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中文的标调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拼音中文的标调问题

陆丙甫

一.问题的根源

关于汉语拼音是否标调的问题,可从作为一种拼音文字形式和仅作为中文软件的汉字输入方法这两个立场去看。这两个立场考虑得失时的角度有所不同,但又是密切相

关的,特别是中文软件的输入法如果是“拼音文字导向”的话(注 1)。

标调问题上,有三种意见:不标、部分标和全标。

不标引起大量的同形词问题;部分标部分不标的困难是标不标的界限难掌握;全标

的问题是比较繁琐。比较而言,还是全标比较好,虽然繁琐一点,但有增加近音词形体示差性的作用,便利阅读,由于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阅读的时间大大多于书写的时间,总的看来,全标还是得多于失。作为一种汉字输入法,虽然全标增加了击键次数,但有利于减少中文输入时大量存在的、也是最影响输入速度(因为眼睛视点要离开正文上下移动)的“选词”过程,也还是值得的。

问题是标调如何标法的问题,即标调形式问题。如果标调形式比较理想,推行和接受

全标就比较容易,否则就阻力很大。现行的标调形式显然很不理想,这是许多人反对拼

音中文全标调的重要原因。这有历史上的原因。以前的国罗(国语罗马字)是以字母形

式全标的,而北拉(北方话拉丁文字)是不标的。解放初期讨论汉语拼音时,也发生两

种意见的对立。采用上加符号标调,是某种折衷的不得已的产物:因为上加符号随时可

拿掉或省略,将来正式作为拼音文字时是否拿掉留待将来讨论。当时的折衷处理就把矛

盾留到了今天。

二.上加调号的位置问题及改进

采用上加声调符号,缺点之一是书写麻烦:往往要写完了一个词后回过头去加声

调符号。如果是双音节以上的词,为了提高书写速度很自然的要求尽量多连写、少

断笔。结果就是写完了末一个音节再回过头去处理补加前面音节的声调,也就是说

前面的音节要处理两次。这种回头重复劳动不仅影响速度,而且干扰思维的流畅推

进。好在现代由于计算机和文字工作电脑化的日益普及,人们手写文字的场合越来

越少了,这个矛盾因而可期得以缓和。上加符号的缺点之二是在机械打字机上打字

麻烦,不过这个问题在现在的电脑打字中也不难解决。

但现行的上加调号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却为大家所忽视的缺陷。现在的调号是标

在音节主要元音(韵腹)上的。但由于声调是附在整个音节(另一个说法是附在整

个韵母上),所以标在主要元音上很不自然:如果打出这个主要元音后再打声调,然

后再打韵尾,那就打断了整个韵母的整体性,干扰思维;如果打完整个音节后回过头

找主要元音加声调,那么主要元音要处理两遍,是重复劳动走回头路。总之两种方

法从人脑处理信息的效率来看,都有极大的不便。

关于上加声调的改进,许毅先生在《论汉语拼音文字应该全部标调 -- 兼论一种改

进的拼音标调法》一文中提出的一个建议是标在音节的最后一个字母上

方。这个方案有很大的优点。将声调置于音节的末一个字母上方,打完整个音节后

再打声调,就不必回过头再去找主要元音。另一方面,这也可以使声调符号起到音

节标界的作用,大大便于感知和阅读。事实上现在流行的拼音输入法,也都是在整

个音节的末尾打声调的,如“声调”一词就打 sheng1diao4,而不是打 she1ngdia4o,

可见标调于末尾是很自然的发展趋向。这样,由于声调兼任了音节标

界的作用,原来主要起隔音符号作用的 w、y 也可以派其他作用,如 y 可用来

表示很麻烦的“迂(yu)”音(国际音标中的 [y] 音值)。

在拼音文字中,甚至可以考虑将声调符号放在整个音节之后,而不是末一个字母的

上方。如“声调”就拼作 sheng1diao4 甚至 sheng diao\。这不仅对打字输入

更方便,也进一步凸现了音节划分,便于视读。并且还能方便地利用通行键盘上已有

的非字母键标调,如阳平和去声可分别用 / 和 \ 这两个键(阴平和上声似可在 ~、 ^、|、 <、 > 等键中选)。再一个好处是解决了大写字母调号难以安置的困难。

问题是这样的话使拼音中文的词形太长了。此外,科技文章中也经常用到这些符号,

也会有所不便。

三.字母音值和输入效率问题

人们感到全标调太繁琐,这还同现行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定本身比较繁琐有关。现行

汉语拼音的音节显得过长,五、六个字母的音节出现率相当高,加上声调就使击键次

数更多了。汉语拼音的拼写过长,也是很不得已的事情。就汉语本身来说,zh、ch、

sh 的出现率远远高于z、c、s ,前者采用单字母而后者采用双字母才是合理的。(注:不合理:一、读音不符合发音规则,二、不符合象似关系)另外,韵尾 ng 出现率特高,单独采用一个字母也相当必要。如果上述双字母声母用单字母表示,则汉语中最长的音节不连声调就是四个字母,而不再是六个字母(如 shuang),此时全标声调的矛盾也会缓和得多。

但考虑到拉丁字母国际通用的常规,要在上述方面作简化或改进就相当麻烦。如字

母 V 在汉语拼音中仅在拼写外来词语才有用,这未免是种浪费,因此有人主张用它表

示另一个汉语音值,比方说“迂(yu)”音(注:电脑输入法采取了这种方式)。但这同拉丁字母的国际使用常规出入太大,会引起其他的不便。

如果摆脱了拉丁字母通用常规的话,或仅仅作为一种中文的输入法,当然不妨作一

些简化,如中文软件“中国神笔”(作者敖小平)规定 zh、ch、sh、ng 可用 z、c、

s、g 输入,ji、qi、xi、zhi、chi、shi、zi、ci、si 中的韵母 i 可以省略,

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击键次数。但是因为同人们熟悉了的汉语拼音不同,就有个一开

始不容易习惯、适应的问题(注2)。这样的简化输入方法,可说是先难后易,用惯

了以后是方便的。经常使用中文输入的用户是值得在开始阶段化点时间去适应的,

但偶然用用的用户就会感到不方便、不值得。

其实,26 个拉丁字母,如果一音一符的话,对于人类大多数语言(包括英语)都

是远远不够用的(世界语也增加了不少带有上加符号的新字母)。而且,这 26 个字

母的音值的习惯安排还很不合理。一方面是字母不够用,另一方面有些字母又是用

得很浪费:如 X 表示 ks 的音,完全可以用双字母 ks 代替;Q 同 K 一样表示 k 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