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 2018度高一化学气体摩尔体积知识点归纳总结典例解析 精选学习文档

2017 2018度高一化学气体摩尔体积知识点归纳总结典例解析 精选学习文档

2017 2018度高一化学气体摩尔体积知识点归纳总结典例解析 精选学习文档
2017 2018度高一化学气体摩尔体积知识点归纳总结典例解析 精选学习文档

气体摩尔体积

【学习目标】

1、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

2、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方法。

【要点梳理】

要点一、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1.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从微观来看,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有三个:微粒个数、微粒大小、微粒间距离。

23。因此,1 10mol物质的体积大小主要取决于构成1 mol任何物质中的粒子数目都是相同的,即约为6.02×物质的粒子的大小和粒子之间的距离。

2. 影响固体(或液体)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微粒个数和微粒自身大小

要点诠释:

固态或液态物质,粒子之间的距离是非常小的,故1 mol固态或液态物质的体积主要取决于粒子的大小,不同的固态或液态物质,粒子的大小是不相同的,因此,1 mol不同的固态或液态物质的体积是不相同的(见下图)。

气体固体液体

3.影响气体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微粒个数和微粒间距离。

要点诠释:

对于气体来说,粒子之间的距离远大于粒子本身的直径,气体体积与微粒间的距离有关,与粒子本身的直径大小关系不大。当压强和温度一定时,气体微粒间距离一定,所以当气体分子数一定,则气体体积一定;反之,在压强和温度一定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分子数相等,这就是常说的阿伏加德罗定律。

如果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则其体积主要取决于气体粒子之间的距离。而在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粒子之间的平均距离可以看成是相等的,1 mol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体积(见上图)。要点二、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符号是131--。mol和m V,它的常用单位是L·mol·m V?V。可变形为V)之间的计算公式为V=n·V关于物质的量(n)、气体的体积(V)和气体摩尔体积(mm m nV?n。与

V m2、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在标准状况(指0℃、101 kPa,记作:STP)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1-。

要点诠释:

①气体摩尔体积和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后1-时,通常是标准mol。所以用到22.4 L·者是指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所占的体积,这个体积数值约为22.4 L状况下的气体。

②气体摩尔体积中的气体指任意气体,该气体可以是纯净物,也可以是混合物;纯净物中,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如标准状况下。1 mol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所含的分子总数为N个。A③在掌握气体摩尔体积时要注意4个要点:A、标准状况;B、1mol;

C、任何气体,(包括单一气体或混合气体);

D、约22.4L。

)之间关系为:n 、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V)3、气体体积(V m由n=N/N和

n=V/Vm,可将气体分子数与宏观气体体积之间联系起来。如标准状况下,11.2 L H所含分子2A 数为:

·ρ如标准状况下,ρ(O)=1.429 由一定条件下的密度和气体摩尔体积可以求出气体的摩尔质

量:M=V2m―1―1―1―1·ρ(O。=32 g·)=22.4 L·molmol×1.429 g·g·L,则M (O)=VL22m4、

标准状况下的相关计算。

?? g/=22.4mol;·M与V的关系:M=V mm VLV?moln?的关系:n 与;V m

页 1 第1?22.4?mol22.4LV??Mn?m?M的关系:与Vm ;m V m

V?NN?N?n?。N与V 的关系:m AA V m要点三、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1、定律内容: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数。这一规

律称为阿伏加德罗定律。

要点诠释:

(1)阿伏加德罗定律只适用气体,对固体、液体物质不适用。

(2)只有温度、压强、体积都相同的气体,其分子数才相同。

(3)气体摩尔体积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特殊情况和具体体现。

2.几个重要的推论:

气体的温度、压强、体积、质量、摩尔质量之间存在以下关系:,由此可推知以下重要推论: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1。

)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即。(2)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反比。即:。(3

4。)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密度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同温同容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即。(5

规律总结:

①凡涉及物质的体积,要首先分辨出该物质是不是气体,看清条件是否为标准状况。

②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相同,但原子数不一定相同。

【典型例题】

类型一、气体摩尔体积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3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22.4 L .标准状况下,6.02×10AB.0.5 mol H所占的体积是11.2 L 2C.标准状况下,1 mol HO的体积为22.4 L

2D.标准状况下,28 g CO与N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

2【思路点拨】22.4L的使用有特定的范围:①物质必须为气体;②必须在标准状况下。

【答案】D

23个分子的物质的量是1 mol,但此分子不一定是气体,6.02×10故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不一定是22.4 【解析】L,A项错误;B项中未指明气体所处的状况,所以此气体体积不一定是11.2 L,B项错误;HO在标准状况下21-,所以28 g g·molNC项错误;N和CO的摩尔质量都是28 O 不是气体,所以1 mol H的体积不是22.4 L,222和CO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D项正确。

【总结升华】气体摩尔体积只适用于气体的计算,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因此要特别注意标准状况下物质的状态。

举一反三:

【变式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3个HCl分子的质量(以g为单位的相对分子质量与A.HCl6.02×10)在数值上相等

23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0∶6.02×B.101 个氮分子和6.02×23 6.02×2×10C.32 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 L 10.常温常压下,0.5×6.02×D【答案】D 23个粒10【解析】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也等于该物质所含6.02×子的质量,A正确;相同数目的两种分子的质量比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比,B正确;

O是双原子分子,32 g O22页 2 第

23个CO分子即0.5 mol,所占体积在标准状况时才是11.2 LC正确;0.5×6.02×10,所含原子数是分子数的2倍,D选项不正确。

【变式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 L

B.1 mol 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 L

C.标准状况下,1 mol 水所占有的体积是22.4 L

D.标准状况下,22.4 L的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都约是1 mol

【答案】D

【变式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1molHO的体积约为22.4L

2B.在标准状况下,0.5molH、0.5molN组成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22C.在非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不可能为22.4L

D.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L

【答案】B

ca bN为阿,则】如果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应表示为(式中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g【变式4A伏加德罗常数)()

22.4bc22.4abLL A..B??NNac AA b44bc22.22.LL.D.C ??NbNac AA【答案】A

Nbb aa g气体的物质的量,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解析】从再乘g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求出入手,用A bca VV g,然后,列比例式求出该气以气体摩尔体积,求出g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即22.4L=11N A22.4bL N a A V,即=,

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2c V2类型二、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例2.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和CO 2B.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NO

C.等温、等体积的O和N 22D.等压、等体积的N和CO 22【思路点拨】依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相同条件(温度、压强)下,气体的体积相等则分子数(或物质的量)一定相等。【答案】A

?V可知二者质量相等,但M (CO)≠M (NO),故二者物质的量中,由m=n (CO)≠n (NO),其分【解析】B子数不相等;C中,压强不确定,则分子数不确定;D中,温度不确定,分子数也无法确定;而A中,由于二者摩尔质量相等,质量相等,则n (N)=n (CO)。2【总结升华】只要用到体积,就要考虑温度、压强。

举一反三:

1﹣,则该混合气体中CH和O的体积比为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g?L()

组成的混合气体,【变式1】由CH和O2442A.2:1 B.3:2 C.2:3 D.1:2

【答案】B

【解析】根据M=ρVm计算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根据十字交叉法计算混合气体中CH和O的体积比。24解: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g/L,

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1g/L×22.4L/mol=22.4g/mol.

根据十字交叉法计算混合气体中CH和O的体积比:24所以混合气体中CH和O的体积比为9.6:6.4=3:2,故选B.24【变式2】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不相等的是()

页 3 第

A.相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和CH 422B.相同体积、相同密度的CO和CH 42C.相同温度、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的O和N 22D.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相同质量的O和N 22【答案】D

【解析】A项N和CH的摩尔质量相同,相同质量的N和CH,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也相同;B项相442222同体积、相同密度的CO和CH,具有相同的质量,同时也具有相同的分子数;C项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42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D项同质量的O和N,摩尔质量不同,物质的量不同,从而分子数不相等,故选D。22【高清课堂:气体摩尔体积练一练2】

【变式3】在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占有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Cl ②N ③H ④CO ⑤O 222 2 2

【答案】③>②>⑤>④>①

【解析】由阿伏伽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质量相同时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

【变式4】150 mL A气体跟50 mL B气体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体积为100 mL(同温、同压条件下),试填22空:

(1)生成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推断化学式的依据是________。

【答案】(1)AB(2)阿伏加德罗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3【解析】设生成物的化学式为AB,依题意反应物与生成物的体积比:V(A)∶V(B)∶V(AB)=y2yxx2150∶50∶100=3∶1∶2。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这个3∶1∶2既是体积比,又是物质的量之比,也是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可写出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式:3A+B===2AB,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y22x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即在反应物中A的原子数是2×3,B的原子数是2,所以2AB应为2AB。3xy 例3.同温、同压下,某容器充满O重116 g,充满CO重122 g,现充满某气体重114 g,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22质量为()

A.28 B.60 C.32 D.44

【思路点拨】常规思路是在同温同压下,容器的容积一定,则盛装气体的体积相等,进而物质的量相等。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关系式即可解题。

【答案】A

【解析】

方法一:(巧解)充满O重116 g,充满某气体重114 g,114 g<116 g,故该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小于O,仅22A符合题意。

Vn11?,因为容器体积不变,所方法二:按常规思路,设容器重m g。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由1nV22100g?100g114g?116g?mg122g?mg116g1-??,即相对=28g·mol以有,得m=100,然后由,得M1

11??1?M?mol32g?mol44g?mol32g1分子质量为28,选A。

方法三:差量法。由阿伏伽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气体质量之差和相对分子质量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因此可以不计算容器的质量,直接由气体质量差和相对分子质量差的正比关系求得。即:

1-,M=28。M=28 g·mol r1【总结升华】本题用学会巧解和常规两种方法,常规法有利于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应用和理解。

类型三、计算

例4.今有H和CO(体积比为1:2)的混合气体V L,完全燃烧时,所需要同条件O的体积为()

22A.3V L B.2V L C.V L D.0.5V L

2CO,2体积H、2体积+O【思路点拨】发生反应:2H、2HO2CO+OCO燃烧都消耗1体积222222氧气,据此计算.

【答案】D

2CO,2体积H、2体积CO燃烧都消耗O2H【解析】发生反应:+O 2H、2CO+O1体积氧气,222222故H和CO(体积比为1:2)的混合气体V L,完全燃烧时,所需要同条件O的体积为VL ×=0.5V L,故选D.22【总结升华】本题考查混合物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利用方程式进行解答。

举一反三:

页 4 第

。计算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1.92g某气体的体积为672mL【变式1】在标准状况下,测得64 【答案】-1-1。0.03 mol=64 g·mol22.4 L·mol,=0.03 mol此气体的摩尔质量为1.92g÷【解析】该气体物质的量为:0.672L÷故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和44.8LCO混合,求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变式2】标准状况下,89.6LCO233.3

【答案】L44.889.6L=2mol. =4mol, n(CO【解析】n(CO)=)= 2

1?1?mol4L?L?mol22.22.4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n=4mol+2mol=6mol, 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11??molg?mol?28g?mol2?4mol?44-1。==33.3g·mol

mol6 33.3。所以混合气体平均式量为将上述求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的计算式改变一下:24-1-1-1M=28g·=33.3g·molmol求混合物的平均式量等于各组分的式量乘以物质的量分×+44g·mol可见,×66M表示各组分物质的量分数或, xM,,M表示各组分的式量,数或气体体积分数的加合。x=Mx+Mx+……21211122气体体积分数。) 100mL 1 mol/L 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变式3】将钠、镁、铝各0.3mol 分别放入)(提示:钠先与盐酸反应,过量的钠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气,而若

镁铝过量不考虑与水反应。.1:1:1 D C.3:1:1 A.1:2:3

B.6:3:2

B

【答案】的质量。求:混合物中Zn(标准状况)HSO反应,生成H 4.48L【变式4】12.1gZn和Fe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224分数。4.48L=0.2mol, ,n(H)=【答案】设Zn的物质的量为x,Fe 的物质的量为y2?122.4L?mol↑,↑,

Fe+H+H==ZnSOSO+HSO==FeSOZn+H244222441mol 1mol 1mol 1mol y y x x -1-1ymol=12.1g ×xmol+56g·65g·mol×molx+y=0.2mol

?1?0.1g65?molmol x=0.1mol Zn=×100%=53.7%,

12.1g y=0.1mol

页 5 第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化学方程式汇总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化学方程式汇总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必修1 化学方程式汇总 一、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1、钠与非金属的反应 4Na +O 2=2Na 2O (白色) 2Na + O 2 △ Na 2O 2 (淡黄色) 2Na +Cl 2 点燃 2NaCl 2、钠与水反应:2Na + 2H 2O = 2NaOH + H 2↑ (浮、熔、游、响、红) 3、 氧化钠 过氧化钠 Na 2O+H 2O=2NaOH 2Na 2O 2+2H 2O=4NaOH+O 2↑ Na 2O+CO 2=Na 2CO 3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Na 2O+2HCl=2NaCl+H 2O 2Na 2O 2+4HCl=4NaCl+2H 2O+O 2↑ 6、Na 2CO 3和NaHCO 3 ①、与酸的反应 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NaHCO 3+HCl=NaCl+H 2O+CO 2↑(反应速率更快) ②、与碱的反应 Na 2CO 3+Ca(OH)2=CaCO 3↓+2NaOH 2NaHCO 3+Ca(OH)2=CaCO 3↓+Na 2CO 3+2H 2O NaHCO 3+NaOH = Na 2CO 3+H 2O ③、与盐的反应 Na 2CO 3+CaCl 2=2NaCl+CaCO 3↓ Na 2CO 3+BaCl 2=2NaCl+BaCO 3↓ ④、相互转化 2NaHCO 3 △ Na 2CO 3+H 2O+CO 2↑ (加热分解) Na 2CO 3+H 2O+CO 2=2NaHCO 3 (向Na 2CO 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 2) 二、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结合Al 2O 3 和Al(OH)3的两性进行记忆!) 1、铝与非金属: 4Al + 3O 2 == 2Al 2O 3 2、铝与弱氧化性酸:2Al + 6HCl == 2AlCl 3 + 3H 2↑ 2Al+6H + == 2Al 3++3H 2 ↑ 铝与强氧化性酸:钝化(浓H 2SO 4、浓HNO 3) 3、铝与碱:2Al+2NaOH +2H 2O==2NaAlO 2 + 3H 2↑ ; 2Al+2H 2O+2OH -==2AlO 2-+3H 2↑ 4 ①、氧化铝与酸反应:Al 2O 3 + 6HCl == 2AlCl 3 + 3H 2O ②、氧化铝与碱反应:Al 2O 3 +2NaOH == 2NaAlO 2 + 2H 2O 5、氢氧化铝制备:可溶性铝盐和NH 3·H 2O AlCl 3+3NH 3·H 2O==Al(OH)3↓+3NH 4Cl Al 3++3NH 3·H 2O==Al(OH)3↓+3NH 4+ 6、氢氧化铝的不稳定性: 2Al(OH)3 △ Al 2O 3+2H 2O 7、氢氧化铝与酸反应:Al(OH)3 3 + 3H 2O 8、氢氧化铝与碱反应:Al(OH)3 +NaOH == NaAlO 2 + 2H 2O 9、“铝三角”(氢氧化铝的反应在上面已经提到,略): AlCl 3+3NaOH (少量)=Al(OH)3↓+3NaCl Al 3++3OH -=Al(OH)3↓+ AlCl 3+4NaOH (过量)=2NaAlO 2 + 2H 2O +3NaCl Al 3++4OH - = AlO 2- +2H 2O NaAlO 2+HCl (少量)+H 2O=Al(OH)3↓+NaCl AlO 2- +H + +H 2O =Al(OH)3 ↓ NaAlO 2+4HCl (过量)=AlCl 3+3NaCl+2H 2O AlO 2- +4H + =Al 3+ + 2H 2O

2019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2019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方法适用范围主要仪器注意点实例 固+液蒸发易溶固体与液体分开 酒精灯、蒸 发皿、玻璃 棒①不断搅拌;②最 后用余热加热;③ 液体不超过容积 2/3 NaCl(H2O) 固+固结晶 溶解度差别大的溶质 分开 NaCl (NaNO3)升华 能升华固体与不升华 物分开 酒精灯I2(NaCl) 固+液过滤易溶物与难溶物分开漏斗、烧杯①一角、二低、三 碰;②沉淀要洗 涤;③定量实验要 “无损” NaCl (CaCO3) 液+液萃取 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 剂里,溶解度的不同, 把溶质分离出来 分液漏斗①先查漏;②对萃 取剂的要求;③使 漏斗内外大气相 通;④上层液体从 上口倒出 从溴水中提 取Br2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液体分液漏斗 乙酸乙酯与 饱和Na2CO3 溶液 蒸馏 分离沸点不同混合溶 液 蒸馏烧瓶、 冷凝管、温 度计、牛角 管 ①温度计水银球 位于支管处;②冷 凝水从下口通入; ③加碎瓷片 乙醇和水、I2 和CCl4 渗析 分离胶体与混在其中 的分子、离子 半透膜更换蒸馏水淀粉与NaCl

盐析加入某些盐,使溶质 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烧杯 用固体盐或浓溶 液 蛋白质溶液、 硬脂酸钠和 甘油 气+气 洗气易溶气与难溶气分开洗气瓶长进短出CO2(HCl) 液化沸点不同气分开U形管常用冰水NO2(N2O4)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I2和SiO2的混合物。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

审计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0200930100756)

第一章审计概论 第一节: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1审计的定义: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或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规、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管活动 (1)审计主体:审计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 (2)审计授权者:泛指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授权,单位主管领导和相关领导的授权,是针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的 (3)审计客体: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用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 (4)审计依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用来评价和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据以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主要包括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企业内部的预算计划、经济合同等 (5)审计目的:社会审计的目的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6)审计本质: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管、评价、鉴证活动 2审计的特征: (1)独立性:机构独立、业务工作独立、经济独立 (2)权威性:权威性是审计机构正常发挥作用的保证,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决定了其权威性 第二节: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西周时期就有了审计萌芽的思想 秦汉时期是我国审计的确立阶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审计模式 “上计”制度日趋完善 审计地位提高,职权扩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1982 年12月4日五届人大通过新宪法,明确规定了设立审计机关,实施审计监督 1983 年9月正式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1988 年11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化学方程式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化学方程式归纳 一、钠及其化合物 1.钠与氧气:常温: 点燃: 2.钠与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 3.钠与硫酸反应: 4.氧化钠与水反应: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6.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 7.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离子方程式: 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离子方程式: 8.①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入少量稀盐酸: 向稀盐酸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②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 ③碳酸钠与氢氧化钙: ④碳酸氢钠与盐酸: ⑤少量碳酸氢钠溶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 少量氢氧化钙溶液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 ⑥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 ⑦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

⑧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二、铝及其化合物 1.铝与氧气的反应: 2.铝与氧化铁反应(铝热反应): 3.铝和稀盐酸: 离子方程式: 4.铝和NaOH溶液: 离子方程式: 5.氧化铝和稀硫酸: 离子方程式: 6.氧化铝和NaOH溶液: 离子方程式: 7.氢氧化铝和盐酸: 离子方程式: 8.氢氧化铝和NaOH溶液: 离子方程式: 9.氢氧化铝受热分解: 10.硫酸铝与氨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 11.AlCl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12.往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往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13.电解氧化铝: 三、铁及其化合物 1.铁与氧气反应: 铁与硫反应: 2.铁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铁与CuSO4溶液: 离子方程式: 3.铁和水蒸气: 4.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5.氧化铁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6.CO还原氧化铁: 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 离子方程式: 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 离子方程式: 9.氢氧化铁加热分解: 10.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 11.除去FeCl2中的FeCl3: 离子方程式: 12.FeCl2和Cl2反应: 离子方程式:

2020高一上学期化学重点知识点精编

2020高一上学期化学重点知识点精编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 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 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 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 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 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 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 =N/NA 5.摩尔质量(M)(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g..mol-1(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n = m/M ) 六、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

审计学知识点整理

审计方法演进: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 审计要素: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财务报表(鉴证对象)、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审计证据和审计报告 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1.发生: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2.完整性:确认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3.准确性: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4.截止:确认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5.分类:确认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1.存在:确认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2.权利和义务:确认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3.完整性:确认已存在的金额均已记录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审计目标: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将没有发生的交易、事项,或与被审计单位无关的交易和事项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2完整性:如果应当披露的事项没有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认定的含义:认定是指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 管理层的认定: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上的认定有些是明确表达的,有些则是隐含表达的。明确的认定:1.记录的存货是存在的2.存货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隐含的认定:1.所有应当记录的存货均已记录2.记录的存货都由被审计单位拥有 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1.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重大错报风险与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相关,且独立存在于财务报表的审计。1.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可能影响多项认定。此类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但也可能与其他因索有关.如经济萧条。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考虑的结果直接有助于注册会计师确定认定层次上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超全)

高考总复习之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化学 第一册 第一章 卤素 第一节 氯气 1、NaCl 2Cl Na 22??→?+点燃 2、22CuCl Cl Cu ?? →?+点燃 3、32FeCl 2Cl 3Fe 2??→?+点燃 4、HCl 2Cl H 22?? ??→?+点燃(光照) 5、32PCl 2Cl 3P 2??→?+点燃 6、523PCl Cl PCl →+ 7、HClO HCl O H Cl 22+→+ 8、O H 2CaCl ClO Ca Cl 2OH Ca 222222++→+)()( 9、HClO 2CaCO O H CO ClO Ca 3222+↓→++)( 10、O H NaCl NaClO Cl NaOH 222++→+ 11、↑++?→? +? 2222Cl O H 2MnCl MnO HCl 4 12、O H 8Cl 5KCl 2MnCl 2HCl 16KMnO 22224+↑++→+(浓) 13、2O HCl 2HClO 2+?? →?见光 第二节 氯化氢 14、↑+→+HCl NaHSO SO H NaCl 442(浓) 15、↑+?→? +? HCl SO Na NaCl NaHSO 424 16、↑+?→?+? HCl 2SO Na SO H NaCl 2424 2(浓)(14、15结合) 17、33HNO AgCl AgNO HCl +↓→+

18、33NaNO AgCl AgNO NaCl +↓→+ 19、33KNO AgCl AgNO KCl +↓→+ 20、↑++→+2223CO O H CaCl CaCO HCl 2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21、O H Cu H CuO 22+?→? +? 22、O H 2NO 4CO HNO 4C 2223+↑+↑→+ 23、O H 3NO NH NO Zn 4HNO 10Zn 4234233++?→?+? )((极稀) 24、4243324SO H 15PO H 6P Cu 5O H 24CuSO 15P 11++→++ 25、O H 3KCl Cl 3HCl 6KClO 223+↑→+(浓) 26、O H 3NO NH NO Mg 4HNO 10Mg 4234233++?→?+? )((极稀) 27、O H 31SO K SO Fe 9SO Cr SO H 31O Fe 6O Cr K 2423423424243722+++→++)()( 28、↑+↑+→++2223CO 3N S K S C 3KNO 2 第四节 卤族元素 29、HF 2F H 22→+ 30、HBr 2Br H 22→+ 31、HI 2I H 22→+ 32、22Br NaCl 2Cl NaBr 2+→+ 33、22I KCl 2Cl KI 2+→+ 34、22I KBr 2Br KI 2+→+ 35、33NaNO AgBr AgNO NaBr +↓→+ 36、33KNO AgI AgNO KI +↓→+ 37、2Br Ag 2AgBr 2+?? →?光照 第二章 摩尔 反应热 第一节 摩尔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 一、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⑴.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 多种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产生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同离子之间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等。 ①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 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规律)——物质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Ba2+与CO32-、Ag+与Br-、Ca2+与OH-、Mg2+与CO32-、OH-等之间发生离子反应。 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CO32-、HCO3-、HSO3-、SO32-等之间发生离子反应。 生成弱电解质:如H+与CH3COO-、CO32-等生成弱酸;OH-与NH4+等生成弱碱;H+与OH-生成水(水也是种弱电解质)。 ⑵.离子方程式 ①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步骤 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拆:将化学方程式中易溶解于水且能完全电离的物质拆写成阴、阳离子符号;而难溶于水的物质、气态物质和水仍用化学式表示; 删:删去方程式等号两边重复的离子; 查:检查是否满足元素原子守恒、反应前后电荷守恒等。 ②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方法 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要正确,其规律是:一般易溶于水的强酸(H2SO4、HNO3、HCl、HBr、HI)、强碱(NaOH、KOH、Ba(OH)2、Ca(OH)2)、大多数可溶性盐均写成离子符号(拆);而单质、氧化物、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极难溶于水的物质均写成化学式(不拆)。 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注意两守恒:方程式两边的原子数、电子数必须守恒。 5. 离子共存题易错点: ⑴在题目中告知是无色溶液,应排除具有颜色的离子 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等离子。 ⑵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H+、OH—大量共存HCO3—、HSO3-、 6.元素化合价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 ⑴氧化还原反应: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凡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⑵氧化还原反应特征(判别方法):化合价发生变化。 8.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⑴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实质:化合价升高,该元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化合价降低,该元素原子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⑵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反应过程中有电子得失(或偏移)。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请各位同学按照下列知识点仔细阅读教材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法约尔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管理者的技能 ?人际技能:运用其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关系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亚当·斯密管理思想 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马萨诸塞车祸 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欧文的人事管理 ?开创了在企业中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的先河,有人因此称他为“人事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理论 ?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代表人物主要有:泰罗、吉尔布雷斯夫妇以及甘特等 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功利主义道德观 基本观点: ?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社会契约道德观 基本观点: ?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 合乎道德的管理的特征 以社会利益为中心 把遵守道德规范看作责任

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自律 超越法律 视人为目的 重视利益相关者利益 影响管理道德因素的个人特性 管理者的个人特性对组织的管理道德有着直接的影响 ?管理者的个人价值观(包括道德观) ?自信心 ?自控力 影响管理道德因素的组织结构 组织内部机构和职责分工有没有必要的权力制衡、监察、检查、审计机制,有没有外部群众和舆论监督 组织内部有无明确的规章制度 上级管理行为的示范作用 绩效评估考核体系会起到指挥棒的作用 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 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 社区福利投资 社会慈善事业 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世界层面上的全球化具体表现 ?跨国服务贸易增长迅速 ?国外直接投资(FDI)发展迅猛 ?同国旅游人数快速增加 ?跨国并购进程加快 全球化下管理者的关键能力 ?国际商务知识、文化适应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全球化的一般环境 ?政治与法律环境 ?经济和技术环境 ?文化环境 全球化的任务环境 ?供应商 ?销售商 ?顾客 ?竞争对手 ?劳动力市场及工会 全球化经营的进入方式 ?国际化经营的进入方式主要有:出口、非股权安排和国际直接投资 全球化组织模式考虑的因素 “全球一体化压力”和“本地化反应压力”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全)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审计学在线作业1

审计学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04-26 22:00:09 一、单选题 1. (5分)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制定依据是()。 ? A. 《注册会计师法》 ? B. 《审计法》 ? C. 《会计法》 ? D. 《企业会计准则》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审计学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2. (5分)社会审计中,审计计划由()审核。 ? A. 助理人员 ? B. 业务负责人 ? C. 部门经理 ? D. 主任会计师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审计学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3.

(5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民间审计专业团体是()。 ? A. 英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 B.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 C.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 D. 法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审计学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4. (5分)审计程序的内容有()。 ? A. 准备阶段 ? B. 调查阶段 ? C. 检查阶段 ? D. 分析阶段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审计学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5. (5分)审计是一项具有()的经济监督活动。 ? A. 相关性 ? B. 独立性 ? C. 政策性

? D. 完整性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审计学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6. (5分)审计的职能不包括()。 ? A. 经济司法 ? B. 经济鉴证 ? C. 经济评价 ? D. 经济监督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审计学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7. (5分)()业务属于不相容职务。 ? A. 采购员和购销科长 ? B. 记录日记账和记录总账 ? C. 保管员和车间主任 ? D. 经理和董事长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审计学 展开解析 答案 B

高一上学期化学知识点总汇

第一章 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一.原子结构的发现历程 二.放射性实验 #结论:原子是有结构的。原子可以再分为带正电的粒子与带负电的电子. 三.原子与相对原子质量 1.原子的构成与结构示意图 1)微粒间的关系 3)四决定 A. 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 a.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和“位置” B. 质量数 = 质子数 + 中子数 = 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 b. 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物性和质量数 C.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 = 质子数 - 电荷数 c. 价电子-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D.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 = 质子数 + 电荷数 d. 质量数-决定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 ,He 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 ,Ne 均为稳定结构) 2. 同位素 1)含义: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种元素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本质 性质 α辐射 氦核流 带正电,穿透性弱 β辐射 电子流 带负电,穿透性强 γ射线 电磁波 呈电中性,穿透性很强

2)性质:a、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虽然质量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b、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同位素所占原子百分率(丰度)不变 3.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对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各种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其所占的原子百分率计算而得的平均值。 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元素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各同位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数。 4.十字相乘法算丰度 元素A有两种天然同位素X A、Y A,参考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估算X A,Y A的丰度. X B-Y ╲╱ B ╱╲ Y X-B X A的丰度= (B-Y)/(X -Y) ,Y A的丰度= (B-Y)/(X -Y) 四.核外电子 1.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1)宏观的运动规律: a. 可确定在某一时刻所处的精确位置 b. 有运动轨迹,即固定轨道 2)电子的运动规律 a. 无法确定在某一时刻所处准确位置 b. 不能确定其运动轨迹,即没有确定轨道 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A. 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2 n2 B.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时,则不超过2个) 当最外层达到8个(K层为2),就达到了稀有气体稳定结构 C. 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如:M层不是最外层最多可排18个电子; 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8个电子。 总结:电子总是由里向外依次排布(能量低的电子层排满了才依次排能量较高的电子层) 3.元素性质与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1)稀有气体元素不活泼性: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排满(He 2个),处于8电子,稳定结构,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2)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最外层电子数结构的稳定性得失电子 金属元素原子比较少( < 4 ) 不稳定易失电子 非金属元素原子比较多( > 4 ) 不稳定易得电子 稳定结构一般不参加反应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8个( He 2 个) 4.电子式 1)离子的电子式 a、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就是它们的离子符号如:Na+、Mg 2+、Al 3+ 复杂阳离子的电子式:

高中化学方程式汇总情况

高中所有化学方程式一、非金属单质(F2、Cl2、O2、S、N2、P 、C 、Si) 1、氧化性: F2+H2=2HF F2+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 nF2+2M=2MFn (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2H2O=4HF+O2 2F2+2NaOH=2NaF+OF2+H2O F2+2NaCl=2NaF+Cl2 F2+2NaBr=2NaF+Br2 F2+2NaI =2NaF+I2 F2+Cl2 (等体积)=2ClF 3F2 (过量)+Cl2=2ClF3 7F2(过量)+I2=2IF7 Cl2+H2=2HCl 3Cl2+2P=2PCl3 Cl2+PCl3=PCl5 Cl2+2Na=2NaCl 3Cl2+2Fe=2FeCl3 Cl2+2FeCl2=2FeCl3 Cl2+Cu=CuCl2 2Cl2+2NaBr=2NaCl+Br2 Cl2+2NaI =2NaCl+I2 5Cl2+I2+6H2O=2HIO3+10HCl Cl2+Na2S=2NaCl+S Cl2+H2S=2HCl+S Cl2+SO2+2H2O=H2SO4+2HCl Cl2+H2O2=2HCl+O2 2O2+3Fe=Fe3O4 O2+K=KO2 S+H2=H2S 2S+C=CS2 S+Fe=FeS S+2Cu=Cu2S 3S+2Al=Al2S3 S+Zn=ZnS N2+3H2=2NH3 N2+3Mg=Mg3N2 N2+3Ca=Ca3N2 N2+3Ba=Ba3N2 N2+6Na=2Na3N N2+6K=2K3N N2+6Rb=2Rb3N P4+6H2=4PH3 P+3Na=Na3P 2P+3Zn=Zn3P2 2.还原性 S+O2=SO2 S+O2=SO2 S+6HNO3(浓)=H2SO4+6NO2+2H2O 3S+4HNO3(稀)=3SO2+4NO+2H2O N2+O2=2NO 4P+5O2=P4O10(常写成P2O5) 2P+3X2=2PX3(X表示F2、Cl2、Br2)PX3+X2=PX5 P4+20HNO3(浓)=4H3PO4+20NO2+4H2O C+2F2=CF4 C+2Cl2=CCl4 2C+O2(少量)=2CO C+O2(足量)=CO2 C+CO2=2CO C+H2O=CO+H2(生成水煤气) 2C+SiO2=Si+2CO(制得粗硅) Si(粗)+2Cl=SiCl4 (SiCl4+2H2=Si(纯)+4HCl) Si(粉)+O2=SiO2 Si+C=SiC(金刚砂) Si+2NaOH+H2O=Na2SiO3+2H2 3、(碱中)歧化 Cl2+H2O=HCl+HClO (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

审计学知识点整理

审计方法演进:账项基础审计、内控导向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 审计要素: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财务报表(鉴证对象)、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审计证据和审计报告 审计概念:是一个客观地获取和评价与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的认定有关的证据,以确认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之间的符合程度,并把审计结果传达给有利害关系的用户的系统过程。 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鉴证业务的分类:按保证程度分为合理保证(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和有限保证鉴证(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业务。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以各自财产对事务所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和合伙会计师事务所(事务所以其资产承担有限责任)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包括鉴证业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质量控制制度:质量控制准则旨在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并保持有关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的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的目标:1.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遵守职业准则和适用的法律法规的规定2.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合伙人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恰当的报告 质量控制制度的要素:1.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2.相关职业道德要求3.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接受与保持4.人力资源5.业务执行6.监控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诚信、独立、客观和公正、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保密、良好的职业行为 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自身利益导致的不利影响,自我评价导致的不利影响,过度推介导致的不利影响,密切关系导致的不利影响,外在压力导致的不利影响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认定:1、违法行为①违反合同约定,②违反法律法规;2、过错行为①过失:普通过失,重大过失、共同过失;②欺诈 注会法律责任的种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会计师事务所和注会避免法律诉讼的应对措施:1、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守则;2、建立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3、谨慎选择合伙人;4、招收合格的人员,并予以适当培训和督导;5、与委托人签订业务约定书;6、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7、严格遵守审计准则;8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 认定的含义:认定是指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 管理层的认定: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上的认定有些是明确表达的,有些则是隐含表达的。明确的认定:1.记录的存货是存在的2.存货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隐含的认定:1.所有应当记录的存货均已记录2.记录的存货都由被审计单位拥有 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1.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1.发生: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2.完整性:确认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3.准确性: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4.截止:确认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5.分类:确认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1.存在:确认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2.权利和义务:确认资产归属于被

高一下学期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元素周期表 ★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 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Z+N 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二、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 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 负化合价数=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 三、化学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