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巡检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巡检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巡检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巡检检验作业指导书

1.0 目的:

为规范成品制程巡检检测的项目、方法、频次、标准、不合格的处理.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同时通过制程巡检收集生产制程的原始记录,有效的监控制程的变化,并以此保证和推动制程的持续改善。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有规格产品制程的控制。

3.0 定义:

3.1 IPQC:即生产过程品质控制,是指产品从物料投入生产到产品最终包装过程的品质控制;

3.2批量不良——某一时段出现的品质不良均属于同一种现象。

3.3 RoHS: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

3.4 致命缺陷(以CR表示):影响质量安全的所有缺陷,影响难以纠正的非正常的情况,会影响

寿命的,会造成产品故障的或造成产品使用困难的或造成下道工序混乱的缺陷都称为致命缺陷。

如:混料、假焊、虚焊、焊点小、拉力不够,B部纵向划伤、尺寸超标,A部尺寸超标,CP线露铜、尺寸超标,T部厚度超标等。

3.5 严重缺点(以MA表示):可能造成产品损坏,功能异常或因材料而影响产品使用寿命的缺点。

如:焊点毛刺、炸焊枪、偏焊、半焊、斜接、焊点大,B部夹伤、线槽、油污多,A部毛刺、夹层、偏心、缺角、夹伤、歪头、蝴蝶、圆棒、油污多,CP线尾端毛刺等

3.6 次要缺点(以MI表示):不影响产品功能和使用寿命,一些外观上的瑕疵问题及机构组装上

的轻微不良或差异的缺点。如:B部扭曲,A部切不断、弧形、黑斑、无光洁、铝屑,CP线弯曲等。

4.0 职责与权限

4.1生产部:负责生产首件的制作和自检。负责生产设备、仪器的日常保养和现场规范管理。

负责现场品质的改善。

4.2 IPQC负责对产品的检验和判定。

4.3 IPQC负责制程巡检实施和生产线首件的确认。

4.4 IPQC负责对异常品质问题要求相关部门提出纠正措施。

4.5 IPQC有权要求相关部门对制程品质不符合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包括要求生产停线。

6.0注意事项

为了安全起见,现场IPQC

7.0 相关文件:《品质检验控制程序》

8.0 相关表单

《制程目视检测表》5.6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直接停止作业向负责人报告。

1、致命不良出现一个时;

2、重不良的不良率超过1%时;

3、轻不良的不良率超过3%时;

4、其它突发不良时

IPQC检验作业指导书

制程控制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检验员提供检验规则和检验方法,指导其正确检验从而稳定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制程检验的控制。 3.职责: 品质部:负责产品制作过程中质量的监控及不合格原因的分析,并跟踪责任部门改善对策的实施效果。 4.检验流程: 4.1定义: 新产品首样检验:新开发试制产品的首样检验。 首样检验:常规产品在开机后或模具、工装、设备调整后的首件检验。 4.3检验工具: 检验员根据相关《检验作业指导书》选择便于准确测量的检验工具。 注:所有检测工具精度必须等于或高于被检测产品的要求精度。 4.4首样检验: 4.4.1操作者参照图纸、工艺文件对产品进行自检,并在流程卡自检栏上签名确认,检验合格后,送IPQC检验。并在生产过程中不定期的抽检。当发现不良品时,对其标识隔离后,立即报告检验员与现场主管。 4.4.2新产品首次制作、新模具首次生产及工艺更改后的首样产品,检验员将检验的结果填写于《首件检验报表》中,提交技术部跟单人员及QE确认。 4..4.3常规产品开机后的首样或模具、工装、设备调整后的首件产品,检验员根据图纸、工艺文件及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相关要求对产品进行首样检验。检验结果记录于《首件检验报表》中,在备注栏中注明“首样”及首样状态(新开机、模具维修、工装调整、设备调整)。只有首样加工合格后的产品才能进行批量性生产。首样加工不合格时通知操作人员进行调整,重新送样。直至首样加工合格后才能批量性生产。

4.5巡回检验: 4.5.1首件检验合格后的批量生产,IPQC对生产的各个工位进行巡检,巡检的频率为1次/小时。抽检2-3个加工尺寸或其他项目, 并记录在<<制程巡检\终检报告>>中.巡检结果记录于《制程巡检、终检报告》中。巡检过程中,对产品的性能及尺寸、外观进行检验。NC冲工序在巡检时加工尺寸可用“首件样板”比对检验。巡检的目的是监控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的、符合客户要求的状态下批量生产。 4.5.2当某一工序加工完毕后转序时,IPQC检验人员对该批产品的重要尺寸、性能、外观按照GB2828-87中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Ⅱ进行检验,并从样品中任意提取3-5PCS产品检测数椐做为记录.严重缺陷:AQL值为0.65, 轻微缺陷:AQL值为2.5。各工序的的转序检验均盖上质检员的“合格”或“不合格”盖章。抽检中发现该工序批不合格时,在《半成品工序转移单》中注明,通知操作人员筛选、返修。 4.5.3巡检过程中,检验员对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包括材料、工装模具、人员的技能、熟练程度、加工的方法、设备精度与稳定性、现场环境、物料摆放、产品的标识等)。发现有对质量构成隐患的因素时,在《制程巡检、终检报告》中记录,并报告现场生产主管、部门主管。 4.5.4巡检过程中发现不良品时,用红色不良品标签在不合格品外表面或外包装的醒目位置进行标识,必要时用红色箭头标签指明缺陷位置。并将不良品放置于不良品区内。对正在加工的产品仍存在有不合格的隐患时,通知操作者停止生产,并与操作者、现场主管对不良品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生产部门及时的对不良品进行返修,并采取针对性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当产品材料错误或不良率高于公司规定允许的不良率时,检验人员依照检验结果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交品质部。由品质部根据描述的缺陷分析不良品产生的原因与责任部门。 4.5.5品质部检验人员在《不合格品处理单》效果确认栏中对责任部门改善对策的实施与效果进行跟踪验证,并加以记录。 4.5.6 不合格品返修后必须重新报检确认,若确认不合格必须重新再返修,直至返修合格为止。 5.检验记录 5.1《首件检验报告》《制程巡检、终检报告》 5.1.1检验员在巡检中要及时把巡检结果记录在《制程巡检、终检报告》中,能从《制程巡检、终检报告》中能真实的反映检验员的工作情况及当时产品的质量情况。

LED灯制程巡检作业指导书

LED灯制程巡检作业指导书

LED灯制程巡检指导书 一目的: 规范半成品、成品制程巡检检测项目、方法、频率及标准,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工艺要求和作业规范,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同时通过制程巡检收集生产制程的数据,有效地监控制程的变化,并以此推动制程的持续改善。 二范围: 所有LED应用产品半成品和成品制程; 四权责: 4.1 QE:负责制定制程巡检的作业规范; 4.2检验员:负责按制程巡检作业指导书进行检验; 五内容: 5.1 巡检项目:

5.3.1刷锡检测:每2小时抽检5PCS不能有偏移、歪斜、模糊、漏刷现 象; 5.3.2贴片检测:每2小时抽检5PCS元件有无按用料、贴片是否标准, 有无歪斜、偏移,假焊、漏焊、极性元件反向等现象 5.3.3电阻加工:剪脚长度(1-2mm)套管长度(24-25mm)焊接导线 5.3.4-1剪脚长度检测:检查卡尺使用归零OK,取已剪好脚之元件,用 游标卡尺测量剪脚后留余长度,标准参作业指导书; 5.3.4-2套管长度检测:每2小时抽检5PCS检查卡尺使用归零OK,每2 小时抽检5PCS,用游标卡尺其长度,标准参作业指导书; 5.3.4-3焊接导线;每2小时抽检5PCS,320+10度25W-35W电烙铁、焊 点品质要求;无假焊、漏焊、虚焊、锡点过大、拉尖、少锡; 5.3.4回流焊温度检测:每2小时目测烤箱温控器有无在规格范围内(+-20度); 5.3.5焊正负极:每2小时抽检5PCS,目视检查是否有正负极焊反:

5.3.7-1套管长度检测:每2小时抽检5PCS;检查卡尺使用归零OK, 每2小时抽检5PCS,用游标卡尺其长度,具体操作、标准参作 业指导书; 5.3.8 点亮测试:每批次抽检5PCS,使用调压电源、测试箱具体操作、 标准参照作业指导书; 5.3.9后焊组检测方法: 5.3.9-1装反光罩:每2小时抽检5PCS;反光罩表面要光滑整洁无破损、沾胶、倾斜、破损、异物等不良; 5.3.9-2烙铁温度检测:每班(上午上班、下午上班、晚上加班)对 烙铁温度,用温度计进行检测,标准320+-20度,准参照作业指 导书; 5.3.9-3焊点外观检测:每2小时抽检5PCS检验其手工焊接部位, 焊点品质要求,无短路、假焊、漏焊、虚焊、锡渣、锡珠、拉尖、 残留助焊剂;焊点要光滑; 5.4半成品检测方法: 5.4.1散热座外观检测方法:每2小时抽检5PCS取产线已检查OK之 散热座,确认其无杂物、划痕、碰伤、缺料色差、黑点等外观不 良;尺寸按图纸要求检验; 5.4.2点胶量(散热硅脂):每2小时抽检5PCS确认其散热硅脂,在使 用保质期范围内;目视其涂抹在散热座内表面的胶量、位置均匀, 适当,铝板外表面无残余脂类; 5.4.3测扭力:每2小时检测一次电批的扭力,无滑牙、漏锁、锁爆等 不良:扭力计; 5.4.4压灯头:每2小时抽检5PCS,品质要求:无压偏、变形、生锈、 压不到位等不良现象 5.4.5功能测试:取产线作业员已测试OK之半成品,进行外观,功能 等检验,参数标准参照当天生产产品作业指导书; 5.4.6老化巡查:每2小时巡查一次,检查老化记录表是否有按要求记 录上下架时间和数量,老化时间不能低于14小时,确认有无不亮、 死灯、色差、延时、灯衰等不良现象,发现不良第一时间开出品 质异常维修单交技术分析,并跟进回复处理结果;

产品巡检检验作业指导书

1.0 目的: 为规范成品制程巡检检测的项目、方法、频次、标准、不合格的处理.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同时通过制程巡检收集生产制程的原始记录,有效的监控制程的变化,并以此保证和推动制程的持续改善。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有规格产品制程的控制。 3.0 定义: 3.1 IPQC:即生产过程品质控制,是指产品从物料投入生产到产品最终包装过程的品质控制; 3.2批量不良——某一时段出现的品质不良均属于同一种现象。 3.3 RoHS: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 3.4 致命缺陷(以CR表示):影响质量安全的所有缺陷,影响难以纠正的非正常的情况,会影响 寿命的,会造成产品故障的或造成产品使用困难的或造成下道工序混乱的缺陷都称为致命缺陷。 如:混料、假焊、虚焊、焊点小、拉力不够,B部纵向划伤、尺寸超标,A部尺寸超标,CP线露铜、尺寸超标,T部厚度超标等。 3.5 严重缺点(以MA表示):可能造成产品损坏,功能异常或因材料而影响产品使用寿命的缺点。 如:焊点毛刺、炸焊枪、偏焊、半焊、斜接、焊点大,B部夹伤、线槽、油污多,A部毛刺、夹层、偏心、缺角、夹伤、歪头、蝴蝶、圆棒、油污多,CP线尾端毛刺等 3.6 次要缺点(以MI表示):不影响产品功能和使用寿命,一些外观上的瑕疵问题及机构组装上 的轻微不良或差异的缺点。如:B部扭曲,A部切不断、弧形、黑斑、无光洁、铝屑,CP线弯曲等。 4.0 职责与权限 4.1生产部:负责生产首件的制作和自检。负责生产设备、仪器的日常保养和现场规范管理。 负责现场品质的改善。 4.2 IPQC负责对产品的检验和判定。 4.3 IPQC负责制程巡检实施和生产线首件的确认。 4.4 IPQC负责对异常品质问题要求相关部门提出纠正措施。 4.5 IPQC有权要求相关部门对制程品质不符合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包括要求生产停线。

全尺寸检验作业指导书

XX 有限公司作业文件 文件编号:JT/C-8.2.4J-006 版号:A/0 全尺寸检验作业 指导书 批准: 审核: 编制: 受控状态:分发号: 2006年11月15 日发布2006年11月15日实施

全尺寸检验指导书JT/C-8.2.4J-006 1. 目的 根据顾客的要求和/或本公司控制计划的要求,规定合理的全尺寸检验的频次,使公司所生产产品的全过程,包括从原材料接收、生产、成品入库直到出厂,得到有效的控制。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本公司的所有产品的全尺寸检验。 3. 职责 3.1 技术科负责制定合理的产品/材料的性能试验和全尺寸检测项目指标。 3.2 检验科负责产品和/或材料的性能试验和产品进行全尺寸检验。 3.3车间或仓库负责配合全尺寸检验的实施。 4.全尺寸检验的时机 4.1全尺寸检验要求的确定。 4.1.1根据公司产品特性和风险、品种数量的多少、质量的稳定性、顾客的要求等确定全尺寸检验的频次: 1. 根据顾客的要求的频次对所有的产品进行全尺寸检验和试验。 2. 根据技术科的要求对于产品和模具在长期停放后做全尺寸检验和 试验。 3.根据控制计划的要求进行全尺寸检验。 4.1.2当出现内部或外部客户抱怨、监测系统反应质量出现异常波动时,应考虑追加全尺寸检验的频次。 5全尺寸检验的实施 5.1全尺寸检验的資料输入 ?图纸; ?技术规范; ?生产工艺文件,生产过程描述; ?检验技术规范; ?缺陷目录(缺陷评定,例如︰主要和次要缺陷); ?极限样品; ?评定方法要求; 5.2 全尺寸检验的抽样要求 5.2.1全尺寸检验应在最近的生产批中进行,这是为了能够了解最新生产过程的影响。 5.2.2用于全尺寸检验的零件要直接从仓库中或从准备交付给顾客的原包装中抽样,以便能同时对装箱质量、包装清洁与否进行评价。检测结果进行

信息机房巡检作业指导书模板

信息机房巡检作业指导书

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1 概述 本作业指导书依据《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1998及《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网络运行管理规程》编制,为规范信息系统值班人员值班巡视行为,保障信息系统正常、稳定、可靠运行,及时发现、反馈潜在安全隐患。适用于信息机房的巡检工作。 2 巡视范围 信息机房精密空调运行装填、综合布线、电源及UPS运行状态、网络机柜、信息机房温湿度、服务器机柜、网络和服务器机柜、消防系统的运行状态。 3巡视频率 定期巡视:巡视人员定期巡视检查机房设备、电源系统、网络系统、应用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机房温度和湿度,并做好巡视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特殊巡视:遇到恶劣天气、设备异常或运行中有可疑现象及重大事件时,应安排巡视人员进行巡视,适当增加巡视频度。 4 记录表单 《机房巡检表》 5 巡视要求 5.1空调巡视要求 值班员在进行巡视中需要带好相应的表单,填写好相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数值; 5.2 综合布线巡视要求 1)巡视线缆标签、标识,线缆外皮有无损伤; 2)查看各个网络机柜中的配线架跳线是否归置整齐。 5.3电源及UPS巡视要求 1)查看配电柜指示仪表显示的数值; 2)查看配电柜中的电源项指示灯是否正常; 3)值班员严禁擅自打开配电柜的柜门,以防万一; 4)在巡视周期内查看UPS电源主机的负载,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5.4 网络机柜及服务器机柜巡视要求 1)巡视网络机柜及服务器机柜有无灰尘; 2)查看信息系统是否运行正常; 3)在巡视的过程严禁对设备进行操作。 5.5 网络设备巡视要求

1)查看相关设备运行指示灯是否正常; 2)在巡视的过程中严禁对设备进行任何操作。 5.6 消防系统巡视要求 1)巡视消防控制器运行状态等灯有无告警情况发生,并填写相关记录; 2)在巡视过程中不能对消防控制器键盘进行任何操作。 6 巡视操作指南 6.1 信息机房巡视 1)按照《机房巡检表》中信息机房巡视内容完成巡视和记录; 2)设备在运行正常时通常情况为绿灯显示,无异响; 3)在巡视的过程中严禁操作设备; 4)设备的数据指示灯会按照一定的时钟频率闪烁。 6.2 机房电源巡视 1)按照《机房巡检表》中UPS电源巡视内容完成巡视和记录; 2)通过操作UPS主机面板查看,如:UPS的负载,电压,电流; 3)通过操作UPS主机查看UPS历史告警信息; 4)查看主机运行情况。每日检查有无异常杂音,打扫出风口的灰尘; 5)查看主机所连接的电池组接头,表面是否存在杂物、灰尘。 6.3 机房温湿度巡视 1)按照《机房巡检表》中对机房运行环境的巡视内容完成巡视和记录; 2)通过操作空调面板查看温度,根据时节温度来定义温度适应度。正常温度范围21℃至30℃; 3)通过操作空调面板查看温、湿度百分比,根据时节温湿度来定义温度适用度; 4)查看主机运行情况。是否有异常杂音,出风口是否存在灰尘; 5)查看主机所连接室外机运转情况,表面是否存在杂物、灰尘; 6)通过操作空调面板控制键盘,查看是否有各类告警信息包括:温湿度、压缩机、供电、冷凝水排放情况信息等信息; 7)查看并记录干湿温度计指针对应的刻度值。 7 异常情况处理 值班员巡视过程中发现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处理方式如下: 1)通知设备负责人,处理异常情况在设备负责人的指导下完成;

(完整版)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 1.进料检验 1.1 定义 进料检验又称来料检验,是制止不良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进料检验由IQC执行。 1.2 检测要项 IQC在对来货检验前,首先应清楚该批货物的品质检测要项,不明之处要向本部门主管问询,直到 清楚明了为止。在必要时,IQC验货员可从来货中随机抽取两件来货样,交IQC主管签发来货检验临时样品,并附相应的品质检测说明,不得在不明来货检验与验证项目、方法和品质允收标准的情况下进行验收。 1.3 检验项目与方法 1.3.1 外观检测 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进行验证。 1.3.2 尺寸检测 一般用卡尺、千分尺、塞规等量具验证。 1.3.3 结构检测 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验证。 1.3.4 特性检测 如电气的、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1.4 检验方式的选择 1.4.1 全检方式 适用于来货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公司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1.4.2 免检方式 适用于低值、辅助性材料或经认定的免检厂来料以及生产急用而特批免检的,对于后者IQC应跟进生产时的品质状况。 1.4.3 抽样检验方式 适用于平均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料。 样本大小:批量的10%(不少于20件),允收数AC=0,拒收数RE=1。 1.5 检验结果的处理方式 1.5.1 允收 经IQC验证,不合格品数低于限定的不合格品个数时,则判为该批来货允收。IQC应在验收单上签名,盖检验合格印章,通知货仓收货。

若不合格品数大于限定的不良品个数,则判定该送检批为拒收。IQC应及时填制《IQC退货报告》,经相关部门会签后,交仓库、采购办理退货事宜。同时在该送检批货品外箱标签上盖“退货”字样,并挂“退货”标牌。 1.5.3 特采 特采,即进料经IQC检验,品质低于允许水准。IQC虽提出“退货”的要求,但由于生产的原因,而 做出的“特别采用”的要求。 若非迫不得已,公司应尽可能不启用“特采”。“特采”必须由总经理批准,可行时还必须征得客户的 书面许可。 1.5.3.1 偏差 送检批物料全部不良,但只影响工厂生产速度,不会造成产品最终品质不合格。在此情况下,经特批,予 以接收。此类货品由生产、质检单位按实际生产情况,估算出耗费工时数,对供应商做扣款处理。 1.5.3.2 全检 送检批不合格品数超过规定的允收水准,经特批后,进行全数检验。选出其中的不合格品,退回供 应商,合格品办理入库或投入生产。 1.5.3.3 重工 送检批几乎全部不合格,但经过加工处理后,货品即可接受。在此情况下,由公司抽调人力进行来 货再处理。IQC对加工后的货品进行重检,对合格品接受,对不合格品开出《IQC退货报告》交相关部门办理退货。此类货品由IQC统计加工工时,对供应商做扣款处理。 1.6 紧急放行控制 1.6.1 紧急放行内涵 a. 紧急放行的定义 紧急放行是指生产急需来不及验证就放行产品的做法,称为“紧急放行” b. 紧急放行条件 产品发现的不合格能在技术上给以纠正,并且在经济上不会发生较大损失,也不会影响相关、连接、相配 的零部件质量,可紧急放行。 1.6.2 紧急放行的具体操作步骤 1.6. 2.1 应设置适当的紧急放行的停止点,对于流转到停止点上的紧急放行产品,在接到证明该批产品合 格的检验报告后,才能将产品放行。 1.6. 2.2 若发现紧急放行的产品经检验不合格,要立即根据可追溯性标识及识别记录将不合格品追回。 2.过程检验: 过程检验(IPQC)指来料入仓后,至成品组装(或包装)完成之前所进行的质量检验活动。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加强产品生产现场品质的管控,有效的控制和降低潜在的质量风险,确保生产过程中产品品质处于受控状态。 2.适用范围 适用本公司所有产品的从领料生产到包装完成各工序的检验。 3.检验依据 产品图纸、检验指导书、样品、装配工艺等产品资料文件。 4.检验程序 4.1.物料入场检验 1.1人员及职责 装配线设置物料专员,负责从仓库领取当天装配水炮所用物料,分配不同物料给不同工位装配人员。 1.2具体工作内容 1.2.1从仓库领取装配所需的物料。 1.2.2清点物料数量,分配物料给各个工位。 1.2.3检查物料的质量,包括规格型号、外观、一致性、性能等,检验无误后,开始组装。 2.部件组装检验 2.1自检 装配人员每装配完成第一个部件后,进行自检合格后在装配剩余部分,整批装配完成后逐个进行自我检验,全部无误后,才能流到下一工序。 如果组装的部件有一部分部件组成,则装配人员需要对上一工序的部

件进行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2互检 装配人员在一批部件自检完成后,要求相邻工序装配人员或下一工序装配人员给做互检,互检完成后,检验人签字确认。 2.3巡检 4巡检是生产过程中,检验员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巡回检验,质检员对产品进行抽样家宴,目的是为了防止成批不合格品的发生或工艺发生异常。 检验员对个生产工序产品品质状况进行巡回检查,在巡检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物料加工的工位、常换人、有新人上岗的工位以及关键工位,如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生产管理负责人进行改善。 巡检过程中同时注意操作人员是否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如发现操纵人未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应立即要求作业人员改善。检验员有权对不符合规定的操作,现场易引发质量问题和生产效率的操作,要求进行整改。 5.不合格的处理方法 5.1由自检、互检发现的由装配人员引起的不合格品,由装配人员自行返工维修,返工后的产品需要重新检验。返工返修仍然不能解决的,可以做报废处理。 5.2巡检发现不合格品,必须标识隔离单独存放,进行集中统一处理。并调查原因,改进装配流程、方法。 6.出现以下情况,检验员可以拒检 6.1 使用未按周期检定或校准的仪器、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

室内环境检验检测作业指导书(全套)

####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环境检测与监测室作业指导书 室内环境 文件编号: 版本号: 编制: 批准: 生效日期: 目录

第一章采(抽)样 第二章甲醛的测定 第三章氨的测定 第四章苯的测定 第五章 TVOC的测定 第六章氡的测定 第七章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的测定 第八章检测项目的限量标准 第九章“三废”处理方法 第一章采(抽)样 布点 布点应具有代表性,首先应保证抽取样本间(工程验收)有代表性,其次保证样本间内所

设点有代表性(两点以上)。 布点数目依据所检测房间面积而定,50㎡以内布一个检测点,50-100㎡布两个检测点,100㎡以上布3-5个检测点。 一点采(抽)样时布点在中心点,两点以上视房间结构而定,除平行样外不可布成平行点,要保证各点代表性,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检测点须距内墙面不小于,距楼地面高。 现场布点位置依检测方案位置设定,检测点编号应与检测方案中编号一致,若确需调整,需在方案和采(抽)样记录中注明,并在布点图中标明,采(抽)样点数不可改变。 当房间内有两个及以上检测点时,以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现场检测布点参照执行。 采(抽)样条件 采(抽)样现场未经投入使用,没有人为添加的污染物。 现场周围环境没有影响采(抽)样的干扰因素,如振源、辐射等。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游离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化合物( TVOC)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小时后进行。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氡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24小时后进行。 采(抽)样数量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采(抽)样方法 甲醛 采用吸收液法采集样品,以酚试剂作为吸收液,用内装 5 ml吸收液的气泡吸收管,以

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作业指导书的操作流程

三、操作规程 (一)外观检测员 1、维护好外检区的检测秩序; 2、指导客户填写车辆登记表; 3、对照行驶证信息,确认外检表内容和车辆信息是否相符; 4、检测车辆要检查轮胎有无明显缺气,左右气压是否一致,轮胎有无裂痕及划伤,是否夹有杂物及过多沙石; 5、检查车辆进、排气系统,发动机变速箱和冷却系统,不得有任何破损、泄漏,车辆的发动机变速箱和冷却系统等应无液体渗漏; 6、确定车辆驱动形式,断开ABS和防侧滑(ASR),和引车员做好交接,提醒引车员驱动形式; 7、检查车辆的机械状况,无影响安全或引起试验偏差的机械故障; 8、关闭空调、暖风,音响等附属装备,装备牵引力控制装置的车辆应关闭牵引力控制装置。受检车辆不能载客,也不能装载货物; 9、判断受检车辆所适用的检测方法。 (二)录入员 1、熟悉汽车检测工艺流程、检测业务和检测技术; 2、熟练操作计算机,熟悉本公司的检测业务范围内的机动车相关参数,耐心答复解释送检车辆单位提出的询问,做好对外窗口的文明服务; 3、开启计算机及服务器电源,对设备进行预热,并填写开机记

录; 4、信息录入做到迅速而准确; 5、核对外检单信息,对照车辆行驶证信息确定检测方法,并准确无误的录入信息并入库; 6、对外地转入,异地委托审验的车辆,应符合相关检测要求,并留行车证或车辆登记证书证书复印件; 7、严格遵守《安全用电管理制度》和《登录计算机操作规程》。 (三)操作员 操作员负责电脑仪器的操作,引导引车员、辅助员完成检测工作。 1、设备预热 (1)在开检前半小时打开控制柜后面的电源开关,开启电脑、测控仪和尾气分析仪,启动检测程序,按照电脑提示输入正确的操作员用户名和密码进入检测程序,进行检测系统预热,测功机预热时间为10分钟,分析仪预热为15分钟。填写开机记录。 (2)对台架进行加载滑行和空载滑行试验(每天一次)填写使用记录。并上传。 (3)对五气分析仪进行校准(调零,密封性检测,低流量检测)(每天一次)填写使用记录。并上传。预热完毕后,分析仪进入清零、检漏程序,此时应堵住尾气取样探头,检漏过程为17秒,如有漏气,系统会提示“有泄漏,请堵塞取样探头”,并重复进行检漏程序,如无漏气系统会提示“无泄漏”, (4)对流量计进行校准和自检,(流量检测,流量计【O2】量

目视检验作业指导书

目视检验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金属常压罐体目视检验的方法及人员等技术管理要求。 2 编制依据 2.1 GB18564.1-2019 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第1部分:金属常压罐体技术要求 2.2 NB/T4701 3.7-2012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7部分:目视检测 2.3 ISO6520.1-2007焊接和相关工艺金属材料中几何缺陷的分类第1部分熔焊 2.4GB150.4-2011压力容器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 3人员要求 3.1从事目视检验人员必须经过VT的培训,有半年以上工作经验方可独立上岗操作。 3.2检测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相关标准要求(如:GB/T1856 4.1、GB150、GB25198、JB/T4734、JB/T47003.1等)。 3.3检测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相应的焊接工艺。 3.4检测人员必须满足NB/T47013.7要求(如每12个月检查一次视力),且应当有足够的视力和颜色分辨力。 4 检测条件 4.1被检工件表面的光照度至少达到500Lx,对于必须仔细观察或发现异常情况并需要作出进一步观察和检测的区域则至少要达到1000Lx的照度。 4.2眼睛距离被检区域的距离应不超过600mm。

4.3眼睛与被检工件的夹角应大于30o。 4.4为达到最佳检测效果,照明条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使照明光线方向相对于观察点达到最佳效果; ●避免表面眩光; ●优化光源的色温度; ●使用与表面反射光相适应的照度级。 5环境要求 5.1作业场所应避免潮湿,场所应整洁宽敞。 5.2检验环境光照度应至少达到500Lx,对于必须仔细观察或发现异常情况并需要作出进一步观察和检测的区域则至少要达到1000Lx的照度。 6检测设备 6.1检测量具:钢直尺、游标卡尺、塞尺、焊接检验尺。 6.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为2~5倍,应尽量有刻度,放大镜的选用按GB/T20968执行。 6.3其他检测仪器:成型样板、镜子、照相机等。 7检测程序 检查范围应按GB18564.1及文件资料中的规定进行,检测前应将罐体及附件清理干净以符合检测要求。 7.1罐体及附件外观检测 按GB18564.1及文件资料中的规定进行检查罐体及附件,可以借助铜锤等辅助工具进行检查,当发现变形、开焊等重点部位,应在予以记录。7.2焊缝的外观检测 7.2.1焊缝的外观特征(形状和几何偏差)必须满足GB150.4的要求。焊缝表

轨道车辆巡检作业指导书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578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A Group Or Social Organ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 o Abide By The Rules Or Rules Of Action And Require Its Members To Abide By Them. Different Industries Have Their Own Specific Rules Of Ac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Goals According T o The Plan And Requirement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轨道车辆巡检作业指导书通用范本

轨道车辆巡检作业指导书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团体或社会组织中,需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并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都有其具体的做事规则,目的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1.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范了轨道车辆巡检作业的程序和标准。 1.2本规定适用于轨道车辆定期巡视检修作业。 2.作业准备 2.1人员:动力设备车间主管轨道车辆检修工程技术人员、轨道车检修人员。 2.2工具:轨道车辆检修工具。 2.3材料:轨道车辆相关配件。 3.安全注意事项 3.1作业必须在轨道车辆静态情况下进行。

质检作业指导书

质检作业指导书

精密数控综合加工中心 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版本/版次:A/1 总页数:5页 文件编号: 生效日期: 编制:审核:核准:

精密数控综合加工中心品质管理工作细则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文件 编号 版本/ 版次 A/1 页 次 2/5 生效 日期

文件修改记录 制定/修订日期修订内容摘要页次版本/版次总页数 制定审 核 批 准

精密数控综合加工中心品质管理工作细 则 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 号 版本/ 版次 A/1 页 次 3/5 生效日 期

精密数控综合加工中心品质管理工作细则 文件编号 1、目的:本作业指导书是为规范制程检验的流程以及发现问题的处理程序,确保公司产品在加工 过程的质量控制。 2、适用范围:所有产品的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按此作业指导书执行。 3.职责和权限 3.1、品保部负责产品加工过程的各工序的首件确认和制程巡检; 3.2、车间技术员或操作员负责首件的自检和送检,负责处理品保部判定的不合格品;负责 生产现场的不良品标识。 4.程序 4.1首件检验 4.1.1、首件检验的时机: A )新产品投入生产时,必须做首检; B )停机超过4个小时以上时,必须做首检; C )机器设备修理后或夹具修理后,必须首检; D )正常生产时,换生产其它产品时,必须做首检; E )临时要求做首件的情况。 4.1.2、车间按订单要求进行安排生产时,如有4.1.1的情况时,由车间技术员或班组长 先自行调整好设备和夹具试生产3-5PCS 产品进行自行确认,经自行确认合格后,开出《首件检验报告》和产品传递给车间质检人员进行确认,经车间质检人员确定合格后,签样和签报告后,才可批量生产。并且把签样和报告置于设备的明显处,便于自检。如果车间质检确定为不合格时,车间技术员或班组长必须调机或找相关人员跟踪解 决,直至合格后才可批量生产。 4.2制程巡检 4.2.1制程巡检的时机与频次 A )当首件判定合格后,质检员必须对生产过程的各工序进行巡回检查,主要是通过技术要求 、图纸和作业指导书对生产过程产品进行判定,指导员工进行有效生产; 制 定 审 核 批 准

检验作业指导书

广东宝贝儿婴童用品实业有限公司 BBE/WI-01 作业指导书 受控状态:编制: 分发号:A/0 审核: 发布日期: 2014年11月15日 生效日期: 2014年11月30日批准: 广东宝贝儿婴童用品实业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一、修改记录 (2) 二、原料检验标准 (3) 三、辅料检验标准 (5) 四、首件检验规范 (6) 五、巡回检验规范 (8) 六、成品检验规范 (9) 七、出厂检验操作规范 (11) 八、干燥箱操作规程 (15) 九、电子天平操作规程 (16) 十、注塑机操作规程 (17) 十一、吹瓶机操作规程 (19)

二、原料检验标准 PP树脂: 1、合格供应商评审 1.1 供应商是否有提供营业执照; 1.2 供应商是否能提供产品检验报告; 1.3 对产品的价格、供货的及时性进行评价。 2、检验依据:《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GB 9693-1988。 3、原料检验 3.1感官指标: 本色颗粒,不得有异味、异嗅、异物。 3.2规格型号 应符合采购要求。 4、抽样方案 每批取50kg进行检验。

PET树脂: 1、合格供应商评审 1.1 供应商是否有提供营业执照; 1.2 供应商是否能提供产品检验报告; 1.3 对产品的价格、供货的及时性进行评价。 2、原料检验 2.1检验依据:《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卫生标准》GB 13114-1991 2.2感官指标: 白色颗粒,不得有异味,异臭、异物。

三、辅料检验标准 包装袋检验标准 1、合格供应商评审 1.1 供应商是否有提供营业执照; 1.2 供应商是否能提供产品检验报告; 1.3 对产品的价格、供货的及时性进行评价。 2、辅料检验 外观:袋质均匀、平整、无皱折;无杂质、无污迹。塑料袋应无气泡、缩孔、针孔等缺陷。

站内巡检作业指导书

站内巡检作业指导书 一、作业前准备 1、按要求劳保着装。 2、准备巡检工具:抹布、防爆扳手、可燃气体检测仪。 3、携带巡检记录和碳素笔,巡检一项及时纪录。 二、操作步骤 1、按时进行巡检,确保巡检无遗漏。 2、观察减压撬进口压力和温度,确认设备的工作压力温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有无超温、超压现象。 3、检查减压撬过滤器压差,确认过滤器工作是否正常。压差表指针在绿区表示正常,黄区表示需要清理,红区表示必须清理或更换滤芯。 4、观察减压撬流量计工作是否正常,按照用气时间段和现场流量的大小分析下游用气是否正常。 5、减压撬伴热带开启时用手摸伴热带,确认伴热系统工作正常, 防止设备发生冻堵、冻伤等情况。 6、检查减压撬出口压力、温度是否正常。根据岀口压力判断调压器工作状态是否良好。 7、查看加臭机泵是否有效工作。加臭机压力应在规定范围内(2、0—4、OMPa)o

8、查看加臭剂液面是否在合理范围内,是否有漏油、漏液现象。 9、观察母站计量撬流量计工作是否正常。并查看压力,对减压撬出口压力进行对比。 10、查看消防器材是否完好,整洁。 11、查看锅炉运行情况,如在运行时观察出水温度、进水温度应与锅炉设定值相符,燃气压力是否正常。 12、查看发电机运行情况,如在运行时观察油箱油位、输出电压。 13、认真填写场站巡检记录和运行记录表。 三、注意事项 1、场站巡检应统一巡检时间出发,保证数据准确,利于峰值计算、流量统计。 2、将流量计标况累计流量、标况瞬时流量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 便于统计、分析及存档。 四、事故状态操作 1、站区燃气设备发生火灾,如果处于初期可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如果不能扑灭,迅速撤离,报警并逐级上报领导。 2、电器仪表设备发生火灾首先切断总电源,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检测作业指导书医学检验

《文件已阅声明表》 《Procedure circulation form》 文件名称: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检测作业指导书表号: KM-MP03?02?02已阅声明:本人承诺已了解此文件中的相关内容,今后的工作中将严格按照此文件执行,不随意对外传阅此文件,如有因与文件不相符的操作,责任由本人承担。 (I have understood the relevant content of the will keep the document secret and be responsible to properly perform procedure) 阅读人签名表 签名(SIGNATURE)签名日期(DATE)姓名(NAME)职务 (POSITION) 《文件修改记录页》

《Procedure amendment form》 序号NO. 页码 (Page) 内容更改说明(Description of Modified contents) 审批人 (Approved by ) 批准生效日期 (Approved date) 1 换版 《文件信息表》 《Procedure information form》

文件名 Title of DOC.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检测作业指导书 版本号(Edition No.) Edition 生效日期(Operative date) 2008-03-13 文控部门 (Doc. Control Dept.) 实验室文控室 回顾日期/签名 (Review date /signature ) 回顾日期(Review date) 回顾人员签名( Signature ) 替代文件(Replaces)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检测作业指导书Edition 存放地点(Location)/持有人(Holder)No. Location(Holder) No. Location (Holder)1诊断部文控室(陈彬) 2 发光室(段学成) 作者签名/日期(Author signature/date) 陈鲜美 审批人签名/日期 (Authorized by : Signature/Date) 陈建波 接收人签名/日期 (Receiptor/Date) 副本数(Copy No.) 本文件是第个文件拷贝 / 共发放 2 个文件拷贝。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检测作业指导书 (Analysis of SHBG by IMMULITE 1000) 1. 原理(Test principle): 固相、学发光免疫量度检测法(a solid-phase, chemiluminescent immunometric

巡检作业指导书

版本号:文件名称文件编号: 泽科集团重庆物业 服务有限公司巡检作业指导书 修改状态:生效日期: 巡检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员工巡检制度,并能主动发现和解决管理区域内的工作问题,提升物业服务品质。 2范围 5.2.1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及各管理处的日常巡检及夜间巡检。 3检查方式及职责 3.1贴心管家对所管辖的物业区域,在上班期间采用外出巡查并记录于《现场 巡检记录表》的方式进行,贴心管家每天至少一次,值班经理每周至少两次。 3.2各主管每周至少一次巡查小区及各部门工作情况。 3.3各主管每天必须检查一次本部门员工工作开展情况及相关记录,事件处 理。 3.4品质管理部每月必须组织相关主管人员带队全面详细检查小区并给出检 查报告,对存在的问题要求限期纠正或公告处理。 3.5品质管理部负责每月必须分别对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次抽查。 3.6按照《现场巡检记录表》格式进行记录,应做到清楚与客观,应有具体时 间、位置、状态、检查人和责任部门等。 3.7综合管理部负责协助和督导相关部门巡检次数。 3.8巡检人亲自负责处理巡检所发现的问题跟踪及分派,并记录及监督过程。 3.9所有员工都负有向上级及时汇报巡检情况的责任。 3.10贴心管家以区域为单位进行检查,检查频率不得少于每1天1次。 3.11夜间检查人在规定的时段内可根据本人的工作安排,选择其中某一天夜 间进行检查,但事先应告知本管理处经理。如检查人在规定的检查时段内有连续2个节假日的,应安排在节假日夜间进行检查。 3.12应注意避免节假日(特别是周末)无人夜间检查的情况,并可根据实际 情况规定各检查人的具体检查时间。

3.13管理处根据人员情况,将值夜班人员进行分排并随每月班表一起公布。 3.14各检查人在《排班表》下发后,如因病、休假、出差等原因无法执行, 应向直接上级主管说明并安排与其它员工调换,若无故未按制度规定检查,按旷工处理。 3.15夜间检查应在每日凌晨零点至七点之间进行(检查时间不得少于两小时,覆盖小区所有岗位区域,各部门均应检查相关内容),检查人在当日上午工作后即可休息,次日按正常作息时间工作。 4检查要求---日常巡检 4.1对公区重要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如安防设施、消防设施、电梯、楼 道照明。 4.2对员工的工作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如仪容仪表、精神面貌、服务流程及工 作标准的执行及各部门表格的书写是否规范、有无按照制度执行表格的书写等。 4.3对客户阶段性反映或投诉事宜的检查:如园区敏感问题、员工的服务态度 等。 4.4对园区整改类事项的关注、检查。 4.5检查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及现象,能现场解决应及时解决,对员工的言与 行应及时提醒或纠错,或者将结果与现象记录于《现场巡检记录表》继续跟踪落实。 4.6检查车库车辆的停放是否规范,队员的管理是否到位及车库收费是否正常 等 5检查要求---夜间巡检 5.1对公区重要设施、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如:发电机房、水泵房、配 电房、生化池等。 5.2对员工精神状态及工作标准进行检查:如安全护卫中心各巡逻岗(公寓楼 含车库岗)签到情况,早班保洁员到岗和打卡情况等。 5.3对园区公区照明、土建、清洁状况等情况进行检查(公寓含商铺)。 5.4对安全护卫中心主管、班长的巡检记录进行抽检。 5.5解决处理园区各类突发应急事件。

IPQC制程巡检检验规范

IPQC制程巡检检验规范 一、为了规范IPQC制程品质控制重点及作业方法,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有效控 制,特制定本流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内的IPQC检验工作。 三、定义 (1)IPQC:即生产过程品质控制,是指领料生产以后,到成品加工完成时的品质管理活动。 (2)BOM:物料清单。 (3)首件:生产过程每批量,经自检合格的第一件成品或材料变更,工艺变更后自检合格的第一件成品,必要时数量可为2-5PCS或一箱。 四、职责 (1)品管部IPQC依据本文件规定对生产过程品质进行检查控制。 (2)IPQC对异常现象进行确认: 1.若异常现象IPQC能够立即判定原因,并且能够解决,则与生产组长一起制定纠 正措施并执行,IPQC进行跟踪验证,验证数量不少于20PCS无问题方可正常生产。 2.若IPQC不能立即判定原因,则立即通知上级。 3.找出真正的不良原因之后,相关的责任单位应在二个工作时之内给出纠正措施, 四工作时内给出预防措施;IPQC跟进改善措施实行后的50PCS(若批量小于 50PCS则需跟踪同型号下一批次的生产),以确定改善措施是否有效,如果措施有效,对此不良问题结案,必要时将措施纳入相关作业文件;如果改善措施无 效,责任单位重新制定改善措施;直到经跟踪验证有效为止。 4.若半小时内不能分析出异常原因,则品管立即要求生产停止,对已生产的产品 进行标识并隔离,并做好标示。 五、作业程序 (1)巡检频率及方法:

1.IPQC巡检频率为每1小时巡检一次,每次对每个管制点进行一次检验。 2.对重点岗位及易防错误岗位,不定时进行巡检。 (2)检验前准备:作业前IPQC需熟知和理解产品规格书,BOM表及相关检查工作指引,了解产品的功能及检测重点,对照样品和规格资料,掌握相关检测方法;(3)熟悉装配作业指导书及相关标准; 1.生产作业规范监控:根据BOM表、规格书、样品监督生产线的物料使用状况,包 括物料的使用有效期、使用规则等等。 2.监督各工具,仪器设备的检查、校验和记录状况,是否在合格状态下使用,例如: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 3.依产品规格资料、装配作业指导书等资料监督各作业岗位是否按标准作业,如测试 仪器的参数设定、换料记录等; 4.监督生产线测试岗位、修理岗位是否有不良品标示和区分; 4.1不良品摆放是否规范; 4.2监督和确认包装方式是否正确,包括产品包装标识、型号、箱数、数量、包装方 法和包装外观; 4.3对生产线返工状况进行全过程跟踪确认; 4.4在生产人员每次换拉时,随机抽取3-5种物料与工位和相应的作业指导书比对。 六、本规范解释权归品质部。 七、本规范生效日期2015年6月15日。 编制:孙玲玲审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