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法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教育法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教育法学

一、填空和选择

1、了解世界最早、美国最早的、我国第一本教育法学著作是什么人编写的,书名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世界最早:

汉斯·赫克尔与希普教授,于1957年合著的,《教育法学》;

书的主旨是倡导教师在教育上的自由,由三编构成;

美国最早:

诺尔特和林恩于1963年编写出版的,《学校法——教师手册》;

以判例为主要素材编写的

中国最早:

米桂山、龚有明为北京市各类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编写的教材,《教育法概述》

第一本以教育法学命名的专著——张维平《教育法学》,阐述教育法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2、了解我国教育法学产生和发展的四个基本阶段。P14

1.问题提出阶段,20C 70S末——20C 80S中。这一阶段在反思了以人治教的种种弊端的历史教

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法治校的主张;

2.体系探索阶段,20C 80S中——20C 80S末,这一阶段以我国颁布了对全国人民教育生活产生

重大影响的义务教育法为契机,开拓了教育法学研究的新局面;

3.学科基本定型阶段,20C 80年代末——20C 90S初,专门阐述教育法规的专著终于在我国出

4.教育法学理论深化发展阶段,1993年以后,这一阶段某些专题研究获得较为充分的展开

3、了解教育法规的本质特点:阶级性和公共性。P33

1.教育法规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阶级性,这是教育法规最根本的本质特性;

2.教育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具有社会性质。

4、了解教育法规的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38

●目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保障教育的平等与效率和教育的自由与秩序上;

●工具价值体现在分配与确认,指导与评价,规范与保护等方面。

5、了解我国教育法规的纵向形式,了解各层次教育法规的主要制定机关。P43

1.教育基本法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制定并发布实施

2.单行教育法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并发布实施的有关教育某一方面的法律,这一表现形式的规

范性文件一般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制定。(XX法,XX条例)

3.教育行政法规由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我国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机关为国务院

4.教育行政规章是根据宪法、法律和国家行政法规的授权,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所属的各业务主

管机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制定,并在一定范围内发挥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国务院所属各部,各委员会发展的教育行政规章有由教育部单行发布的,也有由教育部和其他部委联合发布的,根据规范对象的性质而定

5.地方教育法规,由地方权力机关制定,只在其行政区域内生效

6.地方教育行政规章,地方政府有权制定,主要由省级和计划单列市地方政府制定

●指法律规范的内部结构。三个内在的构成要素:假定、处理、制裁

7、了解教育法律关系的基本分类。P81

●根据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的社会角色不同,可分为教育内部的法律关系和教育外部的

法律关系

●根据主体之间的类型;可分为隶属型法律关系和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

●根据教育法律规范的职能,可分为调整性教育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教育法律关系

8、了解几种关于受教育权性质的观点及其实质。P89

●生存权说:接受教育的权利是人民的一种生存权,属于经济上的权利。(奖学金、助学

金等)

●公民权说:为了培养国民的民主政治能力,国民应当有受教育的权利,就是在人民主

权的现代宪法规定下,人民为行使其参政权,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和能力,因此,人民应当有权要求国家提供与宪法原则相适应的教育内容。公民权说实际上将教育权看作是一种政治权利。

●学习权说:所谓受教育权是儿童在受教育过程中进行学习,并通过学习获得发展的一

种权利。学习权是与其他人权并行的儿童基本人权之一。

9、了解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客体。了解我国民法通则关于公民行为能力的分类P93,P96。

●主体是教育法律关系的参与者,亦是教育法律关系中的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

●客体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指向的目标或对象

●我国公民在行为能力上有三种情况:

1.完全行为能力人——正常的,年满18周岁以上的公民,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

源的年满16周岁的公民

2.限制行为能力人——年满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公民,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

3.无行为能力人——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10、了解《法经》和《开皇令》的主要性质。P122

●法经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公元前407,主要内容是

刑法方面的

●隋朝有了行政法典性质的开皇令

11、了解《学位条例》《教师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几部法律的颁布时间。P163

●1980年2月2日——《学位条例》

●1986年4月12日——《义务教育法》

●1991年9月4日——《未成年人保护法》

●1993年10月31日——《教师法》

●1998年8月29日——《高等教育法》

●1995年3月18日——《教育法》

●2002年12月28日——《民办教育促进法》

●社会主义方向性

●民主性

●实事求是

●稳定连贯性

●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教育法规内容统一、协调

13、了解教育立法的四个步骤。P185

●提出法律案——审议法律草案——通过法律——公布法律

14、了解教育立法科学化的衡量标准。P193

是否符合教育规律、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有实效

15、了解教育法规实施的几个原则。P205

教育性原则、效力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平等性原则

16、了解教育法规实施的方式:教育法规的遵守和适用。教育法规守法的主体和教育法规适用的方式p208,p211

●守法主体:社会组织和公民两大类——包括所有我国所有国家机关、所有武装力量、

所有政党、所有社会团体、所有企业事业组织和所有公民。

●适用:指有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运用教育法律规范解决具

体问题,调整教育法律关系的活动。形式:教育行政执法、教育司法

17、了解教育法规的效力的含义,了解教育法规的解释的分类:正式解释的分类和非正式解释的分类。P213

●教育法规的效力是指其有效性,即教育法规的保护力和约束力,一般分为四类,形式

效力,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

●正式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地方解释

●正式解释(无权解释)包括学理解释和任意解释

18、了解教育行政执法的原则。P219

合法性原则、越权无效原则、应急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公开公正原则

19、了解教育行政执法的三方面具体内容。P221

●推行教育法规实施,主要表现为依照有关教育法规作出决定,采取措施,直接规范公

民、学校、教师、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对有关教育权利的享受和有关教育义务的履行。

●对遵守教育法规状况进行检查和监督,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对公民、社会组织和其他社

会力量,是否正当行使教育权利和履行教育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除了正面采取,推行教育法规的行政措施,教育行政执法的内容还包括对公民、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遵守教育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防止违法教育法规的行为发生,或者做到及时纠正违反教育法规的行为。

●进行教育行政处罚,主要是通过行政途径,处理教育法律纠纷,对违反教育法规的行

为采取一定的制裁措施

20、了解法律制裁的含义,违法的种类,行政处罚的四种分类。P223-225

●法律制裁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法追究违法者所应负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措施

●按照性质、危害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一般违法(民事违法、刑事违法)和犯罪两种

●行政处罚:

1.申诫罚,是最轻的处罚,如警告

2.财产罚,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3.行为罚,限制或剥夺违法者某种行为能力

4.人身罚,最严厉的处罚,限制或剥夺违法者人身自由,如行政拘留

21、了解民事制裁的含义和承担民事制裁的方式,刑事制裁的机关。P226-227

●民事制裁,是指对违反民事法规,损害他人民事权益而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所采取的

强制措施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清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

重做、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11种

●人民法院

22、了解法律责任的基本分类,了解民事法律责任的特点,了解刑事法律责任的含义和特点。了解《民法通则》规定的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P232-235

●教育法律责任的分类,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的特点:

1.基于民事违法行为而产生

2.主要是财产责任

3.一定条件下,民事责任可以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4.既有个人责任,也有连带责任或由相关人负替代责任

●形式法律责任是指由于实施刑事违法行为所导致的受刑罚处罚的法律责任,简称刑事

责任

●特点:

1.承担刑事责任的依据是严重违法行为,即由犯罪行为引起,其社会危害性大

2.认定和追究刑事责任的是审判机关,即只有人民法院按照刑事诉讼程序才能决定行为

人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其他机关没有这项权力

23、了解学校事故的归责原则。P247

●过错责任原则和过错推定原则

24、了解法律救济的四种渠道。P268

●行政渠道,司法渠道,仲裁渠道,调解渠道

25、了解教师申诉制度的特征,受理教师申诉的机关。P270

1.是一项法定申诉制度

2.是一项专门性的权利救济制度

3.是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

●机关:

1.如果是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提出申诉——主管的教育部门

2.如果是对当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

府对口的行政主管部门

26、了解教育行政诉讼管辖的三种分类。P280

●级别管辖,地域管辖,裁定管辖

27、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司法保护中关于未成年人年龄的规定。P389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犯有重大罪行者才负刑事责任,但要求从轻或减轻处罚

●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一般也不公开审理,并且新闻媒体不可披露犯罪未成年人的资料

28、了解民法通则关于高等学校法人性质的规定,了解高等学校的三项职能。P424

●高校的校长为高校的法定代表人,高校属于事业法人,活动范围应严格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高校的校长如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章程,利用职权给学校造成损失的,依法追究其个人责任

●高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主要依靠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项职能来实现

29、了解《高等教育法》关于高等学校所具有的哪7项办学自主权的规定。P425

● 1.招生权;2.学科、专业设置权;3.教学权;4.科学研究权;5.国际交流权;6.人事配置权;7.财产使用权

30、了解学校对教学内容管理,对教学设备管理应当遵循的原则。p444,P446

●教学内容进行管理:

1.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为依据的原则

2.给教师以相对自由的原则

●教学设备管理:

1.设备为教学服务的原则

2.效益原则

3.人力和物力并举的原则

4.以教师为主的原则

二、名词

1、过错责任原则:235

以过错作为归责的构成要件和归责的最终要件,同时,以过错作为确定行为人责任范围的重要依据。

2、教育法律关系:081

是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3、教育法律责任:231

指由行为人违反教育法律规范的行为所引起的,应当由其依法承担的惩罚性的法律后果。

4、教育行政诉讼:279

教育行政诉讼是行政诉讼的一种,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教育法规所保护的合法权益,而以行政机关为被告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进行审理作出判决。

5、教育行政赔偿:283

指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违法行使职权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依照《国家赔偿法》由国家给予的赔偿。

6、义务教育: 325

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免费教育或普及义务教育。通常是指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免费、强制普及实施特定特定年限的基础学校教育。(强制性是义务教育最典型的特征,也是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最基本的区别。)

7、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 419

由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省级人民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

8、行政法律责任 232

指行为人因实施行政违法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简称行政责任。

9、教育立法 175

狭义上指国家立法机关根据法定的程序,制定、修改或废止教育法规的活动

广义上泛指一切国家机关或地方政府制定和发布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和教育规章的活动。

10、义务教育的免收学费原则 343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实行免收学费,是保证义务教育推行的一项重要措施。

11、教育机会平等原则300

教育机会平等原则是《教育法》的立法原则之一,该原则规定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扶持和帮助特殊受教育群体。

12、民事法律责任:233

指由于实施民事违法行为所导致的赔偿或补偿的法律责任,简称民事责任。

13、行政复议:275

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具有法定权限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由复议机关依法对被申请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活动和制度。

14、学生申诉制度:272

学生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照《教育法》及其他法律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15、教育行政执法:214

教育行政执法是指国家有关行政机关及其所属工作人员,在现实生活中实施教育法现的活动,是有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所采取的直接影响公民,社会组织或其他社会力量有关教育的权利与义务,或对其教育权利与义务的行使与履行进行监督的行政行为。

16、过错推定原则 236

过错推定,也称过失推定,是指如果原告能证明其所受的损害是由被告所致,而被告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则应推定被告有过错并应承担民事责任。

三、简述

1、简述实施义务教育的平等原则要求。340

1.要求男女平等和民族平等。

在我国,歧视女性的现象依旧十分严重,在一些经济困难、地理环境较差的地方以及一些少数民主地区女童的教育问题更为突出,要真正落实扫盲教育,规定男女儿童具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是很有必要的。

2.要求改善经济等其他条件。

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导致举办义务教育事业的能力有限。《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国家对经济困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的经费,予以补助,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予以师资、财政等方面的帮助。

3.要求为特殊儿童举办义务教育学校。

特殊儿童不仅包括弱智、盲聋哑等身体有残疾的儿童,还包括一部分行为不良的儿童和少年,应举办盲校聋哑学校、弱智儿童学校和工读学校等特殊义务教育学校,以便特殊儿童亦能按时接受义务教育。

2、简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有关主体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394

1.未成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放任未成年人有本法规定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的不良行为的,或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的,由公安机关对其予以训诫。

2.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违反本法的有关规定,严重不负责任,接到未成年人寻求保护报告后不及时查处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的,予以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各类文化出版机构、影剧院、录像厅等演播场所,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出售、出租经营部门向未成年人出版、放映或者演出、出租或出售有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以及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节目和出版物等行为,分别由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处以没收出版物和违法所得、罚款、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许可证、吊销营业执照、依法予以治安处罚等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文化制品机构:行政处罚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营业性歌舞厅、电子游戏场所以及其他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违反本法规定,不设置明显的禁止未成年人进入标志,或者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由文化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责令停业整顿、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

人员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5.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本法规定的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或者为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提供条件,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简述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312

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受教育者享有下列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4、简述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284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国家承担赔偿责任所应具备的前提条件。国家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

1.损害事实:对人身权(人身自由、生命健康)的损害,对财产权的损害

2.侵权行为主体: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3.执行职务的违法行为:构成职务行为本身的行为、与职务内容密不可分的行为

4.违法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这是侵权主体对损害承担法律责任的基

础与前提。在我国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中的因果关系,通常是指直接因果关系。.

5、简述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原则。P418

1.《高等教育法》第11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

2.依法自主办学,就是高校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为实现其办学宗旨,自主管理学校内部事务,自主确定学校发展计划,自主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建立起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

3.依法自主办学,既要求高校要严格依法行使权利,不能越权,也不能弃权;也要求学校要善于行使属于自己的权利,在法律授权范围内,完善学校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将学校管理好,将学校办好;同时有权拒绝来自各方面对学校自主权的干涉和侵害行为。

4.“面向社会”是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前提。面向社会要求高等学校关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要,要求高等学校关注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等等。

5.“实行民主管理”是依法自主办学的保障。只有实行民主管理,才能更好地依法自主办学。

6、简述法律救济的特征。266

1.是宪法公平、正义的立法精神的体现

法律救济制度的完善,是政治民主和法治发展的标志,宪法确立的民主制度和法治原则,为法律救济的实施提供了依据,任何违法侵权损害行为都逃不脱法律的追究和制裁,合法权益受害者都够得到法律上的救济。

2.以各种法定权益纠纷的存在为基础

没有权益的损害,就不会存在纠纷,没有纠纷,就无需建立解决纠纷的法律制度。纠纷的存在是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客观现实,只有从法律上提出解决纠纷的途径、程序和方法,使权益受害者得到补偿,才能消除纠纷。

3.以侵权损害事实为前提

任何法律上的救济,均起因于侵权损害,无侵权损害就无所谓救济,侵权损害是法律救济的前提。一些违法之人所行的非法之事,必然会对他人的权利造成损害。

4.以补救权益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为目的

法律救济的最终目的是补救权益受害者的合法权益,这也是法律救济的基本功能。法律救济的对象是权益受害者,权益未受损害就不会得到法律救济。

7、简述学校事故的特点。238

1.当事人一般情况下多数是出自疏忽大意、过失、渎职,很少是出自故意伤害的意图;

2.受害者多为不满18周岁的中小学生,事故的发生常常与少年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有关,而且受害者本人往往也有过错;

3.学校事故的处理常常涉及学生家长、教师、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他校外有关部门等多方面利益;

4.独生子女的增多为事故的处理带来巨大压力;

5.事故处理的直接后果是经济赔偿,教育经费不足使学校难以承受赔偿费用。

8、简述法人与公民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94

1.权利能力是指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2.行为能力是指主体以自己的独立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

3. 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法人的法律地位不同,其所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的内容范围也不同;不同的学校、社会教育组织及其他教育机构作为法人,其权利能力根据其成立的目的和教育活动的范围各有不同,与其相应的,行为能力范围也有所不同。

4.公民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我国公民都具有平等的教育权利能力,这是与生俱来的;

我国公民在行为能力上有三种情况:

1.完全行为能力人——正常的,年满18周岁以上的公民,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年满16周岁的公民

2.限制行为能力人——年满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公民,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3.无行为能力人——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9、阐述举办职业教育时应当遵循的产教结合的原则。P403

“产教结合”是保障职业教育与经济和社会的紧密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自我发展的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举措。产教结合的原则主要包括:

1.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需要相适应

2.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在实施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

3.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注重实践教育,强化技能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

4.职业学校应当积极发展校办产业,做到校企结合,使校办企业能直接或间接地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服务,努力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能力。

四、论述:

1、试论述我国《教师法》规定的有关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P373

1.有关污辱、殴打教师的法律责任:

第35条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则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侮辱教师,是指以一定方式公开贬低教师人格,破坏教师名誉的违法行为。(包括行为、言词、图文侮辱);

(2)殴打教师,是以暴力方法侮辱教师,或故意非法伤害教师人身健康的行为;

(3)对侮辱、殴打教师的行为,应根据情节、程度及所造成的后果分别施以行政制裁、民事制裁或刑事制裁。

2.对教师进行打击报复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36条规定:“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的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国家工作人员对教师进行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146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3.教师违反《教师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教师应受惩罚的行为: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

体罚学生经教不改;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

惩罚形式:行政责任的追究(学校予以行政处分、解聘,或由行政部门作出行政处罚)民事责任的追究(赔偿损失、返还原物、赔礼道歉)

刑事责任的追究(由专门的司法机关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裁决)

4.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

责令限期改正;行政处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试论述《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司法保护的内容。p388

司法保护是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减轻或免于刑事处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犯有重大罪行者才负刑事责任,但要求从轻或减轻处罚,体现惩罚为辅的原则

2.不公开审理,不披露资料。《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文规定,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一般也不公开审理,并且新闻媒体不可披露犯罪未成年人的资料;

3.对于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家庭、学校、少管所应尽可能地给予教育和挽救;

4.不歧视犯了罪的未成年人。法律保护虽然犯过错但已改好的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就业方面不受歧视。

总之,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就是在司法活动过程中凡涉及未成年人活动时,应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权利,对他们进行适当的保护。

3、试论述《教育法》在执法和守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可以改进的内容。p319

1.问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2.改进:

(1)增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观念;(职权法定;公正、公开;职权与职责相统一)(2)完善行政机关管理教育的模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教育民主化管理运动的推进,学校需要行政机关增加一些非权力强制性的行政指导方式。如审议、指导、告诫等行为。

(3)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能力;

教育公务员必须系统的学习法律知识,接受法律制度文化和法律精神文化的熏陶,培养稳定的法律观念和娴熟的法律技巧。

(4)加大教育法制监督力度,强化监督功能;

教育法制监督是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依法治教必不可少的保障措施。

(5)深入开展教育法制宣传,提高全民教育法律意识。

通过教育法制宣传,使公民不仅仅要了解教育法律条文,更重要的是在于自觉遵守教育法规。

4、试阐述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的区别。P55

1.性质不同

(1)教育法规通过国家行政权力强制执行,具有很强的他律性。

(2)教育道德依靠教育相关人员的自觉性,具有很强的自律性。

2.作用范围不同

(1)教育法规侧重于调整外在行为和结果的合法化,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2)教育道德不仅调整外在行为,还调整内在精神世界,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3.表现形式不同

(1)教育法规通过国家法律表现,表现形式具体而明确,是成文的规定。

(2)教育道德通过生活实践表现,表现形式既有成文的规范,也有不成文的规范。

4.实施保障机制不同

(1)教育法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其贯彻执行。

(2)教育道德主要依靠道德教育、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道德评价来实现。

5.评价标准不同

(1)教育法规以法律规定为标准,强调权利与义务。

(2)教育道德以道德评价为标准,强调善恶美丑。

5、试论述《教育法》在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可以改进的内容。P317

1.问题:

(1)从横向结构看,覆盖面尚不完善。

(2)从纵向结构看,还未形成一个层次排列有序的体系。

(3)从立法技术看,教育法律法规的用语比较空泛。

2.可改进内容:

(1)要进一步完善教育法规体系。

就教育法规的横向覆盖面而言,至今还有不少重要的法律法规没有制定出来(教育改革实践需要迫切制定如教育经费法、成人教育法、教育行政组织法等),有些方面仍然处于无法可依的局面。

从纵向看,迫切需要建立由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和教育规章组成的、具有不同等级效力的教育法体系,尤其是要加大地方教育立法的力度。

(2)努力提高立法质量。

在过去的立法中,不少教育法规内容粗疏,漏洞较多,甚至相互冲突,可操作性差,针对这些问题,今后教育立法应以提高立法质量作为立法工作的又一重要目标。

补充:

1.民事责任: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2. 行政责任

a. 行政处罚

i. 申诫罚:警告

ii. 财产罚: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iii. 行为罚: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吊销执照iv. 人身罚:行政拘留

b. 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3. 刑事责任

a.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b.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工程测量知识点总结.关键考试知识点

名词解测量复习提要 考试形式:半开卷;开卷范围:手写A4纸一张。 第一章:掌握以下内容(不是名词解释)测量学、水准面、水平面、大地水准面、平面直角坐标、高程、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测量工作的程序、及遵循的原则、测量的任务、测量的基本工作。 第二章:高程测量的种类、水准原点、水准测量原理、水准仪的使用、、水准点的表示方法、水准路线的种类、水准测量方法{记录(2种)、计算、检核}、水准测量测站的检核方法、闭合、附合水准测量成果计算及精度要求、转点的作用。 第三章:水平角、竖直角测角原理、经纬仪的操作、测回法测水平角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及精度要求、竖直角仰、俯角代表的意义、竖直角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 第四章:测量工作所指距离的内容、直线定线定义及操作、钢尺量距方法、精度要求及计算方法。 第五章:直线定向内容、直线的基本方向、方位角的内容及取值范围、正反方位角的关系、方位角与象限角关系。方位角的计算。 第六章:误差产生原因、分类,评定精度的方法、算术平均数与真值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控制、控制测量、控制网的内容,平面控制测量的形式,导线布设形式、导线测量的外业内容,闭合、附合导线的内业计算及各自的精度要求,坐标正算、坐标反算。跨河流水准测量内容、三角高程测量的适应范围。 第八章:地形图涵盖内容、比例尺、纸上与地面距离的互换计算、地物的表示方法(4种)、地貌的表示方法(等高线、等高距、等高线平距)、会看典型的地貌、理解等高线的特征。测图前要做哪几项准备工作、视距测量公式、碎步测量测站上要做的工作、地形测量的记录、计算以及测量的原理。地形图的运用(掌握第项) 第九章:拨角法放线其转向角的计算及正负角的意义,纵、横断面图涵盖的主要内容。 第十章:圆曲线及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要素计算、主点测设及里程计算,用偏角法测设2种曲线如何进行碎步测量(内、外业)。 第十一章:测设的基本工作(水平角、高程、点位、坡度)先内业如何计算,后外业如何观测。 桥墩、桥台中心点(直线)测设的内业 抓住教材、作业及回忆实习整个过程(内、外业)去复习。 析 1.水准面:将海洋处于静止平衡状态时的海水面或与其平行的水面,称为水准面。 2.大地体:由地球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3.参考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非常接近的能用数学方程表示的旋转椭球体相应的规则曲面。4.绝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5.相对高程:地面点沿其铅垂线方向至任意假定的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相对高程。 6.高差:地面两点间的绝对高程或相对高程之差。

教育法测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2、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3、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4、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5、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6、税务机关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 7、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部门必须把学校的基本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学校的基本建设用地及所需物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优先、优惠政策。 8、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考试无效,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二、简答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是? 答:(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二)有合格的教师; (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哪些义务? 答:(一)遵守法律、法规;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三)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 (五)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六)依法接受监督。

最新河南特岗招教考试大题知识点总结

河南特岗招教考试大题知识点总结 一、教师任务: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二、教师素养:(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1.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a.依法执教,严谨治教;b.爱岗敬业,廉洁从教);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3.对待集体:团结协作(a.相互支持、相互配合;b.严于律己,宽以待人;c.弘扬正气,摒弃陋习);4.对待自己:为人师表(良好的道德修养a.高度自觉,自我监控;b.身教重于言教);(二)教师的知识素养:1.政治理论修养;2.精神的学科专业知识;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三)教师的能力素养:1.语言表达能力;2.教育教学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四)职业心理健康:1.高尚的师德;2.愉悦的情感;3.良好的人机关系;4.健康的人格。 三、学生的特点: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向师性);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四、现代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b.学生是学习的主体;c.学生是责权主体)。 五、师生关系类型:1.专制型师生关系;2.放任型师生关系;3.民主型师生关系(理想的师生关系类型)。 六、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4.心理相容。 七、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一)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4.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5.发扬教育民主;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8.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二)学生应作的努力:1.正确认识自己,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规范自己的行为;2.正确认识老师,积极与老师沟通;(三)最后还应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加强学风教育等方面努力。 八、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1.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热点;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3.贯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3.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4.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三)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1.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2.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3.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4.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四)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2.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提供动力; 3.贯彻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九、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1.思想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8.量力性原则。 十.常用的教学方法:(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二)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1.演示法;2.参观法;(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1.练习法;2.实验法; 3.实习作业法; 4.实践活动法;(四)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发现法;(五)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1.欣赏教学法;2.情境教学法。

软件测试知识点总结

软件测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次课10.7 软件测试概述 一软件测试定义:使用人工或者自动的手段来运行或测定它是否满 足规定的需求,或弄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 二软件测试的分类 1.按照开发阶段划分 a)单元测试:模块测试,检查每个程序单元嫩否正确实现详细设计说明中的 模块功能等。 b)集成测试:组装测试,将所有的程序模块进行有序、递增的测试,检验 程序单元或部件的接口关系 c)系统测试:检查完整的程序系统能否和系统(包括硬件、外设和网络、系统 软件、支持平台等)正确配置、连接,并满足用户需求。 d)确认测试:证实软件是否满足特定于其用途的需求,是否满足软件需求说 明书的规定。 e)验收测试:按项目任务或合同,供需双方签订的验收依据文档进行的对整 个系统的测试与评审,决定是否接受或拒收系统。 2.按照测试技术划分白盒测试:通过对程序内部结构的分析、检测来寻找问题。检查是否所有的结构及逻辑都是正确的,检查软件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设计说明的规定正常进行。-- 结构测试 黑盒测试:通过软件的外部表现来发现错误,是在程序界面处进行测试,只是检查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实现。

灰盒测试:介于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之间的测试。 3 按照测试实施组织划分:开发方测用户测试第三方测试 4 是否使备测软件运行:静态测试动态测试。 课后作业:1. 软件测试与调试的区别? (1)测试是为了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错误;调试是为证明软件开发的正确性。(2)测试以已知条件开始,使用预先定义的程序,且有预知的结果,不可预见的仅是程序是否通过测试;调试一般是以不可知的内部条件开始,除统计性调试外,结果是不可预见的。 (3)测试是有计划的,需要进行测试设计;调试是不受时间约束的。 (4)测试经历发现错误、改正错误、重新测试的过程;调试是一个推理过程。(5)测试的执行是有规程的;调试的执行往往要求开发人员进行必要推理以至知觉的"飞跃" 。 (6)测试经常是由独立的测试组在不了解软件设计的条件下完成的;调试必须由了解详细设计的开发人员完成。 (7)大多数测试的执行和设计可以由工具支持;调式时,开发人员能利用的工具主要是调试器。 2.对软件测试的理解? 软件测试就是说要去根据客户的要求完善它. 即要把这个软件还没有符合的或者是和客户要求不一样的,或者是客户要求还没有完全达到要求的部分找出来。

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考试 试题及答案 招考教师试题 2009-08-30 17:42:48 阅读2011 评论2 字号:大中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考试试题及答案【教师业务考试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1.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D) 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B)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3.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A)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认识活动 D实践活动 4.教育史上“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B)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夸美纽斯 D洛克 “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 5.培养劳动者是(A)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6.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C) 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 7.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是(A)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8.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D)。 A实验法 B讲解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9.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C)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B德、智、体全面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 10.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B)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C《教师资格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1.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C) A课程任务 B课程制定者 C课程设置的要求 D课程管理层次 12.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叙述正确的是(A) A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制记分法 B一般说;题的数量多、便于给小分的;用等级制较便利 C题的数量不多、开卷、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题用百分制较方便 D在成绩评定时;不能把等级制换算成一定的分数 13.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C) A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下教学 C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14.下列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D) A教学策略受制于教学方法 B教学策略从层次上低于教学方法 C教学方法的采用不受教学策略的支配 D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

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总结资料整理

人物、著作、主张 1.利托尔若(法,社会学家)、沛西*能(英,教育学家),“生物起源说”(教育是 一种生物现象,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标志着在教育起源上开始转向科学解释。否认社会属性,不科学。P6 2.孟禄(美,教育学家),“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 识的模仿)。否认社会属性,不科学。P6 3.苏格拉底,“产婆术”或“苏格拉底法”或“问答式教学法”。(后人概括为四部 分:讽刺“助产术”,归纳,定义)P20 4.柏拉图,《理想国》,培养的最高目标: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P20 5.亚里士多德,①《政治学》,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P20②《论 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P250 6.昆体良(古罗马,教学法大师)①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 育家 P21 ②《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 早的教育著作,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学法论著 ③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一些阐释,这是班级授课 制思想的萌芽 7.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大教学论》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P161 主要教学观点:①教育目的:为人的永生做准备,又有现实目的。 P21 ②“泛智”教育:普及教育的思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

切人。” ③教育适应自然:该原则是贯穿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条根本性的指导性原则。 ④学制系统:分别四个时期。 ⑤教学原则:提出并论述了直观性P152、系统性P153、 量力性、巩固性P154和自觉性等。 7.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①《爱弥儿》《忏悔录》;P21 ②“教育上的哥白尼”; ③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被誉为“旧教育”和“新教育”的分水岭); ④个人本位论P56(关于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 ⑤儿童(学生)中心论(杜威,师生关系两种对立的观点)P100 主要观点:①教育的任务:使学生“归于自然”,这是其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 ②把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划分四个阶段: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期、青春期。 9.康德(德,哲学家,唯心主义),①理性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倡导者和践行者; ②《康德论教育》,认为自由式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③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 学讲座的有影响的学者之一,最早的教育学课程——哥尼斯堡大学1774年。P22 10.特拉普(德,教育家)——最早的教育学教授。1779年,哈勒大学。P22 11.裴斯泰洛奇(瑞士,民主主义教育家和教育改革家),《林哈德与葛笃德》 ①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P22 ②要素教育论是他教学理论体系的重心;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整理版,DOC

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 课程的性质:《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测量学与教育评价学内容的整合并侧重于教育测量的一门综合性教育课程,它着力探讨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测量、评价的原理和方法,是一门带有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征的应用性学科,是实现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管理科学化所必须借助的一门科学,也是教育学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目标和要求: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正确使用各类标准化的教育测验、会作测验质量分析、能正确解释分数的含义,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研究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做出比较正确与合理的判断和评价,以促进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研究科学化。 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 1.测量的定义 史蒂文斯曾对测量作出以下定义:“就其广义来说,测量是按照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 我国有些学者认为:“测量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某种数量化的测定”,“测量是按照一定的法则,用数字方式对事物的属性进行描述的过程”。

本书的观点:从广义上讲,测量就是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从以上对测量所下的各种定义可以看出,这种对事物进行区分的过程,必须是按照一定法则的,区分的结果必须能够用数字的方式进行描述的。 2.测量的要素 (1)测量的量具 测量的量具是指依据某些科学原理和法则,发展出合适的量具或制定出科学的测量方案。(2)测量的单位 不同的测量所采用的单位是不同的。 理想的测量单位必须符合两个条件:①要有确定的意义;②要有相等的价值。教育测量的单位不够完善,既无统一的单位,也不符合等距的要求。 (3)测量的参照点 量的参照点系测量的起点。要确定事物的量,必须有一个测量的起点,这个起点就叫做测量的参照点。 参照点有两种类型:①绝对参照点(绝对零点);②相对参照点(相对零点)。理想的参照点是绝对参照点,但教育测量中很难找到绝对零点,多采用人为指定的相对零点。 3.教育测量的定义与特点 教育测量的定义 教育测量,就是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考点 5:教育的起源 ※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无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全民多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沉积相知识点复习 (5)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系试卷 一、填空题( 每空0.5 分,共10 分) 3 、一般说来,层状叠层石生成环境的水动力条件①__________ ,多属②__________ 的产物;柱状叠层石生成环境的水动条件③__________ ,多为④__________ 的产物。①较弱,②潮间带上部,③较强,④潮间带下部至潮下带上部。 6 、Young et al.(1972) 以潮汐作用带为形式的相带模式包括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 ③__ 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四个相带。①潮上带,②潮间带,③局限潮下带,④开阔潮下带。 7 、第一部系统论述我国各地质时代的沉积岩层的古地理轮廓的专著是①__________ 编著的② __________ 。①刘鸿允,②《中国古地理图》。 1 、相标志是相分析及岩相古地理研究的基础,可归纳为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和③ __________ 三类。①岩性标志,②古生物标志,③地球化学标志。 6 、Laporate(1969) 以潮汐作用划分的相带模式包括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四个相带。①潮上带,②潮间带,③潮下带上部,④潮下带下部。 7 、米德尔顿和汉普顿按支撑机理把沉积物重力流划分为四种类型,即①__________ 、②______ ____ 、③__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①碎屑流,②颗粒流,③液化沉积物流,④浊流。 5、按照地貌特点、水动力状况和沉积物特征,可将砂质高能滨岸相划分为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和④___________四个亚相。①海岸沙丘、②后滨、③前滨、④近滨。 6、欧文(Irwin,1965)根据潮汐和波浪作用的能量,将陆表海碳酸盐沉积作用环境划分出了三个能量带,即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①远离海岸的X带(低能带)、②稍近海岸的Y带(高能带)、③靠近海岸的Z带(低能带)。 三、比较下列每对术语的异同点( 每小题 4 分,共32 分) 4 、泥岩与页岩——均为粘土岩,前者无页理,后者有页理。 5 、沉积相与岩相——岩相与沉积相是从属关系。沉积相是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而岩相是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或岩石组合,是沉积相的主要组成部分。 6 、河控三角洲与浪控三角洲——为不同作用所控制形成的三角洲。河控三角洲是以河流作用为主形成的三角洲,是高建设性的三角洲,形态上呈鸟足状或朵状。浪控三角洲是以波浪作用为主形成的三角洲,是破坏性的三角洲,形态上呈鸟嘴状。 7 、内波与内潮汐——内潮汐是内波的一种特殊类型。内波是指存在于两个不同密度的水层界面上或具有密度梯度的水体之内的水下波(LaFond,1966 ),内波的振幅、周期、传播速度、深度的变化范围都很大。其中周期与半日潮或日潮相同的内波叫做内潮汐。

软件测试知识点总结

一、基础知识1、什么是软件测试,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啥?2、什么是测试计划?都包括啥?什么是测试方案,什么是测试策略?测试方案包含哪些内容?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有哪些?测试用例内容有哪些?3、测试用例为什么需要分级,如何分级别?测试用例需要哪些人来评审?评审的目的是什么?好的测试用例关键点是什么?不能发现BUG的测试用例不是好的测试用例吗?4、测试分为哪几个阶段?5、软件测试类型都有哪些?你进行过哪些测试,擅长什么?6、软件缺陷等级划分7、缺陷生命周期8、测试生命周期9、为什么要进行交叉测试?10、α、β测试是什么,两者的区别是什么?11、什么是驱动模块、桩模块12、什么是白盒测试,有几种方法13、测试结束标准14、测试报告包含哪些内容?15、项目中的需求,测试可以和客户沟通吗?不确定的需求怎么解决?16、你认为测试人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开发犯低级错误怎么办?开发说不是bug怎么办?你为什么能够做测试这一行?你的职业规划?17、如何测试纸杯二、接口测试1、什么是API?什么是API测试?2、常见的API 测试点有哪些?API测试中使用的一些常用协议?用于API测试的工具?最常用的API文档模板?3、API和Web服务之间的区别?4、什么是Soap?什么是Rest API?SOAP和REST的区别?5、API常见测试有哪些?API测试有哪些优势?API测试中验证哪些内容?6、API测试、单元测试和UI测试之间的区别?7、API测试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8、执行API测试时我们一般会发现哪些BUG类型呢?9、接口测试用例的编写要点有哪些?10、列举一些最常用的HTTP方法?常见的响应状态码及意义11、可以使用GET请求而不是POST请求来创建资源吗?POST和GET有什么区别?12、PUT和POST方法有什么区别?13、接口产生的垃圾数据如何清理?测试的数据你放在哪?14、你们怎么做的参数化?15、接口测试的步骤有哪些?API测试设计的原理是?16、异步接口怎么测试?17、请详细阐述接口测试和UI测试在测试活动中是如何协同测试的?18、怎么设计接口测试用例?19、下个接口请求参数依赖上个接口的返回数据?依赖于登录的接口如何处理?依赖于第三方数据的接口如何进行测试?20、不可逆的操作,如何处理,比如删除一个订单这种接口如何测试21、json和字典dict的区别?三、性能测试1、性能测试包含了哪些软件测试(至少举出3种)?2、请问什么是性能测试、负载测试、压力测试?3、在给定的测试环境下进行,考虑被测系统的业务压力量和典型场景?4、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执行性能测试?5、简述性能测试的步骤。6、你如何识别性能瓶颈?7、性能测试时,是不是必须进行参数化?为什么要创建参数?LoadRunner中如何创建参数?8、你如何设计负载?标准是什么?9、解释5个常用的性能指标的名称与具体含义。10、描述不同的角色(用户、产品开发人员、系统管理员)各自关注的软件性能要点。11、请分别针对性能测试、负载测试和压力测试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12、请问您是如何得到性能测试需求?怎样针对需求设计、分析是否达到需求?13、描述你的性能测试流程四、安全测试1、HTTP接口测试和Web Service接口测试区别是什么?2、HTTPS的优点和缺点?HTTPS的工作原理?HTTPS和HTTP的区别?什么是http代理服务器,有什么用?HTTPS在哪一层, 会话层在第几层?3、简述TCP/I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为什么TCP建立连接协议是三次握手,而关闭连接却是四次握手呢?为什么不能用两次握手进行连接?4、TCP和UDP有

招教考试案例知识点总结

第一板块:新课改 (一)新的教育观----素质教育 新课改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概念: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涵: (1)面向全体学生;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4)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二)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3大类,10小条)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④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案例中,老师可能出现以下行为:不允许学生犯错误、要求学生十全十美、陵节而施,一刀切、说学生没有出息(学习不好的学生)、老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习,不关注其他方面 万能段:作为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育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2、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案例中老师可能出现以下行为:一套方法培养全部学生、学生是学习机器、你已经是大人了,怎么能犯错呢!万能段:作为老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因材施教,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完整性格的人。) 3、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有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能动性)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③学生是责权主体 (案例中老师可能出现以下行为:教师不允许学生发问质疑、不尊重学生的权利、学生就是被管理者、我让你怎么样,你就得怎么样? 万能段:作为老师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三)教师观 (1)教师角色变化 ①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核心特征) (①教师是学生学 习能力的培养者②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②从教师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从教师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④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2)教师行为变化 ①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1.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智力发展,发育缓慢,成绩不良有过错,被孤立的,有严 重缺点,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2.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体罚辱骂,训斥嘲笑羞辱,随意当众批评,冷落学生

地史学复习重点汇总+中国地质大学.doc

沉积环境: 一个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自然地理单元 沉积相——反映沉积记录成因(环境、条件和沉积作用)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的综合。即沉积记录成因的物质表现。生物相岩相 相变——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在空间(横向)上的变化。 相分析——综合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推断其成因(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瓦尔特相(定)律亦称相对比原理 :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相互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地重叠在一起; 即在垂向上整合叠置的相是在侧向上相邻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 “The past history of our globe must be explained by what can be seen to be happening now” (James Hutton). It was named Uniformitarianism by Charles Lyell (1830; Hutton, 1795) Sed. Facies indicators——the physic, chemic and biologic characteristics which indicat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processes and conditions. 。。。。。。 地层:各种层状岩石的统称.包括所有的沉积岩,部分火成岩和变质岩. 地层学:研究层状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地质年代、时空分布规律(狭义)和形成环境条件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地质学分支学科.她的核心目标就是建立地球科学的时间坐标。 地层叠覆律: 原始地层自下而上是从老到新的(上新下老) 原始水平律: 地层沉积时是近于水平的,而且所有的地层都是平行于这个水平面的(水平摆放). 原始侧向连续律: 地层在大区域甚至全球范围内是连续的,或者延伸到一定的距离逐渐尖灭(侧向连续)。 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含相同化石的地层其时代相同。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考试知识点超强总结

计算机网络考试重点总结(完整必看) 1.计算机网络:利用通信手段,把地理上分散的、能够以相互共享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等)的方式有机地连接起来的、而各自又具备独立功能的自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外部特征:自主计算机系统、互连和共享资源。内部:协议 2.网络分类:1)根据网络中的交换技术分类: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ATM网等。2)网络拓朴结构进行:星型网;树形网;总线型网;环形网;网状网;混合网等。4)网络的作用地理范围: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范围在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个域网 网络协议三要素:语义、语法、时序或同步。语义:协议元素的定义。语法:协议元素的结构与格式。规则(时序):协议事件执行顺序。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 3.TCP/IP的四层功能:1)应用层:应用层协议提供远程访问和资源共享及各种应用服务。2)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为应用层隐藏底层网络的细节。3)网络层:处理来自传输层的报文发送请求;处理入境数据报;处理ICMP报文。4)网络接口层:包括用于物理连接、传输的所有功能。 为何分层:目的是把各种特定的功能分离开来,使其实现对其他层次来说是可见的。分层结构使各个层次的设计和测试相对独立。各层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各层不必理会其他的服务是如何实现的,因此,层1实现方式的改变将不会影响层2。 协议分层的原则:保证通信双方收到的内容和发出的内容完全一致。每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下层向上层提供透明服务,上层调用下层服务,并屏蔽下层工作过程。 OSI七层,TCP/IP五层,四层:

职业教育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6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于 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自1996年9月1日起施行。 2、行业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 3、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 4、职业培训分别由相应的职业培训机构;职业学校实施。 5、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克扣职业教育的经费。 6、企业应当承担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进行职业教育的费用。 7、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举办企业和从事社会服务的收入应当主要用于发展职业教育。 8、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和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担任兼职教师。 9、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10、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 1、公民有依法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力。() √ 2、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制度。()× 3、企业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 √ 4、学历证书、培训证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为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毕业生、结业生从业的凭证。() √ 5、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开征的用于教育的地方附加费,可以专项或者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职业教育。() × 6、国家不支持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手段,扶持发展职业教育。() × 7、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对上岗实习的,不给予劳动报酬。()

教师招聘考试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高频考点

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表现有哪些?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7、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关系?/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P27 答:1.教育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速度和规模。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结构变化。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容和手段。②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①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受教育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容。②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人才。教育可以促进。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①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②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③学校文化。Ⅰ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质形态,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Ⅱ学校精神文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Ⅲ学校制度文化(规文化)主要指保证学校运行的组织形态、规章制度和角色规。 9、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教育启示?P89 答:①顺序性,遵循有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有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②阶段性,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分阶段教学。③不平衡性,要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④互补性,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⑤个别差异性,要注意对个体实施因材施教。 我国的教育目的:以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方面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3、人们的教育思想。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素质教育的基本涵: 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1、社会政治制度。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3、人口发展状况。4、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5、本国学制发展历史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纲要及工作方针: 教师的职业素养。1、道德素养。①对待事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②对待学生:热爱学生。③对待集体:具有团结协作精神。④对待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2、知识素养。①政治理论素养。②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③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3、能力素养。①语言表达能力。②教育教学能力。③组织管理能力。④自我

岩石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火成岩 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类似矿物的物质(如有机质、玻璃、非晶质)和生物遗骸等构成的固态集合体。 岩石的成因分类:按岩石的形成作用过程划分为:岩浆岩:是由地幔或地壳的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形成岩浆继而冷却固结的产物。沉积岩:是由地表风化产物、火山碎屑物等,在外力作用下搬运、沉积、固结而成的。变质岩:是由先已存在的岩石(岩浆岩及沉积岩)在温度、压力及应力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为适应新的环境而形成的岩石。 三大岩类之间的循环转换关系:已经存在的沉积岩、变质岩、火成岩抬升到地表以后,经风化剥蚀、机械破碎、搬运、沉积等作用可以形成沉积岩;已经存在的沉积岩、火成岩或变质岩,因温压条件的变化或流体的作用等可形成变质岩;温压条件的进一步变化,可使原来的沉积岩。变质岩或火成岩发生熔融形成岩浆,岩浆在固结形成新的火成岩。 岩石学:是专门研究地壳、地幔及其它星体产出的岩石的分布、产状、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命名、成因、演化等方面的科学。 岩浆:是天然形成于上地幔或地壳深部,含有部分挥发分和固态物质、粘稠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高温熔融体。自然界中硅酸盐岩浆占绝大多数,极少量是金属硫化物岩浆和金属氧化物岩浆(矿浆)及碳酸岩浆。 岩浆的主要化学成分: (1) 常量元素: O、Si、Al、Fe、Mg、Ca、Na、K、Mn、Ti、P、H、C等,其中O最多。在岩浆结晶过程中这些元素相互结合,组成各种矿物。通常以氧化物形式来表示:如SiO2 、Al2O3 、Fe2O3 、 FeO 、MgO、CaO、Na2O、K2O、MnO、TiO2、P2O5、H2O、CO2 等。但实际上在岩浆中这些元素并非以氧化物形式存在,而多是呈离子、原子或离子团的形式存在,如: Mg2+、 Na +、[SiO4]4-。 另外还有挥发份:CO2、SO2、CO、N2、H2 NH3、NH4、HCl、HF、KCl、NaCl等等。硅酸盐岩浆化学成分以SiO2含量最多,根据SiO2含量将硅酸盐岩浆分成4种类型:1) 酸性岩浆SiO2 > 63%(wt%) 2) 中性岩浆SiO2 52~63%(wt%) 3) 基性岩浆SiO2 45~52%(wt%)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考试知识点总结

名词解释(6*3=18)+选择题(18*1=18)+判断题(10*1=10)+简答题(34分)+综合题(20分) 1. (室)土工试验:包括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的测定、土的力学性质指标的测定、土的动力特性试验、粘土矿物分析等等。原位测试:在保持岩土体天然结构、天然含水率以及天然应力状态的条件下,测试岩土体在原有位置的工程性质的测试手段。 2. 原位测试与室土工试验的比较: 原位测试:一、实验对象面:1,测定土体围大,能反映宏观微观结构对土性的影响,代表性好;2,对难以取样的土体仍能实验;3,对实验土层不扰动;4,能给出连续的土性变化剖图;5,土体边界条件不明显。二、应力条件面:1,基本在原位应力条件下进行应力试验;2,应力路径和排水条件不能控制;3,应力条件有局限性三、应变条件:1,应变场不均与;2,应变速率一般大于实际工程条件下的应变速率四、岩土参数:多建立在经验公式上五、实验期:期短,效率高 室试验:一:1,与原位相反;二,排水条件、应力路径、应力条件都可以模拟控制;三、应变场均匀,应变速率可控制;四、可直接测定;五:期长,效率低 1. 载荷试验:在现场用一个刚性承压板逐级加荷,测定天然地基、单桩或复合地基的沉降随荷载的变化,借以确定它们承载能力的试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浅层地基土,包括各种填土和含碎的

土;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埋深等于或大于3.0m和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基土;螺旋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深层地基或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 2.载荷试验目的:(1)确定地基土的比例界限压力、极限压力,为评定地基上的承载力提供依据(2)确定地基土的变形模量(3)估算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4)确定地基土的基床系数 3.原理:典型的平板载荷试验p-s曲线分为三个阶段:直线变形阶段:P-S呈线性关系,此线性段的最大压力称为此时的界限P0 。在直线变形阶段,受荷土体中任意点产生的剪应力小于土体的抗剪强度,土的变形主要由土中空隙的压缩而引起,土体变形主要是竖向压缩,并随时间逐渐趋于稳定。剪切变形阶段:当载荷大于P0而小于极限压力Pu,P-S变为曲线关系,且斜率逐渐变大。在剪切变形阶段,P-S曲线的斜率随压力P的增大而增大,土体除了产生竖向压缩变形之外,在承压板的边缘已有小围土体承受的剪应力达到了或超过了土的抗剪强度,并开始向围土体发展。处于该阶段土体的变形由土体的竖向压缩和土粒的剪切应变共同引起的。破坏阶段:当载荷大小大于Pu时,即使荷载维持不变,沉降也会持续或急剧增大,始终达不到稳定标准。在破坏阶段,即使荷载不再增加,承压板仍会不断下沉,土体部开始形成连续的滑动面,在承压板围土体发生隆起及环状或放射状裂隙,此时在滑动土体的剪切面上各点的剪应力均达到或超过土体的抗剪强度。 4.实验技术、步骤:试坑的尺寸及要求: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的试坑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