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学习提纲--附详细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30.91 KB
  • 文档页数:1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学学习提纲

专题一高等教育历史与理论

(一)高等教育的概念演变

了解高等教育概念从古代高深学问教育,到近代大学教育,再到现代第三级教育的演变过程,掌握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

( 1 )古代高等教育,通过探索高深学问,最终达到修身、新民的目的。高等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死而后已。中西相同。

特点:

1. 形式:个别大师的聚徒讲学,设于宫廷、寺庙、或私学中。

2. 目的或内容:目的为培养官吏和神学人士。东方古代教育以人文教育和伦理教育为

特色, 辅以少量的自然科学教育.西方则以人文,自然和雄辩教育为主,辅以伦理教育.

3. 对象上,中国有教无类;西方是少数人的特权。

4. 管理上,东方由政府和寺庙管理,西方以私学为主。(亚历山大图书馆具有国际意义。)

(2)近代高等教育,以探索高深学问、培养人完整的人格为目的。它的典型是德国柏林大学。

1. 形式上具备了现代大学的雏形;

2. 目的和内容上,以继承和探索真知为使命,培养学术性和专业型人才;

3. 对象上,属于精英教育;

4. 管理上,大学自治,学术自由。

(3)现当代高等教育,以探索高深学问、培养人的智力为目的。它的典型是哈佛大学。

1. 形式上,大学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它专业学院、技术学院、师范学院等各层次各类型

的院校,都属于第三级或中学后教育的范畴。

2. 目的和内容上,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的,强调教学和研究的实用性。

3. 对象上,高等教育逐渐实现大众化和普及化。

4. 管理上,在自治与外部控制中实现平衡。

比较而言,古代和近代高等教育的重心是道德,旨在使人的身语意合乎宇宙人生之道。现代高等教育的重心是知识,旨在使人成为经时济世之才。

(二)高等学校的职能演变

了解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服务三项职能形成的标志性

事件,正确认识高校职能的价值,科学处理各项高校职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1)标志性事件

教学:12、13 世纪产生的中世纪大学,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和法国的巴黎大学,

及13 实际后期的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保存和传递专业知识,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某一专业知识的人。专业局限于文科,法律,神学和医学四个学科。

研究:19 世纪初洪堡在德国创办柏林大学,明确了以研究为大学的首要使命,提出了科研和教学相统一的思想社会服务:19 世纪后半叶至今美国的赠地学院

2)三者的关系

教学和研究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在此前提下,实现对社会的服务。

教学和研究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研究为教学提供最前沿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教学相长,产生新的思想。

(三)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重点掌握围绕“高校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而产生的价值冲突,主要包括: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学术型人才与职业型人才(人才类型);专才与通才(教育内容)。

1)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的目的应根据个人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于谋求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需要,而在与发展人的理性和个性,使人真正成其为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因为社会是每一个个人所组成的。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的工具价值,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该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教育应以社会的理想为最终目标。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使个体社会化,主要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公民,为社会服务。

两种观点都有合理的一面,但也有片面过激的一面,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辩证的理解个人与社会,以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其共同缺陷是割裂了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人是社会的主体,又是社会的生成物,既受社会制约又改造社会,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将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社会才能保持一种既有稳定又

有发展,既有活力又有秩序的态势。

2)专才和通才的区别,通才是指那些知识面宽,职业适应面广的人才,而专才是指知识面和专业适应面单一的人才。无论是专才还是通才,都有其存在的的理由和价值。当今社会,单纯的通才或是专才都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观念已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通才教

育和专才教育的争论已演化为在高校本科教育中应实施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的问题。

3)学术型人才和专业型人才:学术性人才,专指进行科学研究,创造新知识的学术工作者,

在培养过程中

不同类型的人才有不同的社会适应面,学术性人才适合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职业型人才则可以在毕业后的短时间内胜任需动手实践能力的职业技术岗位。清一色的学术型人才和清一色的职业型人才,都不利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也不能满足个人个性和发展的需求。无论是以学术研究为主的大学,还是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的大学或学院,只要能针对不同学习对象对高等教育的不同需求动机及目的施以合格的教育,并不存在质量孰高孰低的问题。

专题二大学精神与理念

1. 什么是大学精神文化

了解大学精神文化的基本内涵,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大学精神与大学校训的区别与联系,掌握大学精神文化所具备的发展性、兼容性、整合性和多元个性特征。

1. 大学精神文化的基本内涵大学文化或大学精神文化是指大学群体习得的且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它所包含的文化元素主要有大学精神、理念、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管理作风等。

精神、理念、校训等精神文化元素属于价值层面的精神文化,它着重体现和申明大学的价值诉求。校风、学风、教风、管理作风等则属实践层面的精神文化。

2. 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两者的区别:大学精神是大学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一代又一代的大学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而大学理念更多的是表达大学师生(包括个人)对大学的认识及其办学主张。

两者的联系:

(1)大学精神源于大学理念。

(2)大学理念基于大学精神。

3. 大学精神与大学校训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校训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精神文化元素。它对内能形成一种文化上的向心力,对外则是学校个性和精神面貌的一种重要彰显,是获得外在认同和支持的一种重要途径。一所大学的校训表明大学的一种办学理念,这一理念起着引领这所大学不断发展的作用。处在理念形态的大学校训,经过漫

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最终会成为大学的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即大学精神。大学校训存在若干现

实弊端。

4. 大学精神文化的发展性:这里包括继承的发展和创新的发展两个方面。所谓继承的发展即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发展。

所谓创新发展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优秀的文化传统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二是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大学精神文化。

5. 大学精神文化的兼容性:所谓大学精神文化的兼容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大学精神文化的多元性而言。二是从学术自由而言。大学精神文化的兼容并非同化,也就是说它不仅不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完全否定与排斥,而是通过优势互补,一方面使得大学精神得以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满足大学人对多元文化的需求。

从历史来看,大学的精神文化的兼容性不仅促进了大学精神文化自身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也是大学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6. 大学精神文化的整合性:

整合大学精神文化的思路是,以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作为整合大学精神文化的基础和依据,根据大学精神文化元素的各自文化功能,来建立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功能整合的大学精神文化系统。

而这种整合具体涉及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是价值层面的精神文化元素之间的整合。二是价值层面的精神文化元素与实践层面的精神文化元素的整合。三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器物文化的整合。

7. 大学精神文化的个性:文化特色是一所大学极富价值的个性的标识。从根本上说,大学特色即文化特色。特色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首先,特色与特点不同。一所大学可能有许多特点,但只有那些更为深刻、更具内涵的特点,才称得上特色。一所大学有许多特点,但不一定有自己的特色。

其次,如课说特点所表达的是一个中性的概念,而大学特色更注重其积极意义。再次,大学特色与单一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