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har3

char3

第三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教学要点: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战略与对外关系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有两条基本线索:

1、经济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的调整

2、经济发展的表现:快速增长——滞胀——低速增长的阶段性变化

(一)战后经济发展的5个时期

1、恢复与转轨时期(1945-1950)

二战造成的破坏极为严重,但恢复迅速,到1950前后,整个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已达到或超过战前最高水平。美国等国家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经济的转轨。这期间美国的援助,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中心的相对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以及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国际经济秩序起了积极作用。

2、快速增长时期(1950-1973)

这一时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每个国家的经济腾飞,大约用了13、14年的时间。经济学家把这一时期誉为“黄金时期”。各国经济不平衡现象有了很大改观,主要经济力量相对均衡的局面开始形成。

3、滞胀时期(1973-1982)

“滞胀”即生产停滞,通货膨胀。持续十年之久,十年中发生了两次较严重的经济危机:1973-1975(战后最严重)、1980-1982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第一,长期奉行凯恩斯主义政策的负效应。

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产物。反对放任自由,主张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施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从而消除普遍存在的危机和失业。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对西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西方人士认为是凯恩斯拯救了资本主义,把凯称为“繁荣之父”。凯恩虽认识到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缺陷和市场局限性造成的,但他掩盖了危机和失业的真正根源(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基本矛盾),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痼疾,也正是因为资本主义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刺激经济的扩大财政支出政策,导致政府的赤字增加,通货膨胀抬头。

第二,1973石油危机的打击。

1973年10月在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阿拉伯石油输出国以石油为武器,打击以色列和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发动了震动全球的石油斗争。叙利亚首先关闭了自己境内的一条输油管道,次日伊拉克宣布将两大美国石油巨头在伊拉克石油公司拥有的股份收归国有。不久,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减少石油产量,提高石油价格。价格的提高和对石油开采权的控制给阿拉伯国家产油国带来了巨额财富,但却沉重打击了西方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造成西方国家生产成本提高,物价全面上涨,使发达国家经济普遍陷入了“滞胀时期”。

第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世界货币和金融体系不稳定。

1971与1973年尼克松政府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各西方国家货币对美元的关系由固定汇率制转为浮动汇率制,标志着“布体系”的解体。这一体系解体之后又无法建立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和统一的体系来代替它,货币汇率剧烈动荡,金融危机时有发生。

第四,科技革命对经济的推动效用开始递减。

但到70年代初,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形成的新兴部门和新产品的市场已基本接近饱和,有待新科技新产品的问世。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经济“停滞”是一种“增长性衰退”,而不是绝对的止步不前;同时,在1973年至1975年和1980年至1982年这两次战后严重的经济危机中,企业、交易所和银行倒闭以及工人失业等问题与战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相比,程度较轻。

4、经济低速增长和全面调整时期(1982—1989)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调整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转而以货币主义理论(代表是弗里德曼,强调货币的重要性)为指导,开始实行一套新的政策,包括紧缩货币,削减福利,减税,对国有企业实行私营化,放松对经济的管制,限制工资增长等。经过经济的全面调整,各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略有回升,但增长仍缓慢,这其中日本经济发展比较稳定,1987年日本整体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

5、转变时期(90年代以来)

世界经济格局和经济发展发生一系列新变化: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加速发展,引起经济增长方式、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发生了新变化,企业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发生了新变革。

另一方面,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止跌回升,保持了100多个月的持续增长势头,2000底后重现衰退。在美国经济的带动下,欧盟国家也保持了低速增长,而日本在20世纪90初“泡沫经济”破灭后,经济一直不稳定,暴露出日本经济结构的严重问题。

总之二战后,资本主义的繁荣与稳定是一种客观现实。资本主义在当今世界上仍然占据相当大的优势,而且是高度现代化和向信息化迈进。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较快发展的原因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三方面值得关注:

1、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科技进步带来新的产业,提高生产效率,促使社会生产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为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力量。据估计,现在科技进步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达到70%左右。

另一方面,战后科技革命还具有缓和周期性经济波动的重要特性。更大规模的、密集连续的几乎在各个时期都有重大突破的技术革命使一部分技术和产业进入成熟时期,另一部分产业和技术又处于创新和起步阶段,而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但科技革命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仍是资本主义经济不可避免的规律.

2、经济体制与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

主要有两方面:

国内: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施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国际:各国形成各种形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联盟(如欧盟);相互之间建立了一种比较自由开放的国际经济体制,主要是国际货币金融体制和国际贸易体制(如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和WTO)这些不仅有利于缓和彼此的矛盾,而且促进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

3、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

这主要指三个方面:

①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刺激”和推动作用。

②延续半个世纪之久的世界和平局面和这些国家内部的阶级斗争明显趋向缓和,使发达国家有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来发展社会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特别是日本和西欧在美国的保护和支持下,获得了发展经济的良好条件。

③对第三世界廉价原材料的掠夺性购买和利用,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经济体制与政策的调整

针对二战后出现的科技进步、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危机出现新特点等新情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不动摇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经济体制和政策进行调整。表现

出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弹性和改革能力。(5个方面的调整)

1、在经济政策上,力争宏观调控制与市场经济的最佳结合。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理论,即凯恩斯主义,战后备受青睐,并在西方国家先后得到广泛实施,如实行部分国有化;实施充分就业;政府直接参与国民收入再分配并占支配地位,通过财政预算、货币金融政策和收入政策,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都加强干预;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制定各种经济计划来规范市场活动,加强宏观调节等。

国家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不过,由于凯恩斯理论存在隐含诱发经济通胀的危险。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通货膨胀、财政赤字等问题。在弗里德曼七十年代提出货币主义政策后渐被打入冷宫。货币主义强调市场自发作用。按照这一理论,政府所要实现的重点经济目标从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转变控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目标的首要手段从预算政策转为货币政策;从重视考虑公平,实行更能体现收入“均衡化”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政策转化为更加强调效率,强调私人企业的利润的政策。主要改革措施有:国有企业重新私有化,;紧缩货币,大砍社会福利项目;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等。这些措施对抑制通货膨胀和增强市场经济活力起到较为明显的作用,但是,社会贫富差距却急剧扩大。

进入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经过反复试验,在宏观调控的运用上变得更加灵活,在理论上不拘一格,把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等结合起来;在手段上间接调控和直接调控相结合,不断寻求更加有效、切实的方法。克林顿曾谈到他的纲领“既不是保守派的纲领,也不是自由派的纲领,而是两个兼有的另一种纲领”。这种两者兼有的政策就是既没有由市场完全调节,也没有由政府绝对控制,而是在探求政府控制和市场调节两者的最佳结合的政策与方式。“第三条道路”一度成为非常走俏的政治术语与政策导向。

总之,当代发达国家经济基本上都是一种混合经济,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干预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是西方现代市场经济区别于古典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在所有制上,不断调整所有制形式,大大提高资本的社会化程度

战后,由于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当代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传统的资本家私人所有制一统天下发生变化,出现了股权分散的“人民资本主义”、联合控股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国家所有制、中小资本主义所有制以及合作制等各种经济形式。

“人民资本主义”对改善工人生活状况,缓和阶级矛盾起了一定作用,甚至对无产阶级革命进程和形式发生了一定影响。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国外社会主义者指出“人民资本主义是现代帝国主义经济政策中有害思想体系和实践”。我国学者也对其进行了批判,揭示其本质的虚伪性。但是,“人民资本主义”也有一定进步意义,资本主义股份企业也与合作工厂一样,应当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资

3、在分配制度上,以社会福利的形式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从1948年英国首相艾德礼宣布英国已建成“福利国家”算起,西方福利国家发展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福利国家承担了其公民的绝大部分生活费用。

但是各发达国家的福利计划各有特色,社会福利水平,包括社会福利覆盖的范围和达到的规模存在很大差别。其中福利程度最完善的瑞典、挪威、丹麦又被称为北欧社会主义。德国、比利时和荷兰等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也较高,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瑞士等国的社会福利水平则较低。

福利制度改革:

福利国家资本主义已进入一个危机阶段,福利改革是必然的。20世纪80年代,在福利国家掀起了一股反福利制度潮流,并成日益壮大之势。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要完全取消福利也是不可能的。

4、在管理体制上,逐步实现企业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民主化与现代化

(1)企业管理社会化

(2)企业管理民主化

(3)管理因素的开拓与管理关系的转换

5、在经济关系上,建立国际经济协调机制

如WTO,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等。

国际经济协调并不仅仅意味着合作,它也是国际竞争的延续,是以国际协调和协议为形式的竞争,是经济利益的再分配与平衡。如国际间的贸易战仍存在。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进行的自我调节、改良和完善,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但却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其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和市场体系,并在西方形成了四种主要的经济模式。

(四)不同的经济模式与面临的共同问题

按国家或市场在经济中的管辖是划争经济模式的基本标准,依据这个标准可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模式分为三种:

1、美国模式,又被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即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模式。它的特点是市场机制的充分调节始终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因,政府作用被限定在较小范围内,市场功能得到了充分展现和发挥。当代资本主义已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但美国与其他国家相比,更强调个人主义与市场竞争。

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各项经济指标都表现良好,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一枝独秀。美国市场的灵活性、竞争性始终高于欧洲、日本;美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政策走在其他国家前列。同信息技术、全球化相比,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新经济自由主义改革及其所形成的较灵活的市场经济体制无疑是美国成功中的更为重要的因素。同日本、德国模式相比,在经济方面,美国表现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灵活性,在科技方面,美国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克林顿认为,美国经济之所以最景气是因为美国坚持自由市场经济,这种模式应成为普遍的经济模式。

但这种模式也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和批评。欧洲人把美国模式称为野蛮的资本主义,认为其忽视社会整体利益,造成充足的物质与贫乏的精神的矛盾背离,这种模式带有的经济上的不平等、不安全成分难以克服;美国模式的内在缺陷也引起了美国人的注意,布热津斯基担心国内出现的社会文化难题会对美国的地位产生危险。美国模式也存在体制性问题,如“大政府”及政府繁文缛节的工作作风,对企业过多的限制和约束等。阿尔贝尔认为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模式战胜了所有资本主义,而且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里还会占主导地位,因为出于道德理由,美国模式不可能维持太久

2、德国模式,又称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特点是将市场竞争与社会平衡相结合,也即在保证个性自由、讲求效率的同时,争取社会公平、平等。因此这种模式既反对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又注意避免国家对经济进行集中管理;既注重经济发展,又不忽略社会发展。从平等性而言,欧洲这种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要比美国模式强。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一段时期内,随着一体化的启动与发展,欧共体国家取得了突出成就。20世纪90年代,在与美国模式竞争中,社会市场经济似乎正在败下阵来。欧洲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明显的衰退迹象,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长时间持续偏高,福利制度造成了无效率的庞大政府和缺乏竞争力的劳工。德国问题尤为严重,经济停滞,失业日趋严重,市场份额缩小。市场经济的目标与实现社会进步和公平原则是一种两难选择,不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进行变革,欧洲就仍将在经济发展方面落后于美国。德国经济出现问题被认为是出自曾经造就战后奇迹的德国优势。

3、瑞典模式:福利市场经济模式

4、日本模式。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即政府既调节市场,又直接引导企业。并将侧重点放在后者的模式。该模式主要特征是政府对经济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在这种模式中,政治权力成了最大的经济资源,拥有权力的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经济利益,是一种变了形的市场经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借助于这种政府主导型模式,日本取得了辉煌成就。在20世纪90年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随之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衰退,90年代被称为日本“失落的十年”。政府的干预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资源配置的扭曲。

从这些模式的实质、共性和发展趋势来看,无论哪种模式,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各模式都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强调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都实行“混合经济”,即政府干预与市

场机制的混合或者融合,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全球化使所有模式都受到了挑战,各种经济模式越来越暴露出某些方面的局限性,各种模式自身反思意识有所加强。经济模式调整的核心问题是调整国家与市场的力量。

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深层次矛盾

虽然西方国家的经济达到了发达的水平,但痼疾犹在并有新的表现。

(1)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困扰

各发达国家无一能摆脱经济周期性收缩的痼疾。总的来看,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有所减弱,但后遗症有加重的趋势,它表现为经济增长长期乏力。

(2)结构性失衡

表现:在发达国家内部,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高失业率,贫富差距;

在发达国家之间,美日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欧美农业补贴的纷争等。

另外,福利制度的危机、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等

在当今世界,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在调整中发展,但经济的深层矛盾远未解决。社会所发生的扭曲的根本原因仍在于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的矛盾。这些矛盾能否基本解决?是有待于未来去说明的。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和管理形式以及有关国家政治活动的制度。

它有两部分组成:

①国家政权的形式:包括:政体形式、结构形式、国家政权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原则

②与国家政权相联系的其他组织和政治行为的制度:如政党制度、选举制度

1、政体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政体形式,主要两种:

①君主立宪制

1689年英国首创。这是历史上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也可以说是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的结果。国家元首是君主。君主是世袭的,或者说选出的,其权力受宪法限制。在这类国家中,议会为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掌握实权。政府首脑(首相或总理)由议会中多数党(执政党)领袖担任。

实行这种政体的一般都是资本主义比较发达,资产阶级占优势的国家,目前世界上大约有41个在位君主作为国家元首。如:英、荷、比,二战后的日、西班牙、挪威、瑞典、泰国等。

②民主共和制

其特点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

当今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采用了民主共和制,原因是它更能适应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放自由竞争的经济制度,比君主立宪制更进步,不带封建色彩。

从总统和议会、政府的关系上看,民主共和制主要有三种类型:

A议会共和制——基本特征是议会为国家政治活动中心,具有最高权力机关性质,享有立法、组织、监督政府的权力。政府由议会中拥有多数议席的一个政党或几个政党联盟组阁,并对议会负责。议会对政府可以通过不信任案推翻内阁。议会共和制总统由选举先生,只具有“虚位元首”的性质,没有实权,不负实际责任。

如:德、意、印度、新加坡

B总统共和制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掌握最高行政权力。总统直接任命、领导政府。政府不是由议会产生,也不对议会负责。总统不能解散议会,议会也不能将总统解职,除非对总统弹劾并加以定罪。

如:美、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埃及

美国的总统共和制建立于刚刚独立后的美国,当时美国的社会动荡不安,需要建立强有力的中央

政权,因此,一个以总统为行政首脑,同时行政与立法权分立的总统制就在美国诞生了。

还有一些国家介于议会制和总统制之间,如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其共和国总统拥有很大的权力,可解散议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主宰行政大权。同时,共和国又保留了政府对议会负责的形式,国民议会拥有对政府投不信任案的权力。所以,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政体,在总统掌握重要权力这一点上具有总统制特点,但政府向议会负责这一点上又具有议会制特点,因此,是介于总统制与议会制之间的一种政体——半总统半议会制。

C委员会制

是国家政府机构以委员会形式组织,它既不同于议会制,也不同于总统制,而且瑞士特有的一种政体。联邦委员会是最高行政机构,由联邦议会选出7名委员组成,分别担任7个部的部长,任期4年。联邦主席兼任联邦任员会主席,由议会从7名委员中选举产生,任期一年。瑞士议会由国民议会和联邦议会组成,掌握立法权。联邦委员会不得与议会对抗,议会可以变更或撤销委员会的决定和措施,委员会必须服从议会决定。从议会和委员会的关系看,委员会制与议会制有许多相似之外,但议会对委员会不享有投不信任案的权力;委员会也不具有解散议会的权力。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管采取何种政体,都是资产阶级地一种统治形式。

当一个国家确立了它统治的内容与形式(国体与政体)后,怎样才能更有效地进行统治和管理?

2、结构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的相互关系。

当代国家的结构形式分三大类:

①单一制——由若干行政区域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

全国只有一个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全国只有一个宪法,公民只有一个国籍;全国按地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各行政区接受中央政权机关的统一领导;国家是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

如:中、法、意、日、

②联邦制——由若干成员单位(如共和国、州、邦等)组成的联盟国家。

除有联邦中央政府外,联邦各组成部分也有自己的中央政权机关;除有联邦的宪法外,联邦各组成部分也有自己的宪法;在对外关系中,联邦是国际交往的主体,但有的联邦国家也允许成员国有些外交权。联邦制特点:对外一致,对内多样性。

如:美、德、瑞士、俄、印、巴西

③邦联制

《现代汉语词典》对“邦联”的解释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组成的联合体。邦联的成员国仍然保留完全的独立主权,只是在军事和外交等方面采取某此联合行动。

“联邦”与“邦联”的区别:“邦联”强调的是国家间的联合体;而“联邦”强调若干行政区联合而成的统一国家,“联邦”有统一的宪法、立法机关和政府,国际交往以联邦政府为主体。与此相应的“邦联”则是松散的联合,国家没有过多的权力,甚至是名存实亡。

美国在建国初就为选择“联邦”还是“邦联”而争论不休,最终选择了“联邦”,保证了一个新的国家的诞生。

邦联制:如前苏联部分加盟共和国独立后组成的“独联体”;“英联邦”是一个已经衰败的邦联;欧盟则是一个正在兴起的邦联;实际上美与英也是邦联关系,只是没有邦联的形式而已。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在设置上各具特色,但总的看,西方民主制度体现和共同的原则,这些原则就是由17、18世纪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它们构成了西方民主理论的核心内容,并长期指导着资产阶级的政治实践。

3、资产阶级民主制的主要原则

①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原则)

主要内容是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规定分别由三个机关来掌握.议会行使立法权,总统或内阁行使行政权,法院行使司法权.同时三者之间还要保持互相制衡的关系.

法国的孟德斯鸠明确提出一个国家要有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而把这一思想作为国家权力机构的组织原则并形成为一种制度的典型是美国.在美国,国会拥有立法权,总统拥有行政权,,法院拥有司

法权,并规定三种权力相互制约.怎么制约?

比如:总统向国会提交政府的工作计划和财政预算并负执行,而财政拨款的权利却由国会掌握,国会可以通过对总统提出的项目不予财政支持来行使否决权,但反过来总统对国会的决议也有相当大的否决权.在此过程中,总统和国会的行为都要受到最高法院的监督,但同时最高法院终身制法官由总统提名,又由国会任命.

这样一个循环式的框架其实就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可以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保证国家机器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

但显然,这种分权也容易造成各个权力机关之间的掣肘和拆台.因此,随着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的需要,政府权力就逐步转移到总统手中,以致造成高度行政集权.

“三权”分立是当代资产阶级国家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也是其政治权力运行机制中的关键.

②主权在民原则③代议制原则④法制原则⑤保障公民个人权利,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并兼听少数人意见的原则.

为了贯彻这些原则,西方民主政治一般都实行几种基本制度:

4、基本制度

①议会制度

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核心。议会一般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议会的结构有两院制和一院制之分。两院有下议院(平民院)和上议院(贵族院).所以议会制度使资产阶级的各个阶层都有了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机会。

②选举制度

选举制度是民主制度的基石。无论西方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怎样不同,一般来说,它们议员和政府首脑形式上都是选举产生的.

③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是西方民主政治的轴心,是资产阶级政治体制运转的推动器。没有政党制度就没有今天西方所谓的“民主制度”。

资产阶级政党最早产生于英国,它也是资本主义两党制起源国和典型国.

19世纪30年代,保守党和自由党分别由英国资产阶级中不同阶层利益的代表,两党开始轮流执政,两党制在英国正式确立.20世纪20年代,自由党分裂被工党取代,从那时起,英国一直是工党和保守党执政.英国两党制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两党制另一典型是美国,美国的民主党成立于1828年,共和党成立于1854年,从此,两党共存,轮流执政至今,140多年.

实行两党制的国家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

多党制: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并立,相互竞争,通常通过几个党联合而组成政府.当今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采取这一制度.其原因虽不完全相同,但总的来说都是由于资产阶级内部矛盾复杂,派别林立,没有象英\美那样形成两个代表利益基本相同的两大政党.因此,只有通过多党制,以政党联合或联盟轮流控制国家政权,共同分享利益.

多党制起源于法国,以后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西欧、北欧国家接受.

特点:1、党派众多,在政治上比较活跃.2、党派不稳定,分化改组时有发生.因此,政府也不容易稳定.如法兰西第四共和国从1946~1958更换了24届政府.

实行多党制的国家还有:德国、意大利

也有一种情况,就是在一些国家中虽有许多政党存在,但长期由一党执政,如日、墨西哥、印度等.这些国家执政党以外的政党对政治生活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④行政制度

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行政机构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宪法和法律,依法治理国家。西方各国政府的组织形式、政府首脑及其内阁的地位和权限各有特点,但总的来说,与各国的立法机构、司法机构相比,政府机构在国家权力机构中事实上已占有优势。

⑤司法制度

司法制度为民主制度提供合法依据和法律保障。西方国家一般在立法、行政权力之外设置独立的司法检察系统,胜司法机关以“独立公断人”的身份,通过审理和裁决各种诉讼来实施法律,并在司法实践中贯彻司法民主原则、辩护原则、陪审原则等。

总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在战后有了很大变化,资产阶级民主有了很大的发展,民主制进一步完善.那么,资本主义国家是否如他所宣称的,实际了绝对的、普遍的民主了?

(二)当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的实质

第一,资产阶级共和国取代中世纪的专制统治,民权代替君权,分权代替集权,无疑是历史的进步,是人类文明史上国家制度方面的重要创新。

第二,资产阶级积累了管理国家的经验。西方国家民主政治200多年来的发展表明,在不断探寻有效合理的统治方法的过程中,在解决使政府发挥管理被统治者职能的同时又能管理好自身,使社会政治生活在民主与权威、自由与秩序之间保持平衡等难题上,资产阶级积累了颇有价值的经验。

例如,①选举制、轮换制、罢免制以及舆论开放的实行,使民主政治具有一种纠错机制,因此国内政治决策可能出现的失误及其持续的时间要比在专制统治下少得多和短得多。

②多党制的实行使各种社会集团的利益要求得到表达,使得利益冲突、阶级冲突得到缓和。

③保护罢工罢市、游行示威、抨击政府等一系列批评性行为权利的体制,成为社会压力的释放机制,有利于社会政治的正常运转。

战后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史尤其表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强的承受危机、混乱的能力,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第三,资产阶级民主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固有的内在矛盾。

最主要的是民主的名与实往往不相符,民主的结果并未反映民主的原则。

另外,政治被政党所操纵.而无论哪一个政党上台,首先要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可见西方民主制度具有多重的两面性。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的新变化

1 社会阶级结构复杂化、多层次化

首先,工人阶级的队伍扩大,内部构成多元化。

其次,资产阶级在社会中的比重下降,但百万富翁、亿万富翁有较大增长,同时资产阶级的成分复杂化。

最后,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最大的变化是新中间阶层的兴起和“中产阶级”的扩大。

2、政治思潮呈现多样化和政党政治中间化

二战后,相对和平的大环境促使各种政治经济思潮蔓延增长,随着冷战结束,这种状况有增无减.现今影响较大的有: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及“第三条道路”.

民主社会主义是战后发达国家,主要是西欧的一种重要的政治思潮,而作为其载体的社会民主党、工党、社会党则是西欧各国政坛上一支重要力量.

民主社会主义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其显著社点是改良主义(革命性和激进性被磨蚀),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通过和平方式就可以逐步实现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同根不同枝:同根指理论是都渊于马克思,不同枝指二者的特征(一为民主社会主义,另一为共产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代表(一为伯恩斯坦、考茨基,另一为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实践操作者(一为社会党,另一为共产党)、操作模式(一为瑞典之类的北欧社会主义,另一为苏东及改革前的中国)

被西方学者称作“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的大体指北欧几个由社会民主党长期执政的国家.

而中国的学者,尽管注意到了北欧的社会主义,几乎没有谁将这些国家的现实与马克思主义联系起来,也许这里还有个”社会党是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潜意识在作崇吧.我们都是这以这样的模式被启蒙的: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又发展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十月革命后社会党内部分裂,社会党与共产党双方都举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但谁也不承认对方是马克思主义,近一个世纪以来双方在各自的道路上均已走了很远.社会党一直是朝着提高工人阶级利益

这一目标,并导致了福利国家的建立.

欧盟扩大前,15个成员国中有11国都是由左翼或”中左”的社会民主党及其联盟执政,可见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之大.

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是当代西方社会的两大互相对应的政治思潮,它们分别由19世纪的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演变而来.

新自由主义:是产生于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的重要政治理论传统~自由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和变种.自由主义的根本立场是坚持个人主义,强调个人自由.维护资本主义秩序。进入20世纪,传统自由主义发展为新自由主义,其核心仍是保持资产阶级个人的自由,但强调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依赖性,进而论证国家和政府干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张扩大国家的积极作用,为个人的自由发展扫清障碍,建设福利国家。

二战前及战后很长时间内,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界基本是以新自由主义为主流的.前面讲的凯恩斯主义就是新自由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50、60年代新自由主义达到鼎盛,并成为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战后复兴,建立”福利国家”的重要理论基础.但到70年代资本主义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出现了”滞胀”,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理论的破产.

此时,新保守主义取代新自由主义占据主导地位,成为近20年西方国家政策的主要思想理论基础.

保守主义,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重要传统之一,通常的含义指要求维护社会现状和历史传统,反对一切激进的革命的革新,主张节制政治,以妥协的手段调和各种社会力量的利益.

新保守主义的主要特点是把古典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结合在一起.最鲜明的特征是反对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认为现在的政府已经超载,主张让市场经济自己在那里运行.

新保守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使资本主义得以摆脱了70年代的经济危机,在80到90年代获得新的发展.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和美国前总统里根以及德国总理科尔等都是新保守主义的奉行者.他们也因此而曾经连任.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英国工党首相布莱尔和美国民主党总统克林顿,法国总理若斯潘,德国总理施罗德等人上台执政为代表,在欧美兴起了走”第三条道路”的思潮.其根本点就是要走一条既超越国家干预,又超越自由放任主义,寻找一种介由自由放任和福利国家之间的中间道路,就是说,要在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之间走出一条新的中间道路来.是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的一种混合。

从总体上讲,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社会及经济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3、行政权力膨胀成为普遍趋势(分权制衡机制发生变化)

通常西方国家宪法都规定议会权力至上.但是,随着国家对社会全面干预的不断加强,立法机关越来越难于控制政府,议会地位和权力弱化成为西方国家一个普遍的政治现象。在很多情况下,行政首脑可以绕过议会发号施令,政府实际上已夺去了议会的部分立法权,同时国家职能本身不断扩大,各国都建立了强大的行政体系。这突出地表现在作为政府首脑的总统或首相权力的扩张上.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国家干预的范围不断扩大,国家管理专业化、技术化的要求不断提高;随着立法的增多,执法的任务日益繁重,从而又导致行政权力扩大,使得两者之间形成一个怪圈,等等。

至于西方国家标榜的司法独立,实际上,行政首脑对法官的任命往往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或双方同出一个党,或法官本人就是总统的亲密伙伴.

国家权力的重心由议会转到政府,而且社会中的各方面力量~利益集团、新闻舆论、公民大众等成为对国家行政、立法、司法权力制约的重要方面.

4、利益集团和大众媒体的作用加强

利益集团是由以某种特定利益、政治主张、价值目标所维系的人们所组成的集团(与政党最终目标不同)。它对议会和政府施加影响,使其制定出符合自己集团利益和要求的决策。

战后利益集团的发展异常迅猛,有人认为西方国家已由多党政治变为“利益集团政治”。它们以游说、捐款、提供情报、抗议、示威游行、罢工、甚至暴动等各种手段,特别是发动大规模的舆论宣传,对议会和政府施加影响。

利益集团的类型:工商业~劳工~农业~专家~公众性~

而对政府决策起重大作用的往往是经济利益集团.

如美国在经济上有两大利益集团.一个是经营传统工业中的钢铁、汽车、造船产业的大西洋(东部利益集团),另一个是经营新兴工业中的航天、航空、电子产业的太平洋利益集团(西部利益集团).民主党主要代表前者,共和党主要代表后者.

由这一利益分野中,可以解释和理解两党对亚太政策及对华政策的微妙区别,即民主党侧重关注欧洲、主张由美欧主导世界,而共和党则关注亚太,主张由美日主导世界.

另外,新闻媒介在社会政治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第四种权力

5、阶级矛盾和斗争趋向缓和,各种社会运动不断发展

6、公民权利进一步扩大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临诸多政治、社会问题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战略与对外关系

(一)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

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首要目标是称霸世界。其称霸全球的战略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

1、战后初期——20世纪60末“遏制”战略

遏制战略是二战结束后,美驻苏代办乔治·凯南提出的。凯认为,美对苏的政策必须是一种“长期的、耐心的、坚定而又机警的遏制”。遏制:containment国内译法,港台译为“围堵”。

整个冷战时期,美国各届政府的对外政策基本没有离开“遏制”苏联这一基础。

杜鲁门政府——杜鲁门主义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

遏制战略有所调整。基本内容:第一,提出与实施和平演变政策。第二,在亚非拉地区加紧了全面扩张。主要是针对东南亚和中东局势,先后提出了多米诺骨牌理论和艾森豪威尔主义第三,在军事上,提出了“大规模报复战略”。

肯尼迪、约翰逊时期(1961—1969)

提出了“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第一,同苏联既对抗又合作,一方面,同苏继续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大规模扩充核力量;另一方面,又同苏联进行合作,一起攻击中国。第二,在军事上,以“灵活反应战略”替代“大规模报复战略”。

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多种力量迅速发展,美国经过长期海外扩张,尤其是陷入越南战争泥潭不得拔身,经济实力大为衰减,霸权地位严重动摇。美国政府不得不对全球战略做出重大调整。

2、缓和战略(20世纪60末——70末)

缓和战略是美国遏制战略遭到一些失败的反映。突出表现为尼克松主义的出台。(120页)

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是美国统治集团为了继续保住在全球的霸权地位而采取的一种政策。

尼克松之后的福特政府基本延续了尼克松的对外政策。

卡特时期提出“人权外交”,为美国在国际社会里的形象增添道义色彩,扩大美国的影响力。

缓和战略造成的一个短期结果是使美国能从越战脱身,长期效果之一,是降低了意识形态上的热度,缓和取得的更进一步的成就就是实现了同中国关系的正常化。

缓和战略使美的对外关系进入了一个以缓和东西方关系和收缩美国海外力量为特点的新时期。美的对外战略比战后任何时候都要灵活、现实,它使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了相对主动,并使20世纪70年代成为一个相对和平与稳定的时期。

然而,尼的缓和战略并不都是成功的,如在缓和进程中美苏力量对比向不利于美方面的倾斜。

3、新遏制战略(80初——90初)

里根是在美国国内经济困难和国际地位下降的情况下上台的。针对70年代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和美国国内经济困难的状况,里根政府放弃了缓和战略,提出并实施了新遏制战略。其核心是以实力求和平。里根说过:“十年来我们疏忽、软弱、犹豫不决。现在,美国外交的任务就是重整军备,在政治上再次发动攻势。“(内容122页)

新遏制的实质仍是冷战、遏制,但把“围堵”扩展为“有限推回”。

总的来看,里根的政策在加强同苏联的对抗,恢复美国地位和实力中取得了预期的成功,正是基于此,很多人对于里根的对外战略及里根本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有人甚至认为,里根“干掉了苏联。”

但是,里根对外政策中一个根本性矛盾:“重振国威”使总体防务状况得到了改善,但巨额开支带来了庞大的财政赤字。里根政府在全球争夺中所取得的优势是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这为后来美国“相对衰落”制造了依据。

4、超越遏制战略与世界新秩序战略

布什政府(1989—1992)针对苏东剧变和两极格局瓦解的形势,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全球战略,主要内容包括:第一,“超越遏制”战略。即:在不放弃遏制苏联的同时,抓住苏联、东欧改革时机,采取多种手段,尤其以经济援助为诱饵,促使这些国家演变,并进一步融入西方政治、经济体系。它所突出强调的是经济诱饵与和平演变方式,是军事遏制的变种。

所以,遏制、新遏制、超越遏制有区别:“遏制”是围剿堵截共产主义,使其不能进一步发展;“新遏制”是有限推回;而“超越遏制”却是改变、战胜共产主义,实现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

同时,布什还在世纪之交提出“世界新秩序战略”:其要点是在美国领导下用美国的价值观来改造整个世界。

海湾战争:借伊拉克悍然入侵科威特之机,美率多国部队从1991年1-2月成功地实施了打击伊拉克的“沙漠风暴”行动。海湾战争是布什政府时期最为重大的事件,它的发生正值从冷战到冷战后时代的更替,为布什制定和实施在冷战后的新战略构想提供了契机。

布什欲将这次胜利转化为国内长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胜利,但“赢得了战争,失去了白宫”。

5、“参与和扩展”战略(1992-2001)

是克林顿政府的对外战略。“参与和扩展”是指美国积极参与世界事务,要发挥领导作用,进而在全球扩展美国的民主和价值观。为实施这一战略克明确提出美国外交政策的“三大支柱”:经济、实力、民主。

把经济问题放在对外政策的中心地位,这在美国战后历史上还是首次,是同以往政府最大的不同点,但这并不表示美要实行孤立主义,重振经济是为了继续承当世界领袖的角色。克这种重视经济的作法确实为美国经济的复苏做出了贡献。(连续100多月的经济增长,打下坚实基础。得以连任)实力,重点指军事实力,停止“星球大战计划”,推出并实施NMD和TMD,同时还在“质量建军”上下功夫,保持强大的防务能力,以便能够“同时打赢两场大规模地区性”战争。

民主,即在政治上扩展西方民主,普及西方价值观——1999科索沃战争,以反对种族清洗,制止人首主义灾难为名实施轰炸,宣扬“人权高于主权”,达到了博取公众默认的效果。

克林顿与老布什作为带领美国迈向冷战后时代的两位总统,尽管他们所追求的全球战略目标是一致的,但具体想法和做法不同,克更加注重国内问题,强调经济优先。

6、先发制人战略(2001至今)

2001年,小布什上台,实行强硬的外交政策。911事件后,布什政府推出的“先发制人”战略。

先发制人把美国引向单边主义,因为根据这一战略理论,只有美国有权判断谁对美的安全构成威胁并采取军事行动,哪怕这种威胁实际上并不存在。(引起伊拉克战争)

总结美国对外战略的特点:

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还可分为冷战和后冷战两个时期。冷战时代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内容是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的全球扩张。其中以布雷顿森从体系的瓦解和越战的失败为转折点,前期的对外战略具有明显的进攻性与扩张性,后期以势力收缩和对苏缓和为基调。布什和克林顿先后提出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共同的主旨是保持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

统而观之,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思想与决策不断进行着调整,但是在发展变化的同时,其内在连续

性十分突出,那就是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从未改变,谋求主导性优势的战略一以贯之。而且冷战后,美国的霸权野心还不断膨胀。

霸权战略并非为美国所独有,但战后美国的霸权战略与历史上列强争夺或征服世界的模式相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美国特色。

其一,联盟战略-开明灵活

其二,美国竭力赋予其霸权以某种道义的或国际法意义上的合法性,如所谓人权问题上“不仅有双重标准,而且有三重或四重标准。

其三,文化战略是美国霸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文化战略攻势以及凭经济科技优势而形成的文化强势,使得美国霸权也表现在文化领域,形成“文化霸权”。

(二)西欧的对外战略与对外关系

战后西欧国家的对外政策中,包含着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因素——西欧一体化,西欧一体化既带来西欧国家间经济、政治与安全关系的深刻变化,同时经由一体化实现的联合自强,也使西欧国家的对外政策越来越显示出主动性和独立性。

1、外交战略的演变

①20世纪50年代追随美国反苏反共。西欧出于经济上和军事上对美国的依赖,在外交上亦步亦趋,追随美国。在一系列重大国际事务上完全站在美国一边。

②20世纪60年代、70年代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的经济政治实力有了很大提高,在外交上开始寻求独立自主,联合自强。突出表现:欧洲联合、法国戴高乐主义和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洛美协定》(129页)

③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随着冷战的结束,西欧一体化进程加快,西欧外交主动性不断加强。

西欧一体化:

1951年4月18日,在法国外长舒曼的倡议下,比、法、意、德、卢、荷西欧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7年3月25日欧洲煤钢共同体6国签订了《罗马协议》、《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史称欧洲经济共同体与原子能共同体。

1965年煤钢、经济、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共体。

1991年12月欧共体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确立了经济与货币联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司法与社会政策合作三大支柱,使欧洲一体化跃上一个新台阶。1993年马约生效,欧共体正式更名为欧盟。1995欧盟成员国15个,2004实现东扩25个。

欧洲政治联盟的建设相对于经济联盟的建设较为滞后,但仍取得一定进展。1997年欧盟15国签署的《阿姆斯特丹条约》,加强了欧盟委员会的权力,并决定设立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1999年欧盟赫尔辛基首脑会议决定,在2003年底以前组建一支五六万人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

西欧国家在欧盟框架内进行自身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对地区事务和国际事务也采取一系列举措,以争取成为世界重要一“极”。

目前欧盟的国际地位具有以下特点:欧盟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力量中心,现在总体经济实力已经超过美国,并发挥出独立的影响力;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欧盟的地位与影响明显上升,成为冷战后国际力量分散化和多元化的推动者,但多数情况下还是作为美国最重要的伙伴行事。在军事上,虽然有了自己的快速反应部队,但是处理前南问题的无能使欧盟认识到,至少在近期内西欧仍需要借助美国的军事保护。因此,如果说欧盟通过一体化已在世界上确立起欧洲的经济地位与身份特性,那么在政治上、防务上,由于一体化进展缓慢以及欧盟国家的意愿还不够强烈,这种地位与特性尚处在发展、成长的较低水平上。

欧盟要成为一个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立作用的力量中心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

一是欧盟内部的一致性与集体行动能力;

二是欧美关系的走向。

(三)日本的对外战略与对外关系

1、战后日本的对外战略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①战后初期——50年代,追随外交

日本政府出于国内政治、经济、防务的需要,采取“亲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外交上依附于美国,追随美国,缺乏自主性,因而被称作“政治侏儒”。

②50中期开始,日本经济快速增长,并由此带动对资源和市场需求的急剧增加,日本迫切希望能自由地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及外交。所以20世纪50中——60年代,日本外交的一大特色是经济外交。岸信介政府提出“经济外交”口号,即在美国庇护下以经济力量为手段向外发展,达到发展经济、培育国力的目的。

③20世纪60末——70初,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日本提出“多边自主外交”。1972年田中角荣上台后,明确表示“日本跟着美国脚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提出以对美协调为主轴,以恢复日中邦交为首要课题的“多边自主外交”。实质上日本扩大自己影响,谋求在国际社会更大发言权的表现,是日本向“政治大国”迈进的前奏。

④20世纪80年代以来,8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加强,日本“大国意识”强烈抬头,各届政府都把改变“经济一流,政治三流”的现状,争做政治大国当作主要目标。中曾根正式提出政治大国目标,并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方面采取一系措施。

⑤90年代以来,日本为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步调明显加快,全力推进“积极进取”外交,可谓真正开始了大国化发展。

具体措施:

第一,以日美同盟为轴心,加强美、欧、日关系,坚持“西方一员”的基本立场,谋求建立由“日美欧”三极度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

第二,重视发展日中关系的同时,防范中国的倾向也在加强。近年来,中日关系中也存在一些严重问题,包括日本对侵略战争反省的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以及日方在“民主”、“人权”、军备、环境等问题上屡屡向中国施加压力,鼓吹“中国威胁论”,等等。

第三,日俄关系打破僵局。

第四,积极开展联合国外交,争取先摘掉“战败国”的帽子,再成为常任理事国。

第五,在军事方面迈出新步伐,悄悄地往军事大国迈进,以军事大国来保证实现政治大国的目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