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夫妻财产分割案例分析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22.13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2011年8月13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首次对婚内夫妻财产分割作出规定,[1]允许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在另一方“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及“不同意支付医疗费用”情形下请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民法典》直接吸收了该司法解释的规定。[2]

鉴于实务中要求婚内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纠纷日益增长,研究小组特收集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施行以来的相关案例,并在此基础上对典型案例和裁判规则进行了分析、整理。

一、检索背景及裁判概况

(一)婚内财产分割纠纷案件数量

以《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4条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截止2020年10月25日,中国裁判文书网所公布的涉及该条文的裁判文书共计552份,呈逐年增长趋势。

经人工阅读筛选,诉讼请求中明确提出婚内财产分割的裁判文书268份,为本次梳理分析的样本。

(二)纠纷案由及案件类型

婚内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案例涉及众多案由类型,常见案由为分家析产纠纷、婚姻家庭纠纷、共有类纠纷、所有权类纠纷、执行异议类纠纷、扶养类纠纷、婚内财产分割纠纷、夫妻财产约定纠纷、其他婚姻家庭纠纷、其他所有权纠纷等。

我们发现,该类案件呈现出一些地域特色,如:上海、北京地区案件集中在请求分割拆迁利益方面;江苏地区以同居析产提起诉讼较多(实质均为婚内财产分割,原因主要为结婚证及婚姻档案遗失、未达婚龄结婚等)。

(三)纠纷原因及当事人婚姻状况

纠纷的主要原因为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不支付医疗费用、其他纠纷:1.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主要表现为:1)一方擅自取存款、将存款转给第三人;2)一方擅自处分房屋、车辆及股权等,如出售转让、过户给自己与前妻(或前夫)所生的子女等;3)拆迁安置补偿款项由一方控制,另一方无法支配;4)夫妻共同财产因一方个人债务被强制执行。

2.不支付医疗费用。包括不支付本人医疗费用及不支付子女、父母医疗费用。3.其他纠纷主要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分家析产纠纷。就当事人的婚姻状况而言,执行类案件均系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对夫妻是否起诉离婚及分居等一般未重点审查。其余案件中夫妻双方多系法院判决不准离婚(或驳回离婚请求)后,或虽未起诉离婚但长期分居(包括感情破裂的分居及老年人因客观原因跟随子女居住或入住养老机构等),且大多数系再婚。

(四)案件分割的财产类型

案件分割的财产主要为房屋和钱款,也涉及有股权、投资款、车辆、债务等。大量案件因一方擅自出售了房屋、股权、合伙份额、车辆等,当事人不得不主张分割相应款项。

(五)裁判结果

在本次梳理的268例婚内财产分割案件中,未支持分割167例,支持分割101例,支持分割率约为37%。

1 .支持婚内财产分割的主要情形、分割方式、分割对象及分割比例

在支持分割的案例中,以“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为由分割的案件76例,占比约75%;以“不支付医疗费”为由分割的案件19例,占比约18%,其中有18例系本人患病,仅1例系未成年子女身患重病。此外尚有6例其他情形,包括执行异议、代为析产等。

在分割方式上,钱款均直接进行实物分割,而房产主要以确认份额方式分割。偶有案例因情况较为特殊,如原告方伤残需医疗费用主张房屋折价款,法院予以支持。[3]还有个别案例,法院判决确认股权及债务清偿份额。在分割比例上,平均分割的案件86例,即85%的案件为夫妻双方平分,其中大部分原告诉讼请求主张平分,小部分请求依法分割。另15例案件法院判决了转移隐藏夫妻共同财产一方适当少分,原告诉讼请求均未主张平分,其中有7例无过错方的分割比例为60%左右,有3例无过错方分得70%,[4]另有1例法院判决了房产及公积金扣除合理开支之后的余额全归原告方,[5]但该案系婚生子重病难以得到及时治疗被告不履行抚养义务,情况尤为特殊。此外尚有4例,法院认为损害财产方对财产的取得贡献较大应适当多分,无过错方分得比例为40%左右。

2 .未支持分割的案件,主要原因集中在缺乏证据证明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不符合婚内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定情形上。典型情况有:

(1)一方有转移财产的嫌疑,或提起分割诉讼为了防止转移隐藏,法院均不支持分割。

(2)部分案件法院考察转移隐藏的财产数额或占整体夫妻共同财产的比例,数额不大或者比例不高,法院认定尚未造成重大损害,不支持分割。

(3)如离婚案件正在诉讼过程中,大多数法院认为夫妻财产分割可以在离婚案件中处理,本案不支持分割,[6]也有部分法院正常判决分割。[7](4)部分案件结合当事人的实际生活需求情况(如双方老年人、对方患病、唯一住房),认为分割可能导致配偶方权益得不到保障,不予分割。[8](5)对转移财产进行分割,未转移的财产不分割。[9]

二、争议问题及裁判观点

(一)确认份额是否属于分割共有物

在实务中,存在针对登记在夫妻一方名下的共有房屋,原告请求确认其享有(占)份额情形。此时,原告提出的确认份额请求是否属于分割共有物不无疑问。

对此,笔者赞同“分割是指对共有财产的区分。也就是将共有的财产通过分割变为各自。而共有性质的变化,变化后仍然是共有房产,所以不属于分割。”[10]同时,仅仅确认份额通常难以实现当事人的诉讼目的,双方的实质纠纷仍未解决。实务中,存在一审法院对夫妻共同财产以确认各占50%份额的方式予以“分割”,二审法院以并未解决该房屋的纠纷,存在事实认定不清的情形为由发回重审的案件,[11]这在一定程度也印证了前述观点。

但是,“在申请人决定转变共有模式的时候起应视为打破共有关系的一种选择,其与分割共有物是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的。”[12]因此,可以将请求确认份额的请求作为一种不准确的诉讼请求,而从实质认定原告系请求分割共有物。

典型案例:(2018)津02民终4188号

裁判要旨:原告与被告李磊现仍处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在夫妻共同财产即上述房屋产权所占份额已经确认的情况下,原告起诉要求确认其享有房屋产权0.5%的份额,实际诉讼目的为通过确认份额达到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要求。(二)分割的对象与分割结果

在分割对象方面,存在对全部财产进行分割还是对部分财产进行分割的争议。有观点认为,“对婚内共同财产进行分割时,既要分割积极财产,也要分割消极财产。这里的消极财产是指共同债务。”[13]

在分割后果方面,有观点认为,“夫妻之间从此开始适用分别财产制,原先的约定财产制或者法定财产制不再适用。分割财产之后,夫妻对各自的财产自行行使权利。夫或妻一方所负担的债务,另一方不负偿还义务。”[14]但相反观点认为,“以非常财产制为前提的共同财产分割,在共同财产分割后,夫妻双方施行分别财产制;由于我国《婚姻法》没有这一制度,因而应当理解为分割共同财产后,夫妻对将来的财产仍然实行共同财产制。”[15]

笔者认为,婚内财产分割原则上是对部分财产进行分割,分割后并不导致开始适用分别财产制。其理由为:

1 .如果认为是分割所有共同财产,此时就“应当在尽量可能不影响夫妻共同生活的情况下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法院应当在考虑夫妻的财产状况和收入能力的基础上,确定夫妻双方各自应当承担的子女抚养教育费用和家庭生活费用,并在判决书中写明夫妻各自支付的数额、周期以及支付的方式”,[16]这在实务中很难落实。

2 .“婚姻法没有规定夫妻法定情形下的分别财产制,作为夫妻共同共有财产制度的补充。但物权法仍然对共同共有财产受侵害情形下的救济作出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