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测技术作业

检测技术作业

检测技术作业
检测技术作业

检测技术练习

《电阻式传感器》

1、金属电阻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在工作原理上有何区别?各有何优缺点?应如何针对具体情况选用?

金属电阻应变片是基于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原理。半导体应变片是基于压阻效应。压阻式的优点:1. 灵敏度高 2. 机械滞后小,横向效应小,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动态频响高,易于集成缺点:温度稳定性差,灵敏度分散度大,较大的应力作用下非线性误差大,机械强度低。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特点:

1精度高,测量范围广;

2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可靠;

3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

4频率响应较好,既可用于静态测量又可用于动态测量;

5价格低廉,品种多样,便于选择和大量使用。

2、金属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与金属丝的灵敏度系数有何不同?为什么?

应变片的灵敏系数是指应变片的单位应变所引起的应变片电阻相对变化。当金属导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将相应地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金属导体的电阻-应变效应。金属导体的电阻-应变效应用灵敏系数K描述

电阻丝的灵敏度系数是指直的电阻丝的单位应变所引起的电阻相对变化。由于横向效应,应变片的灵敏系数恒小于同一材料金属丝的灵敏度系数

3、电阻应变片产生温度误差的原因有哪些?怎样消除误差?

答:温度误差产生的原因:一是由电阻丝温度系数引起的,二是由电阻丝与被测件材料的膨胀系数的不同引起的。消除误差:为了消除误差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种:1、应变片的温度自动补偿2、电路补偿法。

4、图为一直流应变电桥,E = 4V,R1=R2=R3=R4=350?,求:

① R1为应变片,其余为外接电阻,R1增量为△R1=3.5?时输出U0=?

② R1、R2是应变片,感受应变极性大小相同,其余为电阻,电压输出U0=?

③ R1、R2感受应变极性相反,输出U0=?

④ R1、R2、R3、R4都是应变片,对臂同性,邻臂异性,电压输出U0=?

解:

1

()()()

0-3350 3.53503503504350 3.53503503501225 =4492450

=9.910U V

+-?=?+++??

2 ()()()

0350 3.5350350+3.53504350 3.5 3.5+350350350 =0

U +-?=?+++()

3

()()()

0350 3.5350350 3.53504350 3.5 3.5+3503503502450 =4490000

=0.02U V

+--?=?+-+?()

4

U0=0v

《电感式传感器》

一、选择与填空题

1.电涡流传感器是利用 A 材料的电涡流效应工作的。

A.金属导体

B.半导体

C.非金属材料

2.高频反射式涡流传感器是基于 A 和 D 效应来实现信号的感受和变换的。

A.涡电流

B.纵向

C.横向

D.集肤

3.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工作时,如果铁芯做一定频率的往复运动,其输出电压是 正弦 波。

4.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是将被测位移量的变化转换成线圈__互感量_系数的变化,两个次级线圈要求同名端串接。

二、简答

1. 调制与解调的目的是什么?

答:目的是为了解决微弱缓变信号的放大以及传输问题。

2. 为什么交流电桥输出的调幅波不能简单地用二极管检波来解调,而必须用相敏检波器来解调?

因为交流电桥输出的信号不仅有幅值的要求而且还有相位的要求。相敏检波器具有同时恢复被测信号的幅值和相位,因此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对具有极性和方向性的被测量。

3. 涡流的形成范围和渗透深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电涡流在径向有一定的形成范围,它随着激励线圈的外半径大小而改变,并且与激励线圈外半径有固定的比例关系,激励线圈的外半径决定后,电涡流的径向形成范围就决定了。在等于激励线圈的外半径处,电涡流的密度最大,而在等于激励线圈的外半径的1.8倍处,电涡流的密度就衰减到最大值的5%。

电涡流的渗透深度与传感器线圈的励磁电流频率有关。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JGJ 190-2010备案号J973-2010 2010.01.08发布2010.07.01实施 1总则 1.0.1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的技术管理。 1.0.3 本规范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4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检测试验inspection and testing 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筑工程的材料和设备性能、施工质量及使用功能等进行测试,并出具检测试验报告的过程。 2.0.2 检测机构inspection and testing organ 为建筑工程提供检测服务并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其出具的报告为检测报告。 2.0.3 企业试验室in-house testing laboratory 施工企业内部设置的为控制施工质量而开展试验工作的部门,其出具的报告为试验报告。 2.0.4 现场试验站testing station at construction site 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的主要从事试样制取、养护、送检以及对部分检测试验项目进行试验的部门。 3基本规定 3.0.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 制定检验试验计划; 2 制取试样; 3 登记台账; 4 送检; 5 检测试验; 6 检测试验报告管理。 3.0.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配备满足检测试验需要的试验人员、仪器设备、设施及相关标准。 3.0.3 建筑工程施工场检测试验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当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可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体组织管理和实施,分包单位按合同确定的施工范围各负其责。 3.0.4 施工单位及其取样、送检人员必须确保提供的检测试样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 3.0.5 承担建筑工程施工检测试验任务的检测单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行政法规、国家现行标准或合同对检测单位的资质有要求时,应遵守其规定;当没有要求时,可由施工单位的企业试验室试验,也可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 2 对检测试验结果有争议时,应委托共同认可的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重新检测;

现代测试技术习题解答--第二章--信号的描述与分析---副本

第二章 信号的描述与分析 补充题2-1-1 求正弦信号0()sin()x t x ωt φ=+的均值x μ、均方值2 x ψ和概率密度函数 p (x )。 解答: (1)0 00 11lim ()d sin()d 0T T x T μx t t x ωt φt T T →∞== +=? ? ,式中02π T ω = —正弦信号周期 (2) 2 222 2 2 0000 1 1 1cos 2() lim ()d sin ()d d 22 T T T x T x x ωt φψx t t x ωt φt t T T T →∞-+== += = ? ? ? (3)在一个周期内 012ΔΔ2Δx T t t t =+= 000 2Δ[()Δ]lim x x T T T t P x x t x x T T T →∞<≤+=== Δ0Δ000 [()Δ]2Δ2d ()lim lim ΔΔd x x P x x t x x t t p x x T x T x →→<≤+==== 正弦信号 x

2-8 求余弦信号0()sin x t x ωt 的绝对均值x μ和均方根值rms x 。 2-1 求图示2.36所示锯齿波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展开。

2-4周期性三角波信号如图2.37所示,求信号的直流分量、基波有效值、信号有效值及信号的平均功率。

2-1 求图示2.36所示锯齿波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展开。 补充题2-1-2 求周期方波(见图1-4)的傅里叶级数(复指数函数形式),划出|c n|–ω和φn–ω

图,并与表1-1对比。 解答:在一个周期的表达式为 00 (0)2 () (0) 2 T A t x t T A t ? --≤

检测技术及仪表作业题及参考答案071010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检测技术及仪表作业题 作业题(一) 1.什么是自动检测系统?请画出基本结构框图。 自动检测系统是自动测量,自动计量、自动保护、自动诊断自动信号等诸多系统的总称。 2.什么是电量传感器?什么是电参数传感器。 将非电量转变委电量信号如电压等的传感器为电量传感器。如热电耦、磁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压电传感器等。 将被测量转换为电参数的传感器为电参数传感器。如电阻、电容、电感传感器等。 3.什么是等精度测量? 在同一条件下进行的一系列测量称为等精度测量。 4.什么是测量误差? 用器具测量时,测量值与实际值之差为~。 5.什么时系统误差?什么是测量的准确度? 按已知函数规律变化的误差为~。它有恒定系差和变值系差之分,系差越小,测量的准确度越高。6.什么是随机误差?什么是测量精度? 由很多复杂因素的微小变化引起的偶然误差称为~,随机误差越小,测量精度越高。 7.么是测量的精确度? 测量精确度是衡量测量过程中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大小的一个技术指标,当二者都很小时,则称测量精度高。 8.什么是静态误差,什么是动态误差? 被测量随时间基本不变或变化缓慢的附加误差为静态误差,测量值随时间变化很快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附加误差为动态误差。 9.什么是电阻应变传感器,它分为几类? 将被测量的力(压力、荷重,扭力)通过它所产生的金属变形转换成电阻变化的敏感元件为~、分为电阻丝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两种。 10.差动自感传感器有何特点? 从理论上清除了起始时的零位输出; 灵敏度提高 线性度得到改善 可以进行温度补偿,减弱或消除温度,电源及外界干扰引起得影响。

11.请说出测量的随机误差有那些统计特点? (1)集中性:大量重复测量使所得的数值均集中分布在其平均值附近,离越近的值出现的机会越多, 而离越远的值出现的机会越少,称为分布中心。 ∑==n i i x n x 1 1 式中 n 为测量次数; x i 为第 i 次测量值。 (2)对称性:当 n 足够大时,符号相反,绝对值相等的误差出现的机会(或称概率)大致相等。 (3)有限性:绝对值很大的误差出现的机会极少。 (4)抵偿性:当 n →∞时,随机误差的平均值的极限为零 作业题二 1. 热电偶属于什么类型的传感器,它的基本测温原理是什么? 属于电能量传感器,它是基于热电效应进行测温度的 热电效应是指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材料A,B 连接成闭合回路。当两端的温度不同时,则该回路就会产生热电动势 2.试述如何应用导线补偿法测量热电偶的回路电势?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将热电偶的冷端用导线引出,接到测量仪表上,同时应保证两导线的材料相同,以热电偶的连接点的温度相同,与仪表的连接点的温度相同,理论依据是热电偶的中间定律。 3.磁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请画出其测量加速度的原理图,并说明测量的理论依据。 是发电机工作原理,即绕组中磁通发生变化,则在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测量电路如下图,测量依据是磁电传感器输出与速度成正比经微分后输出即为加速度 4.什么是压电效应,影响极化电荷的因素有那些? 对某些介质,当沿着一定方向对它施加压力时,部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两个表面便产生符号相反的极化电荷,当外加力去掉后又重新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极化电荷与压电材料和力的大小及方向有关。 5. 举例说明压电传感的应用实例,并画图说明其工作原理, 教材p145,F5―16。F -15 6.什么是霍尔效应?霍尔元件的电磁特性是怎样的? 在金属或半导体薄片上,若在他的两端通过控制电流I ,并在薄片垂直方向上施以磁场B ,则在I 和B 的方向上将产生一个大小与控制电流和B 成正比的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 1.U-I 特性:当磁场与环境一定时,U-I 曲线是线性的 2.U-B 曲线: 当B ≤0.5韦伯/m 2 时,U-B 曲线成线性。否则为非线性。

铁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培训资料

铁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 一.单选型试题 (每小题1.00 分,总共253分) 1.TB10414-2003中规定,塑料排水板施工抽检频率() A.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10万米为一批,不足10万米也按一批计 B.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5万米为一批,不足5万米也按一批计 C.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20万米为一批,不足20万米也按一批计 D.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1万米为一批,不足1万米也按一批计 答案:A 2.TB10414-2003中规定,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检验数量() A.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3万m2为一批,不足3万m2也按一批计 B.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5万m2为一批,不足5万m2也按一批计 C.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20万m2为一批,不足20万m2也按一批计 D.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1万m2为一批,不足1万m2也按一批计答案:A 3.下面那个检验指标不是混凝土拌合用水要求的检验项目()。 A.氯化物含量 B.硫酸盐含量 C.碱含量 D.甲醛含量 答案:D 4.环境()不属于冻融破坏环境。 A.微冻地区+频繁接触水 B.微冻地区+水位变动区 C.严寒和寒冷地区+水位变动区 D.严寒和寒冷地区 答案:D 5.用块石类混合料填筑的普通铁路路基,其压实质量采用( )指标控制 A.K30 B.K30、n C.K30、K D.K30、相对密度Dr

6.《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中颗粒分析试验规定:筛析法适用于粒径小于或等于60mm ,大于0.075mm的土;密度计法和移液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 的土。筛析法中,对于含有黏土采用()试验方法 A.水筛法 B.干筛法 C.比重计法 D.蜡封法 答案:A 7.K30平板荷载是采用直径为30cm的荷载板测定下沉量为( )时的地基系数的试验方法. A.1.25m B.1.25mm C.2.5mm D.0.125m 答案:B 8.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试生产前,应进行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试验,制作各种混凝土耐久性试件,进行耐久性试验。以下各项试验中,()可以不做。 A.抗冻性 B.抗渗性 C.抗氯离子渗透性 D.耐磨性 答案:D 9.胶凝材料是指用于配制混凝土的水泥与粉煤灰、磨细矿渣粉和硅灰等活性矿物掺和料的总称。水胶比则是混凝土配制时的()总量之比。 A.用水量与胶凝材料 B.用水量与水泥和粉煤灰 C.水泥与粉煤灰 D.用水量与水泥 答案:A 10.铁路路基用细粒土填筑的普通铁路路基,其压实质量采用( )指标控制。 A.K30、K 、Evd B.K30、n C.K30、K D.K30、K 、Ev2 答案:C 11.高速铁路路基的基床表层用级配碎石填筑,其小于0.02mm的颗粒含量用以下哪个方法检测较为适宜。( ) A.筛析法

检测技术作业

检测技术练习 《电阻式传感器》 1、金属电阻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在工作原理上有何区别?各有何优缺点?应如何针对具体情况选用? 金属电阻应变片是基于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原理。半导体应变片是基于压阻效应。压阻式的优点:1. 灵敏度高 2. 机械滞后小,横向效应小,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动态频响高,易于集成缺点:温度稳定性差,灵敏度分散度大,较大的应力作用下非线性误差大,机械强度低。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特点: 1精度高,测量范围广; 2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可靠; 3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 4频率响应较好,既可用于静态测量又可用于动态测量; 5价格低廉,品种多样,便于选择和大量使用。 2、金属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与金属丝的灵敏度系数有何不同?为什么? 应变片的灵敏系数是指应变片的单位应变所引起的应变片电阻相对变化。当金属导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将相应地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金属导体的电阻-应变效应。金属导体的电阻-应变效应用灵敏系数K描述 电阻丝的灵敏度系数是指直的电阻丝的单位应变所引起的电阻相对变化。由于横向效应,应变片的灵敏系数恒小于同一材料金属丝的灵敏度系数

3、电阻应变片产生温度误差的原因有哪些?怎样消除误差? 答:温度误差产生的原因:一是由电阻丝温度系数引起的,二是由电阻丝与被测件材料的膨胀系数的不同引起的。消除误差:为了消除误差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种:1、应变片的温度自动补偿2、电路补偿法。 4、图为一直流应变电桥,E = 4V,R1=R2=R3=R4=350?,求: ① R1为应变片,其余为外接电阻,R1增量为△R1=3.5?时输出U0=? ② R1、R2是应变片,感受应变极性大小相同,其余为电阻,电压输出U0=? ③ R1、R2感受应变极性相反,输出U0=? ④ R1、R2、R3、R4都是应变片,对臂同性,邻臂异性,电压输出U0=? 解: 1

现代检测技术作业.(DOC)

现代检测技术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4年12月30日

一现代检测技术的技术特点和系统的构成 1、现代检测技术特点 (1)测量过程软件控制 智能检测系统可以是新建自稳零放大,自动极性判断,自动量程切换,自动报警,过载保护,非线性补偿,多功能测试和自动巡回检测。由于有了计算机,上述过程可采用软件控制。测量过程的软件控制可以简化系统的硬件结构,缩小体积,降低功耗,提高检测系统的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 (2)智能化数据处理 智能化数据处理是智能检测系统最突出的特点。计算机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各种算法。因此,智能检测系统可用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及时、在线处理,提高测量精度。另一方面,智能检测系统可以对测量结果再加工,获得并提高更多更可靠的高质量信息。 智能检测系统中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用软件实现线性化处理、算术平均值处理、数据融合计算、快速的傅里叶变换(FFT)、相关分析等各种信息处理功能。(3)高度的灵活性 智能检测系统已以软件工作为核心,生产、修改、复制都比较容易,功能和性能指标更加方便。而传统的硬件检测系统,生产工艺复杂,参数分散性较大,每次更改都涉及到元器件和仪器结构的改变。 (4)实现多参数检测与信息融合 智能检测系统设备多个测量通道,可以有计算对多路测量通进行检测。在进行多参数检测的基础上,依据各路信息的相关特性,可以实现智能检测系统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从而提高检测系统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容错性。 (5)测量速度快 高速测量时智能检测系统追求的目标之一。所谓高速检测,是指从检测开始,经过信号放大、整流滤波、非线性补偿、A/D转换、数据处理和结果输出的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目前,高速A/D转换的采样速度在2000MHz以上,32位PC机的时钟频率也在500MHz以上。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高速显示、高速打印、高速绘图设备也日臻完善。这些都为智能检测系统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条件。(6)智能化功能强 以计算机为信息处理核心的智能检测系统具有较强的智能功能,可以满足各类用户的需要。典型的智能功能有: 1)测量选择功能 智能检测系统能够实现量程转换、信号通道和采样方式的自动选择,使系统具有对被测量对象的最优化跟踪检测能力。 2)故障诊断功能 智能检测系统结构复杂,功能较多,系统本身的故障诊断尤为重要,系统可以根据检测通道的特性和计算机本身的自诊断能力,检查个单元故障,显示故障部位,故障原因和应采取的故障排除方法。 3)其他智能功能 智能检测系统还可以具备人机对话、自校准、打印、绘图、通信、专家知识查询和控制输出等智能功能。 2、系统的构成

传感器和检测技术课后答案

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1.什么是传感器?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解: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能完成检测任务;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组成。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物理量;转换元件把敏感元件的输出作为它的输入,转换成电路参量;上述电路参数接入基本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2.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动向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解:(1)开发新的敏感、传感材料:在发现力、热、光、磁、气体等物理量都会使半导体硅材料的性能改变,从而制成力敏、热敏、光敏、磁敏和气敏等敏感元件后,寻找发现具有新原理、新效应的敏感元件和传感元件。 (2)开发研制新型传感器及组成新型测试系统 ①MEMS技术要求研制微型传感器。如用于微型侦察机的CCD传感器、用于管道爬壁机器人的力敏、视觉传感器。 ②研制仿生传感器 ③研制海洋探测用传感器 ④研制成分分析用传感器 ⑤研制微弱信号检测传感器 (3)研究新一代的智能化传感器及测试系统:如电子血压计,智能水、电、煤气、热量表。它们的特点是传感器与微型计算机有机结合,构成智能传感器。系统功能最大程度地用软件实现。 (4)传感器发展集成化:固体功能材料的进一步开发和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传感器集成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5)多功能与多参数传感器的研究:如同时检测压力、温度和液位的传感器已逐步走向市场。 3.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反映了传感器的什么关系?静态参数有哪些?各种参数代表什么意义?动态参数有那些?应如何选择? 解:在生产过程和科学实验中,要对各种各样的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就要求传感器能感受被测非电量的变化并将其不失真地变换成相应的电量,这取决于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即输出—输入特性。衡量静态特性的重要指标是线性度、灵敏度,迟滞和重复性等。 1)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数量关系的线性程度; 2)传感器的灵敏度S是指传感器的输出量增量Δy与引起输出量增量Δy的输入量增量Δx 的比值; 3)传感器的迟滞是指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期间其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

现代检测技术大作业最终版

现代检测技术 大型作业 (2014/2015学年第1学期) 课题名称粮食存储环境品质监测系统设计院(系)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系统检测与控制 小组成员 时间 指导老师

一.设计背景及意义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些都充分说明粮食对国家的重要性。储粮是为了防备战争、保证非农业人口的粮食消费需求、调节国内粮食供求平衡、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及其它突发性事件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因此,粮食的科学储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储藏及消费大国,粮食储藏是国家为防备战争、灾荒及其他突发性事件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因此粮食的安全储藏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大事。在粮食的储藏的过程中,由于粮仓温湿度异常而造成粮食变质,带来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粮食在贮藏过程中,会因为受温度、湿度、氧气、微生物及昆虫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其质量的不良改变。目前我国许多粮食仓储单位采用测温仪器与人工抄录、管理相结合的传统方法,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并且效果不佳,发霉变质等现象大量存在。因此设计粮食储存品质监测系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粮仓数据的实时监控,是仓储单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粮食在贮藏过程中,会因为受温度、湿度、压力、2 CO、微生物及昆虫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其质量的不良改变。对粮食贮藏过程中的影响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分析,是保障粮食储存品质的有效手段。在此,通过采用CAN总线的数据采集系统对影响粮食贮藏过程中的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分析,当发现不良变化时,能够及时发出预警信息,保证粮食储存的安全。 粮食储存品质监测系统是利用现场的前沿机检测粮食储备库中粮食的基本情况,并结合其他粮情信息(如入仓时间、品种、仓型、天气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然后通过控制电机启停,达到对相应参数的控制。利用监控室的上位机对粮仓进行监控,用户可方便地构造自己需要的数据采集系统,在任何时候把粮仓现场的信息实时地传到控制室,管理人员不需要深入现场,就可以按照所需的要求对粮仓内的情况进行控制,还可以查看历史数据,优化现场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国家粮食储备安全水平,以获得实时粮仓管理,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为实现我国粮仓管理现代化更近了一步。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 理规范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JGJ 190-2010备案号J973-2010 2010.01.08发布实施 1总则 1.0.1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的技术管理。 1.0.3 本规范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4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检测试验 inspection and testing 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筑工程的材料和设备性能、施工质量及使用功能等进行测试,并出具检测试验报告的过程。 2.0.2 检测机构 inspection and testing organ 为建筑工程提供检测服务并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其出具的报告为检测报告。 2.0.3 企业试验室 in-house testing laboratory

施工企业内部设置的为控制施工质量而开展试验工作的部门,其出具的报告为试验报告。 2.0.4 现场试验站 testing station at construction site 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的主要从事试样制取、养护、送检以及对部分检测试验项目进行试验的部门。 3基本规定 3.0.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 制定检验试验计划; 2 制取试样; 3 登记台账; 4 送检; 5 检测试验; 6 检测试验报告管理。 3.0.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配备满足检测试验需要的试验人员、仪器设备、设施及相关标准。 3.0.3 建筑工程施工场检测试验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当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可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体组织管理和实施,分包单位按合同确定的施工范围各负其责。

光电检测技术课程作业及答案(打印版)

光电检测技术课程作业及答案(打印版)

思考题及其答案 习题01 一、填空题 1、通常把对应于真空中波长在(0.38m μ)范围内的电磁辐 μ)到(0.78m 射称为光辐射。 2、在光学中,用来定量地描述辐射能强度的量有两类,一类是(辐射度学量),另一类是(光度学量)。 3、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既是(电磁波),又是(光子流)。光的传播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波动性),但当光与物质之间发生能量交换时就突出地显示出光的(粒子性)。 二、概念题 1、视见函数: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根据对许多人的大量观察结果,用平均值的方法,确定了人眼对各种波长的光的平均相对灵敏度,称为“标准光度观察者”的光谱光视效率V(λ),或称视见函数。 2、辐射通量:辐射通量又称辐射功率,是辐射能的时间变化率,单位为瓦(1W=1J/s),是单位时间内发射、传播或接收的辐射能。 3、辐射亮度:由辐射表面定向发射的的辐射强度,除于该面元在垂直于该方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单位为(瓦每球面度平方米) 。 4、辐射强度:辐射强度定义为从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在单位时间内、给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所辐射出的能量,单位为W/sr(瓦每球面度)。 三、简答题 辐射照度和辐射出射度的区别是什么? 答:辐射照度和辐射出射度的单位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前者是描述辐射接

收面所接收的辐射特性,而后者则为描述扩展辐射源向外发射的辐射特性。 四、计算及证明题 证明点光源照度的距离平方反比定律,两个相距10倍的相同探测器上的照度相差多少倍?答: 2 22 4444R I R I dA d E R dA d E R I I ===∴=ππφπφφπφ=的球面上的辐射照度为半径为又=的总辐射通量为在理想情况下,点光源设点光源的辐射强度为ΘΘ ()1 2222222221 122 12 11001001010E E L I E L I L I L I E R I E L L L L =∴====∴= =ΘΘ又的距离为第二个探测器到点光源, 源的距离为设第一个探测器到点光 习题02 一、填空题 1、物体按导电能力分(绝缘体)(半导体)(导体)。 2、价电子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使它跃迁到新的能级上的条件是(具有能向电子提供能量的外力作用)、(电子跃入的那个能级必须是空的)。 3、热平衡时半导体中自由载流子浓度与两个参数有关:一是在能带中(能态的分布),二是这些能态中(每一个能态可能被电子占据的概率)。 4、半导体对光的吸收有(本征吸收)(杂质吸收)(自由载流子吸收)(激子吸收)(晶格吸收)。半导体对光的吸收主要是(本征吸收)。 二、概念题 1、禁带、导带、价带:

现代测试技术课后习题详解答案 申忠如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现测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 1. 直接的间接的 2. 测量对象测量方法测量设备 3. 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直读测量法比较测量法时域测量频域测量数据域测量 4. 维持单位的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地传递基准量具标准量具工作用量具 5. 接触电阻引线电阻 6. 在对测量对象的性质、特点、测量条件(环境)认真分析、全面了解的前提下,根据对测量结果的准确度要求选择恰当的测量方法(方式)和测量设备,进而拟定出测量过程及测量步骤。 7. 米(m) 秒(s) 千克(kg) 安培(A) 8. 准备测量数据处理 9. 标准电池标准电阻标准电感标准电容 第2章 填空题 1. 系统随机粗大系统 2. 有界性单峰性对称性抵偿性 3. 置信区间置信概率 4. 最大引用0.6% 5. 0.5×10-1[100.1Ω,100.3Ω] 6. ± 7.9670×10-4±0.04% 7. 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 8. 测量装置的误差不影响测量结果,但测量装置必须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灵敏度 9. ±6Ω 10. [79.78V,79.88V]

计算题 2. 解: (1)该电阻的平均值计算如下: 1 28.504n i i x x n == =∑ 该电阻的标准差计算如下: ?0.033σ == (2)用拉依达准则有,测量值28.40属于粗大误差,剔除,重新计算有以下结果: 28.511?0.018x σ '='= 用格罗布斯准则,置信概率取0.99时有,n=15,a=0.01,查表得 0(,) 2.70g n a = 所以, 0?(,) 2.700.0330.09g n a σ =?= 可以看出测量值28.40为粗大误差,剔除,重新计算值如上所示。 (3) 剔除粗大误差后,生于测量值中不再含粗大误差,被测平均值的标准差为: ?0.0048σσ ''== (4) 当置信概率为0.99时,K=2.58,则 ()0.012m K V σ'?=±=± 由于测量有效位数影响,测量结果表示为 28.510.01x x m U U V =±?=± 4. 解: (1) (2) 最大绝对误差?Um=0.4,则最大相对误差=0.4%<0.5% 被校表的准确度等级为0.5 (3) Ux=75.4,测量值的绝对误差:?Ux=0.5%× 100=0.5mV

测试技术作业答案

习题 1-2 求正弦信号t x t x ωsin )(0=的绝对均值x u 和均方根值rms x 。 解:dt t x T u T x ?=2 0sin ||2/1 ω 200|)cos (||2T t T x ωω-= )cos 0(cos 2||20ππ -=x π | |20x = ?=T rms dt t x T x 0 20)sin (1ω = ? -T dt t T x 0 2 02 2cos 1ω = 2 2 0T T x ?=2 2 0x

1-3 求指数函数)0,0()(≥>=-t a Ae t x at 的频谱 解:指数函数为非周期函数,用傅立叶变换求其频谱。 ?+∞ ∞---=dt e Ae f X ft j at π2)( ? +∞ +-= )2(dt Ae t f j a π ∞ ++-+-= 0)2(|2t f j a e f j a A ππ f j a A π2+= 幅频谱表示式:22)(ω ω+=a A A 相频谱表示式:a arctg ω ω?-=)( 2-2 用一个时间常数为0.35s 的一阶装置去测量周

期分别为1s 、2s 和5s 的正弦信号,问幅值误差将是多少? 解:1)一阶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为: 1 1)(+= τωωj H 幅频表示式:1 )(1 )(2 += τωωA 2)设正弦信号的幅值为x A ,用一阶装置测量 正弦信号,测量幅值(即一阶装置对正弦信号的输出)为)(ωA A x 幅值相对误差为: )(1) (ωωA A A A A x x x -=- 3)因为T 1 =ω T=1s 、2s 、5s ,则ω=2π、π、2π/5(rad) 则A(ω)分别为:=+?1 )235.0(1 2 π0.414 673.01 )35.0(1 2 =+?π 915.01 )5 235.0(1 2 =+?π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JGJ 190- 备案号J973- .01.08发布 .07.01实施 1总则 1.0.1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的技术管理。 1.0.3 本规范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4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检测试验 inspection and testing 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筑工程的材料和设备性能、施工质量及使用功能等进行测试,并出具检测试验报告的过程。 2.0.2 检测机构 inspection and testing organ 为建筑工程提供检测服务并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其出具的报告为检测报告。 2.0.3 企业试验室 in-house testing laboratory

施工企业内部设置的为控制施工质量而开展试验工作的部门,其出具的报告为试验报告。 2.0.4 现场试验站 testing station at construction site 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的主要从事试样制取、养护、送检以及对部分检测试验项目进行试验的部门。 3基本规定 3.0.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 制定检验试验计划; 2 制取试样; 3 登记台账; 4 送检; 5 检测试验; 6 检测试验报告管理。 3.0.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配备满足检测试验需要的试验人员、仪器设备、设施及相关标准。 3.0.3 建筑工程施工场检测试验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当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可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体组织管理和实施,分包单位按合同确定的施工范围各负其责。 3.0.4 施工单位及其取样、送检人员必须确保提供的检测试样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 3.0.5 承担建筑工程施工检测试验任务的检测单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光电检测技术课程作业及答案(打印版)

思考题及其答案 习题01 一、填空题 1、通常把对应于真空中波长在(0.38mμ)到(0.78mμ)范围内的电磁辐射称为光辐射。 2、在光学中,用来定量地描述辐射能强度的量有两类,一类是(辐射度学量),另一类是(光度学量)。 3、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既是(电磁波),又是(光子流)。光的传播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波动性),但当光与物质之间发生能量交换时就突出地显示出光的(粒子性)。 二、概念题 1、视见函数: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根据对许多人的大量观察结果,用平均值的方法,确定了人眼对各种波长的光的平均相对灵敏度,称为“标准光度观察者”的光谱光视效率V(λ),或称视见函数。 2、辐射通量:辐射通量又称辐射功率,是辐射能的时间变化率,单位为瓦(1W=1J/s),是单位时间内发射、传播或接收的辐射能。 3、辐射亮度:由辐射表面定向发射的的辐射强度,除于该面元在垂直于该方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单位为(瓦每球面度平方米) 。 4、辐射强度:辐射强度定义为从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在单位时间内、给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所辐射出的能量,单位为W/sr(瓦每球面度)。 三、简答题 辐射照度和辐射出射度的区别是什么? 答:辐射照度和辐射出射度的单位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前者是描述辐射接

收面所接收的辐射特性,而后者则为描述扩展辐射源向外发射的辐射特性。 四、计算及证明题 证明点光源照度的距离平方反比定律,两个相距10倍的相同探测器上的照度相差多少倍?答: 222 4444R I R I dA d E R dA d E R I I ===∴= ππφπφφπφ=的球面上的辐射照度为半径为又=的总辐射通量为在理想情况下,点光源设点光源的辐射强度为 ()1 2222222221 122 12 11001001010E E L I E L I L I L I E R I E L L L L =∴====∴= = 又的距离为第二个探测器到点光源, 源的距离为设第一个探测器到点光 习题02 一、填空题 1、物体按导电能力分(绝缘体)(半导体)(导体)。 2、价电子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使它跃迁到新的能级上的条件是(具有能向电子提供能量的外力作用)、(电子跃入的那个能级必须是空的)。 3、热平衡时半导体中自由载流子浓度与两个参数有关:一是在能带中(能态的分布),二是这些能态中(每一个能态可能被电子占据的概率)。 4、半导体对光的吸收有(本征吸收)(杂质吸收)(自由载流子吸收)(激子吸收)(晶格吸收)。半导体对光的吸收主要是(本征吸收)。 二、概念题 1、禁带、导带、价带:

自动检测技术_马西秦_第三版_习题答案

检测方法:主动和被动、直接与间接、接触式与非接触式、动态和静态。 静态特性:灵敏度(S=dy/dx )与分辨率、线性度、迟滞、测量范围与量程、精度等级。 动态特性:幅频特性、相频特性。 ???? ??? ???? 系统误差 绝对误差静态误差表示方法出现的规律随机误差被测量与时间的关系相对误差动态误差粗大误差 绝对误差:(指示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真值之差) 引用误差:(绝对误差与仪表量程L 的比值) 最大引用误差不能超过允许值的划分精度等级的尺度。 系统误差的大小表明测量结果的正确度,系统误差越小,测量结果的正确度越高。 随机误差的大小表明精密度,随机误差大,测量结果分散,精密度低(精确度)。 粗大误差(过失误差)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也想应发生变化的物理现象,电阻应变效应。 ?? ?? ?? ?? ?? ??金属电阻应变片 体型电阻应变片半导体应变片(压阻效应)薄膜型扩散型 △R/R=K0?(K0金属电阻丝的应变灵敏度系数) 金属材料:几何尺寸的改变影响K 0值得大小 半导体材料:电阻率相对变化决定K 0值得大小 传感器的功能:检测,转换 电桥平衡条件:电桥相对臂的阻值乘积相等 铂电阻作为复现温标的基准器(铂易于提纯,化学性质稳定,电阻率较大,耐高温) 热敏电阻类型:正温度系数,负温度系数,临界热敏电阻 电容式传感器是把被测量转换为电容量变化的一种传感器C=?A/d 变面积式、变间隙式、变介电常数式, 自感式电感传感器:变面积型、变间隙型、螺管型 可见采用带相敏整流的交流电桥,输出信号既能反映位移的大小又能反映位移的方向 差动变压器形式:变隙型,螺线管型 Z 轴(光轴)X 轴(电轴)Y 轴(机械轴) 当沿着Z 轴方向受力时不产生压电效应 压电传感器可以等效为与电流源并联或与电压源串联 热电偶基本组成部分:热电极 热电偶的基本定律:均质导体定律、中间导体定律、标准电极定律、中间温度定律。 光电效应分类: 外光电效应(光电管,光电倍增管) 内光电效应(光敏电阻,光敏晶体管) 光生伏特效应(光电池) 光电传感器类型:模拟式光电传感器、脉冲式光电传感器。 光敏二极管在电路中常处于反向偏置状态 抑制形成干扰的"三要素" 消除或抑制干扰源; 阻断或减弱干扰的藕合通道或传输途径; 削弱接收电路对干扰的灵敏度。 硬件抗干扰措施:屏蔽技术、接地技术、浮空技术、隔离技术、滤波器等; 软件抗干扰措施:数字滤波、冗余技术等微机软件的抗干扰措施。 干扰的来源: 外部干扰:检测装置周围的电气设备、电磁场、电火花、电弧焊接、高频加热、晶闸管整流装置等强电系统的影响。雷电、大气电离、宇宙射线、太阳黑子活动以及其他电磁波干扰。 内部干扰:内部干扰是由装置内部的各种元器件引起的。 干扰形成条件:干扰源、对干扰敏感的接收电路、干扰源到接收电路之间的传输途径。 02044 ()4444RR R U R U U U K R R R R U R U U K UK R εεε ??????=== ? ?+??????????? === ? ????????? 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通常是由传感器、测量电路和显示记录装置等几部分组成,分别完成信息

最新材料现代测试技术-期末复习题

1.X射线管主要由阳极,阴极,和窗口构成。 2.X射线透过物质时产生的物理效应有:散射,光电效应,荧光辐射,俄歇效应。 3.德拜照相法中的底片安装方法有:正装,反装,和偏装三种。 4.X射线物相分析方法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 5.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主要受衍射效应和像差两因素影响。 7.电子探针包括波谱仪和能谱仪成分分析仪器。 8.扫描电子显微镜常用的信号是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 9.人眼的分辨率本领大约是:0.2mm 10.扫描电镜用于成像的信号: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原理:光栅扫描,逐点成像。 11.TEM的功能是:物相分析和组织分析(物相分析利用电子和晶体物质作用可发生衍射的特点;组织分析;利用电子波遵循阿贝成像原理) 12.DTA:定性分析(或半定量分析),测温范围大。DSC:定量分析,测温范围常在800℃以下。 13.放大倍数(扫描电镜):M=b/B(b:显像管电子束在荧光屏上的扫描幅度,通常固定不变;B:入射电子束在样品上的扫描幅度,通常以改变B来改变M) 14.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中,应用最广泛、最普通的是衍射仪法。 15.透射电镜室应用透射电子来成像。 16.TEM无机非金属材料大多数以多相、多组分的非导电材料,直到60年代初产生了离子轰击减薄法后,才使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薄膜制备成为可能。 17.适合透射电镜观察的试样厚度小于200nm的对电子束“透明”的试样。 18.扫描电镜是用不同信号成像时分辨率不同,分辨率最高的是二次电子成像。 19.在电子与固体物质相互作用中,从试样表面射出的电子有背散射电子,二次电子,俄歇电子。 20.影响红外光谱图中谱带位置的因素有诱导效应,键应力,氢键,物质状态。 1.电离能:在激发光源作用下,原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就发生电离,电离所必须的能 量称为电离能。 2.原子光谱分析技术:是利用原子在气体状态下发射或吸收特种辐射所产生的光谱 进行元素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种分析技术。 3.X射线光电效应:当X射线的波长足够短时,其光子的能量就很大,以至能把原 子中处于某一能级上的电子打出来,而它本身则被吸收,它的能量就传递给电子了,使之成为具有一定能量的光电子,并使原子处于高能的激发态。这种过程称为光电吸收或光电效应。 4.衍射角:入射线与衍射线的夹角。 5.背散射电子:电子射入试样后,受到原子的弹性和非弹性散射,有一部分电子的 总散射角大于90℃,重新从试样表面逸出,成为背散射电子。 6.磁透镜:产生旋转对称磁场的线圈装置称为磁透镜。 7.俄歇电子:当外层电子跃入内层空位时,其多余的能量也可以不以X射线的形式 放出,而是传递给其他外层电子,使之脱离原子,这样的电子称为俄歇电子。 8.热重法:把试样置于程序控制的加热或冷却环境中,测定试样的质量变化对温度

软件测试技术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软件测试概述 1、简述软件缺陷的含义。 答:软件缺陷是软件开发过程中潜在的缺陷,这些缺陷可能在软件运行后出现,因而使软件的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与系统的设计需求不符。 2、说明软件缺陷、软件错误和软件失败的关系。 答:缺陷、缺点、偏差统称为缺陷,是软件故障的根源;错误、谬误、问题、异常、矛盾等统称为错误,软件错误出现的原因是软件缺陷所致;失败、事故、灾难统称失败,失败的直接原因是软件系统存在软件错误。 14、“软件测试是有风险的工作”,试解释这种说法的含义。 答:软件不测试,就会有风险;软件测试,同样也会有风险。因为,软件是个复杂的系统,其复杂性体现在软件实现的内容复杂性、开发过程的复杂性和组织工作的复杂性等方面。而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故障,并加以排除。对一个复杂的软件系统来说,故障的排除往往可能又带来新的软件缺陷。所以,软件测试又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第2章软件测试基础 2、条件覆盖是否高于判断覆盖的逻辑覆盖程度如果不是,请给出反例加以说明。 答:条件覆盖是高于判断覆盖的逻辑覆盖程度。 a 、用条件覆盖所设计的测试用例可使得程序中的每一个判断的每一个条件的可能 取值至少执行一次。 b、用判断覆盖所设计的测试用例可使被测程序中的每个判断的真分支和假分支至少经历 一次。 每个判断语句可能包含多个条件(比如,if (A>3&&B<7……)。条件覆盖针对判断语句的每一个条件的所有可能取值编写测试用例;判断覆盖只针对每一个判断语句整体的所有可能取值编写测试用例。所以,条件覆盖的逻辑覆盖程度高于判断覆盖。 4、已知某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标识符语法规则规定“标示符是由非数字开头的,有效 字符数为32个,最大字符数为128个的任意符号串”。试用等价类划分法设计测试用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