裂的方式繁殖,分裂速度很快,约20min 分裂一次。 (2)培养的方法:需要将已有细菌的培养物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中,一般用接种环来转移带菌的培养物。 2.细菌的分离 分离的方法与特点: 划线分离法:操作简单。(接种环) 涂布分离法:操作复杂,单菌落更易分开。(玻璃刮刀) 四、灭菌操作 1.灭菌操作的原因:获得纯净的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污染。 2.无菌操作的条件: (1)各种器皿必须是无菌的。(首要条件) (2)各种培养基必须是无菌的。 “细菌喜荤,霉菌喜素” 细菌培养基要用蛋白胨和酵母提取物来配制,还要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以维持一定的渗透 压。在中性偏碱的环境中生长(制备培养基时需调节培养基的酸碱度)。 霉菌培养基一般用无机物配制或添加蔗糖的豆芽汁即可。在中性偏酸的环境中生长(制备培养基时需调节培养基的酸碱度)。

如果培养基中有葡萄糖,为防止葡萄糖分解碳化,要用500g/cm2压力(90 C以上)灭菌30min. 3.灭菌的方法: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 1)灼烧灭菌 (2)干热灭菌:160-170 C下加热1-2h。 (3)高压蒸气灭菌:100kPa、121 C (1kg/cm 2)下维持15min. (4)过滤灭菌:G6玻璃砂漏斗过滤(用于有些不能加热灭菌的化合物,如尿素加热会分解) 4.消毒的方法:是指杀灭或清除环境中一切微生物(包括芽胞、孢子)的方法 (1)煮沸消毒法:100 C煮沸5-6min (2)巴氏消毒法:70-75 C下煮30min或80 C 下煮15min (3)化学药剂消毒法:用75%酒精、新洁尔灭等进行皮肤消毒; 氯气消毒水源 ( 4) 紫外线消毒 五、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实验 1 .实验步骤: (1)培养基灭菌:将50mlLB液体培养基、50mlLB固体培养基加上封口膜和培养皿用牛皮纸包好 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封口膜的作用是既通气又不使菌进入) (2)倒平板:将有培养基的三角瓶和培养皿放到超净台上,打开紫外灯和过滤风 (3)接种:接种环接种,在37C振荡培养12h ( 4)划线分离: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接种环,接种环只在菌液中蘸菌液一次,然后在固体培养基的平板上连续划线,盖好培养皿,将培养皿倒置,放在37 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12-24h ,可看到在划线的末端出现不连续的单个菌落。 (5)菌种保存:用接种环取出单菌落,用划线法接种在斜面上,37 C培养24h后,置于4 C冰箱 中保存

2020届高考生物课标版二轮习题:专题八第15讲 生物技术实践 含解析

第15讲生物技术实践 1.(2018课标全国Ⅰ,37,15分)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得到M 培养基。 回答下列问题: (1)M培养基若用于真菌的筛选,则培养基中应加入链霉素以抑制的生长,加入了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2)M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浸出液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类型 除氮源外还有(答出两点即可)。氮源进入细胞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 (答出两点即可)。 (3)若在M培养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接种土壤滤液并培养,平板上长出菌落后可通过加入显色剂筛选出能产淀粉酶的微生物。加入的显色剂是,该方法能筛选出产淀粉酶微生物的原理是。(4)甲、乙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一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110、140和149,取平均值133; 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7、169和176,取平均值124。 有人认为这两位同学的结果中,乙同学的结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 。 答案(1)细菌选择(2)碳源、无机盐蛋白质、核酸(3)碘液淀粉遇碘液显蓝色,产淀粉酶的菌落周围淀粉被水解,形成透明圈(4)乙同学的结果中,1个 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2个相差悬殊,结果的重复性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1)链霉素可抑制细菌生长,从功能上看,添加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2)微生物正常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无机盐、氮源、碳源等。氮源进入细胞后,可以用于合成含氮大分子物质,如核酸、蛋白质等。(3)淀粉遇碘液显蓝色,若淀粉被水解,则产淀粉酶的菌落周围的淀粉被水解,形成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 (4)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目时,为保证统计结果的准确性,一般选择菌落 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取结果差别不大组别的平均值,进而得出计数结果。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整理doc资料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整理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第一部分微生物的利用 实验1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一、大肠杆菌 1.大肠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细菌,为兼性厌氧的肠道杆菌。 2.用途:是基因工程技术中被广泛采用的工具。 二、本实验的内容是将大肠杆菌扩大培养和划线分离。分离后,一个菌体便会形成一个菌落,这是消除污染杂菌的通用方法,也是用于筛选高表达量菌株的最简便方法之一。 本实验用LB液体培养基(通用的细菌培养基)扩大培养大肠杆菌,培养后用LB固体平面培养基进行划线分离。 三、细菌的培养和分离 1.细菌的培养: (1)繁殖方式:细菌以分裂的方式繁殖,分裂速度很快,约20min分裂一次。(2)培养的方法:需要将已有细菌的培养物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中,一般用接种环来转移带菌的培养物。 2.细菌的分离 分离的方法与特点: 划线分离法:操作简单。(接种环) 涂布分离法:操作复杂,单菌落更易分开。(玻璃刮刀) 四、灭菌操作 1.灭菌操作的原因:获得纯净的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污染。 2.无菌操作的条件:

(1)各种器皿必须是无菌的。(首要条件) (2)各种培养基必须是无菌的。 “细菌喜荤,霉菌喜素” 细菌培养基要用蛋白胨和酵母提取物来配制,还要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以维持一定的渗透压。在中性偏碱的环境中生长(制备培养基时需调节培养基的酸碱度)。 霉菌培养基一般用无机物配制或添加蔗糖的豆芽汁即可。在中性偏酸的环境中生长(制备培养基时需调节培养基的酸碱度)。 如果培养基中有葡萄糖,为防止葡萄糖分解碳化,要用500g/cm2压力(90 ℃以上)灭菌30min. 3.灭菌的方法: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1)灼烧灭菌 (2)干热灭菌:160-170 ℃下加热1-2h。 (3)高压蒸气灭菌:100kPa、121 ℃(1kg/cm2)下维持15min. (4)过滤灭菌:G6玻璃砂漏斗过滤(用于有些不能加热灭菌的化合物,如尿素加热会分解) 4.消毒的方法:是指杀灭或清除环境中一切微生物(包括芽胞、孢子)的方法(1)煮沸消毒法:100℃煮沸5-6min (2)巴氏消毒法:70-75 ℃下煮30min或 80 ℃下煮15min (3)化学药剂消毒法:用75%酒精、新洁尔灭等进行皮肤消毒;氯气消毒水源(4)紫外线消毒 五、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实验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生物繁殖新技术》教学教案

《15 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克隆技术。 2、了解克隆技术可能带给我们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会通过多种途径,迅速查阅资料;引导学生对克隆人问题进行比较、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二、教学重点 了解克隆技术及可能带给我们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粉笔。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生物还有哪些新的繁殖技术? 新课讲解: 一、学生介绍生物繁殖技术的资料 最后,克隆羊“多利”于2003年2月14日,隐患严重的肺病而接受“安乐死”,这说明了当前的克隆技术还存在着一些缺陷。 相信,在很多年之后,随着克隆技术的发展,医学领域将会出现一场革命,某些现在无法治愈的疾病能够治愈。 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二、交流一下克隆技术的利与弊 同学们,克隆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生活又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现在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克隆技术的出现,对人类来说那些方面是有利的,那些方面是有害的 师:同学们,你们非常聪明,克隆技术有利也有弊,好处:可以治病救人 坏处: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造成极坏的影响,有悖于伦理道德甚至危及到人类的生存,所以,要有选择的去利用它。 三、拓展活动 同学们,你们手中可能还有没有交流的关于克隆技术的材料,在课下,用你们手机的材料办一期手抄报吧!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练习题 第1题【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特点的是( ) A、可以培育出大量不含病毒的幼苗 B、受开花季节的限制 C、属于无性繁殖 D、需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面为番茄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流程图解,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脱分化发生在b步骤,形成愈伤组织,在此过程中植物激素发挥了重要作用 B、再分化发生在d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C、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番茄叶片细胞具有全能性 D、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四个选项中,肯定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一项是( ) A、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B、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C、基因工程培育的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 D、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以下关于花药接种和培养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花药开裂形成幼小植株后才给予光照 B、花药培养至开裂后,将长出的愈伤组织及时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 C、花药培养至开裂后,将释放出的胚状体整体移到新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 D、对培养出来的植株作进一步鉴定和筛选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植物组织培养(外植体是植物的体细胞)和花药离体培养都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快速得到大量幼苗的方法.下列关于二者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和花药离体培养的理论基础都是细胞具有全能性 B、植物组织培养和花药离体培养所使用的培养基配制方法基本相同 C、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试管苗必须经过移栽炼苗后,才能大田栽培,而花药培养不需要 D、植物组织培养和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的无菌技术基本相同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关于被子植物花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花粉发育的过程中,单核期时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B、花粉的发育要经历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等阶段 C、花粉发育经历双核期时,两个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相同 D、花粉母细胞形成花粉粒中精子的过程是一系列减数分裂的过程 【答案】: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

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是进行微生物培养的物质基础。 ·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凝固剂)后,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根据菌落的特征可以判断是哪一种菌。液体培养基应用于工业或生活生产,固体培养基应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半固体培养基则常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及菌种保藏等。 ·按照成分培养基可分为人工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是用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制而成,其中成分的种类比例明确,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天然培养基是用化学成分不明的天然物质配制而成,常用于实际工业生产。 ·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是指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配制而成的,用以鉴别不同类别的微生物。 ·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 ·碳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碳元素的物质。如CO2、NaHCO3等无机碳源;糖类、石油、花生粉饼等有机碳源。异养微生物只能利用有机碳源。单质碳不能作为碳源。

·氮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如N2、NH3、NO3-、NH4+(无机氮源)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牛肉膏、蛋白胨(有机氮源)等。只有固氮微生物才能利用N2。 ·培养基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须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是需要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型微生物是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无菌技术·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有什么目的? 答: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消毒与灭菌的区别 消毒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消毒方法常用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对于一些不耐高温的液体)还有化学药剂(如酒精、氯气、石炭酸等)消毒、紫外线消毒。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历年高考试题选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历年高考试题选 一、全国卷 1.(2017?新课标Ⅰ卷.37)(15分) 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回答下列问题:(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2)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填“尿素”“NH4NO3”或“尿素+NH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2PO4和Na2 HPO4,其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脲酶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异养型生物,不能利用CO2来合成有机物为细胞生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2)尿素其他两组都含有NH4NO3,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利用NH4NO3,不能起到筛选作用 (3)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稳定2.(2017?新课标Ⅱ卷.37)(15分)

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32 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32 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脂肪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菌种发酵时间(2)好氧菌 (3)延长发酵时间,观测发酵效果,最好的发酵效果所对应的时间即为最佳发酵时间 (4)氨基酸和肽脂肪酸和甘油 3.(2017?新课标Ⅲ卷.37)(15分) 绿色植物甲含有物质W,该物质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难溶于水,且受热、受潮易分解。其提取流程为:植物甲→粉碎→加溶剂→振荡→收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综合训练题(一)精编+解析版(附评分标准)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综合训练题(一) 每题15分,共90分 1、[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泡菜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美食。一碟酸甜香脆的泡菜,能令人胃口大开。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泡菜的制作过程离不开乳酸菌,因为乳酸菌可以在条件下产生乳酸,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泡菜中亚硝酸盐会在乳酸菌的作用下有所降解。亚硝酸盐含量的测 定可以用比色法,因为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 合形成色化合物。 (2)某人在家里制作泡菜,为了缩短制作泡菜的时间,在冷却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年泡菜 液,其目的是。要测定泡菜液中乳酸菌 的数量,可以用抽样检测法或法,用后一种方法接种培养后可得到下图 中 (A/B) 所示的结果。 (3)将在泡菜液中分离的两种乳酸菌L1和L2接种于含适量NaNO2的液体培养基中,在适 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48h 后取样,检测NaNO2的含量进行对比。该实验的目的的是 。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准确,该实验还 应补充设置,为防止乳酸菌产生的酸性物质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可 以在培养基中加入。 2、[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海棠果营养丰富,富含黄酮类、钙质,用以制作的海棠果酒对人类的健康大有裨益。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制作海棠果酒是利用酵母菌,制作果醋是利用醋酸菌,二者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在对氧气 需求上的区别是。 (2)制作果酒与制作果醋相比,其所需的发酵温度偏(填“高”或“低”),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家庭制作果酒,发酵过程中不需严格灭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提取胡萝卜素时,常用的萃取剂具有沸点高且等特 点,在鉴定胡萝卜素粗品时,常用法,如果标准样品只形成一种色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精华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一)基本原理 1酵母菌是异养兼性厌氧菌型真菌,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所以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2、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3、醋酸菌是异养需氧型细菌,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2℃,所以醋酸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30℃-35℃,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4、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C6H12O6+2O2→2CH3COOH+2CO2+2H2O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C2H5OH+O2→CH3COOH+H2O (二)、实验流程: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 (三)、实验装置: 1、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 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排气口要通过一 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 染。开口向下的目的是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使用该装置制酒时, 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该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2、酒精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 疑难解答: (1)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 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如:要先冲洗葡萄,再除去枝梗;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进行酒精消毒;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3)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模块考试试卷

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模块考试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 (共70分) 一、单选题(2分×20=40分)。 1. 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 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 2的量如图所示 (两种呼吸作用速率相等),问:在氧浓度为a 时() §1 A.酵母菌只进行厌氧发酵 B.67%的酵母菌进行厌氧发酵 C.33%的酵母菌进行厌氧发酵 D.酵母菌停止厌氧发酵 2. 豆腐发酵过程中,毛霉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哪种物质的分解() §2 A .脂肪 B .磷脂 C .葡萄糖 D .蛋白质 3. 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这层白膜主要是由 的繁殖造成的…( ) §3 A .酶母菌 B .毛霉菌 C .乳酸菌 D .醋酸杆菌 4.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恒温箱的目的是( )§1 A.对比观察培养基有没有被微生物利用 B.对比分析培养基上是否生有杂菌 C.没必要放入未接种的培养基 D.为了下次接种时再使用 5.可以鉴定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 )§2 A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 B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二苯胺试剂 C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苏丹Ⅲ试剂 D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双缩脲试剂 6. 要从土壤中将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分离出来,应该将它们接种在§3 A 、加入指示剂的鉴别培养基上 B 、 含有蛋白胨的固体培养基上 C 、只有纤维素粉而无其他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 D 、 含四大营养要素的培养基上 7. 人工种子是指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包裹在含有养分和具有保护功能的物质中,并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的颗粒体。下列与人工种子形成过程无关的是( )3§1 A .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B .细胞的全能性 C .细胞的有丝分裂 D .细胞的减数分裂 8. 不能作为组织培养、细胞培养或克隆的生物材料是( )3§1 A .花粉 B .幼叶 C .卵细胞 D .人血中的成熟红细胞 9. 下面关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1 A .融合植物叶肉细胞时,应先去掉细胞膜 B .叶肉细胞经再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 C .叶肉细胞脱分化后可形成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D .植物体的任何一个体细胞经离体培养都能表现出全能性 10. 以下四组是影响酶活性的主要因素,正确的是4§1 A .底物浓度、酸碱度、温度 B .光照、酸碱度、温度 C .底物浓度、压力、酸碱度 D .温度、压力、酸碱度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2 A .加酶洗衣粉就是将酶直接加到洗衣粉中 B .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蔗糖酶 C .温度、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D .普通洗衣粉只是缺少酶,不会污染环境。 12. 下列关于固定化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4§3 6 氧浓度% 二氧化碳 酒精 相 对 数量mol

15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案

15. 生物繁殖新技术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有目的地查找相关资料,通过不同途径了解有关克隆技术的相关信息。能够对资料进行处理和筛选,并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 2了解生物繁殖新技术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信息状况,关注与生物繁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途径了解有关克隆技术的相关信息。能够对资料进行处理和筛选,并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学生利用上网、阅览室查阅等方式搜集有关克隆技术方面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制作的孙悟空拔猴毛克隆猴的课件。 1、谈话:你们知道孙悟空是怎样变出了千千万万个小猴子来的吗 2、你知道现在世界上有没有和孙悟空变小猴子一样的生物繁殖新技术呢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交流动物克隆技术的有关材料 1、你知道什么是克隆技术吗 (1)小组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克隆的资料信息。 小组长要协调好本组的同学,要每个同学都有交流发言的机会。 (2)全班交流。 (3)适时补充教科书中的两个资料卡。 2、学生汇报交流 3、课件展示:介绍克隆技术的发展史。 (1)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克隆在植物繁殖新技术领域的运用。 (2)介绍袁隆平院士的巨大贡献。 4、学习了有关克隆技术的发展史,你一定有很多感受,说给大家听吧。 活动三:讨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是福音还是灾难。 1、世界上有克隆人吗人能克隆吗说说你的理由吧。 2、小小辩论会:学生分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 三、自由活动——“生物繁殖新技术畅想会” 了解了克隆方面的新技术,你一定会有好多想法,说给大家听,好吗 根据课堂上掌握到的信息选定自己喜欢的话题,充分展开相象的翅膀,畅所欲言。 四、拓展活动 课后利用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克隆方面的知识办一份手抄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知识清单(豪华版)

CO2,此后再将瓶 ;以后每次划线前灼烧:杀死上次 ;划线结束灼烧: ,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将聚集的菌体分散开,以便获得单菌落。 使微生物和无菌水混合均匀。 ;为保证菌液均匀分布,应在涂布时转动培养皿。 。②若要分离并统计活菌数,应选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有“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之称。土壤取样时应选取取富含有机质、pH接近中性且潮湿的、 用一定稀释范围的样品液进行涂布培养, 104、105和106倍稀释液,测定放

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 而体积小的酶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图A:包埋法B:化学结合法C:物理吸附法 )固定化细胞技术的优缺点 ,大分子物质不易进入细胞,反应时需要为固定化细胞提供营养物质。 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中。常用的载体 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因此可将各种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分离。(原理见右上图) 流动慢→先收集大分子→后收集小分子。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琼脂糖凝胶电泳:由于琼脂糖本身不带电荷,所以,各种分子在电场中的迁移速率取决于各种分子所带电荷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率取决于 等因素。为了消除净电荷对迁移 能与各种蛋白质形成 的量大大超过了蛋白质 分子原有的电荷量,因而掩盖了不同种蛋白质间的电荷差别,使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 阳极移动。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由几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复合体在 单条肽链的分子量。 的影响,维持pH基本不变。 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通过调节缓冲剂的使用比例就 纯度鉴定。 条肽链组成,包括两条α-肽链和两条β-肽链。其 或一分子二氧化碳。血红蛋白因含有血红素而呈现红色。 血红蛋白呈现红色这一特点对进行血红蛋白质分离的意义: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因此在凝胶色谱分离时可通过观察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收集洗脱液,这使血红蛋白的分离过程非常直观,大大简化了实验操作。 血浆蛋白),将下层暗红色的红细胞液体倒入烧杯→加

(完整版)生物人教版高中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课题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知识点归纳

课题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是 进行微生物培养的物质基础。 ·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凝固剂)后,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根据菌落的特征可以判断是哪一种菌。液体培养基应用于工业或生活生产,固体培养基应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半固体培养基则常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及菌种保藏等。 ·按照成分培养基可分为人工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是用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制而成,其中成分的种类比例明确,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天然培养基是用化学成分不明的天然物质配制而成,常用于实际工业生产。 ·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是指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配制而成的,用以鉴别不同类别的微生物。 ·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 ·碳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碳元素的物质。如CO2、NaHCO3等无机碳源;糖类、石油、花生粉饼等有机碳源。异养微生物只能利用有机碳源。单质碳不能作为碳源。 ·氮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如N2、NH3、NO3-、NH4+(无机氮源)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牛肉膏、蛋白胨(有机氮源)等。只有固氮微生物才能利用N2。 ·培养基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须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是需要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型微生物是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无菌技术·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有什么目的? 答: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消毒与灭菌的区别 消毒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 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消毒方法常用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对于一些不耐高温的液体)还有化学药剂(如酒精、氯气、石炭酸等)消毒、紫外线消毒。 灭菌则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灭菌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