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生物:生命的起源(教案)

八年级生物:生命的起源(教案)

八年级生物:生命的起源(教案)
八年级生物:生命的起源(教案)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教材

生物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生物教案 / 初中生物 / 八年级生物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生命的起源(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生物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打开对世界的认识,提高自身的见识,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生物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授课时间: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比较区别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等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

2,简单评述科学家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过程。

3,描述多数学者公认的化学进化论的大体过程。

二,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自然发生论是如何让解释生命起源的

生命不是自然发生的雷迪的施压及其改进过程

巴斯特的实验

生命的起源

巴斯特的实验没有解决生命起源的问题

化学进化是可能化学进化的基本观点

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有机小分子形成的实验

2、本节的教学重点:①雷迪实验和巴斯特实验②化学进化过程和米勒实验

3、本节教学难点: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化学进化过程。

三、教学过程。

1、由提问和讲故事引入新课:。同学们都听说过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吗?(很多很多年以前,当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的时候,宇宙的景象,只是黑暗混沌的一团,好像一个大鸡蛋。人类的老祖宗盘古,这个其大无比的巨人,就孕育在这黑暗混沌的大鸡蛋里。他在大鸡蛋里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一直经过了一万八千年。有一天,他忽然醒了过来。睁开眼睛一看,啊呀,什么也看不见,看见的只是黑漆模糊的一片,闷得人怪心慌。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朝着眼前的黑暗混沌,狠狠用力一挥,只听得山崩地裂的一声:——大鸡蛋忽然破裂开来。其中有一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另外有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了地。天和地当中还有些地方粘连不断,盘古又去找了一把凿子,左手执凿,右手拿斧,或用板斧砍,或拿凿子凿。盘古就这么威风凛凛、气势磅礴地在那里一斧一凿辛勤地工作着,不久就把天和地完全划分开来。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要合拢,就头顶天,脚

踏地,站在天地的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长得极长了。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长呢?人有推算,说是有九万里那么长。这巍峨的巨人,像一根长柱子似的,直挺挺地撑在天和地的当中,不让它们有重归于黑暗混沌的机会。他孤独地站在那里,天天做着这种辛苦的工作。不知道又经过了多少年代,天和地的构造已经相当巩固了,他不必再担心它们会合在一起了,他实在也需要休息休息了,终于,他和我们人类一样,倒下来死去了。他临死的时候,周身突然发生了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了轰隆隆的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他的筋脉变成了道路,他的肌肉变成了田土,他的头发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也都变成了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圆亮的珍珠和湿润的玉石,就是那最没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了雨露和甘霖。总之,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了他整个的身体来使这新诞生的世界丰富而美丽?)地球上的生命是怎样发生的?这是一个人们都十分想得到答案的问题,其实早在古代人们就在想生命是怎么样来的!只是那时候人们的知识有限所以才编出这样的神话故事!你已经知道,大约400多万年前,地球上还没有人类。人类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还在莽莽森林中风餐露宿,与兽共舞。几亿年前乃至几十亿年前,地球上的生物

又是怎样的呢?最原始的生命又是怎样出现的呢?

2、讨论题:(1)。地球上的生命是怎样起源的?

(2)。这个问题上有哪些不同的观点?

(3).教材中两种观点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4).你还了解哪些观点?

3、生命不是自然发生的

(1)自然发生论是如何解释生命起源的: (2)雷迪和巴斯特的实验推翻了自然发生论(雷迪实验的假设是什么?实验的变量时什么?实验组是什么?对照组是什么?实验结果是什么?)

3、化学进化论是可能的

(1)巴斯特的实验并没有解决生命起源的根本问题(巴斯特实验控制的变量是什么?)(2)化学进化的基本观点是:原始生命是在原始的地球条件下由无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小分子,再由有机小分子长期演变形成的。

(3)米勒和其他学者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有机分子形成的实验。

4、总结区别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化学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1)自然发生论:上古时期人们根据现象做出生命是自然而然的发生的结论。代表思

想就是“腐肉生蛆”“腐草化萤”等。

(2)生生论:当然闷知道蛆是由蝇而来,巴斯特以后,人们就认为生命有亲代和孢子产生,即生命不可能自然而然的产生。

(3)宇宙生命论:人们提出地球生命来源于别的星球或者宇宙的“胚种”,根据是地球所有生物有统一的遗传密码及稀有元素埋在酶系中,并持有特殊重要作用等事实。

(4)化学进化论:主张从物质在运动变化规律来研究生命的起源。认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物可以转变为有机大分子和多分子体系直到最后出现原始的生命体。

作业:1、请你用表格的形式概括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2、1976年,我国的吉林地区发生了一场罕见的陨石雨,科学家们在陨石的表面发现许多有机小分子物质,你认为这个事实为哪种假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板书: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

1 生命神创论 3宇宙生命轮

2 生生轮 4化学进化论

第2节生物的进化

主备人:曹智,授课人:曹智、杨正菊

一.教学目标:

列举古生物学化石方面的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

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趋势;

地球上各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过程和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导入】:原始生命是简单的。原始生命又是怎样发展为复杂的丰富多彩的生物界的?

――通过生物进化

与原始生命起源一样,生物进化的历程也是极其漫长的过程。现在地球上的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是经过漫长的历程逐渐进化形成的。科学家是如何了解进化的历程的?科学家又是怎

样知道地球是曾经生活过什么类型的生物?生物化石可以作为研究地球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材料,通过化石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

《二》、化石的概念贺形成过程

【教师活动】:知道学生看书并提问

什么是化石?——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

化石是如何形成的?——生物化石的形成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原有的特点,所以被用来研究古代生物,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证明某种生物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

《三》、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趋势

【学生活动】:观察化石图片并讨论

(1)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我们得知原始地球是没有生命的,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2)根据对化石的研究,我们知道了生物进化的总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过程。

【教师活动】:展示始祖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概述

【学生总结】:始祖鸟的特征既像古代的爬行动物,又像现代的鸟类,说明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动物。

二、

《一》、地球上现存的生物都是进化的结果,对现存生物亲缘关系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追溯生物进化的过程。事实上,生物进化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对许多科学领域,如地质学、遗传学、胚胎学等的研究基础上的,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方法就是比较法。

从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到现在的形形色色的生物,究竟经历了那些进化的环节呢?

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请同学们仔细的阅读教材中的内容,注意每段文字当中描述的动、植物贺当时所处的环境年代有什么相适应的地方。

《二》、简介地球上的生命史——生物进化的历程

(1)前寒武纪时期(始于约35亿年前):原核单细胞→真核多细胞

(2)古生代时期(约始于5.44亿年前):

植物:(真核)藻类→裸厥类→厥类

动物: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有翅的昆虫

(3)中生代时期(始于2.45亿年前):

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繁盛,哺乳动物和鸟类开始出现

(4)新生代时期(始于6640万年前):被子植物和哺乳类、鸟类占优势

说明:约400~600万年前,灵长类动物的一支进化成人类。

小结:主要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历程,即地球上的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以及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所生活的环境等内容。总结一句话:生物进化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地球演化史和整个自然界的发展史。

三、

《一》、在生物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有些生物种类会灭绝?新的生物种类又是怎样形成的?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什么?科学家提出了多种有关生物进化的理论,其中,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最有说服力。最先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的也就是达尔文。首先我们来看看达尔文的一些简介(阅读教材)

【讨论】:达尔文是怎样提出科学的进化理论的?(根据学生读过的阅读材料进行讨论)(1)从小热爱自然,喜欢观察并不断地提出问题。

(2)科学考察,发现许多与“上帝造物论”不一致的问题。

《二》、提出生物进化理论

达尔文根据自己在环球日记中的材料、动植物标本和化石标本,先后写出了几卷地质学

著作和一些有关生物进化的论文,并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教师活动】:设问

(1)繁殖和变异在生物物种的进化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在生存斗争的过程中,必须有一部分生物个体被淘汰,那么,哪些个体会被淘汰?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并讨论

【导出】:自然选择理论

【教师小结】:达尔文看到,生物具有巨大的繁殖能力,而能提供给它们的食物和生存空间却有一定的限度,每种生物为了争夺有限的生活条件,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衍后代,就必须与周围的生存条件作斗争,这就是达尔文所说的生存竞争。达尔文还看到,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他从生物的变异和生存竞争的关系中发现:生物的变异有的对生存有利,这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能在生存竞争中获胜,那些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便会在生存竞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适者生存。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四点——过渡繁殖、生存斗争(生存竞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总结本节的所有内容。

五.练习作业:

(1)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下列表述中,不合理的是()a、单细胞→多细胞 b、体型小的生物→体型大的生物c、结构由简单→复杂 d、低等生物→高等生物

(2)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化石大部分是由生物体坚硬部分所形成的

b、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或生活痕迹

c、生物化石是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d、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3)中生代陆地上繁盛的动、植物分别是()

a、两栖类、厥类

b、爬行类、裸子植物

c、哺乳类、被子植物

d、鱼类、藻类

板书设计:第二节生物的进化

生物进化的化石记录

地球上的生命史

达尔文和他的自然选择学说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八年级生物:生命的起源(教案)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教材 生物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生物教案 / 初中生物 / 八年级生物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生命的起源(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生物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打开对世界的认识,提高自身的见识,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生物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授课时间: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比较区别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等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 2,简单评述科学家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过程。 3,描述多数学者公认的化学进化论的大体过程。 二,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自然发生论是如何让解释生命起源的 生命不是自然发生的雷迪的施压及其改进过程 巴斯特的实验 生命的起源 巴斯特的实验没有解决生命起源的问题

化学进化是可能化学进化的基本观点 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有机小分子形成的实验 2、本节的教学重点:①雷迪实验和巴斯特实验②化学进化过程和米勒实验 3、本节教学难点: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化学进化过程。 三、教学过程。 1、由提问和讲故事引入新课:。同学们都听说过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吗?(很多很多年以前,当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的时候,宇宙的景象,只是黑暗混沌的一团,好像一个大鸡蛋。人类的老祖宗盘古,这个其大无比的巨人,就孕育在这黑暗混沌的大鸡蛋里。他在大鸡蛋里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一直经过了一万八千年。有一天,他忽然醒了过来。睁开眼睛一看,啊呀,什么也看不见,看见的只是黑漆模糊的一片,闷得人怪心慌。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朝着眼前的黑暗混沌,狠狠用力一挥,只听得山崩地裂的一声:——大鸡蛋忽然破裂开来。其中有一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另外有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了地。天和地当中还有些地方粘连不断,盘古又去找了一把凿子,左手执凿,右手拿斧,或用板斧砍,或拿凿子凿。盘古就这么威风凛凛、气势磅礴地在那里一斧一凿辛勤地工作着,不久就把天和地完全划分开来。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要合拢,就头顶天,脚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导学案.doc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导学案 【学习目标】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你了解多少?2、米勒设计的实验装置各有什么作用?3、你自己先描述一下生命起源的过程。二.合作探究4.阅读教材p47--49资料分析1.2.3.完成下列问题。(1)各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①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有何区别?②你认为原始地球上有生命吗?为什么?③根据米勒等科学家的实验结果,可以对生命的起源作出怎么样的推测?④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由此可以作出什么推测?5.阅读教材p49独立完成下列问题原始大气高温、紫外线简单( ) 地球降温与水蒸气( ) 凝结成雨水流入江河原始单细胞生物( )亿年后,有机物形成 ( )生命起源过程示意图三、系统总结四.生活链接6.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为什么?五.反馈检测7.科学家推测,原始生命的形成的时间,大约的在地球形成后的多少年()a.10亿年b.15亿年c.20亿年d.30亿年8.原始大气层里不含 ()a.氧气b.氢气c.甲烷d.硫化氢9.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来合成氨基酸的第一位人物是()a.斯巴兰让尼b.巴斯德c.米勒d.孟德尔10.原始的生命起源于()a.原始的大气层b.原始的河流c.原始的海洋d.原始的高山11.关于科学推测,正确的叙述是()a.科学推测需要确凿的证据b.科学推测需要严密的逻辑c.科学推测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d.以上三项都需要.根据地质学的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年前形成的。那时,地球的温度,地面上常常发生,天空中常 有。 【学习目标】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你了解多少?2、米勒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教案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描述地球生命起源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 2.通过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培养求知和敢于怀疑的品质。 2.在课堂渗透无神论的世界观,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关注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米勒实验。 3.“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教学难点】 米勒实验。 课前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课件展示]世界各地关于生命起源的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圣经》片段《创世纪》等。 提问:最早人们认为生命是怎么起源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的创世神话,这些神话的共同点是什么?你们相信这些神话吗?为什么? 讲授:基督教在西方占统治地位以后,神创论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对生命的起源的探索。 学生聆听、观看,感受悠远而神秘的氛围,并想象原始的地球。 学生回答问题,大胆解释其中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原始地球的形成 地质学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 提问:46亿年前地球上的环境是怎样的呢? [播放视频]《原始地球环境》。 组织小组间交流:这样的原始地球环境中,生命是如何产生的呢?

引申提问: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是什么?能量条件是什么?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在哪儿? 1.学生观看视频,打开思维的阀门进行想象,用自己的生动语言描述想象中的地球。 2.教师指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整理课前收集的人类对生命起源问题的认识,如自然发生说、宇生说、热泉生态系统说、宇宙大爆炸、星云假说等。 二、米勒实验 讲授:科学家提出了这样的猜想:在紫外线、闪电、热能和宇宙射线的激发下,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氨、氢气、甲烷、硫化氢和水蒸气等相互作用形成有机小分子。 提问:科学家的猜想是否正确?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够生成有机小分子吗?如何验证?[课件展示]米勒实验。 提问:米勒实验装置各部分分别模拟什么? 讲授:1周后,在装置底部实验瓶的水溶液中,发现了多种有机小分子,其中有些是组成生命物质的必要成分。 提问:从米勒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观察米勒实验的装置,分析实验设计的原理和结果,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让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更深入些。 在全班交流成果,使得问题的解决更加完善。 回答:水蒸气、氢、氨、硫化氢和甲烷等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沸水模拟原始海洋;电极模拟闪电和辐射等环境条件;冷凝器模拟降雨等。 回答: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够生成有机小分子。 三、生命起源学说 讲授:科学家进一步推测,有机小分子随着雨水汇入原始海洋,经长期演变,最终形成简单的原始生命形式。 提问:1976年,我国吉林地区曾发生了一场罕见的陨石雨,科学家们在陨石表面发现了多种有机小分子物质,你以此能得出怎样的推测结论? 阅读:海洋化学起源学说。 提问:科学家的推测是否正确?在原始海洋能够形成原始生命吗?如何验证? 讲授:我国的科研成果展示。(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转运RNA等) 提问:这些研究成果说明了什么? 讲授:所有的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点——体内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蛋白质和核酸是构成生命有机体的基本素材。 设问:有了基本材料在实验室里是否就可以制造出原始生命呢? 学生聆听、思考并回答:地球原始生命可能从外星球起源。 学生总结归纳:生命是复杂的,生命的起源的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 四、反馈练习 分析:腐肉生蛆。 提问:有人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勇于对“神创论”提出挑战,比如善于观察的人们看到腐肉生蛆、枯草化萤、青蛙从淤泥中跳了出来、臭水沟里突然出现了老鼠等,便提出了自然发生论,认为生命是由无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完成,甚至可以自然产生。 提问:你们是否赞同自然发生论? 分析:巴斯德的“鹅颈烧瓶”实验。(出示实验装置图片) 提问:你能解释实验现象吗? 提问:如果不加热肉汤是否会变质?为什么?有无对照?还可以怎样设计对照? 讲授:直到20世纪60年代,在伦敦的一个研究所中,还一直保存着19世纪后期为否定自

生命的起源教学反思

《追寻生命起源》教学反思 贾林林 今年我承担一节优质课展示,我选择的是《追寻生命的起源》这节课。 由于听课老师较多,同学们比较紧张,没有平时上课那么放松。在这样的状况下,立刻进入教学,学生难免发挥不好。面对这种状况,我在正式上课前对他们进行了一番表扬与鼓舞,使他们的“优越意识”盖过了“紧张意识”,占了主导地位。这样的办法果然奏效,每当我提出问题时,我可以看到学生们都在充分地开动脑筋,努力思考。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的思路,我运用多媒体播放自制的课件。让学生更直观,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更容易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不断提醒学生阅读教材,在教材中寻找知识点。为了使本课的几种学说不至于零散,我以生命起源的一系列观点冲突的历史背景中引导学生构建生命起源的正确观点,让学生走进科学研究的历程,同时,我还采用了教师引导,学生阐述,再由师生共同归纳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能发挥自己的导向作用,还能使学生自主学习和归纳,应该算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我利用自己制作的课件做为教学辅助,配合恰当的过渡语,使学生觉得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在阐述实验步骤的时候,我让学生来叙述,这样还了解了学生对教材感知程度。在这个环节里,我把神创论和自然发生学说安排在前半段,化学进化论和宇宙生命论等安排在后半段,中间提出:科学的推测需要有确凿的证据,

凭空想像往往是站不住脚的,而在证据面前,“神创论”不攻自破,科学推测还需要有严密的逻辑,也要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这么做能使两种推测对比鲜明,在学生头脑中理清思路,留下深刻印象。 在巩固新课的环节中我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回答,从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我给予了鼓励性的评价,并在结语中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欲望,使其把知识带到课外去探究。 在本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在讲课过程中还是很紧张,不能像平时上课一样做到收放自如,还比如个别环节中我讲的内容有点多,有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说,还可以将时间安排的更紧凑些等.总而言之,我的课堂教学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努力钻研、探索,使自己能够不断的进步!

《生命的起源》教案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重点) ②了解米勒的实验与结果。 ③了解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的重大成就。 2.能力目标 ①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整理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难 点) 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来的,生命是物质的, 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和宇宙观的教育。 ②通过介绍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2.难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因此,本节课对于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搭起了一个较好的平台。所以采取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方法教学,其中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 学法指导:学生对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问题比较感兴趣,但对最原始的生命是怎样出现的却不甚清楚。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 课前准备: 《生命的起源》课件第一课时;学生课前对本节内容进行预习及生命起源相关内容的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环节及时间安排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同学们,我们知道地质学研究表明,地球大约 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那时候地面上火山喷 发、熔岩横流;天空中电闪雷鸣,或赤日炎炎, 与现在的环境迥然不同。那么当时或者几十亿 年前、几亿年前,地球上的生物又是怎样的呢? 最原始的生命又是怎样出现的呢?关于这些问 题,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广为关注,人们不断地 去探索和追求,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争论。随着 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越 来越深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关注这个热点 ——生命的起源。 激情、质疑 激发兴趣 表述交流 激发学生学习 的兴趣,对生物 课产生好感。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20分钟我们首先要讨论最早的生物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是否能接受这一观点。如果生物是由 上帝创造的,上帝又是谁创造的?如果生物不 是上帝创造的,地球上的生物又是从哪里来 的?——古代的人们认为:生物可以从非生命 物质直接转变而来。如腐肉生蛆、腐草化萤、 白石生羊等。 (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看书3—4页) 结合课本示意图讨论分析回答: 1.原始大气的成分有那些?这些物质是从那里 来的?原始大气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有什么明 显不同? 2.原始生命起源的场所是?据你 推测此时地球表面温度应该?(很高;较低) 3.根据课本内容和你收集的资料,你认为原始 曾有一个学说,称为“神 创论”,认为:地球上的所 有生命都是上帝创造的。 上帝最初创造了多少种生 物,地球上现在就有多少 种生物;而且生物之间没 有任何亲缘关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看书第 3—4页结合课本示意图讨 论分析回答,并找出疑难 问题。 让学生发表自 己的观点,充分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_(学案含答案)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导学案序号:10课题: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课型:新授课时:2 主备:初审:终审人:备课时间:5、16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 【学习过程】 一、预习先行自主学习 1、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你了解多少? 2、米勒设计的实验装置各有什么作用? 3、你自己先描述一下生命起源的过程。 二、互动探究合作求解 4、阅读教材P47--49资料分析1、2、3、完成下列问题。 (1)各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①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有何区别? ②你认为原始地球上有生命吗?为什么? ③根据米勒等科学家的实验结果,可以对生命的起源作出怎么样的推测? ④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由此可以作出什么推测? 5、阅读教材P49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原始大气高温、紫外线简单( ) 地球降温与水蒸气( ) 凝结成雨水流入江河原始单细胞生物( )亿年后,有机物形成( ) (生命起源过程示意图) 三、系统总结 四、生活链接 6、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为什么? 五、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7、科学家推测,原始生命的形成的时间,大约在地球形成后的多少年() A、10亿年 B、15亿年 C、20亿年 D、30亿年 8、原始大气层里不含()A、氧气B、氢气C、甲烷D、硫化氢 9、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来合成氨基酸的第一位人物是() A、斯巴兰让尼 B、巴斯德 C、米勒 D、孟德尔 10、原始的生命起源于() A、原始的大气层 B、原始的河流 C、原始的海洋 D、原始的高山 11、关于科学推测,正确的叙述是() A、科学推测需要确凿的证据 B、科学推测需要严密的逻辑 C、科学推测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D、以上三项都需要

初中生物《生命的起源》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

PPT 出示地球图片,。 师:用什么词可以形容一下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地球呢? 生: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师:对,我们可以用生机勃勃来形容,地球上生活着种类繁多的生物,据统计目前已知的生物种类已达200 万种。那么最早的生物是如何出现在地球上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命的起源。(板书课题) 出示目标: 学习目标: ?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观察米勒模拟实验,探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可能性。 ?认同生命的物质性,生物起源于非生物。 新授: 一、假说: 1、神创论出示图片并分析该假说的可行性 2、自然发生论引导学生分析该理论的可行性 3、宇生论 出示图片及视频资料,并分析归纳出:还不能解释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出现在地球上的。 继而过渡到---化学进化学说。 二、探究 化学进化学说 ?自主研学: 以小组为单位,认真研读(重点内容做好标记)教材P3-P4 页,说出原始大气成分 及特点并与本组成员交流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历程。 【组长副组长负责督促检查】 【播放视频】原始地球

让学生充分理解原始地球上的环境条件,化抽象为直观。【课件】出示原始大气的成因(学生默读) 【速问速答】 通过该环节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原始大气的成分及特点 【过渡】 到底生命是如何诞生的呢? 【微课堂】 播放提前录制的视频资料 走进生物微课堂——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生命起源的实验探索 【课件】 按课件要求完成相关内容 分析米勒实验

米勒的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的哪个阶段?学生踊跃发言 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还有 哪些重要成就? 自米勒实验之后, 成为探究生命起源 的基本方法 1965 年用氨基酸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 . 1981 年又用简单的有机物合成了. 三、总结 大家看书并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收获 (学生积极活动) 四:当堂检测

八年级生物下册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漂市一中钱少锋 杭信一中何逸冬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课标要求: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教材分析:本节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生命起源的四种学说,米勒实验的原理及实验结论,其中米勒实验的原理及实验结论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教材中资料分析部分呈现的素材有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学说的观点,原始地球的大气特点和气候、地质条件,米勒实验的装置。 教学设计: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冰心《冰心》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描述地球生命起源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 (2)通过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的方法。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培养求知和敢于怀疑的品质。 (2)在课堂渗透无神论的世界观,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2.难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课前准备 1.有关宇宙起源、星系形成和生命起源假说的视频资料 2.学生课前通过阅读科普书籍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广袤的宇宙、绚丽的银河、灿烂的太阳系行星、蔚蓝的地球……)广袤宇宙有无数的星体,然而只有我们蔚蓝的地球母亲孕育了千姿百态的生命。这些生命是怎样来到这地球上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曾经有这样的传说。——“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绳人也。”(引自《太平御览》卷七八) 哪位同学为大解释一下? 学生:说开天辟地以来,地球上本没有人,女娲黄土捏泥人。 教师:很好,那么什么叫“剧务”,又什么是“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呢? 学生:大概是太劳累了,就用绳子浸在泥里,再举起来,甩出的泥点变成人。 教师:看来我们的同学们知识很渊博呀,那么,今天的科学家们对生命起源又有什么见解呢? (按照事先抽签的顺序进行小组发言。下面是发言的提纲,真正发言中不仅有形象生动的事,还配合了教师提供的录像。) 小组1:我们小组负责介“宇宙起源”这部分内容。根据“宇宙大爆炸”的理论(这是目前般接受的学说),150亿年前宇宙发生了大爆炸,爆炸喷射了由氢和氦组成的星云,星云旋转运动着,并且缓慢地收缩,逐渐形成了一个密度较大的实体。由于收缩时磨擦产生的热量,温度继续上升,直到在高温下发生热核反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时就形成了一颗恒星。在恒星周围还有大量气体和尘埃,它们彼此引、碰撞而聚合成为小的团块。这是行星的形成。 组2:我们小组来介绍原始地球的情况:根据第一小组介绍的宇宙爆炸的理论,地球逐渐收缩过程中温度很高,所以当地球表层温度逐渐下降时就表现为频繁的火山活动。火山喷发出的气体,形成了大气层。这个大气层不同于现在地球的大气层,它是没有氧气、氮气的,但有很多的水蒸汽。随着地球表面温度降低,大气层中的水蒸汽冷却形成雨水落到地面上,雨水在地壳下陷及低落处聚集而成原始的洋。原始海洋盐分很低,但溶解了大量的甲烷等火山喷发出的物质。 小组3:我们组负责汇报“米勒实验”:1953年,斯坦利·米勒在玻璃仪器里模拟原始地球条件进行了一项试验:(用动画展示实验仪器)。一个星期后他检测出很多简单的有机物,包括氰化氢、尿素,最重要的是:米勒还在他的产品中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追寻生命的起源》教案。

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二. 追寻生命的起源 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人类对生命起源认识的基本历程。 2.了解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科学和宗教的区别,了解人类认识不断提高是科学进步的结果和表现。 3.通过学习能用正确的观念解释生命的起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能用相对客观和正式的关于生命的认识,去批驳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的艺术化、故事化,甚至是被歪曲、被伪造的关于生命起源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生命,激发学生探索生命起源和发展的奥秘的兴趣。 2.通过人类对生命认识的相关知识的初步了解,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反对伪科学和愚昧,为科学进步不惜奉献自己的精力和智慧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 1.近代生命科学的主要成果。 2.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难点: 纠正传说和民俗中关于生命起源的伪科学观点,分析科学和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和实证说明有关生命起源问题的认识上的偏差。 教学过程: 一.千年话题——谁创造了万物 1.古代传说:神创说 2.现代两种认识:生命起源于其他星体;起源于地球自身。 3.一次实验:证明生命起源在早期地球上已存在。 【指导】学生完成学习思考。原因:生产力落后,对自然界的认识非常有限;生物知识缺乏;统治阶级巩固统治的需要,宣扬神秘主义,推行愚民政策;宗教盛行,推行精神独裁。) 【过渡】古代生产力落后,使神创说得以影响深远。近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神创说受到质疑。由此形成两条研究路线。 二.近代生命科学的成果

江苏省初中生物中考(会考)真题分类汇编——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解析版】

江苏省初中生物中考(会考)真题分类汇编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一、单选题 1.(2019·江苏中考模拟)如图是米勒模拟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火花放电模拟闪电 B.装置中的四种气体模拟了原始大气 C.烧瓶中的沸水模拟了高温条件下的原始海洋 D.该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 【答案】D 【解析】 米勒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米勒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还原性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内(图中以黑色表示)(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

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该实验不能证明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 2.(2018·江苏中考模拟)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关键阶段和发生的最显著变化之一是A.南方古猿后肢粗壮B.能人奔跑飞快 C.直立人脑容量增加D.智人群居生活 【答案】C 【解析】 人类的进化的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南方古猿的脑容量为500毫升左右,能使用天然的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680毫升,能直立行走,解放前肢,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脑容量接近1100毫升,两足直立行走,手比较灵活,可以打造多种石器,开始使用火;能人的脑容量可达1000毫升以上;智人的人类脑容量达1350毫升甚至更大,接近现代人的脑量,能制造石器和骨器,靠狩猎、捕鱼生活.不仅会使用火,还能人工取火。因此,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直立人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脑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并且产生了语言,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可见,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脑容量的增加。故选C。 3.(2019·江苏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唯一的证据 B.越新近形成的地层中的化石越简单、越低等 C.生物进化遵循从低等到高等、从陆生到水生的规律 D.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进化 【答案】D 【解析】 A、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此外还有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错误; B、在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错误; C、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错误。 D、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进化,正确;4.(2019·江苏中考模拟)如图中植物⑤④③分别是()

八年级生物下册6.3.1生命的起源导学案新版冀教版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 一、预习案 【预习目标】 1.重点:列举生命起源的一些观点。 2.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预习要点】 知识点一生命起源的假说和生命起源的过程 1.自然发生说的观点是:生命是由自然发生的;宇生论的观点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化学进化论的观点则认为,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生成多种,这些在原始海洋中经过长期而复杂的演化,终于出现了。 2.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和等,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是。 3.1953年,国科学家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利用火花放电,把无机小分子合成了。 4.大多数学者赞同说,认为生命的产生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原始地球上简单的形成简单的;二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为;三是随着地球上自然条件的演变,上述物质进行复杂的相互作用,最后出现具有特征,能、、、的原始生命物质。的实验支持了化学进化说。 知识点二我国科学家在生命起源方面的科学探索 1965年9月,我国科学家首先实现了人工合成具有天然生物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生命科学上的重要成果,它为生命起源问题的哪个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 【达标练习】 1.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诞生于() A.原始大气 B.火山周围 C.原始土壤 D.原始海洋 2.设计模拟原始大气环境的实验装置,通过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为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提供了实验依据的科学家是() A.范?海尔蒙特 B.雷迪 C.巴斯德 D.米勒 3.在生命起源的初级阶段,水蒸气、氨和甲烷等气体在雷电、紫外线和高温的作用下形成了()

A.原始生命 B.微生物 C.单细胞生物 D.简单有机物 4.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生命科学史上的重要成果,是我国科学家上世纪60年代合成的。它为生命的起源问题的哪个阶段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A.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B.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C.从有机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 D.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二、探究案 【要点回顾】 1.生命的起源:①原始的海洋是生命的摇篮;②原始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 2.化学进化学说: (1)生命起源:生命的产生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原始地球上简单的无机小分子合成简单的有机小分子;二是简单的有机小分子合成复杂的有机大分子;三是有机大分子形成原始生命。 (2)证据:①米勒的实验;②太平洋的“硫化物烟囱”;③兴隆县的古海底“黑烟囱”。28、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结晶蛋白质——牛胰岛素;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又人工合成了组成生命的另一种重要物质——核酸。。 【问题展示】 一、生命起源的假说 阅读课文第51页,生命起源的假说有哪些理论? 二、分析探究竟·资料分析,讨论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 在几十亿年的漫长岁月中,地球上由没有生命的无机物逐步发展成今天的生命世界。这一化学进化的说法,已经为广大的学者所接受、所承认。1953年,斯坦利·米勒在玻璃仪器里模拟原始地球条件进行了一项试验:(用动画展示实验仪器)。一个星期后他检测出很多简单的有机物,包括氰化氢、尿素,最重要的是:米勒还在他的产品中发现了甘氨酸和丙氨酸,这是所有氨基酸中最简单的,也是在各种蛋白质中最常见的。讨论:

第三章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一、教材分析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初中生物八年级(下)第三章“生物的进化”中的第一节的内容。谈到生物的进化,自然要先探讨有关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它应该是探讨生物进化问题的起点,可以说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本节内容的教学与传统的已成定论的科学知识的传授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具有一定开放性和伸缩性,这无疑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紧扣课程标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己搜集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不同观点,并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搜集成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生命起源的知识一直是学生感兴趣、想探索的一个问题。学生在小学就接触过关于生命起源的相关知识,但对最原始的生命是怎样出现的却不甚清楚。所以,让学生课前分组进行了材料的收集,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科学地认识生命的起源。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关于生命起源的有关假说。 三、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描述地球生命起源的过程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 (2)通过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的方法。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培养求知和敢于质疑的品质。 (2)在课堂渗透无神论的世界观,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关注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难点:“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五、教学准备:

历史必修3人民版7.2追寻生命的起源教案

第2课追寻生命的起源 情景问题切入 人从哪儿来?基督教宣扬上帝创世说,认为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都是上帝创造的。古代中国则有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而达尔文则认为自然界中的生物物种是不断进化的,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在古代史上没有形成真正科学而系统的生物学的原因是什么?上帝创世说是怎么一回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是什么?其主要观点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课标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 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重点进化论的主要内容与历史作用。 难点科学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本课第一目“千年话题——谁创造了万物”讲述了近代以前关于万物起源的说法以及近代生命科学产生的背景。 本课第二目“近代生命科学的成果”,则讲述了近代以来人们对生命科学的探索概况。 本课第三目“达尔文和进化论”主要讲述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及其主要观点。 本课第四目“造物主的落寞”,讲述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图示如下: 自主预习梳理

【答案】①上帝旨意②地球自身演化③林耐④自然系统⑤物种亲缘⑥进化论⑦哈维⑧血液循环⑨施莱登⑩细胞○11施旺○12细胞学说○13法国○14巴斯德○15微生物学○16法国○17拉马克○18从低级向高级○19物种起源○20物竞天择○21适者生存○22赫胥黎○23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24人猿同祖○25进化论 重难疑点探究 1.近代思想解放与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发展的关系 近代思想的解放是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发展的条件。之后,二者相互促进、推动。 第一,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从思想上解放人和人性,人的自我意识觉醒,形成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潮流,把人从宗教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了人对宇宙、自然和人自身的探究。近代科学产生的标志——近代天文学革命就是文艺复兴时期在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中开始的。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直接为打破地心学说提供了思想动力和精神基础。 之后的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对人们思想的解放,同样为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 第二,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直接的物质条件,推动了新的思想解放,近代天文学革命打破了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支柱之一即地心体系,给神学以极大冲击。牛顿用数学的研究方法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法国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对启蒙运动的开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生物学掀起了一场革命,进化论的观点开始挑战基督教神学所宣扬的神创论。达尔文在提出进化论观点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论证了人类的起源,这些都极大地冲击了基督教的神学思想,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第三,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的解放,使人类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推动了哲学的发展,而哲学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人类的思想解放和科技进步。 2.生物进化论的历史意义 (1)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是人类思想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结束了上帝造人说。(2)达尔文进化论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的思想武器。(3)影响和推动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典型例题示例 【例1】(2011·重庆卷文综·22)李时珍认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反映了他在动物适应环境、相关变异及遗传方面的认识。与其持相近观点的欧洲科学家是() A.哈维 B.拉瓦锡 C.道尔顿 D.拉马克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发展历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威廉·哈维(1578~1657)发明血液循环和心脏功能的伟大的英国医学家;拉瓦锡(1743.8.26~1794.5.8)法国著名化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约翰·道尔顿(1766~1844)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近代化学之父,提出原子论;拉马克(1707~1778)法国博物学家,生物学伟大的奠基人之一,最先提出生物进化的学说,是进化论的倡导者和先驱。故和李时珍生物进化观点相近的欧洲科学家是拉马克。此题正确选项是D项。 【答案】D 【例2】(2010·浙江卷·22)对人类社会史前史的研究,始于19世纪中后期。下列著作中系统探讨人类社会史前史的是() A.《物种起源》 B.《国家与革命》 C.《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解析】题目的限定是研究人类社会史前史的著作,只有D项符合。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研究了史前各文化阶段与家庭的起源、演变和发展。 【答案】D 【例3】(2009·安徽·19)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A.日心说 B.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内容,以及对它们的准确理解。首先排除A项,日心说是西方教会的主张。然后再排除C、D两项,量子论和相对论是20世纪出现的理论。根据题意“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可知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被誉为“生物学界的牛顿”。

追寻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

授课者:吴云创授课班级:2、(1~4) 课程标准: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教材分析:本课介绍了人类探索生命起源的历程,重点介绍了近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对近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本课内容重点介绍生物进化论,上承第一课“近代物理学革命”,下启第3、4课“近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和影响”,在专题七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植物分类法;细胞学说;达尔文、赫胥黎及进化论观点;②了解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2、过程与方法: 学习中要认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要把学习过的生物学知识迁移到历史学习中来。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历史材料学习等方式参与教学,积极思考,仔细探究。体验科学进步的过程。感知科技发展的脚步。既能独立学习探究,又能交流合作。采用调查,讨论,合作,交流,习作,实验,等多种形式学习和感知、理解生物学发展的历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理解生物的巨大进步,了解进步带来的世界性影响,树立继承和发展科学的信念。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勇气,严谨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注重个人品质,修养的培养。 教学重点:进化论确立的历史条件、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教学方法:以问题探究式为主,启发、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 教学用具: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人的进化过程图片 设问:同学们,关于人类的起源,西方社会有什么说法?(学生答:女娲造人、上帝创造万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

初中生物《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专项练习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专项练习2 1.关于生物进化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采用模拟实验法B.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是比较法 C.化石是唯一的研究证据D.生物进化的研究需要科学的推测 2.下列关于长颈鹿长颈进化的叙述中,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由于环境变化,长颈鹿产生了长颈的变异 B.在缺乏青草时,由于长颈鹿经常伸长脖子吃高处的树叶,才进化成了现在的长颈 C.经过生存斗争和环境的选择,淘汰了颈短的长颈鹿,保留了颈长的 D.长颈鹿的变异总是朝着有利于生存的方向进行 3.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角马,繁殖季节雄性角马往往用尖锐的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如图).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角马的角发达的原因是() A.代代使用的结果 B.发生了定向的有利变异的结果 C.繁衍后代的结果 D.角发达的雄角马有机会繁衍后代而保留下来 4. 科学研究中经常用模拟实验来解决不能或不便用直接实验法解决的问题,便于提高效率、获取证据.依据如图对米勒模拟实验的解释错误的是() A.①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 B.②内模拟了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 C.③内模拟了原始海洋 D.④内产生了多种蛋白质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证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源器官外形的差异是长期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果. B.通过细胞色素C的研究可以知道生物进化的历程 C.同源器官的存在,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D.越是晚期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6. 科学家们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 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①由水生到陆生②由简单到复杂③个体由小到大④由低等到高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 米勒的实验说明了() A.原始大气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B.有机小分子能够转变为有机大分子 C.有机大分子能够转变为原始生命D.原始大气成分能够转变为原始生命 8. 下列关于某杀虫剂杀虫效果的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一项是() A.杀虫剂使用后害虫产生抗药性强的变异B.杀虫剂使用之后抗药性弱的个体被淘汰 C.杀虫剂出现之前害虫存在过度繁殖的倾向D.害虫通过生存斗争实现了自然选择 9.恐龙曾经作为地球上的“霸主”达一亿多年,却在距今约六千多万年前神秘地灭绝了.有科学家认为,恐龙是逐渐消亡的,绝灭原因是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变化.以下所列证据中支持上述观点的是.() A.科学研究表明,恐龙大量绝灭的时间相对较短 B.恐龙化石常常是集中出现,表明它们可能是同时大批地死亡的 C.恐龙数量减少的同一时期,气候变得干燥而寒冷,植物种类和数量减少 D.在墨西哥,人们发现了一个大坑,它是由六千多万年前一颗直径近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大的行星和陨石撞击地球会造成地球尘埃飞扬,导致生物大量死亡 10.小明家一直用某种杀虫剂消灭蚊子,开始效果不错,但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对此,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蚊子是活化石,适应能力特别强 B.这种杀虫剂使蚊子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C.这种杀虫剂的性能不稳定 D.蚊子抗药性的增强是杀虫剂对蚊子不断选择的结果 11.如图是植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中①、②和③依次代表() A.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 B.蕨类植物、藻类植物、被子植物 C.被子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 D.藻类植物、被子植物、蕨类植物 12. 捕蚊灯利用蚊虫的夜行性和趋光性,以发光的灯管引诱后,再以高压电击杀死接触的蚊子.人们发现捕蚊灯的捕蚊效果比十年前差多了.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蚊子忍受高压电的能力一代比一代强 B.蚊子是古老的活化石,生存与适应能力特别强 C.因为长期使用捕蚊灯,刺激基因突变,使蚊子产生了避光性 D.原本就存在对捕蚊灯波长不敏感的蚊子,存活下来并大量繁衍 13. 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病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强.“超级细菌”的出现,正是大自然对人类不合理行为的一种报复.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超级细菌”是指耐药性很强的细菌 B.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超级细菌”属于分解者 C.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超级细菌”属于传染源 D.抗生素的使用对细菌起到了定向选择的作用 14. )《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批准运送、邮寄、携带古生物化石出境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下列化石能作为爬行类进化成鸟类证据的是() A.鱼类化石B.恐龙化石C.始祖鸟化石D.蕨类化石 15. 四位同学在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后,得出以下结论,你不认同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