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常规主要内容

教学常规主要内容

教学常规主要内容
教学常规主要内容

教学常规主要内容

一、备课

备课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两项内容。

(一)学期计划

学期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所授班级情况分析。包括学校概况和学情分析,如:学校教学环境、班级人数、学生的学习纪律、品德行为、预期知识、兴趣爱好等情况;后进生、优秀生情况及如何采取因材施教的措施。

2.目标要求。

3.教学进度。包括学期、单元、周课时的教学安排,要体现日期、课题、课时数、教学内容,要求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二)课时计划

课时备课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教学程序设计,它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对课时备课的基本要求是: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和阅读有关参考书

●明确单元、课时教学目的,把握教材内容及结构。

●确定重、难点,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

●阅读参考书,更好地掌握教材,充实教学内容。

2.深入了解和分析学生实际

分析学生现有知识基础和中职教学实际,教学设计既要符合授课班级大多数学生实际水平,同时又要兼顾优秀生和后进生的发展。

3.提前撰写教案

认真按课时备课,必须提前一天写好教案,教案是指把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都详细地写出来;(1)教案应包括以下内容: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时间分配,板书设计及作业布置等。

(2)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认真研究。教学重点是指体现教学目的、要求最本质部分的教学内容,是集中反映教材中心的部分。难点即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教学内容。

(3)教学资源的处理

课本、图册和影像材料是最基本的教学资源。若教科书内容充分反映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就主要依据教科书展开课堂教学,否则就要补充其他的教学资源。

(4)教学方法的选定

选定教学方法需要注意:

●必须符合教学目标要求。对于较低层次的教学目标,可选择教学信息传输较大的教学方法,如系统讲授法;对于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则可选择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要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特征。

●要考虑到教学条件。教学条件既包括学校的教学资源条件,也包括教师的自身条件和学生的情况,运用教学方法要扬长避短,恰到好处,不求形式,而求实效。

●要力求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设计问题要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

(5)教学媒体的选择

●要考虑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条件。要充分利用“小黑

板”“教学挂图”“教具模型”“投影图片”等教学媒体;

●更要提倡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如CAI课件运用等。

(6)板书和作业的设计

板书设计要有科学性、整体性、条理性,作业设计要少而精、要围绕教学目标,要有一定比例的实践性作业、要有利于巩固与反馈。

(7)写好教学反思

要及时总结每节课的经验与教训,进行再教设计,提倡记录课堂中生成的问题。

二、上课

上课是教学实施的关键环节。教师必须做好课前准备,熟悉教案,理清教学思路,准备好教学用书和教具等。预备铃响后,

任课教师必须到达教室候课,督促、检查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课堂上要做到仪表大方、态度和蔼、语言规范、清晰准确,坚持正面教育。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按照教学进度有计划、有规律地进行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基本要求有:

1.教学目标:

●依标施教,科学、具体、合理地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

●遵循学生的发展水平,既把握全体学生的认知情况,又兼顾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

2.教学内容:

(1)坚持直观教学,有机地运用各种教学媒体,使教学内容直观地呈现出来。

(2)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强趣味性,注意联系实际,防止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记忆。

(3)实训

3.教学过程:

●要把握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要讲究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力戒“照本宣科”“唱独角戏”。引导师生互动,让学生主动、充分地参与课堂教学。

●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把教学活动与解决一定问题的具体情境挂相结合,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和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探究活动。精心设计问题,开启学生思维。问题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启发性,层次性、开放性。

●合理处理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对学生的回答做激励性的评价,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认识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学结构安排合理完整,时间分配科学合理,各个环节承转自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发展。

●能充分利用教学媒体资源,教学手段多样、有效;板书结构清晰,条理清楚,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

●重视教学过程中的训练,每节课有适量的训练,训练讲究科学性和针对性,并做好及时地反馈与评价。

4.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大多数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预期的目标要求。

●师生参与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张扬和提升。

●作业效果好,学生绝大部分能顺利完成作业。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

1.作业布置

科学布置作业是学生达到良好作业效果的基础,要做到:

●目标明确,作业布置要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内容,精心筛选,针对性强。

●份量适中,题目要具有典型性、实效性,做到以质胜量,提倡以课内作业为主,布置少量课外作业,活动类作业可结合综合探究活动,建议每单元一次。

●难易适度,要面向多数、兼顾两头,以多数学生的水平为着眼点,强化基础知识,同时考虑优秀学生并适当照顾后进生,力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和谐发展。

2.作业批改

●批改形式灵活多样,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意面批和课后批改的结合,全批全改和抽查批改的结合。

●课内作业每周全批全改一次,要认真及时,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其余作业可抽查批改,但每次抽查人数不得少于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批改作业应准确无误地指出学生的错误,批阅评语尽量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表述,既指出不足,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3.作业讲评

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同性问题要及时讲评,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时订正错误。对个别学生的特殊错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4.建立作业批改档案

将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作为平时成绩之一,对作业优秀的、有进步的学生要予以表扬和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质量测评

1.学习过程考查。

2.纸笔测试内容方式。

3.命题体现学科特点。

4.质量测试目的。

5.学业成绩报告单。

赣州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2015年9月9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