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课 走进大自然

第2课 走进大自然

第2课    走进大自然

第2课走进大自然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大自然中的色彩,并能叫出他们的名字

2、熟悉做画工具,学习使用方法,训练调色能力

3、感受大自然是美丽的,色彩是美丽的,用这些色彩来画成的图画也是美丽的教学重点:认识色彩并大胆地开展调色练习

教学难点:能感受到大自然的色彩美感,激发情感共鸣,并把这种感情一直延续到做画过程中去

课前准备:教师:教师寻找学校或学校附近比较适合课堂教学的自然风景点。学生:水粉颜料、水粉笔、洗笔罐、调色盒、抹布、报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请同学们品尝各种水果糖。设问:吃了什么颜色的糖?觉得是怎样的味道?(学生感受、讨论并回答)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更丰富的色彩。(分组到操校园里寻找)

二、发展阶段:

1、认知常见的颜色红、橙、黄、绿、蓝、紫。(说到什么颜色时能举出相应色彩的事物)

2、欣赏三段音乐设问:音乐里表现的是什么颜色?你是怎么听出来的(学生感受、讨论并回答)

3、色彩居然有这么大的魅力,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表现大自然吧!

老师想起了一种自然现象,叫彩虹,谁能说出彩虹颜色的名称来?

4、把学生分成七组,分别以颜色命名。(小组长挥挥彩旗与彩旗想应的一组小朋友就站起来。)

5、欣赏小朋友的作品看了画以后,谁说说它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

6、每组的桌上都摆放了我们上课用到的物品,先和组内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再告诉大家,你们这组将怎样利用他们来表现大自然的色彩美。

三、评价阶段: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重新组合每组的阵容,开始用色彩来进行创作。

把学生作品连成一片,进行作业交流。每组留下一名小朋友,作为这幅画的解说员,其他人和老师充当观众,一起来参观我们的《走进大自然》画展。四、课后拓展欣赏大师的作品。

是啊!世界在我们的眼里是多么新鲜、神气和美丽,艺术大师们也用丰富的色彩表达着对大自然的热爱。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作品吧!

板书:走进大自然

认知常见的颜色红、橙、黄、绿、蓝、紫。

课后反思:学生兴趣浓厚,从来没有上过这样的美术课在玩中学、乐中做。

1.《走进大自然》

1.《走进大自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并辨别几种基本的常见的颜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使用颜料、毛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尝试用涂涂、画画、喷喷、印印等方法加深对色彩的认识,体验多元的美术表现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培养对生活对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大自然的丰富色彩,认识颜色,学习基本的涂色和调色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欣赏色彩,观察并发现利用色彩的叠加、溶合等方法使颜色产生丰富而奇妙的变化。 教师准备: 课件、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水罐、油画棒等绘画工具,小喷壶、纸团、画纸、抹布等。 学生准备: 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水罐、油画棒等绘画工具,小喷壶、纸团、画纸、抹布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颜色,体验涂抹,学习使用颜料的基本方法 1. 取绿色颜料涂在纸上,然后用喷壶喷湿,让颜料淌下来。观察并发现像是下雨了。 “暖和的春风吹拂在脸上舒服极了,睡了一冬的小草们揉揉眼冒出了它们嫩绿的小脑袋,大地一片绿色。(示范打开颜料盖,挤色加水调和)老师找到了绿色,让大地变得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在画纸中间涂抹绿色——喷水)呀,是雨姑娘来了,一滴滴的小雨珠淌下来啦。 A. 观察:老师的这幅画像不像春雨绵绵的田野呢? B. 谈话:小朋友,用小喷壶来画画是不是很有趣?想不想也来试试?找出一种喜欢的颜色一起来尝试一下吧。 C. 尝试:学生刷颜色,用小喷壶喷一喷雨姑娘就来了。 D. 赏析:你的画纸上下起雨来了吗?雨下的大吗…… E. 小结:雨雾朦胧的大自然像是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蒙着面纱。想不想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去一睹她的美丽容颜呢?今天,老师想带小朋友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用颜料和画笔来感受和表现大自然的美丽缤纷。 2. 揭题“走进大自然”。(出示课题) 过渡:刚才来了一位雨姑娘,把我们的画纸弄得湿漉漉的。现在雨过天晴,彩虹姑娘来了。 3. 复习巩固旧知识。(红橙黄绿青蓝紫) 从蜡笔盒里找出彩虹的颜色,并鼓励同桌的小朋友互相检查互相帮助。学生找出七种颜色后,在画纸上添画彩虹。

专项4第二单元第1课时

专项4第二单元第1课时 第1课时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学习目标定位] 1.理解氮氧化物(NO、NO2)的来源和性质。2.了解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 【一】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1.两支大试管分别集满NO和NO2气体,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嗅闻它们的气味,比较它们密度的大小。填写下表: 2.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氮元素可形成五种价态的氧化物,其中+4价的有NO2和N2O4两种() (2)NO和NO2的颜色、气味、水溶性不同,但它们都是有毒的气体( ) (3)实验室只能用排水法收集NO,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2() (4)NO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 (5)将盛满NO的试管打开塞子置于空气中,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 答案(1)√(2)√(3)√(4)√(5)√ 3.二氧化氮溶于水的实验如以下图所示:把充满NO2的试管倒立水中,再通入O2。 (1)图1实验试管内气体的颜色慢慢变为无色,水面上升,最后静止在距试管底部的1/3处。 (2)图2实验把充满NO2的试管倒立水中,试管内水面上升,有无色气体NO生成,再通入氧气,最后试管全部充满液体。 (3)图3实验试管内液面上升,最后试管全部充满液体。 (1)二氧化氮溶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

(2)水吸收NO2制硝酸的原理: 3NO2+H2O===2HNO3+NO ; 2NO +O2===2NO2; 4NO2+O2+2H2O===4HNO3。 (3)二氧化氮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O2+2NaOH===NaNO2+NaNO3+H2O 。 【例1】 最新的病毒学研究证实,一氧化氮对SARS 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以下关于一氧化氮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 、一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气体 B 、常温常压下,一氧化氮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 C 、一氧化氮可由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得到 D 、一氧化氮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答案 C 解析 NO 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常温常压下,NO 容易与氧气直接化合生成NO2。 【例2】 在一定条件下,将充满NO2和O2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体积为原混合气体体积的18,那么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的体积之比可能是( ) ①8∶1 ②7∶3 ③7∶1 ④4∶1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 C 解析 反应为4NO2+O2+2H2O===4HNO3,设原气体体积为8 L ,那么剩余气体为1 L 。 假设剩余的1 L 气体为O2,那么V(NO2)=(45×7) L ,V(O2)=(15×7 +1) L ,二者体积比为7∶3; 假设剩余的1 L 气体为NO ,而上述反应后剩余3 L NO2,那么V(N O2)=(3+45×5) L ,V(O2)=(15×5) L ,二者体积比为7∶1。 【二】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走进大自然》》优秀教案

《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向往大自然的愿望、融入大自然的心境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1、先板书“大自然”,指名学生读。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了解。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自然中神奇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的花草树木,调皮可爱的鸟兽虫鱼……给学生以整体感知大自然的美妙神奇。 3、师:看过之后,你最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4、师: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多么令人神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吧! 5、完成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诗,做到不多字,不少字,正确流利。 2、出示文中的生词,先指名认读,后开火车读。 3、理解词语。 4、分自然段读课文,听者给予评价。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完课文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感觉。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 (1)、第一小节讲的是孩子们怎样走进大自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在走进自然的过程中,孩子们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摸到什么?闻到什么?……体会他们欢快愉悦的心情。抓住“追着……追着……追着……”进行品位,体会孩子们走进自然的急迫而热切心情。 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读出孩子们走进自然的欢快、愉悦、急迫、热切的心情。 (2)、第二小节讲的是孩子们投身于自然。引导学生抓住“扣醒山石”、“访问花瓣”、“网住斑斓的秋天”等词语体会在孩子们眼中,山石、花瓣、秋天都是具有生命的,是他们的朋友,他们对这些大自然中的朋友充满了向往与追求。 进行感情朗读。 (3)、第三小节讲的是孩子们融入自然。在前两小节的感情基础上直接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深切的爱。 4、回顾全文,美读中品位,达到背诵。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第二单元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

第二单元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 年级:五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 授课教师单位及姓名: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赵春梅 指导教师单位及姓名:北京市朝阳区教师研修中心王学贤 一、教学背景简述 《因数和倍数》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中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了一定的整数知识,包括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运算及其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整数的性质。本课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认识因数、倍数等抽象的数学概念。需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分类、分析、探索、发现等活动过程,这样能有效化解概念的抽象。

二、学习目标 1.经历解决分组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分类、分析、质疑、研讨等活动,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以及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特征。 2.通过问题解决和自主探索的活动,渗透分类思想,发展思维的有序性。 3.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验互动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建构概念 1.谈话引入,发现问题 (1)引入:同学们,快看航模小组的老师正在为新学期要搞的活动设计方案呢,活动准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开展。现在航模小组一共有14名同学,怎样分组比较合适呢? (2)暴露资源 2.抽出除法算式,通过分类,感知概念 (1)提出问题:看到这两位同学的想法,你们有什么想说的?为了便于交流,算式标上序号。 ①14÷2=7 ②14÷3=4 (2) ③14÷4=3 (2) ④14÷5=2 (4) ⑤14÷6=2 (2) ⑥14÷7=2 ⑦14÷4=3.5 ⑧14÷5=2.8

分享交流: ①⑥合理,②③④⑤⑦⑧不合理。 小结:在解决分组合理不合理这个问题时,把上边的这些算式进行分类。合理的这组算式中,你又有什么发现? 分享交流: 预设:我发现了14是2的7倍,14是7的2倍;我发现这里有乘法口诀:二七十四;我还发现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 (2)提升:还可以说14是2的倍数,2是14的因数。 你能找到一组具有因数和倍数关系的数吗?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学生交流找到的因数和倍数) (3)对于0的处理 设问:如果把具有因数和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看成一对好朋友的话,那么0就有很多好朋友了。 监控: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是指不包括0的自然数。 (4)总结提升 那现在你们能说说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吗?他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你还想提醒大家点什么吗? 学生总结 (二)活动中深化概念 1.图形中的因数和倍数 每个长方形都是由12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 2.过渡:你们还能在其它地方找到因数和倍数吗? 预设1:在日历中找到了因数和倍数;我认为7的倍数是写不完的。 预设2:在买文具时发现因数和倍数;我认为2的倍数是写不完的。 评价:接下来你们又想研究点什么呢? 预设1:我想研究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到底有几个?

1《走进大自然》(2课时)

第1课走进大自然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9.2-9.6 第二课时9.9-9.13 教学内容: 苏少版小学美术第一册第1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学习内容为体验和表现大自然中的多彩颜色。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1. 通过欣赏使学生能够观察大自然的色彩变化,认识和辨别几种基本常见的颜色。 2.尝试运用颜料和毛笔(棉签)练习调色和涂色,学习基本的涂色方法;细致观察颜色,并学习色彩的叠加方法,发现新颜色的产生;学习用涂涂、抹抹、印印的形式来表现所观察到的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发现大自然的美,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培养对生活与自然的美好情感。 提高性目标: 分层次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从整体到局部,培养他们细致观察的好习惯;感受自然之美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不仅要学会观察,还应该会发表感言,大胆自由地表述观察结果,使“看和说”协调发展,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认识颜色,学习基本的涂色和调色的方法。 教学难点: 对颜料习性的掌握;观察并发现利用色彩的叠加、融合等方法色彩会产生丰富而奇妙的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七彩自然的图片若干,颜料、彩笔、彩纸、几种水果切面、树叶、小水壶、牙刷等。 学生:彩笔、颜料、调色盘、毛笔(棉签)、水罐、作业纸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们,爸爸妈妈经常带你们到大自然或公园玩吗?那里的风景美不美呢?给你印象最深感觉最美的是哪些景物?(绿油油的草地、美丽的花朵、歌唱的小鸟、霞光的天空…)。

2.师:人人都喜欢美丽的大自然,让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她的美吧!(课件播放大自然的美丽风光)结合图片教师口述:听,谁在唱歌,那么优美动听,原来啊是音乐家小鸟在歌唱,她为大自然谱写着一首首动听的歌儿;风儿拂过我们的脸颊,好香啊,看,蝴蝶仙子和花朵们在翩翩起舞,为大自然表演了一场美丽的舞蹈;小树被调皮的风儿吹得沙沙响,小草和花儿编起了花地毯;不远处,小河哗哗地响个不停…… 3.揭示学习目标:大自然太迷人啦,今天啊,老师想带小朋友们用颜料和画笔来感受和表现大自然的美丽缤纷。【板书课题:走进大自然】 (二)学习色彩平涂的方法和要领。 1.播放PPT,欣赏四季不同的色彩。 2.小游戏:找出与四季相对应的颜色。(春、夏、秋、冬与红、黄、绿、蓝) 3. 找出自己喜欢的四季颜色,并巩固涂色练习。 4. PPT四季近景: 春——花朵——说颜色——找出颜色 夏——干裂地面、荷花——说颜色——找出颜色 秋——秋叶、小麦——说颜色——找出颜色 冬——雪景、枯叶——说颜色——找出颜色 试一试:用颜料在纸上涂色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教师示范挤颜料、加适当的水,调成糊状,在纸上示范涂色的方法和要领。 (三)学习色彩叠加变化的小技巧 1.播放PPT学习色彩叠加的方法 “小朋友,我的本领可大了!先涂一种颜色,然后在上面再加一种颜色,就会变成新的颜色。不信你来试一试。”请1—2个学生示范两种颜色的叠加,观察色彩的变化。 2.欣赏水彩画《灿烂的色彩》 找一找这里面有哪些色彩呢?这些“特别”的颜色是怎样产生的呢? 3.试一试:用彩笔或颜料先涂一种颜色,在上面再涂另一种颜色,看看会产生什么变化? 找一找:你的颜色“变色”了吗?是哪几种颜色混合产生的效果呢?看看你的小伙伴们又有什么新发现。 (四)探究色彩的衔接技法(渐变) 欣赏儿童画作品 1)草地 2)蜗牛 3)大树 4)白云 5)花朵 游戏:火眼金睛 找一找,画面是哪些色彩叠加的?这些渐变的效果是怎么产生的?哪种色渐变到哪种

苏教版一年级美术1.走进大自然

课题第1课走进大自然主备人苏小娟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 2 教材分析 景色旖旎的自然风光、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这些都能让孩童欣喜和好奇。尤其是大自然中五彩缤纷的颜色,可以带给孩童丰富的视觉感受。本课是小学阶段的第一节美术课,是学生进入小学后学习美术的重要一课。利用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引导学生感受色彩、认识色彩、体验色彩、游戏色彩、创意色彩,激发学生学习色彩、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为小学阶段以至更高学段的学习奠定积极、向上的学习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并辨别几种基本的常见的颜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使用颜料、毛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尝试用涂涂、画画、喷喷、印印等方法加深对色彩的认识,体验多元的美术表现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培养对生活对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感受大自然的丰富色彩,认识颜色,学习基本的涂色和调色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学会欣赏色彩,观察并发现利用色彩的叠加、溶合等方法使颜色产生丰富而奇妙的变化。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课件、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水罐、油画棒等绘画工具,小喷壶、纸团、 画纸、抹布等。 学生准备: 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水罐、油画棒等绘画工具,小喷壶、纸团、画纸、抹布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颜色,体验涂抹,学习使用颜料的基本方法 1. 取绿色颜料涂在纸上,然后用喷壶喷湿,让颜料淌下来。观察并发现像是下雨了。 “暖和的春风吹拂在脸上舒服极了,睡了一冬的小草们揉揉眼冒出了它们嫩绿的小脑袋,大地一片绿色。(示范打开颜料盖,挤色加水调和)老师找到了绿色,让大地变得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在画纸中间涂抹绿色——喷水)呀,是雨姑娘来了,一滴滴的小雨珠淌下来啦。 A. 观察:老师的这幅画像不像春雨绵绵的田野呢? B. 谈话:小朋友,用小喷壶来画画是不是很有趣?想不想也来试试?找出一种喜欢的颜色一起来尝试一下吧。

unit2 colours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Unit 2 Colours 第一课时(总第7课时) 授课时间:2014.10 学习内容:A Let’s talk Draw and say 一、学习目标 (1)知识和能力:要求学生能理解对话对话大意,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并能在语境中运用Good morning 。向他人表达问候,用This is …去介绍他人,能正确使用Miss , Mr 称呼他人。 (2)过程和方法:合作法,讨论法,让学生在情景中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会问候他人,向他人介绍朋友。 二.学习重点:要求学生能理解对话对话大意,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并能在语境中运用Good morning 。 三.学习难点: 向他人表达问候,用This is …去介绍他人,能正确使用Miss , Mr 称呼他人。 四.突破重难点的策略和方法:通过课堂设计的活动,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培 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手段: 教师准备录音机和本课时录音带、Let’s learn单词卡片,教师准备本课时的单词卡片和人物头饰。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流程:

1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师生共同唱歌曲Sing an English together,并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游戏Do a game. “SIMON SAYS” 指令可以是一二单元Let’s do (A/B) 的内容。 (3)师生同唱歌曲“Hello”。教师可以边唱边用手势示意学生,将歌曲中的人名改为同班同学的名字。 (4)教师用头饰介绍人物。例如:教师举起Mr. Black的头饰说:This is Mr. Black. 然后戴上Mr. Black的头饰说: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I’m Mr. Black. Nice to meet you . 让学生回答:Nice to meet you ,too. 用同样的方法介绍Miss White, Miss Green ,并要求学生和这些人物打招呼。 (5)请三个学生扮演Mr. Black, Miss White, Miss Green ,用唱歌的形式互相问候。“Hello” 2 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演示Let’s talk/A 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对话。方法为:教师左手举起Miss White 的头饰,右手举起Miss Green 的头时,用不同声调引出对话内容。在此次演示活动中,教师强调Nice to meet you . Nice to meet you, too. 两句话。

小学一年级美术《走近大自然》教案

小学一年级美术《走近大自然》教案 教材简析: 本课与上学期所学的“大家一起做”有些相似,但本课主要是利用自然界中的材料进行造型。 教学目的: ⑴ 能够利用自然界中垂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 ⑵ 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⑶ 走进自然,更加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⑴ 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是否能与学生团结合作。 ⑵ 是否能对自己所选材料的特性有近一步了解,是否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幅观赏图片、有关录像资料、电教设备。 学生:搜集各种废旧瓶子、彩色纸、绳子、竹竿等,带小碗或小盘子。。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通过录像、实物投影设备观看岩画、沙雕等装饰大自然的造型活动的录像。观赏大地艺术作品的图片。 请学生谈一下观看的感受,说一说这种艺术形式与自己以前接触过的艺术形式有何不同。 活动二: 出示老师制作的小冰花,请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引起学生兴趣。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它是怎样做成的。 活动三: 看看自己带的材料哪一些直接就可以用来制作小冰花,哪一些还需要进行改造再做。 2-3人一组,制作小冰花的胚子。 活动四: 将冰花胚放到小碗或小盘里,拿到操场上使其上冻。 在等待冰花上冻的时间里,学生观察自己学校的校院里哪一个地方、适合进行什么样的大地艺术创造活动。并根据各组讨论结果分配各组下节要准备的工具材料。活动五: 将冻好的小冰花小心的取出,大家一起玩一玩,并把它吊到学校里的松树上,再运用带来的其它材料,把松树打扮成圣诞树。 活动六: 拾掇整理,整队回班。 第二课时 活动一: 带队来到校园里。将材料工具放好。

回顾曾经学过的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中小动物是怎样在雪地里作画的。利用带来的工具在沙地上仿造一下各种小动物的脚印。领会造型的高兴。 活动二: 各组派代表交流自己组上节课讨论得要进行的艺术活动的创作思路,老师和其他同学可以提出建议,使其思路更趋合理。可以根据造型内容交换各组需要的工具、材料。 活动三: 小组合作完成作品。老师要指导组长分配任务,鼓舞每个人都要发扬合作精神,还要注意安全。 活动四: “大地艺术展”,相互参观。 活动五: 拾掇与整理。 教学评价: ⑴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是否能与学生团结合作。 ⑵是否能对自己所选材料的特性有近一步了解,是否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文章结构严谨,第一自然段概括地说明“大自然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作为文章的总起。第二、三、四自然段均以总分的方式构段,用拟人的手法介绍风、水、动物。在第二自然段侧重对比的写法,把微风与狂风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写得细腻、生动。第三自然段运用了顶针句式。第四自然段则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充分展示声音的魅力。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美读中走进大自然,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奏、击”等8个生字,会写“演、奏”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呢”。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写法特点及叙述的顺序。 3.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及词语,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积累拟声词。 2.课文重点是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认识并感受这美妙的声音,然后通过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 3.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奏、击”等8个生字,会写“演、奏”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呢”。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播放一些自然界的声音。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导语:大自然是我们永远的家园,也是永恒的智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了解感悟大自然。 3.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感觉到夏天已经来临? 4.自由谈:茂密的树荫(视觉)、知了的鸣叫(听觉)、日渐升高的气温(触觉)、芬芳的花草(嗅觉)…… 5.教师小结,导入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了解大自然更多奇妙的声音。板书课题:大自然的声音。(学生齐读课题)(板书:大自然的声音)【设计意图】在各种声音的陪伴下,导入课题,引起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和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之情。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两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互读,互相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3.小组同学读书比赛。 4. 轻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声音。 【设计意图】 三、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1.文中的会认字。 miào zòu ní nán wěi jī huì zhā 妙奏呢喃伟击汇喳 指名读,教师及时纠正错音:读准平舌音“奏”,翘舌音“喳”。 指名领读、学生齐读、跳读…… 2.自由交流:怎样记住这8个生字伙伴的样子呢?自由地和同桌说一说,记一记。 3.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生字的识记方法。(学生自愿举手发言) 熟字加偏旁:妙:女+少喳:查+口 组词扩展:美妙演奏雄伟击打汇合喳喳叫

第二单元:走进大自然1、春天来了

第二单元:走进大自然 1、春天来了 课时数: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3.28-4.1 教学目标: 1、使用不同方法,继续积极参加"寻找春天、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活动,体会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2、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春天盛开的花,借助花进一步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力。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春天盛开的花,借助花进一步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2、使用不同方法,继续积极参加"寻找春天、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活动。 3、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课前准备: 1、寻找自己所生活的地区在春天盛开的花朵,留住春天的方法及作品。 2、教学器材:录音机、歌曲《春天在哪里》、实物投影、教师制作的干花标本、《公园一角》的画、贴图(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描写春天的诗。 教学课件: 春天盛开的花朵、《公园一角》的画、贴图(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1、问:一年之中有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板书:春天来了) 2、问:现在已经是春天了,一提起春天你首先会想到什么?(板书:画一朵花) 二、认识春天盛开的花,借助花进一步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1、问:春天来了,在你生活的地方,有哪些花会盛开?把他们简单介绍给大家。 2、过渡:老师也仔细观察了身边的环境,发现了许多在春天盛开的美丽花朵,我请大家去欣赏一下。(播放课件:桃花、迎春花、梨花等花朵盛开的录像) 3、问:刚才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在春天盛开的花朵,你的心中有什么体会?(板书:美) 4、过渡:今天有几位美丽的花仙子来到了我们身边,你们想不想和它们做朋友?那咱们掌声欢迎它们出场! 5、出示教师制作的玉兰花、桃花、迎春花、梨花、海棠花的干花标本。小组讨论:说说它们各自的名字,仔细观察各种花的颜色、形状、大小有什么不同? 6、全班交流。 7、请同学们对这些花朵说说心里话。 1、春天来了 课时数:第二课时

一年级 第二单元第1课时

第二单元:妈妈的小帮手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选取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场景为基本素材,主要学习:按指定标准和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比较事物的大小、多少、轻重、高矮、长短、宽窄、粗细、厚薄。通过帮妈妈整理衣服和存放衣服的活动,启发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分类和比较,把数学志士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本单元设有的第一个信息窗是“帮妈妈整理衣服”,通过母子对话引出“怎么整理衣服呢?”这个问题,感受分类的必要性,体会分类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第二信息窗“帮妈妈放衣服”通过妈妈与小朋友的对话,启发学生利用经验,学习“厚薄”、“长短”。同时根据图中提供的物品还可以比较大小、多少、轻重、高矮等。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能按指定标准和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会比较事物的大小、多少、轻重、高矮、长短、宽窄、粗细、厚薄等。 2.在分一分、比一比活动中,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初步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 3.学生在经历分类、比较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按指定标准和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比较事物的大小、多少、轻重、高矮、长短、宽窄、粗细、厚薄。 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初步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 课时安排: 帮妈妈整理衣服及自主练习————————1课时

帮妈妈放衣服及自主练习—————————1课时 我学会了、丰收园————————————1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帮妈妈整理衣服(分类)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2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能按标准或自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会比较物体得多少,大小 2.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实际生活感受分类的意义,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分类的方法。 2.在分类活动中初步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 的多样性,在操作过程中提高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同学们,昨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同学们回家帮妈妈收拾一下衣橱,有那位同学想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学生自由发言,也可以问一问学生通过整理书橱,有些什么样的想法) 大家说得都很好,看来大家在家里也都是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小明也是个爱劳动的孩子,现在,他也在家里帮妈妈整理衣橱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2.出示主题图:

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走近大自然》教案

一年级下册美术《走近大自然》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自然界随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 2、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3、走近自然,更加热爱自然。 教学重点: 1、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 2、是否能与同学友好合作。 3、是否对自己的材料特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4、是否能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课前准备:1、收集一些沙雕、大地艺术和岩画的作品图片。 2、学生准备相应的工具材料,如:各种废旧物品(瓶子、罐子、彩色纸、绳子、彩色塑料纸、竹竿、芦苇、芦花、高粱穗……)、工具(铲子、水桶、画笔、颜料……) 教时数:2教时 授课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沙雕作品、大地艺术作品等图片 沙雕作品 ●二、讲授新课 沙雕是一种以沙和海水为基本材料的雕塑艺术,它通过堆、挖、雕、掏等手段塑成各种造型。沙雕只能用沙和水为材料,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粘合剂。作品完成后经过外表喷洒特定胶水加固,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可以保持几个月。沙雕属于大地艺术的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其体积的巨大是传统雕塑难以比拟的,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沙雕是一门边缘艺术,融合雕塑、绘画、建筑、体育、户外娱乐等各大元素。一般的爱好者不需要特别的专业训练,所有的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做。 大地艺术 沙雕作品 冰雕是一种用天然的冰加工而成的艺术品。它是俄国人首创的。____年,欧洲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寒冷天气,除了南部地区外,均被坚冰封锁,所有的河流湖泊都结上了厚厚的一层冰。在这寒冷的冬天里,专横跋扈的俄国女皇安娜伊万诺夫开了一个很残酷的玩笑:下令工匠用冰块在彼得堡的内瓦河上建一座宫殿,用作失宠的王子米歇尔格里申的新婚住所。工匠们无奈,在河上建成了一座长17米,辟有3间冰室的冰宫,冰宫内还摆放着各种造型美观的冰制家具、床上用品以及炊具,宫内的小花园里还“长着”用冰塑的各种花草树木。冰宫修好后,女皇命王子在冰宫中举行了婚礼,并且在那里度过了洞房花烛之夜。安娜伊万诺夫的恶作剧导致了冰雕艺术的诞生。从此,艺术园地中又增添了冰雕这一 奇葩。 ●三、讨论 小朋友们今天你是不是也想来试一试呢?我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可以让你们挥洒的好地方——沙坑。 (1)、请同学讨论你想让这些地方呈现怎样的效果(喜气洋洋的、冰天雪地的、异国风情的、神秘的、亮丽的……?) (2)、你觉得可以利用哪些物品来造型。 (3)、自由分组,回家准备,讨论设计方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大家一起来交流。 ●四、讲评 ●五、小结 教学随感: 对大地艺术、沙雕、冰雕有了深入的了解,学生感叹于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三年级语文走进大自然练习题

三年级 1 走进大自然背诵课文 追着小鸟,走进密林;追着小溪,走进深山;追着会飞的花朵,我们走进大自然。 chuí kòu bān lán 让小锤去叩醒每一块山石,让画笔去访问每一片花瓣。高高举起洁白的昆虫网,网住一个斑斓的秋天。 把自己变成大树吧,去体验大地的深沉;把自己变成白云吧,去感受蓝天的辽远; rónɡ 把自己融进大自然吧,这样,会发现生活更加灿烂。 怎样走进大自然--------追着小鸟、追着小溪、追着蝴蝶 走进大自然------------怎样在大自然中活动-------叩醒山石、访问花瓣、网住秋天 融进大自然 --------变成大树、变成白云 一、课内阅读 追着小鸟,走进密林;追着小溪,走进深山;追着会飞的花朵,我们走进大自然。 1、密林:树木长得很密的树林。密林-----深山密林里常有野兽出没。 2、_______的小鸟,走进_____。通过小鸟的带路,在密林里我们看到________________。 3、“会飞的花朵”指的是_______。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通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花蝴 蝶______________。 4、追着小鸟,走进_____;追着小溪,走进_____;追着会飞的花朵,走进______。运用了____ __的修辞手法。这句话主要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小锤去叩醒每一块山石,让画笔去访问每一片花瓣。高高举起洁白的昆虫网,网住一个斑斓的秋天。 1、叩醒:经过敲打是其醒过来。叩醒-----那突如其来的一击,终于叩醒了她尘封多年的记忆。 2、让小锤去叩醒_______,它能醒吗?______。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3、“访问”:拜访,有目的地探望、观光、游历。访问------ 昨天胡锦涛主席访问了美国。 4、“让画笔去访问每一片花瓣。”画笔能访问吗?_______。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5、斑斓:灿烂多彩。斑斓-----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她拿着百花篮,把五彩斑斓的鲜花撒向大地。 6、叩醒______,访问______。网住______。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说明在孩子 眼中______、______、________都具有生命力并且想和他们成为_______。表现了作者对_____和______的向我、追求和喜爱。 7、这段话写孩子们怎样在______活动的。 把自己变成大树吧,去体验大地的深沉;把自己变成白云吧,去感受蓝天的辽远;把自己融进大自然吧,这样,会发现生活更加灿烂。 体验: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体验-----孩子们通过游戏,来体验生活中的乐趣。 2、为什么孩子们要把自己变成大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进大自然

走进大自然 一、教材分析 《走进大自然》是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阅读课文。这首诗歌生动地描绘了天真活泼地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地怀抱,愉快的进行着各种活动地情景,表达了作者向往大自然地美好愿望,融入大自然地心境喝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学情分析 4、本课很能煽动孩子感情,引起孩子思想的共识,学生愿意去仔细地读,并且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学目标 向往大自然的愿望、融入大自然的心境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重点、难点 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正确认读本课七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一个生字,理解“扣醒,斑斓,深沉,辽源,融进等词语的意思. 难点:利用多种多样的手段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的愿望,启发学生在接触大自然时的独特的感受. 方式、手段 通过反复朗读,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结合教师的点拨抓住重点语段进行分析、体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5分钟) 1、教师先板书“大自然”,指名学生读。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了解。 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自然中神奇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的花草树木,调1、学生有一定的独立认字能力,基本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 2、学生具有一定的小组交流合作的经验和初步探究的意识。 3、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讲,走出城市圈子的机会不是很多,对大自然的了解还不够。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 六、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详细教案

21 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奏、击”等8个生字,会写“演、奏”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呢”。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写法特点及叙述的顺序。 3.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及词语,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积累拟声词。 2.课文重点是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认识并感受这美妙的声音,然后通过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奏、击”等8个生字,会写“演、奏”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呢”。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音乐.(lè yuè)歌曲.(qū qǔ) 快乐.(lè yuè)弯曲.(qū qǔ) 他呢.(ne ní)散.步(sǎn sàn) 呢.喃(ne ní)散.装(sǎn sàn) 二、比一比,组词语。 秒()爱()江()喳() 妙()受()汇()查() 三、照样子写拟声词。(每小题写四个) 1.淙淙: 2.唧哩哩: 3.叽叽喳喳: 参考答案: 一、yuè qū lè qǔ ne sàn ní sǎn 二、秒表关爱长江叽喳奇妙感受汇合检查 三、1.呼呼哗哗隆隆呜呜 2.扑通通哗啦啦轰隆隆叮铃铃 3.滴滴答答乒乒乓乓哗哗啦啦嘻嘻哈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及叙述的顺序,回想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2.了解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

一年级美术上册1、走进大自然 教学设计

1、走进大自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观察大自然的色彩,学习色彩的基础知识。 2、简单了解色彩的一些调配知识。 3、培养学生对色彩美的感受。 重点:色彩的基础知识。 难点:如何调配大自然的颜色。 教学准备铅画纸、水彩笔、水粉颜料等。 预习要求 1、观察大自然的色彩,欣赏书中作品。 2、准备好油画棒、水粉等各种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出席状况及学具准备情况。 二、精讲探究 1、暑假很快就结束了,同学们的暑假过得如何?在暑假里有没有遇到什么特别新鲜、特别快乐的事?老师就遇到了很多开心的事儿。比如:带着我女儿去公园划船,到动物园去玩等。 2、哪位同学愿意把你遇到的开心事与大家分享呢?可以说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也可以说发生在你周边的事。 3、猜谜: 红橙黄绿蓝靛紫,当空南北架彩桥。 平常时日看不见,雨后偶尔露妖娆。 ——彩虹 4、彩虹,大家都很熟悉。不过,你留心观察过吗?觉得怎么样?它由哪些颜色组成?你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教师出示彩虹挂图 小结:关于彩虹,古往今来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有人说它是王母娘娘系的飘带,有人说它是七仙女舞的彩练,其实呢,它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下雨后太阳光射入大气中的小水滴,经折射后原来的白色光分解成红、橙、黄、绿、靛、紫七色,形成的弧形彩带。

5、大自然就是由这些基本颜色构成的。同学们想一想在大自然中你见到的哪些东西是这些色彩的?你喜欢这些色彩吗?为什么?大自然中还有哪些你没见过的色彩呢?他们是怎么来的?你想知道吗? 6、其实啊,几种基本的颜色,可以调配出许许多多的颜色来呢!请看,教师示范: (1)用油画棒、水彩笔或彩色铅笔示范:先涂一种颜色,在上面再涂另一种颜色,就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2)用水粉颜料示范:在第一中颜色没干时就紧接着涂另一种颜色,他们就回融化在一起。 7、大自然的色彩,丰富、美丽。你能用手头的色彩画工具,调配出大自然的色彩吗?请学生上黑板练习,评讲练习。 三、练习展评。 1、用手头的色彩画工具调配大自然的色彩并且画到作业纸上。 要求:画面整洁。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调得最多。 2、教师巡视指导。 3、展评作业。评选“色彩之星”。 四、反思拓展 今天我们了解并调配了色彩,希望大家课后多动手,调出更多的色彩!布置下一节课学具:水彩笔、铅笔、作业本、书等作画工具。 板书设计: 1、走进大自然 挂图 演示 学生作业 1、走进大自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大自然中的色彩,并能叫出它的名字。 2、熟悉作画工具,学习使用方法,训练调色能力。

三年级语文《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目标: 1.学会写12个字,熟悉本课相关的词语,认识7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让学生知道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并感受美妙的声音,说说有些什么新的发现。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情境。 1.师:同学们,这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有花、草、蝴蝶、小鸟等动植物,这是看到的。大自然里还能听到什么呢?你们可要听仔细啦!(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大自然里除了刚才听到的声音外,还有哪些声音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语言文字中去感受那来自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了解文章大意。 1.请同学们轻轻翻开书,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检查反馈:

(1)要去参加大自然的音乐会,听那美妙的声音,得带上这群小伙伴。认识他们吗?自由读一读。 演奏温柔雄伟充满威力汇聚 呢喃细语汹涌澎湃波澜壮阔敲敲打打 淙淙潺潺哗啦啦唧哩哩滴滴答答叮叮咚咚 (2)先看第一行,谁愿意读?(评:你不仅字音读得准,而且声音非常响亮。)还有谁能像他这样读一遍?全班一起读一遍。 (3)再看第二行词,谁来读?(评:他的字音读得很准,尤其是“呢喃”鼻音读得很准。)全班一起读“呢喃细语”。 师:你们看,“呢喃”这两个字都是什么旁?表示与什么有关?怎样说话才是呢喃细语呢?我们去听听。(课件)两只小鸟挨在一起,轻轻的、柔柔的说话,这就是“呢喃细语”,全体女生读。 师:再来看这“汹涌澎湃”四个字,都是什么旁?说明什么?(水多)我们去看看。(课件)海浪猛烈地拍打着礁石,声势如此浩大,真是“汹涌澎湃”,全体男生读。全班一起把这些词连贯地读一遍。 (4)这些词谁会读?(评:这位同学的平舌音和翘舌音读得很清晰)来,请这一大组的同学读。这些词虽然形式不同,但它们都是表示声音的词,我们把它叫做——象声词。这些象声词读起来可有节奏了,声音听起来美妙极了(老师范读),请全体女生带着男生读。 三、整体感知。 1.现在字音读准了,让我们把这些小伙伴带入到文中,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看你知道了什么?【随机板书:风水动物】 2.大家真会读书。文中写了大自然里的风、水、动物都能发出各种美妙的声音。其实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概况了全文的所有内容,齐读第一自然段。【板书:美妙】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那么风的声音美妙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读完后告诉老师这一段有几句话? 2.是哪四句话呢,下面老师想请四位同学来给我们一句一句地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