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典音乐和乐器课件

中国古典音乐和乐器课件

广州教师招聘考试音乐基础知识西方音乐史常识

广州教师招聘考试音乐基础知识西方音乐史常 识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2014广州教师招聘考试音乐基础知识:西方音乐史常识 (四) 2014广州天河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明天(9月13日)正式开始,报考的考生们准备好了吗。在教师招考试中,音乐的基础知识很重要,尤其是音乐发展的历史。今天中公小编帮考生整理了一些西方音乐常识,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1.三重奏鸣曲:17世纪后半叶的奏鸣曲通常是为两个高音乐器和通奏低音而作,记谱上是三行乐谱。 2.独奏奏鸣曲:需要一个高音乐器和两个通奏低音演奏者合作。 3.巴罗克时期(德国)的键盘乐器:包括管风琴和古钢琴两大类。17世纪管风琴音乐最发达的地方是德国,主要体裁有三种:托卡塔(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接近即兴创作的体裁,技巧性比较高),赋格曲(是一种严格运用卡农模仿手法的复调体裁),以众赞歌为基础的作品,还有少量的舞曲。 4.德国着名的管风琴家和作曲家:布克斯特胡德,扎豪,巴赫。 5.古钢琴:拨弦古钢琴(也叫羽管键琴)、击弦古钢琴。体裁最重要的是主题与变奏和组曲两种。组曲是17世纪最后25年间定型的,来自意大利的室内奏鸣曲,由四种风格化的舞曲为核心有:德国阿拉曼德舞曲、法国库朗特舞曲、西班牙萨拉班舞曲、基格舞曲。 6.古钢琴音乐代表人物:德国作曲家弗罗贝格。 7.法国键盘音乐的代表人物:库普兰,古钢琴。 8.意大利键盘音乐的代表人物:弗雷思科巴尔第。

9.协奏曲:在16世纪是指独唱与合唱、特别是人声与器乐之间的协同合作,进行演唱和演奏的作品,到了17世纪,指近代独奏者或乐队之间的协奏。 10.巴罗克的器乐协奏曲:分三大类:1.大协奏曲,是一个独奏者组成的小组与乐队之间互相抗衡;2.乐队协奏曲,没有独奏、只有乐队部分的协奏曲;3.独奏协奏曲是为一个独奏乐器和乐队而作的。 相关推荐: 要了解更多广东教师招聘讯息,请访问。

中国传统乐器简介

1、旷古遗音埙之韵 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相传起源于一种叫做"石流星"的狩猎工具,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后来发展成为陶制的,形状也有多种,如扁圆形、椭圆形、球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埙顶端有吹孔,底部呈平面,侧壁开有音孔,从一个音孔发展到三个、五个、六个乃至八、九个音孔。 埙之曲——《妆台秋思》、《风竹》、《楚歌》、《遐思》 2、泉边月下品二胡 始于唐朝,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二胡集中于中高音域的表现,音色接近人声,情感表现力极高,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1920年代,二胡始作为独奏乐器出现在舞台上。在这之前,二胡多用于民间丝竹音乐演奏或民歌、戏曲的伴奏。 二胡之曲——《二泉映月》、《江河水》、《赛马》、《战马奔腾》 3、一缕沉香悠然笛 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部分笛子是竹制的,上开吹孔和膜孔各一,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音色清脆、明亮,可独奏、重奏与合奏。1987年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了7孔贾湖骨笛(距今约9000年),是世界最早的可吹奏乐器。 笛之曲——《梅花三弄》、《小放牛》、《姑苏行》 4、长歌慰我琵琶行 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我国,唐代是琵琶发展的高峰。琵琶被称为“民乐之王”、“弹拨乐器之王”、“弹拨乐器首座”。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在多用钢丝、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西方音乐史知识梳理

古罗马一.古希腊 .古希腊A 件古希腊乐谱,记谱法失传40人们挖掘出1. 特点:2. .单声部a .自然音加变化音b 密切结合 c.音乐,舞蹈诗歌 .常有乐器伴奏d .器乐:3 代表理性思维 a. 弦乐器-里拉琴 常用于史诗弹唱),光明神( )(b. 管乐器阿芙洛斯管代表感性思维-酒神常用于悲剧合唱 .著名人物:4 .毕达哥拉斯-a音乐理论家、哲学家、数学家,从数字的角度研究音乐 b.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对音乐的论述涉及研究音乐的社会道德与审美做用 c.阿里斯多赛诺斯-著作《和谐的要素》提出了四音音列

5.代表作品: 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荷马.a 总结:6. 但是古希腊音乐作品虽然没有直接流传下来,古希腊的音乐文化精神却深深影响着西方音乐的历史古罗马B. .大体分类为实用音乐与娱乐音乐1 配合多神制度 中世纪 :概述A. 世纪a. 5-15时间为公元 黑暗的十b.在音乐史上称为宗教的十个世纪()个世纪 音乐事件B. 格里高利圣咏公元5-9世纪1. a.格里高利圣咏之前的宗教音乐——Ⅰ.安布罗斯圣咏(米兰主教圣·安布罗. 编斯写圣)歌 法兰Ⅱ.高卢圣咏克的

Ⅲ. 西班牙的莫萨拉比圣咏 b.格里高利圣咏的建立——公元6世纪末,教宗格里高利一世为了统一教会仪式,编《唱经歌集》,称为格里高利圣咏 分类——现存的早起格里高利圣格里高利圣咏c.法兰一种是咏分两类,古罗马一种是克抄本,本。 的特征:d. 格里高利圣咏 是单音音乐,拉丁文词,男声演唱,乐谱.Ⅰ只有音高而无节拍的记录。 弥撒弥撒仪式中使用。.Ⅱ每日祈祷的日课和弥弥撒和常规弥撒两种——专用分专用、《慈悲经》如《哈利路亚》常规弥撒如撒《羔羊经》 演唱方式:交替式、应答式、独唱或齐唱Ⅲ.的直接咏唱方式 它有三种词曲关系:音节式、花唱式、纽.Ⅳ姆式多利亚、弗利几亚、利调式有八种类型Ⅴ-.迪亚、混合利迪亚以及派生出的四种副调式 2. 中世纪世俗音乐公元9-13世纪

古典音乐基本知识系列.docx

古典音乐基本知识系列 I.音乐曲式简介 【主题】 (T heme )乐曲中具有特征的、并处于显着地位的旋律。它 表现完整的或相对完整的乐思,为乐曲的核心。其形象鲜明、结构短小,是音乐发展的种子,它表达着一定的思想、性格、风格特征,是乐曲结构与发展的基本要素。它还具备一定的 概括性,多半富于歌唱性,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记忆。优秀 的音乐主题都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有的作品只有一个主 题,更多的作品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代表不同性格 并形成对比。主题常在乐曲开头出现,但有时它的全貌要在 整个作品不断展开中才能显示出来。【曲式】 (F orm , musical )乐曲的结构形式。曲调在发展过程中形 成各种段落,根据这些段落形成的规律性,而找出具有共性 的格式便是曲式。乐段的结构及一部曲式:乐段通常由两个 乐句或四个乐句构成。由两个各有四小节(或八小节)的乐 句组成的 "乐段 "(专称为 "方整性的乐段 ")在器乐曲中最为常见。其特点是平衡、均称感强。一首乐曲仅由一个乐段构成 的称 "一部曲式 "。【二部曲式】 由两个明显的乐段组成,前后两段互相对称或对比。其通常

式 A+ B。是曲的基本形式之一。【三部曲式】由三个段落 成,其中第三段与第一段相同或基本相同,第 二段具有比性,第三段有再性。其式A+ B +A。【复三部曲式】 三段式曲体的复化。其中有一段以上本 身就是由二段体或三段体等构成。其式有:A+ B( a++A 等等。器曲中常采用此种曲式。【奏曲式】 (Variation form )先奏出一自成段落的主,然后以一系列的主 形(即奏),使主通多次不同的奏而得到 多方面的。其式:主-奏1-奏 2-奏 3??,少三五次,多数十次。奏的主,大都美人。常有用奏 曲式写成的独立曲,也有用于奏曲等大型曲中(通常用于慢 意中),如多芬的《情奏曲》。【回旋曲式】 (Rondo form )起源于欧洲民的舞曲,十八世初叶法国古琴 曲多用之。以一再反复的基本主与若干各不相同 的"插段 "交替出原。其式: A(基本主)+B(第一插段)+ A+C(第二插段)+ A?。种曲式适于表活的情景,奏曲、交响曲等大型曲的末章常用之,以烈的气氛束音。【奏曲式】 (Sonata form )曲的构形式之一。它欧洲十八世下半叶以来,各种大型器体裁中最常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

西方音乐史笔记整理资料.docx

第六章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文化时间:整个19 世纪 时代概述 背景:十八世纪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 1815 年、1830 年、1831 年、 1848 年、1861 年、1871 年、 主要音乐风格: 塑造与现实对立的想象中的形象 情感大于理智个性大于共性注重心理刻画和声色彩性大于功能性 内容重于形势创新体裁、发展手段、改变形势加强与姐妹艺术的联系 民族主义音乐迅速崛起 浪漫主义音乐的时期划分 早期: 19 世纪初 ~19 世纪上半叶 中期: 19 世纪中 ~19 世纪下半叶 晚期: 19 世纪末 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分支:标题音乐、民族乐派 浪漫主义个时期的主要音乐家 早期:韦伯、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柏辽兹、肖邦 门德尔松:创办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确立用指挥棒指挥,发掘并指挥演出前辈的作品 舒曼:由钢琴演奏转向作曲与评论,创办的《新音乐杂志》起到了传播新思想,介绍新音乐, 推荐新人,并对“庸夫俗子“音乐进行抨击的作用。 柏辽兹:标题音乐的代表人物,标题交响曲的创导人,配器史上的重要人物。 中期:李斯特、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瓦格纳、瓦尔夫、布鲁克纳 李斯特:标题音乐的代表人物,交响诗的创导人,钢琴音乐的重要代表。 勃拉姆斯:浪漫主义时期的古典主义者 柴可夫斯基:与强力集团相对,以借鉴西方作曲技术为主的俄罗斯世界主义作曲家 布鲁克纳:受瓦格纳影响,在交响曲创作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晚期:马勒、理查斯特劳斯 晚期浪漫派的主要风格:受瓦格纳影响,注重庞大的乐队标志和冗长的音乐篇幅,运用尖锐 的不协和弦和半音和声。瓦格纳在论著《音乐与戏剧》中提出:戏剧是目的、音乐只是 手段(认为以往的歌剧已本墨倒之)。他强调未来艺术必须以浪漫主义歌剧的发展线索古希腊悲剧为榜样达到再次综合。运用场幕结构、无终旋律、 德奥歌剧:诵唱旋律、主导动机、半音和声、重浓的管弦乐等改革性手段,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并改称为“乐剧” ,以替代以“歌”为主的传统歌剧。半音和 瓦格纳乐剧改革声打开了通向调性瓦解的大门。代表作有《特里斯坦与伊索尔 德》、四部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等。

古典音乐鉴赏心得体会

古典音乐鉴赏心得体会 导语:我觉得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其最后一句的话,应该就是每个人对于同一份音乐作品,会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和理解。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古典音乐鉴赏心得体会文章,仅供参考! 古典音乐鉴赏心得体会在本学期,我选择了《音乐鉴赏》课作为选修课。起初我选修《音乐鉴赏》课,也仅仅是因为觉得鉴赏音乐时不用动脑子,不用写字,只要用耳朵去听就行,上课时会很轻松。其实我本人自认为我自己是一个严重缺乏音乐细胞的人,甚至可以说我对音乐是一无所知的。但是在现代这个音乐无处不在的社会熏陶之下也或多或少的接触了一点音乐。当然我接触的音乐也只是皮毛而已。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当心烦意乱的时候,静静的聆听音乐,心情就会好很多。我想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带给人的有时候不仅仅是美感,还有精神的吧。当然了,虽然我平时很喜欢听音乐,特别是在流行音乐方面,但也仅仅是停留在喜欢听的层次方面,而不是会去欣赏或鉴赏它。但在上过几堂课之后,我的想法有了些变化。我渐渐地就被它吸引了,它让我再次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课堂上老师不但教给我们一些基础乐理知识以便我们更好的学习,还叫我们学会聆听,还给我们介绍了好多经典的乐曲和一些非常有特色的民族乐器。这不但

使我们了解一些民族音乐,也使我们受益颇多。甚至到现在还有一些优美的民族音乐一直萦绕在我耳边呢!就这样,渐渐地我对鉴赏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懂得了鉴赏音乐的方式方法,并且在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以及我利用业余时间增加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之后,我的音乐文化知识增长了许多,了解了更多种形式的音乐。同时,我的艺术修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老实说,我在学习《音乐鉴赏》课前,对音乐的认识更多的是在流行音乐方面,仅仅是喜欢一些歌手的声音和一些歌词的意蕴。当然了,我之所以更关注流行音乐,也是因为它的语言比较生活化、节奏也比较明快、更加贴近生活、易于让我接受。而对于其它方面的音乐,我则是一知半解,而这次《音乐鉴赏》课使我开阔了眼界。在《音乐鉴赏》课上,我们是以“聆听”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聆听是沟通的开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觉得老师就像是一个导游,一直引导着我们直接面对音乐,体验音乐,同时也给我们留有想像的空间,这使我们能够很好的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在课上,我们都欣赏了民乐、管弦乐、钢琴曲、圆舞曲、小夜曲同时,为了更好的使我们欣赏音乐,了解音乐家的故事。老师也为我们准备了一部以音乐为题材的电影:《出水芙蓉》。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一直在猜测,这部片子里面的很多演员应该都是真正的艺术家。因为他们的才情和对音乐的感

古典音乐欣赏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我们离古典音乐有多远练习: 1.中国音乐的第一属性是( A.教育) A、教育 B、礼 C、娱乐 2.古琴曲《高山》、《流水》是谁的作品?( B.俞伯牙) A. 钟子期 B. 俞伯牙 C. 姜子牙 3.在音乐厅听交响乐作品的过程中,乐章之间是否应该鼓掌? ( B.不可以) A. 可以 B. 不可以 C. 看情况 4. 西方历史上音乐的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_______。( A.宗教) A. 宗教 B. 教育 C. 祭奠 5.音乐在中国古代主要具有教育、娱乐、___的作用?( C.仪式) A. 审美 B. 祭拜 C. 仪式 第二章谁误读了贝多芬练习: 1.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中,四部被冠以名称,其中第三交响曲又称:( C.英雄) A. 合唱 B. 田园 C. 英雄 D. 命运 解析:贝多芬共创作了九部交响曲,大家记住的主要有四部: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 2.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在钢琴音乐史中占有极高地位,被称为钢琴文献中的“新约全书”,他一共创作了多少首钢琴奏鸣曲?( B. 32首) A. 14首 B. 32首 C. 9首 D. 10首 3.贝多芬创作的标题为田园的是第几部交响乐?( C.第六) A. 第三 B. 第五 C. 第六 4.贝多芬出生在德国的_____?( B.波恩) A. 慕尼黑 B. 波恩 C. 莱比锡 5.贝多芬是__________代表人物之一。( A.维也纳古典乐派) A. 维也纳古典乐派 B. 维也纳浪漫乐派 C. 德国浪漫乐派 第三章音乐天才---门德尔松练习: 1.门德尔松的第四交响曲《意大利》中的第四乐章是:( A.萨塔列罗,急板) A. 萨塔列罗,急板 B. 优雅的中板 C. 活泼的快板 D. 行板 解析:《”意大利”交响曲》第一乐章是活泼的快板。第二乐章是行板,这个乐章又称"朝圣进行曲"。第三乐章是优雅的中板。第四乐章叫做萨塔列罗,急板。 2.门德尔松在蜜月期间构思了一部作品,后来深得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喜爱,这部作品是: ( D.清唱剧《伊利亚》) A. 第三交响曲《苏格兰》 B.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C. 无词歌-春之歌 D. 清唱剧《伊利亚》 3.门德尔松是________的代表人物( B.德国浪漫乐派) A. 维也纳浪漫乐派 B. 德国浪漫乐派 C. 维也纳古典乐派 4.门德尔松与舒曼等人一起创办了_______( A.莱比锡音乐学院) A. 莱比锡音乐学院 B. 汉堡音乐学院 C. 慕尼黑音乐学院 5.门德尔松20岁时指挥《_______》所作的那次著名的演出大大推动了巴赫音乐的复兴. (B.马太受难曲) A. 耶稣受难曲 B. 马太受难曲 C. 约翰受难曲

古典音乐知识汇总

俺来耳机大毒坛也有一段时间了, 最近用了两个星期把近三百页的古典音乐版看了一遍,收获很大。 我把很多文章都做了书签,不敢独享, 现回馈于爱乐之人。希望能对象我这样的新手有帮助。 erji-classical 文章 概念 转贴乐评推荐:赋格曲——贝多芬音乐心灵的永恒提问 弦乐四重奏的世界 请问:什么是“咏叹调”? 小提琴的力量布里奇斯(澳大利亚)/文 转贴指挥家的任务与风格 指挥是怎么掌控一支曲子的演奏节奏的? 常用音乐术语 什么是洛可可呢? 菜鸟请大家解释一下室内乐和室外乐的定义,谢谢 不懂就问--请问什么是斌格? 不懂就问系列:什么叫历史录音? 谁能说出古典音乐究竟是什么风格? 转贴史怀哲的《巴赫论》与《德法两国管风琴的制造与演奏风琴的技巧》帮我扫个盲! 从结构上理解钢琴协奏曲 音乐中的数字: 速度和音高 大禾花是? 问下,协奏属于交响么? 入门 也转一帖文笔很好(长) 如何欣賞古典音樂 转贴什么是古典音乐?伯恩斯坦著 欣赏古典音乐的几个境界,传贴 请问什么是古典音乐? 转载--即兴聆乐古典音乐的人文精神随想 谈古典音乐论坛初哥的几大症状!!! 作曲家的人格气质与风格 推荐转贴古典音乐的『新天新地』之六:精致录音艺术的文化传统

古典的入门感受及想法 古典音乐基本常识(大家最好能记住) 为朋友推荐了一些“复杂”的古典音乐作品D(ZT) ■古典扫盲■之骨干音乐家 (请教)如何听古典音乐?(推选入门书籍) 问:如何去听音乐会。因该注意什么? 想接触交响乐,请大家指点一下 转贴:完全傻瓜古典专辑by CATS 讨论在音质,曲目涵盖,演奏水平之间的优先顺序该怎么排比较好?问个细节问题:大家怎样听古典音乐的... 初听古典有必要追究版本问题吗? 巴洛克算不算古典? 刚接触歌剧,想问一下,大家听歌剧,都能听懂唱词吗? 为一起初入门的转载文... ZT 感想 原创几张CD与几段生活的故事 音乐笔谈(原创) 原创我是这样理解音乐的 原创我听古典音乐 推荐转贴文化省思》古典音乐界『庸俗化』现象的省思苏友瑞 转帖古典音乐欣赏者特质 ~ZZ~年轻人欣赏古典音乐可能遇到的困难 (转贴)第三只眼看国人听古典音乐 一点想法和建议 人生苦乐总相随(兼回aiyue1129兄) 转载一篇非常不错的古典音乐文章(推荐)--共鸣就共鸣 我对音乐的一些看法!(原创) 对古典的看法 弃智 补充完整,我所听过的最具中国古典风味的音乐,和纳西古乐之我见转贴推荐:【即兴聆乐】从古典音乐的《入门问题》谈起 音乐杂谈 潜水一年多,今天发一篇——断臂的维纳斯 【原创】《偶心中的经典+入门的4大交响曲》 瞎谈几句音乐会现场以及一些杂七杂八随想。 古典音乐与灵魂。。。 浅浅的谈一下巴赫和勃拉姆斯的协奏曲 书香碟韵 经验 转贴:购买古典音乐唱片的八条心得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风格特征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风格特征 本学期我选修了欧洲音乐史,因为我一直对古典音乐有着浓厚的热爱。我综合一个学期以来所学的关于欧洲音乐史的知识和自己搜集的一些资料,对这个学期的学习进行一个总结。在这里我从欧洲音乐史中选择了古典主义时期具体阐述一下这一时期音乐的风格特征。 古典主义时期主要是指欧洲音乐史1750年至1827年左右这70多年的历史阶段。 古典主义时期之前欧洲爆发了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掀起的启蒙运动,它对当时的教会权威和封建制度采取怀疑或反对的态度,把“理性”推崇为思想和行动的基础,相信实用性实验知识的效用和相信普遍自然感觉的价值,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后来又经历了狂飙突进运动、德国资产阶级文学运动的洗礼,欧洲音乐的主题从延续近千年对神的虔诚转移到对理性的崇尚上来,使得古典时期的作品开始具有丰富的哲理内涵。所以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社会文化特质表现为强调人性解放,崇尚英雄主义,追求人权平等。 这一时期音乐的整体风格特征主要表现在一下七个方面:1、音乐从教堂步入宫廷,并逐步走向社会,走向民众。2、音乐创作不再以巴罗克时期的复调手法为主,采用的是主调音乐形式,加强了旋律与和声的对应,建立起“主—下属—属—主”的功能和声进行。3、确立曲式分段式结构原则,旋律不再采用巴罗克时期延绵不断、扩充的音型,而是以短小对称的2、4小节(也有3、5、6小节)为基本单位形成方整型乐句结构。音乐呈现出优美、简单、均衡的特征。4、主题动机式发展,以主题间的对比取代巴罗克时期单一主题的模进发展。5、“通

奏低音”被明确的乐器记谱取代,使作曲家对乐器音色的体验更明晰。6、追求客观的美,描绘自然界中的人挣脱对教堂中的神、宫廷中的君主的依恋,拓宽了音乐的表现范围和表现力。7、音乐的重心移到新型的器乐体裁——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四重奏上。以上这些变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类型主要世俗化,专业化,定向化。 在古典主义这一音乐时期不仅确立了主调音乐形式,还出现了三个重要的乐派曼海姆乐派、柏林乐派和维也纳古典乐派和许多优秀的音乐家。 曼海姆乐派是18世纪在德国南部曼海姆形成的一个音乐流派。曼海姆乐派在音乐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主要有(1)在结构上,奠定了古典交响乐的基本结构布局,在意大利歌剧序曲快—慢—快结构的基础上加入了快速的第四乐章,形成了快板—行板—小步舞曲—快板终曲的交响乐套曲形式。(2)在演奏风格上,仔细安排乐队演奏力度上“渐强”、“渐弱”的情感幅度变化,在当时具有前瞻性。(3)在创作上,以主调音乐风格为主,重视以小提琴为中心的旋律声部,加强了管乐器的色彩效果,废除了巴罗克时期乐队通奏低音的写法,开创性地采用总谱形式进行创作。(4)在乐队编制上,形成了相当完整的交响乐队,1756年达到56人,成为当时欧洲最大、最优秀的管弦乐队。 柏林乐派是18世纪下半叶在柏林形成的一个乐派,这个乐派的特征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1)风格比较保守,音乐多采用对位手法,交响曲多为三个乐章。(2)这个乐派的贡献在于强调交响乐中的情感表达,信奉“情感主义”,比曼海姆乐派的音乐更动情。它把奏鸣曲式中呈示部的两个主题真正分开,扩大了展开部的发展,奠定了近代奏鸣曲的基础。 维也纳古典乐派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20年代,随着“启蒙运动”的

古典音乐理论知识

古典音乐理论知识 古典音乐知识的普及 中世纪时期(MEDIEVALPERIOD)(1450年前) 这个时期以教堂音乐为主,大多是单声部音乐,如格里高利素歌(GREGORIANCHANT)等,由于时间的久远,人们已经无法知道具体的 作曲家的姓名。 文艺复兴时期(RENAISSANCEPERIOD)(1450-1600年) 这个时期是人类艺术的再生,音乐的理论及实践得到极大的发展,以圣经故事为主,创作了大量的教堂音乐,弥撒曲、安魂曲等。 巴洛克时期(BAROQUEPERIOD)(1600-1750年) 这一时期音乐有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一批伟大的音乐家,如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等等。 古典主义时期(CLASSICALPERIOD)(1750-1820年)。 这一时期作曲家按曲式与结构方面的某些基本传统概念作为表达乐思的自然构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 浪漫主义时期(ROMANTICPERIOD)(1820-1910年)。 最广义地讲,从古典主义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的转变,可以说是从共性到个性的重点的转移。这一时期的风格与技术的变化可以清 晰地在三方面看出:一是和声,变化音迅速发展;二是乐队;三是乐 器演奏技巧。另外的一些变化如旋律风格的变化(小型曲式更为抒情,大型曲式更为华丽);节奏风格的变化(节奏更为夸张);以及曲式上的 变化(更多地追求织体的前后连贯,主题更加“有机”地发展和演化)。可以说这是音乐史上百花齐放的时期,这一时期造就了无数的 作曲家。 20世纪及以后(1900-现在)。

这一时期产生了新古典主义、新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等流派。 中世纪时期(MedievalPeriod)(1450年前) 这一时期主要是罗马天主教会所保存的在教堂中广为演唱的单声部歌曲集。大多用于两种礼拜仪式:一是弥撒,歌词为纪念基督最 后晚餐及其献身事迹,这是教堂仪式的中心;二是日课,就是修道院每天咏唱的八课圣事,主要以诗篇为主。 巴洛克时期(Baroque)(约为公元1600—1750) 这一时期的音乐是现代演奏会的先河。作曲家手下的巴洛克音乐带有显见的特性:华丽、复杂、藻饰、扭曲,著重于超现实和雄伟宏奇,这些特质都能彼此融会贯通。如果说文艺复兴时代(以及后来的 古典时代)代表著井然的秩序和澄澈的表现,那么巴洛克时代(及后来的浪漫时代)就是代表著骚动、不安和疑虑。四声部的和声,以及加 上文字指示和弦的「数字低音」(figuredbass)都产生于巴洛克时代;旧有的教会调式消逝,大小调音阶系统和沿用至今的相关调性之崛起,是巴洛克时代大事。另外,节奏思想也在这个时代萌芽,也就是在音 乐曲谱中加入小节线。这些形式日后直接衍生为奏鸣曲、交响曲、 协奏曲、前奏曲与变奏曲。不过巴洛克时代也不乏一些自由的曲式--如触技曲、幻想曲、序曲和主题模仿(古幻想曲)。 古典主义时期(Classicl)(约公元1750—1820) 因为这一时期的三位代表性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生活与创作主要都在维也纳,因此又被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或“维 也纳古典主义音乐”。此时期作家中,莫扎特的小夜曲、嬉游曲等 都很具亲和力。海顿的第一、二号大提琴协奏曲也会是很适合入门 者欣赏的曲目。至于贝多芬的作品,轰轰烈烈的音响俯手可得,个 人比较欣赏他的小提琴奏鸣曲《春》、钢琴奏鸣曲《悲怆》、《热情》、《月光》。 浪漫主义时期(Romanticism)(约为公元1820—1900) 这一时期的音乐更注重表达人的精神境界与主观感情,对自然景物的表现也愈加突出,创作上对民族和民间音乐的利用更加重视与

中国古代乐器怎么分类

中国古代乐器怎么分类 世界的乐器品种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人们出于辨识、研究方便, 喜欢将它们作归类处理。出于不同的年代和目的,对乐器分类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乐器怎么分类,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古代有一种按乐器的制作材料分类的方法,称为“八音分类法”。八音是指的八种材料“金、石、土、革、丝、竹、匏、木” “金”指用金属制作的乐器,如编钟。 “石”指用石头或玉石制作的乐器,如磬。 “土”指用陶土制作的乐器,如“埙”、缶(fou ){远在3000 多年前的夏、商时代,我国就产生了类似水碗的演奏形式;;“击缶”。缶初为先民们装食物饮料的器皿,后发展为打击乐器。《易。离》中记载:“不鼓缶而歌”,《诗经。陈风》中亦有“坎其击缶”。据传古代“击缶”,是用12个小碗敲击成曲的,后来“击缶”演变为击“瓯”, 瓯是盆盂;类的瓦器,很像个小碗。战国时期有名的渑池会,蔺相如就是逼秦王击瓯以回击赵王鼓瑟之辱。击瓯在晋代已很流行。隋朝的音乐奇人万宝常在一次与人吃饭时就曾随手击碗成曲,水碗到了唐代还有所发展。} “革”用动物皮革制作的乐器,如鼓。 “丝”指用丝弦制成的乐器,如琴、瑟等。 “竹”指用竹子制成的乐器,筚篥、篪(音chi,二声。古代两

端封闭的笛子) “匏”指用葫芦制成的乐器,如笙、竽。 “木”指木制的乐器,如(木兄)音zhu四声、(吾攵)音yu 二声。 八音分类法的优点是比较直观的,当时在既没有声学观测仪器, 又没有系统的声学理论指导的情况下,按乐器制作材料来分类,应当说是一种顺理成章地选择。但在今天看来,八音分类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八音”并不能涵盖当时所有乐器的材料。例如,古代还有一类乐器是用兽骨制成,例如80年代后期在河南舞阳地区贾湖村,就出土了一些用丹顶鹤的尺骨制成的骨笛。 再者,“八音”分类无声学章法可循。按道理“八音”应当按振动体材料来分类,譬如琴和瑟都是在木质琴身上张弦的乐器,这两种乐器之所以归为“丝”而没有归为“木”,就因为振动体是丝质的琴弦,不是木质的琴身。按此逻辑,笙和竽不能归为“匏”,而应该归为“金”或“竹”,因为这两件乐器的振动体是铜制或竹制的簧片, “匏”(葫芦)只是共鸣体。 中国古代乐器分类之管弦乐队分类法这种分类法源于欧洲,是以西洋管弦乐队中乐器声部的划分模式为分类原则,所有乐器分为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三大类。第一大类还可进一步细分,如,弦乐器可分为拉弦乐器(如小提琴)、拨弦乐器(如竖琴)和击弦乐器(如钢琴):管乐器可分为木管乐器(如单簧管)和铜管乐器(如小号): 等等。加有一种分类法是在上述三种乐器的基础上增加键盘乐器(如

古典音乐介绍

中文名称:拉赫玛尼诺夫: 钢琴协奏曲1-4 英文名称:Vladimir Ashkenazy - 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s 1-4 资源类型:APE 版本:分轨2CD 发行时间:1995年 专辑歌手:Vladimir Ashkenazy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 地区:英国 简介: 专辑名称:拉赫玛尼诺夫: 钢琴协奏曲1-4 专辑歌手: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 发行日期:1995 专辑语种:纯音乐 专辑类型:古典音乐/协奏曲 唱片公司:Decca 唱片编号:444839-2 ADD 2CD 压缩比率:APE 专辑介绍:

阿什肯纳齐的1997年出版的这套拉氏钢琴全集,被认为是所有版本中最出色的,英国权威《企鹅唱片指南》将这套唱片评为最高的―三星带花‖名片。阿什肯纳齐的演奏极富诗意,音色明亮华丽,并且自然是充满了俄罗斯的气息。普烈文指挥的伦敦交响乐团也被焕发出亮丽的色泽,既富气势又不喧宾夺主,与阿什肯纳齐的钢琴互为衬托。特别是第二钢琴曲,听了几乎会让人落泪。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 ,1873-1943),俄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晚期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之一。出生于富贵家庭,曾就学于莫斯科音乐学院,二十岁就一举成名。在音乐史上,像他这样顺利的音乐家是少见的。但是,拉赫玛尼诺夫在政治上并不是守旧派,同当时的很多的俄罗斯知识分子一样,他对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俄国社会现实是不满的。1905年,俄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最终遭到失败,但其影响深远。此后一直到1918年―二月革命‖,这一时期成为拉赫玛尼诺夫创作力最为旺盛的阶段。他的创作深受柴科夫斯基影响,有深厚的民族音乐基础,旋律丰富,擅长史诗式状阔的音乐风格。先后作有《钢琴协奏曲》四首、《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二十四首《前奏曲》、《音画练习曲》、歌剧《阿莱科》、《利米尼的法兰契斯卡》和《第二交响曲》、管弦乐《死之岛》、《钟》以及浪漫曲等著名作品。后从事指挥,介绍了不少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1918年移居美国后,创作上充满了不协和与悲剧性,成为二十世纪上半叶重要的钢琴演奏家。 拉赫玛尼诺夫一生共著有四部钢琴协奏曲。其中当属《第二钢琴协奏曲》最为动听和著名,乐曲开头象―钟声‖般的主题,恐怕是古典音乐中最令人难忘的声音了。《第一钢琴协奏曲》与《第四钢琴协奏曲》熟悉的人很少,而《第二钢琴协奏曲》和《第三钢琴协奏曲》所具有的高度艺术水平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大超过了拉赫玛尼诺夫后期在国外的一些创作,和柴科夫斯基著名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一样,这两首钢琴协奏曲也可以称作为钢琴和管弦乐队而写的交响曲。 《第一号钢琴协奏曲》是拉赫玛尼诺夫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学生时代的作品,那时的他一心想着写出可以继承柴科夫斯基精神的俄国作品,但是这首曲子的完成定稿却在他的第二、第三钢琴协奏曲之后,同时也是他告别俄国前最后完成的作品。 《c 小调第二号钢琴协奏曲》被公认为是拉赫玛尼诺夫的―最高杰作‖,广受世人的喜爱和欢迎。在所有俄罗斯作曲家所作的钢琴协奏曲中,本曲为首屈一指的名作。本曲除了在构造上的完满妥善之外,同时充分发挥了钢琴化的效果,艺术形象特别丰富,它兼备严峻的戏剧性和明朗而奋激的抒情性,而且把这些作了绝佳的统一。这种对比用两组不同的音乐形象来体现:其中一个是充满意志力的主题,它的节奏明晰,但饰有阴暗而严厉的色调;另一个则是情绪激昂、宽广自由地流转的歌曲性旋律。尤其是本曲中的几个旋律充满了浪漫性情趣,因此不是经常被附上各种歌词竞相演唱,就是被世人编成爵士乐,广为流传。 1892年,拉赫玛尼诺夫荣获钢琴金奖,同年他从莫斯科音乐院毕业之后,就已经颇有声望了。这时候他受托作一首钢琴协奏曲,于是在1899年开始着手创作。然而不久后,他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直至1900年五月才逐渐痊愈,所以《C小调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实际完成于1901年。有些人认为这一协奏曲所拥有的忧郁性格,就是从拉赫玛尼诺夫这一段病情而来。其实不尽如此,从本曲宏大的气势来看,倒不如说它是拉赫玛尼诺夫完全恢复健康后,创作欲横溢时的优秀作品。

西方音乐史知识点复习 古希腊音乐

西方音乐史知识点复习一 古希腊音乐 古希腊人对音乐的关注是与美学、哲学联系在一起的,是体现并来源于着对神的崇拜,它伴随着戏剧、史诗、诗歌、乐器、声乐、绘画、雕塑等艺术文化的发展,发展的全面性和多样性可谓是古代人类文明的巅峰。 一、古希腊的音乐发展状况 1、音乐与神的崇拜 对于古希腊人来说,音乐实际上被视为神灵的礼物。特定乐器的发明归属于特定的神:爱马仕的竖琴,潘瘘管(排箫)和阿西娜的aulos (长笛)。在希腊神话中,缪斯人将音乐的各种元素拟人化(用广义的希腊语来说),据说是为了娱乐神山。奥林匹斯山以其神圣的音乐,跳舞和唱歌。与音乐密切相关的其他神话人物是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os)和他的追随者萨蒂尔和梅纳德斯。Amphion 和Thamyres都以演奏kithara(吉他)的技巧而闻名,而Orpheus 被誉为出色的歌手和七弦琴演奏家。 古希腊神话中记载着艺术之神阿波罗和管理九种艺术的muse缪斯以及琴师奥菲欧的传说 2、诗歌的繁荣 (1)史诗: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公元前6世纪得以文字记录,口头吟唱进行流传)和《奥德赛》 (2)抒情诗歌的繁荣较早的抒情诗作者萨福(独唱抒情诗的女诗人)、达罗斯(合唱抒情诗的代表,颂神歌、酒神歌、迎神赛会和唱歌、竞技胜利者颂歌等)阿西乌斯、泰潘德。 3、古希腊的戏剧 (1)特点:希腊的“悲剧”(奴隶时代的鼎盛时期)集音乐、诗歌、舞蹈、表演于一体,是一种综合性艺术;音乐(尤其是声乐)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独白或对白都是用歌唱来表达,歌唱的同时也有器乐简单伴奏;合唱是载歌载舞的;舞蹈动作简单。 (2)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匹得斯 (想了解更多古希腊戏剧的知识,可关注公众号Liz音乐录) 二、古希腊的乐器 希腊的乐器主要有弦乐和管乐两类,弦乐的代表是lyres里拉琴,管乐的代表是aulos阿夫洛斯管。 三、古希腊的音乐理论 1、音阶和调式理论在当时的古希腊,音阶的构成以四音音列为基础。

中国古代乐器古琴

中国古代乐器古琴 琴,后加至七根弦(亦称“七弦琴”;通称“古琴”);某些乐器的统称。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古代乐器古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琴的起源 琴发明于伏羲时代(伏羲在位年代2400 BC-2370 BC,参见本百科词条“三皇五帝年表”),为五弦之琴,或云为神农(2370 BC-2338 BC)所作(《古史考》:伏羲作琴、瑟。《纲鉴易知录》:伏羲斫桐为琴,绳丝为弦;绠桑为瑟。《帝王世纪》:神农始作五弦之琴,以具宫商角徵羽音。历九代至文王,复增其二弦,曰少宫、少商。)琴发明的地点在今鲁西豫东地区(伏羲之都在今河南淮阳,神农之都在今山东曲阜)。 琴的运用 琴和笛、箫等其他乐器一样,隔墙也能欣赏其乐声。而“琴”字从“今”,强调“当面演奏”,是指其演奏的隆重性、郑重性而言,它是为高贵宾客演奏用的高级乐器,宾客在聆听琴曲时,必须正襟危坐,现代西方人欣赏古典音乐时不能随便离开座位,也是此理。这是一种文化素质和修养的体现,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 琴的出处 〔古文〕琴《唐韵》巨今切《集韵》《韵会》《正韵》渠金切,音

靲。 《说文》本作琴,禁也。象形。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徐曰》君子所以自禁制也。 《白虎通》琴以禁制淫邪,正人心也。 《琴论》伏羲氏削桐为琴,面圆法天,底方象地,龙池八寸通八风,凤池四寸合四气。琴长三尺六寸,象三百六十日。广六寸,象六合。前广後狭,象尊也。上圆下方,法天地也。五弦象五行,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武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 《三礼图》琴第一弦为宫,次商角羽徵,次少宫,次少商。琴有弦有徽,有首有尾,有脣有足,有腹有背,有腰有肩有越。脣名龙唇,足名凤足,背名仙人,腰名美女。越长者龙池,短者凤沼。临岳琴首,絚弦者也。岳山琴尾高起,絚弦者也。城路,岳山下路也。鴈足支肩下,系弦者也。轸支足下,转扭调弦者也。 《正字通》琴名奇雅者,如伏羲,婴贡梓。帝命下相柏皇为琴,曰丹维,曰祖牀。帝俊琴曰电母。俊之子晏龙琴曰菌首,曰白民。伊陟琴曰国阿。周宣王琴曰向风,铭曰情有耳,伏寇在。是祝琴曰太古。楚玉子无亏抚琴为洞庭木秋之歌琴曰靑翻。崔駰琴曰卧冰。戴逵琴曰黑鹄。逵之子仲若琴曰跃鲂。兄勃琴曰应谷。柳文畅琴曰春风。此数名可与号锺,露越,绿绮,焦尾同备藻绘也。 又地名。《公羊传;定八年》甲起於琴如。《注》琴如,地名。 又《山海经》西南黑水之闲有广都之野,冬夏播琴。《注》郭曰:播琴犹播殖,方俗言耳。又姓。琴张,孔子弟子,字子开。见《左

西方音乐史知识梳理

一.古希腊古罗马 A.古希腊 1.人们挖掘出40件古希腊乐谱,记谱法失传 2.特点: a.单声部 b.自然音加变化音 c.音乐,舞蹈诗歌密切结合 d.常有乐器伴奏 3.器乐: a. 弦乐器-里拉琴代表理性思维(光明神),常用于史诗弹唱 b. 管乐器-阿芙洛斯管代表感性思维(酒神)常用于悲剧合唱 4.著名人物: a.毕达哥拉斯-音乐理论家、哲学家、数学家, 从数字的角度研究音乐 b.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对音乐的论述涉及研 究音乐的社会道德 与审美做用 c.阿里斯多赛诺斯-著作《和谐的要素》提出了四音音列 5.代表作品:

a.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6. 总结: 古希腊音乐作品虽然没有直接流传下来,但是 古希腊的音乐文化精神却深深影响着西方音 乐的历史 B.古罗马 1.大体分类为实用音乐与娱乐音乐 配合多神制度 中世纪 A.概述: a. 时间为公元5-15世纪 b.在音乐史上称为宗教的十个世纪(黑暗的十个世纪) B. 音乐事件 1.格里高利圣咏公元5-9世纪 a.格里高利圣咏之前的宗教音乐——Ⅰ.安布罗 斯圣 咏(米 兰主 教 圣·安 布罗

斯编 写圣 歌) Ⅱ.法兰 克的高卢圣咏 Ⅲ. 西班 牙的 莫萨 拉比 圣咏b.格里高利圣咏的建立——公元6世纪末,教宗 格里高利一世为了 统一教会仪式,编 《唱经歌集》,称为 格里高利圣咏

c.格里高利圣咏分类——现存的早起格里高利圣 咏分两类,一种是法兰 克抄本,一种是古罗马 本。 d. 格里高利圣咏的特征: Ⅰ.是单音音乐,拉丁文词,男声演唱,乐谱只有音高而无节拍的记录。 Ⅱ.每日祈祷的日课和弥撒仪式中使用。弥撒分专用弥撒和常规弥撒两种——专用弥 撒如《哈利路亚》常规弥撒如《慈悲经》、 《羔羊经》 Ⅲ.演唱方式:交替式、应答式、独唱或齐唱的直接咏唱方式 Ⅳ.它有三种词曲关系:音节式、花唱式、纽姆式 Ⅴ.调式有八种类型-多利亚、弗利几亚、利 迪亚、混合利迪亚以及 派生出的四种副调式 2. 中世纪世俗音乐公元9-13世纪 a. 欧洲公元10世纪就有流浪艺人记载,12、13世纪在法国流传起来.

古典音乐没落了吗

2010 —2011 学年第 2 学期 课程名称:音乐基础 任课教师:何毅鹏 题目:古典音乐没落了吗 学号:ADS10039 姓名:詹恒 年级:2010级 专业:艺术设计 提交日期:2011 年6 月16日评语: 成绩:评卷人:

有人说:古典音乐的没落已是现实。而我持反对意见,虽然说自己在没有上《音乐基础》这么课程之前,几乎不怎么听古典音乐。因为之前觉得它没有摇滚乐的劲爆,没有舞曲的快节奏,没有流行乐那么脍炙人口。认为有人认为“古典”给人的感觉有古董、古板的味道,而且被戴上了“严肃”的帽子,让人更不敢靠近。 但是上了这么课后,发现原来古典音乐不同于流行音乐的地方是它内涵深刻,能发人深思,更能使人高尚,免于低俗。再来看一下朗文辞典对古典音乐的解释:music that people consider serious and that has been popular for a long time。可见,古典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古典音乐是一个独立的流派,艺术手法讲求洗练,追求理性地表达情感。 音乐史上的古典时期基本上是属于器乐的,绝大多数作曲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器乐的体裁与形式,声乐的地位反而退居其次。敢于同大主教决裂的莫扎特,虽然在歌剧方面卓有贡献,他的器乐作品也是大量的。至于贝多芬,他纯粹是一位器乐作曲家,他以革命中的英雄作为作品的主人公,为此他有时也被称为革命的古典作曲家。古典主义的规范化确立了奏鸣曲、弦乐四重奏、协奏曲和交响曲等多乐章体裁和快板乐章奏鸣曲形式。古典风格作品中节奏与配器色彩灵活善变,而不是整乐章划一不变;古典作品中所有声部、甚至于演奏的力度,都由作曲家亲自写出和标明,

中国古代乐器介绍大全

中国古代乐器介绍大全 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仅从己出土的文物可证实:远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多种多样的乐器。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中国古代乐器介绍,希望你喜欢。 一、古代的“八音”分类法 周代,我国已有根据乐器的不同制作材料进行分类的方法,分成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叫做“八音”。在周末至清初的三千多年中,我国一直沿用“八音”分类法。 金类:主要是钟,钟盛行于青铜时代。钟在古代不仅是乐器,还是地位和权力象征的礼器。王公贵族在朝聘、祭祀等各种仪典、宴飨与日常燕乐中,广泛使用着钟乐。敲击钟的正鼓部和侧鼓部可发两个频率音,这两个音,一般为大小三度音程。另外还有磬、錞于、勾鑃,基本上都是钟的变形。 石类:各种磬,质料主要是石灰石,其次是青石和玉石。均上作倨句形,下作微弧形。大小厚薄各异。磬架用铜铸成,呈单面双层结构,横梁为圆管状。立柱和底座作怪兽状,龙头、鹤颈、鸟身、鳖足。造型奇特,制作精美而牢固。磬分上下两层悬挂,每层又分为两组,一组为六件,以四、五度关系排列;一组为十件,相邻两磬为二、三、四度关系。它们是按不同的律(调)组合的。 丝类:各种弦乐器,因为古时候的弦都是用丝作的。有琴、瑟、

筑、琵琶、胡琴、箜篌等。 竹类:竹制吹奏乐器,笛、箫、箎、排箫、管子等。 匏类:匏时葫芦类的植物果实,用匏作的乐器主要是笙。 土类:就是陶制乐器,埙、陶笛、陶鼓等。 革类:主要是各种鼓,以悬鼓和建鼓为主。 木类: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有各种木鼓、敔、柷。敔是古代打击乐器。形制呈伏虎状,虎背上有锯齿形薄木板,用一端劈成数根茎的竹筒,逆刮其锯齿发音,作乐曲的终结。用于历代宫廷雅乐。柷是古代打击乐器。形如方形木箱,上宽下窄,用椎(木棒)撞其内壁发声,表示乐曲即将起始。用于历代宫廷雅乐。 二、目前常见的乐器分类法(按演奏性能分类) 吹奏乐器 我国吹奏乐器的发音体大多为竹制或木制。根据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以气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动的有箫、笛(曲笛和梆笛)、口笛等。 第二类,气流通过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动的有唢呐、海笛、管子、双管和喉管等。 第三类,气流通过簧片引起管柱振动的有笙、抱笙、排笙、巴乌等。 由于发音原理不同,所以乐器的种类和音色极为丰富多彩,个性极强。并且由于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不同以及地区、民族、时代和演奏者的不同,使民族器乐中的吹奏乐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极其丰

音乐知识之古典音乐知识总汇

古典音乐知识总汇 古典音乐形式汇总(中英文注释版) (以字母表顺序排列) Aria:咏叹调(抒情调)配有伴奏的独唱曲,是歌剧或清唱剧里的歌曲,有时也用于抒情的器乐曲上。 Cantata:清唱剧以宗教文字为歌词,配以器乐伴奏的乐曲,但也有极少数是非宗教的世俗清唱剧。 Chamber Music:室乐三至十五件乐器合奏的器乐曲,如三重奏(Trio),四重奏(Quartet),五重奏(Quintet)等。 Chorale:圣咏曲德国新教或路得教会的一种感恩赞美诗歌。 Concerto:协奏曲巴罗克时期发展出来的曲种,通常是一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团合奏的乐曲,有时独奏乐器会有两至四件。 Concerto Grosso: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的先驱。比古典或浪漫时期的协奏曲结构规模较小,大协奏曲的独奏乐器通常都有两件或以上。 Etude:练习曲原指一些为针对某一种演奏技巧而作的简短乐曲,但在浪漫时代也有作曲家写作极为艰深的练习曲在音乐会中演奏。 Fugue:赋格曲源自拉丁文fuga,即逃遁的意思。赋格是复音音乐的重要曲式,同一旋律反复出现,互相重叠,或互相“逃难”对方。 Gregorian Chant:葛丽果圣歌葛丽果一世在第六世纪提倡的一种教会仪式音乐,由男歌手或男声合唱团演唱,经文全是拉丁文。 Homophony:主调音乐一个声部为主调,另由和弦(Chord)声部伴奏。Impromtu:即兴曲浪漫时期的一种音乐类型。是一种主要为钢琴而谱的短曲,具有即兴感,但并不是现场即兴演奏的。 Lied:德文艺术歌德文歌曲的意思,众数则称为Lieder。 Magrigal:牧歌没有乐器伴奏的声乐作品,歌词大多数与感情有关。 March:进行曲为进行或游行而作的儿拍子短曲。 Mass:弥撒曲以天主教弥撒中经文为唱词所写的大型声乐作品。 Minuet:小步舞曲原是一种法国舞曲,在十七世纪开始发展成艺术音乐的一部分,常见于巴罗克时期的舞曲或古典时期交响曲的第三乐 章。 Monophony:单音音乐只有一条旋律线的音乐。 Motet:经文歌源自十三世纪。是一种没有乐器伴奏的复音歌曲,以宗教文字为歌词。 Nocturne:夜曲浪漫气氛丰富的缓慢乐曲,大多数夜曲都是钢琴曲。 Opera:歌剧谱成音乐的戏剧,音乐,台词和剧情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四百年来歌剧艺术衍生出不同的类型:严肃歌剧(Opera Seria), 诙谐歌剧(Opera Buffa),美声歌剧(Bel Canto Opera),轻歌剧(Operetta),德国轻歌剧(Singspiel),乐剧(Music Drama)和法国喜剧歌剧(Opera Comique)等。 Oratorio:神剧原意是指祈祷室,十六世纪发展成的一种音乐类型。与歌剧相似,但唱词均以圣经为蓝本,也没有舞台布置或服装。 Overture:序曲法文开放的意思,是歌剧或神剧等同类作品开始时的器乐前奏。浪漫时期发展出音乐会序曲(Concert Overture),是一种独立的管弦乐作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