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学6行政组织
- 格式:ppt
- 大小:254.00 KB
- 文档页数:22
1行政组织:是为履行国家行政职能而依法建立起来的一切行政机关的综合体。
狭义的行政组织仅只政府系统。
2行政组织学:研究行政组织构成、建立、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3组织结构扁平化:通过减少中间管理层次、裁减冗员建立起一种紧凑的扁平化组织。
4行政组织决策:行政组织主题在处理公共行政事务时,为履行公共行政组织职能,实现公共行政组织目标,根据实际情况给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分析、科学制定和合理抉择行动方案的组织活动过程。
5行政组织执行: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依法将决策中枢系统输出的决策指令付诸实施,从而实现行政组织预期目标的行政行为,也就是把行政组织决策方案由理想变为现实的活动过程。
6行政组织沟通: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组织与外界环境之间,行政组织内部各部门、层级、人员之间信息的交流与传递过程。
7行政组织激励:行政组织采取某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措施,激发和鼓动公务员的动机,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8物质激励:根据工作表现和贡献大小,适当满足公务员正当的物质需要,以调动其积极性的方法。
9行政组织文化: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的、持久影响行政组织主体的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行政倾向的总和,内容包括:行政自治思想、行政组织制度和行政组织心理。
10行政组织发展:行政组织人员在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有规划地、长期地依法对行政组织的职能、结构、技术、管理方式、人员、文化等方面进行的重大调整和改革,以增进行政组织的绩效。
选择1行政组织的特征:阶级性、社会性、权威性、法制性、系统性、发展性。
2行政组织构成的要素:组织目标、机构设置、组织人员、权责体系、财务设备、法规制度、技术信息、团体意识。
3行政组织与其他学科的区别:研究对象----行政组织。
4管理学是研究以组织为主体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科学。
5组织行为学侧重于个人和小组的行为,研究重点是,组织中个人行为以及小组成员的行为表现和态度的变化。
6行政组织的研究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的方法、比较分析的方法。
行政组织理论行政管理学第六章 行政组织目标第一节 行政组织目标概述第二节 行政组织目标的结构与类型第三节 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第四节 行政组织目标管理第一节 行政组织目标概述一、行政组织目标的含义:P130(单选)(一)组织目标指一个社会组织(企业组织、行政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努力争取达到的一种未来状态。
(二)组织目标的核心内涵包括以下几点:1.组织目标对于组织成员的活动具有公共指向性。
2.组织目标代表着一种未来状态。
3.实现组织目标需要投入特定资源。
4.组织目标具有评估组织及其成员绩效的工具作用。
(三)行政组织目标是指行政组织为了实现特定的未来状态而设定的一种可以激励组织及其成员投入特定资源,并且可以用作组织管理工具的公共导向。
(单选)二、行政组织目标的特征:P131(单选、多选) 1.强制性;2.服务性;3.和谐性;4.复杂性;5.动态性。
三、行政组织目标的作用:P132(多选、简答)(一)导向作用(二)激励作用(三)整合作用(四)管理工具作用第二节 行政组织目标的结构与类型一、行政组织目标的结构:P132(单选、多选)(一)纵向目标与横向目标纵向目标意味着行政组织所要达到的未来状态具有纵向性,它不是对原有目标的简单重复,而是具有方向上的发展性或传递性。
横向目标则意味着行政组织所要达到的未来状态具有横向性,它是对行政组织原有目标的范围或内涵的超越,也体现为行政组织所要实现的具有平行地位的目标。
(二)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单选、多选)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是组织存在的基础,没有外部目标就没有行政组织的存在,行政组织只有通过实现外部目标才能生存和发展。
为了实现外部目标,组织需要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改善内部管理,更好地运用内部资源,这些都涉及组织内部目标的实现。
与外部目标相对应的是,组织在实现外部目标的同时还要实现内部目标,这是组织完成外部目标的充分条件。
(三)战略目标与战术目标(单选、多选)战略目标是行政组织在特定时限后所设想要达到的一种状态,它的未来指向性很强、激励作用明显。
第六章行政组织的社会心理与管理一、简答题1、组织管理心理研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简述期望理论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管理者应如何重视挫折与管理的关系?4、简述群体功能的主要内容。
5、简述群体意识包括的主要内容。
6、简述群体凝聚力的主要作用。
二、论述题1、谈谈你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理解。
2、论述群体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其管理手段。
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1)适应了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2)适应现代管理实践的要求;(3)适应中国国情的需要。
2、(1)理性的人的前提是否具有普遍性;(2)期望概率比较难把握;(3)没有考虑负目标价值的影响。
3、(1)注意挫折教育;(2)学会关心与宽容;(3)避免挫折;(4)心理宣泄与心理治疗。
4、(1)完成组织所赋予的任务;(2)满足群体成员的需求;(3)把个体力量汇合成新的力量。
5、(1)群体的归属意识;(2)群体的认同意识;(3)群体的促进意识。
6、(1)群体凝聚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得到群体凝聚力强化的群体行为如果与组织目标是一致的,那么群体凝聚力可以提高群体的工作绩效;如果得到群体凝聚力强化的群体行为与整个组织目标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反的,那么群体凝聚力不仅不能提高工作绩效,反而会降低群体的工作绩效。
(2)群体凝聚力与员工满意度的关系。
一般来说群体凝聚力会提高满意程度,但满意程度高最终对整个群体的工作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因为满意程度高可以令群体成员对群体忠心耿耿,尽职尽责,但也可能使群体成员安于现状,维护既得利益,产生惰性,拒绝改革。
(3)群体凝聚力与员工个人成长的关系。
群体凝聚力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也是一件利弊参半的事情。
从有利于员工成长的一面来说,群体凝聚力强的群体使人产生安全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容易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从不利于员工成长的一面来说,凝聚力强的群体中的员工有时会有较强的依赖性,缺少独立性和创造性。
行政组织学是一门研究行政组织的学科,它
主要研究行政组织的构成、职能、结构、制度、变革等方面的理论问题。
行政组织学是
公共管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
于提高行政效率、保障人民权利、提高公共
服务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行政组织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行政组织
的定义、性质和特点;行政组织结构的分类、形式和特点;行政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技术;
行政组织权责的分配和协调;行政组织改革
的理论与实践。
行政组织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整体论、
功能论、制度论、管理科学等。
其中,整体
论是研究行政组织结构和制度形成、发展、
变化的基本方法;功能论是研究行政组织实
现行政目标的方法;制度论是研究行政组织
中规章制度的方法;管理科学是研究行政组
织管理的方法。
在行政组织学的研究中,还需要考虑到公共
管理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政治环境和制度环
境等因素。
行政组织学的研究旨在为适应不
断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环境、推进行政管理创
新和提高行政效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