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国担保银行简介资料

德国担保银行简介资料

德国担保银行简介资料
德国担保银行简介资料

德国担保银行

一、德国担保银行概述 (3)

(一)德国担保银行的实质 (3)

(二)股东 (3)

(三)担保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 (3)

(四)成本 (3)

(五)担保银行的贷款风险分摊机制 (4)

(六)担保银行的融资渠道 (4)

(七)担保银行的监管 (4)

二、担保银行的信用评级 (5)

三、德国担保银行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6)

(一)建立融资性担保业相关评价体系 (6)

(二)探索并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担保机构风险分担机制.. 6 (三)完善扶持资金以及税收优惠等行业扶持政策 (7)

德国中小企业担保银行体系是欧洲最大的信用担保体系,他基于一个互相自助的非赢利协会风险补偿方案,根据《德国银行法》运作,由德国银行机构监管。

一、德国担保银行概述

(一)德国担保银行的实质

德国担保银行既不吸收存款,也不发放贷款,其主要业务是提供担保服务,在公司性质上属于有限责任公司,但其实际地位如同银行。德国担保银行之所以被称为“银行”,是因为根据《德国银行法》规定,担保机构属于信贷机构,其内部机构、组织及经营均应受该法管理。

(二)股东

德国担保银行股东为贸易、手工业和商业协会以及一些银行。

(三)担保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

担保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司股东大会,其具体职责包括决定公司章程、年度结算报告以及最终审计报告,并选举产生管理委员会(董事会)。管理委员会负责检查公司的经营政策,监督公司管理层,并选举产生担保资金的审查批准委员会。担保资金审查批准委员会的任务主要是确认、审查和批准所有担保方案。

(四)成本

德国担保银行不付股息,盈余资金被留存为准备金,不付公司所得税。信誉以及政府红利使该担保银行体系效率很高,成本(担保损失)是担保价值的1.5%。

(五)担保银行的贷款风险分摊机制

担保银行不直接接受企业的担保申请,只通过储蓄银行、合作银行、商业银行等贷款银行从事担保。

担保银行模式的关键在于: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对中小企业贷款进行反担保,承诺如发生损失政府将承担其中较大部分,从而实现贷款风险在两级政府、担保银行、贷款银行之间的分摊。为抑制道德风险,贷款银行至少须承担贷款风险的20%;其余风险,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通常会承担其中的60%~80%,相当于总贷款风险的48%~64%,担保银行最终只承担总风险的16%~32%。

(六)担保银行的融资渠道

德国担保其优势在于政府担保和支持。其融资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自有资金的利息收入;二是利润;三是来自复兴信贷银行(KfW,德国的政策性银行)的低息贷款。

(七)担保银行的监管

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和德国央行负责发放担保银行的牌照及其日常监管。监管依据同样是《德国银行法》。

基本规定包括:担保银行只能在注册州经营,避免相互业务竞争;只提供担保,不得从事存款、贷款业务;担保银行在业务操作上完全独立于政府,不受干涉。

二、担保银行的信用评级

降低担保银行的信用风险,开展对受保企业的信用评级,是德国担保业发展的基本经验。根据巴塞尔协议II的要求,德国银行监管法除对银行自有资本占风险资产的规定外,对信用风险也作了相应要求。具体而言,就是要对贷款企业的信用进行评级,并根据企业信用实施不同的贷款利率。担保银行与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方法和标准基本一致,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采用不同的评级方法。按照客户的营业额分为若干个级别;按照经营活动不同分为生产型、贸易型、服务型等类型。

总体而言,担保银行的信用评级,是对企业风险全面而又清醒的认识,重点考察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未来的发展状况。主要分为以下因素:一是财务因素表;二是硬性质化因素;三是软性质化因素;四是警报,即客户历史信用记录及抵押物情况。评级结果分为18个等级,采用国际化通用的标准,对应标准普尔从D到AAA等不同信用等级。

三、德国担保银行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一)建立融资性担保业相关评价体系,进而推进机构信息化建设,是促进我国融资性担保业规范发展的重要手段信用是融资性担保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德国担保银行开展受保企业信用评级的做法值得借鉴。其不仅可以使目前饱受盈利不足困扰的我国融资性担保机构形成稳定的客户群体,还可对机构自身的风险控制起到积极作用,更可以加速担保机构自身的信息化进程。具体做法可以包括以下两项:一是由监管部门建立对受保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进而建立针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评价体系。目前,我国银行业机构的企业评价体系大都是针对大型企业,因此融资性担保监管部门可以借鉴德国的信用评级方法,制定针对我国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和相关制度安排。在小微企业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针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评价体系,依法规范其担保行为,从而为规范整个行业以及为今后的分类监管,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二是推进担保机构信息化建设。可以首先选择一批实力较强、经营较为规范的担保机构进行试点,研究和开发担保机构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担保机构间的信息交流系统。

(二)探索并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担保机构风险分担机制

德国担保银行实际承担风险的比例大约为28%,企业信贷风险分别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商业银行等多方承担。而目前我国大部分担保机构还无法实现与银行分担风险。要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形成较为完善的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分担机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快推进我国再担保机构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已形成省、市、县三层融资性担保体系,但开展再担保业务的省只是少数。因此,可以首先出台关于促进再担保机构发展的制度安排,同时加快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设立融资性再担保机构。通过完善的再担保体系来控制和分散整个担保体系业务风险,发挥其引导性、鼓励性和补偿性作用,提升和扩大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及抗风险能力。二是进一步完善银担合作机制,研究融资性担保机构与商业银行的风险共担机制。银行分担一定的风险,有利于对贷款担保项目的审慎性审查,减少银行向担保机构不负责任推荐高风险客户的可能,并有利于在损失追偿上发挥银行和担保机构的协同效应。

(三)完善扶持资金以及税收优惠等行业扶持政策,是对融资性担保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融资性担保业风险高、收益低,需要政府给予必要支持。德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每年会给予担保业相当数量的资金支持。应针对服务中小企业的融资性担保业务设立专项扶持基金,对每笔为中小企业和“三农”提供的融资担保业务进

行风险补偿。同时建立考核奖惩机制,根据风险管控水平、服务效果进行奖励,实现扶持与监管的相互协调和有效衔接。同时,德国政府在税费方面也给予担保机构大量优惠,对于其降低成本,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因此,为进一步改善融资性担保机构自身的商业可持续性,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应制度安排,使为中小企业、“三农”等重点支持领域提供担保服务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减免政策,并推动准备金税前扣除优惠政策的常规化、制度化。

关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对策 论文摘要: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在信用、市场、流动性和操作性等风险问题处理上与国外一流银行相比有很大差距。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出台,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国内商业银行只有积极寻求对策,从文化、体系、技术等方面入手,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 随着世界金融的一体化和我国对外国银行的放开,国内的商业银行也将参与到世界金融的竞争之中。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问题处理上与国外一流银行的差距,寻求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改制的不规范影响信贷资产质量,造成信用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依靠对企业贷款的利息收入,但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商业银行贷款成了国有企业维持生存的重要手段,信贷资产质量恶化,风险增加。同时,我国正对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在给其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风险。一些企业钻政策空子,拖欠甚至逃废银行贷款,给银行带来大量的坏帐、呆帐。此风险已成为中国银行业最突出的金融风险。 (二)缺乏较为成熟的风险管理技术导致市场风险 目前,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广泛使用统计方法和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管理,与之相比,我国的商业银行比较重视定性分析,而风险分类及量化技术落后。其中,内部评级和资产组合管理是风险度量的重要技术。风险管理技术的落后增加了我国风险管理的难度。 (三)由于挤兑导致的流动性风险 银行信用一般表现为银行向公众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行债券和流通银行票据等形式。银行的自有资本有限,若管理不善,不良贷款率过高,就会出现过挤兑风波和支付危机。目前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存在国家信用的保证,其流动性风险没有显现,但潜在支付困难日益增多,如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足60%,低于80%和国际最低标准。如果银行的呆帐增加,准备金不足以应付存款的提取,银行信用就会受到严重破坏,严重时导致银行的破产,造成社会的动荡。 (四)由于操作不当导致银行的业务风险扩大 首先,由于我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在融资方式上也带来的竞争及外资银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导致传统业务的激烈竞争和利润下降,许多商业银行放弃稳健经营原则,以期通过发展高风险业务取得较高的收益,加大了经营风险。其次,由于传统体制下银行的经营风险完全由国家来承担,使一些银行误认为没有资本金一样可以扩张,从而重规模轻效益,经营效益不能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大而同步提高,从而使一些危害银行长远发展的业务大规模存在。再加之有些银行员工素质不良,领导干部的贪污腐化行为以及银行内部的监督防范措施不力,也导致了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增加,使银行的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 二、新形势下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 就现阶段来说,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纠正我国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偏差,强化风险管理的经营理念,树立风险控制的企业文化创造利润是商业银行的根本任务。因此在创造利润的同时商业银行必然承受巨大的风险。而风险管理的目的也就是确保银行产生最大的利润。现在我国的商业银行存在着两种极端:一些银行只顾发展,过分注重规模,忽视由业务带来的巨大的风险,牺牲掉了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一些银行则是不顾发展的零风险,回避一切有风险的业务,这样白白葬送了发展的好机会,其实没有收益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因此要树立风险管理本身就是创造价

德国担保银行简介资料

德国担保银行

一、德国担保银行概述 (3) (一)德国担保银行的实质 (3) (二)股东 (3) (三)担保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 (3) (四)成本 (3) (五)担保银行的贷款风险分摊机制 (4) (六)担保银行的融资渠道 (4) (七)担保银行的监管 (4) 二、担保银行的信用评级 (5) 三、德国担保银行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6) (一)建立融资性担保业相关评价体系 (6) (二)探索并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担保机构风险分担机制.. 6 (三)完善扶持资金以及税收优惠等行业扶持政策 (7)

德国中小企业担保银行体系是欧洲最大的信用担保体系,他基于一个互相自助的非赢利协会风险补偿方案,根据《德国银行法》运作,由德国银行机构监管。 一、德国担保银行概述 (一)德国担保银行的实质 德国担保银行既不吸收存款,也不发放贷款,其主要业务是提供担保服务,在公司性质上属于有限责任公司,但其实际地位如同银行。德国担保银行之所以被称为“银行”,是因为根据《德国银行法》规定,担保机构属于信贷机构,其内部机构、组织及经营均应受该法管理。 (二)股东 德国担保银行股东为贸易、手工业和商业协会以及一些银行。 (三)担保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 担保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司股东大会,其具体职责包括决定公司章程、年度结算报告以及最终审计报告,并选举产生管理委员会(董事会)。管理委员会负责检查公司的经营政策,监督公司管理层,并选举产生担保资金的审查批准委员会。担保资金审查批准委员会的任务主要是确认、审查和批准所有担保方案。 (四)成本

德国担保银行不付股息,盈余资金被留存为准备金,不付公司所得税。信誉以及政府红利使该担保银行体系效率很高,成本(担保损失)是担保价值的1.5%。 (五)担保银行的贷款风险分摊机制 担保银行不直接接受企业的担保申请,只通过储蓄银行、合作银行、商业银行等贷款银行从事担保。 担保银行模式的关键在于: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对中小企业贷款进行反担保,承诺如发生损失政府将承担其中较大部分,从而实现贷款风险在两级政府、担保银行、贷款银行之间的分摊。为抑制道德风险,贷款银行至少须承担贷款风险的20%;其余风险,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通常会承担其中的60%~80%,相当于总贷款风险的48%~64%,担保银行最终只承担总风险的16%~32%。 (六)担保银行的融资渠道 德国担保其优势在于政府担保和支持。其融资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自有资金的利息收入;二是利润;三是来自复兴信贷银行(KfW,德国的政策性银行)的低息贷款。 (七)担保银行的监管 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和德国央行负责发放担保银行的牌照及其日常监管。监管依据同样是《德国银行法》。

金融混业经营及其监管德国和英国的比较与借鉴

金融混业经营及其监管:德国和英国的比较与借鉴 杜莉高振勇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从金融混业经营发展历程来看,德国一直实行混业经营,而英国也在经过长期的分业经营阶段后,最终于20世纪80年代末走向混业经营;从金融混业经营的组织形式来看,德国主要采取的是全能银行模式,而英国主要采取的是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从金融监管模式来看,德国和英国都最终放弃了分业监管模式,实现了统一监管。德国和英国的经验告诉我们,混业经营是中国金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与此相适应,中国金融监管也必须逐步从分业监管模式过渡到统一监管模式。 关键词:混业经营;监管;比较;借鉴 一、德、英金融业的发展历程 (一)德国:一直实行混业经营 德国金融业长期以来一直实行混业经营,其金融体系的特征是全能银行(金融混业经营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全能银行不受金融业务分工的限制,不仅能够全面经营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等各种金融业务,为企业提供中长期贷款、有价证券的发行交易、资产管理、财产保险等全面的金融服务,而且还可以经营不具备金融性质的实业投资。 德国全能银行制度传统可追溯到19世纪50年代,当时德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银行既对企业贷款,也帮其发行股票、债券、直至对其投资,对企业的资金融通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这样的金融服务对正在迅速扩张的工业有着特殊的意义,尤其在钢铁、煤矿、电气、机械和重化学工业等需要大量资金的行业更是如此。正是由于德国银行的这个特点,保证了德国工业化较高的增长率,而银行业也由此得以迅速地扩张。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综合性的全能银行相继建立,并为德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德国全能银行的发展是德国工业发展的结果。二战期间,德国银行业遭到严重破坏。直到20世纪50 年代后期,西德地区的银行业才恢复了战前的状态,继续着混业经营的道路。两德统一后,为了使原有东部的银行体制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原则的要求,德国联邦银行对东部银行进行了改组。打破了东部银行在业务上的严格分工格局,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全能银行制度”。德国经济能够从二战后的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一举成为欧洲最大、世界第三的经济强国,被经济学家誉为“经济奇迹”。德国经济取得的成就与其独树一帜的“全能银行型”金融制度密切相关。德国大银行的全能性在战后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不断得以加强。 (二)英国: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 历史上英国的金融体制是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之上的,不同金融机构之间分工明确、界限清楚。但是与其他国家(如美国、日本等)不同,英国的分业经营不是由法律规定的。在英国,法律并不禁止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或保险业务。不同业务间的界限是限制性的商业惯例、反竞争的机制和自律的产物。但是这种分业经营的惯例得到了监管部门尤其是英格兰银行的支持。 二战以前,英国金融机构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分工细致,其伦敦城在国际金融业的历史上有着“世界银行”的美誉。然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昔日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以往的雄风尽失,经济增长缓慢,金融业也萧条冷落,被美、日、德、法等发达国家远远地抛在了后面。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英国于1971年实行了“竞争与信用控制政策”, 作者简介:杜莉(1959—),女,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金融经济研究。高振勇(1979—),男,山东沂南人,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该成果得到吉林大学985工程项目“东北亚研究与东北振兴创新基地”的资助。

德国银行资金模式结构和盈利能力的变化【外文翻译】

外文翻译 原文 German bank capital model structure and profitability of change Material Source: R&D Management34,4,2004 Author: Lars Norden and Martin Weber We investigate the funding modes of German bank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lending and profitability during 1992–2002. We find that at many banks, deposits from customers decrease in relative terms while interbank liabilities increase as a source of funding. We cannot detect a negative impact of the relative decline in deposits on lending. The decreasing ability of banks to collect deposits and the substitution of deposits by interbank liabilities unfavorably affects the net interest result of banks that exhibit a deposit deficit, especially savings banks. Our findings indicate a structural lengthening of the intermediation chain, which has broader implications for the functioning and stability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al changes in banks’ funding mode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lending to customers and the effect on bank profitability. Our empirical evidence is based on a micro data set for all German banks that we obtain from the Deutsche Bundesbank for the period 1992–2002. First, we find that growth of interbank liabilities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 growth of deposits from customers at savings banks and credit cooperatives. The effect is strongest at savings banks. Thus, we provide empirical evidence for a structural change on the liability side of these banks’ balance sheets. This finding indicates an increasing specialization of retail and wholesale banks in the same sector, and it is consistent with an overall lengthening of the intermediation chain and with financial deepening of the economy. Banks facing a funding deficit become net interbank borrowers, while others that benefit from a stable funding surplus become net interbank lenders. Second, we do not detect a negative impact of the relative decline in deposits on lending to customers. Instead, lending slightly gains in relative importance over time. Third, the decreasing ability of banks to collect deposits from customers and

最新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 其对策 [论文关键词]商业风险银行业 [论文摘要]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提高效益的同时有效地防范与化解风险,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商业银行的经营实际上是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寻找平衡,通过对风险的有效管理而创造价值。本文依据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特点及主要表现形式,结合我国银行业内外部,对如何有效管理,防范风险进行初步探讨。 银行业作为经营货币的企业与生俱来就规定了其风险的本质,与其说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更不如说是为了获取利润而经营风险的组织。所以,风险和利润对银行来说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同为一体。过分强调哪一方都会为发展带来阻碍。只有充分掌握风险在银行经营中的特点将风险经营,管理与防范结合起来,在硬币的两面寻找有效的平衡,才能收到利润增长与风险防范的最佳效果。众所周知,我国银行是从过去国家专业银行演变而来的,商业化进程较为缓慢,粗放落后经营观念在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并未完全消除。我国的风险管理观念是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风险、操作风险则不够重视。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本充足率水平不高,风险资产规模较大 由于国内银行资产质量比较差,不良资产的规模比官方公布的数字要大得多,因此按实际风险资产计算的资本充足率实际上大多低于巴塞尔协议8%的最低水平,同时由于资本充足率水平较低且资本补充渠道较窄,能够为分支机构风险

敞口配置的资本相当有限,不可能为高规模的风险敞口提供足够的资本支撑,这种情况必然导致分支机构风险敞口规模与资本匹配失衡。在资本补充有限的情况下,要提高资本充足率必须在降低信贷资产的风险敞口规模上做文章。而我国目前包括大型企业在内的绝大部分企业尚未取得外部评级,在标准法下其风险权重为100%或者150%,且国内银行尚不具备内部评级的客观条件,不能对企业进行内部评级,在呆账准备金提取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资本充足率的这种逆向配置效应几乎意味着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敞口规模的途径就是降低信贷存量规模,甚至是减少一些优质客户的信贷业务。 (二)风险管理落后,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初步形成,但风险管理没有作为风险文化根植于所有员工的心中,贯穿到业务拓展的全过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还没有树立,没有形成全行认同的风险管理文化,系统而完整的风险管理战略还有待于加强,风险管理侧重于后台管理,没有将其作为信贷决策、风险敞口限额控制、贷款定价、资本资源配置的有利工具。同时,部分人员将风险片面地等同为违规、案件和损失,一些风险管理人员将风险管理简单解为控制,部分业务人员将风险管理看作是业务拓展绊脚石,注重信用风险的控制和计量,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风险等仅有一定的理性认识,还谈不上统筹考虑、系统管理。 (三)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确 在西方发达的制度下,代表全体股东利益的董事会明确地承担起银行在其全部经营过程中的所有风险,并以银行的全部资本金作为承担风险的最终边界。董事会因此负责制定有关风险管理的重大政策,并在银行内部建立起有效的风险内控体系。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均是股份制,在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

银行保证担保借款合同完整版

银行保证担保借款合同完 整版 In the legal cooperati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all parties can be guaranteed. In case of disputes, we can protect our own rights and interests through legal channel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topping the loss or minimizing the loss. 【适用合作签约/约束责任/违约追究/维护权益等场景】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银行保证担保借款合同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合同资料适合用于合法的合作里保障合作多方的合法权利和指明责任义务,一旦发生纠纷,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实现停止损失或把损失降到最低的效果。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经中国农业银行____________(下称贷款方)与____________(下称借款方)和____________(下称担保方)充分协商,根据《借款合同条例》和中国农业银行的有关规定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 第一条自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起,由贷款方向借款方提供___________(种类)贷款(大写) ____________元,用于____________,还款期限至____年____月____日止,利率

德国全能银行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007年第2期税务与经济No12M ar115,2007 (总第151期)Taxati o n and E cono m y(SerialN o1151)经济纵横 德国全能银行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戴群中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德国全能银行制度具有业务领域充分多元化、通过股权投资形成业务网络、广泛的集团外部相互持股以及全能银行是证券市场的主体等特点。德国全能银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经济范围优势、资金优势、成本优势、网络优势以及抗风险优势等方面;其潜在风险因素包括道德风险、投机风险以及传导风险。德国金融监管制度是德国全能银行制度得以顺利实行的根本保障。我国银行业实行全能银行制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发展全能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德国;全能银行;监管;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339(2007)02-0029-05 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经济从二战后的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一举成为欧洲最大、世界第三的经济强国,被经济学家誉为/经济奇迹0。[1]德国经济取得的成就与其独树一帜的全能银行型金融制度密切相关。银行业采用混业经营模式是当今世界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德国银行是混业经营模式最成功的典型例证。伴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银行业的改革正在不断深化,混业经营将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必然选择。因此,深入研究德国全能银行制度对我国银行体制改革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德国全能银行制度的特点及优势 (一)德国全能银行制度的特点 1.德国的商业银行原则上可以经营所有业务,可以从事/全能0的金融活动,业务领域充分多元化。从业务范围看,全能银行自身可以涉足金融领域的任何业务,不仅包括传统商业银行的存、贷、汇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的债券、股票发行以及各类证券、外汇、贵金属交易、项目融资等业务,而且可以进行保险、抵押、证券经纪、基金等资产管理、咨询以及电子金融服务等所有金融业务。从业务审批上看,德国银行申请得到的业务许可证上所标明的业务范围包括上述所有内容。 2.通过股权投资形成业务网络。从德国全能银行的治理结构来看,较为普遍的是,除了在境内设立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分行和代表处外,全能银行集团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普遍建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全资或控股的专业性金融机构。这些专业性金融机构在传统的双重银行体制下被认为是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全能银行集团内部的交叉持股,全能银行的业务范围成为一个具有内在联系性的网络体系。 3.广泛的集团外部相互持股。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全能银行和自身股东相互持股。(2)全能银行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持有非银行部门的债务类有价证券和股本类有价证券,并作为股东代理机构,参加非银行部门公司的股东大会,行使股东权利。 4.德国的全能银行是证券市场的主体,不仅提供全套服务,而且是一级市场最大的买主。此外,全能银行在二级市场上从事代理证券买卖和自营业务。 [收稿日期]2006-11-28 [作者简介]戴群中(1969-),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在读博士生。

德国银行系统

德国银行系统 德国是一个银行系统极为健全发达的国家。其银行共分为三类:1.综合性银行Universalbank,共有四个,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巴伐利亚抵押银行Bayerische HypoVereinsbank,德里思顿银行(Dresdner Bank)和商业银行(Commerzbank)。2.储蓄所(Sparkassen,由所有地方性储蓄所组成)。3.合作互助银行(Volksbanken 和Raiffeisenbanken)。各种银行经营性质及重点各不相同,但已经趋於一体化。除名字上的差别外,其业务范围对于我们学生来讲已经没有什么太大差别。 1.Girokonto 学生可以在任何一个银行开设转账户头(Girokonto),几乎所有银行对学生提供免费的开户服务。前提是开设户头时,要证明自己的学生身份,然后每学期再到银行去交一张有效学生证或复印件。这样,所有的银行服务(比如存、取钱,转账等等)都免费,否则,每月户头费6-8欧元不等。 户头上的钱可随时存取支付,在一定范围内也可以超支。但超支部分非常贵,要付给银行的利息可达12-20%,所以短期内小数额超支还可以承受,长期超支很不合算。 德国银行网络发达,且许多银行间都有合作关系。只要在一家银行开有账户,便可在许许多多的自动取款机上免费提款。比如说账户设在德意志银行,不仅在欧洲各地的德意志银行及其子银行的取款机上免费提取现金,在其他三家综合银行(巴伐利亚抵押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取款机上也享有免费待遇。如果户头设在储蓄所,那么所有的储蓄所取款机都可以免费使用,不管在哪个城市,哪个街道。 2.Sparkonto Girokonto上的存款所得利息极低, 以致于没有。所以,数额较大且短期内不准备动用的钱可以存在一个储蓄户头上(Sparkonto)。存款的方式和条件各不相同。一般可分为死期存款 (feste Sparanlage)和变息存款(zuwachssparanlage)两种。死期存款和中国相应的存款方式类同。一定的数目存一定的时间。利息固定。另外一种变息存款存期一般为5年。利息不固定,开始的时候低,越往后越高(比如第一年3.25%,第二年3.75%,第三年4.25%,第四年4.5%,第五年5.25%)。这种存款方式的一个优点是,储蓄额只在第一年为死期,以后可以视需要随时到银行去解除存款。 所有的签有合同的存款在到期前三个月都该去银行解约,视需要可让银行将Sparkonto上的存款转到Girokonto,以备随时支取,或将存款期延长。 3.Depot 前面所提及的死期存款和变息存款是没有风险的。喜欢冒险的人还可以到银行再开设一个Depot,用来买卖股票,国债,公司债券以及期货和Fonds等投资活动。开设Depot每年都要交管理费(数目极小),此外,每次债券买卖还要再交银行回扣,回扣一般为买卖金额的0.15%-0.30%。 投资股票风险相对较大,风险稍低的是投资固定利息债券。这种固定利息债券每年都能得到固定利息,此外,还有价格的升落所带来的输赢,但这里的价格升降幅度相对于股票来讲非常小。固定利息债券又有国债和公司债券之分。国债的风险低(因为一个国家破产的几率很低),相应利息也低。反之,公司债券的风险较高,所付利息也相应高于国债。投资股票和固定利息债券一般都需要自己花费一定精力去分析研究相应的公司。在这方面所知不多的人只能被大趋势牵着鼻子走,所以不容易赚到钱。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不足和改进建议分析

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不足和改进建议

摘要 2006年12月11日,在经过五年的过渡期的之后,我国银行业正式完全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同时,我国商业银行也加快了走出去步伐。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成败。但是2007年的次贷危机再一次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形成了很大冲击。曾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学习榜样的国际活跃金融机构并没能够经受住金融危机的考验,不是巨亏,就是破产,这也再一次暴露出许多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并为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敲响了警钟。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讲,应该在借鉴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经验的同时,吸取次贷危机的教训,才能真正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有关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改进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不足的建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外部监管 论文类型:应用研究

目录1绪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商业银行业进入了快速扩张的阶段。近些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都只注重于业务和市场的扩张速度,反而忽略了质量的控制;注重贷款的数量而忽略了质量,再加上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出现时间本来就比较晚,很多商业银行都没有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和相关的职位,这种情况即使在最近几年有所改善,但情况也不容乐观,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经验和人才,即使设立了风险管理机构,也都还处于发展不成熟,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性急需改进的状态,对商业银行的运作起不到作用,现在又步入了急速发展期,近些年来由于风险管理不当而引发的事件的出现频率有增无减,闹得人心惶惶,显得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问题日趋严峻,我国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1.1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由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给世界各国都敲响了警钟,商业银行在实际的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呈现,发人深思。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成熟,体系不完善,开放程度不够,和次贷相关的金融产品规模不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次贷金融危机的发生,短期来看,貌似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不是特别大,但从我国金融产业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的影响不容忽略!例如,国内外经济下滑导致客户违约增加,银行信用风险加剧;持续降息及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导致银行收益下降,市场风险凸现;信贷扩张及新产品开发引发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加大等。 所以,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冲击是不容忽视;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大,金融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为了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我们必须彻底地分析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和我国的实际相结合,改进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 1.2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有利于促进资金的使用效率 商业银行是以货币资金为经营对象,其通过不断地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来保持其运作,从而实现资金从盈主到缺主的流通和转换,实现资金的调剂,资源的再分配!若商业银行的每笔业务,每个投资项目的决策都经过相应的

德国如何保证网络银行安全_0

德国如何保证网络银行安全 在德国,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习惯于通过互联网、电话、传真等直接管理自己的银行账户,不仅可以存款、转账,还能够买卖股票、基金,甚至可以申请小额贷款。与传统银行依靠广设分支机构招揽客户不同,这种新型的“直接银行”费用低廉、使用便捷,正成为德国个人理财(相关:证券财经)的“网上直通车”。 entrium是德国最早成立的网络银行之一,在2000年时该行仅有370名员工,服务客户量却达到77万,人均资产达1000万美元,管理成本大大低于传统银行。 为适应新的竞争形势,德国大多数传统银行也都建立了网络银行分部。自2000年起,德国最大的银行德意志银行决定每年为网上银行业务投资10亿欧元。 对于网络银行最敏感的安全问题,德国同样出现过账户名和密码被窃取等情况,但随着银行、监管机构和客户等多方努力,网络银行的安全性正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比如网上银行同时使用用户名、登录密码和交易密码,有的银行对同一账户的不同的交易、不同步骤都要求不同的密码,只有输入正确才能操作,有效避免了网络黑客钓取密码的危险。同时,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组织也在不断提高网络银行的安全标准要求。自2008年1月1日起,德国所有的网络银行将执行统一的技术标准EBICS,保障所有网络传输交易信号的安全。同时,德国警方直接介入针对网络银行的犯罪监控,联邦刑警局全天候监控可疑线索,对罪犯进行严厉的刑事惩罚。 德国邮政银行市场部经理彭康康告诉记者,“无论从银行数量、资产总额,还是客户总量、交易额而言,网络银行都已成为德国银行业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大部分传统银行都建立了网上交易平台,德国还出现了上百家纯粹的网络银行,已具有相当的市场竞争力”。数据显示,德国网络银行业务目前已占到银行全部业务的25%以上。 德国银行业非常看好网络银行业务的发展。2007年德国网络用户达到4800万人,占人口的59%,这意味着网络银行的发展潜力依然很大。德意志银行网络银行前行长赫伯特·沃尔特曾表示,网络银行将彻底淡化传统的银行业与经纪业、上线与下线、储蓄与投资的界限,打造全新的商业模式。

比较银行制度

1.金融体系---是指一个 经济中的资本流通的 基本框架,是各种金融 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 约构成的有机整体 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 有①货币制度规范的 货币流通②金融机构 ③金融市场④金融工 具⑤金融制约与监管2.支付清算系统---是一 国或地区对伴随着经 济活动而产生的交易 者之间,金融机构之间 的债券债务关系进行 清偿的系统 3.双线银行制度---又称 双轨,双重银行制度, 是指美国历史上形成 的,由联邦政府注册管 理的国民银行和由州 政府注册管理的州银 行并存的一种商业银 行制度 4.单一银行制度---指美 国历史上实行的商业 银行的业务只由一个 独立的机构经营而不 设分支机构的银行组 织机构制度 5.全能银行---也叫综合 性商业银行,是指商业 银行不仅可以经营一 切银行业务,还可以全 面从事证券,保险,租 赁等金融业务,所形成 的综合的全面的银行 经营模式 6.脱媒---指由于美联储 规定银行储蓄存款利 率上限,以及和其他金 融机构的竞争,商业银 行存贷款大幅度减少 的非中介化现象。7.自由银行制度---是指 美国1837年到1863年 之间实行的任何个人 或者集团只要有充足 的资本并履行法定的 义务,即可向所在的州 政府申请领取执照并 开设银行的银行制度。 8.美元霸权---是指美国 凭借美元的国际货币 地位引导和塑造一系 列有利于其领导和支 配事务安排 9.奥尔德里奇方案---美 国共和党参议员1911 年11月16日向国会国 家货币委员会提交的 效仿英格兰银行建立 高度集中而又相对独 立的美国中央银行— —全国储备协会的银 行改革计划,这是美国 在建立央行制度过程 中的尝试,但美国倡导 分权,实行联邦制,并 最后被否决,最后形成 二元制央行体系。 10.布雷顿森林体系---二 战以后形成的以美元 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即 美元和黄金挂钩,其他 货币和美元挂钩的双 挂钩货币体系 11.储蓄贷款协会---是一 种在政府支持和监管 下专门从事储蓄业务 和住房抵押贷款的非 银行金融机构,通常采 用互助合作制或股份 制的组织形式。 12.CDO(担保债务凭证) ----将有现金流量的资 产汇集群组,然后做资 产包装分割,进行信用 评级后出售。 二、填空题 1.从宏观经济看,资 本形式包括(储蓄) 和(投资)。 2.1790年,一些证券 交易商成立了美国 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费城证券交易 所)。 3.1792年,24名经纪 人在华尔街签订了 (《梧桐树协定》) 成为纽约交易所的 前身。 4.各国金融机构体系 包括(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非 银行金融机构)。 5.英国海外银行机构 主要有英国海外银 行、外国银行、国 际财团银行。 6.德国银行机构包括 信贷银行、区域性 银行、私人银行、 外国银行。 7.日本的商业银行有 都市银行、地方银 行、外国银行。 8.美国通用汽车承兑 公司的金融服务行 为两大类:消费金 融、公司金融。 9.1929-1933年经济 危机后美国国会通 过的一系列加强金 融监管的法律有 (1933年银行法)、 (1935年银行法)、 (1933年证券法)、 (1934年证券交易 法)。 三、判断改错

农村商业银行风险分析

农村商业银行风险分析 摘要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以及我国经融体制的改革,促使外资银行逐渐将发展的目光投向内地,从而加剧了我国金融银行的竞争趋势,并使国内的金融风险剧增,农村商业银行在近十几年的服务过程中,在不断完善自身的同时,有力地推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强化自身对风险的管控,以在确保自身稳健发展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风险,其次对所存在的风险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最后为构建农村商业银行有效风险管理模式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风险分析 一、前言 21世纪初,随着我国农村信用社股份制度的变迁,农村商业银行兴起,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与完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于2010年在香港成功上市,至此拉开了农村商业银行上市的序幕,同时这也标志着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已迈入激烈的市场竞争浪潮中。作为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本质依旧是经营风险的组织,以经营风险来实现风险收益。因此,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农村商业银行要想尽量降低或者规避风险,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就需要对自身所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二、当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管理中所存在的风险 (一)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当前,农村商业银行整体上存在着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的现象,其在实际工作中所注重的是自身业务的发展,从而忽视了对其业务中所存在风险的管理。大多数业务人员认为风险管控工作是风险控制部门的工作,与自身的工作不存在联系;也有很多员工认为要想控制风险,必将影响业务量的增长,对于风险控制与业务利润的关系缺乏全面且正确的认识。此外,在很多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门中,管理人员将风险控制的途径选择在了降低业务量上,致使不仅没有降低风险,反而影响到了农村商业银行利润目标的实现。 (二)风险计量体系尚未完善,致使风险管理力度不足 当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风险计量体系的建设上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于风险管理所生成的数据无法实现全面的分析,而其自身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逐渐增多,从而致使其对自身所存在的风险无法实现有效地降低或者规避。事实上,这一现象并非农村商业银行所固有,而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整体上在风险管控中所处的困境。 (三)缺少必要的风险管控人才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所涉及的知识系统较为复杂,其所需要的是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需要其具备金融学、统计学以及管理学等综合知识素质能力。而当前在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中,由于各方面制约因素的存在,致使其本身发展相对发达国家较为落后,风险管理人才的不足,进一步制约了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

德国担保银行简介

德国担保银行简介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德国担保银行 德国中小企业担保银行体系是欧洲最大的信用担保体系,他基于一个互相自助的非赢利协会风险补偿方案,根据《德国银行法》运作,由德国银行机构监管。 一、德国担保银行概述 (一)德国担保银行的实质 德国担保银行既不吸收存款,也不发放贷款,其主要业务是提供担保服务,在公司性质上属于有限责任公司,

但其实际地位如同银行。德国担保银行之所以被称为“银行”,是因为根据《德国银行法》规定,担保机构属于信贷机构,其内部机构、组织及经营均应受该法管理。 (二)股东 德国担保银行股东为贸易、手工业和商业协会以及一些银行。 (三)担保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 担保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司股东大会,其具体职责包括决定公司章程、年度结算报告以及最终审计报告,并选举产生管理委员会(董事会)。管理委员会负责检查公司的经营政策,监督公司管理层,并选举产生担保资金的审查批准委员会。担保资金审查批准委员会的任务主要是确认、审查和批准所有担保方案。 (四)成本 德国担保银行不付股息,盈余资金被留存为准备金,不付公司所得税。信誉以及政府红利使该担保银行体系效率很高,成本(担保损失)是担保价值的1.5%。 (五)担保银行的贷款风险分摊机制 担保银行不直接接受企业的担保申请,只通过储蓄银行、合作银行、商业银行等贷款银行从事担保。 担保银行模式的关键在于: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对中小企业贷款进行反担保,承诺如发生损失政府将承担其中较

大部分,从而实现贷款风险在两级政府、担保银行、贷款银行之间的分摊。为抑制道德风险,贷款银行至少须承担贷款风险的20%;其余风险,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通常会承担其中的60%~80%,相当于总贷款风险的48%~64%,担保银行最终只承担总风险的16%~32%。 (六)担保银行的融资渠道 德国担保其优势在于政府担保和支持。其融资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自有资金的利息收入;二是利润;三是来自复兴信贷银行(KfW,德国的政策性银行)的低息贷款。 (七)担保银行的监管 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和德国央行负责发放担保银行的牌照及其日常监管。监管依据同样是《德国银行法》。基本规定包括:担保银行只能在注册州经营,避免相互业务竞争;只提供担保,不得从事存款、贷款业务;担保银行在业务操作上完全独立于政府,不受干涉。 二、担保银行的信用评级 降低担保银行的信用风险,开展对受保企业的信用评级,是德国担保业发展的基本经验。根据巴塞尔协议II的要求,德国银行监管法除对银行自有资本占风险资产的规定外,对信用风险也作了相应要求。具体而言,就是要对

全能银行制度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全能银行制度(universal banking system) ——德国的经验与教训 一、全能银行制度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全能银行是“能够从事除发行货币和抵押债券以外的所有金融业务”的银行机构。换言之,与所谓的分业体制下的专业性银行不同,全能银行的特点不是局限于任何一种特殊的业务,例如吸收存款、提供信用贷款或长期融资等,相反,全能银行能够参与所有提供货币和资本的活动:包括吸收存款、发放各种期限的贷款、发行债券、参与企业业务活动,从事货币、股票以及各种有价证券的交易等。 德国全能银行具有的特点包括:提供无担保的私人贷款;从事长期的资本融资,并且借此将公司发起、债券发行以及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等活动综合为一体。 德国的银行是最先将提供无担保的私人贷款与长期的资本性融资结合起来并取得成功的国家。就无担保私人贷款而言,这种异常成功的银行业务,像很多其他的金融创新活动一样,起源于苏格兰。其特点在于两种密切相关的业务:一方面,无担保的私人贷款是由银行提供的,但是,借款者必须将其所有的货币交易业务交给提供贷款的银行。借款者无须抵押即可取得贷款,然而银行能够获得借款者经营业绩和财务活动的全面信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第二章中即论述过在他那个时代(1776年前后)苏格兰银行已经发放不要求证券抵押的贷款。W·桑巴特在论述这种信用制度时写道:“这种制度能够使没有金融资产的人成为企业家,而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全能银行的第二个特点是,也是德国取得巨大成功的特点,是长期的资本性融资。银行刚开始这样做时并非有意要长期参与企业的业务活动,更多的是出于暂时性的需要,如在全部股份无法完全募集到位时。 这种综合性的资本性融资起始于比利时,即成立于1822年的比利时股份公司最先从事这类活动,该机构后来成为欧洲第一家新型的商业银行。这家银行从一开始便介入有价证券活动,试图通过发行债券来为发放贷款筹措资金,以及直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来解决期限变换所引起的银行流动性问题。但是,这种尝试在法国和意大利均告失败,原因是这些银行过度依赖高风险的住宅与产业融资,完全忽视了吸收存款的业务。

【B048】关于澳洲联邦银行企业发展的内部环境的研究(B048)

关于澳洲联邦银行企业发展的内部环境的研究 作者:王越邓亚雯张爽奚荣建郑舒文 【摘要】澳洲联邦银行至从1991年上市以来,在澳洲乃至世界的企业中占据重要角色,这与其正确有效的内部战略环境密不可分。笔者通过大量的数据及资料研究分析得出澳洲联邦银行已成功利用其核心竞争力转换成竞争优势从而占据着市场。本文系统的概述了该企业发展的内部战略环境,探讨了澳洲联邦银行成功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澳洲联邦银行内部环境优势劣势市场分析引言:澳洲联邦银行于1991年上市获得巨大成功,本文通过对澳联内部环境优势和劣势的研究分析澳联成功的主要因素。 综述:由于完善的风险调控机制及强有力的市场营销促使这样一个上市时间较短的公司取得了重大成功。本文系统的研究了澳联公司的内部环境。 始创于1912年的澳洲联邦银行(以下简称CBA)本为澳大利亚国家中央银行, 1991年实施股份化,成为上市公司。CBA近百年来一直关注于金融服务,其南极星标志在澳洲是最广为人知的品牌,在市场策略全球化之后,其业务已遍布澳洲、亚洲、英国、美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资产总值已超过11660亿人民币,业务涉及保险、基金管理、银行、退休计划、证券等内容。凭借多年来良好的经营状况,CBA分别获得惠誉国际、穆迪投资及标普国际的AA、Aa3及AA-信贷评级,是世界银行之中最稳健的银行之一。CBA是澳洲最主要的房地产信贷银行、最大的信用卡发行银行、最大基金经理、最大零售退休金管理公司和最大人寿保险公司,2000年与Coloniae集团合并缔造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商业合并。其于2001、2002连续两年被评为澳洲最佳银行,被《Business week》评为澳洲第四大企业及世界千强中第178位,《远东经济评论》中亚洲200强中排名第五,同时是澳洲第五大市值上市企业,成为摩根史丹利全球股票指数成份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