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字学分析研究综述

文字学分析研究综述

文字学分析研究综述
文字学分析研究综述

2007年《人大复印资料》文字类综述

2007年《人大复印资料·汉语言文字学》共收101篇全文,其中方言类22篇、文字类7篇、训诂类5篇、词汇类4篇、音韵类14篇、语法类49篇。论点摘编中收录了5篇文字学类文章。索引中收录了259篇文字类文章。综合上述三部分,2007年《人大复印资料·汉语言文字学》共收录271篇文字类文章。从整个汉语言文字卷来说,语法研究是重点,其次是方言研究,文字学研究相对少些。

笔者将文字类研究分为:《说文解字》研究,共48篇;现代汉字学研究,共 54篇;单字研究,共19篇;古文字研究,共24篇;汉字发生研究,共7篇;汉字结构形体研究,共40篇;汉字文化研究,共22篇;三字研究,共19篇;俗字研究,共5篇;专书研究,共9篇;族字研究3篇;其他类20篇。

笔者将对《说文解字》研究、现代汉字学研究、古文字研究、三字研究、俗字研究等研究方向做综述。

一、《说文解字》研究

《说文解字》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文字学的研究重点,2007年《人大复印资料·汉语言文字学》依旧收录了很大比重的《说文解字》研究成果。笔者将《说文解字》研究分为价值研究、重文研究、体例研究、文化研究、释义研究等方面。

1.1文化研究

《说文解字》中的文化研究是其研究重点,共有11篇。有一点比较特殊:收录的7篇部首及部首字研究<牛部、心部、玉部、女部、水部、木部、示部),都是研究文化。可见文化研究已经成为《说文解字》研究的一个新的切入点。

《说文“玉”部字小考》孔明玉宜宾学院学报 2007.1

这是一篇阐释玉石文化的文章。玉石文化在我国古代生活中到处可见,且能够反映一定时期的特点。《说文解字》亦收有“玉”部字,此文把《说文》所收“玉”部字进行分类,并与先秦文献和出土遗物相参照,试图说明我国玉石文化的早期特点。

《近十年对<说文>体现的文化现象的研究》王德周聊城大学学报 2007.2 这是一篇综述性的研究文章。《说文解字》是一座语言文化的宝库,书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现象是多层面的。深入对《说文》所反映出来的文化现象的研究,十分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古代历史、文化、哲学、政治、经济等的认识。因此,该问题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重视,出现了许多高水平的论著。此文仅就近十年来关于《说文》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现象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引起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

1·2价值研究

《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宝典,关于它的价值研究也是层出不断的。2007年《人大复印资料》共收录8篇价值研究方面的文章。说文学一直来奉《说文解字》为圭臬,价值研究旨在指出其用处。有的从《说文》本身的价值出发,有的从说文学的其他理论著作出发阐释其价值。

《说文解字》的汉字史论与结构构成价值罗红胜、刘守安求索 2007.6 此文阐述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字学专著。《说文解字·叙》对汉字起源、构造、字体、书体等作了详细地论述,揭示了汉字史论中的诸多问题。《说文解字》所建立的“六书”理论,是关于汉字构成的理论。它对汉字字体、书体不同结构方式的归纳、概括和对当时所应用的大量汉字结构构成的具体说解,具有重要的理论分析与实践价值。

《段注古今字理论的历史贡献》班吉庆扬州大学学报 2007.2 这是一篇阐释段注在古今字理论方面的历史贡献的文章。作者认为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系统地阐释了古今字问题,段提出的一系列古今字理论,如古今字是古今人用字不同、古今字非古籀篆隶之别、古今字的古和今是相当而言的等等,在当时说来是非常卓越的。作者认为肯定段注的历史贡献,指出其中某些不足,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王筠<说文释例>校改本的文献学价值》唐桂艳文献 2006.4

此文意在阐释2002年在山东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发现的《说文释例》校改本的文献学价值。认为它在版本上是承前启后,是不可或缺的。作者从校勘考订价值、史料价值两个方面来阐释该版本的价值。

1·3重文研究

共收录5篇。《说文》的重文研究,可以大致上包括“古文”、“或体”、“俗字”、“奇字”、“篆文”、“今文”、“籀文”、“通人说”、“秦刻石”等字体的研究。《说文》一书中的多体重文多是古文或籀文,对古文字的演变和研究文字的字际关系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说文>或体之义近形符通用考》郑春兰、程邦雄古汉语研究 2007.1

此文认为所谓“义近形符通用“是指“意义相近的形旁在构字时常通作通用”,它“是利用偏旁分析来研究古文字形体的一种重要手段”。义近形符通用是自甲骨文便有的一种构字方式,《说文》中的一部分或体即以此方式构成。作者在对或体及其相应的字头正篆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得出四十五组义近形符通用例,并从义着手,辅之以形,这些形符有的仅义近,有的甚至字形也相近,而这个通用原则是构成异体字的一个重要手段。

《<说文解字>大徐本俗别字研究》张崇礼汉字文化 2006.6

作者对大徐本俗别字进行了分析,认为徐铉注的147个俗别字中,有84个字与现代汉字规范字形完全相同。作者阐释了俗别字产生的途径。作者还从大徐本所注俗别字阐述汉字简化的几种途径。

二、现代汉字学研究

现代汉字学是随着汉字学的确立而发展起来的。它主要包括字形、字义、字音、字序和中文信息处理、字量、汉字教案法、现代汉字学理论、汉字改革运动、汉字在其他民族文化中的演变等方面。

2007年《人大复印资料·汉语言文字》共收录55篇现代汉字学研究方向的文章。其中汉字改革运动25篇,现代汉字学理论20篇,汉字教案4篇等。下面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来做现代汉字学研究的综述。

2·1汉字改革运动

汉字改革运动包括汉字拼音运动和汉字简化运动。汉字简化依然是当今的热点。汉字拼音运动已经丧失了其生产土壤,国人已经逐渐明白汉字的重要性。汉字不是一种落后的文字,它具有科学性,具有光明的前途。特别是随着女书的消亡,文字学界越来越认识到纯表音文字的生命力并不是强大的。《“汉字革命”可以休矣》李知文汉字文化 2006.3

这是一篇批评汉字革命论的文章。作者通过对“汉字革命”的回顾、“汉字革命”的源头的阐述,证明汉字自身的恢宏奇妙使得汉字免于毁灭的灾难。继而阐述“汉字革命”的两个负面成果,并提到“汉字革命”并没有偃旗息鼓,最后论述汉字的伟大前程。这是一篇综述类的文章,文章没有多大创新性。

《略论建国以来汉字的简化和整理》桑哲吉首大学学报 2006.6 汉字的简化是汉字发展的逻辑结果。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先后进行了两次汉字简化,第一次简化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为文字改革提供了成功的范例,而第二次简化则归于失败,成为汉字简化史上的一次失误。在汉字的整理和规范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整理异体字、编订通用汉字和常用汉字字整理规范地名和人名用字等。

2·2现代汉字学理论

建立汉字学是为了区别于文字学,而现代汉字学是专门研究现代汉字,区别于古代文字的研究。汉字研究应当厚今而不薄古、厚古而不薄今。现代汉字研究决不是抛弃传统汉字学,从事现代汉字的研究者要有深厚的传统汉字学的基础,要从传统汉字学里吸收一切有用的东西。

《现代汉字学的学科建设》苏培成语言文字应用 2007.2

此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现代汉字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第二部分讨论了现代汉字学的性质和现代汉字研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章太炎在汉字理论上的贡献》万献初长江学术 2006.4

此文认为章太炎先生不信甲骨文,怀疑金文,有失偏颇。但是尽管如此,章太炎先生在继承传统小学的同时,又借鉴了西方词源学理论,对《说文》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自己的汉字构形理论框架与汉字形义学理论系统,这对于传统汉字学向现代汉字学的转变有重要意义。

《“现代现代汉字学理论高级研讨会”专辑<三)3、关于现代汉字的几点认识》

何占涛渤海大学学报 2007.4

现代汉字研究始于清末的新检字法的创造,而“现代汉字学”学科的建立则以1980年5月周有光先生在《语文现代化》第二辑里发表的《现代汉字学发凡》为标志。现代汉字是记录现代汉语用的字,也就是现代白话文用字。现代汉字应当以五四作为现代的“起点”。作者认为研究现代汉字意义重大。

2·3汉字教案

随着对外汉语教案的扩大,汉字教案方法逐渐被人重视起来。汉字作为方块文字,与拼音文字大有不同,如何才能更好地教授汉字成为汉字教案的热点。同时,语文教育中的汉字教案也应该得到重视。

《现代汉字构形法在对外汉语汉字教案中的应用策略——对英美学习者的汉字教案》王颖渤海大学学报 2007.4

作者主张从现代汉字构形法入手,以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理论为理据,提出了现代汉字构形法在对外汉语汉字教案中的应用策略,即从汉英文字构形法的共性开展教案:汉语文字的笔画与英语文字的字母对应教案,汉语文字的部件与英语文字的词根对应教案,汉语文字的整字与英语文字的单词对应教案。这样的教案策略,有利于减少英美学习者对汉字的陌生感,降低学习者的学习难度,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对外汉语汉字教案取得良好的效果。

笔者认为这种教案法还需要实践的证明。这种教案法将汉字拆分,不利于英美学习者对汉字的整体认识。且作者在论述中称汉字为象形字,这是一种绝对错的说法。

三、古文字研究

古文字研究主要是以出土文字为资料,以单字研究、系列字研究为重点。2 007年《人大复印资料·汉语言文字学》总共收录24篇。其中,单字研究有6篇,系列字研究5篇。7篇文字类中有3篇是古文字研究。但从这个数字看,古文字研究还是重点。

古文字研究具有很大的难度,除了具有非常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要有研究的材料,且在材料的选择上非常重要。

《试说平山战国中山王墓铜器铭文中的“旆”字》吴振武中国文字学报2006.第一辑

作者认为平山战国中山王墓铜器铭文中相当于“也”字的“旆”字,大概是从彤沙之“沙”的象形初文得声的;而其本身,则很可能就是当旗缨或所谓有虞氏之旌旗讲得“绥”(绥>字之本字。

《殷墟甲骨文之前的商代文字》黄德宽中国文字学报 2006.第一辑文章通过对商代后期甲骨文发展水平的论证,确立探讨商代前期文字的起点,并通过小屯陶文与甲骨文关系的分析,阐明商代陶文对探索当时文字体系发展水平的价值。在全面考察商代前期几批重要陶文的基础上,作者讨论了商代前期文字发展的相关问题,并获得了关于商代前期文字发展情况的基本结论。

《论燕国文字中的所谓“都”当为“袁阝”<县)字》赵平安语言研究2006.4

作者认为战国时代燕国文字里有一个被释作都的字,实际上应释作袁阝。它和晋系文字的瞏阝相当,表示县的意思。该字的释读,为战国县制的研究提供了一份重要的原始资料。

四、三字研究

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研究称为“三字研究”。三字研究共有20篇,其中异体字研究12篇,通假字研究6篇,综合研究2篇。可见,异体字研究是三字研究的重点,而古今字研究由于争议相对较少,所以研究也就较少。

4·1异体字研究

异体字研究的方向有定义与类型研究、异体字整理研究、异体字文化研究等。异体字的研究有很大的争议,主要是在异体字的定义上有争议,以及在与通假字、古今字的对比中的差异上。

《异体字的定义与类型》李国英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7.3

作者认为异体字是汉字整理与规范的主要对象,然而,由于以往的异体字研究对异体字的定义过于宽泛,混淆了不同性质的字际关系的界限,,给汉字的整理与规范造成了一些混乱。对异体字的界定从本质上可分为同词异形和同字异体两种观点。事实上,应当从构形和功能两个维度重新定义异体字,即异体字是为语言中同一个词而造且在使用中功能未分化的、同一个字的不同形体。由此可以划清异体字和分化字、通假字之间的关系,避免汉字精简中的一些弊端,对异体字的整理与规范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试谈异体字整理“从俗、从简”原则的偏颇》赵峰长沙大学学报 2007.3 上世纪五十年代所进行的异体字整理,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未能从长远的角度和系统性原则出发,而采取了较为简单的“从俗、从简”原则,致使一些选用字缺失理据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失误。指出新的原则:通用性、理据性、系统性、稳定性、简易性、明确性。但是,这些原则并没有什么实用性,作者在论述原则的时候也没有举例。

4·2通假字研究

通假字研究包括假借字研究和通假字研究。假借字包括本有其字、本无其字研究。

《历代假借研究综述》黎千驹殷都学刊 2007.2

这是一篇假借字研究的综述。宋元明时期,关于假借的研究主要有一字数用说、有义之假借和无义之假借说、本无其字说。清代学者对假借的认识主要有以下观点:引申与通假说,假借之原、例、用说,造字之借说,假借与通假有别说等。现代学者关于假借的界说主要有引申说、狭义假借说(本无其字的假借> 、广义假借说(包括本无其字和本有其字的假借>等。

《关于假借字分类的研究》沈祖春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2007.2 作者从使用借字时本字是否出现划分——“本无其字”和“本有其字”;从借用的目的划分——“制字之假借”和“用字之假借”;从借字与本字的音韵关系来划分;从借字与本字的字形角度划分;按借字与正字在传世文献中是否出现划分;从正字与借字的对应关系分类;按照正字与借字出现的时间先后划分。

五、俗字研究

2007年《人大复印资料·汉语言文字学》共收录5篇有关俗字研究的文章,分别为《<俗书刊误>前四卷所列俗字的分类研究》、《论敦煌俗字与写本学之关系》、《谈毕沅<释名疏证>中的“今本俗字”》、《唐代墓志俗字辨误》、《以可洪<随函录>考汉语俗字<续)》。俗字研究主要是专书研究。从整个数字来讲,俗字研究还是很少的;从整个文字学史上来看,俗字研究也很少。

汉语俗字研究是汉语文字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派别,汉语形体的正俗之别甚至可以追溯到甲古文字时期。到了宋明清时期,造纸印刷术的全面发展促进了汉字标准、规范化进程,同时使得人们对相应俗字的研究也日益增。张涌泉的《汉语俗字研究》是我国第一部研究汉语俗字理论的专著。

汉语俗字研究主要是从以下方向展开的:敦煌写卷俗字研究,如《论敦煌俗字与写本学之关系》;字书俗字研究,如《谈毕沅<释名疏证>中的“今本俗字”》;碑刻俗字研究,如《唐代墓志俗字辨误》、俗字理论研究等四个。

《<俗书刊误>前四卷所列俗字的分类研究》李彬邵阳学院学报 2006.5

明代士大夫焦竑编篡的《俗书刊误》前四卷将士大夫认准的正字与当时人们常用的俗字对举,旨在劾其“肆笔成言为”者。文章主要取证《汉语大字典》,并参考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中对异体字类型的归纳以及张涌泉先生《汉语俗字研究》对俗字的详细分类,通过对这些正俗字字形发展演变的一一考证,将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行分类,同时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

《论敦煌俗字与写本学之关系》郑阿财敦煌研究 2006.6

此文通过对写本学,又称为手稿学的界定及其对敦煌写本研究之重大意义为论点,充分论证了敦煌写本中出现的俗字与写本时代之间的关系,与写本真伪的关系以及敦煌写本俗字可供探究写本性质与来源的重要参考价值,以为写本学的建立,意义深远,既是研究敦煌文献的基础,也是研究日本古写经,乃至于汉字文化圈中的韩国、越南汉文写本的重要文献基础。

《唐代墓志俗字辨误》姚美玲语言研究 2007.1

作者是专门做唐代墓志俗字研究的,在这篇论文中,作者举了一些直接误识俗字的例子。在历代历朝之中,唐刻乃是独有的现象,几乎每一方唐代墓志

上都有俗体字,墓志是研究唐时俗字的重要文献。在唐代墓志录文集册中,由于疏失或误辨,有许多俗字被误录,成为阅读、利用墓志文献的障碍。

《以可洪<随函录>考汉语俗字<续)》郑贤章古汉语研究 2007.1 论文利用可洪《随函录》对大型字典存有的或漏收的一部分疑难俗字进行了考释,纠正或补充现有的一些说法。

六、总结

从2007年《人大复印资料·汉语言文字学》收录的篇目来看,虽然语法研究是重点,但是文字类的研究却是非常全面的。从传统的文字研究到现代汉字学研究。《说文解字》研究虽然是重点,但其研究方向已转向汉字文化研究。现代汉字学研究是当今我国文字研究的重点,而俗字研究还不够,需要文字学者的挖掘。

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招生人数为多少人

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招生人数为多少 人 北京大学2015年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研究生计划招收17人,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考研难度不大,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专业课复习较为容易。 本文系统介绍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难度,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就业,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学费,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辅导,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大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一、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多不多? 最近几年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很火,特别是北大这样的名校。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考试科目里,汉语言文字学综合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汉语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二、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就业怎么样? 作为名牌院校的北京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人脉资源也不错,出国机会也不少,硕士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2014年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7.86%。就业率居于全国同类专业院校的首位。 北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 三、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学费介绍 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学费总额2.4万元,学制3年,按学年缴纳学费。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培养具备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专业方向如下: 01.现代汉语 02.汉语方言 03.汉语史 04.古文字学 05.中文信息处理 06.对外汉语教学 其考试科目如下: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53法、254德任选一门 618汉语言文字学 839语言学基础 关于考试科目③包括“现代汉语”和"汉语史及古文字学"“两个部分,考生根据报考方

华南师范大学汉字学期末练习卷B

汉字学练习题B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有______说、______说和________说。 2.汉代学者解释“六书”并具列细目的主要有三家:______、_______、______。 3.“四体二用说”虽由_________提出,但明末杨慎的“四经二纬说”实已开其端。“四体二用”中的“二用”指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汉字体系的形成应当在_____________时期。 5.从符号数量的精简方面着手,汉字简化的手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形成体系的汉字中最古老的一种,它是以字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而得名的。 7.秦始皇用以统一文字的标准字体是_____________。 二、指出下列各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每字1分,共10分) 1.自2.夫 3.朱4.犬 5.亦6.岩 7.间8.驹 9.采10.珊 三、释读下列古文字。(每字1分,共10分) 1. 2.

3. 4. 5.6. 7. 8. 9. 10. 四、指出下列各句当中特殊用字现象,说明所属类别(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并写出 其相对应的字。(每题2分,共10分) 1.善持势者蚤绝其奸萌。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3.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4.竟内不失须臾之时。 5.日落山腰,樵子行歌穿埜径。 五、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汉字 2.会意

3.亦声 4.甲骨文 5.异体字 六、简答(每题5分,共20分) 1.文字从产生到形成体系,大体要经历哪些阶段?

语料库话语分析综述

近十年国内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综述 A Review of Ten - year Research on Corpus-Based Discourse Analysis in China 摘要:文章从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领域出发,通过对2002年至2011年发表在国内八种核心期刊上的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这些研究在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涉及到话语各个方向,对于实践有重大指导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Abstract: From corpus-based discourse analysis, this thesis finds this field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relates to many directions of discourse and has a significant guiding role for the practice, but also brings many problems worthy our attention. All of these are derived from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sises published in 8 kinds of core journals from 2002 to 2011 in China. 关键词: 语料库话语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 0. 引言 现代语料库语言学是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一门语言研究科学。语料库是指按一定的语言学原则,运用随即抽样的方法,收集自然出现的连续的语言运用文本或话语片段而建成的具有一定容量的大型电子文库。在20 世纪后半叶的西方语言学界, Chomsky的观点大行其道,秉承该学说的语言研究者唯直觉语料独尊。他们躲在书斋,满足于依靠自己的直觉语料从事语言研究。随着社会语言学、话语分析、语用学、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认识到光靠直觉语料来研究语言是远远不够的,人们还必须借助语料库语料以及其他各种语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揭示语言的本质,克服直觉语料的局限与不足。这样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越发引起大家的重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成果仍然颇丰。 1. 研究样本 由于近几年运用语料库来做话语研究已经成为语言研究的热点,笔者通过检索主题与关键词,将文献定在2002年至2011年这十年期间,研究样本来源为发表在八种外语类核心期刊的22篇文章。这是因为这8种外语类期刊有一定的权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复习大纲

《文字学概要》复习资料 一、文字形成的过程 1.文字的定义 狭义文字:文字是纪录语言的符号。(本书采用的立场) 广义文字: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 2.汉语“文字”的所指 文字个体——指一个个的字 文字体系——用来指记录某种语言的文字符号的整个体系。 3.文字形成的过程 前文字阶段 文字画:具有文字性质或功能的图画——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曾经用画图画和作图解的办法来记事或传递信息,通常把这种图画和图解称为文字画或图画文字。 图画文字(按照文字的狭义用法来看这个名称不恰当) 表示数量的符号与数字的区别P2:四道线或四个点,可能在某一场合代表四天时间,在另一场合代表四个人,在某一场合代表四头鹿,它们所代表的对象不确定——记数符号 亖鹿——数字 独立创造文字体系形成的描绘:只能勾勒一个粗线条的轮廓:如方(口) ◆文字图画混合使用的原始阶段(古老文字必经的阶段)——即文字和图画长期混在一起使用 最大特点是表意手法的残存──表意字随语言环境改变字形,文字排列方式与词序的关系 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 表意字(记号字)-------象形字--------假借字P4------------形声字 4、表意字 a最先产生的文字是表意字_意义难以用一般的象形方法产生 (数词、虚词、形容词、简单图画无法表现的具体事物) b文字画阶段就有表意方法:象征等曲折表达的方法 c.表意字和抽象表意图画的本质区别 d记号字以及表意字和记号字的局限 (古汉字中区别一形多用的表意字的方法有二:一上表意字符上加声符,二是字形分化) 直接用意符和音符组成形声字(后期) 5、假借字 a产生直接原因:克服记号字和表意字局限性造成的困难~表音 b假借的道理是谐音──谐音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经在语言中广泛存在了 c表意和假借这两种造字方法的产生在时间上的关系──几乎是同时发展起来的 d文字形成过程正式开始的标志:表意字和假借字的出现 e假借造字法的优点和劣势 优点:适应性强+提高了文字记录语言的能力

《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015709331.html, 《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研究综述 作者:李秋萍李莲 来源:《文学教育》2017年第07期 内容摘要:从2008年开始,《咬文嚼字》每年公布的“十大流行语”都会引发学者们的研究。从研究角度上来说,有的学者以某一年的流行语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当年“十大流行语”的来源、结构、特点、词义、心理等;有的学者则把历年的“十大流行语”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归纳出历年“十大流行语”的共性特征。从研究方法上说,学者们分别运用了词汇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修辞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知识。这些研究对深入剖析流行语的生成、传播、影响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流行语的规范化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总体来看,对于历年十大流行语的研究数量不多,质量也还有待提高。 关键词:十大流行语研究述评 从2008年开始,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每年都会推出由读者推荐、经专家评议后的年度“十大流行语”。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十大流行语”条目时,《咬文嚼字》编辑部明确指出“十大流行语”征集要求是流行、创新、文明。在“十大流行语”的评定时,专家们并不止是考虑词频的高低,更要考虑三方面的价值,即时代价值、语言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十大流行语”一经公布,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语言学者对于历年“十大流行语”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根据中国知网搜索结果显示,从2008年《咬文嚼字》公布“十大流行语”至今,共有20篇关于“十大流行语”的研究论文,综观这些论文,在研究角度上,有的学者以某一年的流行语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当年“十大流行语”的来源、结构、特点、词义、心理等;有的学者则把历年的“十大流行语”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归纳出历年“十大流行语”的共性特征。在研究方法上,分别运用了词汇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修辞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知识。 一.对某年“十大流行语”的单独研究 以某一年的“十大流行语”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年“十大流行语”的生成、特征、传播、影响。如林洁雯《2009年十大流行语分析与流行语特点研究》(2009)对流行语的特征、形成 和传播进行了分析,认为流行语有四个基本特征:流行性、时段性、新型性、快速传播性,流行语形成和传播的条件有社会条件、文化条件和使用者心理因素。 对2013年“十大流行语”的研究数量稍多,王淏《刍论新词语的产生方式和传播特色——以咬文嚼字发布的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为例》(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9)对2013年十大流行语的产生方式进行分析,认为流行语的传播特色突出了快和大众接受时间越来越短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流行语的影响,包括映射科技进步、诉说文化变迁、传播正能量以及由此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翟潇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析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名作欣赏,2014.12)把流行语的社会特征与行业、性别、社会地位、心理状况、社会现象等因素相

文字学认识

我对古文字学的认识 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家,其文明文化历史发展至今,已经有数千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和遗留了大量宝贵的精神财富。而这批精神财富,就蕴藏在他们得以依赖薪火相传的文献载体中。古文字便是构成这一载体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子。对于学习和整理好古文字,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开拓古代精神文明,也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先人的智慧、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一系列重要的历史积淀,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文明文化在当代快节奏的迷惘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中重新定位,寻找我们心灵上的传统优秀的根。 古文字学原是文字学的一支,但其对历史学研究的贡献则远非一般文字学所能比;古文字学是一门研究我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的学科。由于它的可接受、可操作的技术纯度相对来说比较困难,所以要研究学习古文字学,通常都从大学开始,那么,大学生便肩负起古文字学学习和研究的历史重任。 (一)当代大学生学习古文字知识的意义和价值 (1)文字学的责任落实对当代大学生的历史选择。 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已经超过了大学生自身所吸收的当代文化知识。这必然导致要求当代大学生更多、更广地吸取来自不同时空、不同地域的文化知识。古代文献,无疑成为了一种文化底蕴作为广大学生吸收知识的基础。而大学生本身已初具学习、领悟知识、理论的能力,对于正式学习古文字学,有了良好的底子。作为一个大学生,同时兼备着审美、辨别事物是非的能力,也比较容易诱发对学科学习开拓创新、独立思考的能力,也相对容易培养出一种专业的技能。由此来看,古文字学从大学开始设课研究,有着一种历史性的选择。(2)学习古文字知识的意义何在 ①为什么要学习古文字知识?学习了古文字知识,能为我们自身价值的实现带来何种好处、利益?目的性,是我们每个人在做每一件事之前必须考虑涉及到的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个问题本身,就回答了“意义”之所在。当代大学生学习古文字知识,大抵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为了追求自身素质的完备,不得不多方面吸收知识;另一个方面就是现今一般大学生的古汉语水平不够高。虽然一般在一年级时学过古代文选,但是学的很不够,对古汉语的语法、句法的知识也不够,读起古书来感到非常困难。要克服这样一种情况,那么,就有必要学习古文字知识,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打好基础,这样一来,那些艰涩难懂的古文,才将会以一种很浅白的语言烂熟于心中,也方便于吸收古代的文化知识。 ②一般说来,越古的文章就越难懂,搞先秦的历史,比搞秦以后的历史,古文的根底要深一些。不过搞近代史,也同样要有好的古文基础,因为近代人作的文章也大部分是用文言的,白话的材料很少。有少数人,比如章太炎的文章是很难懂的,因为他喜欢用古字、古语,用典故很多。又如严复译西方资产阶级的书也是用文言,而且译得古色古香,古文程度差的人读起来是很吃力的。当代的大学生要从前人的基础上继续有所开拓创新,就不必须掌握好古

北师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经验分享

北师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经验分享

直到最近,才开始有一种考研终于结束的轻松的感觉。 从2011年2月开始备考,到2012年3月底确定拟录取,一年多考研之路终于画上了句号。 我是这个论坛的资深潜水党,从没发过贴,从没回复过,前几天才刚刚注册账号。之所以在考上研之后回论坛里发帖,是因为自己考研的时候曾经十分迷茫,不知道要看哪些书,不知道哪一部分重要,不相信自己的实力。 所以,今天我回来,跟大家说说自己的考研经验,希望能帮到大家,哪怕只有一点,我也很高兴。 废话不多说,我2012年考的北师大汉语言文字学,初试成绩386,专业排名不详,学术性研究生拟录取。其中,专业一101,专业二133,政治77,外语我考的是日语,75。 一、关于参考书籍 这个相信大家现在都已经准备好了。我认为,参考书籍益精不益多,太多参考书只会让自己焦头烂额。 1.政治 政治是我花时间最少的科目,但是却考出了不错的成绩。 在参考书的选择上,我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随大流。看看大家都在看什么书,往往普遍被大家采用的都是经典的教材。二、看自己喜好。关于政治的考研资料可谓铺天盖地,有时候大家的选择也很分散,尤其是习题集和最后的押题卷,更是五花八门。我认为,这时候选择资料可以仅凭个人喜好。到书店里转一圈,翻一下,哪本自己看着舒服、觉得适合自己就买下来。其实这些政治参考书都大同小异,并不是说一定要用哪一本才可以,关键还是自己的努力。政治第一轮复习的参考书,是需要大家通读、理解,甚至背诵的,我认为是政治参考书中最重要的、最需要慎重选择的。这里主要推荐两本,即唯一权威的考研政治参考书——《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和任汝芬的《考研政治序列一:要点精编》。从我身边考研的同学来看,大家第一轮复习选用的无非是这两本书,或者是其中的某一本,或者两本结合来看。这两本书的不同之处在于,《大纲解析》覆盖的考点比较齐全,解释得比较多,有时候有些啰嗦。在排版上要点没有分开,所以看起来有点吃力。《要点精编》是把大纲解析的要点清晰化、分析要点化,并用不同颜色的字体标出,看起来比较一目了然。但是,我不是很推荐大家去仅仅依赖《要点精编》,因为我觉得,这是一本面向理科生的书,遗漏知识点神马的就不说了。看《大纲解析》的时候,大家可以买一本《要点精编》作参考,重点什么的会更明白一些。 第一轮之后,政治参考书的选择就比较分散了。觉得整体框架没把握好的同学可以买本知识框架类的小册子花几天时间翻一下,考前也可以做联想式的复习。政治练习题,买一本看着顺眼的做一下就好,我个人认为用处不大。 最后几套题,还是随大流,看一下大家都在看谁的就去买一本翻翻。还有20天20题什么的,有时间都可以翻一下。 2.外语

汉字学 期末 复习题 答案

《汉字学》复习题 1、汉字的性质? 一汉字在象形程度较高的早期阶段(大体可以说是西周以前),基本上是使用意符和音符(严格说,应该是称为借音符)的一种文字体系。 二随着字形和语音,字义等方面的变化逐渐演变成为使用意符(主要是义符),音符和记号的一种文字体系(隶书的形成可以看作这种演变完成的标志) 2、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有哪些?有哪些观点?汉字学基础P15 3、汉字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总体发展趋势是什么? 古文字阶段和隶,楷阶段 趋势:由繁到简 3、如何理解汉字的“六书”。能够根据“六书”分析常用汉字或偏旁的构义。 六书,指汉字的六种构造条例,是后人根据汉字的形成所作的整理,而非造字法则: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主要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法”。 5、什么是独体字?什么是合体字? 独体字:由一个基础部件构成的汉字。这种字大都是一些简单的象形字和表

意字。因为这类字是从图画演变而成的,所以每一个字都是一个整体。如日、月、山、水、牛、羊、犬、隹、人、止、子、戈、矢等都是独体的象形字;如天,立,上、下、一、二、三、儌(四)、见、臣等都是独体的表意字。应以不能拆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为独体字。其中,部件应以在字源上有独立意义为准 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础部件构成的汉字。合体字有两种。一种是从组合的两个成分上来显示字义。如“伐”字从人从戈,表示以戈伐人;“取”字从又从耳,表示捉取一个人;“休”字从人从木,表示人倚着树木。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会意字。另外一种是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一个字表示义类,一个字表示字音。如“河”为水名,从水可声;“张”字指张弓,从弓长声;“经”字指经纬,从糸巠声;“球”字指玉球,从玉求声。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形声字。在现代常用的汉字里形声字占90%以上。还有象形字。 6、什么是偏旁?什么是部首?部首是怎样来的? 偏旁是合体字的结构单位。又称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从前称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现在把合体字的组成部分统称为「偏旁」。位于字的左边,叫「左偏旁」;位于字的右边,叫「右偏旁」。 部首是根据汉字形体构造所划分出来的门类,是具有“类”的概括性的表意偏旁;部首是“形书”类字书编撰的纲领,检索的依据;部首也是能够独立成字的构件,以一个意义范畴来统辖以之构成部中之字。 来源:东汉许慎首创。他在《说文解字》中把形旁相同的字归在一起,称为部,每部把共同所从的形旁字列在开头,这个字就称为部首。如木、杜、李等

简析网络语言的文献综述

浅析网络语言的文献综述 摘要 语言是一种文化,一个民族要有文化前途,靠的是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词语用过了些并不可怕,如果语言僵化,词汇贫乏,那才是真正的可悲。语汇系统如果只有基本词,永远稳稳当当,语言就没有生命力可言,因此,在规定一定的规范的同时,要允许歧疑的存在,但更要积极吸收那些脱离当时的规范而能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的成分。正确看待网络语言。 关键字 网络语言;因素;发展趋势; 一、关于“网络语言”涵义及现状的研究 1.网络语言的涵义研究 网络语言是一个有着多种理解的概念,既可以指称网络特有的言语表达方式,也可以指网络中使用的自然语言,还可以把网络中使用的所有符号全部包括在内。网络语言起初多指网络语言的研究现状(网络的计算机语言,又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于根元,2001)。 较早开展网络语言研究的劲松、麒可(2000)认为,广义的网络语言是与网络时代、e时代出现的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另类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指自称网民、特称网虫的语言。 周洪波(2001)则认为,网络语言是指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 于根元(2003)指出,“网络语言”本身也是一个网络用语。起初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也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现在一般指后者。狭义的网络语言指论坛和聊天室的具有特点的用语。 何洪峰(2003)进一步指出,网络语言是指媒体所使用的语言,其基本词汇及语法结构形式还是全民使用的现代汉语,这是它的主体形式;二是指IT领域的专业用语,或是指与电子计算机联网或网络活动相关的名词术语;其三,狭义上是指网民所创造的一些特殊的信息符号。总的看来,研究者基本认为网络语言有广义、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网络语言主要指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狭义的网络语言主要指在聊天室和BBS上常用的词语和符号。 2. 网络语言的研究现状 如: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表示,网络语言的混乱,是对汉语纯洁性的破坏,语言文字工作者应对此类现象加以引导和批评。国家网络工程委会副秘书史自文表示,老师要引导学生使用网络语言。比如说在写出作文的时候,可以针对彩简单的网络语言还是用含义更有韵味的唐诗更好做一个主题研讨会,和学生一起探讨。这样就可以在理解、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引导。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对于用何种语言形式多了一个选择,又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如:北京教科院基教所研究员王晓春表示,在网络世界里用网络语言无可厚非。但在正式场合要引导学生不使用网络语言。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如何正

文字学试题

一,文字学术语解释 1小学2.小篆 3 大篆4.古文5合文 6 以形会意宇7.借形变体字8合音宇9.异体宇10古今字 l 小学:专门研究汉语汉字的学科,民国以前称为“小学”。隋唐以后,“小学”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成了传统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三门学科的总名。清代末年章太炎认为‘小学”之名不确切,建议把它改为“语言文字之学”。其后,人们逐渐用‘汉语文字学”或“文字学”来代替“小学”,专称研究汉语汉字的学科。近人多改称之为“汉字学”。 2 小篆: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通用的泰国文字,又称秦篆,是大篆的对称。小篆的面貌,现还可以从一些秦代的刻石、有铭文的金属器物,以及《说文解宇》和三体石经上看到。 3 大篆:广义的大篆指所有的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和其他古文字。狭义的大篆则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秦文字,是与小篆相对而言的。大篆通过《说文解字》和春秋时的金石器物流传至今,《说文解宇》中籀文、石鼓文、诅楚文和秦公钟、氢公鎢、秦公簋上金文是其典型代表。 4 古文:六国古文,又称东方六国文字,简称古文,是战国时代东方齐、楚、燕、韩、赵、魏等国文字的合称。 5 合文;或称合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刻或合写在一起,在行款上只占一个字的位置,形式上象一个字而实际上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语素。例如:甲骨文中“祖乙”写作、“祖丁”写作、“四祖丁”写作。 6以形会意宇一种会意字,即通过偏旁的形象意义来会意的会意宇。例如:“ ifc休,”和“制(杲)”字。 7 借体变体宇;指改造变易现存字的形体结构而形成的与原字不是异体字关系的新字。它是通过改变笔画形态、增减笔画、倒书或反书字形、移换偏旁的位置等方式来形成的与原字读音、意义有不同的字。例如:“甩”、“乒”、“丛”、“幻”和“忡”等。 8 合音宇:是一种由两个作表音构件的宇组合而成的合体宇,其读音由用作构件的两个字反切而成,即取一字的声母取一字的韵母和声调拼合而成。例如:‘‘ ”(名夜反)和“秽(禾岁反)。 9异体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不同而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部可以互相替代的宇。也称为或体、重文、俗宇。例如:“野”字和“墼”字,“块”宇和“由”字。 10 古今字:是汉字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同一词义先后异字的现象,即表达同一词义,因时代不同而出现的形体不同的汉字。其中产生时代较早的称为古字,产生时代较晚的称为今字。例如;“要”字和“腰”字,“说”字和“悦”字。 二,填空 L《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段玉裁),《甲骨文字释林》的作者是(于省吾)。 2.《说文释例》的作者是(王筠),(说文通训定声》的作者是(朱骏声)。 3.《三代吉金文存》的作者是(罗振玉),《两周金文辞大系》的作者是( 郭沫若)。 4.《甲骨文编》的作者是(孙海波),《金文编》的作者是(容庚)。 5.周有光在《文字演进的一般规律》一文中根据汉字使用符号所起的表意和表音作用的整个状况得出汉字是( 意音、语素)文字的结论;裘锡圭在《汉字的性质》一文中根据汉字字符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将汉字又叫做( 音节)文字。 6. 1935年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中批判了六书说,提出了三书说,把汉字分成象形文字、( 象意、)文字、( 形声)文字三类。 7. 1956年陈梦家先生在《殷墟卜辞综述》中谈到整个汉字发展的过程,把汉字分为( 象形)、( 假借)和形声三种基本类型。 8.人们一般把自汉字产生以来至小篆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 古文字、),把用秦隶书以后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 今文字)。秦隶书写的文字是二者的分水岭。 9、古文字按照时代的先后,可以区分为原始文字、( 殷商)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和( 战国)文字等类别。 10、多数的古今字从意义上看,今字只是分担古字的( 一)个意义。 11.汉字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同一词义先后异字的现象,即表达同—词义,因时代不同而出现形体不同的双字,其中产生时代较早的称为(古字).产生时代较晚的称为( 今字)。 12异体字的(读音)和( 意义)完全相同。 13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在字形的表意性( 削弱)而表音性(增强).由日益繁化转为逐渐简化,不断地变异又不断地规范三方面。 14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其主要表现在字形的(表意性)削弱而(表音性)增强,由日益繁

华中师大《文字学》期末考试备考资料(四)

《文字学》(四) 汉字的基本单位是字,而每个汉字对应的语言单位,大体上是一个语素,所以,从文字单位同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看,汉字是语素文字。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例如汉语的“祖国”是由“祖”和“国”两个语素构成的。每个语素都有音和义:“祖”的音是zǔ,意思是先代:“国”的音是ɡuó,意思是跟“国家”相对。汉字的一个个的单字记录的是汉语里的一个个语素,因此汉字是语素文字。汉语语素有同音的,也有不同音的。不同音的语素一般用不同的汉字来表示。例如汉语里的“人”和“民”是两个不同音的语素,书写时就用“人”和“民”这两个不同的汉字。而同音语素也常常用不同的汉字来表示。例如“一、依、衣、医、伊、铱、漪”这七个语素都读yī,而书写时用七个不同的汉字,从而在形体上把不同的语素区别开来。形态各异的汉字可以有效地区别同音字。 每个汉字除了有形体和读音外,还有意义。这和英文字母、日文假名很不相同。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有意义内容的,因此,汉字记录语素,它的音和义来自它所记录的语素的音和义。例如我们用“书”这个字表示汉语里“书”这个语素,因为语素“书”读shū,意思是“成本的著作”,于是汉字“书”就读shū,意思就是“成本的著作”。汉字的形和它所表示的语素的音和义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形音义的统一体。汉语语素大多数是单音的,但也有一些是多音的。多音语素有的是连绵词和叠音词,例如“蜘蛛、琵琶、秋千、茫茫、渐渐”等;有的是是译音词,例如“吉它、巧克力”。记录多音语素的每个汉字,只有形体和读音,而没有意义,必须几个字合起来才有意义,因而不是形音义的统一体。这样的汉字数量不多,不反映汉字的本质特点,不影响汉字是语素文字的论断。

语言学功能研究综述

语言学功能研究综述 “功能”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思想,其发展甚至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文章旨在理清语言学研究中“功能”的发展脉络,并探索其在个语言学派之间的传承和相互影响,最后简述元功能思想对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标签:语言学功能综述 功能一词在《世界诗学大辞典》的定义是:在符号学中,其作为术语的使用分为三个方面:语言功能、句法功能、叙述功能。对“功能”这个术语各语言学派有不同的理解。 语言学研究中有关功能的基本理论和成果 (一)古希腊的功能派 西方语言学最初的功能派出现在古希腊,也称为“描写民俗派”。当时以Protagoras和Plato为代表的智者学派的语言观,归属功能主义语言学。Protagoras 第一次从语义功能角度把句子分成祈求、提问、陈述、命令四类。功能派强调异常,趋向描写性,把语言看成行动;关心的是意义跟修辞功能的关系;强调语言是选择,是资源;强调对语篇的语义解读,并把可接受性或用途(实际出现或可能出现什么)作为理想化标准。 (二)布拉格学派 胡壮麟(2002)称布拉格学派对语言学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从“功能”的角度看待语言,认为语言是一种功能,是一种由某一语言社团使用,用来完成基本职责和任务的工具。Mathesius于1923年提出了二功能说,即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际功能,表现为两种情况:单纯的交际;呼吁。Mathesius的功能主义主要是一种研究方法。 布拉格语言学派在句法上的功能分析对以后的话语分析和篇章语言学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Mathesius提出著名的句子功能全景,认为有必要把句子的实际切分和形式切分区别开来,实际切分的基本要素分别是表达的出发点(主位)和表达的核心(述位)。 受Büler思想影响,布拉格学派在《论纲》中阐述了语言的两个基本功能:体现智能言语活动的社会功能及体现感情言语活动的表现功能。社会功能又分为两方面,一是交际功能,二是诗歌功能。 布拉格学派的Jakobson(1960)在Büler的功能观的基础上将语言的功能扩展为六个:指称功能、诗歌功能、表情功能、呼吁功能、寒暄功能及元语功能。Jakobson功能主义的思想核心,即语言的手段一目的模式。lakobson的“六功能

简述网络语言研究现状与展望

论文关键词:网络语言??语言研究??互联网??现状展望 论文摘要:综述网络语言的研究现状,分别论述网络语言的定义、性质、特点、词汇、语法、修辞、收集整理、规范等问题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对未来网络语言研究的展望。 互联网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自1994年互联网正式进入我国,迄今已有20余年。作为网民上网交际的重要媒介,网络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语言研究者对它的定义、性质、特点、词汇分类、语法特征、修辞手段以及网络语言的收集整理、规范化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 1.网络语言的定义 要研究网络语言,就必须先给它“正名”。只有解决了“何谓网络语言”的问题,研究者才能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地展开研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网络语言”的界定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笔者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加以介绍。 英国语言学家David Crystal在其着作《语言与互联网》(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中将网络语言定义为:出现在所有网络环境中的、能体现网络独特面貌的媒介,它具有电子性、全球性、交互性的特征。[1]显然,Crystal对网络语言的界定是非常宽泛的,他所研究的网络语言属于广义的网络语言。我国学者于根元认为,网络语言起初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也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 现在一般指后者。[2]2郑远汉提出网络语言包括两种:一种是与电子计算机联网或上网活动相关的名词术语;另一种主要是指网友们上网聊天时临时“创造”的一些特殊的信息符号或特别用法。[3]刘海燕所研究的网络语言包括3类:技术专用语;网络文化词语;聊天室用语。[4]37-38秦秀白将网络语言界定为网络交流中使用的一种新兴的媒体语言。它由3种语言成分构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专业术语;与网络文化现象相关的术语;网络交际(BBS、网络聊天等)使用的特殊用语。[5]其观点与刘海燕的相似。张云辉将网络语言概括为4种情形:与互联网有关的专业术语;网络新闻使用的语言;网络文学使用的语言;网络聊天室以及论坛中使用的语言。[6] 国内学者所给出的网络语言的概念虽然措辞不同,细化程度不一,但其整体倾向是一致的, 即将网络语言的涵盖面作了广狭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包括所有出现在网络环境中的语言成分,而狭义的网络语言则多指其中的某一种或几种成分。从笔者目前所收集的资料来看,刘海燕、秦秀白所给出的网络语言的定义接受度最高。很多学者在自己的研究中采用了这一定义,并把计算机术语、网络文化用语、网络交际(BBS、网络聊天等)用语统称为广义的网络语言,而将网络交际(BBS、网络聊天等)用语称为狭义的网络语言。国内学者大多以后者作为研究的重点。 2.网络语言的性质 关于网络语言的性质,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两个角度来展开论述:一是网络语言的语体特征;二是网络语言的社会属性。 美国语言学家Davis和Brewer在其着作中指出,在键盘上写、屏幕上读的网络交际用语具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很多特征。[7]我国学者刘海燕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方言[4]55,是一种特定的功能语体[4]95,是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特殊表达方式[4]98。刘乃仲、马连鹏同样将网络语言的性质界定为新兴的网络社会方言,认为在网络社会,网络文化的诸多特点都可以在网络语言的运用中得到映射。[8]吕明臣指出,网络语言是以电子媒介为其物质形式的,由于媒介的特殊性,使得网络语言形成了不同于口语和书面语的交际特征。网络语言是一种既非口语也非书面语的特殊存在状态,是一种特殊语体——网络语体。[9]孙鲁痕则认为,虽然网络语言是以书面形式表现出来的,但无论是从交际领域还是从语体风格来看,都更接近于口语语体而迥异于书面语体,因此网络语言应该属于口语语体。[10]从以上有代表性的论述中不难看出,关于网络

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本学科上掌握较为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从事科学研究、高校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并且有较强地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 4、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健康的身心。 二、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一般为3年。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毕业或提前攻博,硕士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三、研究方向 1、汉语语法学 2、汉语词汇学 3、方言与音韵学 4、汉字学 5、对外汉语教学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我校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实行学分制,学分不少于30学分。另实践活动、学术活动各2学分,具体结构为: 政治理论课程,2门,必修,4学分 第一外国语(含专业外语),1门,必修,4学分 学位基础课程,每门3学分,必修,至少修满3学分 学位专业课程,每门3学分,必修,至少修满9学分 非学位专业课程,每门2学分,至少修满8学分 跨专业课程,每门2学分,至少修满2学分 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主要课程2-3门;补修课程一律不计学分,以通过考试为准。 五、培养环节 1、综合考核:研究生综合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以后,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研究生综合考核工作至迟在第三学期末完成。 2、论文开题:硕士研究生至迟在第三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并通过论文开题报告论证,写出论文工作计划。学科组可根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论文开题的具体时间,如果条件成熟,也可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前进行。 3、论文工作检查:硕士研究生用于学位论文的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进行论文工作检查。导师组要根据硕士生论文开题情况,检查论文写作计划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并针对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以保证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论文工作检查需在论文作者申请答辩前三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503)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50103) (对外汉语学院)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行端正,身心健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专门人才。具有本学科比较全面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又对其中某一领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掌握一门外国语,初步运用第二门外国语,毕业后能独立从事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并具有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二、培养方式与修读年限 1. 培养方式本专业采用课堂教授、讨论和实践(社会调研与参与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学习年限内,要求学习者保证在规定的在校学习时间。 2. 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三、研究方向 1、文字学 2、汉语史 3、语法学 四、课程设置

五、科研成果要求 鼓励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尽早进入有关课题的研究,学习科学研究的手段、方法和技能。在学期间应积极参加学术讨论和聆听学术报告,撰写有关摘要、笔记或报告。 六、中期考核 课程学习阶段完成后,硕士研究生最迟须在入学后的第四个学期末之前,参加各院系组织的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办法参照“研究生中期考核规定”进行,内容包括对每个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践环节、科研能力训练和开题报告的准备进行全面审核。建立筛选机制,中期考核合格者方可继续攻读学位。 七、学位论文要求 1. 论文选题研究生撰写论文之前,必须认真调查和研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学位论文

文字学(裘锡圭)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文字形成的过程 一、文字形成的过程 (一)文字的定义: 狭义文字:文字是纪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广义文字: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 汉语“文字”的所指: 文字个体——指一个个的字 文字体系——用来指记录某种语言的文字符号的整个体系。 (二)文字形成的过程 1.前文字阶段: A文字画:具有文字性质或功能的图画。 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曾经用画图画和作图解的办法来记事或传递信息,通常把这种图画和图解称为文字画或图画文字。 B记号:硬性规定的符号 云南红河哈尼族的契约木刻 原始人的图画与文字的区别:用图画代表事物,没有用它们来记录事物的名称——语言里的词. 表示数量的符号与数字的区别:四道线或四个点,可能在某一场合代表四天时间,在另一场合代表四个人,在某一场合代表四头鹿,它们所代表的对象不确定——记数符号。 2.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 表意字、记号字——假借字——形声字 (1)表意字、记号字 表意字:凡是字形本身跟所代表的词的意义有联系,跟词的语音没有联系

的字,我们都称为表意字。 局限:语言里有很多词是很难或完全不可能给它们造表意字的。 记号字:有些字的字形跟它所代表的词没有内在的联系,只是作为硬性规定而确定关系的,称为记号字。 局限:记号字的字形跟它所代表的词没有内在联系,难记难认,不容易被接受。不论哪一种独立创造的文字体系,在形成过程中都极少造记号字。 (2)假借字:借用某个字或者某种事物的图形作为表音符号来记录跟这个字或者这种事物的名称同音或音近的词,称为假借字。 优点——适应性强+提高了文字记录语言的能力; 劣势——假借字担负的意义过多造成理解困难,影响表达明确性。 文字形成过程正式开始的标志:表意字和假借字的出现. (3)形声字:由表音的符号和指示字义的符号一起组成的字,称为形声字。 a假借字上加表意字符; 翌小官 b表意字符上加声符。 凤早 形声字的意义:在文字发展中的重要性,原始文字发展为完善文字体系。

网络语言文献综述

网络语言在大学生中的使用现状及 其影响的教育对策研究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历史背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脱离了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是计算机技术的大量应用。1969年计算机网络的问世加快了计算机技术普及的步伐。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网络文化也相继产生,它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最初的网络文化仅仅是社会上其它文化的传播载体。时至今日,它已有了自己的发展特点,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体系。 网络语言(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也由此应用而生,并且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简洁生动,在形式上符号化、数字化、字母化,在内容上新词新意层出不穷、超越常规的语法形式,表达方式上口语化、通俗化、事件化和时事化。它的诞生最初只是网友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那些经得起考验的部分约定成俗在我 们的生活中也广为流传。 - 1 -

现在的网络语言大致可分为数字型(520=我爱你)、翻译型(伊妹儿 =e-mail)、字母型(BT=变态)、符号型((:-…=心碎)、新造型(见光死:比喻网恋一见面就完蛋)以及其他一些尚未明确分类的类型(OUT=老土、我用偶表示)。网络语言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不知不觉间已经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蔓延开来,并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这个问题也引起了主管部门的重视。 2002年8月27日国家语言改革工作委员会召开《关于英文字母词以及网络语言的专家研讨会》,邀请语言学家、作家及节目主持人共同探讨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国家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目前网络语言已引起了他们的重视,但是还处于研究探讨阶段,对网络语言要有一个比较好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决定何时规范,怎样规范。词典室助理研究员张铁文认为:“网络语言能否被收录还要经历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还称现在词典室正在编纂一部《新词词典》,一些网络语言,比如“菜鸟”、“大虾”、“灌水”之类能够反映出新事物,又能被大家所接受,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将被收录进来。(新华网https://www.doczj.com/doc/0015709331.html,/newscenter/2002-08/29/content)对于网络语言,专家们的态度从“不屑一顾”转向“研讨研究”。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追求新潮,富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外加他们拥有相应的网络应用知识和硬件支持。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同时,中国网民数突破4.5亿,达到4.57亿,稳居世界排名第一。从我国网民的职 业构成看,学生网民占整体网民的比重为30.6%。从学历状况上看,大专及其 - 2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