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第六课时

第四章 第六课时

泗阳县穿城小学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下册第六单元第4课时let's talkB教案

Unit Six Shopping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19个单词。 2.学会句子Can I help you?并能在语境中运用。 3.学会购物时英语的说法。 课时安排四个课时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3个单词。 2.能够学会句子Can I help you?并根据所学单词进行回答。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四单元Part BLet's talk部分。想要学习高效,目标必不可少。首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显示)。 有信心完成学习目标的同学请举手,(好,请放下)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本节课我们将进行四场比赛,先看第一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单词 师: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1,出示PPT。(注意读书姿势,坐姿端正)

自学指导 要求: 教师范读单词后,自由朗读2分钟,比谁能正确读准单词。 师:第一次教师范读。 生:学生认真听,默读。 师:第二次教师范读。 生:学生认真听,小声读。 师:第三次教师范读。 生:学生认真听,朗读。 师:有信心读下来的请举手。 生:举手,回答。 师:好,我们请小老师领读。 生:领读 生:跟读 2分钟后比谁能最准确流利读出句子。 师:时间到,停,分组抽测 生:小组抽查 优秀小组已加分,接下来进行第二次比赛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翻译单词意思师: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出示PPT 自学指导

要求: 默看第61页,结合单词表,2分钟后比谁能正确翻译单词意思。 师:开始。 生:(翻译单词) 师:好,时间到。现在开始检测。 课件出示单词PPT 师:指生回答。 生:回答。 师:翻译的很好。 刚才同学们翻译的都很不错,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三场比赛。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比谁能正确翻译课文句子 师:请大家看自学指导,出示PPT。 要求: 结合所学单词,标出课文汉意,谁能正确的翻译句子并朗读。(4分钟) 师:开始 生:(翻译句子) 师:好,时间到。指生回答。 生:回答。 师:回答的很棒,出示答案PPT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2 第2课时 “边角边”

第2课时 “边角边”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边角边”.(重点) 2.能运用“边角边”判定方法解决有关问题.(重点) 3.“边角边”判定方法的探究以及适合“边角边”判定方法的条件的寻找.(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伟作业本上画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他想画一个与原来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他该怎么办?请你帮助小伟想一个办法,并说明你的理由. 想一想:要画一个三角形与小伟画的三角形全等,需要几个与边或角的大小有关的条件?只知道一个条件(一角或一边)行吗?两个条件呢?三个条件呢?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吧!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应用“边角边”判定两三角形全等 【类型一】 利用“SAS ”判定三角形全等 如图,A 、D 、F 、B 在同一直线上,AD =BF ,AE =BC ,且AE ∥BC .求证:△AEF ≌△BCD . 解析:由AE ∥BC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 =∠B ,由AD =BF 可得AF =BD ,又AE =BC ,根据SAS ,即可证得△AEF ≌△BCD . 证明:∵AE ∥BC ,∴∠A =∠B .∵AD =BF ,∴AF =BD .在△AEF 和△BCD 中,∵???? ?AE =BC ,∠A =∠B ,AF =BD , ∴△AEF ≌△BCD (SAS). 方法总结: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类型二】 “边边角”不能证明三角形全等 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ABC ≌△DEF 的是( ) A .A B =DE ,∠B =∠E ,B C =EF B .AB =DE ,∠A =∠ D ,AC =DF C .BC =EF ,∠B =∠ E ,AC =D F D .BC =EF ,∠C =∠F ,AC =DF 解析:要判断能不能使△ABC ≌△DEF ,应看所给出的条件是不是两边和这两边的夹角,只有选项C 的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6课时 解决问题

第六课时解决问题 课题: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区别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2、提高综合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正确运用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正确灵活地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让学生从大到小说出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教师板书)说出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说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71页例7 出示例7标识牌和问题。 教师:观察图,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怎样计算呢?怎样换算成平方米呢? 师生共同温习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 (1)较大面积单位的数换算为较小面积单位的数 方法一: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方法二:两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中有几个“0”,就在数字后添几个“0”。 (2)较小面积单位的数换算为较大面积单位的数。 方法一: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方法二:两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中有几个“0”,就在数字后去掉几个“0”。 所以6400平方厘米=64平方分米 2、学习教材第72页例8. 出示例8。 教师:观察图,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生共同探求计算方法。 知道客厅的长和宽,也知道地砖是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形,可以先算

出客厅地面的面积,再除以每块地中的面积,就可以得出一共需要的地砖数量;也可以先算出客厅的长和宽分别可以铺多少块地砖,然后再用乘法计算出一共需要的地砖数量。 方法一:6×3=18(平方米) 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3×3=9(平方分米) 1800÷9=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方法二:6米=60分米 3米=30分米 60÷3=20(块) 30÷3=10(块) 20×10=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教师:我们计算得对不对呢。下面来验证一下。 9×200=1800(平方分米),1800平方分米=18平方米 正好与客厅的面积相等,解答正确。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在教材上完成第74页的第5题,集体订正。 2、判断下面各题,错的要说明原因。 (1)6平方米=60平方分米。 (2)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用8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 (4)用8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它们的面积都是8平方分米。 3、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4页的第6—8题。 让学生先读题,并理解题意,说明每题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数据,然后独立完成。学生在解答过程中教师注意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重点辅导。最后指名学生说出解题思路、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 第6题:18×12=216(平方分米)

八下第六章东北三省( 4课时)

第六章《东北三省》(第4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东北三省农业发展与其自然环境的关系。 2. 了解东北的工业发展条件及工业发展历程。 【重点】认识东北三省农业发展与其自然环境的关系。 【难点】认识东北三省农业发展与其自然环境的关系。 【使用说明及方法指导】 先自读课本17-21页(3分钟),再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领学并在课本上画出【合作学习】的知识要点,然后记忆这些基础知识(10分钟),小组间做好检查验收(5分钟)。 【预习案】相信自己,开启智慧之门。 1、农业发展的条件: (1)制约因素: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密切相关。这里纬度较,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的需要。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影响容易发生。 (2)有利条件:地势,土壤,适宜大规模的耕作;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盛产、、、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3、东北平原开发较晚,历史上被称为“”,如今变成了“”。【工业】 4、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 5、东北三省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矿产资源、,特别是、 、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地位。这里依托,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基地。 5.东北三省重要的综合型工业中心是、、、等城市。 6、20世纪90年代东北重工业基地发展滞后,针对这一现象国家明确提出要 。 【探究案】我参与,我快乐。 探究点: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本17页活动题1、2、3题(做在课本上)。 【针对练习】 1、下列不属于东北三省形成的产业是() A.钢铁、机械 B.石油、化工 C.煤炭、电力 D.轻纺、电子 2、“北大荒”主要指的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指的是() A、松嫩平原 B、东北平原 C、辽河平原 D、三江平原 3.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位于黑龙江省的主要石油产地是() A、哈尔滨 B、大庆 C、长春 D、沈阳 4.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有利因素是()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B、地域广大 C、气候冷湿 D、降水丰富 5.东北平原的主要农产品是() A、高梁、大豆、甘蔗 B、玉米、小麦、大豆 C、玉米、油菜、水稻 D、小麦、甜菜、棉花 USER 志于道据于德游于艺成于学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课时“边角边”精选练习1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课时“边角边”精选练习1一﹨选择题 1. 如图,AB=AC,AD=AE,欲证△ABD≌△ACE,可补充条件( ) A.∠1=∠2 B.∠B=∠C C.∠D=∠E D.∠BAE=∠CAD 2. 能判定△ABC≌△A′B′C′的条件是() A.AB=A′B′,AC=A′C′,∠C=∠C′ B. AB=A′B′,∠A=∠A′,BC=B′C′ C. AC=A′C′,∠A=∠A′,BC=B′C D. AC=A′C′,∠C=∠C′,BC=B′C 3. 如图,AD=BC,要得到△ABD和△CDB全等,可以添加的条件是( ) A. AB∥CD B. AD∥BC C. ∠A=∠C D. ∠ABC=∠CDA 4.如图,在△ABC和△DEC中,已知AB=DE,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 △DEC,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 A.BC=EC,∠B=∠E B.BC=EC,AC=DC C.BC=DC,∠A=∠D D.AC=DC,∠A=∠D 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CB=CD,若连接AC﹨BD相交于点O,则图中 全等三角形共有()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6.在△ABC和C B A' ' ' ?中,∠C=C' ∠,b-a=a b' -',b+a=a b' +',则这两个三角形() A. 不一定全等 B.不全等 C. 全等,根据“ASA” D. 全等,根据“SAS” 第1题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

7.如图,已知AD 是△ABC 的BC 边上的高,下列能使△ABD ≌△ACD 的条件是 ( ) A .AB=AC B .∠BAC=90° C .BD=AC D .∠B=45° 8.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点M 是AD 的中点,且MB=MC ,若AD=4,AB=6, BC=8,则梯形ABCD 的周长为( ) A .22 B .24 C .26 D .28 二﹨填空题 9. 如图,已知BD=CD ,要根据“SAS ”判定△ABD ≌△ACD ,则还需添加的条件 是 . 10. 如图,AC 与BD 相交于点O ,若AO=BO ,AC =BD ,∠DBA=30°,∠DAB=50°, 则∠CBO= 度. 11.西如图,点B ﹨F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点A ﹨D 在直线BE 的两侧,AB ∥ DE ,BF =CE ,请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 使得AC =DF . 第9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10题图第11题图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6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第六课时解决问题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并掌握了平均分和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学生可以通过画图、语言叙述等不同方式分析数量关系,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除法的含义选择算法,在回顾与反思环节,渗透用乘法检验除法的方法。教材中提供丰富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核心能力 本节课学习的用除法解决问题,是学生第一次根据除法的含义真正意义上的解决问题,因此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应该体现的。 (三)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经历用除法知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法理解和分析问题,感受平均分,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学习重点 用除法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学习难点 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二、学习设计 (一)课堂设计 ^ 1.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平均分和除法,关于这些的内容,你都知道了些什

么 师: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师:看,这里有一些蚕,今天我们一起研究这些蚕中的数学问题。 师: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在导入环节,借助这些学生很感兴趣的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2.问题探究 【 (1)解决每份是几的问题 (课件出示下图) 师:谁能把这题读一读 师: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师:如果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题意应该怎么表示呢 生:先画15只蚕,再画3个盒子,然后分一分,连一连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师:很有想法。要求的问题怎么显示 > 师:(课件出示)这幅图你看懂了吗谁能解释一下,图中的每一部分表示的是什么 师:图中的大括号上标注的是有15只蚕宝宝,3个盒子表示的是平均分成3份,在每个盒子下面画上问号,表示求每个盒子放几只 师:这道题就是把15只蚕宝宝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

译林版三年级英语下册第六单元第4课时教案

英语(三年级下册) Unit 6 What time is it? Sound time & Rhyme time & Checkout time Teaching contents 教学内容 Sound time & Rhyme time & Checkout time Teaching aims and learning objectives 教学目标 1. 了解字母t在单词中发[t]的音,熟读小诗,体验韵律感,并能举一反三找出更多含有字母t且发[t]的单词。 2. 学生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阅读chant。 3. 学生能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交流。 Focus of the lesson and predicted area of difficulty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生能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交流。 Teaching procedures 教学过程 Step 1 Game time Listen and guess: What’s the time for? 播放打铃、吃饭、打呼的声音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有利于唤起学生旧知。播放闹钟的声音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知。】 Step 2 Sound time & Rhyme time & Checkout time T: Mr T has a big castle, do you want to have a look? But before you get to the castle,

you should finish three tasks. Sound school (1) Can you find the friends for Mr T? (2) Can you find more friends for Mr T? (3) Mr T is so happy, and here is a chant about him. Can you find the words that contain the letter “t” and pronounce [t]. (4) Work in pairs: Say the chant. Eddie’s home (1)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picture? (2) What time is it? Where is Eddie? If you were mum, what will you say? (3) Be mum and wake up Eddie. Time Town (1) Listen and draw. (2)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Mr T’s castle (1) Checkout time. (2) Work in pairs. It’s time for fun! (1) Enjoy a song. (2) Make your own songs. (3) Proverb: Time is money. 【设计意图:将综合板块像故事一样的串在一起更显趣味性,每个板块既有说的环节,又有唱的环节,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学生能在做中学。】 Homework 家庭作业 1. Find more words that contain the letter “t” and pronounces [t]. 2. Use the sentence pattern “It’s … o’clock. It’s time for …” to introduce your day. Teaching aids 教学准备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2课时“边角边”精选练习含答案

12 一、选择题 1. 如图,AB=AC ,AD=AE ,欲证△ABD ≌△ACE ,可补充条件( ) A.∠1=∠2 B.∠B=∠C C.∠D=∠E D.∠BAE=∠CAD 2. 能判定△ABC ≌△A ′B ′C ′的条件是( ) A .AB=A ′ B ′,AC=A ′ C ′,∠C=∠C ′ B. AB=A ′B ′, ∠A=∠A ′,BC=B ′C ′ C. AC=A ′C ′, ∠A=∠A ′,BC=B ′C D. AC=A ′C ′, ∠C=∠C ′,BC=B ′C 3. 如图,AD=BC ,要得到△ABD 和△CDB 全等,能够添加的条件是( ) A. AB ∥CD B. AD ∥BC C. ∠A=∠C D. ∠ABC=∠CDA 4.如图,ABC 和△DEC 中,已知AB=DE ,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 使△ABC ≌△DEC ,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 ) A .BC=EC ,∠B=∠E B .BC=EC ,AC=DC C .BC=DC ,∠A=∠ D D .AC=DC ,∠A=∠D 5.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AD ,CB=CD ,若连接AC 、BD 相交于点O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6.在△ABC 和C B A '''?中,∠C =C '∠,b-a=a b '-',b+a=a b '+',则这两个三角形( ) A. 不一定全等 B.不全等 C. 全等,按照“ASA ” D. 全等,按照“SAS ” 第1题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7.如图,已知AD 是△ABC 的BC 边上的高,下列能使△ABD ≌△AC D 的条件是( ) A .AB=AC B .∠BAC=90° C .BD=AC D .∠B=45° 8.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点M 是AD 的中点,且MB=MC ,若AD=4,AB=6,BC=8,则梯形ABCD 的周长为( ) A .22 B .24 C .26 D .28 二、填空题 9. 如图,已知BD=CD ,要按照“SAS ”判定△ABD ≌△ACD ,则还需添加的条件是 . 10. 如图,AC 与BD 相交于点O ,若AO=BO ,AC =BD ,∠DBA=30°,∠DAB=50°, 则∠CBO= 度. 第9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10题图第11题图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课时 解决问题

第5课时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 分数连乘应用题。教材第13页内容,第14页“做一做”,练习三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 2.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在共同探讨中培养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1.找准单位“1”的量。 2.分析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纸条,多媒体课件。 【复习导入】 口算: 【新课讲授】 1.教学例8。 (1)课件出示题目。 红萝卜地有多少平方米? (2)出示阅读与理解,让学生独立完成。

阅读与理解 整个大棚的面积是 。 萝卜地的面积占整个大棚面积的 。 红萝卜地的面积占萝卜地面积的 。 要求的是 的面积。 (3)分析数量关系。 ①学生折纸理解题目,展示交流。 萝卜地面积是大棚面积的一半,也就是480m 2的 2 1;红萝卜地面积是萝卜地面积的41。 ②画线段图理解。 (4)解答问题。怎样列算式?为什么呢? (5)学生汇报交流。 方法一: 480× 2 1=240(m 2) 240×41=60(m 2) 综合算式: 480×21×4 1=60(m 2) 方法二: 480×8 1=60(m 2) 列成综合算式: 480×(21×4 1)=60(m 2) (6)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检验一下上面答案的合理性。

生:因为红萝卜地面积是60m2,萝卜地是它的4倍,而大棚面积是萝卜地面积的2倍。所以60×4×2=480(m2)。答案是正确的。 (7)比较两种做法的异同点。 教师总结:第一种做法是两次单位“1”不同,先求萝卜地有多少面积,再求红萝卜地有多大面积。第二种做法是先求红萝卜地占大棚总面积的几分之几,再求红萝卜地有多大面积。 2.教材第14页“做一做”。 【课堂作业】 1.练习三的第1题。 2.练习三的第2题。 3.练习三的第3题。 【课堂小结】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我们在解答“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种类型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时,首先要找准题中的单位“1”所对应的量,然后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计算。 【课后作业】 1.完成《创优作业100分》本课时练习。

《金版新学案》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4课时练习 理 新人教A版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若a +b =2,则3a +3b 的最小值是( ) A .18 B .6 C .2 3 D .243 解析: 3a +3b ≥23a ·3b =23a +b =6. 答案: B 2.已知f (x )=x +1x -2(x <0),则f (x )有( ) A .最大值为0 B .最小值为0 C .最大值为-4 D .最小值为-4 解析: ∵x <0,∴-x >0, ∴x +1x -2=-? ????-x +1-x -2≤-2-x ·1-x -2=-4, 当且仅当-x =1-x ,即x =-1时等号成立. 答案: C 3.已知x >1,y >1,且14ln x ,14 ,ln y 成等比数列,则xy ( ) A .有最大值e B .有最大值 e C .有最小值e D .有最小值 e 解析: ∵x >1,y >1,且14ln x ,14 ,ln y 成等比数列, ∴ln x ·ln y =14≤? ?? ??ln x +ln y 22, ∴ln x +ln y ≥1?xy ≥e. 答案: C 4.函数y =x 2+2x -1 (x >1)的最小值是( ) A .23+2 B .23-2 C .2 3 D .2 解析: ∵x >1,∴x -1>0, ∴y =x 2+2x -1=x 2-2x +2x +2x -1 =x 2-2x +1+2x -1+3x -1 =x -12+2x -1+3x -1 =x -1+3x -1 +2 ≥2·x -1·3x -1 +2=23+2, 当且仅当x -1= 3x -1,即x =1+3时,取等号. 答案: A 5.(2011·北京东城联考)要设计一个矩形,现只知道它的对角线长度为10,则在所有

课时作业(四)第六章四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作业(四) 眼睛和眼镜 (30分钟 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 )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2倍焦距 C.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 2.小强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你认为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正确的是( ) A.小强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小强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小强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小强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3.如图所示的人手持的是一枚( )

A.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B.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 C.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D.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 4.(2012·武汉中考)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副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5.(2013·湘西中考)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 ) A.老花镜是一种凸透镜 B.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 C.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 D.爷爷原来是个近视眼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2.2 第3课时 “角边角”、“角角边”2

a a c 丙?72? 50 乙 ? 50甲a ? 507250???58c b a C B A 第3课时 “角边角”、“角角边” 一、选择题 1.若按给定的三个条件画一个三角形,图形惟一,则所给条件不可能是( ) A.两边一夹角 B.两角一夹边 C.三边 D.三角 2. 在△ABC 和△DEF 中,已知C D ∠=∠,B E ∠=∠,要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还需要条件( ) A .A B ED = B .AB FD = C .AC F D = D .A F ∠=∠ 3.如图,已知△ABC 的六个元素,则下列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 和△ABC 全等的图形是( ) 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丙 D 、乙 4.对于下列各组条件,不能判定ABC A B C '''△≌△的一组是( ) A.A A '∠=∠,B B '∠=∠,AB A B ''= B.A A '∠=∠,AB A B ''=,AC A C ''= C.A A '∠=∠,AB A B ''=,BC B C ''=

D.AB A B ''=,AC A C ''=,BC B C ''= 5.在ABC △和A B C 111△中,已知1A A ∠=∠,11AB A B =,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如果增加条件11AC A C =,那么111ABC A B C △≌△(SAS ) B.如果增加条件11BC B C =,那么111ABC A B C △≌△(SAS ) C.如果增加条件1B B ∠=∠,那么111ABC A B C △≌△(ASA ) D.如果增加条件1C C ∠=∠,那么111ABC A B C △≌△(AAS ) 二、填空题 6.如图,点B 、E 、F 、C 在同一直线上. 已知∠A =∠D,∠B =∠C,要使△ABF≌△DC E ,需要补充的一个条件是 (写出一个即可). 7.如图,直线 L 过正方形 ABCD 的顶点 B , 点A 、C 到直线 L 的距离分别是AE=1 ,CF=2 , 则EF 长 三、解答题 8.如图,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且AD AE =,BDC CEB ∠=∠. 求证:BD CE =. A D E B A B E F C D

第2课时特殊圆周角

第2章对称图形——圆 2.4第2课时特殊的圆周角 知识点1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求角度 1.如图2-4-15,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若∠A=40°,则∠B的度数为() A.80°B.60°C.50°D.40° 图2-4-15 图2-4-16 图2-4-17 图2-4-18 2.如图2-4-16,在⊙O中,AB为直径,CD为弦,已知∠ACD=40°,则∠BAD的度数为() A.50°B.40°C.45°D.60° 3.如图2-4-17,AB是⊙O的直径,C,D,E是⊙O上的点,则∠1+∠2=________°. 4.[2017·株洲]如图2-4-18,已知AM是⊙O的直径,直线BC经过点M,且AB=AC,∠BAM =∠CAM,线段AB和AC分别交⊙O于点D,E.若∠BMD=40°,则∠EOM=________°. 5.如图2-4-19,AB是⊙O的直径,弦CD与AB相交于点E,∠ACD=60°,∠ADC=50°.求∠CEB的度数. 图2-4-19 知识点2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求线段长 6.教材练习第1题变式如图2-4-20,把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O放在破损玻璃镜的圆周上,两直角边与圆弧分别交于点M,N,量得OM=8 cm,ON=6 cm,则该圆形玻璃镜的半径是() A.10 cm B.5 cm C.6 cm D.10 cm 图2-4-20 图2-4-21 7.如图2-4-21,AB是⊙O的直径,若BC=5,AC=12,则⊙O的直径AB为________. 8.[2017·台州]如图2-4-22,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P是斜边BC上一点(不 与点B,C重合),PE是△ABP的外接圆⊙O的直径. (1)求证:△AP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若⊙O的直径为2,求PC2+PB2的值. 图2-4-22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第六课时解决问题(二) 同步测试B卷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六课时解决问题(二)同步测试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填空题。 (共4题;共4分) 1. (1分) (2019三下·沂源期末) 把一根木料锯成6段要30分钟,照这样计算,锯成5段要用________分钟。 2. (1分)用一种机床4台5小时可生产零件共1240个,现在用同样的机床6台8小时可生产零件________个. 3. (1分)战旗文化广场移栽一批树苗.如果每行栽21株,要栽20行,如果每行栽28株,要栽________行. 4. (1分)仔细想,认真填.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了156千米,照这样计算,这辆汽车6小时可以行驶________千米. 二、判断题。 (共4题;共8分) 5. (2分)学校第一次买6个电子计算器,第二次又买了5个同样的电子计算器。第一次用去360元,第二次用去300元。 6. (2分)叔叔3天阅览了30篇书稿,那么他一个月(按30天计)就能阅览900篇书稿。 7. (2分)招待所新来一批客人,每间房住2 人,需要10间房。如果要住5间房,平均每间房住4人。 8. (2分)解放军运输车运送一批煤,如果每辆卡车装4吨,需要4辆车一次运完。如果每辆卡车装8吨,3辆车就能一次运完。 三、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9. (2分)民生小学少先队员进行表演,每列8人,可以排成6列,如果每列减少2人,可以排成多少列?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A . 8×6÷2 B . 8×6÷(8﹣2) C . 8×6÷(8+2) 10. (2分) (2019三下·宝安期中) 一本故事书,东东计划5天看完,每天就要看120页.实际上他4天就看完了,平均每天看了()页. A . 600 B . 150 C . 480 11. (2分) (2018三下·云南期末) 4包奶糖24元,照这样计算,8包奶糖多少元?列式不正确的是()。 A . 24÷4×8 B . 24÷8×4 C . (8÷4)×24 12. (2分)买5千克大米需付14.2元,买5.4千克的大米应付款()元。 A . 15.336 B . 15.34 C . 15 D . 15.33 四、解答题。 (共4题;共20分) 13. (5分)小明打一篇稿件,如果每分钟打85个字要打39分钟。如果每分钟打65个字,要打多少分钟? 14. (5分) (2019三上·蔚县期末) 李老师拿200元钱买了3个足球,售货员找给他2元,每个足球多少元钱? 15. (5分)三(1)班同学手工课上折幸运星,全班同学5分钟能折110个幸运星。照这样计算,一节课40分钟全班同学可以折多少个幸运星?

2.2第2课时“边角边”-教学设计公开课

第2课时“边角边” 1.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边角边”.(重点) 2.能运用“边角边”判定方法解决有关问题.(重点) 3.“边角边”判定方法的探究以及适合“边角边”判定方法的条件的寻找.(难点) 一、情境导入 小伟作业本上画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他想画一个与原来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他该怎么办?请你帮助小伟想一个办法,并说明你的理由. 想一想:要画一个三角形与小伟画的三角形全等,需要几个与边或角的大小有关的条件?只知道一个条件(一角或一边)行吗?两个条件呢?三个条件呢?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吧!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应用“边角边”判定两三角形全等 【类型一】利用“SAS”判定三角形全等 如图,A、D、F、B在同一直线上,AD=BF,AE=BC,且

AE∥BC.求证:△AEF≌△BCD. 解析:由AE∥B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B,由AD=BF可得AF=BD,又AE=BC,根据SAS,即可证得△AEF≌△BCD. 证明:∵AE∥BC,∴∠A=∠B.∵AD=BF,∴AF=BD.在△AEF 和△BCD中,∵ ∴△AEF≌△BCD(SAS). 方法总结: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类型二】“边边角”不能证明三角形全等 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ABC≌△DEF的是( ) A.AB=DE,∠B=∠E,BC=EF B.AB=DE,∠A=∠D,AC=DF C.BC=EF,∠B=∠E,AC=DF D.BC=EF,∠C=∠F,AC=DF 解析:要判断能不能使△ABC≌△DEF,应看所给出的条件是不是两边和这两边的夹角,只有选项C的条件不符合,故选C. 方法总结:判断三角形全等时,注意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解题时要根据已知条件的位置来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圆周角第一.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圆周角第一.第二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的两个特征、定理的内容及简单应用; (2)继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想象、归纳和逻辑推理的水平; (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圆周角的概念和圆周角定理 教学难点: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中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完全归纳法的数学思想. 教学活动设计:(在教师指导下完成) (一)圆周角的概念 1、复习提问: (1)什么是圆心角? 答: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 (2)圆心角的度数定理是什么? 答: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的度数.(如右图) 2、引题圆周角: 如果顶点不在圆心而在圆上,则得到如左图的新的角∠AC B,它就是圆周角.(如右图)(演示图形,提出圆周角的定义) 定义:顶点在圆周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3、概念辨析: 1判断下列各图形中的是不是圆周角,并说明理由. 学生归纳:一个角是圆周角的条件:①顶点在圆上;②两边都和圆相交. (二)圆周角的定理 1、提出圆周角的度数问题 问题:圆周角的度数与什么相关系? 经过电脑演示图形,让学生观察图形、分析圆周 角与圆心角,猜想它们有无关系.引导学生在建立关系 时注意弧所对的圆周角的三种情况:圆心在圆周角的一

边上、圆心在圆周角内部、圆心在圆周角外部. (在教师引导下完成) (1)当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时,圆周角与相对 应的圆心角的关系:(演示图形)观察得知圆心在 圆周角上时,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 提出必须用严格的数学方法去证明. 证明:(圆心在圆周角上) (2)其它情况,圆周角与相对应圆心角的关系: 当圆心在圆周角外部时(或在圆周角内部时)引导学生作辅助线将问题转化成圆心在圆周角一边上的情况,从而使用前面的结论,得出这时圆周角仍然等于相对应的圆心角的结论. 证明:作出过C的直径(略) 能够发现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没有变化,并且它的度数恰好等于这条弧所对等于它所对圆心角的一半. 说明:这体现了数学中的分类方法;在证明中,后两种都化成了第一种情况,这体现数学中的化归思想.(对A层学生渗透完全归纳法) 2、巩固练习: (1)如图,已知圆心角∠AOB=100°,求圆周角∠ACB、∠ADB的度数? (2)一条弦分圆为1:4两部分,求这弦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 说明: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有无数多个,却这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只有一个,但一条弦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只有两个. (四)总结 知识:(1)圆周角定义及其两个特征;(2)圆周角定理的内容. 思想方法:一种方法和一种思想: 在证明中,使用了数学中的分类方法和“化归”思想.分类时应作到不重不漏;化归思想是将复杂的问题转化成一系列的简单问题或已证问题. (五)作业:金3练 (六)教学反思: 圆周角第二课时 三维教学目标: (1)掌握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并会熟练使用这些知识实行相关的计算和证明;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水平及逻辑推理水平; (3)培养添加辅助线的水平和思维的广阔性. 教学重点:圆周角定理的推论的应用. 教学难点:推论的灵活应用以及辅助线的添加 教学活动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5课时:解决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5课时;解决问题 第 5 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问题. 2.通过归纳整理,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认真审题,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它们更多的应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来回忆下之前的内容.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随机板书,绘制表格. 知识回顾 二、综合运用 课件出示例5. 1、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2、利用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归纳出解题思路. 提问启发;“满100元减50元”是什么意思? 引导回答;就是在总价中取整百元部分,每个100元减去50元.不满100元的零头部分不优惠. 归纳整理解题思路; [1]在A商场买,直接用总价乘以50%就能算出实际花费. [2]在B商场买,先看总价中有几个100, 230里有两个100,然后从总价里减去2个50元. 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再交流汇报,教师板书; A商场;230×50%=115[元] B商场;230-2×50 =230-100 =130[元] 115<130, 答;在A商场买应付115元,在B商场买应付130元;选择A商场更省钱. 4、总结思考;在什么时候这两个商场价格差不多呢?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解. 2、完成练习二第12题,再集体交流订正. 3、完成练习二第13题.“折上折”是什么意思?这么计算呢? 4、完成练习二第14题. 5、完成练习二第15题.提示;增长为“-0.068%”表示什么意思?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将如何运用到生活中呢

四年级英语上册第六单元第4课时教案

Unit 6 Meet my family ! 第4课时 【学习内容】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6 Meet my family !Part B Let’s learn Let’s play Read and write 【课标描述】 1.能根据听到的词句识别或指认图片或实物。 2.能根据图、文说出单词或短句。 3.能根据指令做动作。 【学习内容分析】 本部分通过Sarah向陈杰展示自己家人职业照片的情景呈现了要学习的五个单词。学生能够听、说、认、读五个有关职业的单词: doctor,cook,driver,farmer,nurse,能够在语境中正确运用这五个单词。本部分教学时可以带入情景功能句:They’re helpful! 引导学生树立职业平等的管娘,以及为家人的工作而自豪的情感。 【学习目标】 1.通过呈现B部分Talk中的图片,让学生了解Sarah家人的工作,建立图片和词汇之间的练习,模仿录音并跟读,能够听、说、认、读新词doctor,driver,farmer,cook。 2.通过游戏环节,让学生复习巩固新知,并从单调的单词学习中活跃起来。 3.通过参与TPR活动,建立动作与核心词汇的关系。 4.通过文字与图片的呈现,让学生感知阅读的兴趣。 【评价活动方案】 1.创设学习新词环节,通过以旧引新和利用图片辅助学习的活动,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听、说、认、读单词,来评价学习目标1。

2.创设游戏的环节,巩固新知,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各种职业的特点,来评价学习目标2。 3.创设单词练习的学习环节,通过TPR的活动,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听懂,了解职业特点,来评价学习目标3。 4.创设文字与图片双呈现,让学生感知阅读的乐趣,来评价学习目标4。【学习过程】 Step 1. Warm-up / Revision 1.Free talk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Who are they?What are they? 2.复习家庭成员的单词:parents,uncle,aunt,cousin,baby brother. 3.Let’s sing “My family” Step 2. 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Let’s talk的课件,提问“What’s Sarah’s aunt’s job?” Ss: She is a nurse.教师呈现医院的图片,”Sarah’s aunt’s is a nurse,she works in a hospital. My aunt works in the hospital,too. But she is not a nurse.教师呈现女医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答;“She’s a doctor.” 用拆音法教学doctor.的发音。(评价目标1) 2、T:“What’s Sarah’s uncle’s job?”Ss: He is a football player. T:He drives a taxi. He is very helpful. What’s his job?(教师用手势模仿开车的样子让学生猜职业) 呈现:driver 的词卡,跟读单词,拆音教单词和拼写。教师带读、检查学生读。(评价目标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