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选考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第39讲近代以来世界科技的发展历程岳麓版

选考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第39讲近代以来世界科技的发展历程岳麓版

选考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第39讲近代以来世界科技的发展历程岳麓版
选考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第39讲近代以来世界科技的发展历程岳麓版

第39讲近代以来世界科技的发展历程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20·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一模)有学者说:“工匠传统与学者传统的结合,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伽利略的科学工作就是这一传统结合的典范。”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 A.伽利略非常注重于实验测量

B.伽利略重视严密的逻辑推理

C.伽利略兼顾实验事实与逻辑

D.伽利略做出了众多科学发现

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工匠传统与学者传统的结合”可知,工匠对应实验事实,学者对应逻辑,故选C项;伽利略注重实验测量体现工匠传统,排除A项;“逻辑推理”对应学者传统,排除B项;“科学发现”体现不了工匠精神,排除D项。

2.有论者指出,伽利略要用因几何学而变得真实的世界来代替真实的经验世界,并用不可能的世界来解释真实的世界。这反映出伽利略的科学研究( ) A.否定了以往对世界的认识

B.具有近代科学的特点

C.模糊了对真实世界的认识

D.丰富了数学研究成果

解析:选B。近代科学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注重系统的观察和实验,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伽利略的科学研究具有近代科学的特点,故选B项;伽利略用实验否定以往的经验,而不是否定以往对世界的认识,排除A项;伽利略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使我们加深了对真实世界的认识,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数学研究问题,排除D项。

3.古代学者依靠直观感受和哲学思辨对自然界提出种种猜测,近代以来的科学依靠实验来检测和发展科学理论,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推动B.新教伦理初步形成

C.资本主义兴起D.人文主义开始出现

解析:选C。材料中从“直观感受和哲学思辨”到后来“依靠实验来检测和发展科学理论”,这一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发展,而题干中要求的是“主要原因”,应该从政治方面来考虑。工业革命是18世纪60年代才开始的,而近代科学诞生于工业革命之前,故A 项错误;“新教伦理”属于思想文化方面,不是政治方面,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兴起”属于政治方面,故C项正确;“人文主义”也属于思想文化方面,故D项错误。

4.(2020·江苏盐城三模)“宇宙中所有物体都有扭曲空间和时间的能力。利用物体间的相互吸引,在重力作用下,时空变形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曲率半径与物体之间的重力直接相关。”材料所述的物理学“理论”( ) A.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B.阐明了微观世界的发展演变

C.构建了近代物理学的理论体系

D.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解析:选A。题干材料“宇宙中所有物体都有扭曲空间和时间的能力”反映的是相对论,故选A项;“微观世界”与材料中“宇宙中所有物体”不符,排除B项;C、D两项涉及的是经典力学,均排除。

5.(2020·江淮十校联考)有学者指出,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推翻一些宗教观念。启蒙思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作为批判罗马教的权威、政治上的专制主义的锐利武器。材料旨在说明,牛顿学说

( )

A.开始动摇封建神学在欧洲统治地位

B.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C.为启蒙运动的理性认识提供了方法

D.构建了一个科学与民主的崭新时代

解析:选C。据题干中“启蒙思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并把它“作为批判罗马教的权威、政治上的专制主义的税利武器”可知,牛顿的科学贡献对启蒙思想家思想的形成有巨大作用,故选C项。

6.(2020·江苏苏锡常镇二模)李卜克内西评价说,1859年某生物学著作的出版“如同马克思主义登上历史舞台一样,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差别只在杠杆是应用于另一点而已”。下列属于这本著作的影响是( ) A.引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B.打破天主教会一统天下

C.促进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推动科学界的思想解放

解析:选D。材料体现的是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它冲击了神创论,推动了思想解放,故选D项;新兴资产阶级引领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排除A 项;16世纪初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一统天下的局面,排除B项;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排除C项。

7.在启蒙理性鼓舞下,工业革命所显示的巨大力量,将上帝从最后的一块领地上(生物界和有机界)赶了出去。这一结果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牛顿物理学成功地解释了自然现象

B.达尔文确立了有机界的“发展”观

C.启蒙思想家揭露了宗教神学的虚假

D.浪漫主义思潮激发了对未来想象

解析:选B。据题干并结合史实可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提出,否定了上帝创世说,从而将上帝从生物界和有机界驱逐出去,故选B项;牛顿物理学中三大定律能够解释自然界是无生命物体的运动现象,将神从无生命领域驱逐出去,排除A项;有很多启蒙思想家依然坚持宗教信仰,更没有否定上帝创世说,排除C项;浪漫主义产生在工业革命与法国大革命后,是对理性主义的否定和发展,这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

8.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主张;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

( )

A.客观上传播了资产阶级价值观

B.适应了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需要

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D.推动了西欧思想解放潮流的理性发展

解析:选A。题干中洛克的主张符合“光荣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的要求,斯宾塞的主张迎合了工业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他们的思想都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这说明自然科学客观上传播了资产阶级价值观,故A项正确。

9.(2020·江苏苏州模拟)“这种革命不是伽利略物理学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那种以否定为主并最终取而代之的革命。”“任何一个更为普遍的理论,都应当将先前所应用的、并在广大范围内所证实的理论作为一个局部情况包含在本身之中。”上述论断评论的科学理论是( ) A.相对论B.生物进化论

C.经典力学D.量子假说

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中“将先前所应用的、并在广大范围内所证实的理论作为一个局部情况包含在本身之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将经典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经典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宏观物体低速运动下的状态),故选A项。

10.自17世纪以来,由于弗兰西斯·培根和牛顿等人的著作,科学突飞猛进,每日都揭示新的宇宙法则。有人认为自然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发展,会产生一个完美的世界,因此人类的政治干预和宗教干预应该越少越好。这表明科学发展( ) A.形成近代自然科学体系

B.推动了思想变革

C.摧毁了传统的宗教信仰

D.促使代议制建立

解析:选B。据题干可知,第一句话说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因此人类的政治干预和宗教干预应该越少越好”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和宗教束缚,这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故选B项。

1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

B.电话、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D.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

解析:选C。“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反映了现代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巨大作用,故C项正确。A、B两项属于近代。D项与“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无关,排除。

12.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他认为此“普遍法则”是( ) A.经典力学体系构筑了现代物理学理论框架

B.生物进化学说科学地解释物种进化的原理

C.近代科学发展引领人们对自然理性的认识

D.量子论深化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解析:选C。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确立,不是现代物理学,故A 项错误;生物进化与材料中的宇宙运行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说明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越来越客观,故C项正确;量子论深化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属于现代科技的范畴,与材料中“中世纪以来”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13.20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了从事自动化作业管理的“灰领”工人,以及从事电脑程序编制等脑力劳动的“白领”工人。“灰领”“白领”工人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新经济”的出现B.社会阶层的分化

C.劳动者素质的提高D.现代科技的发展

解析:选D。依所学,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出现,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出现了“灰领”“白领”工人,而未体现出阶级分化,故B项错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

是“灰领”“白领”工人出现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依所学,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第三产业的兴起,新中间阶层的兴起,故D项正确。

14.(2020·湖南衡阳三模)下表为20世纪不同时段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者人数统计表。

A.主导资本主义世界B.逐渐成为科技中心

C.利用科技发展经济D.操纵诺贝尔奖评奖

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中四国在20世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者人数的比较可知,美国获得奖项的人数不断增加,至20世纪中期后远远超过其他三国,这说明美国逐渐成为世界科技中心,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为提高市场竞争力,英国1623年制定的《垄断法》规定:“专利权授予最早的发明者;发明必须是新产品;专利权人有权在国内独占制造和使用发明的物品和方法;专利权16年;专利权人不能抬高物价以损害国家利益、破坏贸易。”该法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正式完整的专利法。在英国影响下,欧美其他国家也相继颁布了专利法,有22个国家先后建立了专利制度。1883年,为解决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问题,欧美国家相互合作,协商达成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成立保护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的国际专利局。由此开创了国际保护知识产权的先河。

——摘编自熊英《知识产权法原理与实践》

(1)材料反映出欧美专利制度的发展具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美专利制度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解析:第(1)问从立法、起源、国际机构设立等方面回答。第(2)问从生产秩序、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回答。

答案:(1)特点:国家立法确立专利制度;源于英国并逐渐影响欧美;制定国际公约,建立国际机构;时间早,具有开创性。

(2)意义:有利于尊重知识、维护社会公正;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和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有利于欧美各国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对世界各国建立专利制度及国际合作产生重要影响。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二者在看待问题的角度上存在重大的差异:前者从自然的角度出发,把人看成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后者则相反,它以人为中心,透过人的视角,从人的经验出发了解自身、认识自然。但这并不是说科学与人文没有相通之处,更不是说科学家都是没有人文关怀的科学主义者,或者说人文学者都反科学。相反,许多科学家都充满了人文精神,许多人文学者则热心科学,虚心研究和运用科学方法。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论证题。首先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论题,如: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看待问题的角度的差异、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是相通的。然后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主要是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运动时期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论题: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是相通的。

阐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思潮或文化倾向,其传播、发展从科学技术那里得到了很大的动力。(从“哥白尼、伽利略等的科技成就与人文主义的关系”阐述亦可)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在更大的程度上受到科学革命影响,如牛顿提出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不仅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和理论框架,而且奠定了怀疑主义、理性主义的基调;许多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如狄德罗、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其思想的人文主义光辉、对封建专制的批判锋芒,都直接来源于对科学本身的充分信心和乐观态度。

(另如:19世纪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许多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对自然科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从中汲取创作灵感。20世纪的科学家以爱因斯坦为代表,严厉批评在战争时期应用科学给了人们相互毒害和相互残杀的手段,告诫人们关心人的本身,保证科学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考生任意选取两个史实对论题进行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1月份教学质量测评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机密★启用前(全国卷)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1月教学质量测评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 本试题卷共12页。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Cl 35.5 Co 59 Mo 96 一、选择题:本题共13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植物发育过程中,分生组织细胞中的前质体能够根据细胞所处位置和接受光照程度分化形成功能各异的质体,如叶绿体、淀粉质体、白色体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前质体的分化发生于细胞分化过程中 B.前质体的分化过程受内外因素的影响 C.前质体的分化使质体功能趋向专门化 D.前质体的分化状态在自然条件下可逆转 2.下列实验不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可直接观察的是 A.用双缩脲试剂鉴定组织样液中的蛋白质 B.花生子叶切片中脂肪颗粒的染色鉴定 C.观察蚕豆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D.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抽样计数 3.随体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染色体片段,人体细胞中的13、14、15、21和22号染色体为有随体染色体,其余为无随体染色体。不考虑任何变异,下列关于人类精子形成过程中的随体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精原细胞中的随体在其减数分裂间期随染色体复制而复制 B.随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C.次级精母细胞中的随体数量在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时加倍 D.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每个精子中含有5条有随体染色体 4.胎盘细胞在特定时期产生的RNA会进入孕妇血浆中,形成孕妇血浆胎儿游离RNA(cffRNA): cffRNA 可用于产前诊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ffRNA通过胎盘细胞特定基因的转录形成 B.cffRNA能够在孕妇血浆中稳定存在一段时间 C.cffRNA若被全部提取可获得胎儿的全部遗传信息 D.cffRNA 可作为某些人类遗传病诊断和检测的标志物 5.体外实验研究发现,培养液中的胰岛素促进了单个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却抑制了胰岛整体分泌胰岛素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胰岛通过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来调节血糖水平 B.胰岛素能作用于胰岛B细胞的结构基础是胰岛素受体 C.胰岛素调节胰岛分泌活动可以不受胰岛内其他细胞的影响

百校联盟2021届高三12月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新高考卷) 含答案

2021年1月2021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 全国卷(新高考)生物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本试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5.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的能量供应机制相同,均主要依靠线粒体供应 B.原核细胞中既没有核膜,也没有结构完整的细胞器 C.两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且都能合成DNA、RNA及蛋白质 D.真核细胞中细胞膜、核膜及具膜细胞器共同组成生物膜系统 2.细胞衰老是影响人体健康和长寿的重要因素。随着人体细胞的分裂,细胞功能最终下降,并逐渐衰老;当DNA被辐射破坏时,也会刺激细胞衰老。衰老细胞丧失了增殖能力,通过引起细胞衰老可防止细胞恶性变化,但另一方面,细胞衰老也使许多疾病发生的可能性更高。下列与细胞衰老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被辐射破坏会刺激细胞衰老,但不会引起细胞癌变 B.适当地控制细胞衰老对于预防癌症的发生可能是有益的 C.衰老细胞体积变小,所以其相对表面积变大,物质运输的效率提高 D.衰老细胞中染色质收缩影响DNA转录,导致细胞中所有酶活性降低 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与某些化学试剂所发生的颜色反应来判断生物组织中糖类时,必须水浴加热 B.用吡罗红甲基绿对人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后必须用酒精洗去浮色,再加盖玻片 C.可通过成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来检验“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这一假设 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两实验中细胞必须始终保持活性 4.如图甲、乙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哺乳动物细胞,在两细胞分裂过程中已发生了部分变异;丙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谈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想法-2019年教育文档

谈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想法 从2008年开始,江苏省实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高考模式,借鉴2010年高校的招生情况,现在许多学校将工作重点和时间倾向于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在这种背景下,真正要使学生的生物学科学有所获,作为生物教师首先应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以丰富的知识、虔诚的敬业态度及为达到教学目标而表现出来的强烈求知欲作用于学生,以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来感动和震撼学生,从而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开拓,形成心灵渴求与外在行为的统一。其次应立足于日常的学科教学,在效率上多下工夫。 1.做足课前准备,力求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教学亦是如此,一堂成功的课离不开课前的精心准备,在这特定的高考模式下,学生课后花很多时间来强化生物学知识是不太现实的,因此,课堂上哪些该讲、哪些需细讲、如何讲解等,教师应做足课前的准备。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地、被动地接受的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以及知识基础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课前教师只有对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的积累,尤其是他们的学习心理、品质、认知风格等有了全方位的了解,才能指导好课堂教学。 “课程标准”和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课标中明确规定了

课程的具体内容及标准,并详细地列在每一个“二级主题”的表格当中,教师应当认真研究课标,分析不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教育价值,以此来确定每一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的重难点。“考试说明”具有高考导向作用,是高考备考复习的依据,也是命题的依据,因此,在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须认真解读考试说明,以此把握对知识点处理的“度”。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才能避免课堂教学走弯路,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2.做优课堂教学,力使课堂教学增效 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和应用,只有立足课堂,优化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学有所获。 创设平台,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悟了多少,会了多少。让学生学有所悟,仅凭教师的灌输是不能实现的,必须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也就是充分发挥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构建高效课堂模式时,其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加以点拨,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和深化之目的。例如,以“活动单导学”模式为例,在胚胎工程的第二轮复习中,以胚胎工程的应用为核心,开展了以下三个活动:分析试管牛的培育过程,理解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尝试设计优良种畜的培育,理解胚胎工程与其他生物技术的联系;体验克隆性治疗,感悟科技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课堂

浙江省新高考生物考纲(选考版)

生物(选考考纲) 一、考试性质与对象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其主要功能一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二是落实《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要求。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既是高中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又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考2次。考试的对象是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在校学生,以及相关的往届生、社会人员和外省在我省异地高考的学生。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2014版)》是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生物(2014版)》的要求,按照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选考科目考试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本省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制定而成的。 二、考核要求 (一)知识考核要求 生物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在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二)能力考核要求 生物考试着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理解与表达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相关内容。 2.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材料中鉴别、选择相关的生物学信息,能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所得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2)能运用获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3.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活动),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设计实验,提出或完善实验思路,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能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和预期、确认变量、设计实验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做出合理的判断,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4.综合运用能力 (1)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能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巾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三)品质考核要求 生物考试注重对学生品质的考核,要求学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生物考试的知识范围是《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生物(2014版)》中规定的必修l、2、3三个模块和选修l、3两个限定性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分为必考题和加试题。对考试内容掌握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分别用字母a、b、c表示,其含义如下: a一了解: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实例;捕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b—理解:能解释和说明所学知识的含义;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能进行解释、判断、区分、扩展;能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能观察、检测、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 c一应用:能在新情境巾使用抽象的生物学概念和原理;对生物学知识进行总结、推广;通过分析、推理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实际问题:能设计实验思路,合理评价有关观点、实验方案和结果。 考试内容与要求以“生物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

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新高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机密★启用前(新高考卷)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11 月教学质量测评 生物 本试题卷共6 页。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9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 小题,每小题2分,共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哺乳动物心肌或横纹肌细胞中的一种特殊肌红蛋白(Mb)能储存和分配氧气。与陆生哺乳动物相比,潜水类动物细胞中Mb 含量更加丰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Mb 的合成需要肌细胞提供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B. Mb 在心肌或横纹肌的合成过程体现了细胞分化 C. Mb 释放的氧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细胞供氧不足 D.Mb 在哺乳动物肌细胞中的含量高低与动物生活环境无关 2.叶肉细胞中的水能参与多种代谢反应,水中氧原子也可随代谢转移至丙酮酸分子中。其转移途径不包括 A. H2O 经呼吸作用转移至CO2 B. CO2经光合作用转移至葡萄糖 C. 葡萄糖经呼吸作用转移至丙酮酸 D. H2O经光合作用转移至O2,再经呼吸作用转移至CO2 3.迎春在我国种植广泛易取材,其叶片可用作生物学观察实验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选用迎春叶表皮细胞,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中的基粒 B.选用迎春叶表皮细胞,经醋酸洋红染色后不能观察到细胞中的染色体 C.选用迎春叶片叶肉细胞,经研磨后可用无水乙醇提取细胞中的光合色素 D.选用迎春叶片叶肉细胞,经30%蔗糖溶液处理后可用显微镜观察质壁分离过程 4.科学研究发现,情绪与人体免疫密切相关。结合已学知识及生活常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面临的困难和对策-2019年精选文档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面临的困难和对策 一、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广东2010年将实施新高考方案,即由原来的“3+文/理基础+X”改为“3+文/理综”, 其中,理综分值300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各占100分。这样,所有理科片的学生高考都要考生物,并且与物理、化学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相同。也就是说,生物学科一下子提高到与物理、化学科“平起平坐”的地位。这是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中学生物学科发展的难得机遇。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理科片考生必须考生物,但分值明显比理化低。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生物科更是不列入高考的科目。1999年以后的十年间,广东省高考方案经历了几次改变,先后采用了“3+X”、“3+综合+X”、“3+文/理基础+X”等方案,但生物科一直作为选考学科。并且因为与选考生物科相对应的高校专业受到的限制比较多,名牌大学多数专业以及一般本科院校的不少理工类专业不招选考 生物的考生,这使高中绝大多数的上层生不选考生物科。特别是直属重点高中,学校的高三学生中生物班人数远远少于物理和化学班,有的甚至只有20来个学生,并且学生多是理科片中的中层和下层学生。且不要说没有好生源生物教师会觉得很“无奈”,就是选考生物的学生心理上也会觉得好像比选考物理和化学的 同学矮了一截。广东2010年新高考方案的实施,将结束这个21世纪的“领头学科”一直以来被认为“小科”“副科”的局面,

生物科不再存在着生源比物理、化学科差的问题。而且,因为与理化的分值一样,学生对生物科的重视程度将大大提高,生物教师也将因能带到与物理、化学科老师一样的学生而迸发出更高的教学热情。所以,新高考方案给生物学科带来了发展机遇。 二、直面困难,剖析原因 新高考背景下,我省高中生物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生物科的教学和备考将面临诸多新的困难。 1. 师资力量不足 过去,因为选考生物科的学生少,各校所需的生物教师比较少,所以生物科的师资力量远远没有物理、化学充足,现在生物科一下子要与物理、化学科开出相同的课时,人力明显不足,有高三教学经验的老师更是奇缺。这个问题在重点高中尤为突出,因为,直属重点高中理科片的班级数比较多。所以,各校现有师资力量的情况将对2010年高三生物科的备考产生较大的影响。 2. 学生生物学基础薄弱 目前,全省已有过半的地级市将生物科列入中考科目,这些地区初中的生物教学质量自然比较好,高中新生的生物学基础比较扎实。但是,某些地区目前尚未将生物科列入中考科目。虽然,近两年有的已将生物科作为初中水平测试科目,但对中考成绩没有构成真正的影响。所以,这些地区的初级中学对生物科的教学重视还是很不够,普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配备不足、实验开出率低等问题,学生在观念上也普遍不重视。在目前全部

2020新高考生物命题解读及教学建议

2020新高考生物命题解读及教学建议 2019年高考考试内容的变化打了很多老师和考生的一个措手不及,在很多老师以及考生的眼中看来今年到高考已经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了,但是近几天教育部发文称2020年的高考的改变不仅你会体现在考试内容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在某些科目的题型以及考试形式将会发生一个非常巨大的变化,唯一不会变的是考试大纲范围。 那么小编也从近几次教育部发布的公告中总结出来了2020年高考将要发生的几个重大变化供大家参考。 2020高考理科综合肯定会坚持把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考查渗透到命题全过程,向学生提供新知识或原有知识的延伸拓展信息,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01.题型(顺序)、题量、分值变化情况 1. 与全国卷相比,单科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题量大大增加,取消了选做题,为14道单选题(28分)+6道不定项选择题(18分)+5道非选择题(54分),不定项选择题型的出现,肯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答题的难度; 3. 非选择题分值与全国卷相比没变,但题量增加了一个。 02考察知识点的分布(各模块的知识占比、是否为常规意义的高频等)变化情况 1.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与全国卷基本相同; 2.旧教材选修部分内容主要考查选修三基因工程部分知识内容,这是与新课标中新课程内容相呼应的。 03作答的文字量变化情况 整体书写量大大增加,这是对学生要求进一步提高,也体现对学生能力与素养的考查。 除此之外,由于生物学科发展与劳动实践密切相关,相互促进。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介绍,今年高考生物试题精选生物学科在劳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实例,意在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强化科学劳动的意识、树立创造性劳动的观念、弘扬劳动精神。比如: 理科综合全国Ⅲ卷第29题探究农业生产实际问题,以探究农作物吸收氮元素的主要形式为素材进行设计,传达劳动实践需要科学指导的理念,有助于增强学生劳动生产的科学意识,促使学生将科学劳动的观念内化于心。 今年的高考生物试题尤其注重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体现科学思维。比如: 理科综合全国Ⅰ卷第29题要求考生验证植物在干旱逆境条件下气孔关闭适应性表现的直接诱发因素,考生需要根据给定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 关注生态文明,倡导环境保护理念,也是今年生物试题的亮点之一。比如: 理科综合全国Ⅱ卷第37题针对土壤污染问题,创设筛选能降解土壤污染物细菌的情境,考查学生对微生物分离、培养、筛选等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理科综合全国Ⅰ卷第37题要求考生对高效降解环境污染有机物细菌的分离过程进行深入思考,深度考查对微生物分离、纯化等内容,积极倡导环境保护理念。 因此学生在备考时一定要注意以前几个方面: (1)以生物学思想整合概念形成网络: 生物学里最核心的思想是“进化”。现代的生物进化理论,为人们理解生命的历史、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生命依赖于物理环境提供了统一的准则,生物进化的概念提供了将大部分生物学知识构建成一个整体的框架。 生态学思想与系统论思想的关系非常密切,二者有时甚至难以区分。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动态性。 生态学从整体性角度,研究不同层次和等级生命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性为核心,从整体上思考、突出生态综合、重视非线性复杂现象为基本特征。 高中生物课程中渗透系统论思想与生态学思想,学生要落实在认识生命系统的层次

新高考关于生物学科的课程指导意见

新高考关于生物学科的课程指导意见一、教学内容与进度 高一 高二 高三

二、教学策略与建议 (一)贯彻指导意见,落实课程方案 贯彻执行《山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指导意见》和泰安市教育局相关文件要求,以《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 版)为依据,明确高中生物学科各年级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实施要求,遵循教学规律,推进生物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二)以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构建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基于在“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订教学计划,精选教学内容,设计各模块的教学目标和学业要求,以全面落实生物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考量核心素养任务的针对性落实和有效完成,既要统筹兼顾,体现整体性,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侧重。 (三)组织以探究为特点的主动学习 组织以探究为特点的主动学习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教师应设计有目的、有步骤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对生物现象和事实进行观察描述,提出问题,查找信息,作出假设,验证假设,作出解释, (1)3 月上旬结束一轮复习(高考范围全部内容) (2)4 月底结束二轮复习 (3)5 月份综合模拟考试训练 下学期

合作交流等。在进行探究性教学应注意: 1.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关注自身,关注社会,培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数据资料、标本模型,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切入等。 2.改变教学的角度。鼓励学生观察、思考、提问、探究,培养学生对生命过程进行深度思考的能力,努力从教“是什么”,向教“为什么”转变。增加教学的思维含量,尽量减少对知识的机械记忆。要求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生命过程,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防止教学浅表化倾向。 3.注意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课内、外结合。教师应有计划地安排好 课外需要用一定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包括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资料收集整理以及观察记录等。 4.重视探究性学习报告的完成和交流。教师应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组织交流探究过程和结果,并进行适当的评价。 (四)通过对大概念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生命观念 高中生物学课程内容标准基于具有学科逻辑、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重要概念,形成了课程的内容框架。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应该围绕大概念和重要概念展开。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来为学生的概念形成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教学活动不应停留在让学生记住零散的生物学事实的层面上,而是要通过对事

百校联盟2021届高三12月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 生物(新高考卷)

2021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 全国卷(新高考)生物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本试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5.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的能量供应机制相同,均主要依靠线粒体供应 B.原核细胞中既没有核膜,也没有结构完整的细胞器 C.两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且都能合成DNA、RNA及蛋白质 D.真核细胞中细胞膜、核膜及具膜细胞器共同组成生物膜系统 2.细胞衰老是影响人体健康和长寿的重要因素。随着人体细胞的分裂,细胞功能最终下降,并逐渐衰老;当DNA被辐射破坏时,也会刺激细胞衰老。衰老细胞丧失了增殖能力,通过引起细胞衰老可防止细胞恶性 变化,但另一方面,细胞衰老也使许多疾病发生的可能性更高。下列与细胞衰老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被辐射破坏会刺激细胞衰老,但不会引起细胞癌变 B.适当地控制细胞衰老对于预防癌症的发生可能是有益的 C.衰老细胞体积变小,所以其相对表面积变大,物质运输的效率提高 D.衰老细胞中染色质收缩影响DNA转录,导致细胞中所有酶活性降低 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与某些化学试剂所发生的颜色反应来判断生物组织中糖类时,必须水浴加热B.用吡罗红甲基绿对人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后必须用酒精洗去浮色,再加盖玻片 C.可通过成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来检验“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这一假设

浅析新高考模式下生物学科教学现状与对策

浅析新高考模式下生物学科教学现状与对策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生活实际与课程教学相结合,从而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教学思路更清晰,使学生真正理解到生物课堂中的核心内容,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新高考模式的启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物教学的进程,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的生物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就新高考模式下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一定的建议,从而促进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学习,也使得高中生物的教学更顺利地发展下去。 高中生物是一门很有趣的理科类学科,同时也是很重要的学科,它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是密不可分的。近些年我国传统的高考模式正在被改变,现如今已经形成了“语数外成绩+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的新高考模式,这种情况下学校更注重对语文、数学、英语的教学,而对高中生物的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随着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业,相关的教育部门也对此做出了相应的改革与创新,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学生的教育教学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拿高中生物教学来说,虽然教师在创新想法与教学方法,去适应新高考模式改革后的教学,以便更好地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教师还是会发现课堂中存在的不少问题。 一、新高考模式下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高考模式“七选三”,当前的课程设置模式,给生物学科带来巨大的挑战。依照现行选课模式,高一结束要选好考试科目;依照现行师资配备情况,高一是很难开足生物课;依照初中课程设置,学生初中是科学学科,学生对生物学科了解相对比较模糊。因此,让高一学生进行选课,学生对生物学科把握不准,很难抉择。 (二)由于生物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大,他们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对高考新模式注重探究性进行的理念理解与认识有偏差。在课堂上多数都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课堂上教多少,学生学多少;尚局限于应试教育的模式。这样的教育让学生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也是现在学生在生物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上课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题教学中;很少找教师请教问题;课后没有在生活中进行观察、对比、探究。长期以此下去,学生就变成了应付学习、应付作业、应付考试,生物学习也会变得枯燥无味。缺乏真正激发兴趣去学生物。 (三)生物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实验、探究教学是生物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课本中许多知识要通过实验的探究才能更加直观、更加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往应对应试教学,普遍不重视生物实验的教学,或是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替代,甚至以教师的口头叙述实验过程与结果的形式来代替。严重违背新课改本意,让学生去实践体验,熟练科学实验过程,甚至体会失败的机会。新课改后的课本需要实际动手操作的实验、探究性内容增加,生物课不能开好实验课,这将会严重阻碍生物学科的发展,也将影响实践性、创新型人才的培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