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观的历史演进

儿童观的历史演进

儿童观的历史演进
儿童观的历史演进

儿童观的历史演进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或者说,是人们在哲学层面上对儿童的认识。儿童是人类个体生命周期中的一部分。儿童观问题实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观念问题。从儿童观那里,我们可以透视出一个时代,一种文化对作为个体人的地位和价值的基本看法。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内容的儿童观。随着历史的演进,儿童的内容也相应地演进着。因此,作为观念而存在的儿童观又辩证地是一种历史存在。

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进

一、古代的儿童观:儿童就是小大人

在古代,人们尚未发现儿童和成人有什么根本的不同,因而也没有明确的儿童观。对于原始氏族来说,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原始人急切的希望儿童加入成人行列,因此他们没有把儿童作为儿童看待,而仅仅当作氏族部落的未来成员,当作缩小的成人。儿童概念很长时间被淹没在黑暗中。即使在被后人认定为相当文明的古希腊,世人对于儿童的社会存在仍然视而不见。所以他们的儿童观就是儿童就是小大人。

二、中世纪的儿童观:儿童儿童生而有罪

到了中世纪(5—15)世纪,即欧洲封建社会的年代。在这段时期教会变成了维护封建制度的强大精神支柱,僧侣阶级也获得了最高贵的地位。这种政治经济状况必然决定着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教会认为人生而有罪,自然而然便认为儿童也是具有原罪的。但即使在中世纪这种认为儿童天生有罪、要用鞭笞来教训等观念盛行的背景中,仍然有些学者倡导爱儿童,给儿童自由。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从新人类观推导出的新儿童观

文艺复兴运动的爆发使得新的人生观沉重地打击了中世纪基督教会所谓的“原罪说”儿童观,并为近代儿童观的诞生铺平了道路。直到16世纪,文艺复兴的余光照进了儿童观领域,才使得通体散发着人文精神的全新儿童观来临。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伊拉斯谟认为要研究孩子的自然能力和才智,不要想象他们的兴趣与成人的一样,不要指望他们有像小大人一样的举止。他明确指出,对待儿童,“首先是爱。然后渐渐随之以某种自然和温柔的尊严,而不是畏惧,前者比后者更有价值,用恐怖的手段来使儿童弃恶,乃是一种奴性的作法。”因此,自由的教育是符合儿童的。用教育手段把本来是自由的儿童奴隶化,是极其荒谬的。

同时,在这一时期夸美纽斯提出了着名的“种子论”,他认为在人的身上自然地播有知识,道德和虔诚的种子,通过教育便可以把他们发展出来。他还相信一切儿童都可以造就成人。

从中我们发现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儿童观是从新人类观中理想的人的形象推导出来的。尽管这一时期承认了儿童的兴趣与自由,但是人们并未意识到儿童本身便是具有自身的独特价值的存在,也未否定儿童对于父母的绝对服从关系。因此把儿童作为父母的所有物的儿童观依然占统治地位。

四、理性时代或启蒙时代的儿童观

到17世纪,英国出现了一种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儿童生来就是没有原罪的纯真无

暇的存在;反对体罚,主张激励和竞争的教育。最有代表性的是洛克的“白板说”,他认为儿童来到人世间时其精神方面是一块“白板”。“白板说”使“原罪说”的儿童观遭受了致命的打击。他还主张给儿童自由。他的这种儿童观反映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儿童在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社会思潮中所处的地位,反映了人性解放的现实。而法国着名的教育家卢梭并不认为儿童是“白板”,他认为儿童生来便有自然赋予的冲动,而这种冲动不是天生的罪恶,而是未经污染的纯洁的心灵。在卢梭的儿童观中,他认为儿童期的存在是自然规律。他提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人们应当尊重儿童,尊重儿童期,不能打乱了这个次序,否则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太龙钟的儿童。他还认为儿童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精神生活。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儿童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儿童具有独立的存在价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卢梭已经否定了儿童期仅仅是为将来的成人生活做准备这一观念,而指出儿童亦有独立存在的价值。这一观点在儿童观演变史以及儿童教育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他的这些儿童观对于我们后来的幼儿教育发展都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

五、新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的儿童观

继卢梭之后,教育领域出现“教育心理学化”运动。这一运动主要发生在19世纪,裴斯泰洛齐首次明确提出“使教育、教学心理化”的主张,认为教育应当与儿童心理特点和人性规律相一致,使儿童在发展中处于主动地位。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最先提出教育的首要科学是心理学;福禄贝尔接受裴斯泰洛齐的主张,认为儿童的本性是善良的,对儿童教育就是要循序渐进地使儿童善良的天性发展起来。只有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新教育运动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进一步强调儿童是教育的主体和中心,强调儿童期自身的价值,才使儿童本位思想更深入到教育实践之中,使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凸显出来。

六、儿童心理学的建立:儿童观在科学层面上出现已成为可能

随后在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普赖尔出版了《儿童的精神》,这本着作是他对其儿子从出生到3岁末的系统的观察日记,它的出版标志着实证的儿童心理学的创立。

七、20世纪:儿童的世纪

在19世纪向20世纪的过度中,伴随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建立,尊重儿童的呼声愈益高涨,使儿童成为全人类共同瞩目的焦点之一。在这一世纪,出现了着名的儿童教育家,如杜威和蒙台梭利,他们都强调尊重儿童,坚信儿童的发展潜能,主张教育应当在不违背儿童自然本性的前提下进行,强调避免教育压迫儿童;同时,在这一世纪出现了空前的儿童研究盛况,出现了格塞尔、皮亚杰等着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们以科学方法研究儿童心理,揭示儿童心理的内部机制和发展规律,创立了各具特色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为科学地认识儿童丰富的心理世界作出了贡献。20世纪已开始将儿童研究与理解人类精神文化的发生联系在一起。在这个世纪设立了国际儿童组织并通过了《儿童权利法案》,从而使尊重、爱护儿童成为全人类通过政治、法律途径携手进行的国际行动。整个社会给予儿童越来越多的关怀和注意,时代精神的光辉开始聚集在儿童身上。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主知主义从理性是人的永恒性、种族第一的人性观出发,研究教育教学问题,并从中展现其对教育对象——儿童的看法。新主知主义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儿童的理性,认为教育就是为生活作准备,而不是生活本身的复本。认为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权在教师而不在学生,强调树立教师权威,儿童无条件服从,并限制儿童兴

趣,这是错误的,但它对纠正和克服儿童中心教育的偏差有积极作用。

在充分了解了西方儿童观的演变历程后,我们应当对于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儿童观也有一个了解。

中国儿童观的演变历史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儿童观

1.“子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纲常伦理中的儿童

传统儒学认为,子女在父亲面前是没有自身权利的,父母可以随意打骂子女,可以自由安排子女的命运,就像暴君可以随意地对待子民一样,从这种儿童观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的看法直接影响着对儿童的看法。

2.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成人为本位的,儿童在传统文化中受到蔑视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人们“对于儿童多不能正常理解,不是将他当作缩小的成人,拿‘圣经贤传’尽量地灌下去,便将他看作不完全的小人,说小孩懂什么,一笔抹杀,不去理他”。古人推崇的是那种“小时了了”的少年老成,对天真无邪、童年无忌则讥讽为乳臭未干而加以嘲讽。使儿童备受折磨,不可能拥有健康的属于自己的精神生活,不可能充分享受童年的乐趣,阻碍了儿童身心的发展。

3.工具主义的儿童观

另一方面,由于子女是自己的生命和权利得以不朽的一种手段,所以中国人对后代有一种感恩之情。错误地把子女看成小祖宗,看成传宗接代的工具,这种儿童观看起来似乎与“子子”儿童观相悖甚远,但实质上他们有共同的一面,那就是,儿童都未能从封建的人格依附关系的链条中解脱出来。

同时还将子女当作光耀门庭的工具,从古至今都认为“父以子贵”。养子防老既是中国一种传统的文化心理,也是父母抚育子女的一种主观愿望。这种观念也是把儿童当作工具。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严重的男尊女卑思想。

二、中国近代的儿童观

直到“五四”运动时期,鲁迅先生提出了“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观,认为儿童文学必须以儿童为本位,适应儿童心理,服务于儿童,使之成为儿童喜爱的文学。他的这种理论在历史上起到了撞击封建落后的儿童观,提高儿童文学地位并促进其发展的作用。在教育领域,陶行知和陈鹤琴在西方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的影响下,提出尊重儿童,解放儿童等许多有价值的口号和见解。主张儿童有其不同于成人的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深信儿童蕴藏的潜力和创造力。

三、中国当代的儿童观

中国共产党把儿童看作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左翼一贯重视儿童的养护和教育工作。但是新中国成立后儿童观也受到了“左”右倾政治的干扰。历史不会忘记,在当代中国,曾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内存在过“自来红”和“自来黑”的儿童观。直到1978年,政府实行改个开放政策,文化大革命被彻底否定,这使人的个性得到了一次大的解放。随着人们观念的解放,人们对儿童的观念也解放了。教育领域提倡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中国政府不仅在国内不断加强儿童的福利和教育工作,而且积极参与国际社会为发展儿童

事业而一致采取的行动。

通过以上对于中西方儿童观的演变历程的回顾和对比,我们发现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将会有不同的儿童观。中西方的不同的历史演变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儿童观。但是我们从中也发现了中西儿童观发展的共同点,那就是每一次历史的变革都是儿童观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姚伟.儿童观及其时代性转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