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

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

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
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

第1部分创业投资机构与创业资本分析

自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提出“对于变化迅速、风险较大的高技术开发工作,可以设立创业投资给以支持”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经济政策等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的创业投资历经实践探索、逐步兴起、快速增长等三个阶段后,于2001年步入了调整阶段①,在这一阶段,除局部地区外,总体上讲全国创业投资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1.1 创业投资机构总量分析

由于目前中国尚没有统一的创业投资机构衡量标准,各地规则又不一致,因此要确定一个机构是不是创业投资机构并不容易。本报告依据以下两个原则,来界定有效样本,即本报告分析所指的创业投资机构:第一,以创业投资或高科技投资为主营业务的投资公司(基金)或投资管理公司;第二,所管理的创业资本超过1500万元人民币。这一点与去年的调查有所不同,去年的调查对象包括了非法人的创业投资机构,即大公司或综合性投资公司所属非独立的创业投资部门。由于这类机构的投资行为较难确定,本次没有把它们纳入调查范围之内。今年调查共收到360余份调查表,根据上述原则确定有效问卷为296份。

从1994年到2002年全国创业投资机构的总量、新设立数量(即增量)和总量的增长率及其变化情况如表1.1所示。图1.1和图1.2则直观地表现了这一期间全国创业投资机构增量、总量的变化趋势。

表1.1 1994-2002年中国创业投资机构总量、增量及其变化②

从表1.1、图1.1和图1.2可以看出, 2000年以前全国创业投资机构数量呈逐年递增态势,2000年达到最高点,2000年以后则出现逐年递减趋势,其中2002年的年增长率仅为2000年的增长率的九分之一。此外,本次调查发现一些2001年以前成立的创业投资机构已经被迫

①参见《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2002》第9-11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6月版。

②本表数据与去年调查结果略有差异,主要原因是部分2001年以前已经成立但是没有参加去年调查的机构参与了本次调查,另一个原因是,由于本次调查对样本进行了适当调整,使得以前处于调查对象范围的创业投资机构,没有被包括在统计分析范围之内。表1.2中的数据也是如此。

解散或者已经不再从事创业投资,这些机构中的绝大部分为民间机构。

调查结果显示,自2001年以来,中国的创业投资机构数量增长速度一直处于不断下滑趋势,目前仍未走出调整阶段。从总体上讲,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使创业投资赖以发展的宏观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尤其是1999年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召开,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提出“培育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逐步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以及同年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科技部等七部门提出的《关于建立中国风险投资机制的若干意见》(即七部委文件),对创业投资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激发了社会各界的创业热情,使创业投资曾一度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强劲

势头。但是,由于某些改革环节的滞后,尤其是创业板市场未能及时推出,创业投资缺乏通畅的撤出渠道,使部分投资者的参与热情受到了很大挫伤。他们普遍对进入创业投资行业持观望态度,规模比较小的民间创业投资机构由于规避风险能力较弱,大部分直接选择了退出,从而使这两年来中国的创业投资出现了上述不断下滑趋势。

1.2 创业投资机构性质

根据出资人的性质和出资比例,中国目前的创业投资机构的性质可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第一类是国有独资的创业投资机构,其资金基本上由地方财政直接提供或经由国有独资公司安排;第二类是政府参股的创业投资机构,其资金一部分由地方财政直接提供或经由国有独资公司安排,另一部分由国内其他机构、自然人提供;第三类是国内企业设立的创业投资机构(简称非政府机构),其资金全部由国内企业(国有独资公司除外)、金融机构和国内其他机构和自然人提供;第四类是外国独资或合资创业投资机构,这部分机构中包含了在境外注册,在境内开展业务的机构①。本报告主要根据完整地提供了此类信息的创业投资机构的情况进行分析。

图1.3表示了本次参与调查的创业投资机构的性质分布情况。通过对不同年度的调查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今年中国创业投资机构的性质分布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政府参股机构只包含政府与国内其他机构和自然人共同创办的机构,至于政府与外资共同创办的合资机构则被划为第四类,而去年这类机构被划为其他机构。去年的其他类型机构还包括金融机构参股的机构在内的一些机构,本次调查取消了其他机构这一分类,将其分别划归上述四种类型。

1.国有独资的创业投资机构:基本保持原状

1999年以前由政府出资成立的创业投资机构,基本采取国有独资模式。本次调查显示,2002年这类机构在全部创业投资机构中占20.1%,与去年调查的水平基本一致(见图1.3)。根据所占比重的多少,这类机构的性质又可依次细分为国有独资公司全资、政府全资以及二者共同出资三种。与去年的调查相比,政府全资机构变化不大,国有独资公司全资机构的比例有所下降,二者共同出资机构的比例有所上升。具体分布见图1.4。

从历年新设立创业投资机构的性质分布来看,国有独资创业投资机构所占比重变化不大。在2000年新设立创业投资机构中,这类机构约占20%;2002年也为20%,基本没有变化(见图1.5、图1.6)。

2.政府参股的创业投资机构:略有增加

1999年以后成立的有政府背景的创业投资机构,绝大多数属于这种性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七部委文件的出台,极大地激励了地方政府参与创业投资的热情。本次调查显示,政府参股的创业投资机构占机构总量的比重为33.3%,比去年有所增长(见图1.3)。

通过对新设立机构的性质分布进行分析,也可以发现近几年来政府参股的创业投资机构出现了较快的增长趋势,在2000年新设立创业投资机构中,这类机构所占比重接近30%,2002年又有进一步增长,所占比重达到了37.0%(见图1.5、图1.6)。

3.国内企业设立的创业投资机构(即非政府机构):有所下降

这类机构在1999年七部委文件颁布以后增长迅速。调查显示,国内企业设立的创业投资机构占机构总量的比重为31.5%,比去年有所下降(见图1.3)。

从当年新设立机构的性质分布来看,近几年来这类机构的增长幅度出现了较大的下滑

趋势,在2000年新设立创业投资机构中,这类机构所占比重为40.2%,达到了历史最高点,2001年后却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2002年这一比例则降到了30.0%,(见图1.5、图1.6)。

4.外资或合资创业投资机构:小幅上升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创业投资依据的政策与国外普遍采取的政策之间兼容性较差,所以在中国大陆开展业务的外资创业投资机构,一般不在国内直接设立创业投资机构,而是采取在境外注册、在境内设立办事机构的方式进行运作,间接投资是其主要投资方式,所有的交易都在境外进行,而且多数机构的投资范围并不局限于中国大陆,还包括其他国家和地区。

1999年以后,中国出现了少数合资创业投资机构,其中多为管理公司,境外合作者往往以台资、港资为背景。调查显示,这类机构约占总数的15%。

另一方面,从新设立机构的性质分布来看,近年来,外资或者合资的创业投资机构出现了一定的增长趋势,在2000年新设立创业投资机构中,这类机构所占比重为10.3%,2002年则为13.0%(见图1.5、图1.6)。

通过对上述各种创业投资机构的发展趋势的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如下三个特点:

一是,中国创业投资机构的性质继续保持着多样化的格局,其中政府参股和国内企业设立的创业投资机构已成为创业投资机构的主流,国有独资机构不再占绝对优势。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1999年七部委文件提出的建立中国创业投资体系的基本原则,有效地调动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的积极性。

二是,透过各类创业投资机构的性质分布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到政府参与和支持创业投资发展的某些新特点。例如,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当地科技、经济的发展,采取了更加符合市场规律的方式,利用政府资金引导非政府资金共同组建创业投资机构,积极推进本地区创业投资体系的建设步伐。

三是,由于缺乏通畅的撤出渠道,国内企业等非政府资金的参与热情下降,调查中还发现,由于看不到盈利前景,少数非政府机构被迫解散或从这一行业消失。

其中,后两个原因所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政府资金支持的创业投资机构所占比例有所上升,非政府资金的创业投资机构所占比例略有下降。

1.3 创业资本总量分析

1994—2002年的全国创业资本总量、增量及其增长率如表1.2所示,历年的创业资本总量、新增创业资本的变动趋势则由图1.7、图 1.8所示。

创业资本的变化趋势与创业投资机构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00年以前呈逐年增加的态势,2000年达到最高点,2000年以后则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

但是,创业资本的变化与创业投资机构的变化略有不同。其一,本次调查增加了后续融资的调查内容,因此资本的增加与机构的增加并不同步。其二,1998年、1999年和2000年这三年创业资本的增长率变化不大,这主要是外资因素造成的。因为1998年和1999年的国际资本市场非常活跃,境外创业投资机构筹集到的资金较多。

表1.2 1994-2002年中国创业资本总量、增量及其变化

着实际数量有非常明显的增加,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境外资金部分。一方面,今年外资机构对本次调查活动较为支持,填写的内容较去年更为详实;另一方面,如前所述,所有的外资机构均采取在境外注册、在境内设立办事机构的方式进行运作,多数机构的投资范围是远不止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还包括新加坡等一些东南亚国家。通常他们不会事先准确确定投资于中国大陆的资金规模,有些机构只是按照一个粗略的估计值进行填报,也有的是按照它们总的管理资本进行填报的。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机构并不都直接将资金投资在国内的企业或项目中,相当多的情况下是先投资在境外设立的项目公司,再由后者以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国内设立外

商独资企业或与国内企业合资。因此在这一循环中,究竟有多少资金投资于大陆,目前还很难界定清楚。

1.4 创业资本的构成

表1.3 1998-2002年中国创业资本增量构成及其变化(不含境外资金)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的创业资本结构已经日趋多元化,包括政府创业资本、国内企业创业资本(简称民间资本)、外资机构创业资本、金融机构创业资本和其他类型创业资本。本次调查涉及的各类资本有以下五类:(1)政府创业资本,包括政府和国有独资企业提供的资金;(2)国内企业创业资本,包括国内股份有限公司(含上市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它类型国内企业提供的资金;(3)外资创业资本,是指境外机构(含港澳台)以及在境内设立的外商独资、合资与合作机构提供的资金;(4)金融机构创业资本,包括银行、证券机构、保险公司和信托投资机构等金融机构等提供的资金;以及(5)其他,是指上述4种类型以外的其

他资本来源。

考虑到相当一部分的国家持股类企业已经开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而且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所提供的资金基本是增资扩股或发行股票募集而来的,因此,在分类时本报告将国家持股类企业提供的资金全部归入国内企业创业资本中。2002年创业资本构成分别如图1.9所示。

与去年的调查相比,外资创业资本所占比重有一定增加,国内企业创业资本所占比重相对减少。其中外资部分的增加原因在上节已经叙述,国内企业资本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包括创业板无限期推迟等在内的政策障碍使得民间资本的参与热情大幅度下降。

通过对不含境外资本的创业资本构成进行分析,更容易看出国内政策环境对创业投资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对民间资本参与热情的影响①。表1.3和图1.10显示了近4年来创业资本增量(不含境外资金)的结构变化趋势。

从图中可以看出,政府创业资本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基本上呈现“U”型特征。即先是1998—2000年有所下降,2001年起又逐年回升。而非政府的创业资本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与此相反,呈倒“U”型特征。即先是1998—2000年上升,2001年起又逐年下降。

1.5 创业投资机构的资金管理规模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创业投资机构的资金管理规模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数量,目前平均每个机构管理的资金规模为2亿元人民币,比2002年的调查结果所显示的1.65亿元又有了进一步的扩大②。2002年中国创业投资机构资金管理规模的基本分布见图1.11。

①因为,与国际经济环境变化这一因素相比,国内政策制定的迟缓对于在境外筹集资金的影响相对较小。

②管理规模较去年调查有所提高的另一个原因是,本次调查不再将资金管理规模小于1500万元的机构包括

表1.4 资金管理规模排名前10位的国内创业投资机构

此次调查结果表明,资金管理规模在2亿元以下的创业投资机构所占比例相对更多一些,约占3/4,并且在几个规模段上基本上呈平均分布。而资金管理规模在2亿元以上的机构所占比例相对要低一些,不及1/4。一般而言,外资创业投资机构的资金管理规模要明显大于

在调查范围之内。

内资,均在5亿元以上。

表1.5 在中国大陆比较活跃的境外创业投资机构(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表1.4给出了资金管理规模比较多的10家国内创业投资机构及其资金规模,表1.5给出了在中国大陆比较活跃的外资创业投资机构①。此外,表1.6还给出了与其他创业投资机构进行联合投资比较多的部分创业投资机构名称。

1.6 2002年中国创业投资机构的地区分布

2002年中国创业投资机构主要集中在了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天津、江苏等是创业投资机构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图2.12给出了2002年创业投资机构数分布比较集中的10个地区②。

①该结果主要依据各被调查机构填写的表格。

②这种排序是根据各地填写的调查表进行汇总的。

1.7 小结

前面的分析表明,尽管我国创业投资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其前景却不容乐观。调查显示,我国创业投资在经历了2000年的快速发展后,发展速度和民间投资欲望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政策环境迟迟得不到改善是最关键的因素①。

1.缺乏通畅的撤出机制

创业投资主要通过转让被投资企业股权的方式实现资本增值收益,其主要的撤出方式有两种,一个是上市,另一个是企业间的购并。但是,这两种方式在我国均难以实现。

第一,由于法人股不能上市交易,即使被投资企业上市,创业投资机构也不能按照市场价格转让自己拥有的股权。

第二,国外企业间的购并主要通过股权置换的方式进行,然而由于法人股不能交易,①参与调查的机构对影响创业投资发展各项因素的评价将在第三部分做专门分析。

导致我国企业间的购并主要通过现金收购,购并难度因此大为增加。使得我国创业投资很难通过企业购并实现撤出。

第三,国外大企业主要通过购并实现扩张,但是我国大企业包括上市公司的实力相对较弱,具备购并能力的企业更有限。

第一个原因使得我国创业投资很难通过上市实现撤出,后两个原因使得我国创业投资很难通过企业购并实现撤出。没有撤出渠道,投资人无法获利,结果导致民间资本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积极性受到抑制。尽管创业板不是创业投资的唯一撤出渠道,但是相关的研究表明,创业板股票市场被无限期推迟是造成我国创业投资在2001年以后出现发展速度趋缓,民间投资热情减退等现象的主要原因。

2.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

当前创业投资机构的设立和运作主要依据《公司法》,但是这部1993年颁布的法律主要针对的是生产和贸易性企业,使得以资本运作为主营业务的创业投资机构在很多方面很难适应。以创业投资机构后续融资为例,调查显示,2002年在累计后续融资的资本中,民间资金只占了总额的6%,见图1.13。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是由于民间机构的参与热情下降,但是另一方面也说明依据现行法律,对民间创业投资机构的再融资不利,结果导致一些优秀的管理团队,在已有资本投资完毕以后,很难筹集到资金。

由于我国创业投资依据的政策与国外普遍采取的政策之间兼容性较差,不利于吸引境外机构,更不利于国内机构有效融资并按照其自身规律进行运作。

3.税收制度不尽合理

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不利于吸引境外创业资本。我国在吸引外资方面更注重国外企业资

本,对于机构投资者(如养老金等)重视不够,而后者却是国际资本市场上的主力军,也是国外创业资本的主要来源。

前面已经介绍过,目前所有在我国开展创业投资业务的境外机构,均采取在境外注册、在境内设立办事机构的方式进行运作,间接投资是其主要投资方式,所有的交易都在境外进行,而且其投资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中国大陆,还涵盖了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其结果是:一方面,资金的随意性比较大,不能全部投资在国内;另一方面,优秀的管理团队不能长期植根于国内,这对全面提升中国创业投资行业的整体素质尤为不利。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商务部联合科技部等单位共同制定了旨在吸引外商创业投资企业到国内注册的相关规定,但是起到的效果并不明显。调查发现,尽管外商对投资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抱有非常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资本市场以及税收政策等因素制约,使他们望而却步。

相当多的国家在税收安排上,将创业投资机构作为一种透明组织(或者当作投资管道),即投资收益按照协议全部分配给收益人,机构作为一种透明组织免缴所得税,收益人在取得收益后按照自身性质缴纳所得税(或免税)。这种做法有利于创业投资机构吸纳投资特别是吸纳具有免税资格的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机构投资者成为了国际创业资本的主要来源主要得益于这项政策。

然而,我国将创业投资机构作为一般纳税机构,必须缴纳所得税,结果大大削弱了对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这就是为什么尽管大量境外机构投资者对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兴趣浓厚,却迟迟不肯直接进入我国市场的主要原因。

相比之下,印度针对这种情况制定了专门政策,规定外资在印度设立的创业投资机构可以全部免税,结果使得外资大量涌入印度创业投资行业。调查显示,其境外资本占其全部创业资本的比例超过了50%,这种做法的最终好处是使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受益匪浅。在他们看来,如果不免税,外资就不会在本国注册,一样不会增加任何税收。免税后,外资在本国注册的可能性大为增加,就会专注本国企业并加大投资,尽管没有从外商设立的创业投资企业直接获得税收,但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后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此外,为了扶植高新技术发展特别是引导国内资本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很多国家的税收激励政策采取直接优惠与间接优惠相结合的方式,除了对高新技术企业本身直接给与优惠外,对向高新技术企业投资的机构及其出资人也给与税收减免或抵扣等优惠。而中国主要采取直接优惠,对民间投资的引导作用很有限。

除了上述政策障碍外,NASDAQ市场特别是香港创业板的持续低迷、网络股泡沫的破裂、全球创业投资行业的整体衰退等因素也是制约我国创业投资发展的重要原因。

就整个行业而言,中国的创业投资出现了相对停滞。不过,在整体相对停滞的情况下,也有一些新的成长亮点。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从推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拉动民间及海外投资的战略角度出发,采取了更加积极和更加符合市场规律的方式推动本地区创业投资的发展,使得这些地区的创业投资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天津、山东、湖北、辽宁、新疆、成都、哈尔滨等。同时,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带动了当地创业投资的发展。

更加令人欣慰的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创业投资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普遍得到了明显提高。因此,如果有关部门能够按照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形成促进科技创业和创新的资本运作和人才汇集机制”的指导思想,尽快从根本上解决上述政策障碍,中国创业投资的发展较以前更加具备条件。

第2部分创业投资情况分析

2.1概述

“融资→投资→回收→再投(融)资”,这是创业投资的正常循环过程。正是这种空间并存、时间继起的循环特点,整个创业资本才得以循环流转。与正常周转相伴,创业资本得到增值,创业资本参与的项目也在增值。通过相对完善的创业资本市场,创业资本不断进入、退出,从而使得整个创业投资产业不断发展。创业资本与创新以及基于创新的科技型企业的有机结合,不仅使被投资项目、企业及产业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也使得创业资本及其产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润滑剂。

前一章已经从机构与资本的角度,对创业投资宏观层面进行了客观分析。本章将在此基础上,着重从操作层面分析创业投资的行业与阶段、创业投资规模、被投资机构运行状况、创业投资业绩以及创业投资区域等内容。

2.2创业投资的行业分析

创业投资机构在进行项目选择时,首先要考虑项目所处行业的宏观背景以及市场竞争情况。从创业投资发展的历史来看,高增长、高风险、高收益的高新技术产业一直是创业投资的重点领域。由于许多高新技术产业都是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应用先进技术发展起来的,而且传统产业本身也具有盈利和发展的稳定性,所以,一些传统产业也是创业投资的重要投资对象之一。在本次调查中,本报告把创业投资行业分为两大类: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依据科技部行业分类标准,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软件、计算机硬件、网络、通讯、半导体、一般IT行业①、医药保健、环保工程、生物科技、新材料、资源开发、光电子与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核应用技术、其他重点科技、科技服务等16大类。传统产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农业和其他传统型非科技行业。

2.2.1创业投资行业的总体分析

从创业投资项目的行业分布看,软件、一般IT行业、医药保健、新材料、制造业等是中国创业投资最为集中的5个行业,上述5个行业集中了2002年全部创业投资案件的50.8%(表2.1)。而通讯、农业等其他行业创业投资项目所占比例都很小,一般都在5%以下。这说明,与去年调查相比,创业投资的总体趋势并没有改变,即创业投资主要集中在了少数几个重点行业。这些行业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增长前景,而且也是目前国内外整个产业投资的重点。从这个角度看,创业投资的产业选择日益融入到了整个宏观产业经济发展的大体系之内,投资

①在本报告中一般信息产业是指除了软件、计算机硬件、网络、通讯、半导体等5个行业以外的其他信息行业。

取向具有很强的高技术性质,这十分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本次调查显示,与以往相比,传统制造业得到了创业投资的大力支持。虽然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但是这类制造业由于创业投资的介入,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世界产业分工的强化、国际产业和技术转移趋势的加强,以及加入WTO 带来的机遇,再加上传统产业正处于新一轮结构性调整过程,使得传统制造业越来越受到创业投资的重视。

与去年调查相比,2002年创业投资的另一个特点是,软件、医药保健、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继续是创业投资的绝对重点领域,而网络行业则逐渐落在了创业投资的热点投资领域之外。网络行业的“失宠”,其原因主要是网络神话的破灭,同时创业投资机构的日渐理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表明,创业投资正在逐渐走向成熟。

图2.1 2002创业投资的行业分布:投资案例

0%

2%

4%

6%

8%

10%

12%

14%

软件产业

一般IT行业医药保健新材料工业制造业生物科技科技服务光电子与光机电一体化

通讯

农业其他重点科技

半导体资源开发工业

计算机硬件产业环保工程传统型非科技企业

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

网络产业

核应用技术

表2.1 2002年创业投资的行业分布:投资案例

2.2.2 创业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投资比较

创业投资的绝大多数集中在了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仍然是2002年创业投资的绝对重点,占全部创业投资案例的85.8%,非高新技术产业占14.2%。2002年创业投资的这种行业分布与去年调查存在着一定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一增一减”上:2002年非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上升,较以往增长了1.6个百分点,而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则由以往的87.4%下降到了2002年的85.8%。

表2.2 2002年高新技术行业与传统产业创业投资案例比较

创业投资的这种结构变化显示,(1)非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制造行业和农业已经开始得到创业投资的重视。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制造业信息化的宏观战略指向密不可分,而且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客观上也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此外,就行业的技术含量而言,农业行业的被投资项目一般也具有较高的技术密集度,这种项目对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与优化也具有很强的拉动效应(参见2.2.1)。(2)尽管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案件仍然居绝对多数,但是所占比例却有所下降。这说明,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性,再加上发展环境有待完善,使得创业投资开始日益谨慎起来,或者正在积蓄力量,等待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高潮(参见表2.1和图2.1)。

2.3创业投资阶段分析

2.3.1 创业投资阶段概述

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周期可以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即种子阶段、起步阶段、成长阶段、扩张阶段和成熟阶段,各个阶段对资本需求也存在着不同的特点。

种子阶段企业刚刚组建或正在筹建,还没有成型的产品,而是仅拥有实验室成果、样品和专利或其他可以转化的技术。

起步阶段企业已经有了一个处于初级阶段的产品,而且拥有了一份框架式的经营计划,管理团队还不完善。

成长阶段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已经进入开发阶段,并拥有了少量客户。该类产品和服务的费用较高,销售收入不高。到了该阶段末期,企业完成产品定型,着手实施其市场开拓计划。

扩张阶段企业开始批量出售产品和服务,收入开始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在这一阶段,企业逐步形成经济规模,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成熟阶段企业的销售收入高于支出,净收入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企业已经可以靠自身的力量进行发展。

2.3.2 创业投资各阶段的总体分布

无论是投资项目数,还是投资金额分布情况,创业投资主要集中在了“中间阶段”,而两

端投资普遍较小,这种创业投资的阶段分布与国外大体相当①。

从投资项目的阶段分布看,2002年创业投资的绝大多数集中在了“中间阶段”,而两头则比较少,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结构:成长阶段集中的投资项目数最多,达到了30.7%,其次是起步阶段为28.1%,而扩张阶段和成熟阶段所占比例最小,分别为13.4%和11.8%(表2.3和图2.3)。总体上,由于创业投资环境建设滞后,特别是缺乏良好的撤出渠道,为了分散风险,确保在难以变现的情况下实现盈利,创业投资对企业成长初期的投资较少,而将重点转移到了风险相对小的“中间阶段”,甚至是后期。创业投资机构试图通过这种方式,特别是通过从规模较大的企业获取适当的分红,为自身寻找到一种较好的盈利点。

表2.3 2002年创业投资阶段分布:投资案例数

2.4 2002年创业投资阶段分布:各阶段投资金额比例分布②

②由于不同机构的创业投资项目强度差异很大,为了更好的反映一般水平,我们在统计分析中,不包括20万元以下,1亿元以上的投资项目。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起源与现状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起源与现状 电子政务是指公共管理部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管理理论,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实施对社会的管理职能,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公共服务。 目前,电子政务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即使电子政务发展最快的国家,能够做到双向互动处理事务的电子政务项目尚不足30%,能对现有政府形态实施电子政务改造的就更少。因此,电子政务的发展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同时,不可否认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下面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与趋势作一个分析: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历程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家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开始,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

办公自动化阶段(准备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3年)、 这一阶段,政府办公使用计算机、传真、打印、复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协助处理信息,从而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 “三金工程”阶段(启动阶段1993年3月—1997年4月)、 第二阶段为专业领域信息化阶段,此阶段是政府为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发展而提出的计算机联网、应用工程在专业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为金字工程建设。起步于1993年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关”、“金卡”,现已发展到“12金”甚至更多,即金税,金财,金盾,金贸,金农,金保等。 “政府上网工程”阶段(展开阶段1997年4月—2000年10月)、“三网一库”阶段(发展阶段2000年10月至今)。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与我国的信息化发展历程同步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电子政务起点比较低。这是因为我国总体上的信 息化水平不高,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起步;而西方国家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早在20世纪的60—70年代就完成了。

中国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课程作业题目:中国的电子政务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2014年月日

电子政务 --中国电子政务及其发展历程 摘要: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等多方面信息化的热潮。我国的电子政务基本上是与我国自己的信息化历程同步发展的,目前已进入电子政务工程的全面建设阶段。 关键字:信息化;效益化;功能化;整体化 一、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电子政务是沿着“机关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如‘金关工程’、‘金税工程’)——电子政务”这一主线展开的。具体来说,我国 的电子政务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初始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办公自动化在国内引起热潮,政府机构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办公,而且建立了一些信息中心。随着PC的普及政府机关也逐渐适应了 用计算机进行文件处理和传送等新工作方式。 1.起步期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启动了一些工程,主要如1993年年底启动的“三金 工程”,即“金关”、“金卡”和“金税”工程。它们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 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 3.发展期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电子政务的发展进入快车道。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局、办)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1999年被定为“政府上网年”。在2000年实现8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截至2001年1月底,以https://www.doczj.com/doc/0011464105.html,为结尾注册的域名总数达到4722个,占国内域名总数的4%, 已经建成的WWW下的政府网站达3200个,70%以上的地市级政府在网上设立了办事窗口。 4.整体发展期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电子政务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电子政务建设的系 统指导和科学规划得到加强。2002年7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通过了《国 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专线规划》和《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两者为中国电子政务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 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对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的批示中明确指出:推进

科技创新发展调研报告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6783 科技创新发展调研报告标准范本 The new situation in operation, especially the emergency, makes the information open and transparent by reporting the details, and then forms a closer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工作汇报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技创新发展调研报告标准范本 使用指南:本报告文件适合在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文件可用word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科技创新发展调研报告 为了使我们切身的体会到改革开放以来,身边城乡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使我们身体力行的感受特色理论课中所传授的理论在实践中的反应,XX年暑假,我们同学三个人,来到了位于辽宁省xx市。在来凌海市之前,我们粗略的学习了一些最基础的中共特色理论,希望在此次社会实践中,能够在书本的基础上,在实践中用心感受着这一理论给我们带来的喜人的变化。我们着眼于凌海市工业科技创新,将切身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特写成此

报告,我们将在历史、现实、以及调查后的的情况的分析等方面进行报告。 我们在渴望看到家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脱贫致富、人民蒸蒸日上的澎湃心情中踏上了去凌海的道路。一路上我们的心情十分激动,因为我们在切身的积极响应中共中央的以及学校的号召,我们渴望用心去体会、感受这个社会,我们相信对我们而言这是一个切身学习特色理论课和接触社会的绝好机会。我们就是在这样澎湃好奇的心情中,来到了辽宁省xx市金日纸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厂址,当我们进行了调查中,才发现真真切切的从生活中发现科技的发展与创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需要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电子政务的发展源于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演进,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政府信息化创造了条件,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电子政务虽然只是近几年的事,但从历史沿革来看,80年代中期开始的办公自动化建设,就已经拉开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帷幕。从这一时间段来划分,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办公自动化阶段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的概念被引入中国,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作为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应用的基础,也是开展电子政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OA经过从80年代末至今10多年的发展,已从最初提供面向单机的辅助办公产品,发展到今天可提供面向应用的大型协同工作产品。中国政府最早提出办公自动化建设的目标源于1985年的“海内工程”。当时的主要想法是在中央政府开展办公自动化建设,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完成一些最基础的政务活动,譬如文件电子化处理、数据电子化存储等。此后国务院又通过举办全国性的办公自动化工作会、交流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在全国各地政府机构掀起了学习计算机、使用计算机的热潮,一些部门还在工作中建立了小型的内部办公网络和专门的信息中心,帮助政府部门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决

策水平,为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三金工程”实施阶段 1993年12月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系列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这一阶段实际上也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雏形阶段。 “金桥工程”的全称为“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工程”,是国家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与原邮电部通信干线及各部门已有的专用通信网互联互通,互为备用,建成覆盖全国、天地一通的中速信息通信网。这一工程虽然不是广为人知,但事实上却为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96年9月中国首次开通因特网业务,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金关工程”是国家为提高外贸及相关领域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而建立的信息网络系统,主要通过海关、外贸、外汇管理和税务等政府部门的联网,向企业提供相关服务。目前已经制定并实施了进出口企业代码、进出口商品代码两项标准,建设了配额许可证管理系统、进出口统计管理系统、出口退税管理系统、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系统等应用系统。金关工程一方面是出自外贸领域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国际贸易的客观要求,当前很多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都要求使用电子交易、电子结算,对不使用电子交易方式的贸易不予受理,也使得中国在这方面加快了实施的步伐。2001年6月,金关工

国内外本领域科技创新发展概况

国内外本领域科技创新发展概况

1.国内外本领域科技创新发展概况和最新发展趋势 大型医院每天服务患者多达数千,每天消耗的医疗器械、物品更是成千上万。不同的患者的医疗服务流程各有差异,且需多个诊疗部门协同作业。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护人员、医疗物品和器械等流动错综复杂,对现有的医疗管理系统提出了巨大挑战。由于医疗服务管理缺乏强有力的工具支持,依靠人工管理导致有限的医疗资源利用率偏低,患者等候时间过长,医疗服务成本昂贵和质量偏低等问题。 1.1 医疗管理信息技术依然面临存在的问题分析 1.1.1 信息的输入、输出和处理使得医疗服务流程变得更加复杂,且增加了医疗服务成本; 1.1.2 医院内物品和人员流动的动态性,使得手工处理信息工作负荷庞大,容易出错、难以保证医疗信息和实际医疗服务的一致性; 1.1.3 无法实现对医护人员、医疗器械和物品的跟踪、状态监控,无法支持医疗资源的优化调度。 1.2 RFID技术的物联网应用系统建立的必要性 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外学者、专家纷纷开展了医疗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开始应用于医院所为人员和医疗物品管理,有效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美国、英国、瑞士和日本等医院与各研究院校合作,开发了基于RFID技术的医疗资源管理系统和医疗资源优化调度系统,并已在医院内实施应用。国内,目前也有科研院校开始研发相应的管理系统,但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没有形成产业。由于,我国医疗体制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异显著,因此,国外企业开发的医疗资源管理系统难以适用于我国医院的管理。而且,即使国外的发达国家也没有涉及医疗手术管理系统的开发。 2. RFID技术的物联网应用系统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 2.1 研究目的

24个国家电子政务的调研报告分析

艾森哲对全球24个国家电子政务的调研报告 前言 大约5年前,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便开始制定提供在线服务的规划方案,此后,在实施这些方案的过程中,他们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在线服务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提供的服务更快更省更容易实现个性化,而且效率更高,国民和企业能够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使用这些服务。 然而实践证明,要想把电子政务的优势变成现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推动电子政务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比如法律、管理、规章、社会和政治等种种因素,形成了一些复杂的制约条件,这是向电子政务过渡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埃森哲公司每年都进行一次涉及有关政府的全球性电子政务调研工作,以确定他们各自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在我们的最新调研报告《电子政务领导—将规划变为现实》中,我们发现,尽管发展速度比较慢,但是各个政府正在努力实现他们的电子政务规划目标。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日益认识到,电子政务不仅要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而且要使这项技术成为改革政府运作方式的工具之一。他们开始认识到,这种改革并不只是将各种服务移到网上,而是必须重新设计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把国民放在电子政务的中心位置,将各个机构的在线服务集成起来,以简化交互程序,降低成本,改进服务。只有建立起合理的管理架构,并且与推动整个政府改革的政治意志相结合,政府服务的改革才能实现。

在这份调研报告中,我们概要地介绍了中国政府的电子政务运作情况,并且与我们在2002年调研的另外23个政府的情况进行了比较。不过应该指出,对这23个国家和地区政府进行的调研是在2002年1月进行的,而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他们的电子政务水平的排序很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根据去年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些政府可能在较短的时间电子政务方面取得相当大的进展。因此,对中国与其他政府之间进行的比较并不是绝对的,只是用来说明他们电子政务运作的相对情况。我们把中国调研结果与其他政府进行了比较,并用对中国在电子政务方面取得的经验亦与其他政府进行了比较。 尤其是,我们考察了中国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利用了后发的优势。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政府电子政务起步

当代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新论

当代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新论

当代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新论* 蔡立辉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创新理念、人本主义理念、效率理念和服务理念是推动世界各国进行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因素,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实现跨部门信息与服务的整合、再造行政业务流程、提高政府部门管理效能与公共服务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推行办公自动化开始,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历了近20年的时间。运用实践验证的逻辑对这段时间里的电子政务建设进行总结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当代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与走向,这对于推动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作用、提高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当代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走向 一、中国电子政务理论研究的反思 我国电子政务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上都还处在初始阶段。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实践,建构电子政务理论体系的研究十分薄弱。研究成果大多是对西方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过程的介绍、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阶段的历史描述,或者是以案例的形式对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不同部门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进行的描述,成果具有知识普及性、介绍性和总结性的特点。根据理论发展的逻辑和实践验证的逻辑来评估我国关于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一)对电子政务实践进行总结和介绍的成果多,电子政务的原创性研究少。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对已经在实践中实行的一些具体做法、各部门的具体业务应用系统进行描述和介绍,缺乏主倡性、原创性和现实指导性。电子政务理论研究及其成果没有针对政府公共管理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来研究电子政务产生、发展的规律性,从而没有很好地研究和体现电子政务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没有让实践者感受到电子政务理论究竟是什么。虽然有些研究成果涉及到了电子政务与行政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但只是抽象地讨论了电子政务对传统行政体制和政府组织结构产生影响的表现形式,并没有深入地研究信息化是如何影响传统行政体制和政府组织结构的、优化行政业务流程优化的具体途径和方式等问题,致使研究成果对实践缺乏实际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我认为,电子政务研究不能只是在政府部门的要求下被动地进行,更不能只是对已有电子政务实践进行总结和介绍;而是要根据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存在的问题主动地进行研究,提出主倡性、实际指导性和咨询性的电子政务建设理论与方法。 (二)单一学科取向的成果多,多学科取向的研究成果少。以往的电子政务研究并没有从学科建设、学科发展的角度研究电子政务与其相关学科理论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表现出公共行政学、管理学与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之间“两张皮”的现象,以计算机知识、信息科学知识代替了必要的管理知识,电子政

2020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0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电子政务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进行办公、管理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及软件平台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应用进一步深化,统一完整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形成,基础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初步建立。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呈逐年增长态势,2019年市场规模近3366亿元。 我国电子政务细分市场现主要以硬件和服务为主,占电子政务市场规模比重均在30%左右。我国电子政务平台市场主要竞争企业为浪潮、太极、中国软件、神州信息等,Top5企业累计市场份额达53.10%。 “六五”时期国家提出开始建立数据中心并开始进行电子数据处理,标志着我国电子政务正式发展。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子政务相关政策不断完善,“十三五”时期国家政策频发,2019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支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 1、中国电子政务基础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初步建立

我国电子政务应用进一步深化,网络互联、信息互通、业务协同稳步推进。统一完整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形成,基础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初步建立,电子政务服务不断向基层政府延伸,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和政民互动水平显著提高,有效促进政府管理创新。 注:截至2020年3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暂未发布2019年数据,多有不便敬请谅解。 2、2019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规将超3300亿元 2014-2018年期间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逐年扩张,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48%。2018年电子政务市场规模为3060亿元,同比增长9.74%,初步估计2019年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保持较高增速增长,市场规模近3366亿元。

中国煤矿智能开采科技创新与发展

煤炭科学技术 第卷第期 年月 “煤炭自动化智能化采掘技术与装备”专题 中国煤矿智能开采科技创新与发展 王金华?黄曾华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北京摘要:分析了近十年来国内外煤矿智能开采的技术发展过程?总结出国外智能化开采的技术思路是:通过地质勘探结合掘进技术方式描绘开采煤层的赋存分布?通过惯性导航采煤机实现智能开采?在国内智能开采方面则是提出了“无人跟机作业?有人安全值守”的开采理念?构建了“以工作面自动控制为主?监控中心远程干预为辅”的中国煤炭智能开采模式?并对国内厚煤层和薄煤层的智能开采工业试验和生产进行了技术总结?对未来智能开采的技术框架进行了设计?将智能开采的关键技术分为:智能探测、智能导航和智能控制个主要部分?并对煤岩分界、煤矸识别、工作面超前探测技术创新进行了展望?指出煤矿智能开采科技创新依赖于开采装备、开采技术和开采理念的不断进步?关键词:煤炭开采?智能开采?科技创新?智能探测?智能导航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 InnovationandDevelopmentofIntelligentCoal MiningScienceandTechnologyinChina AbstractKeywords .ChinaCoalTechnology&Engineering GroupCo. Ltd. BeijingChi na .BeijingTiandiMarcoElectroHydraulicControlSystemCo. Ltd. BeijingChi na 0引言 近十年来为了实现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国内开展的有关煤矿开采科技创新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已使得我国煤炭开采水平接近或部分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真正实现完全智能开采还局限在薄煤层工作面对综采技术方面利用陀螺仪对采煤机位置进行三维检测跟踪定位在原有记忆 收稿日期:?责任编辑:赵瑞DOI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计划资助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培育资助项目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重点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王金华(—)?男?河北故城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现任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引用格式:王金华黄曾华中国煤矿智能开采科技创新与发展煤炭科学技术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经济与科技创新发展研究报告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经济与科技创新发展研究报告 自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广东省由于毗邻港澳,且拥有绝佳的地理位置,在我国对外开放前十年的进程中独占鳌头。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东省的广州、深圳、佛山、肇庆、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与原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合成的“大珠三角”在覆盖范围上基本一致。 作为最早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中国香港可以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发挥其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地位,同时扮演粤港澳大湾区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的“超级联络人”角色。中国香港可以利用与国际接轨的各项标准与制度体系来帮助海外产业更好的投资内地,同时可以帮助内地企业更加顺利地走出去。 广东省GDP稳步增长

广东省GDP 广东省GDP第三产业占比显著提升

广东省GDP第三产业占比 从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来看,区域定位为国际一流湾区,将建成世界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根据中为咨询数据整理,目前在经济总量、消费总额、工业增加值等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占全国比重均为11-12%之间,其中工业增加值占比低于11.5%,消费与GDP占比均为12%。得益于其绝佳的地理位置与世界级港口群,粤港澳出口额占全国比重超过40%;其中仅珠三角出口额占全国比重已高于26%,远超其GDP权重,显示世界级港口群的存在与地理优势给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出口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GDP占全国比重 粤港澳大湾区GDP占全国比重

2016-2018年广深佛三地工业增加值 2016-2018年广深佛三地工业增加值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出口占比较高

电子政务发展七大趋势

电子政务发展七大趋势 从目前国内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虽然自从“金”字工程和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开展以来,我国政府信息化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纵观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水平仍远远落后于世界主要国家。但是从十六大精神、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以及国家计委颁布的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等来看,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是我们国家“十五”期间一项重点工作,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多次就电子政务建设提出指导意见,因此,未来几年内我国将会奋力追赶世界主要国家政府信息化步伐,逐步缩小与这些国家之间的信息差距。根据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历程以及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未来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应用,将会显著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发展趋势。趋势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继续扮演国家信息化“领头羊”的角色,政府先行,带动区域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发展。我国政府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中的特殊地位,是由我国政府在社会中所处的特殊角色所决定的。从国家一系列的指导精神和规划路线来看,未来数年内我国将继续延续一条“以政府信息化带动企业和社区家庭信息化,促进社会整体信息化发展,同时以信息化建设带动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人才成长,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路线,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电子政务建设将继续扮演国家信息化的“领头羊”的角色。趋势二:客户关心管理思想将逐步渗透到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并将最终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引导理念。客户关系管理源于盈利性的企业组织,其应用初衷在于通过了解和深加工客户信息,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以挖掘、维护以及争夺客户资源,从而获取最大的企业利润。对政府而言,其非以盈利为其生存目标,但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是为公众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也将是决定政府命运的一个主要因素,于是提高公共服务的品质、服务提供的高效性及主动性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建设未来追求的一个主要目标。其次,政府另外一个主要职能就是对社会的监管,对社会公众和企业信息的掌握和深加工,也将是决定政府监管高效的一个非常关键因素。因此,客户细分、把握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注重客户满意等等客户管理理念逐渐渗透到电子政务建设中,并随着政府监管能力的提升,最终会成为引导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理念。趋势三: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从注重引入先进思想和理念的“务虚”阶段,走向注重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监管能力的“务实”阶段。电子政务是一个新鲜事务,全球都在探索信息技术对政府管理和新经济带来的变革,电子政务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其涵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我们认知程度的加深在不断拓展,因此电子政务概念在我国诞生之日起,首先被关注的是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府的涵义以及国外主要国家电子政府发展的情况。在电子政务建设模式和建设目标没有清晰的阶段,各级政府以及学术界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引入其它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中应用到的先进思想和理念,以探索我国电子政务的定位问题,于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公共管理的变革相结合的课题研究便应运而生。而经过三年左右时间的酝酿和摸索,对于电子政务如何在中国本土生殖和成长有了一定的认识,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也逐步明确了电子政务在中国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线,近几年中国电子政务将朝着以应用促发展、注重提供政府工作效率和监管能力的“务实”路线发展。趋势四: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在政府监管能力和工作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政府公共服务也将从品质上和提供模式上得以巨大创新。政府监管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提升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首要目标,但是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公共服务品质的提升和创新将逐步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下一个中心目标。公共服务的创新不仅表现在内容本身上,而且还表现在服务的供给模式上。电子政务将创新传统政府服务的供给形式和手段,使政府部门逐渐向以公众需求为中心转变,如图所示。首先,政府各部门之间不再孤立,而通过信息技术形成互动网络;其次,服务供给手段多样化,除了基于web的传统政府柜台服务以外,主要的服务都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和现状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和现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3 解决问题: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制约瓶颈和发展战略问题 关键词: 工业化·信息化·电子政务·政府上网·战略规划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和现状 世界上最早开始和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是英国。到了20世纪初期,主要欧美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当前,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发达国家已处于后工业化阶段。新中国诞生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虽已大规模展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加快发展,我国工业化水平也迅速提高。但同已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突出地表现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水平依然较低,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在全社会劳动力和总人口中仍然较高;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还不高,产业结构层次低,竞争力不强;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不够高等。 对于目前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处于落后地位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信息化并不象已处于后工业化时代的发达国家那样,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需要政府坚定地去推动它。我国80%的信息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但并未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政府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水平低造成的。面对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发展,入世的挑战和网络经济的冲击,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及时提出将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举措, 20世纪90年代,相继启动了以金关、金卡和金税为代表的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成立国家信息化工组领导小组,朱鎔基同志与温家宝同志先后担任组长,确定了信息化建设指导方针;1997年,召开了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党的十六大进一步作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一次强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005年7月26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首次发表有关国家信息化发展状况的政府文告――《 2005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系统全面总结我国信息化发展状况,指出信息化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正在稳步提升。 在整个国家信息化战略中,电子政务建设被作为应对挑战的重要手段和信息化战略重要推动力量,电子政务己经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和政府管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安排。 1999年,国家启动政府上网工程; 2001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 “以电子政务带动信息化”。党的十六大把电子政务改革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2001年12月15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作出了“启动国家电子政务工程,政府信息先行”的历史性重大战略决策。我国电子政务正是在这种信息化大背景和国家战略安排下产生和发展的。 发展阶段: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国内研究者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阶段进行了归纳,认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经历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专业领域信息化、政府上网工程实施和全面电子政务建设四个阶段。

最新科技创新发展调研报告资料

科技创新发展调研报告为了使我们切身的体会到 改革开放以来,身边城乡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使我们身体力行的感受特色理论课中所传授的理论在实践中的反应,2010年暑假,我们同学三个人,来到了位于辽宁省xx市。在来凌海市之前,我们粗略的学习了一些最基础的中共特色理论,希望在此次社会实践中,能够在书本的基础上,在实践中用心感受着这一理论给我们带来的喜人的变化。我们着眼于凌海市工业科技创新,将切身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特写成此报告,我们将在历史、现实、以及调查后的的情况的分析等方面进行报告。 我们在渴望看到家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脱贫致富、人民蒸蒸日上的澎湃心情中踏上了去凌海的道路。一路上我们的心情十分激动,因为我们在切身的积极响应中共中央的以及学校的号召,我们渴望用心去体会、感受这个社会,我们相信对我们而言这是一个切身学习特色理论课和接触社会的绝好机会。我们就是在这样澎湃好奇的心情中,来到了辽宁省xx市金日纸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厂址,当我们进行了调查中,才发现真真切切的从生活中发现科技的发展与创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需要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们近几年耳熟能详的国家政策,这个口号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全东北

人、甚至是全国人民的心愿。21世纪,是知识和科技的世界,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想谋求发展,就需要积极把握住国家这一有利的政策,从科技下手,不断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进行思想和技术上的创新。在我们行走在凌海市一些典型的工厂中时,我们不但欣喜,而且仿佛看见了中国千千万万个类似凌海的小城市发展的明天。体会到了地方政府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作人民的政府,带领本地区的人民结合自身特点,走适合自己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进行科技创新。由此,我们衷心的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日新月异,早日实现小康,人民安居乐业,也希望我们共同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 一、四通八达的交通连无限商机 凌海市地处关内外交通要道,交通非常发达。辽宁重要港口之一的锦州港坐落在凌海市西南30公里处,地处渤海 辽东湾的环抱中,全市海岸线长83.7公里,是中国最北部 的一类开放口岸。锦州机场仅距凌海市区30公里。京沈(北京一沈阳)铁路、秦沈(秦皇岛一沈阳)咼速铁路、京哈(北京-哈尔滨)咼速公路、锦阜(锦州-阜新)咼速公路和锦朝(锦州-朝阳)高速公路横贯全境。距辽宁省省会城市沈阳210公里,距大连市400公里。 凌海市位于连接东北关内的交通要道,京沈铁路、公路横贯东西,锦承铁路、锦朝公路在境内通过。境内有火车站 9个。有市、县级以上公路12条,总长300多公里,全市已形成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电子政务的发展源于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演进,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政府信息化创造了条件,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电子政务虽然只是近几年的事,但从历史沿革来看,80年代中期开始的办公自动化建设,就已经拉开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帷幕。从这一时间段来划分,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一)办公自动化阶段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的概念被引入中国,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作为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应用的基础,也是开展电子政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OA经过从80年代末至今10多年的发展,已从最初提供面向单机的辅助办公产品,发展到今天可提供面向应用的大型协同工作产品。中国政府最早提出办公自动化建设的目标源于1985年的“海内工程”。当时的主要想法是在中央政府开展办公自动化建设,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完成一些最基础的政务活动,譬如文件电子化处理、数据电子化存储等。此后国务院又通过举办全国性的办公自动化工作会、交流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在全国各地政府机构掀起了学习计算机、使用计算机的热潮,一些部门还在工作中建立

了小型的内部办公网络和专门的信息中心,帮助政府部门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决策水平,为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三金工程”实施阶段 1993年12月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系列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这一阶段实际上也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雏形阶段。 “金桥工程”的全称为“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工程”,是国家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与原邮电部通信干线及各部门已有的专用通信网互联互通,互为备用,建成覆盖全国、天地一通的中速信息通信网。这一工程虽然不是广为人知,但事实上却为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96年9月中国首次开通因特网业务,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金关工程”是国家为提高外贸及相关领域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而建立的信息网络系统,主要通过海关、外贸、外汇管理和税务等政府部门的联网,向企业提供相关服务。目前已经制定并实施了进出口企业代码、进出口商品代码两项标准,建设了配额许可证管理系统、进出口统计管理系统、出口退税管理系统、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系统等应用系统。金关工程一方面是出自外贸领域

中国电子政务趋势分析

中国电子政务趋势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进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内部电子办公已全面向“电子政府”或数字化办公转移,中国电子政务建设进入了蓬勃进展的新时期。与之相应,中国电子政务应用市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空间,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it产品采购量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 政府采购154.9亿元 据赛迪顾咨询调查显示,2002年上半年,中国各级政府it设备采购情形良好,销售额达到154.9亿元人民币,中国各级政府机构电子政务基础it设备采购量迅速增加。 从电子政务的产品结构分析,2002年上半年中国政府机构硬件产品采购额为107.3亿元,软件产品采购额为21.1亿元,信息服务投资额为2 6.5亿元。 可见,硬件设备投资仍旧是电子政务市场投资的主体部分。此外,当前中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软件和信息服务的投资比例还比较低,两者相加仅为30.7%。 由于硬件产品采购幅度的连续增加,截止到2002年6月底,中国政府机构各类硬件产品的拥有量已有明显提升。 近两年,电子政务建设的高潮迭起,为高速进展的中国软件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而电子政务的专门性为民族软件企业的进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据赛迪顾咨询统计,2002年上半年,中国政府机构电子政务建设

软件投资额达21.1亿元,占软件总体市场的比例为14.7%。其中:平台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和系统及网络治理软件)的采购额为6.60亿元,中间软件(包括中间件、网络安全软件)的采购额为1.79亿元,应用软件的采购额达12.71亿元。可见,在各个细分的市场中,政府机构对电子政务软件的采购规模都十分可观 网络服务迅速增长 政府上网工程 我国电子政务的构架包括统一政府信息网络平台和政府业务处 理系统。中国“政府上网工程”的重心一直集中在政府专网建设、政府信息收集、交换和公布改革等方面,纵向网和跨部门网络建设连续呈快速进展之势,业务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也取得了令人中意的成绩。据赛迪顾咨询统计,截至2002年6月底,通过“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已有81.1%的省、部级政府部门建立了主页,57.5%的省市级政府部门建立了政府网站,并提供主页开展公众信息服务。 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 2002年上半年,中央政府和部分省市政府职能部门的纵向业务系统建设力度连续加大。据赛迪顾咨询调查,截止到2002年6月底,81.7%的省市级以上政府部门建立了核心办公类应用系统,93.2%的政府部门建立了辅助业务治理信息系统,30.1%的政府部门建立了领导决策支持类应用系统, 应该看到,有关于网站和内部办公系统的建设,中国电子政务业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班级:09审计2班学号:0901********姓名:胡晨恺 摘要: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等多方面信息化的热潮。90年代后,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在政府公共管理中的应用,电子政务、电子政府等一些新的概念也很快产生。在我国,电子政务虽然起点比较低、各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不平衡,但是可以预测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未来几年将呈现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信息中心转型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标准规范将不断完善。 关键字:电子政务;存在现状:发展趋势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历程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家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开始,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办公自动化阶段(准备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3年)、“三金工程”阶段(启动阶段1993年3月—1997年4月)、“政府上网工程”阶段(展开阶段1997 年4月—2000年10月)、“三网一库”阶段(发展阶段2000年10月至今)。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 对于我国来说,电子政务这个概念与电子商务一样是从国外泊来的。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与我国自己的信息化历程同步的,具体来说,我国的电子政务是循着“机关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工程”—“全面的政府上网工程”这一条线展开的。从总体上看,与其他国家的电子政务的发展特点基本相同,但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就具体而言,我国的电子政务又与其他国家的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 (1)我国的电子政务的起点较低。这是由于我国总体上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的;而西方国家的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早在20世纪的 60-70年代就完成了,而我国则基本上从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起步。 (2)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区的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大,这些差别主要是表现在地区差别、城乡差别、行业差别上,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在发展过程中,则是在中央政府的“推动”和需求的“拉动”下从一些行业管理部门开始的。另外,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的不平衡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大城市发展较快,与这些重点部门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其它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的电子政务发展相对迟缓。 (3)我国的电子政务的目标和出发点更具有多样性。由于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政府对经济特别是企业的管理方式要进行彻底的改变,以及各级政府机构的精兵简政。这些客观环境的变化,必然造成对政府政务活动的影响,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势必要满足或保障这些目标的实施。实际上,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不仅仅是提高效率和树立形象的问题,其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促进政务活动的改革。 三、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 2003年底,联合国发布了对成员国电子政务的测评结果。结果显示,中国在191个成员国中排名第74位。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作简要叙述: (一)电子政务基础建设现状: 1.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受到热切和广泛地关注。 2.旅游、经济开发区等重要城市网站点击率明显高于一般地区。 3.东西差距明显,欠发达地区政府上网工程进展缓慢,群众关注率不高。

全国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发展报告

全国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发展报告 2013 1前言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自1993年“三金工程”算起,发展至今已超过十年。十多年来,随着人们对信息化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 信息化整体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2012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在电子政务的整体发展过程中是稳步前进的。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0.5359),排名第78位。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电子政务在促进我国政府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及快速变革的同时,也对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和深远的影响。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各地政府也非常重视电子政务的发展,在建设资金保障及在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实际应用以及政府改革等众多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部分省市在电子政务建设中还许多形成了很多具有实用价值和借鉴作用的成功案例。 根据《2012年联合国电子政府调查报告》中的电子政务发展阶段划分,电子政务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初始阶段、强化阶段、业务办理阶段和一体化阶段),从目前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子政务的现状来看,各地发展还很不均衡,大多数省份目前尚处于初始阶段和强化阶段,个别发展较好的省可达到业务办理阶段,但据一体化阶段还有一定差距。

本报告收集了31个可调研的省直辖市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收集方式根据对各省情况进行分类: 1)内蒙、陕西、北京,以实地访谈为主,资料查询、搜集为辅的方式获取相应数据; 2)重庆、云南、海南、宁夏、新疆、黑龙江,以合作伙伴协助获取相应数据为主、资料查询、搜集为辅的方式获取相应数据; 3)其他省直辖市采取以资料查询、搜集为主的方式进行收集。 按地域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域。参照国家有关划分标准,“东部地区”包括11个省级行政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 浙江,福建,山东,广东, 海南;“中部地区”包括8个省级行政区:黑龙江,吉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级行政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 根据对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理解,我们将调研内容分为总体支撑、基础网络,机房等基础设施,计算及存储资源,信息安全、备份及容灾备份资源,信息化运维服务资源等6类进行分别描述。 2电子政务应用支撑资源 根据调研,各省市电子政务应用支撑建设情况主要包括电子政务基础共享平台的建设、电子政务建设模式、电子政务业务系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提问者:黄林若-一级最佳答案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1、对电子政务缺乏理性认识 国内的一些电子政务方案非常宏观,功能、效益设计得非常大,非常全面,可是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往往会出现巨大的电子政务投资和与之不相适应的、相对比较薄弱的电子政务应用之间的矛盾。这些总体性的框架建设,项目涉及面铺得很大,却事事做不深透。 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在于我们对电子政务项目缺少恰当的定位。面面俱到的整体性方案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有效的做法是:选好一个最能取得应用效果的具体项目,做深、做透、做好配套的各个环节。一个项目成功了,再来扩展。 电子政务需要的是求真务实地推进。将电子政务目标定位低一点,项目选择小一点,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损失,待有了能力后再扩展也不迟;相反,如果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那将会非常危险。 2、信息孤岛问题 由于我国电子政务是在各级政府、不同部门中分别进行的,没有统一的战略规划,各部门之间相互封闭,相当一部分已建成的电子政务系统模式不统一,这些独立的、异构的、封闭的系统使得彼此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从而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

信息孤岛使得各部门之间的各种系统难以兼容,信息资源难以共享,相互封闭、互不相通,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时间,而且大量的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缺乏电子政务统一标准,是产生这些“信息孤岛”的主要原因。 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的实践证明,电子政务建设必须有标准化的支持,尤其要发挥标准化的导向作用,以确保其技术上的协调一致和整体效能的实现。标准化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它将各个业务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并为彼此间的协同工作提供技术准则。通过标准化的协调和优化功能,能保证电子政务建设少走弯路、提高效率、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统一标准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基础。 一方面,国家通过出台宏观的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来规范和统一现有的标准。但由于我国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各级政府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对电子政务的需求差别较大,在国家标准的宏观指导下,还应该制定地方标准和部门标准。另一方面,国家应鼓励具有一定技术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到标准的制定工作中来,为电子政务建设出力。在标准完善、改进和制定工作中,可以借鉴一些厂商开发的电子政务示范工程中的先进技术和规范,使之成为部门和地方标准的一部分。 总之,标准要为电子政务建设服务,电子政务建设要促进标准发展。 3、数字鸿沟问题 数字鸿沟,一般也被称为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