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物理学复习总结

普通物理学复习总结

普通物理学复习总结
普通物理学复习总结

大学普通物理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参考答案

练习题一解答 1-2 某质点作直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241t t x -+=,其中x 以m 计,t 以s 计。求:(1)第3s 末质点的位置;(2)前3s 内的位移大小;(3)前3s 内经过的路程。 解 (1)第3s 末质点的位置为 ()4334132=-?+=x (m ) (2)前3s 内的位移大小为 ()()31403=-=-x x (m ) (3)因为质点做反向运动时有()0=t v ,所以令0d d =t x ,即024=-t ,2=t s ,因此前3s 内经过的路程为 ()()()()515540223=-+-=-+-x x x x (m ) 1-3 已知某质点的运动方程为t x 2=,22t y -=,式中t 以s 计,x 和y 以m 计。试求:(1)质点的运动轨迹并图示;(2)1=t s 到2=t s 这段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3)1s 末和2s 末质点的速度;(4)1s 末和2s 末质点的加速度;(5)在什么时刻,质点的位置矢量与其加速度矢量恰好垂直? 解 (1)由质点运动方程t x 2=,22t y -=,消去t 得质点的运动轨迹为 4 22 x y -=(x >0) 运动轨迹如图1-2 (2)根据题意可得质点的位置矢量为 ()() j i r 222t t -+= 所以1=t s 到2=t s 这段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 ()()j i r 2r r v 321 21-=--== t ??(m ·s -1) (3)由位置矢量求导可得质点的速度为 ()j i r v t t 22d d -== 所以1s 末和2s 末质点的速度分别为 题1-3图

汕头大学 2010~2011 学年春季学期《普通物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汕头大学 2010~2011 学年春季学期《普通物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开课单位 物理系 任课老师 评 卷 人 物理系五位老师 学生姓名 学号 所在开课班 所在系/院 工学院 2011-6-16 一 填空题 (每题一分) 1. 某质量1Kg 的质点的速度为,82j t i v (SI 制)。已知t =0s 时,它过点(3,-7),则 该质点所受的合力为 ;它的运动方程 )(t r 。 2.一物体质量为1Kg ,受到方向不变的力F=30+40t (SI 制)的作用,在开始的2s 内,此力的冲量大小等于 ;若物体的初速率是零,则在2s 末物体的速率等于 ,此段时间(即零到2s 末)力所做的功等于 。 3. 一无限长载流直导线,通有电流I ,则与导线垂直距离为R 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B = ______________。 4. 一无限长直导线绝缘地紧贴在矩形线圈的中心轴OO ′上,则直导线与矩形线圈间的互感系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_。 5. 右图所示,两平行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其电荷面密度分别为+ ?和+2 , 则两平面之间区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____________。 6. 右图所示所示,在均匀磁场中有一个边长为l 的正方形线圈ABCD ,通有电流I ,线圈平面平行于磁感应强度 B ,则(1) AB 边所受安培力等于_____________,(2) 线 圈所受磁力矩大小等于 ____________ ;(3) 若线圈中没有电流,线圈绕穿过AB 、CD 中点的中心轴OO ’以角速度 旋转,则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 ()t =_________________ (设t=0时,线圈平面与磁感应强度平行)。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下册)-第12章 光 学-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

第12章 光 学 12.2 课后习题详解 一、复习思考题 §12-1 几何光学简介 12-1-1 试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全反射现象. 答:全反射,又称全内反射,是指光由光密(即光在此介质中的折射率大的)介质射到光疏(即光在此介质中折射率小的)介质的界面时,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质内的现象.产生全反射的条件是:(1 )光必须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2)入射角必须大于或等于临界角.如图12-1-1所示的全反射棱镜,光以45°入射角由玻璃反射出空气,而临界角约42°,则发生全反射,由此原理制备了潜望镜、望远镜等. 图12-1-1 12-1-2 汽车的后视镜的结构如何?所成的像有何特点? 答:(1)一般在汽车的后视镜设计上,为便于司机的驾驶,将后视镜设为凸面镜;

(2)物体在后视镜所成的像是缩小正立的虚像. 12-1-3 试在表中填写球面反射镜成像的特征.对于凸面镜,作类似的分析. 答:设f表示凹面镜的焦距,p表示物体距离凹面镜的位置,p'表示成像距离凹面镜的位置. 球面反射镜成像的特征如表12-1-1,凸面镜成像的特征如表12-1-2. 表12-1-1 凹面镜成像特征 物像 位置类型(实、 虚) 位置方位放缩性 ∞>p>2f实像2f>p′>f倒立缩小p=2f实像p′=2f倒立大小相同f<p<2f实像∞>p>2f倒立放大p=f不成像p′=∞ 0<p<f虚像0>p′>-∞正立放大 表12-1-2 凸面镜成像特征 物像 位置类型(实、 虚) 位置方位放缩性 ∞>p>0虚像f>p′>0正立缩小

(任何位置) 12-1-4 试列表分析薄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的特征. 答:设f表示凹面镜的焦距,p表示物体距离凹面镜的位置,p'表示成像距离凹面镜的位置. 表12-1-3 薄透镜(凸透镜)成像特征 物像 位置类型(实、 虚) 位置方位放缩性 ∞>p>2f实像2f>p'>f倒立缩小p=2f实像p'=2f倒立缩小f>p>2f实像∞>p>2f倒立放大p=f不成像p'=∞ 0<p<f虚像像与物同侧p′>p正立放大-∞<p<0( 虚物) 实像f>p'>0正立缩小 表12-1-4 薄透镜(凹透镜)成像特征物像 位置类型(实、 虚) 位置方位放缩性 任何位置虚像p'<f正立缩小

大学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期末)

大学物理下册 学院: 姓名: 班级: 第一部分:气体动理论与热力学基础 一、气体的状态参量:用来描述气体状态特征的物理量。 气体的宏观描述,状态参量: (1)压强p:从力学角度来描写状态。 垂直作用于容器器壁上单位面积上的力,是由分子与器壁碰撞产生的。单位 Pa (2)体积V:从几何角度来描写状态。 分子无规则热运动所能达到的空间。单位m 3 (3)温度T:从热学的角度来描写状态。 表征气体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物理量。单位K。 二、理想气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122 12 PV PV PV C T T T =→=; m PV RT M ' =;P nkT = 8.31J R k mol =;23 1.3810J k k - =?;231 6.02210 A N mol- =?; A R N k = 四、理想气体压强公式: 2 3kt p nε =2 1 2 kt mv ε=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五、理想气体温度公式: 2 13 22 kt mv kT ε== 六、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 七、刚性气体分子自由度表 八、能均分原理: 1.自由度:确定一个物体在空间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目。 2.运动自由度: 确定运动物体在空间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目,称为该物体的自由度 (1)质点的自由度: 在空间中:3个独立坐标在平面上:2 在直线上:1 (2)直线的自由度: 中心位置:3(平动自由度)直线方位:2(转动自由度)共5个 3.气体分子的自由度 单原子分子 (如氦、氖分子)3 i=;刚性双原子分子5 i=;刚性多原子分子6 i= 4.能均分原理:在温度为T的平衡状态下,气体分子每一自由度上具有的平均动都相等,其值为 1 2 kT 推广:平衡态时,任何一种运动或能量都不比另一种运动或能量更占优势,在各个自由度上,运动的机会均等,且能量均分。 5.一个分子的平均动能为: 2 k i kT ε=

普通物理学下册答案

普通物理学下册答案 【篇一:普通物理学习题答案全】 txt>第一章力和运动 .................................................... - 3 - 1- 2 ......................................................................................................... ............................... - 3 - 1- 4 ......................................................................................................... ............................... - 4 - 1- 5 ......................................................................................................... ............................... - 6 - 1- 6 ......................................................................................................... ............................... - 6 - 1- 9 ......................................................................................................... ............................... - 7 - 1- 14 ....................................................................................................... ............................... - 8 - 第二章运动的守恒量和守恒定律 ...................... - 10 - 2- 3 ......................................................................................................... ............................. - 10 - 2- 9 ......................................................................................................... ............................. - 11 - 2- 11 ....................................................................................................... ............................. - 11 - 2- 13 ....................................................................................................... ............................. - 12 - 2- 16 ....................................................................................................... ............................. - 13 - 2- 17 ....................................................................................................... ............................. - 15 - 2- 19 ....................................................................................................... ............................. - 16 - 2- 23 ....................................................................................................... ............................. - 17 - 2- 27 ....................................................................................................... ............................. - 17 - 第三章刚体的定轴转动 ...................................... - 18 -

大学普通物理((下册))期末考试题

大学物理学下册考试题 1 两根长度相同的细导线分别密绕在半径为R 和r 的两个长直圆筒上形成两个螺线管,两个螺线管的长度相同,2R r =,螺线管通过的电流相同为I ,螺线管中的磁感应强度大小R B 、 r B ,满足 ( ) (A )2R r B B = (B )R r B B = (C )2R r B B = (D )4R r B B = 选择(c ) N N r N R N 222='?'=ππ 2 一个半径为r 的半球面如图放在均匀磁场中,通过半球面的磁通量为 ( ) (A )2 2r B π (B )2 r B π (C )2 2cos r B πα (D )—2 cos r B πα 选择(D ) 3在图(a )和(b )中各有一半经相同的圆形回路1L 、2L ,圆周有电流1I 、2I ,其分布相同,且均在真空中,但在(b )图中2L 回路外有电流3I ,1P 、2P 为两圆形回路上的对应点,则 ( ) (A )1 21 2,P P L L B dl B dl B B ?=?=?? (B )1 21 2 ,P P L L B dl B dl B B ?≠ ?=?? (C ) 1 21 2 ,P P L L B dl B dl B B ?=?≠?? (D )1 21 2 ,P P L L B dl B dl B B ?≠ ?≠?? 选择(c ) 习题11图 习题13图 1L 1P L 2P 3 (a) (b)

4 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均匀磁场中,有一圆形载流导线, a、b、c、是其上三个长度相等的电流元,则它们所受安培 力大小的关系为: 选择(c) 二,填空题 1、如图5所示,几种载流导线在平面分布,电流均为I,他们在o点的磁感应强度分别为(a)(b)(c) 图5 (a)0() 8 I R μ 向外(b)0() 2 I R μ π 1 (1-)向里(c)0() 42 I R μ π 1 (1+)向外 2 已知一均匀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特斯拉,方向沿X轴正方向,如图所示,c点为原点,则通过bcfe面的磁通量0 ;通过adfe面的磁通量2x0.10x0.40=0.08Wb ,通过abcd面的磁通量0.08Wb 。 ? I R O (a) O R I (b) O O (C) R I

大学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19章 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19 19-1.波长为nm 546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在缝宽为mm 437.0的单缝上,缝后有焦距为cm 40的凸透镜,求透镜焦平面上出现的衍射中央明纹的线宽度。 解:中央明纹的线宽即为两个暗纹之间的距离: 933 22546100.42 1.0100.43710f x m a λ---????===??。 19-2.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的第三极亮纹与波长'630nm λ=的单色光的第二级亮纹恰好重合,求此单色光的波长λ。 解:单缝衍射的明纹公式为:sin (21)a k ?=+2λ , 当'630nm λ=时,'2k =,未知单色光的波长为λ、3=k ,重合时?角相同,所以有: 630sin (221)(231)22nm a λ?=?+=?+,得:5 6304507nm nm λ=?=。 19-3.用波长1400nm λ=和2700nm λ=的混合光垂直照射单缝,在衍射图样中1λ的第1k 级明纹中心位置恰与2λ的第2k 级暗纹中心位置重合。求满足条件最小的1k 和2k 。 解:由1 1sin (21) 2a k λθ=+, 2 2 sin 22a k λθ=,有:122 121 724 k k λλ+= =, ∴12427k k +=,即:13k =,22k =。 19-4.在通常的环境中,人眼的瞳孔直径为mm 3。设人眼最敏感的光波长为nm 550=λ,人眼最小分辨角为多大?如果窗纱上两根细丝之间的距离为mm 0.2,人在多远处恰能分辨。 解:最小分辨角为:rad D 43 9 102.21031055022.122.1---?=???==λ θ 如果窗纱上两根细丝之间的距离为2.0mm ,人在s 远处恰能分辨,则利用: 42.210l rad s θ-= =?,当2l mm =时,9.1s m =。 19-5.波长为nm 500和nm 520的两种单色光同时垂直入射在光栅常数为cm 002.0的光栅上,紧靠光栅后用焦距为m 2的透镜把光线聚焦在屏幕上。求这两束光的第三级谱线之间的距离。 解:两种波长的第三谱线的位置分别为1x 、2x , 由光栅公式:sin d k ?λ=±,考虑到f x = =??tan sin ,有:11f x k d λ=,22 f x k d λ=, 所以:931252 32010610210f x x x k m d λ---?=-= =???=??。 19-6.波长600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在光栅上,第二级明条纹出现在sin 0.20θ=处,第四 级缺级。试求:

普通物理学习题及答案(上册)

普通物理学习题及答案(上) 1、 质点是一个只有( 质量 )而没有( 形状 )和( 大小 )的几何点。 2、 为了描写物体的运动而被选作为参考的物体叫( 参考系 )。 3、 当你乘坐电梯上楼时,以电梯为参考系描述你的运动是( 静止 )的,而以 地面为参考系描述你的运动则是( 上升 )的 4、 量化后的参考系称为( 坐标系 )。 5、 决定质点位置的两个因素是( 距离 )和( 方向 )。这两个因素确定的矢量 称为( 位置矢量 )。 6、 质点在一个时间段内位置的变化我们可以用质点初时刻位置指向末时刻位置 的矢量来描写,这个矢量叫( 位移矢量 )。 7、 质点的速度描述质点的运动状态,速度的大小表示质点运动的( 快慢 ),速 度的方向即为质点运动的( 方向 )。质点的速度大小或是方向发生变化,都意味着质点有( 加速度 )。 8、 在xOy 平面内的抛物运动,质点的x 分量运动方程为t v x 0=,y 分量的运动 方程为23gt y =,用位矢来描述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j gt i t v r 203+= ). 9、 一辆汽车沿着笔直的公路行驶,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中折线OABCDEF 所示, 则其中的BC 段汽车在做( 匀减速直线 )运动,汽车在整个过程中所走过的路程为( 200 )m ,位移为( 0 )m ,平均速度为( 0 )m/s 10、 自然界的电荷分为两种类型,物体失去电子会带( 正 )电,获得额外 的电子将带( 负 )电。 t/s q

11、 对于一个系统,如果没有净电荷出入其边界,则该系统的正、负电荷的电 量的代数和将( 保持不变 )。 12、 真空中有一点电荷,带电量q=1.00×109 C ,A 、B 、C 三点到点电荷的距离分 别为10cm 、20cm 、30cm ,如图所示。若选B 点的电势为零,则A 点的电势为( 45V ),C 点的电势为( -15V )。 13、 将一负电荷从无穷远处缓慢地移到一个不带电的导体附近,则导体内的电 场强度( 不 变 ),导体的电势值( 减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4、下列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B )。 A.一物体具有加速度而速度为零 B.一物体具有恒定的速度但仍有变化的速率 C.一物体具有沿Ox 轴方向的加速度而有沿Ox 轴负方向的速度 D.一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恒定而其速度的方向改变 15、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位置矢量的表达式为22r at i bt j =+ (其中a 、b 为常量),则该质点做( B )运动 A 、匀速直线 B 、变速直线 C 、抛物线 D 、一般曲线 16、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 =2m/s, 瞬时加速度为a = -2m/s 2, 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 D ) A 、等于零 B 、 等于-2m/s C 、等于2m/s D 、不能确定. 17、在地面的上空停着一气球,气球下面吊着软梯,梯上站着一个人,当这个人沿着软梯上爬时,气球将( B )。 A.上升 B.下降 C.保持静止 D.无法判断 18、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小车,甲乙两人站在车的中间,甲开始向车头走,同时乙向车尾走。站在地面上的人发现小车向前运动了,这是因为( C )。 A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 B 、甲的质量比乙的质量小 C 、甲的动量比乙的动量小 D 、甲的动量比乙的动量大 19、A 、B 两滑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 受向右的水平力F A ,B 受向左的水平力F B 作用而相向运动。已知m A =2m B ,F A =2F B 。经过相同的时间t 撤去外力

(完整版)普通物理期末试题

汕头大学2009学年春季学期《普通物理学》期末考试卷A 及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共36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 1.质点作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___________(切向,法向)加速度始终为零;质点作加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___________(切向,法向)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2.一物体质量为10 kg ,受到方向不变的力)(4030SI t F +=的作用,在开始的2s 内,此力的冲量大小等于___________(2分);若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10 1 -?s m ,方向与F 同向,则在2s 末物体速度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2分)。 3.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内能)是_____________的单值函数, 1 mol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内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满足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的理想气体,其平均速率 v ,最概然速率 p v , 和方均根速率 2v 满足___________关系。 (a )p v v v >>2 , (b )v v v p >>2, (c) p v v v >>2, (d )v v v p >>2 5.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 ;通常规定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时Q 为正值,系统向外界放出热量时Q 为负值; 时W 为 正值, 时W 为负值;系统热力学能 时ΔE 为正值, 系统热力学能 时ΔE 为负值。 6.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为: (2分) 。 7. 导体达到静电平衡时,其内部各点的场强为 ,导体上各点的电势 。 8. 如图所示半圆形载流线圈平面与B 线平行,半径为R ,载有电流I , 磁感应强度为B (如图所示) ,则ab 边所受的安培力大小 为 ,方向 ;此线圈的磁矩 大小为 ,方向 ;以ab 为轴,线圈 所受的磁力矩大小为 ;方向 。 9. 尺寸相同的铁环和铜环所包围的面积中,通以相同变化率的磁通量,环中感应电动势 ,感应电流 。 10. 竖直弹簧振子,s 5.0=T , 现将它从平衡位置向下拉4 cm 后释放, 让其振动. 若以平衡 位置为坐标原点, 以竖直向下作为x 轴正方向,

大学物理18。19。20章计算答案

18 光的干涉 三、计算题 1、使一束水平的氦氖激光器发出的激光(nm 8.632=λ)垂直照射一双缝。在缝后 2.0m 处的墙上观察到中央明纹和第1级明纹的间隔为 14cm 。(1)求两缝的间距;(2)在中央条纹以上还能看到几条明纹? 解:(1)m 10 0.914 .010 8.6230.2x D d 6 9 --?=??= ?= λ 6分 (2)由于2 π θ≤ ,则3.1414 .00.2x D sin d k == ?== λ θ 应该取14即能看到14条明纹。 6分 2、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中,用一块透明簿膜(2.1=n )覆盖其中的一条狭缝,这时屏幕上的第四级明条纹移到原来的原零级明纹的位置。如果入射光的波长为500nm ,试求透明簿膜的厚度。 解:加上透明簿膜后的光程差为: 0)1(21>-=-+-=l n r nl l r δ 4分 因为第四级明条纹是原零级明纹的位置: λδ4= , 21r r = 4分 得到: λ4)1(=-l n ? m n l 5 10 1 4-=-= λ 4分 3、澳大利亚天文学家通过观察太阳发出的无线电波,第一次把干涉现象用于天文观测。这无线电波一部分直接射向他们的天线,另一部分经海面反射到他们的天线,如图所示。设无线电波的频率为 6.0×107 Hz ,而无线电接收器高出海面 25m 。求观察到相消干涉时太阳光线的掠射角θ的最小值。 解:如图所示,考虑到反射光线的半波损失,则反射光线和直射光线到达天线的相差为 π λ θ π ?+=?sin h 22 3分 干涉相消要求π?)1k 2(+=?, 3分 代入上式可得 h 2kc h 2k sin υλθ== 3分 题3解图 题3图

普通物理学下册重点

普通物理学下册重点 振动 习 题 一、选择题 1、某质点按余弦规律振动,它的x ~t 曲线如图4—8所示, 那么该质点的振动初相位为[ ]。 A . 0; B .2 π ; C .2 π -; D .π。 2、摆球质量为m ,摆长为l 的单摆,当其作简谐振动时,从正向最大位移处运动到正向角位移一半处,所需的最短时间是[ ]。 A . g l 3π ; B .g l 4π; C . g l 32π; D .g l 92π 。 3、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等振幅的简谐振动合成后振幅仍为A ,则这两个分振动的相位差为[ ]。 A .60? ; B .90?; C .120?; D .180?。 二、填空题 1、一物体作简谐振动,周期为T ,则:(1)物体由平衡位置运动到最大位移的时间为 ;(2)物体由平衡位置运动到最大位移的一半处时间为 ;(3)物体由最大位移的一半处运动到最大位移处时间为 。 2、一质量为0.1kg 的物体以振幅为0.01m 作简谐振动,最大加速度为2m /s 04.0,则振动的周期为 ,通过平衡位置时的动能为 ;当物体的位移为 时,其动能为势能的一半。 3、有一个和轻弹簧相连的小球沿x 轴作振幅为A 的简谐振动,其表达式用余弦函数表示,若t =0的状态为已知,写出相应初相位值:初运动状态为x 0=-A 时,初相位为 ;初运动状态为过平衡位置向正向运动时,初相位为 ;初运 动状态为x 0=2A 时,初位相为 ;初运动状态为x 0=2A 时,初位相 为 。 4、同方向同频率的两个简谐振动合成后振幅最大的条件是 ,振幅最小的条件是 。 一、选择题 1.B ; 2.A ; 3.C 。

普通物理(一)下19卷

苏州大学 普通物理(一)下 课程试卷(19)卷 共6页 考试形式 闭 卷 年 月 院系 年级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在每题空白处写出必要的算式) 1、一放在水中的双缝干涉装置,干涉条纹的间距为0.75mm ,若将装置在空气中观察时,干涉条纹的间距为 mm 。(设水的折射率为4/3) 2、用白光垂直照射在厚度为cm 5104-?的薄膜表面,若薄膜的折射率为1.5,试求在可见光谱范围内,在反射光中得到加强的光波波长λ= 。 3、用迈克耳逊干涉仪测微小的位移。若入射光波波长为λ=632.8nm ,当动臂反射镜移动时,干涉仪移动了2048条,反射镜移动的距离d= 。 4、用每毫米有500条栅纹的衍射光栅,观察汞黄谱线(λ=579.0nm ),在光线垂直入射时,能看到的最高级条纹数K= 。 5、有一空气劈,由两玻璃片夹叠而成。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其上,若发现某一条纹从明变暗,则需将上面一片玻璃片向上平移距离 。若平移过程中,劈尖内始终充满水(n=4/3),则上面一片玻璃又需要向上平移距离 。 6、一玻璃容器装满水,自然光从水面入射经折射进入水中,并在容器底部反射。若此反射光是完全偏振光,则自然光在水面上的入射角为 。(设

n 水=1.33,n 玻=1.50) 7、目前真空设备的真空度可达成10-15atm ,在此压强下,温度为27℃时1m 3体积中的气体分子数n= ,设真空设备内的气体为氧气,其有效直径为 m 10100.4-?,则氧分子的平均自由程=λ ,平均碰撞频率=z 。 8、一卡诺热机的效率为50%,高温热源的温度为500K ,则低温热源的温度为 ,若低温热源的温度变为300K ,而高温热源不变,则此时该热机的效率为 。 9、3mol 理想气体经等温膨胀体积增大为原来的5倍,则熵增ΔS= 。 10、一定理想气体的循环过程如V —T 图所示,试画出它的P —V 图。 11、在S 坐标系中,测得沿X 轴运动物体的长度为其本征长度的一半,那末该物的相对S 坐标系的速率为 。 12、在相对地球速率为0.80c 的光子火箭上测得地球上同一地点发生的两个事件的时间间隔为30秒,那末地球上的观察者测量的时间为 。 13、在康普顿散散射实验中,在与入射光子垂直的方向去测量散射光子波长,则散射光子波长的改变量Δλ= 。 14、已知处于基态氢原子的电离能为13.6电子伏特,由此可得氢原子光谱莱曼系的系限波长为 ,里德伯常数为 。 15、质量为10-10克,速度5米/秒的尘埃,其德布罗意波长为 。 V O T 321P O V

大学物理学习知识重点(全)

y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主要内容 一.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1. 位矢、位移和路程 由坐标原点到质点所在位置的矢量r r 称为位矢 位矢r xi yj =+r v v ,大小 r r ==v 运动方程 ()r r t =r r 运动方程的分量形式() ()x x t y y t =???=?? 位移 是描述质点的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t 时间内由起点指向终点的矢量B A r r r xi yj =-=?+?r r r r r △,r =r △路程是△t 时间内质点运动轨迹长度s ?是标量。 明确r ?r 、r ?、s ?的含义(?≠?≠?r r r s ) 2.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平均速度 x y r x y i j i j t t t u u u D D ==+=+D D r r r r r V V r 瞬时速度(速度) t 0r dr v lim t dt ?→?== ?r r r (速度方向是曲线切线方向) j v i v j dt dy i dt dx dt r d v y x ??????+=+==,2222y x v v dt dy dt dx dt r d v +=?? ? ??+??? ??==?? ds dr dt dt =r 速度的大小称速率。 3.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平均加速度v a t ?=?r r 瞬时加速度(加速度) 220lim t d d r a t dt dt υυ→?===?r r r r △ a r 方向指向曲线凹向j dt y d i dt x d j dt dv i dt dv dt v d a y x ????ρ ?2222+=+== 2 2222222 2 2???? ??+???? ??=? ?? ? ? ?+??? ??=+=dt y d dt x d dt dv dt dv a a a y x y x ? 二.抛体运动 运动方程矢量式为 2 012 r v t gt =+ r r r

普通物理学习题与答案全

目录contents 第一章力与运动 ..................................................... - 3 -1-2 ........................................................................................................................................................... - 3 - 1-4 ........................................................................................................................................................... - 4 - 1-5 ........................................................................................................................................................... - 6 - 1-6 ........................................................................................................................................................... - 6 - 1-9 ........................................................................................................................................................... - 7 - 1-14 ........................................................................................................................................................ - 8 - 第二章运动的守恒量与守恒定律..................... - 10 -2-3 ......................................................................................................................................................... - 10 - 2-9 ......................................................................................................................................................... - 11 - 2-11 ...................................................................................................................................................... - 11 - 2-13 ...................................................................................................................................................... - 12 - 2-16 ...................................................................................................................................................... - 13 - 2-17 ...................................................................................................................................................... - 15 - 2-19 ...................................................................................................................................................... - 16 - 2-23 ...................................................................................................................................................... - 17 - 2-27 ...................................................................................................................................................... - 17 - 第三章刚体的定轴转动...................................... - 18 -3-1 ......................................................................................................................................................... - 18 - 3-3 ......................................................................................................................................................... - 19 - 3-6 ......................................................................................................................................................... - 20 - 3-7 ......................................................................................................................................................... - 20 - 3-10 ...................................................................................................................................................... - 21 - 3-11 ...................................................................................................................................................... - 21 - 第四章狭义相对论基础...................................... - 22 -4-1 ......................................................................................................................................................... - 22 - 4-8 ......................................................................................................................................................... - 23 - 4-11 ...................................................................................................................................................... - 23 - 第五章静止电荷的电场...................................... - 24 -5-1 ......................................................................................................................................................... - 24 - 5-5 ......................................................................................................................................................... - 25 - 5-7 ......................................................................................................................................................... - 25 - 5-13 ...................................................................................................................................................... - 26 - 5-15 ...................................................................................................................................................... - 27 - 5-17 ...................................................................................................................................................... - 29 - 5-26 ...................................................................................................................................................... - 30 - 5-29 ...................................................................................................................................................... - 31 - 5-30 ...................................................................................................................................................... - 32 - 5-31 ...................................................................................................................................................... - 32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