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突发性传染病应急预案修订版

突发性传染病应急预案修订版

突发性传染病应急预案修订版
突发性传染病应急预案修订版

突发性传染病应急预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突发性传染病应急预案

1 应急响应和终止

应急响应的原则

突发性传染病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的方式,有效控制疫情发展。未发生突发性传染病的地方,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服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指挥,支援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发生地的应急处理工作。

应急响应程序

甲类传染病的应急响应程序

专家委员会和应急处理机构负责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书写的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应妥善保管。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的应急响应程序

专家委员会和应急处理机构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应急指挥机构和感染控制科负责联络和组织相关部门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书写的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应妥善保管。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应急处理人员的安全防护

要确保参与应急处理人员的安全。针对不同的突发性传染病,特别是一些重大突发性传染病,应急处理人员还应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

应急响应的终止

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应急响应的终止需符合以下条件:突发性传染病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经过一段时间后无新的病例出现。特别重大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反应的建议,报国务院或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批准后实施。特别重大以下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反应的建议,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下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请求,及时组织专家对突发性传染病事件应急反应终止的分析论证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2 善后处理

后期评估

突发性传染病疫情扑灭后,应急指挥机构应组织有关人员对突发性传染病疫情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和应对措施。

奖励

院领导应组织相关部门对参加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责任

对在突发性传染病疫情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违纪违法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抚恤和补助

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恢复生产

突发性传染病疫情扑灭后,对疫点和疫区进行持续监测,符合要求的,方可重新恢复生产。

社会救助

发生重大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后,服从上级行政部门指挥,做好向疫区提供的各项救援工作。

3 应急保障

技术保障

成立突发性传染病专家委员会,成员由传染病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卫生管理、医学检验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应急处置的医疗卫生队伍由疾病预防控制、医疗、卫生监督、检验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后勤保障

物资储备

建立处置突发性传染病的医药器械应急物资储备。物资储备种类包括药品、传染源隔离、卫生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和交通及通信工具等设施。

经费保障

合理安排处置突发性传染病事件所需资金,保证医疗救治和应急处理工作的开展。

培训

感染控制科定期组织专家委员会对医务人员进行突发性传染病应急处置的系统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扑灭疫情的应急能力。

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

按照地方人民政府的要求,积极参与对社会公众广泛开展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指导群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对待突发性传染病疫情。

4 附则

本预案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病原携带者: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疫点: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向周围播散的范围较小或者单个疫源地。

疫区: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

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流行病学调查:指对人群中疾病或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及保健对策。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从事疾病预防控制活动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与上述机构业务活动相同的单位。

医疗机构:指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机构。

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完整版本

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做好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切实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机构 ㈠成立预防与控制传染病领导小组 组长:XXXXXXX(校长),电话:XXXXXXX 副组长:XXXXXXX(副校长),电话:XXXXXXX XXXXXXX(副校长),电话:XXXXXXX 成员:XXXXXXX 职责:根据传染病疫情预测和变化情况,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制定本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措施,检查、督导学校各部门、各班级防控工作开展和落实。负责全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指挥,有效应对传染病疫情,维护校园稳定,保护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校长室:建立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网络,负责全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指挥。 2.卫生室:对患者提供基本救护的同时做好隔离、防护工作,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和帮助下,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实施消毒。对学生及教职工的发病情况进行登记、检测与排查。 3.政教处:限制或停止集会等人群聚集活动,假期及长假后对学生流动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如有到过疫区的学生,则对其进行跟踪观察,督促班主任坚持执行学生因病缺勤登记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与卫生室联系。 4.办公室:建立考勤监测制度,对缺勤的师生员工进行登记,查明缺勤原因。 5.总务处:做好保障措施,严格学校门卫管理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掌握校内各类人员流动情况。做好防护用品等传染病防控物资供应,做好应急保障。 ㈡日常管理机构 卫生室具体负责学校日常突发传染病的业务指导、组织管理与监督检查,

突发性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突发性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Emergency pla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udden infectiou s diseases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突发性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1 应急响应和终止 1.1 应急响应的原则 突发性传染病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 的方式,有效控制疫情发展。未发生突发性传染病的地方,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服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指挥,支援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发生地的应急处理工作。 1.2 应急响应程序 1.2.1 甲类传染病的应急响应程序 专家委员会和应急处理机构负责对病人、病原携带者, 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 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书写的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应妥善保管。

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1.2.2 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的应急响应程序 专家委员会和应急处理机构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 疗和控制传播措施。应急指挥机构和感染控制科负责联络和 组织相关部门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书写的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应妥善保管。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1.3 应急处理人员的安全防护 要确保参与应急处理人员的安全。针对不同的突发性传 染病,特别是一些重大突发性传染病,应急处理人员还应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 1.4 应急响应的终止 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应急响应的终止需符合以下条件:突 发性传染病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经过一段时间后无新的病例出现。特别重大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由国务院卫生行政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应急预案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应急预案 一、组织和制度 1、按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要求,校长作为学校疾病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统一思想,定期进行传染病预防工作的研讨,把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 2、学校分管领导要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报告制度,健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管理制度,掌握、检查学校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卫生资源及设施。 3、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考核制度,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并指定卫生教师每天做好晨检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日检统计表,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4、普及卫生知识,利用黑板报、橱窗等各种形式做好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宣传,正确认识,做好防范。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加强有关季节性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训,保证每周20分钟的健康教育,教会师生防病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健康生活习惯。 二、预防措施 由于学校是人员高度聚集的场所,室内活动较多,为进一步预防传染病,学校应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晨午检:班主任每晌应密切关心学生的健康状况,统计学生的出勤人数。责任人:班主任、卫生老师。 2、报告:一旦发现师生有传染病症状的疑似病人,有关人员应立即告知卫生老师和学校领导,学校应按规定报教育局突发事件处理小组办公室和业务科室,同时报区疾控中心。责任人:班主任、卫生老师、校长。 3、劝说:发现学生身体不舒服或有摄氏38度以上高热学生必须迅速隔离,及时通知其监护人带其去医院看病,并在家休养。责任人:卫生老师、班主任、年级组长、安保主任、分管校长、校长。 4、记录:卫生教师应及时统计好患病学生的具体情况 ( 班级、人数、症状、就医情况、上课情况、目前康复情况)并记录在册。责任人:卫生老师。 5、跟踪:每天关心患病学生的身体状况,并主动对学生进行补课。责任人:班主任、卫生老师。 6、消毒:根据有关规定做好 ( 包括发病及相关班级、食堂、厕所、公共场所、共用教室等 ) 消毒工作,学校领导要听从卫生部门的专业指导,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停止一切集体性活动。责任人:卫生老师。

传染病流行病应急预案

传染病流行病应急预案 丹凤中学传染病流行病应急预案 传染病,起病急,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严重威胁广大师生员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为贯彻卫生部《关于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紧急通知》丹凤县教育局转发商洛市教育局《关于做好春季学校流行性传染病防治工作通知》文件精神,全力以赴做好我校传染病预防控治工作,特制定传染病应急处理预案。 一、指导思想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沉着应对,措施果断,依靠科学,有效防治,加强合作,完善机制”的方针,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原则,齐心协力确保师生健康和安全,维护学校秩序安全稳定。 二、领导小组 组长: 李东亮 副组长: 刘剑刘战良 组员: 刘玲霞刘涛张建明张文朝雷永宏陈述林杨丹斌汝嵘王凤霞 三、工作机构 (一)预防传染病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任: 刘剑 副主任:刘战良张文朝 职责:组织协调督查各组工作,制定制度措施,汇总有关资料,及时上报疫情。 (二)晨检晚检组 组长:张文朝

副组长:周咏王凤霞刘桂芳 成员:叶凯刘锁斗刘高太 学生组:各班班主任、宿管员 职责: (1)每周一早7:30,下午19:30对全体师生员工进行晨检、晚检,年级组长检查上报教师情况,班主任检查上报学生情况,校医检查上报职工情况。 (2)对有疑似症状的师生员工进行反复询问病史、病因、病情,进行造册登记,迅速上报,同时采取隔离措施。 (3)检查登记请假或未上学的学生,摸清去向。 (三)消毒组: 组长:陈述林 组员:李红亮田晋角刘忠明淡正军赵宽治 职责:每周用食醋、艾叶、金银花等熏蒸的办法,对教室、宿舍、学生灶、各办公室、实验室消毒一次。 (四)宣传教育组: 组长:刘剑 组员:张文朝杨丹斌王凤霞 职责: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张贴发放宣传材料。 (五)报告组: 组长:刘剑 组员:刘玲霞许朝阳 发现有病后的每天10:00以前以电话形式向教育局和疾控中心报告监测情况,如有疫情可同时进行书面报告。 (六)隔离留观组

2020年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2020年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普及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广漠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完善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在教育系统的发生和蔓延。 二、工作方针和原则 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三、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机构和职责 组长:肖雪文 副组长:宋培湘肖建威周志高曾梅中 组员:谭旺平危泽南王东新谭尚军谢龙章吴仲华朱春华肖玉华王威周述文曾丽霞 下设传染病防控工作小组: 组长:肖建威 成员:危泽南王东新谭尚军谭旺平周述文曾丽霞 各年级政教员 疫情信息报告人:肖建威 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负责领导、组织、指挥、协调学校内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协调好学校与各有关部门的关系;收集学校传染病疫情信息和防控工作情况,分析、研究学校防控工作形势,制定传染病防控的措施并组织实施;做好疫情的善后处理工作。 四、预防措施 1、组织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管理。学校公共场所应保持环境纯洁、通风换气,对师生经常接触的部位和用品进行定期消毒。 2、学校应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康健教育,利用网络、宣传橱窗、黑板报、广播、主题班会等宣传阵地,开展康健教育,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康健的生活方法,增加师生员工自我保健知识,养成优良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3、学校应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监督制度,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并指定教师或班主任做好每天晨检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晨检统计表,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4、定期组织人员对供水系统进行清洗消毒,保障饮用水卫生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5、在疾病防控机构的帮助下,定期组织师生员工体检和做好对学生进行各种疫苗接种工作。 6、加强学校医务室医务人员的培训,不断学习更新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诊疗水平。7、加强卫生安全监督工作。每年组织不低于4次的对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检查、督导,学校根据实际每星期至少一次卫生检查,并按规定做好记录。 五、监测 1、学校要建立疫情监测制度,形成校领导--校医--班主任--班长—寝室长的学生康健监测网络。要建立学生康健管理档案,班级要有晨检记录本,学校医务室要有就诊登记本,学校要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记录本。

最新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应急预案

精品文档 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件》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 、普及各类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学生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完善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 、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学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 、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学

校成立学校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 精品文档 3 、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一)预防与控制传染性疾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钟廷纯副组长:钟金水组员:全体班主任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预防与控制传染性疾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是应急预案的总指挥,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 、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责任到人。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学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 、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学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及时向当地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学校的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精品文档触者的隔离消毒等工作。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与应急预案【最新】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与应急预案 我园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传染病疫情事件的危害,保障全园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传染病防治的有关实施办法以及县教育局要求,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1、预防办法和措施 幼儿园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考核制度,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把预防传染病工作落到实处。 (1)加强宣传与培训。利用宣传栏、专题展板、告家长书等各种形式做好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宣传,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做好防范。定期对教师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培养良好的个人健康生活习惯。要求各班教师每天做好晨检工作,认真填写幼儿晨检记录表,保证幼儿园预防疾病工作的顺利开展。坚持对幼儿进行安全健康教育,通过主题教学、游戏、图片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有关传染病的知识,增强安全健康意识。 (2)有效措施杜绝传染病发生。幼儿活动室、午睡室和教师办公室保持空气流通,保证师生身体健康。尽量不要组织师生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去活动,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在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不要共用茶具、餐具。注意增减衣物和均衡营养,加强户外锻炼,保证足够休息,增强体质。幼儿园保健室应按照规定定期消毒。 2、应急处置

(1)在幼儿园内发现急性传染病的幼儿或教职工,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幼儿园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由幼儿园疫情报告员马上拨打 120 ”电话,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2)幼儿园出现传染病症状的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如果是幼儿园教职工出现传染病,也要求立即隔离,由医生初步检查后,是传染病立即到医院就诊并通知其家属。 (3)幼儿园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活动室或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幼儿、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4)幼儿园一旦发现传染病,将停止组织集体活动。 (5)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人员前往探望。 (6)幼儿园幼儿、教职工中发现传染病人,立即上报县教育局、县疾控中心,并对病人作跟踪了解。 (7)传染病发病期停止办理新幼儿入园手续。 信息报告:发生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应立即启动本预案,首先向幼儿园负责人报告,如幼儿园负责人都不在向其他行政人员报告,然后向教育局应急办报告(先口头后书面),在半小时内口报教育局应急办,同时向县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在1小时内书面报告县教育局应急办,明确疫情报告的范围、内容。 其次,做好传染病病因追踪。当传染病发生后,要随时与其保持联系,关注病情进展。该教师或幼儿病愈返校时须出示医院有效证明。

传染病防控工作应急处置预案

传染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及市有关规定。 1.3工作原则 1.3.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1.3.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学校成立学校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 1.3.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2指挥机构及职责 2.1预防与控制传染性疾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永 副组长:吴昌飞青松王其营袁召波 成员:校委会其他成员及各班主任 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责任到人。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学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专人检查,保证学校教室厕所及其他公共卫生场所的清洁卫生。 (6)及时向当地卫生院(室)或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学校的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等工作。 2.2后勤保障组

突发性传染病应急预案修订版

突发性传染病应急预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突发性传染病应急预案 1 应急响应和终止 应急响应的原则 突发性传染病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的方式,有效控制疫情发展。未发生突发性传染病的地方,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服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指挥,支援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发生地的应急处理工作。 应急响应程序 甲类传染病的应急响应程序 专家委员会和应急处理机构负责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书写的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应妥善保管。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的应急响应程序 专家委员会和应急处理机构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应急指挥机构和感染控制科负责联络和组织相关部门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书写的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应妥善保管。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应急处理人员的安全防护

要确保参与应急处理人员的安全。针对不同的突发性传染病,特别是一些重大突发性传染病,应急处理人员还应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 应急响应的终止 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应急响应的终止需符合以下条件:突发性传染病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经过一段时间后无新的病例出现。特别重大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反应的建议,报国务院或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批准后实施。特别重大以下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反应的建议,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下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请求,及时组织专家对突发性传染病事件应急反应终止的分析论证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2 善后处理 后期评估 突发性传染病疫情扑灭后,应急指挥机构应组织有关人员对突发性传染病疫情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和应对措施。 奖励 院领导应组织相关部门对参加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责任 对在突发性传染病疫情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违纪违法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抚恤和补助

医院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

传染病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 目前新发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为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有效预防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发生,及时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危害,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规定,根据我社区实际,特拟定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应于无传染病流行或暴发时,预防传染病的流行或暴发;对传染病流行或暴发时的应急处置工作;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时的应急处置工作;新发传染病应急处置工作。 1、重大传染病疫情是指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病人或死亡病例,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的发病率水平。 2、传染病流行是指任何与时间和地点相关的传染病发病率增加超出了通常水平,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 3、传染病爆发是指在同时或较短时间内,于同一病区或于某一病人群体中,出现数例或大量的同类传染病。 4、新发传染病是指不明病原体,具有传播性的疾病。 二、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通过培训学习,提高社区职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或暴发的意识和能力,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常备不懈地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坚持传染病疫情监测、分析、预警、警戒,及时发现传染病的流行或暴发,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控制。

2、分级控制,快速有效。根据传染病流行或暴发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及范围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依法采取强制性控制措施,把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在无传染病流行或暴发事件时做好疫情监测及预防工作。 三、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1、成立社区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孙翠环担任,,统一组织,协调应急工作。。 2、组建社区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分为预防控制、应急、医疗救治、检验、物资保障、督查工作等,各组按以下职责分工开展社区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根据国家和本地区卫生行政部门有关传染病管理的法规、标准,拟定传染病控制规章制度,并具体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价;负责各级各类人员预防、控制传染病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考核;进行社区传染病发病情况的监测,定期对社区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及时发现传染病流行、暴发事件的发生;及时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控制。 在传染病发生流行或暴发趋势时,统筹协调开展传染病调查与控制工作;根据需要进行医师人力调配;组织对病人的治疗和善后处理。全社区工作人员必须无条件服从工作调配安排。根据需要进行护士人力调配,统一对社区废弃物的收集、运送及处理工作。及时为临床提供防治传染病药物信息,传染病病例及传染病环节进行监测,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社区各项规章制度,做好个人防护,掌握传染病诊断标准,发现传染病病例,如实填表报告;及时查找传染源,传播途径,控

传染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传染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为关注民生,提高新港镇各校(园)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甲流等流行病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者消除各种流行病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镇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xxxx”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学校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处理机制。迅速、及时、积极开展全校防控流行病紧急情况的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有效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切实维护教育稳定和社会安定。 学校依法开展卫生防病工作,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坚决按照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进行日常工作。 二、目标任务 (1)宣传和普及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及学生家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手足口病甲流等传染病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手足口病甲流等不在学校内蔓延。 (4)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动员全乡各校集中整治环境卫生,经常对教室、宿舍、食堂、厕所、玩具、餐具、寝具进行消毒,并保持教室等场所通风。认真落实晨检制度,每日进行晨检,记录缺课情况和原因,一旦发现发热、皮疹患儿,立即通知家长将孩子送往医院诊治,及时对患儿所在教室、所用桌椅、及其它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并立即报告中心校。

(5)各校(园)成立防病领导小组,制定本校(园)防病预案。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学校成立预防手足口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对该病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实行每天零报告制度,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四、组织管理 成立防控流行病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手足口病应急处理指挥工作。 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黄廷模 副组长:王家春 组员:桂建树吴明波李世珍张雪梅 下设办公室:

传染病暴发流行应急预案

传染病暴发流行应急预 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肃南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应急预案各科室: 为了及时处理或预防传染病,为适应疾病预防控制形势发展的需要,提高预防控制突发事件的应急应变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我县区域内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的危害,规范和指导传染病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传染病造成的危害,保障全县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及时报告: 1、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严重传染病的; 2、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3、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 当前主要包含非典型肺炎、鼠疫、霍乱、艾滋病、肺炭疽、麻风病、结核病、登革热、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等重要和重大传染病,以及食物中毒。 二、发现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向医务科及分管业务的副院长报告,由院长在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报告。 三、接诊医生对于可疑传染病患者,可转至传染科的专科医生进行诊治,必要时由医务科组织相关科室人员进行会诊,或邀请外院专家进行会诊以尽早明确诊断。对因传染病致病的人员由传染科医生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护,对就诊病人必须给予及时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重点在于流行病学资料的采集。有利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加强对传染病的疫源追踪、疫点消毒、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做好疫点、疫区的卫生管理

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样本

娄底先锋实验学校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市卫生局、市教委联合印发的《湖南省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指导意见》, 结合当前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防控工作, 特重新修订和完善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的要求, 吸取预防”非典””甲流”的工作经验,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 以构建预防为主的防控突发性传染性疾病工 作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 以保证不出现传染病疫情为 目标, 认真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要求, 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 将防控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确保学校稳定。 二、组织机构 组长: 周超光罗伟桃( 书记校长) 负责防控全面工作 副组长: 彭伟东( 后勤副校长) 负责疑似病例学生住院及家长联 系工作并负责逐级上报工作。 曾佳( 教学副校长) 负责学生疾病教育、疾病排查( 如晨检、午检) 以及卫生消毒的管理工作。 成员: 刘雄飞( 政教主任) 负责学生不明原因离班离校跟踪排查与班级日志管理工作。

周红梅( 校医) 负责学生发病初期指导消毒与上报工作, 协助教学副校长做好相应工作 曾必成( 办公室主任) 主要任务是及时填写各类报告、信息联络和完成指挥部交给的其它任务。 周长庚( 工会主席) 肖忠玉( 团支书、辅导员) 主要任务是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法规法律知识宣传、做好舆论引导, 保证校园稳定。 聂奇鹏( 总务主任) 主要任务是负责物资供应。 黄鹂( 教导主任) 主要任务是指挥、协调全校的疾防工作, 指导检查消毒、疾病监测、及时和上级疾控中心联络谢梦雄( 政教员) 主要任务是检查与督导, 了解疫情学生的动向, 严格控制出入校门的各类人员。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 常抓不懈 大力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 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学校公共卫生水平, 落实防控措施, 做好日常检测, 一旦发现疫情, 立即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迅速切断传播途径, 控制疫情的传播与蔓延。 2、依法管理, 落实责任制 在区教委体卫中心、区卫生局的领导下, 成立一把手负责的学校防控传染性疾病工作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学校防控传染性疾病工作的决策领导工作, 制定工作应急预案。将责任分解到部门, 落

医院突发性传染病应急预案(二)

医院突发性传染病应急预案(二) 医院突发性传染病应急预案(二)一、总则 1、编制目的为及时发现、有效控制突发性传染病,规范突发性传染病发生后的报告、诊治、调查和控制等应急处置技术,指导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的经济发展。 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时间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预案,制定本方案。 3、突发性传染病分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 39种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是指: 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

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 H1N1流感。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手足口病、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4、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在我院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本预案所指突发性传染病是指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发病率水平的情况。包括以下情况: 1)、发生霍乱疫情及暴发疫情; 2)、乙类、丙类传染病暴发或多例死亡; 3)、发生罕见或已消灭的传染病;4)、发生新发传染病的疑似病例; 5)、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传染病疫情,以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临时规定的疫情。 5、工作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快速反应,高效运转。预防为主,群防群控。

传染病流行病应急预案

传染病流行病应急预 案

丹凤中学传染病流行病应急预案 传染病,起病急,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严重威胁广大师生员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为贯彻卫生部《关于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紧急通知》丹凤县教育局转发商洛市教育局《关于做好春季学校流行性传染病防治工作通知》文件精神,全力以赴做好我校传染病预防控治工作,特制定传染病应急处理预案。 一、指导思想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沉着应对,措施果断,依靠科学,有效防治,加强合作,完善机制”的方针,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原则,齐心协力确保师生健康和安全,维护学校秩序安全稳定。 二、领导小组 组长:李东亮 副组长:刘剑刘战良 组员:刘玲霞刘涛张建明张文朝雷永宏陈述林杨丹斌汝嵘王凤霞 三、工作机构 (一)预防传染病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任:刘剑 副主任:刘战良张文朝 职责:组织协调督查各组工作,制定制度措施,汇总有关资料,及时上报疫情。 (二)晨检晚检组 组长:张文朝 副组长:周咏王凤霞刘桂芳 成员:叶凯刘锁斗刘高太 学生组:各班班主任、宿管员 职责: (1)每周一早7:30,下午19:30对全体师生员工进行晨检、晚检,年级组长检查上报教师情况,班主任检查上报学生情况,校医检查上报职工情况。 (2)对有疑似症状的师生员工进行反复询问病史、病因、病情,进行造册登记,迅速上报,同时采取隔离措施。

(3)检查登记请假或未上学的学生,摸清去向。 (三)消毒组: 组长:陈述林 组员:李红亮田晋角刘忠明淡正军赵宽治 职责:每周用食醋、艾叶、金银花等熏蒸的办法,对教室、宿舍、学生灶、各办公室、实验室消毒一次。 (四)宣传教育组: 组长:刘剑 组员:张文朝杨丹斌王凤霞 职责: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张贴发放宣传材料。 (五)报告组: 组长:刘剑 组员:刘玲霞许朝阳 发现有病后的每天10:00以前以电话形式向教育局和疾控中心报告监测情况,如有疫情可同时进行书面报告。 (六)隔离留观组 组长:刘涛 组员:王凤霞刘桂芳 职责:如有隔离留观者,迅速佩带防护用具,将患者带入隔离室,同时配合疾控中心对患者进行处置。 四、一般应急措施 1、成立隔离室,每天早上7:30班主任晨检,晚7:30晚检,发现学生中有明显症状的,立即督促到医务室,教职工有症状的,由所在处(室)通知到医务室,由校医负责给患者测量体温,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排除上感、流感等类似的传染病患,其余人员一律不准一拥而上接触,避免交叉感染。 2、准备防护物品。要求师生自备12—18层沙布口罩,校医室要准备防护衣4套以上,长腰雨靴3双,乳胶手套10双,就诊观察床1张,校医在测量学生体温、询问学生病史时,要穿防护衣,戴口罩和手套。班主任对学生晨检以及处(室)领导问教职工病情时均要戴口罩,一旦发现传染病病情,师生均戴口罩工作和学习。 3、准备贮存消毒药品。为防止病菌的滋生蔓延,保证每天在各室做到2次以上的消毒,提前购买食醋、艾叶等消毒药品,由专人保管、配制。 4、坚持消毒灭菌。建立消毒制度,固定消毒人员,规定消毒时间,分工明确,落实责任。 5、保证信息畅通。学校值班室24小时电话畅通,领导和校医的电话不得关闭,随叫随到。 6、加强师生员工的监管和外来人员的清查。严格控制在校师生不得到外县市,不得与疫区人员和疑似人员接触,住校生坚决禁止出校门。要

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娄底二中2017年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普及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完善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在教育系统的发生和蔓延。 二、工作方针和原则 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三、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机构和职责 组长:肖雪文 副组长:宋培湘肖建威周志高曾梅中 组员:谭旺平危泽南王东新谭尚军谢龙章吴仲华 朱春华肖玉华王威周述文曾丽霞 下设传染病防控工作小组: 组长:肖建威 成员:危泽南王东新谭尚军谭旺平周述文曾丽霞 各年级政教员 疫情信息报告人:肖建威

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负责领导、组织、指挥、协调学校内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协调好学校与各有关部门的关系;收集学校传染病疫情信息和防控工作情况,分析、研究学校防控工作形势,制定传染病防控的措施并组织实施;做好疫情的善后处理工作。 四、预防措施 1、组织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管理。学校公共场所应保持环境清洁、通风换气,对师生经常接触的部位和用品进行定期消毒。 2、学校应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健康教育,利用网络、宣传橱窗、黑板报、广播、主题班会等宣传阵地,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法,增加师生员工自我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3、学校应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监督制度,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并指定教师或班主任做好每天晨检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晨检统计表,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4、定期组织人员对供水系统进行清洗消毒,保障饮用水卫生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5、在疾病防控机构的帮助下,定期组织师生员工体检和做好对学生进行各种疫苗接种工作。 6、加强学校医务室医务人员的培训,不断学习更新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诊疗水平。

突发性传染病应急预案(一类特选)

岚皋县中医医院拟文稿 岚中医〔2018〕号签发人:会签人: 拟办科室:公共卫生科拟稿人:张云 校对人:打印份数:核稿人: 抄报: 抄送:县卫计局,档2。 岚皋县中医医院 关于下发突发性传染病应急预案的 通知 各科室: 为及时发现、有效控制突发性传染病,规范我院突发性传染病的报告、诊治和控制等应急处理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医院突发性传染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增宝 副组长:程海松周琳

组员:张远翠杨远红李海李明春 金廷利李方博查毅梅海 陈复兰祝志燕朱子琼白富强 张云刘秋泽 办公室设在公卫科,由张云负责日常工作 主要职责:负责指挥、组织、协调全院突发性传染病防治工作,负责监督落实各项具体工作。 二、成立医院突发性传染病诊治专家小组 组长:程海松 副组长:李海 组员:李明春查毅梅海白富强 刘秋泽 主要职责:负责甄别临床诊断、医学观察病例,对医学观察病例及其他发热病例进行初步鉴诊及处理,与上级专家组保持密切联系,必要时请求会诊,负责指导培训工作。 三、成立医院突发性传染病预防保健与疫情报告小组 组长:张云 组员:周琳张远翠杨远红梅海 李明春李海查毅 主要职责:负责指导突发性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指导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及健康保障、环境清洁工作,在县疾控中心的指导下,负责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开展防治宣教,

为职工提供健康保障。负责疫情上报工作。 四、物资安全保障组 组长:周琳 组员:李方博金廷利 主要职责:负责物资供应、后勤保障。制定防护、治疗物资、药品计划,并保证全部物资符合标准、运转正常、证件齐全,规范医疗垃圾处理,保障医疗秩序良好,医疗环境安全。 五、突发传染病疫情的监测、预警与报告 (一)医院感染办按照传染病监测、报告要求,进行监测、报告,保证监测、报告质量。 (二)当出现传染病疫情时,由医院突发性传染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政府发布的传染病疫情预警级别,启动本院疫情监测、报告工作。 (三)发现可疑传染病疫情时,任何工作人员有责任向医院及时报告。医院及时组织专家小组调查、讨论。 (四)感染办为医院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 (五)感染办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规定的时限内以电话或网络直报的形式报告。 六、突发传染病疫情的应急响应和终止 (一)医院突发性传染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卫生行政部门作出的应急响应级别或响应终止启动或终止本预案。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应急预案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应急预案 撰写人: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应急预案 一、处置事件的组织: 学校领导,学生科成员,学校值日教师,卫生防疫部门人员。 二、报告程序: 1、学校领导。 2、根据事件需要,经学校校长同意报告上级卫生防疫部门。 3、经学校校长同意后报告四川传媒学院领导。 三、处置措施 1、学生或教职工一旦出现流感、非典、风疹、流脑、麻疹、肝炎、严重皮肤病等传染性疾病时,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课、上班。 2、学生或教职工在校内出现传染病,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要求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进行隔离室休息。学生出现传染病症状,要立即送往指定医院进行诊断治疗,及时通知其家长,前往指定医院按照要求监护管理学生。如果教职工出现传染病,也立即到指定医院进行诊断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3、出现疫情,学校领导要亲临现场指挥,落实具体工作措施,加强预控工作。 4、学校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 第 2 页共 2 页

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5、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6、学校师生员工中发现传染病人,立即上报。 7、如传染病属于烈性感染,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具体做到: ①、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学校一切活动。停止校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卫生部门和教育局的处理意见。如校长已隔离,分别由副校长、德育主任、总务主任、教务主任、副主任、安全干事、少先队辅导员组成临时班子,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待疫情解除后,校领导班子开始工作。 ②、疫点消毒。对学校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 ③、疫情调查。学校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8、学校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 四、注意事项: 1、一旦发生"疫情",各班级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向学校校长申请变 第 2 页共 2 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