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心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心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心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心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了解病人心脏及循环情况、既往治疗过程、用药及有无药物过敏反应等。

2、协助自理能力较差的病人完成心肺功能、心电图、心导管、超声心动、磁共振、胸部影像及生化等检查。

3、减轻心脏负荷适度安排病人的活动与休息,对不能独立完成的活动,给予适当的协助。保证充足的睡眠。

(1)对呼吸困难、肺动脉高压、发绀的病人及时给予氧气吸入。

(2)半卧位,减轻呼吸困难,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3)鼓励病人多食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常。

(4)避免激动,保持良好心态。

4、长期应用利尿剂的病人,鼓励多食动物蛋白及含钾高的食物。

5、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6、水肿明显者,遵医嘱给予低盐饮食。

7、服用洋地黄及利尿剂者,注意副作用的观察及护理。

8、指导并教会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及腹式呼吸的方法。

9、指导病人缓慢深吸气后缩唇吸气,可将气管内的分泌物由下往上推,使下呼吸道的分泌物上移而咳出,利于肺扩张,预防肺不张。

10、术后由于留置各种管道,活动受限,为预防并发症,向病人讲解翻身及肢体活动的重要性。

【术后护理】

1、入住监护病房,按全身麻醉护理要点

2、定时监测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呼吸、心电图及体温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3、持续心电监测,观察有无传导阻滞,心房纤颤、室性心

动过速等症状,术后常规做全导联心电图。

4、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观察病人是否存在与呼吸机对抗,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等。拔除气管插管后血气值应保持在正常范围。

5、带气管插管的病人,定时吸痰,拔管后每1~2小时协助深呼吸及咳嗽1次,定时给予雾化吸入;无法自行咳痰者,协助咳痰并观察痰液的颜色。

6、定时观察尿量的变化,是否存在因循环血量不足而造成的少尿或无尿,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7、在心电监护下指导病人进行活动,术后第一天,协助病人床上坐起;第二天可在床旁椅上坐数分钟;第三天协助病人床边走动,一旦出现疲乏、气急、脉率过快等症状应立即停止。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

1、针对具体病人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并根据病情变化进行适当增减。

2、给予心电、血压(有创和无创)、体温、呼吸、等监测观察病情变化,做好重症护理记录。

3、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病情必要时定时吸痰。

4、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及器械。

5、对于躁动病人给予必要的约束,并挡好床档。

6、做好皮肤护理,每2小时翻身按摩一次,防止压疮发生。

7、对于意识清楚病人做好心理护理。

8、口腔护理每日2次。

9、尿道外口护理每日2次。

10、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每8小时总结一次。

11、严格执行床旁交接班制度。

体外循环围手术期护理

【术前护理】

1、协助病人完成心、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胸部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项检查。

2、心力衰竭的病人,遵医嘱应用多巴胺、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扩张药物进行治疗,待好转后接受手术治疗,术前一天复查心电图与血清电解质。

3、严重肺动脉高压的病人,遵医嘱持续静脉滴注硝普钠,同时间歇或持续给予氧气吸入。

4、有明显贫血或低蛋白血症者,遵医嘱给予输血。

5、发绀严重的病人,遵医嘱术前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和碳酸氢钠溶液,以稀释血浆和纠正酸中毒。术前一周开始间断吸氧,并保证休息。

6、冠心病病人术前3-5天,停服抗凝剂、洋地黄、奎尼丁、利尿剂等药物,给予氯化钾口服。

7、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病人,观察血压、血脂及血糖的变化。

【术后护理】

1、体外循环后,待病情稳定后送入监护室。运送途中应用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

2、病人至监护时后,立即监测心电图或心电示波、动脉压、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接通静脉压测压管和各种输液通道。并观察尿量、心包和纵膈引流管是否通畅等。

3、定时监测神志、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

4、监测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心排量和体、肺循环阻力、周围循环状况等。

5、监测心包纵膈引流量、波动情况及尿量等。

6、听诊双肺呼吸音。

7、监测动脉血气、血清电解质和血常规等。

8、观察肺部变化及气管插管的位置。

9、维持循环稳定,根据病情遵医嘱补充血容量,加用或加大正性肌力药物用量。

10、术后常规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根据动脉血气分析,调整

呼吸机参数。及时清除呼吸道痰液和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和湿化。

11、停止辅助呼吸时病人应神志清楚、循环稳定、无室性心律失常、无继发性出血、无肾衰等并发症。

12、长时间辅助呼吸者(>72小时),定时放松气管插管气囊,长时间机械辅助者氧浓度不宜超过40%。

13、拔出气管插管后,协助病人咳嗽排痰,必要时行鼻导管吸痰,面罩吸氧。

14、持续监测心电变化,遵医嘱处理心律紊乱、维持心率在80-100次/分。

15、遵医嘱利尿、补钾,维持电解质在正常范围。

16、保持心包和纵膈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量和性质。引流量少于100时可拔除引流管。

17、定时观察体温和血常规的变化。

18、其他同胸部手术后护理要点。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病人护理

(一)护理

【概念】

是指存在于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先天性异常通道,位置在左锁骨动脉远侧的降主动脉峽部和左肺动脉根部之间。

【评估要点】

1、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是否有青紫,何时发生、与活动、哭闹的关系,是暂时的还是持续的。

3)有无反复呼吸道感染史。

4)活动后有无呼吸困难、乏力、气促,易出汗发绀等。

2、生长发育状况

3、家长对动脉导管未闭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4、自理能力。

【护理措施】

1、按心血管外科病人一般护理要点。

2、术前护理按心脏病人术前护理要点。

3、术后护理

(1)呼吸机辅助呼吸,待病人完全清醒后可拔除气管插管,改用口罩雾化氧吸入。但合并肺动脉高压或肺动脉高压下降不满意时,需延长呼吸机辅助时间。

(2)拔除气管插管后,定时协助病人翻身,并配合有效的胸部理疗,鼓励其深呼吸、咳痰,防止肺不张。

(3)早期常出现暂时性血压升高,为防止输入胶体后血容量增大,原则上不输血或血浆等胶体制品。

(4)观察病人有无高血压脑病、视力损害、左心衰竭及肾脏损害等症状。术后血压应维持在正常或偏低水平。血压高时用微量泵输入硝普钠,输注过程中检查局部皮肤有无药液外渗。并根据血压状况调整微量泵输入速度,更换时要迅速准确,避免操作不当引起血压波动。

(5)血压高,遵医嘱给予处理。

(6)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病人,遵医嘱持续给予镇静剂,防止高血压危象。

(7)定时挤压胸腔闭式引流管,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和温度,若引流速度过快,管壁发热,立即通知医生,并作好二次开胸止血的准备。

(8)拔除气管插管后嘱病人发声,若发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防止病人因饮水误吸,继发肺部感染。饮食以普食、米糊等黏稠食物。

4、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封堵术)护理要点

(1)术后平卧24小时,穿刺部位沙袋压迫12小时。

(2)观察穿刺部位出血、渗血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3)定时听诊心脏杂音,尤其注意是否已消或重新出现的杂音。

(4)观察尿液颜色及睑结膜颜色的变化,发现溶血现象,及时通知医生。

【健康指导】

1、术后1个月内禁止剧烈体力活动。

2、遵医嘱按时服药。

3、结合病情,适当安排活动。

4、按时进行预防接种,预防感冒。

(二)房间隔缺损护理

【概念】

指左右心房之间的间隔先天性发育不全,遗留缺损而导致的、存在于两心房之间的异常通路。

【评估】

1、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有无反复呼吸道感染。

(3)有无口唇、甲床发绀、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等心表现。

2、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3、自理能力。

【护理措施】

1、按心脏、血管手术病人一般护理要点

2、术前护理

(1)注意保温,预防感冒。

(2)对房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者,吸氧2~3次/天,每次30分钟。

(3)遵医嘱及手术要求做好术前准备。

3、术后护理

(1)术后早期控制液体的速度及量,定时听诊呼吸音,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

(2)低心排综合症多见于术前心功能差、年龄大或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者,保证血管活性药物准确、及时的输入,并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尿量及末梢循环情况。

(3)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常见为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结性心律、房颤和房室传导阻滞。密切观察病人心率、心律的变化,配合医生做相应的处理。

(4)结合病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5)对活动不便的病人,及时给予生活上的协助。

4、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封堵术)护理要点

(1)封堵术前至少2天开始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封堵术前应进行核实。

(2)术中随时清除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并监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3)由于封堵器的导管从右心房进入,易诱发心率失常,常有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和心房颤动等,定时监测心率、心律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4)若病人突然出现胸痛,发绀、气急、呼吸困难等肺动脉栓塞症状,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

(5)手术多在房内操作,气栓、血栓或其他栓子有可能经右房进入循环引起偏瘫、失语、末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应注意病人瞳孔的变化,对刺激的反应及肢体活动情况。

(6)术后卧床24小时,局部伤口沙袋压迫6~8小时。

(7)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8)做好抗凝治疗与护理。

【健康指导】

1、了解自己心功能情况,所用药物的作用、剂量、服用时间、注意事项、副作用等。

2、避免剧烈的体育活动,活动量以不引起疲劳为度。

3、食营养丰富的易消化饮食,适当控制盐的摄入。

(二)室间隔缺损护理

【概念】

指室间隔在胎儿期因发育不全,在左右心室之间形成的异常交通。

【评估】

1、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有无心跳加快、乏力的表现。

(3)有无口唇或甲床发绀、呼吸急促等表现。

(4)营养状况。

2、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3自理能力。

【护理措施】

1、按心脏、血管外科手术病人一般护理要点。

2、术前护理

(1)帮助病人尽快适应病房环境,减少恐惧、焦虑。

(2)注意保温,预防呼吸道感染。

(3)遵医嘱对呼吸急促的病人,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

(4)指导病人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少盐饮食。

(5)向病人及家长讲解术后进行有效呼吸、咳嗽和排痰的重要性,并教会其配合的方法。

(6)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

(7)保证充足睡眠,稳定情绪。

(8)术前1天晚灌肠,数日晨禁食水。

3、术后护理

(1)按麻醉、手术方法不同,按常温或体外循环术后护理要点。

(2)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或心率减慢时,静脉输入异肾上腺素及心肌营养药物。如术中已安置临时起搏导线,应启动起搏器,并进行监护。

(3)术后出现室性早搏>6次/分,遵医嘱静脉给利多卡因,必要时可重复3次,然后用2:1或3:1的利多卡因维持静脉点滴。

(4)肺动脉高压的病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肺高压危象的发生。

(5)术后早期应控制静脉输入晶体液量,以1(·H)为宜

(6)室间隔缺损合并其他心脏畸形护理

1)室缺合并肺动脉导管未闭的病人,做好肺动脉高压的护理。

2)室缺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人,严密观察、、心排出量()、尿量等,使、维持在保证有效心排出量的低水平,严格控制入量,遵医嘱应用利尿剂。

3)室缺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血压平稳,防止修补

处瓣叶的撕裂。

【健康指导】

1、减少剧烈活动,活动量以不引起疲乏、呼吸困难、胸闷等不适为宜。

2、避免过冷过热,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3、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4、进少盐食物,避免过饱及饮水量过多。

5、多食水果、蔬菜等纤维饮食,促进肠蠕动。

6、遵医嘱服用地高辛,服药前数脉搏1分钟,正常后服用。

(三)法洛四联症护理

【概念】

包括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在内的联合心脏畸形。

【评估】

1、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出生时有无缺氧、发绀、心脏杂音。

(3)出生后有无喂养困难、气喘、口唇、甲床青紫等及与活动的关系,有无蹲踞气促、突发昏厥或抽搐。

(4)有无反复呼吸道感染史。

(5)营养状况。

2、患儿及家长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3、自理能力

【护理措施】

1、按围手术期及心脏、血管外科手术病人一般护理要点。

2、术前护理

(1)根据患儿缺氧状况,制定适度的活动量,病情严重者,避免情绪激动及剧烈哭闹。当缺氧发作时,立即吸氧。

(2)做好保护性隔离,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

(3)多饮水,防止血液过于浓缩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而诱发缺氧发作。

(4)对大龄的患儿,采用能理解的方式进行必要的健康指导,如活动发生气促时,应蹲下或卧床休息,减少突发缺氧性晕厥或抽搐的发生。

(5)鼓励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少盐的饮食,可少量多餐。多吃蔬菜、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对重症患儿喂养要特别细心、耐心,少量多次。

(6)遵医嘱及手术要求做好术前准备。

3、术后护理

(1)按全身麻醉护理要点,呼吸机辅助呼吸并给予呼气末正压(),从0.55(4)开始,每2小时增加0.27(2),切忌瞬间加大值,以免出现气胸。

(2)监测呼吸机的各项参数(每分钟通气量、气道压力、吸入氧浓度、肺的顺应性等),特别注意气道压力的变化。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观察血痰的性质及量的变化。吸痰次数不要过频,防止躁动,必要时给予镇静药物。

(4)严格限制入量遵医嘱及时补充血浆及白蛋白。

(5)观察引流的量和性质,每小时记录引流的量及性质,当出现血性引流量大于4(·h),或胸腔引流突然中止等,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二次开胸急症手术的准备。

(6)带临时起搏器的患儿应固定好起搏导线,密切监测心率(律)的变化。

(7)调整药液输入速度的同时注意补充容量,使病人的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维持在最佳状态,注意用药效果的观察。

(8)术中使用超滤的患儿,术后应适当补充晶体液,以降低血液粘稠度。

【健康指导】

1、避免剧烈的活动,活动量以不引起疲乏、呼吸困难、胸闷等不适为宜。

2、合理安排患儿的饮食与生活,做到劳逸结合。

3、预防感冒。

4、遵医嘱服药。

心脏瓣膜病护理

【概念】

指心瓣膜、瓣环及其瓣下结构由于风湿性或非风湿性炎症、变性、粘连,先天发育异常、老年退行性变和钙化,以及冠状动脉硬化引起乳头肌、腱索缺血坏死、断裂等原因,使一个或多个瓣膜发生急性或慢性狭窄或关闭不全,导致血流机械障碍和反流。

【评估】

1、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了解以前治疗过程及用药情况。

(3)心功能情况。

(4)有无心悸、气促、疲乏无力、呼吸困难等症状。

(5)营养状况。

2、病人对手术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3、自理能力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协助病人进行化验和辅助检查。

2、必要时氧气吸入。

3、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鼓励病人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心衰者限制食盐的摄入,饮食以少量多餐为宜。

5、教会深呼吸及有效咳痰的方法。

6、讲解手术前后注意事项,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7、遵医嘱及手术要求做好术前准备。

术后护理

1、按全身麻醉病人护理要点

2、观察意识。注意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情况。

3、维护心功能,预防低心排的发生。

4、观察心率心律变化。

5、呼吸道护理。

6、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血清钾一般维持在4.5-4.8

7、心房纤颤的病人,观察肢体活动情况,鼓励病人在床上

进行肢体锻炼或尽早下床活动,预防血栓性静脉炎或肺栓塞的发生。

8、术后1-2天内每小时测尿量,正常的尿量不少于30毫升/小时。

9、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

10、加强营养,鼓励病人多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11、瓣膜置换术后第2天遵医嘱进行抗凝治疗,观察有无皮下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血痰、血尿等出血现象。

【健康指导】

1、更换机械瓣术后必须终身抗凝,注意预防血栓栓塞和出血。

2、按时服用抗凝药,根据血凝化验值调整抗凝药物。

3、出院前半年每1-2周复查一次,连续两次稳定,可延长每月复查一次,半年后改为2-3月复查一次,一年后可6个月复查一次。

4、慎用对抗凝有干扰作用的药物。

(1)增加抗凝作用的药物有苯巴比妥类、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氯霉素、新霉素。

(2)降低抗凝作用的药物有维生素K及止血药。

(3)如需使用上述药物,必须经医生指导后应用,并注意及时复查血凝,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

(4)肝炎、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热、甲亢等可导致口服药物敏感性增加,腹泻时药物吸收较差,须及时治疗以上疾患。

(5)若黑便、尿血、咳血、头晕、晕厥、胸闷、偏瘫等,应马上来医院复查诊治。

5、活有规律,预防感冒,避免劳累,防止受伤。

6、一般术后6-8月恢复半日工作,再逐步过渡到全日工作,心功能1级者可做轻至中度体力工作,心功能2级者,可做一般家务劳动或较轻工作,心功能3级以上者,心功能改善后再恢复工作。

7、已婚育龄妇女应服用避孕药3年,3年后欲怀孕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以保母婴平安。

8、服抗凝药后,妇女月经量一般不会增多,放环者可稍多些,如月经量异常增多,可减量1/8-1/4,但不可停药,待月经

过后立即恢复原剂量。

9、心功能2级以上者,遵医嘱服用地高辛0.5-1年,若心跳小于60次/分,应自动停药并立即就医。

10、服用排钾利尿药者,饭后服用氯化钾片剂,并多食富含钾的食物,如豆类、菌类、海藻类、莲子、辣椒及萝卜干。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护理

【概念】

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官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和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评估】

1、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史,是否接受过介入治疗。

(3)心绞痛发作的诱因、疼痛性质、时间及伴随症状。

2、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3、自理能力。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保持病室安静,注意休息,避免不良刺激,必要时吸氧。

2、随时观察病情变化,病人主诉不适或心绞痛发作,生活上给予照顾,嘱病人平卧吸氧,及时通知医生。

3、遵医嘱及手术要求做好术前准备。

术后护理

1、按全身麻醉病人护理要点

2、严密监测心电图

3、保持血压平稳。

4、测量血流动力学和血氧饱和度变化,持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并进行记录。

5、维持正常的体温,使末梢循环尽快恢复。术后早期积极复温,注意保暖,体温升高于38°时及时给予冰袋、擦浴或药物降温。

6、呼吸功能的维护。

7、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8、观察胸腔或心包腔出血。

9、肾功能的维护。

10、合并糖尿病的护理。

11、术后病人根据需要应用抗凝药物,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12、患肢护理。

13、结合病情变化及时给予心理上的疏导,解除焦虑。

14、鼓励病人进食富含维生素、纤维素且易消化的食物。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健康指导】

1、低盐低脂饮食,切忌暴饮暴食。

2、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应用缓泻剂。

3、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以备急用,注意药物的有效期。

4、遵医生制定的抗凝计划按时服药。如服用阿司匹林,应选用肠溶剂型,并在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粘膜的刺激。

5、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勿劳累,肥胖者应减肥。

6、保持良好心态,控制情绪激动,促进康复。

胸主动脉瘤护理

【概念】

是主动脉管壁因各种原因的损伤和破坏后引起的瘤样扩张。

【评估】

1、病情评估

(1)胸背部疼痛的性质。

(2)是否有呼吸困难。

(3)是否有声音嘶哑。

(4)生命体征。

(5)多排的结果,病变累及的范围。

(6)相关高血压及创伤感染病史。

2、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家属是否知道该病的风险。

3、病人是否恐惧、痛苦、烦躁、精神状态极差

4、是否合并血压下降、颜面苍白。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每日测量血压。

2、根据病情决定是否绝对卧床。

术后护理

1、同心脏手术后护理

2、平卧位。减少血流对吻合口的冲击

3、根据手术部位不同观察患者有无下肢瘫痪症状

4、观察有无全身出血症状,记录胸腔或心包纵膈引流液量。

5、及时给镇静剂

6、低盐饮食

7、监测血压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控制高血压,避免情绪激动。

2、嘱患者尽量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防止瘤体破裂

3、指导患者保持大便通畅,进食纤维素丰富饮食

4、嘱患者避免用力抬重物

5、出院后指导患者监测血压。

缩窄性心包炎护理

【概念】

心包慢性炎性变形成坚厚的纤维组织,使心脏在舒张期不能充分扩张,从而引起一系列循环功能障碍。

【评估】

1、病情评估

(1)测量静脉压。

(2)有无结核病史。

(3)有无水肿腹水。

(4)尿量。

(5)血钾情况。

(6)活动有无耐力。

2、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限制患者活动量。防止引起心衰。

2、低盐高蛋白饮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3、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控制心衰。注意观察用药反应。应用利尿剂记录24小时出入量。

4、大量腹水者间断适量放腹水,每次应小于2000毫升。静脉补充蛋白质。

术后护理

1、同心脏术后护理

2、监测,尿量,记录24小时出入量,控制液体入量,避免短时间内输液过多过快。

3、低盐饮食

4、应用利尿剂和洋地黄时,注意每日监测血钾及时补钾。

5、术后3日开始床旁活动,2周内限制活动量,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6、测量腹围。

【健康指导】

1、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劳。

2、指导患者饮食

3、指导患者正确记录出入量和正确测量腹围。

4、指导患者按医嘱正确服药。

CABG术后护理常规

心脏大血管外科ICU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护理常规 【冠心病】:是指各种原因造成冠状动脉官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使冠状动脉血流不同程度的减少,心肌血氧供应与需求失去平衡而导致的心脏病。外科治疗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护理评估】: 1、按体外循环术后评估 2、病史:有无高血压、心脏病史、吸烟史。 3、心绞痛类型及规律:评估心功能、EF值。 4、心电图:有ST段及T波改变。 5、辅助检查:冠状动脉及左室造影、超声心动图、胸片等。 【常见护理问题】: 1、围术期心梗与动脉痉挛、血运重建不完全有关。 2、低心排血量与术前心功能差及心脏手术有关 3、心律失常与心肌灌注及血容量不足有关 4、下肢组织灌注量改变与下肢大隐静脉取出有关。 【护理措施】: 1、按体外循环术后护理常规 2、围术期心梗的护理措施 (1)持续心电监测:观察有无ST~T弓背上抬、T波改变和心肌缺血情况,连续3天定时做床旁心电图检查,每天复查心肌酶、血清肌钙蛋白,以便及时发现异常给予处理。 (2)遵医嘱给予硝酸甘油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供氧。 (3)术后根据病人情况及时有效应用抗凝、抗聚类药物,确保血管桥的通畅,并注意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如出血、胃肠道不适等。 (4)保证氧供,必要时给予适当的镇静镇痛,减少心肌的耗氧。 3、循环维护 (1)持续监测心率、血压、脉压差、中心静脉压、监测心指数、心排血量体循环阻力和肺循环阻力,尽早发现低心排看,及时处理。 (2)遵医嘱应用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以增强心肌

收缩力、改善心功能与末梢循环。术后早期及时补充血容量,增加心输 出量,保持液体平衡。 (3)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充分镇静以提高氧分压,减少组织氧耗,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 (4)记录每小时出入量,监测尿量,观察有无肝脏肿大及胸腹腔积液。及时查血气,监测电解质及酸碱,保持内环境紊乱。 (5)观察体温及四肢末梢的情况,注意做好保暖工作。 (6)经补充血容量、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大者,循环仍无改善时,早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循环。 4、心律失常 持续心电监测,严密观察心律的变化,常见的心律失常为: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快速房颤。 (1)室性早搏注意补钾,维持血钾在4-4.5mmol/L,遵医嘱给予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2)窦性心动过速原因为,血容量不足,心功能不全或患者应激状态所致,给予 充分镇静,给予强心药物治疗。 5、下肢组织灌注量改变 (1)观察下肢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或感染迹象。 (2)术后用弹力绷带包扎下肢并观察颜色、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等情况。(3)抬高患肢15~30°,利于下肢静脉回流,预防组织水肿;间断活动患肢,防止血栓形成。 (4)术后24小时拆除弹力绷带。 6、合并糖尿病的护理:监测血糖,必要时给胰岛素,开始进食后,给予糖尿病饮食,并尽可能使用术前口服的降糖药及剂量。 【健康指导】: 1、保持心情愉快,切忌情绪波动,注意休息,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2、保持大便通畅,遵医嘱服用药物,教会患者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3、低盐、低脂饮食,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 【护理评价】: 1、无围术期心梗发生,或围术期心梗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2、病人能安全的度过术后危险期,无出血、酸碱紊乱等并发症发生。

肺叶切除术后的护理常规

肺叶切除护理常规 (一)主要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组织病变、手术、麻醉等因素有关。 2.低效性呼吸型态——与肺膨胀不全、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肺换气功能降低等有关。 3.焦虑/恐惧——与担心手术、疼痛、疾病的预后等因素有关。 4.疼痛——与手术所致组织损伤有关。 5.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哮喘发作、支气管胸膜炎、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二)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2)训练患者进行腹式呼吸。 (3)做心、肺、肝、肾重要脏器的功能检查。 (4)遵医嘱做好原发病的控制。 (5)呼吸道准备:戒烟,保持口腔清洁。 2.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呼吸道护理。 (3)术后当日禁食,术后第1日流食。 (4)使用足量抗生素,肺结核者继续抗痨。 (5)做好引流管的护理。 (6)术后24小时下床活动。

肺叶切除术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按一般胸外科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避免呼吸道感染,如有感染按医嘱用药控制感染。 3、如作上肺叶切除,需准备双管水封瓶一个或二个水封瓶。 4、支气管扩张和肺脓疡患者,要按病变部位指导病人进行体位引流,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 5、记录每日痰量。 (二)术后护理 1、按一般胸外科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2、常规吸氧,根据肺叶切除大小,考虑呼吸代偿情况,酌情增加氧量和时间。 3、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变化,术后4小时内,每30分钟测量一次,稳定后可延长间隔时间。 4、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胸腔出血情况,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及量,如发现病人呼吸困难、脉搏加快、颈部气管移位、呼吸音减弱、血压下降或引流量增多等,及时通报医生,并备好气管内插管、支气管镜、气管切开包及氧气。 5、注意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如体温上升,体位性咳嗽、吐咖啡色痰等,应及时通报医生。 6、为预防肺不张,应鼓励和协助病人咳嗽咯痰,必要时可用吸痰器吸出口鼻内分泌物。肺段切除术后早期咳嗽,往往有血痰咳出,应给予耐心解释,消除顾虑。注意双侧肺呼吸音。 7、全肺切除后的胸腔引流管,是作为肺内调节压力用,故应夹闭引流管,不能随便开放。如病人呼吸困难,同时气管偏移健侧较重,应通知医生,开放夹子,以调节胸腔内压力,开放时,嘱病人勿剧烈咳嗽。 8、输液速度一般每分钟20~30滴为宜,防止肺水肿。 9、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

心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心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了解病人心脏及循环情况、既往治疗过程、用药及有无药物过敏反应等。 2、协助自理能力较差的病人完成心肺功能、心电图、心导管、超声心动、磁共振、胸部影像及生化等检查。 3、减轻心脏负荷适度安排病人的活动与休息,对不能独立完成的活动,给予适当的协助。保证充足的睡眠。 (1)对呼吸困难、肺动脉高压、发绀的病人及时给予氧气吸入。 (2)半卧位,减轻呼吸困难,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3)鼓励病人多食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常。 (4)避免激动,保持良好心态。 4、长期应用利尿剂的病人,鼓励多食动物蛋白及含钾高的食物。 5、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6、水肿明显者,遵医嘱给予低盐饮食。 7、服用洋地黄及利尿剂者,注意副作用的观察及护理。 8、指导并教会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及腹式呼吸的方法。 9、指导病人缓慢深吸气后缩唇吸气,可将气管内的分泌物由下往上推,使下呼吸道的分泌物上移而咳出,利于肺扩张,预防肺不张。 10、术后由于留置各种管道,活动受限,为预防并发症,向病人讲解翻身及肢体活动的重要性。 【术后护理】 1、入住监护病房,按全身麻醉护理要点 2、定时监测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呼吸、心电图及体温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3、持续心电监测,观察有无传导阻滞,心房纤颤、室性心

动过速等症状,术后常规做全导联心电图。 4、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观察病人是否存在与呼吸机对抗,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等。拔除气管插管后血气值应保持在正常范围。 5、带气管插管的病人,定时吸痰,拔管后每1~2小时协助深呼吸及咳嗽1次,定时给予雾化吸入;无法自行咳痰者,协助咳痰并观察痰液的颜色。 6、定时观察尿量的变化,是否存在因循环血量不足而造成的少尿或无尿,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7、在心电监护下指导病人进行活动,术后第一天,协助病人床上坐起;第二天可在床旁椅上坐数分钟;第三天协助病人床边走动,一旦出现疲乏、气急、脉率过快等症状应立即停止。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慢性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评估】 1.呼吸衰竭的程度、类型。 2.神志、血压、呼吸、脉搏、尿量等。 3.心理状态。 【症状护理】 1.呼吸困难的护理,及时给予合理的氧疗。 2.咳嗽、咳痰的护理 (1)危重病人定时翻身拍背,协助排痰,给予无力咳痰的病人吸痰。 (2)如建立人工气道要加强气道湿化,根据医嘱给予气道内滴药。滴药后及时吸痰。 3.睡眠障碍的护理:出现烦躁不安、睡眠昼夜颠倒者,应注警惕病人出现了呼吸衰竭早期症状的表现。 4.肺性脑病的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神志、血压、脉搏、呼吸及皮肤粘膜、球结膜、尿量的变化。 (2)保持皮肤、口腔的清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危重病人取半卧位。定时翻身拍背,协助排痰。备好吸痰器和抢救物品。 (4)病情危重者需建立人工气道。 【一般护理】 1.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 2.急性发作时,护理人员应保持镇静,减轻病人焦虑。缓解期病人进行呼吸运动和适当身体活动。根据身体情况,让患者做到自我照顾和正常的社会活动。 3.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 4.密切观察呼吸衰竭的程度及血压、脉搏、尿量和神志。 5.根据医嘱给予合理氧疗。 6.严格限制探视,防止交叉感染。 【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缩唇腹式呼吸,改善通气。 2.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着凉。 3.戒烟,减少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 4.饮食采取少量多餐。进食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5.坚持适当的室外活动,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质。可采取人工被动免疫,来增强机体免疫力。 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按内科系统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病情观察】 1.了解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 2. 监测心电图,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 3.观察脉搏的频率、节律的变化及有无心排出量减少的症状。 【症状护理】 1.用药护理:遵医嘱准确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并观察疗效。

胸部外伤护理常规

胸部外伤护理常规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胸部外伤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神志、瞳孔,有无反常呼吸,心包填塞。 2.全身状况:是否合并皮下气肿、骨折、脑部损伤及腹腔脏器的损伤。 3.潜在并发症:骨折移位导致心脏、肝、脾、肾、大血管、神经继发性损伤,血气胸,肺不张,膈疝,感染,休克等。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一般护理:①按普胸外科一般护理常规。②饮食:遵医嘱指导饮食,合并腹部、消化道损伤、病情危重、需手术者禁食。③体位:根据受伤部位采取相应卧位,合并椎体骨折患者应平卧,睡硬板床,轴线翻身,昏迷患者应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④心理护理:正确评估外伤患者的应激心理。 2.专科护理:①根据病情作好用物准备,如急救药品、氧气、胸穿包、闭式引流包、心包穿刺包、吸痰设备、监护仪、呼吸机等。②协助医师作胸廓固定、伤口包扎或清创缝合。

3. 病情观察:①严密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肢体活动情况,观察复合伤的症状变化。②严密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呼吸模式、胸廓活动情况、气管有无移位,口唇粘膜有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有无痰鸣音等。严重缺氧及呼衰患者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③对肺损伤、肺水肿患者,严格控制输液滴速及输液量。 4. 并发症的处理:①对多发性肋骨骨折及有反常呼吸患者,采用加压包扎固定法。②张力性气胸患者紧急情况下在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穿刺做暂时排气。配合医生及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③开放性损伤患者致胸腔感染者,配合医生清创、缝合、包扎伤口或行胸腔闭式引流术,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并按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常规。④如有休克症状按休克护理常规,若需要开胸止血应立即做好术前准备,备好抢救器械。⑤肺不张患者按胸部手术后护理常规。 术后护理1. 按普胸外科手术后护理常规及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2. 按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常规。 健康教育 1.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指导配合治疗,消除其紧张心理。

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常规 (1)

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损害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心衰按发展速度分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以慢性居多;按发生部位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 临床表现左心衰竭以肺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其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和咯血、疲倦、乏力、头晕、心悸、少尿及肾损害;右心衰竭以体静脉瘀血表现为主,包括由胃肠道及肝瘀血引起腹胀、恶心、呕吐及劳力性呼吸困难等。 一、评估要点 (一)评估可能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了解既往病史。 (二)评估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呼吸频率及深度、有无气促及肺部啰音。 (三)评估患者有无劳力性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评估患者的出入量是否平衡。 (四)评估患者有无体静脉淤血及周围血管灌注的表现,如恶心、呕吐、腹胀、颈静脉怒张、水肿、肝大、出汗、皮肤发凉等。 (五)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有无紧张、恐惧、害怕等情绪。 二、护理问题 1. 气体交换受损 2. 体液过多

3. 活动无耐力 4. 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 三、护理措施 1. 根据心功能安排休息,限制活动,心功能四级者绝对卧床休息。 2. 急性心衰时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利于呼吸和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3.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在湿化瓶内加入30%~50%乙醇以消除肺泡内泡沫,保证足够的血氧分压。 4. 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呼吸、神志、尿量等,准确记录出入量。 5. 遵医嘱给药,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使用血管扩张剂时,应控制滴速,注意监测血压变化;使用吗啡时,观察有无呼吸抑制;使用利尿剂时,给药以清晨或上午为宜,并注意监测电解质,严防低钾、低钠发生;使用洋地黄时,注意脉搏和心电图变化,如出现脉搏<60次/分钟,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心律失常等,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停用。 6. 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期测量体重。 7. 做好水肿患者的皮肤护理,预防皮肤并发症。 8. 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焦虑情绪。 四、健康教育 1. 针对患者可能发生心衰的诱因,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指导。

胸外科疾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胸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一)了解患者的健康问题了解体温、脉搏、呼吸和出、凝血时间及心、肝、肾功能,还包括手术部位,皮肤有无化脓性病灶,各种化验报告,女性患者月经来潮日期以及患者的情绪等等。 (二)皮肤准备术前1日患者应沐浴、理发、剃须、剪指甲、更衣,不能自理者由护士协助。按手术部位做好术野皮肤准备工作。 (三)遵照医嘱查血型、备血药物的皮肤敏感试验,如青霉素、普鲁卡因。 (四)肠道准备一般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4-6小时禁水。 (五)准备术前用物特殊药品、x线片、胸带。 (六)术前指导患者做床上大小便的练习,床上翻身练习以及深呼吸有效咳嗽练习,防止术后并发症。 (七)手术日晨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取下假牙、眼镜、发卡、饰品、手表及贵重物品交家属,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 (八)准备床单位,铺麻醉床、输液架、吸引器、氧疗装置、引流管以及各种监护设备。(九)向患者说明本次手术的重要性、手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二、术后护理 (一)接受麻醉医生的交班,了解术中情况及术后注意点,按麻醉后常规护理。 (二)正确连接各种输液管和引流导管及氧气管,注意固定,导管保持通畅。 (三)正确执行术后医嘱。 (四)注意保暖,防止意外损伤。患者若有烦躁不安,应使用约束带或床栏保护,防止坠床。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有无呼吸道阻塞现象,防止舌后坠,痰液堵塞气道引起缺氧、窒息。(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伤口有无渗液、渗血,如切口敷料外观有潮湿,应及时通知医生换药,并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及性质。 (六)禁食、置胃管,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行口腔护理,留置导尿管者行会阴护理,协助床上翻身、叩背,防止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七)根据医嘱进食,一般术后6小时进水,术后一日流食,然后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或普通饮食。 (八)疼痛采取宽慰患者,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改变体位,解除腹胀等措施以缓解疼痛,如

心包疾病护理常规

心包疾病护理常规 (一)定义 1、急性心包炎:为心包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可由细菌、病毒、自身免疫、物理、化学等因素引起。 2、缩窄性心包炎:是指心脏被致密厚实的纤维化或钙化心包所包围,使心脏舒张期充盈受限而产生的一系列循环障碍的病症。 (二)临床表现 1、急性心包炎:胸口疼痛、呼吸困难以及发热、出汗、疲乏等一些全身症状。心包摩擦间是典型体征。 2、缩窄性心包炎:呼吸困难、腹部膨胀、下肢浮肿。主要体征为颈静脉始终。(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术前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或支气管受压有关。 (2)疼痛胸痛,与心包炎症有关。 (3)体液过多与渗出性、缩窄性心包炎有关。 (4)体温过高与心包炎症有关。 (5)活动无耐力与心排血量减少有关。 (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结核、肿瘤等病因有关。 (7)焦虑与病因诊断不明、病情重、疗效不佳有关。 2、术后 (1)心输出量减少与心力衰竭有关。 (2)低效型呼吸形态与手术、麻醉、呼吸机的使用、术后伤口疼痛、不敢咳嗽等有关。 (3)体温过高与体温调节中枢紊乱、感染有关。 (4)睡眠形态紊乱与术后呼吸不畅、伤口疼痛等有关。 (5)知识缺乏缺乏有关术后配合、康复知识。 (四)观察要点 1、术前: (1)观察T、P、R、BP基本生命体征。

(2)观察活动耐力及活动量。 (3)观察饮食,营养状况。 (4)观察心悸气促、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情况及痰液量、颜色、性状。(5)观察水肿程度,胸腹水量,测量腹围。 2、术后 (1)循环系统监护。 (2)呼吸系统监护。 (3)中枢神经系统监护。 (4)肾功能监护。 (5)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出入量。 (6)引流液的监测。 (五)护理措施 1、术前 (1)按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2)饮食:指导进高蛋白、低盐饮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3)活动:限制患者活动量,防止心肌做功加强而引发心力衰竭。 (4)遵医嘱给予洋地黄类药物,控制心力衰竭,按专科药物护理常规。 (5)遵医嘱给予利尿药,准确记录出入量或尿量。 (6)监测水、电解质平衡。 (7)腹水量多者,每日测腹围,观察体重变化。 (8)加强皮肤护理,水肿、腹水患者预防压疮发生。 2、术后转入CICU 按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CICU一般护理常规。 3、术后转出CICU (1)按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转出CICU一般护理常规。 (2)遵医嘱应用利尿药和血管收缩药(多巴胺),以降低前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使用洋地黄,控制心率,注意监测血钾含量。 (3)可能出现传导阻滞者,应及时启用起搏器或输入异丙肾上腺素。 (4)控制液体入量,避免短时间内输液过多过快。

-一般胸外科手术护理常规

般胸外科手术护理常规 【主要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低效性呼吸型态,与术后肺不张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留置胸管、伤口疼痛不敢咳痰有关。气体交换受损 危险:与肺叶切除术后纵隔移位有关。 3、疼痛:与手术切口有关。 4、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卧床置引流管有关。 5、知识缺乏:与不了解手术相关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1、了解患者健康情况:每日测量生命体征;测量心肺功能,包括心电图检查、肺功能试验等。 1.2、做好术前宣教: 1.2.1指导病人做好心理准备,消除恐惧、忧虑。 1.2.2向病人说明手术的必要性、麻醉方法、手术过程、手术切口; 1.2.3讲述各种管道的作用,如胸管、胃管、尿管、氧气管、补液的目的; 1.2.4讲解呼吸治疗对肺部复张的重要性及方法(深呼吸、有效咳痰),以取得患者的合作。 1.3、纠正营养不良,嘱病人保持口腔卫生,戒烟、酒。 1.4、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尿、排便训练。 1.5、术前 1 日:皮肤准备、肠道准备、配血、药物过敏试验。 1.6、术前晚根据患者需要,服用镇静药。 2、术后护理

2.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2.2、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末梢循环情况:末梢毛细血管充盈时间长、局部发绀及皮温低常提示组织灌注不良。 2.3、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如血压增高可能是疼痛、缺氧、输血补液过快导致;如血压下降可能为容量不足、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注意监测心率(心率快可能由疼痛、出血引起)。注意测体温变化 4 次/日,术后体温偏高, 3 日 后会逐步降低,若持续增高,应查明原因,对症处理。 2.4、体位:患者未清醒时平卧,清醒后半卧位,注意抬高床头,可减轻局部充血和水肿,同时使膈肌下降,增加肺活量,有利于气体交换、引流;全肺 切除术后禁止完全侧卧位,协助其经常变换体位,活动肢体,以防肺栓塞。禁 止患者采取侧卧位,以免引起纵隔过度移位及大血管扭曲,导致循环呼吸异 常。 2.5、严密观察全肺切除患者健侧呼吸音及气管位置,保持健侧呼吸音清晰,颈部气管居中,严防健侧痰液滞留或不张。若发现气管向健侧偏移,应及 时报告医师。 2.6、呼吸治疗:术后给予患者鼻导管吸氧至生命体征平稳。第 1 日晨始护士协助拍背咳痰,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咳痰时保护伤口、减轻疼痛:护士站 在患者非术侧,伸开双手,五指合拢,越过中线,双手分别置于患者胸部前 后,压紧伤口,待患者咳嗽时稍加用力。可按压胸骨上窝处气管,以刺激咳嗽 排痰,必要时给予鼻导管气管内吸痰。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训练患者吹气 球、使用呼吸训练仪。 2.7、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2.7.1 原理:利用重力引流。目的:排出胸腔内的气体和液体,重建胸腔负压使肺复张,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缩,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 2.7.2置管部位:排出气体:胸管置于患侧锁骨中线外侧第 2 肋间;引流液体:

心脏内科护理常规

第二章心脏内科护理常规 (59) 第一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护理 (59) 第二节心肌梗死护理 (61) 第三节心力衰竭护理 (63) 第四节心律失常护理 (65) 第五节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护理 (67) 第六节原发性高血压护理 (69) 第七节经皮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护理 (73) 第八节人工心脏起搏治疗护理 (76) 第九节心包穿刺引流护理 (78) 第十节感染性心内膜炎护理 (79) 第二章心脏内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护理冠状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或器质性病变引起冠状动脉血流与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性损害。 主要包括五种分型:无症状型冠心病(隐匿型冠心病)、心绞痛型冠心病、心肌梗死型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猝死型冠心病。 一、护理措施 (一)活动和休息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充分保证足够的睡眠。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视环境可采

用坐位或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严格控制探视;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1~3天,并落实患者生活护理。 (二)镇静和止痛症状发作时患者多感到紧张、焦虑,甚至 濒死感;护士应主动及时听取患者主诉,给予患者安抚和心理支持,指导患者放松、缓解和消除紧张情绪;必要时遵医嘱予镇静止 痛剂。 (三)吸氧患者憋喘或呼吸困难时可给予氧气吸入(2~ 3L/min),以改善心肌缺氧,缓解疼痛。 (四)使用硝酸酯制剂时注意避光,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心 率等变化;控制静脉输液速度,防止不良反应(面部潮红、头晕、搏动性头疼、心动过速、低血压、晕厥)的发生。 (五)抗凝治疗坚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拜阿司匹林、波立维等);使用前注意病人有无出血病史、消化性溃疡或 肝功能不全等;使用过程中注意监测凝血指标,定期采血化验; 教会病人自我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皮下出血、血尿等出血倾向; 听取患者主诉,并根据情况给予相应处理。 (六)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用力,可适当使用缓泻剂。 (七)健康指导 1. 调整生活节奏,减轻身心压力。焦虑抑郁患者可以咨询心理医生。 2. 避免劳累、情绪波动、精神紧张、饱餐、感冒等冠心病诱发因素。

胸外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胸外科常见病的护理常规 胸外科一般护理 [术前准备] 1.按普外科手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2.指导肺功能训练,预防感冒,防止术后肺部并发症。 3.根据手术部位做皮肤准备 (1)后外切口:术侧的前胸正中线至后脊柱线,包括腋下,上从锁骨水平线至剑突下。 (2)正中切口:前胸左腋后线至右腋后线,包括双侧腋下。 (3)食管三切口:左颈部、右胸部(同后外切口),腹部(包括脐孔、会阴部)。 (4)胸腹联合切口:左胸部(同后外切口),左上腹部。 4.患者送手术室后,备好监护仪器及常规抢救物品。 【术后护理] 1.按手术后一般护理常规及麻醉后常规护理。 2.清醒拔除口插管回病房后,给予半卧位或45o卧位。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监护记录。 4.呼吸道护理,是术后护理的重点。应加强雾化,坐起拍背,刺激隆突,鼓励咳痰,必要 时行鼻导管吸痰或气管镜吸痰,及时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促进肺扩张。根据病情,给予鼻导 管供氧或面罩供氧。 5.严密观察气管位臵,如发生突然呼吸困难,应立即报告医生。 6.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按有关章节常规护理。 7.卧床期间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防止褥疮发生。禁食期间加强口腔护理。 8.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早期宜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逐渐增加高蛋白、高热量、维生素 丰富的饮食,增加营养摄入。同时应注意多进粗纤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9.鼓励患者做术侧肩关节及手臂的抬举运动,拔除胸管后应早期下床活动。 【健康指导] 1.加强营养,少食多餐、多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禁烟酒。 2.逐步增加活动量,注意室内空气调节,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3.保持大便通畅,多食粗纤维饮食,必要时给予缓泻药;食管术后患者,餐后应半卧30min,防止食物返流。 4.注意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 5.门诊随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1、病人取半坐卧位或半卧位。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各类物品均要严格消毒灭菌,预防感染。 3、正确连接各管道,水封瓶用护架保护臵于床旁,连接胸腔引流管的长玻璃管必须在水平面下3—4cm。 4、牢固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常挤压引流管,保持通畅。避免因胶管扭曲,受压而造成阻塞。引流瓶的液面应低于胸腔60 cm. 5、密切观察记录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及气体排出、水柱波动等情况,并详细记录.如有两条引流管,应分别记录。如每小时引流量达100毫升以上,应报告医生。 6、每日更换一次引流瓶及连接管.更换时注意无菌操作.先用两把血管钳夹闭引流管,然后换管.防止气体进入胸腔。每1—2小时更换胸壁引流口的敷料1次。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docx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 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1、疼痛1、休息与运动:疼痛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 相关因素:2、观察 心肌缺血、缺氧。(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等; ( 2)有无心律失常、病人面色、心率、呼吸及血压变化,并记录。 3、心理护理: ( 1)安慰患者,解除紧张不安情绪,以减少心肌耗氧量。 ( 2)向病人解释引起疼痛的原因,指导病人避免心绞痛的诱发因素。 4、遵医嘱用药:遵医嘱给予镇痛处理并注意观察缓解情况 5、吸氧:必要时遵医嘱吸氧。 2、恐惧1、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对病人的恐惧表示理解。 相关因素:2、设法减少清除诱发因素: ⑴胸闷不适、胸痛、⑴尽快地使病人熟悉环境并介绍监护系统等医疗设备。 濒死感。⑵抢救危重病人时用屏风遮挡,减少不良刺激。 ⑵因病房病友病重⑶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或死亡。⑷护理工作中应从容、镇定,避免紧张、忙乱。 ⑶病室环境陌生 / 监3、及时解除病人的痛苦,以增强其安全感和舒适感。 护、抢救设备。4、关心病人,经常给予病人减轻恐惧状态的语言性和非语言性安慰,如握住病人的手等。 5、允许病人希望见到的亲友探视或陪伴。 6、遵医嘱给予药物。 3、焦虑1、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消除心理紧张和顾虑,使能积极配合治疗和得到充分休息。 相关因素:2、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促进病人对治疗护理的信赖: ⑴身体和心理上的⑴允许病人说话、呻吟。 异常感觉。⑵及时缓解病人疼痛。 ⑵环境和日常生活⑶提供表达情感的机会。 发生改变。⑷消除不良刺激,避免与其他有焦虑的病人或家属接触。 ⑶社会经济状况的3、指导病人作缓慢深呼吸。 影响。4、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保持良好心镜。 4、自理缺陷相关因1、心肌梗死急性期卧床期间协助病人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生活护理。 素:2、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 ⑴疼痛不适。3、将呼叫器放在病人手边,听到铃响立即给予答复。 ⑵活动无耐力。4、提供病人有关疾病治疗及预后的确切消息,强调正面效果,以增加病人自我照顾的能力和信心。 ⑶医疗受限。5、在病人活动耐力范围内,鼓励病人从事部分生活自理活动和运动,以增加病人的自我价值感。 6、让病人有足够的时间,缓慢地进行自理活动或者在活动过程中提供多次短暂的休息时间 5、活动无耐力 1. 活动过程中监测:病人在活动后出现呼吸加快或呼吸困难,脉搏过快或在活动停止3min 后仍未恢复,血压相关因素:有异常改变,胸痛,眩晕或精神恍惚等反应,则应停止活动,并以此作为限制最大活动量的指征。 ⑴疼痛 / 不适。2、活动安排:在两次活动之间给予休息时间,指导并鼓励病人自行设计活动计划表: ⑵与心排血量下降①最大活动量应逐渐增加,以不引起不适症状为原则,避免过度疲劳。 有关②避免重体力劳动,精神过度紧张的工作或过长的工作时间。 ⑶虑弱 / 疲劳。③避免剧烈劳动或竞赛性的运动。 ⑷强制性活动受限。④在任何情况下,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就地休息。 ⑸心律失常。⑤经常参加一定量的体力劳动及进行适当的体操和活动,既可帮助神经系统从疲劳中恢复,又有助于侧支循环

胸外科护理常规测试题

胸外科护理常规测试题 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1.肋骨骨折最常发生于第()肋。 A.1-3 B.4-7 C.3-7 D.5-8 2.胸腔闭式引流瓶液面至少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 A.30cm B.50cm C.60cm D.70cm 3.胸腔穿刺抽液时患者出现头晕、出汗、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应立即() A.减慢抽液速度 B.停止抽液,平卧,监测血压 C.高浓度吸氧 4.胸腔引流管如从胸壁伤口脱出时应采取的处理方法是() A.捏紧引流管 B.更换引流管 C.捏紧胸壁穿刺处皮肤 D.立即缝合胸壁穿刺处皮肤 E.将引流管立即重新插入 5.少量气胸是指肺萎陷不超过() A.10% B.20% C.30% D.40% E.50% 6.胸腔闭式引流管波动幅度超过一般范围提示() A.肺、胸壁、管道等处漏气 B.残腔过大或肺膨胀不全 C.余气未排尽 D.胸管近胸端形成“活瓣” 7.闭合性胸外伤后出现严重皮下气肿和极度呼吸困难,首先应考虑() A.胸腔进行性出血 B.肺挫伤 C.张力性气胸 D.肋骨骨折 8.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是() A.手术 B.放疗 C.化疗 D.免疫治疗 9.支气管扩张患者大咯血时治疗首选药物是() A.止血敏 B.VK1 C.垂体后叶素 D.氨基乙酸 10.法洛四联症X线检查心影形状为()

A.梨形心 B.靴型心 C.心脏明显缩小 D.心脏明显扩大 二、多选题。 1.氧气雾化吸入的目的() A.稀释痰液 B.增加咳嗽 C.解除支气管痉挛 D.帮助祛痰 E.消除呼吸道炎症和水肿 2.食管癌的病因可能与下列有关的因素是() A.长期进食含亚硝酸盐高的食物 B.缺乏某些微量元素 C.缺乏维生素D.遗传因素 3.下列不是肺癌患者早期表现的是() A.声音嘶哑 B.刺激性咳嗽 C.吞咽困难 D.上肢疼痛 E.痰中带血 4.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是() A.引流胸膜腔内液体及气体 B.重建胸膜腔内负压 C.维持纵膈正常位置 D.促进肺复张 5.胸腔闭式引流几天后,发现水柱不动,判断病情时应考虑() A.引流瓶位置过低 B.引流管不通畅 C.患者肺复张好 D.引流管内口位置不当 E.引流管深入水面过深 6.食管癌术后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如胃管脱出应立即插入 B.术后禁食禁饮3-4天 C.做好口腔护理 D.进食后予以平卧位 E.鼓励患者咳嗽咳痰 7.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特别注意观察() A.纵膈摆动 B.胸腔引流情况 C.呼吸状态 D.胸闷、胸痛、气急、呛咳 E.发热、脉快 8.给洋地黄药物前应注意() A.听心率、心律 B.测血压 C.观察瞳孔 D.询问患者有无恶心呕吐 9.瓣膜置换术后抗凝药物指导正确的是() A.定时定量服用 B.定期测INR,根据结果调整药量 C.少吃含VK丰富的实物 D.腹泻、呕吐不会影响药物的吸收

普外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普外科危重病人护理常 规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普外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一、复合伤患者护理常规 1、遇有复合伤患者,应迅速处理危急患者生命的情况。如清除呼吸道异物,给予心肺复苏,并呼叫医务人员共同抢救。测量生命体征。观察腹部体征,神志,面色,瞳孔等变化。 2、立即给予两条通道输液,作好术前准备工作,如留置胃管、导尿、备血交叉等。 3、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4—6升/分。 4、对经过初步处理的病人请相关科室医生会诊或急诊入手术室作术中会诊。 5、嘱禁食,禁饮水。按医嘱给予补液、止痛、镇静等药物,对于脑损伤或呼吸功能不全者禁用吗啡、度冷丁。 6、落实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 二、急性重症胆囊炎(含阻塞性黄疸)护理常规 1、绝对卧床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行心电监护,每15—30分钟记录T、P、R、BP一次,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做好急救准备。 2、休克者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加快液体输入,遵医嘱给予抗炎补液护肝治疗,并执行休克护理常规。

3、给予氧气吸入。 4、对症处理,高热者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诊断明确腹痛者给予解痉止痛治疗;禁饮食。 5、必要时行术前准备,紧急入手术室行剖腹探查术。 6、执行胆道系统护理常规。 三、绞窄性肠梗阻护理常规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行心电监护,每15—30分钟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次,注意腹部体征及排便、呕吐情况。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做好急救准备。 2、禁饮食、胃肠减压,注意吸出液的颜色、性质、量。 3、给予补液抗炎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4、氧气吸入。 5、协助护送病人作腹透等相关检查。注意途中安全保护,并作 好血生化检查。

内科急危重症护理常规

内科急危重症护理常规 内科常见疾病主要集中在神经、循环、消化、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症状有其共同性,多数会出现昏迷、心衰、心跳骤停、大出血、窒息、肾功能衰竭等,在临床上疾病到达晚期时,这些症状可单一也可同时出现.以下是针对这些急危重症的护理常规和重点. 一、昏迷 昏迷是意识完全丧失的一种严重情况。病人对语言无反应,各种反射(如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呈不同程度的丧失。引起昏迷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由于大脑病变引起的昏迷,这包括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塞等)、脑外伤、脑肿瘤、脑炎、中毒性脑病等;另一个是由于全身疾患引起的昏迷,这包括酒精中毒、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肝昏迷、一氧化碳中毒等。 1、当患者突发昏迷时,通知医生后首先要判断其神志,评估意识障碍的级别,然后对症护理. (1)一般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必要时可取侧卧位或俯卧位,躁动者应加床栏,以防坠床.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假牙者应取下,以防误咽引起窒息.并随时清除口腔内及呼吸道的分泌物,有舌后坠者应托起下颌或用舌钳将舌拉出,缺氧时给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切开后应按气管切开术护理. (2)注意给病人保暖,防止受凉。 (3)密切观察病情,详细记录神志,瞳孔,血压,呼吸与脉搏的变化,和24小时出入水量,每30-60分钟测一次,病情稳定后改为2-4小时测一次. 2、对于长期昏迷的病人,应针对其全身各系统情况进行护理. (1)饮食护理。应给予病人高热量、容消化流质食物;不能吞咽者给予鼻饲。鼻饲食物可为牛奶、米汤、菜汤、肉汤和果汁水等。另外,也可将牛奶、鸡蛋、淀粉、菜汁等调配在一起,制成稀粥状的混合奶,鼻饲给病人。每次鼻饲量200~350毫升,每日4~5次。鼻饲时,应加强病人所用餐具的清洗、消毒。 (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冒。长期昏迷的病人机体抵抗力较低,要注意给病人保暖,防止受凉、感冒。病人无论取何种卧位都要使其面部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当病人有痰或口中有分泌物和呕吐物时,要及时吸出或抠出;每次翻身变换病人体位时,轻扣病人背部等,以防吸入性或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3)预防褥疮。昏迷病人预防褥疮最根本的办法是定时翻身,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另外,还要及时更换潮湿的床单、被褥和衣服。 (4)预防烫伤。长期昏迷的病人末梢循环不好,冬季时手、脚越发冰凉。家人在给病人使用热水带等取暖时,一定要注意温度不可过高,一般低于摄氏50度,以免发生烫伤。(5)防止便秘。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便秘,为了防止便秘,每天可给病人吃一些香蕉及蜂蜜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每日早晚给病人按摩腹部。3天未大便者,应服用麻仁润肠丸或大黄苏打片等缓泻药,必要时可用开塞露帮助排便。 (6)防止泌尿系感染。病人如能自行排尿,要及时更换尿湿的衣服、床单、被褥。如病人需用导尿管帮助排尿,每次清理病人尿袋时要注意无菌操作,导尿管要定期更换。帮助病人翻身时,不可将尿袋抬至高于病人卧位水平,以免尿液返流造成泌尿系感染。 (7)防止坠床。躁动不安的病人应安装床挡,必要时使用保护带,防止病人坠床、摔伤。(8)预防结膜、角膜炎。对眼睛不能闭合者,可给病人涂用抗生素眼膏并加盖湿纱布,以防结、角膜炎的发生。 (9)一般护理。每天早晚及饭后给病人用盐水清洗口腔,每周擦澡1~2次,每日清洗外阴一次,隔日洗脚一次等。

心内科护理常规

一.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病人主诉如胸闷、胸痛、心悸、气促,并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是否有咳嗽、咳痰、乏力等伴随症状,痰液的性状和量。 2、病人生命体征包括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脉搏、血压、意识状况、面容与表情、体位、皮肤粘膜有无发绀。水肿出现的部位、程度、范围。 3、活动耐力。 4、了解患者的睡眠,饮食,排便情况;评估有无精神紧张、恐惧、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 【护理问题】 1、心输出量减少与心排血量降低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机体氧供应失调有关 3、舒适的改变与疼痛有关 4、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血肿、肺部感染有关 5、体液过多与水钠潴留有关 6、焦虑: 与担心预后较差,对死亡的恐惧有关 7、知识缺乏:与信息来源受限有关 【护理措施】 1、患者入院,热情接待,安置床位,入院告知。 2、保持病室安静舒适,各项检查、治疗、护理安排有序,以保证患者休息和睡眠。 3、氧疗护理一般缺氧病人遵医嘱予以氧疗;急性肺水肿患者采用30~50%酒精间断吸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予以持续低流量吸氧;呼吸功能不全者使用面罩加压吸氧必要时行机械通气。 4、排泄护理鼓励卧床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食物,养成每日排便的习惯。便秘者可予缓泻剂或低压灌肠,危重病人记录24小时尿量,定时测体重。 5、生活护理对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炎病人,协助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和遗嘱分别采取平卧位、坐位、半坐位、头低足高4位、侧卧位元等,病情轻者鼓励其适当活动。 6、遵医嘱指导和落实患者的饮食。

7、遵医嘱采取各种标本,做好各项检查的相应准备。 8、休息与卧位防止褥疮。呼吸困难时采取半卧位,遵医嘱给氧。注意休息,限制会客,防止过累及精神刺激,做好心理护理,消除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9、遵遗嘱指导和落实患者的饮食。 10、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若服用中药,按中药服药护理常规护理。 11、按等级护理要求实施分级护理。对长期卧床、消瘦、脱水、水肿、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昏迷等患者,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发生压疮;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按留置导尿管护理操作规范,会阴清洁消毒每日1-2次,定期更换集尿袋,注意引流通畅。 12、危重患者要求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遵遗嘱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并做好记录。 13、做心理护理。 14、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内容包括活动与休息、饮食、用药、复查及自我护理等。 【健康教育】 1、宣传有关防治与急救知识 2、鼓励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避免各种诱因 3、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避免任何精神刺激。 4、予以饮食指导,少量多餐,禁烟酒。 5、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胸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胸心外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文件名称胸外科一般护理常规文件编号QJZXYY/ZW-XW-01 持有部门胸心外科 制定部门胸心外科审核刘迎春批准庞海玲 制定日期2010-12-28 修订日期2013-3-11 生效日期2013-9-12 页数1/2 版本/版次B/1 适用对象全院护理人员 胸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按外科手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2、了解患者的健康问题了解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与出、凝血时间以及心、肝肾功能,还包括手术部位,皮肤有无化脓性病灶,各种化验报告,女性患者月经来潮日期及患者的情绪等等。 3、皮肤准备术前1日患者应沐浴、理发、剃须、剪指甲、更衣、不能自理者由护士协助。术晨按手术部位做好皮肤准备工作。 (1)后外切口:术侧的前胸正中线至后脊柱线,包括腋下,上从锁骨水平线至剑突下。 (2)正中切口:前胸左腋后线至右腋后线,包括双侧腋下。 (3)食管三切口:左颈部、右胸部(同后外切口),腹部(包括脐孔、会阴部)。 (4)胸腹联合切口:左胸部(同后外切口),左上腹部。 4、遵照医嘱查血型、备血完成常规药物的皮肤敏感试验。 5、肠道准备按医嘱进行肠道准备,一般手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6-8小时禁水。 6、准备术前用物特殊药品、胸片、CT、病历牌。 7、术前指导患者做床上大小便的练习,床上翻身练习以及深呼吸有效咳嗽练习,指导肺功能训练,预防感冒,防止术后肺部并发症。 8、手术日晨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取下假牙、眼镜、发夹、饰品、手表、及贵重物品交家属,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 9、心理护理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本次手术的重要性、手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10、患者送手术室后,备好监护仪器及常规抢救物品,整理床单位,包括 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胸心外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文件名称胸外科一般护理常规文件编号QJZXYY/ZW-XW-01 持有部门胸心外科 - 1 -

胸外科护理常规2

胸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术前观察: 1.呼吸道症状有无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咳嗽、咳血等症状。 2.胃肠道症状有无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腹泻等症状。 3.生命体征的变化。 4.潜在并发症感染、贫血、营养失调。 术后观察: 1.生命体征呼吸加速,血氧饱和度下降,提示缺氧;血压进行性下降、脉搏增 快往往提示血容量不足。 2.内出血若术后3小时内胸液量每小时在200ml或以上,呈鲜红色并伴有 血容量不足的全身表现以及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可考虑为活动性出血。 3.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量,颜色及性状。 4.有无腹痛、腹胀、肠鸣音恢复情况。 5.潜在并发症的观察肺炎、肺不张、出血、感染、吻合口瘘等。 【护理措施】 1.按胸外科一般护理常规,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观察病情,熟悉胸部外科疾病的生理、病理,如有无咳嗽、咳痰、发热、咯 血、胸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 3.重病者需卧床休息,给予伴卧位或半坐位。 4.加强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有吞咽困难者根据病情予半流质、流质或 禁食,进量不足给予补液。 5.缺氧者,及时给予吸氧,做好呼吸道管理。 6.做好心理护理。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 1.每班次进行床头交接班,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睡眠情况、出入量、异

常化验指标、皮肤情况、各种输液管道、应用药物,检查各种管道并保持其通畅,如胃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胸管、尿量,有刻度的应记录,以及病人的主诉要求和医生的指示。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每15-30分钟观察生命体征,每小时观察尿量,每4-6 小时测体温一次,按护理文件要求记录,有变化随时观察记录。 3.严密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对光反射、是否等大等圆、各种生理反射情 况,至少每4小时观察一次有变化记录,病情变化随时观察记录。 4.基础护理:接班时交接皮肤情况,至少每两小时翻身一次;观察口腔粘膜及 口腔气味,口腔护理3次/日;尿道口护理2次/日,根据病情鼻饲前抬高床头30度,抽吸胃液,观察胃液情况,更换胃管1次/周。 5.按要求更换各种输液穿刺部位的敷料、三通、注射泵针及注射泵管,维护输 液管道通畅。 6.保持病人床单位整洁。 7.整理管道和监护仪,如氧气湿化瓶换水,及时清理吸引器瓶,合理安排监护 仪和电源线。 8.及时客观的做好特护记录单书写工作。 麻醉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全身麻醉后 1. 按一般术后病人护理常规。 2. 未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而引起窒息。保持呼吸 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吸氧。 3. 病人躁动时防止坠床、跌倒,并预防各类导管脱落。 4. 测血压、脉搏、呼吸每30~60分钟1 次,直至清醒和血压平稳。 5 清醒后根据医嘱改变卧位,鼓励病人有效咳嗽和排痰,做深呼吸,预防并发症。 6. 术后禁食6 小时(消化道手术例外) ,清醒后按医嘱给予饮食。 (二)椎管内麻醉后 1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腰麻)后护理 (1) 按一般术后病人护理常规。去枕平卧6----8 小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