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丙酮酸脱氢酶(PDH)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可见分光光度法

丙酮酸脱氢酶(PDH)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可见分光光度法

丙酮酸脱氢酶(PDH)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可见分光光度法
丙酮酸脱氢酶(PDH)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可见分光光度法

丙酮酸脱氢酶(PDH)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可见分光光度法

注意:正式测定前务必取2-3个预期差异较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货号:BC0380

规格:50T/48S

产品内容:

试剂一:液体60mL×1瓶,4℃保存;

试剂二:液体1mL×1支,-20℃避光保存;

试剂三:液体50mL×1瓶,4℃保存;

试剂四:粉剂×1支,4℃保存;

试剂五:粉剂×1支,-20℃保存;

试剂六:粉剂×1支,4℃保存;

试剂七:粉剂×1支,4℃保存;

工作液的配制:临用前把试剂四、五、六、七转移到试剂三中混合溶解待用;用不完的试剂4℃保存一周。

产品说明:

PDH(EC4.1.1.1)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培养细胞中,是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DHC)催化丙酮酸氧化脱羧的限速酶,催化丙酮酸脱梭生成羟乙基-TPP,把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连接起来。PDH催化丙酮酸脱氢,同时还原2,6-二氯酚靛酚(2,6-DCPIP),从而导致605nm光吸收的减少。

需自备的仪器和用品:

可见分光光度计、水浴锅、台式离心机、可调式移液器、1mL比色皿、研钵、冰和蒸馏水。

操作步骤:

一、样本的处理

称取约0.1g组织或收集500万细胞,加入1mL试剂一和10μL试剂二,用冰浴匀浆器或研钵匀浆充分研磨,4℃11000g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二、测定步骤

1、分光光度计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605nm,蒸馏水调零。

2、每个样本需要900μL工作液,按样本数加一取出一定量的工作液于37℃(哺乳动物)或25℃(其他物种)中孵育5min。

3、空白管:在1mL比色皿中加入900μL工作液和50μL水,混匀,立即记录605nm处初始吸光值A1和1min 后的吸光值A2,计算ΔA空白=A1-A2。

4、测定管:在1mL比色皿中加入900μL工作液和50μL样本,混匀,立即记录605nm处初始吸光值A3和1min后的吸光值A4,计算ΔA测定=A3-A4。

三、PDH活性计算

(1)按样本蛋白浓度计算

单位的定义:每mg组织蛋白每分钟消耗1nmol2,6-二氯酚靛酚定义为一个酶活性单位。

PDH活性(U/mg prot)=[(ΔA测定-ΔA空白)×V反总÷(ε×d)×109]÷(V样×Cpr)÷T

=904.762×(ΔA测定-ΔA空白)÷Cpr

(2)按样本鲜重计算

单位的定义:每g组织每分钟消耗1nmol2,6-二氯酚靛酚定义为一个酶活性单位。

PDH活性(U/g鲜重)=[(ΔA测定-ΔA空白)×V反总÷(ε×d)×109]÷(W×V样÷V样总)÷T

=913.81×(ΔA测定-ΔA空白)÷W

(3)按细菌或细胞密度计算

单位的定义:每1万个细菌或细胞每分钟消耗1nmol2,6-二氯酚靛酚定义为一个酶活性单位。

PDH活性(U/104cell)=[(ΔA测定-ΔA空白)×V反总÷(ε×d)×109]÷(500×V样÷V样总)÷T

=1.828×(ΔA测定-ΔA空白)

V反总:反应体系总体积,9.5×10-4L;

ε:2,6-二氯吲哚酚摩尔消光系数,2.1×104L/mol/cm;

d:比色皿光径,1cm;

V样:加入样本体积,0.05mL;

V样总:加入试剂一和试剂二体积,1.01mL;

T:反应时间,1min;

Cpr:样本蛋白质浓度,mg/mL;

W:样本质量,g;

500:细菌或细胞总数,500万。

注意事项:

1、测定过程中所有样本在冰上放置,以免变性和失活。

2、测定管的ΔA值在0.01-0.25之间,若测定管的ΔA值大于0.25,需将样本进行稀释。

玻尿酸降解酶使用说明书

玻尿(璃)酸降解酶使用说明书 玻尿酸填充注射用剂使用以来,其快捷安全性得到了诸多患者欢迎认可,但在临床使用中注射方法不当引起形态不佳偶有少量个体出现,使用水解玻尿(璃)酸类黏多糖酶,可在较短时间促进玻尿酸水解吸收,消除不当注射引起的形态不佳。 为便于广大医生了解药物禁忌症、适应症、并发症及临床副作用,笔者将这种药物的有关详细说明整理了下,便于临床治疗中参考: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注射用玻璃酸酶 英文名称:Hyaluronidase for lnjection 汉语拼音:Zhusheyong Bolisuanmei 【成分】本品主要成份为玻璃酸酶,系自哺乳动物睾丸中提取的一种能水解玻璃酸类黏多糖的酶。本品为玻璃酸酶加适宜的赋形剂,经冷冻干燥的无菌制品。 辅料名称:左旋糖苷、甘露醇、注射用水。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冻干块状物或粉末。 【适应症】 (1)用于促使眼局部积储的药液、渗出液或血液的扩散,促使玻璃体混浊的吸收、预防结膜化学烧伤后睑球粘连,并消除有关的炎症反应。 (2)用于骨关节炎的治疗。 【规格】1500单位 【用法用量】本品以适量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制成150单位/ml或适宜浓度的溶液。皮试:取上述药液,皮内注射约0.02ml。如5分钟内出现具有伪足的疹块,持续20~30分钟,并有瘙痒感,示为阳性。但在局部出现一过性红斑,是由于血管扩张所引起,则并非阳性反应。(1)促进局部组织中药液、渗出液或血液的扩散,以上述药液注射于肿胀或其周围部位,用量视需要而定,但一次用量不超过1500单位。 (2)促进皮下输液的扩散:在皮下输液每1000ml中添加注射用玻璃酸酶150单位,可根据输液品种的不同(粘度和刺激性等)适当增加。 (3)球后注射促进玻璃体混浊及出血的吸收,每次100~300单位/ml,每日1次。 (4)结膜下注射促使结膜下出血或球后血肿的吸收,每次50~150单位/0.5ml,每日或隔日一次。 (5)滴眼预防结膜化学烧伤后睑球粘连,治疗外伤性眼眶出血、外伤性视网膜水肿等:浓度为150单位/ml,每2小时滴眼1次。 (6)关节腔内注射:每次2ml,每周一次,连续3~5周。 【不良反应】个别情况下可致过敏反应,包括瘙痒、荨麻疹以及其他较严重的过敏反应。 【禁忌】 (1)恶性肿瘤患者禁用,以防止本品促进肿瘤的扩散。 (2)心衰或休克病人禁用。 (3)本品有导致感染扩散的危险,不得注射于感染炎症区及其周围组织。其他部位有感染者应慎用。 【注意事项】 (1)不可作静脉注射。

唾液酸酶法与常规镜检法的临床应用比较

唾液酸酶法与常规镜检法的临床应用比较 摘要:目的通过唾液酸酶检测法和白带常规镜检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唾液酸酶法在细菌性阴道病(BV)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快速诊断BV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将480例患者按年龄分为四组(50岁),同时应用唾液酸酶法和常规镜检法检测,对比分析结果。结果唾液酸酶法的阳性率为17.91%,白带常规镜检法的阳性率8.75%,两种方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的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0岁组的阳性率为最高(25.68%)。结论唾液酸酶法操作简便、快速,提高了阳性检出率和准确度,适合临床推广。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阴道分泌物;白带常规镜检法;唾液酸酶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ignificance of sialidase test in diagnosis of bacterial vaginosis by comparing sialidase test with conventional microscopy,and provide rapid and reliable methods for diagnosis BV in clinic. Methods Sialidase test and conventional microscopy were used to determine 480 samples (50 years old group) 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comparatively.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sialidase test for diagnosis BV was

丙酮包装说明和使用说明书

包装说明和使用说明书 丙酮

丙酮包装说明和使用说明书 第一部分标示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丙酮;二甲基(甲)酮;阿西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 : acetone; dimethyl ketone; 2-propanone 分子式 :C 3H 6O 相对分子质量 : 结构式 : C3H6O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类第闪电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 :极度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三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 :饮水,禁止催吐。如有不适感,就医。 第四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 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 :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灭火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直至灭火结束。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撤离 第五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汽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域。见于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穿放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基础或跨越泄露物。尽可能切断泄露原。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沙土或其他不然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沙土、惰性物质或蛭石吸收大量液体。用抗溶性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 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限制性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喷雾状水驱散蒸气、稀释液体泄漏物

溶解乙炔气瓶瓶内丙酮补加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溶解乙炔气瓶瓶内丙酮补加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溶解乙炔气瓶瓶内丙酮补加操作规程示 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检查充装丙酮装置压力表、液位计、充装夹具以及 磅秤、真空泵均应完好。 2、将工业丙酮从丙酮库领出,办理出库手续后安全运至 丙酮充装处,丙酮的质量应符合GB / T6026一等品的要 求。现场存放的丙酮不得超过两桶。 3、淮备好氮气瓶,氮气应符合GB3864中Ⅱ类二级要 求。检查氮气瓶的减压器应灵敏、准确、完好。 4、新投入使用的乙炔气瓶应检查其具有合格证,及时予 以登记、建档、编号、打充装单位钢印标记;应以瓶组形 式在真空泵上抽真空至-0.09MPa后关闭瓶阀。 5、将新乙炔气瓶放置于磅秤上,并将秤定在需加丙酮重

量上然后用氮气将丙酮充入新瓶,当秤称至平衡时,关闭乙炔瓶阀和氮气瓶阀,放掉余压然后将瓶取下。称重时应按乙炔瓶皮重,再增加卡子和胶圈重量。 6、重复充装的乙炔气瓶补加丙酮前,应逐只测量剩余压力和称重,丙酮补加量按乙炔气瓶皮重(包括瓶帽重量,但不包括胶圈重量)加剩余乙炔量减去充丙酮前称重量计算,然后补加丙酮。 7、乙炔气瓶充装丙酮后必须称重复核丙酮充装量,40乙炔气瓶的丙酮充装量允许偏差值0~+0.4Kg,超装丙酮的乙炔气瓶要进行妥善处理,否则严禁充装乙炔。 8、严格控制加压氮气的压力小于0.8MPa。充装丙酮的新瓶应静止24小时再进行乙炔气置换;补加丙酮的乙炔瓶应静置8小时再充装乙炔。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唾液酸(SA)测定试剂盒(神经氨酸苷酶法)产品技术要求百奥泰康

唾液酸(SA)测定试剂盒(神经氨酸苷酶法)适用范围:该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血浆中唾液酸的浓度。 1.1 产品规格

1.2 组成成分 1.2.1 试剂组成 试剂1: Tris缓冲液 0.1 mol/L PH=7.0 神经氨酸苷酶 >0.2U/mL 乳酸脱氢酶 >2U/mL 试剂2: Tris缓冲液 0.1 mol/L PH=9.0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 >0.13mmol/L N-乙酰神经氨酸醛缩酶 >2U/mL。 1.2.2 校准品的组成 单水平的液体校准品,在水基质中添加唾液酸(60mg/dL),稳定剂<0.1%; 定值范围:(50-70)mg/dL。 1.2.3质控品的组成 两个水平的液体质控品,在牛血清(30g/L)中添加唾液酸(60mg/dL和150mg/dL),稳定剂<0.1%; 定值范围:(50-70)mg/dL、(120-180)mg/dL。 2.1 外观 液体双试剂:试剂1:无色至淡黄色液体,试剂2:无色至淡黄色液体。 校准品:无色至淡黄色澄清液体。

质控品:无色至淡黄色澄清液体。 2.2 净含量 液体试剂的净含量不得低于标示体积。 2.3 空白吸光度 在规定参数下,试剂空白吸光度≥0.8。 2.4 分析灵敏度 浓度为60mg/dL时,吸光度变化应≥0.005.。 2.5 线性 在(0,200]mg/dL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 ≥0.996。在(0,50]mg/dL范围内绝对偏差不超过5mg/dL,在(50,200]mg/dL范围内的相对偏差不超过±10%。 2.6 精密度 变异系数CV应≤8% 2.7 批间差 不同批号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极差应≤10%。 2.8准确度 回收试验:回收率应在90%-110%范围内。 2.9 质控品赋值有效性 测定值在质控靶值范围内。 2.10校准品溯源性要求 根据GB/T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及有关规定提供唾液酸校准品的来源、赋值过程以及测量不确定度等内容。校准品溯源至唾液酸纯品(Sigma)。

丙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丙酮(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丙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丙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Aceton 中文名称:阿西通 英文名称: 技术说明书编码:249 CAS No.:67-64-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丙酮 67-64-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因足量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 1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

唾液酸含量测定法

附录唾液酸测定法 (间苯二酚显色法) 本法系用酸水解方法将结合状态的唾液酸变成游离状态,游离状态的唾液酸与间苯二酚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再用有机酸萃取后,测定唾液酸含量。 唾液酸对照品溶液(200μg/ml)的制备精密称取唾液酸对照品10.52mg(1μg唾液酸相当于3.24nmol),置1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混匀,即为唾液酸贮备液(1mg/ml),按一次使用量分装,-70℃贮存,有效期1年。仅可冻融1次。4℃保存使用期为2周。精密量取唾液酸贮备液1ml,置5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即为每1ml含200 μg的唾液酸对照品溶液,用前配制。 测定法取供试品适量,加水稀释至蛋白质浓度约为每1ml含0.2~0.4mg,作为供试品溶液。按下表取唾液酸对照品溶液、水及供试品溶液于10ml玻璃试管中,混匀,每管再加入间苯二酚-盐酸溶液(分别量取2% 间苯二酚溶液2.5ml、0.1mol/L硫酸铜溶液62.5μl、25% 盐酸溶液20ml,加水稀释至25ml,混匀。试验前4小时内配制)1ml,加盖,沸水煮沸30分钟(水浴面高于液面约2cm),取出置冰浴中3分钟(同时振摇)后,每管加乙酸丁酯-丁醇液(取乙酸丁酯4份与丁醇1份混匀,室温下保存,12小时内使用)2ml,充分混匀, 用唾液酸对照品溶液的浓度对其相应的吸光度作直线回归(相关系数应不低于0.99),由直线回归方程求出5μg唾液酸的吸光度,再按下式计算 供试品唾液酸含量 (mol/mol 蛋白质) =A2×5×3.24×W×D A1×P×100 式中A1为5μg唾液酸的吸光度; A2为供试品的吸光度; D为供试品稀释倍数; P为供试品蛋白质含量,μg/μl; W为1nmol促红素的量,相当于 1

丙酮卸车操作规程

丙酮卸车操作规程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丙酮卸车操作规程 一、卸料准备工作 1、负责装卸丙酮的仓管员接到丙酮进库通知后,首先检查、了解原料的名称、数量,是否过磅,查验供方送货单和质保书。 2、通知质检科取样、化验,待检验合格后,方允许进厂卸车,严禁随身携带火种和穿带铁钉的鞋子、携带手机,以上交由调度室保管,车辆必须加阻火器,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驾驶员进厂后不允许进入生产区域。 3、仓管员首先检查机泵等相关设备是否正常,管道是否完好,储罐液位信息。 4、司机在我公司卸料人员指导下,将车辆停靠在指定位置,关闭发动机,手闸锁定,离开驾驶室,并在车辆车轮下放置制动木垫。 二、卸车过程中 1、仓管员和生产班长同时确认签字后,根据原料品种存放的储罐切换阀门,接好静电接地线;将输送金属软管或快接头与槽车出口连接好,经检查无泄漏后,开启泵进口阀门,启动泵,开出口阀。 2、泵运行正常后,仓管员应加强巡回检查,检查泵出口压力是否正常,仓管员、驾驶员不得离开现场,密切注意储罐呼吸阀有无排气声音,如无立刻关泵。检查呼吸阀是否被堵塞。 3、当槽车卸料接近结束时,关小泵出口阀,防止抽空。 4、操作工检查确认车内物料卸完后,关闭槽车出口阀,停泵后,关闭泵进出口阀。操作工站在上风口,拆卸管道接口,将管道内丙酮全部回收利用,严禁将丙酮卸空后用水清洗排放。

三、卸车结束 1、丙酮卸车完毕后,仓管员认真填写操作记录,记录数量、供货厂家、存放的贮罐号位等,同时将卸车记录录入信息化系统。 2、卸料结束后,通知仓库及相关监磅人员过磅,办理出门手续。 四、注意事项 1、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 2、大量泄漏:构筑围堰或挖抗收容。用砂土、惰性物质或蛭石吸收大量液体。用抗溶性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限制性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玻尿酸溶解酶的用法和禁忌症

【注射】玻尿酸溶解酶的用法和禁忌症 第一:认识玻尿酸的“解药” 玻尿酸溶解酶又称为透明质酸酶或“注射用玻璃酸酶”,是一种能水解透明质酸的酶,可用于矫正玻尿酸过度过量充填的不完美效果。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玻尿酸不管是对医师还是爱美人士都是最安全的填充材料,即使注射后的效果和预想的不一样,也有后悔药! 第二:注射用玻璃酸酶——玻尿酸酶的使用方法: 玻尿酸酶一支的浓度是1500U,它的溶解方法一般有多种,依照医生喜好而定。有些专家常用的溶解方法如下:1500IU(一支玻尿酸酶)+3ml注射用氯化钠→分成10支→可以溶解10ml的玻尿酸;具体注射多少的酶的量按照注射玻尿酸的量来注射。 第三:注射用玻璃酸酶——玻尿酸酶的禁忌症: 1、注射过肉毒素的部位48小时内不能注射玻尿酸酶,因为玻尿酸酶促使肉毒素严重扩散; 2、避免一些急慢性病,还有正在口服一些药物,尤其是有过敏史的客人; 3、注射完玻尿酸酶后再注射玻尿酸的间隔时间:一般间隔一周比较稳妥,如果紧急的情况就间隔72小时,这个和药物吸收情况有关。 第四:溶解酶的具体配比方法 拿一瓶溶解酶,抽取大约3ml生理盐水(NS)注射到瓶中,溶解干粉,放置冷藏备用。每次使用时,用1ml注射器抽取0.3ml溶解后的酶,再加NS到1ml,这样这1ml溶解酶基本就能溶解1ml的瑞蓝2号,但对于交联度过高的产品,溶解酶的浓度要加大,但千万别直接用原液溶解,浓度太高。具体用量视需要而定,但一次用量不超过1500u。 第五:配置液的保存: 配制好的溶酶为水溶液极不稳定,宜临用前配制,剩余溶液可在30度以下温度保存2周,但若有变色或沉淀则不可再用) 第六:溶解酶的皮试: 溶酶皮试,取150u/ml浓度的药液0.02ml皮内注射,如5分钟内出现具有伪足的疹块,持续20-30分钟,并有瘙痒感,示为阳性。但在局部出现一过性红斑,是由于血管扩张所引起,则并非为阳性。 第七:药物过量处理; 过量注射可导致局部水肿,过敏表现:红斑、恶心、呕吐、头晕、心跳加速和血压下降等。应及时停药,并采用支持疗法。急救可用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和抗组织胺药等。

唾液酸测定试剂盒(神经氨酸苷酶法)产品技术要求danda

唾液酸测定试剂盒(神经氨酸苷酶法)适用范围:本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唾液酸的含量。 1.1规格 规格1: (试剂1:15mL;试剂2:5mL); 规格2: (试剂1:30mL;试剂2:10mL); 规格3: (试剂1:60mL;试剂2:20mL); 校准品:(选配): 规格1(0.3mL×1;1水平);规格2(0.5mL×1;1水平);规格3(1.0mL×1;1水平); 质控品:(选配) 规格1(0.5mL×2;2水平);规格2(1.0mL×2;2水平)。 1.2组成 试剂盒组成见表1 表1 唾液酸测定试剂盒组成

注:校准品及质控品赋值具有批特异性,每批次浓度详见标签。 2.1试剂 2.1.1外观 试剂盒外观应整洁,文字符号标识清晰;组分齐全,液体无漏液;试剂1、试剂2为透明液体,不得有沉淀和絮状物。 2.1.2装量 每瓶不少于标示值。 2.1.3试剂空白吸光度 用指定的空白样品测试试剂(盒),在光径1cm下,在340 nmm处测定试剂空白吸光度≥0.8A,空白吸光度变化率≤0.01A。 2.1.4分析灵敏度 试剂测定75mg/dL被测物,吸光度变化≥0.01A。 2.1.5线性范围 2.1.5.1在[2,200] mg/dL内,相关系数R≥0.990。

2.1.5.2在[2,40] mg/dL内,线性绝对偏差不超过±4mg/dL;(40,200] mg/dL 内,线性相对偏差不超过±10%。 2.1.6 重复性 重复测试(75±15)mg/dL和(150±30)mg/dL样本,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5%。 2.1.7批间差 测定(75±15)mg/dL和(150±30)mg/dL样本,所得结果的批间相对极差(R)应不大于10%。 2.1.8准确度 )中加入一定体积高于200 mg/dL的唾液酸纯在正常浓度范围的临床样本(C 品(Cs)或由纯品配制的标准溶液,回收率应在90%-110%范围内。 2.2校准品 2.2.1外观 校准品为淡黄色液体。 2.2.2装量 每瓶不少于标示值。 2.2.3准确度 与配套试剂组成测试系统,指标要求同2.1.8。 2.2.4 校准品溯源性 根据GB/T21415-2008的要求,校准品溯源至工作校准品,工作校准品采用上海聚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SA试剂盒进行方法学比对赋值。 2.3质控品

唾液酸测定试剂盒(比色法)产品技术要求lepu

唾液酸测定试剂盒(比色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唾液酸的浓度。 1.1 规格 试剂盒是由试剂1和试剂2组成的液体双试剂,校准品为液体剂型,质控品为冻干粉。规格及装量见表1。 表1 规格及装 量 1.2主要组成成分

试剂1主要组分: 试剂2主要组分: 校准品主要组分: 质控品主要组分: 2.1 净含量 应不低于试剂瓶标示装量。 2.2 外观 试剂1: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溶液;试剂2:无色或黄色透明溶液,校准品:为无色透明液体,质控品:为浅黄色至黄色冻干粉,复溶后为浅黄色至黄色液体。外包装完好、无破损,标签完好、字迹清晰。 2.3 试剂空白 2.3.1 试剂空白吸光度 在340nm处测定试剂空白吸光度,应≥0.05; 2.3.2 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

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A/min≤0.8。 2.4 分析灵敏度 测试50 mg/dL的被测物时,吸光度变化率(ΔA/min)应不低于0.0005。 2.5 准确度 参照EP9-A2的方法,用比对试剂盒同时测试40例线性区间内的不同浓度的血清样本,其相关系数r≥0.975。[10,60)mg/dL区间内绝对偏差不超过±6mg/dL;[60,180]mg/dL区间内相对偏差不超过±10%。 2.6 重复性 批内变异系数(CV)应不超过10%。 2.7 线性 2.7.1在[10,180]mg/dL区间内,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低于0.990; 2.7.2[10,60)mg/dL区间内绝对偏差不超过±6mg/dL;[60,180]mg/dL区间内相对偏差不超过±10%。 2.8 批间差 对同一份样品进行重复测定,相对极差不大于10%。 2.9质控品批内瓶间差 变异系数(CV)应≤5%。 2.10溯源性 根据GB/T 21415-2008的规定,本试剂盒内校准品溯源至企业工作校准品,与已上市公司试剂盒进行比对赋值。 2.11质控品赋值有效性 质控品测值应在靶值范围内。

最新丙酮安全技术说明书(新)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丙酮;二甲(基)酮;阿西通;2-丙酮 化学品英文名:acetone;Dimethyl ketone 推荐用途:是基本的有机原料和低沸点溶剂。 限制用途:无资料 企业名称: 生产企业地址: 邮编:传真: 企业应急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 No.67-64-1 生效日期: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2,皮肤腐蚀/刺激-2,急性毒性-经口-4,对水环境的危害-长期4,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引起皮肤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工作场所禁止吸烟。 事故响应: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

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泡沫、二氧化 碳、干粉、砂土灭火。 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 废弃处置:用焚烧法处置,把倒空的容器归还厂商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 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 迷、酸中毒和酮症。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 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无资料。 燃爆危险: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丙酮99.5%67-64-1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如有不适感,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丙酮卸车操作规程

丙酮卸车操作规程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丙酮卸车操作规程 一、卸料准备工作 1、负责装卸丙酮的仓管员接到丙酮进库通知后,首先检查、了解原料的名称、数量,是否过磅,查验供方送货单和质保书。 2、通知质检科取样、化验,待检验合格后,方允许进厂卸车,严禁随身携带火种和穿带铁钉的鞋子、携带手机,以上交由调度室保管,车辆必须加阻火器,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驾驶员进厂后不允许进入生产区域。 3、仓管员首先检查机泵等相关设备是否正常,管道是否完好,储罐液位信息。 4、司机在我公司卸料人员指导下,将车辆停靠在指定位置,关闭发动机,手闸锁定,离开驾驶室,并在车辆车轮下放置制动木垫。 二、卸车过程中 1、仓管员和生产班长同时确认签字后,根据原料品种存放的储罐切换阀门,接好静电接地线;将输送金属软管或快接头与槽车出口连接好,经检查无泄漏后,开启泵进口阀门,启动泵,开出口阀。 2、泵运行正常后,仓管员应加强巡回检查,检查泵出口压力是否正常,仓管员、驾驶员不得离开现场,密切注意储罐呼吸阀有无排气声音,如无立刻关泵。检查呼吸阀是否被堵塞。 3、当槽车卸料接近结束时,关小泵出口阀,防止抽空。 4、操作工检查确认车内物料卸完后,关闭槽车出口阀,停泵后,关闭泵进出口阀。操作工站在上风口,拆卸管道接口,将管道内丙酮全部回收利用,严禁将丙酮卸空后用水清洗排放。

三、卸车结束 1、丙酮卸车完毕后,仓管员认真填写操作记录,记录数量、供货厂家、存放的贮罐号位等,同时将卸车记录录入信息化系统。 2、卸料结束后,通知仓库及相关监磅人员过磅,办理出门手续。 四、注意事项 1、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 2、大量泄漏:构筑围堰或挖抗收容。用砂土、惰性物质或蛭石吸收大量液体。用抗溶性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限制性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药物皮试管理制度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皮内药物试验管理制度 一、总则 1、医护人员在使用药品前,应详细询问以往用药史,应用后有无过敏症状,个人及家属有无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性疾病,并明示记载于病历(电子病历)或医嘱处方上。 2、根据药物说明书,对于使用前要求做过敏试验的药物,必须做药物过敏试验,试验结果记入病历(包括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并于处方医嘱上显示;药物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或慎用该试验药物。 3、不同药物过敏试验的方法按“药品说明书”或“临床用药须知”具体制定。 4、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如发现皮疹、瘙痒、胸闷等过敏症状,应严密观察或及时停药,同时填写“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报药学部。 5、凡证实病人对某药物过敏,应及时告知病人和家属,并在病历上明显标记该药物过敏。 二、适用范围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年版)必须做皮试的药物:青霉素钠注射剂、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剂、苄星青霉素注射剂、氨苄西林钠(注射剂、胶囊)、阿莫西林(片剂、胶囊、注射剂)、哌拉西林钠注射剂、磺苄西林钠注射剂、胸腺素注射剂、破伤风抗毒注射剂、抗蝮蛇毒血清注射剂、玻璃酸酶注射剂、α-靡蛋白酶注射剂。 2、药品说明书有规定必须做过敏试验的。 3、皮试药物分类: (1)一种是常规皮试药物,包括青霉素类(注射剂和口服剂型)、链霉素、破伤风抗毒素、盐酸普鲁卡因、有机碘造影剂等。无论药品说明书中是否说明要做皮试,这些药物在使用前必须做皮试。 (2)一种是容易过敏的药品,而药品说明书中又要求做皮试的药品(非常规皮试药物):某些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钠、头孢唑琳钠等)、胸腺肽注射液(过敏体质者需做皮试)、鲑降钙素注射液(可疑对本品过敏患者应做皮试)、等。 (3)其它需要做皮试的药物还有:注射用玻璃酸酶、抗蝮蛇毒血清。 三、预防药物过敏须遵循以下原则 1、减少药物过敏反应危害的有效办法是在使用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详细询问病人过敏史,药物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出现异常反应及早发现,及早处理。 2、过敏性试验本身具有诱发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衰竭、休克等的危险,试验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人反应,并做好急救准备。 3、过敏性试验结果具有临床参考价值,但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过敏试验阴性的病人用药过程中仍需密切观察,并做好急救准备。 4、如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肌内或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注射液~1ml(小儿酌减),必要时

白带常规与BV唾液酸酶法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白带常规与BV唾液酸酶法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发表时间:2013-12-10T12:57:52.6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1期供稿作者:朱建新 [导读] 在育龄期妇女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中,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感染是最为常见的妇科病。 朱建新(江苏省常熟市辛庄中心卫生院检验科江苏常熟 215500) 【摘要】目的对白带常规、BV唾液酸酶法在妇产科常规检查中的临床价值。同时观察BV合并霉菌滴虫感染情况。方法对本院妇产科门诊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321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通过盐水涂片法查找滴虫,进行革兰染色判断清洁度及检查念珠菌、线索细胞,通过唾液酸酶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V)。结果清洁度Ⅱ度占31.46%;Ⅲ度占62.62%;Ⅳ度占5.92%;霉菌感染占20.87%;滴虫感染占3.43%;BV唾液酸酶法检测阳性占27.10%;念珠菌、滴虫和BV阳性混合感染占4.05%。结论白带常规与BV唾液酸酶法联合检测在妇科常规检查中两者都有其独立的临床价值,能更好的正确诊断、合理用药,规范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白带常规 BV唾液酸酶法联合检测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1-0262-01 在育龄期妇女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中,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感染是最为常见的妇科病。特别是对于孕前女性阴道分泌物常规筛查,女性患有阴道炎症会引起产道感染和宫内感染,还会造成早产、胎膜早破、低体重儿、先天发育畸形等严重后果。现对本院321例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对我院妇产科门诊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321例阴道分泌物进行白带常规与BV唾液酸酶法联合检测。 1.2 试剂(1)0.9%的氯化钠溶液。(2)细菌性阴道病检测试剂盒(唾液酸酶法)。 1.3 仪器江元医疗AT-1600全自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仪。 1.4 检测方法通过显微镜检和形态学检测阴道毛滴虫、霉菌、线索细胞和清洁度。 (1) 0.9%氯化钠湿片法:阴道毛滴虫采用0.9%氯化钠湿片法高倍镜观察20个视野,找到波状运动的阴道毛滴虫可以判断为阳性。(2)革兰染色法:霉菌性阴道炎采用革兰染色法,油镜观察。霉菌可以找到革兰氏阳性孢子或假菌丝与出芽细胞相连接,成链状及分枝状。(3)细菌性阴道病检测(唾液酸酶法):根据仪器操作规程与细菌性阴道病检测(唾液酸酶法)试剂盒操作规程操作。 1.5 白带常规清洁度判定标准: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 2 结果 2.1 妇产科门诊321例白带常规与BV唾液酸酶法联合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321例白带常规与BV唾液酸酶法联合检测结果 3 讨论 通过阴道分泌物检查除了可以判断阴道有无炎症,还能进一步诊断炎症发生的原因。当清洁度达到Ⅲ、Ⅳ度时,多数情况下可诊断为阴道炎症(如滴虫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为炎症的治疗提供依据。单纯清洁度增高多见于非特异性阴道炎。在检查中发现有阴道滴虫可诊断为滴虫性阴道炎或滴虫感染。有阴道霉菌时可作为霉菌性阴道炎的诊断依据。此外,清洁度、阴道霉菌、阴道滴虫,它们与BV无直接关联。但患有滴虫性阴道炎和霉菌性阴道炎的患者由于其阴道内正常菌群数量减少,更易感染BV,也就是会出现合并感染。 镜检有线索细胞,但BV检测不一定是阳性。因为镜检时有人为带来的错误,而且现在主张线索细胞占20%以上才能判断线索细胞阳性。所以,如果把镜检有线索细胞就认为BV检测一定阳性这错误的观点用在诊断和治疗中,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BV则是由于阴道内原有的菌群比例发生了改变,加特纳菌、厌氧菌占绝对优势而引起的阴道病症,和长期滥用抗生素有关,该病阴道黏膜无充血的炎症表现。在临床上,清洁度II度时,BV检测阳性率也占了一定的百分比。因此,白带常规与BV唾液酸酶法联合检测,在临床妇科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 324. [2] 辛华,占伏良等《白带常规找线索细胞检测细菌性阴道炎与Amsel、BV Blue结果比较》检验医学 2006,21(3) 307-308.

产品包装说明和使用说明书

包装安全使用说明书

包装安全使用说明书

包装安全使用说明书

产品包装说明和使用说明书 盐酸 1. 标识 中文名:盐酸;氢氯酸 英文名:hydrochloric acid;chlorohydric acid 分子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 CAS号:7647-01-0 危险性类别:第类酸性腐蚀品 化学类别:无机酸 2. 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含量工业级36%。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 主要用途:重要的无机化学品,广泛用于染料、医药、食品、印染、皮革、冶金等行业。 3.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4.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5. 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不燃 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穿全身防护服。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 6.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间。应与碱类,金属粉末、卤素(氟、氯、溴)、易燃或可燃物等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 8. 防护措施 车间卫生标准 中国 MAC(mg/m3) 15 美国 TVL-TWA OSHA 5ppm,[上限值]

唾液酸测定试剂盒(NANA-醛缩酶法)产品技术要求海丰

唾液酸测定试剂盒(NANA-醛缩酶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体外测定人血清中唾液酸的含量。 1.1 产品规格 1.2主要组成成分 注:校准品、质控品具有批间、赋值特异性,具体值详见靶值单。 2.1外观 2.1.1试剂盒标签标识清晰,外包装完整无破损; 2.1.2试剂1:无色或淡黄色液体,目测不得有任何沉淀及絮状悬浮物; 2.1.3试剂2:无色或淡黄色液体,目测不得有任何沉淀及絮状悬浮物;

2.1.4校准品:无色或浅黄色澄清液体,目测不得有任何沉淀及絮状悬浮物;2.1.5质控品:无色或浅黄色澄清液体,目测不得有任何沉淀及絮状悬浮物。2.2净含量 净含量不低于标示值。 2.3试剂空白 2.3.1空白吸光度 在主波长340nm、副波长405nm、37℃条件下, A≥0.5。 2.3.2空白吸光度变化率 在主波长340nm、副波长405nm、37℃条件下,△A/min≤0.01。 2.4线性范围 (2,200)mg/dL范围内,相关系数r≥0.990; (2,40]mg/dL范围内,绝对偏差不超过±4mg/dL; (40,200)mg/dL范围内,相对偏差不超过±10.0%。 2.5分析灵敏度 在产品说明书规定参数设定条件下,测定60.0mg/dl的样本, 吸光度变化率△A/min≥0.010。 2.6 精密度 2.6.1批内重复性 CV≤10.0%。 2.6.2 批间差 相对极差R≤10.0%。 2.7 准确度 与已上市产品比对:(2,200)mg/dL范围内,相关系数r≥0.990;(2,40]mg/dL范围内,绝对偏差不超过±4mg/dL;(40,200)mg/dL范围内,相对偏差不超过±10.0%。 2.8 校准品 2.8.1 均一性CV≤5.0%。 2.8.2 开瓶稳定性:开瓶后3天,相对偏差不超过±10.0%。 2.9 质控品

《安全操作规程》之苯酚、丙酮安全生产要点

苯酚、丙酮安全生产要点 1工艺简述本生产工艺以丙烯和苯为原料,三氯化铝络合物为催化剂,用异丙苯法生产苯酚,同时联产丙酮。其主要工序由烃化、氧化、分解、精馏、回收组成。简要工艺过程是原料苯经苯精制塔脱水至含水50ppm 以下,与配入无水氯化氢助催化剂并气化后的丙烯一起进入烃化塔。在三氯化铝络合物催化剂和80℃常压下,苯和丙烯发生烃化反应生成异丙苯和多烷基化合物、乙苯等。反应液经第一催化剂沉降槽沉降分离并与循环多异丙苯一起进入反烃化器,在 6.5℃温度下进行烷基转移反应生成异丙苯.反应液再次沉降分离溢流入水洗塔除去三氯化铝,加碱中和后送去精馏,得到异丙苯产品并回收苯、二异丙苯、三异丙苯和乙苯等。异丙苯依次进入第一氧化塔和第二氧化塔。在100℃和98℃温度和0.589MPa压力下吹入空气,氧与异丙苯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异丙苯。氧化液用碳酸钠溶液洗涤。再经二个塔提浓至含过氧化氢异丙苯含量为80%。然后进入分解釜在硫酸催化剂作用下,得到粗苯酚、丙酮。再用芒硝溶液抽提出硫酸,用碳酸钠溶液中和后进入苯酚、丙酮精制系统。在系统中经粗丙酮塔、丙酮拔顶塔、精丙酮塔、烃塔、DEG萃取塔,苯酚精制塔的精馏得到产品苯酚、丙酮。工艺生产过程的物料丙烯、苯、氯化氢、苯酚、丙酮大都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腐蚀等特性。2重点部位 2.1烃化是苯酚、丙酮生产的主要工序,反应物料丙烯、苯易燃、易爆。氯化氢、三氯化铝络合物等有强腐蚀性,存在着跑、冒、滴、漏造成着火爆炸的危险。若系统进水将使催化剂络合物失活并使设备、管线和阀门堵塞而被迫停车。 2.2氧化它是氧化分解系统的重要部位,将异丙苯氧化为过氧化氢异丙苯。反应的温度、压力较高且过氧化氢异丙苯易分解,可造成危险。某厂曾发生过氧化塔超压,爆炸板爆破、物料大量泄出事故。 2.3提浓该岗位将过氧化氢异

玻尿酸溶解酶多长时间才能见效

玻尿酸溶解酶多长时间才能见效 玻尿酸溶解酶是一种能够代谢分解透明质酸的酶类,通常被用在在注射玻尿酸整形美容后又觉得整形后的效果不是太好的 情况。玻尿酸溶解酶在注射时要注意用量,在注射玻尿酸溶解酶时并不是数量越多,溶解情况就越好,通常是认为注射的酶类越多,溶解见效的速度就越快。但是目前有规定说一次用量不超过1.5mg,因为这样的注射剂量不会影响到人体自身的代谢。注射玻尿酸溶解酶时要根据人体不同的部位和整容时所注射的玻尿 酸的剂量来定。 ★玻尿酸溶解酶功效 玻尿酸溶解酶又称为透明质酸酶或“注射用玻璃酸酶”,是一种能水解透明质酸的酶。玻尿酸溶解酶属于天然酶,其对透明质酸具有水解作用:(消除不合适部位的注射物,消除过量注射透明质酸导致的肿块,消除率达90%)。主要用来修复玻尿酸塑形失败。玻尿酸溶解酶是溶解玻尿酸的一种物质,在玻尿酸注

射美容后感觉效果不太好,在48小时内可以用透明质酸溶解酶进行溶解,之后可再次用玻尿酸填充。 ★玻尿酸溶解酶 1.成分:透明质酸分解因子 2.规格:5ml/支 3.保存方式:2度到8度冷藏 4.用途:主要用来修复玻尿酸塑形失败。玻尿酸溶解酶是溶解玻尿酸的一种物质,比如说那些玻尿酸注射填充后效果不太好,可以用这个把它溶了,再用玻尿酸填充,这就是一

种辅助剂了,就是怕弄不好,可以重新弄的。 5.用法:每次2.5ml-5ml ,注射到玻尿酸处 ★玻尿酸溶解酶打多久可以见效? 玻尿酸打多了或者打的效果不理想,可以在48小时内注射玻尿酸溶解酶将玻尿酸溶解掉。玻尿酸溶解酶打了之后大概一周时间可以吸收,之后可再次用玻尿酸填充。玻尿酸溶解酶的具体用量视需要而定,但一次用量不超过1.5mg。 ★注射玻尿酸溶解酶有哪些注意点? 玻尿酸溶解酶是一种可以水解玻尿酸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