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究
- 格式:docx
- 大小:27.93 KB
- 文档页数:2
第 23卷第 1期2024年 1月Vol.23 No.1Jan.2024软件导刊Software Guide基于OBE理念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熊骏1,金文2,丁飞1,王凯1(1.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2.南京邮电大学财务处,江苏南京 210042)摘要:计算机网络是网络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针对传统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背景并基于OBE教育理念对计算机网络教学进行改革。
由课程设计框架为切入点,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
以毕业要求为出发点优化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符合国家、社会预期需求的专业能力;以教学目标为框架,对教学过程中的短板进行针对性加强和补全,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设计基于OBE理念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基于评价结果对课程进行持续改进。
结果表明,该课程在课堂实践、上机测试、试卷测试等方面的达成度均有所提高,为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课程教学;实验教学;成果导向;教学目标;计算机网络DOI:10.11907/rjdk.231014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24)001-0204-05Reform and Practice of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Based on OBE ConceptsXIONG Jun1, JIN Wen2, DING Fei1, WANG Kai1(1.School of Internet-of-Things,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23, China;2.Finance Depart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42, China)Abstract:The computer network is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for network engineering.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raditional course teaching and experimental teaching, taking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as the background, the teaching procedure of computer network is re⁃formed based on 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 Taking the course design framework as the point cut, the course reform and practice are conducted from the sides of the teaching goal, teaching procedure and teaching assessment. Firstly, the teaching goal of the computer network is optimized according to the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which clarifies the professional abilities required by the nation and society; Secondly,the drawbacks of the teaching procedure are complemented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the teaching goal, which guarante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goal; Lastly, an educ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OBE concept, and the course improvement is contin⁃uously conducted based on the assessment results. The results of reform and practice show that course reform performs well, which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Key Words:course teach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OBE; teaching goal; computer network0 引言《华盛顿协议》是工程教育本科专业在国际间的互认协议,我国于2013年6月成为该协议的签约成员,为我国工程人才资格的国际互认奠定了前期基础。
高教专区tougao3@94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摘要:随着智能手机和APP软件的普及,蓝墨云班课辅助教学工具应运而生,基于此软件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计算机网络与应用》实验课教学,能够对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中积极动手实践和讨论、课后总结实验经验等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实践结果证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动手能力、课后深入思考等均有明显改善。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实验教学改革;蓝墨云班课;实验效果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8)17-0094-03基于蓝墨云班课的《计算机网络与应用》实验课教学改革探究吝春妮 赵慧勤 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引言《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是学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一门基于专业基础教育平台的课程。
该课程以培养学生网络应用能力为核心,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毕业后能胜任计算机网络领域相关的各类工作,因此,本课程的实验课教学非常重要。
但是,目前该课程的实验课教学不尽如人意,需要进行教学改革。
采用蓝墨云班课辅助教学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改善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模式,它是一款非常实用的软件,主要优点有:①教学过程、学生成绩公开公平化,学生信任度较高。
②教学资源的收集、归类、上传方便。
③课程过程记录方便灵活。
④教学反馈相对真实,学生能用文字实时评价。
⑤维护优化跟进迅速。
● 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1.学生课前预习不充分本课程传统实验教学的预习往往是教师集中统一安排,对因病、因事不能参加集中授课的学生有可能存在通知上的死角,导致这部分学生不能预习或不主动预习;同时,学生的课程多、任务重,抽出连续时间进行预习的可能性不大,再加上有的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强,容易出现预习不充分的情况。
2.课堂上讨论不充分传统实验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完基本原理和操作规程后,就由学生单独进行实验操作,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只能与临近的同学进行小范围的讨论交流;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碍于面子不愿向教师或同学请教,影响学习效果;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受限于课堂上的45分钟。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究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各行各业对计算机方面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而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面对一个很大的就业市场,学习需求日益增大,原有的固定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因此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几乎渗透到各行各业,这既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又对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因此,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建立“掌握基础,实践为主,重点突破”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计划、课程、模式、考核等诸方面均应“改版”。
一、教学目标的改革计算机专业正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应适应社会需求,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更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目标可确定以下几个培养方向:1.多媒体技术影视制作员。
培养能从事计算机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电影电视等多媒体制作人员。
2.网页制作设计员。
设置以dreamweaver、flash、javascript、access为主的课程,培养能从事网页设计的人才。
3.计算机网络网络管理员。
以学习网络操作系统为主,组建局域网为辅,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员。
4.平面图像处理。
设置photoshop、coreldraw、素描等为主的课程,培养能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广告的设计的人员。
二、教学计划的改革教学计划的调整,应以市场为前提,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适用型人才,而在新的教学计划中以技能培养为主,始终坚持以培养“一技之长”为主导思想,在执行教学计划时,求“专”而不求“广”,同样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以及各方面素质,提倡在专业的前提下,细化学生的专长。
以三年制中职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为例,在学校学习时间两学年,每学期用3至4周时间在机房进行发展方向的强化训练,最后一个学期根据学生特长及爱好,分方向进行专长提高训练,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喜爱的方向上有自己的特长。
农村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改革初讨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社会对微机组装与调试、网络管理维护和检修、局域网的设计与施工、web程序设计与调试等技能型紧缺人才需求与日俱增,很多农村职业学校也开设了相应的计算机网络课程。
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其实验教学与实践环节不仅仅是对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而且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实验活动的顺利开展是保证学生各项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的前提;实验内容的合理设置是保证提高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
一、农村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特点与现状1.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新的理论和概念不断涌现,教学内容需要适时调整。
然而目前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陈旧,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知识和内容使学生难以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方向,还不能及时掌握最新的实用技术。
例如在讲授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时,大多还在讲授iso的osi七层体系结构,但这种结构在实际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应用,而且学生理解起来非常抽象、难懂,所以应该将这部分淘汰。
很多农村职业学校都在积极探索“升学有门、就业有路”的人才培养模式。
也大多了实行升学就业分开教学模式,升学的高考考什么就学什么,课堂教学主要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靠机械地重复进行学习,三年来学生只学了三四门课程,课程单一,能考上大学的学生还能深造,考不上什么都不会(重理论轻实践)。
就业的开设课程五花八门,加上很多职业学校(不仅仅包括农村职业学校)在利益的驱使下,大多采用半工半读方式,学生一半时间在校学习,一半时间在南方做着和是本专业无关的顶岗实习。
这样的模式和方法很难使中职学生完善课程教育,毕业后不得不降低标准同未上学的社会青年一样随当地的劳务输出部门出去打工,体现不出上学的价值,从而诱发了在校学生的厌学心理和弃学心理,滞碍了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影响了计算机网络人才的培养。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也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普遍开设的专业,其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然而,就目前来看,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式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严重影响了学校专业人才的培养。
对此,我们有必要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进行解构,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课程建设以及教学方法改进两大方面去探讨课程改革的途径,以期能开发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教学体系。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问题;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5-3563-02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新型信息传播形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社会行业对于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的刺激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成为了当前职业学校所开设的热点学科之一。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网络结构以及相关网络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作为职业学校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的重要途径,是职业学校之中早已形成了我较为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然而,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职业学校课程建设却逐步滞后于社会需求以及专业技术的变化,极大地影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
对此,我们必须对当前对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番探讨,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重点、考核方式等层面去努力,提升课程教学改革的进度与深度,以改善课程与市场需求的融合度,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
1 当前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在职业学校中开设时间较长,并且课程硬件建设较为完善,不过,由于计算机网络知识更新速度较快,并且对于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较高。
这给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相衔接的环节,更使得当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在“软件”建设以及教育理念方面问题不断,对职业学校教学工作极为不利。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改革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实验1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现状近十年来,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发展随着网络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发生了质的飞跃,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依附于理论教学”是目前网络实验教学的现状。
然而目前的实验教学在课程的内容设置上随意性很大。
即使学生修完了课程,通过了考试,但是学到的知识也难以用到日常工作中来。
这是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误区。
计算机网络教学是一个复杂、综合性的实践教学,不能只局限于理论的教学,更应该注重实验教学,配合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现状的分析、故障的处理技能,才能真正培养出实干人才。
2 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2.1 实验教学独立设课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独立设课是非常必要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实践能力。
在实验教学任务中通过设置一些设计、创新类的课程,独立考核,重点是考核应用的实验技能,这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比如丰富网络实验平台,构建实用性远程访问服务器势在必行,作为独立授课的基础,是依靠“以太交换机与vlan配置、路由器配置、nat 服务器配置、hcp服务的配置”组成的网络实现。
其次是web、ftp 等应用服务器的配置实验。
独立设课也是为了深化理论教学内容,强调实践在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帮助学生认识理论教学重要性的同时,加强“重实验”的思想,这对于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
2.2 形成实验教学体系当前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最缺乏的是什么?无疑是完善的、独立的、长远的课程教学体系,这包括了教学大纲和系统的教学内容。
全新的教科书和教学内容规划也是非常必要的。
按照教学计划确定大纲,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打造多层次的实验项目,多层次、灵活的实验教学内容势必会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
最终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让教学成果不会白白流失。
2.3 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作为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的核心,实验教学内容的革新至关重要,它是教学改革创新的基础和突破口,一味地沿袭旧制只会停止不前,教学内容的创新并不只是粗暴地往原有教学理论中加入新的知识,而是教学方式和教学方向的转变,而不是一味坐在教室中学习枯燥的课本知识。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摘要: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有必要改“知识传授为导向”为“能力培养为导向”,重新构建凸显“面向应用、突出实践、着眼能力”特点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和以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模块化、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和课程体系中第二层次的重点核心课程进行全面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与专业相融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并在建设多元化教学资源平台基础上将能力培养渗透整个专业学科课程教育中,全面提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质量。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能力培养;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验教学体系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目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的重要任务。
计算机能力是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能力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操作使用能力,它是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第二层次是综合应用和设计能力,它是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专业能力;第三层次是创新能力,它是前两个能力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
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有必要改“知识传授为导向”为“能力培养为导向”,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能力培养渗透到整个专业学科课程教育中,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基于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目标是:以计算机知识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导向,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教育,着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策略1.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向各学科专业的不断渗透,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与其他各学科专业交叉与融合。
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凸显“面向应用、突出实践、着眼能力”的特点,同时做到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四年不断线。
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究
【摘 要】进入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网络的
应用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必修的-~q重要的专业基础
课程,也是计算机系统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因而,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了解和
掌握计算机网络原理和操作技术,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研究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是十分必
要的。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实践能力培养
本文提出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课与实验课分开教学的教学方法,探讨了网络课程的理论与
实验教学研究,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和实验教学环境构建进行介绍,以及在教学
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采用、实验教学环境的现代化对教学效果
产生的影响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进行分析。
1.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目前
计算机网络教学比较偏重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结构抽象,网络理论和网络实验的深入研究都
需要消耗个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教师个人知识结构的更新和发展会有许多不利影响,因
而很多教师只是在理论方面对计算机网络有较成熟的认识。并且常见理论课教师对实验部分
不够重视,相当一些学校只是象征性地开展网络实验,实验室小,设备陈旧,软件落后,重
理论、轻实践。以至于很多高校毕业生不具备能满足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社会需求的网络实践
操作能力。为此,网络理论课与实验课分开教学势在必行。
在计算机网络发展日趋复杂化的今天,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不仅要求理论教学内容现代化,
对实践性教学内容也要逐步现代化,理论课与实验课分开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措施。
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理论和实验教学活动;并且让学生
以适当的方式参与考核活动,由被动变主动,培养更好的网络动手能力,从而掌握网络的基
础理论。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剥离并不是摆脱理论课的指导,而是强化理论对实验的指导,并
找到理论的最终归宿——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网络实践操作能力。
2.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具体实施方案
在实践中体会理解抽象的理论传统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理论课与实验课教师为同—人,网络
课程也不例外。那么网络教师的备课就会比较复杂,既要讲好理论课程内容,同时又要兼顾
实验课程。实行了理论课与实验课相剥离的教学方式,安排专门的实验课教师,其形式就是
使实验课从理论教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课程进行考核评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网络理论
知识,从而加强对其网络实践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受教材的限制,大多数以OSI参考模型为基础,讲述网络层次结构、
协议和计算机网络原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感到枯燥和抽象,难以接受。例如在讲解物理层的基本理论和作用时,
可以让学生先熟悉网卡的结构和特点,再亲自动手制作网线,然后在课堂理论教学时使学生
了解物理层协议的具体实现。这样在实践指导理论的前提下,学生就很容易接受抽象的协议
和具体实现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掌握网络基础知识,为下一步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创建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践操作性不是很强,但它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
课程,如果没有相应的网络实践为前提,学生是很难对网络理论有较深入的理解。要做到理
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正是一个必需的实践场所。因此,计算机网络实
验室必须要有完善的设施和完备的规章制度。加强网络实验室建设是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和教
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
网络实验室应该能让每一个学生面对真实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可以亲自动手
操作、运行、设计各类网络实验。
网络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应体现开放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良好的实践环境对学生能力的培
养至关重要。
学生在动手安装、配置、调试中锻炼工程应用能力,强化网络工程化的观念。 开放的实验环
境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应用能力达到了教学要求,而且对其它课程的教学具有
深远的意义。
强调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在传统的教学中通常是被动探讨计算机网络专业“工学结
合”人才培养模式地接受知识的一方,而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计算机网络理论课与实验课只在
教学形式和方法上有所不同。在理论课上,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而上网络实验课时,学生
面对的则是电脑和相应的网络实验环境,有着极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这就需要加强学生的
主体作用,如理论课教师上课时可以设置疑问,这样在上实验课之前学生脑子里就融入了相
关问题的悬念,并在实验中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解决每个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认真操作实
验,而且实验气氛特别活跃,在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中就没有无所事事者,学生能够主动地发
现问题,通过老师引导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
在实验教师配备的环节上,应该选拔既有扎实的计算机网络基础又有较强网络实践能力的教
师,以便给学生充分的指导,从而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会浪费时间,遇到无法完成的实验
部分或错误都可以很快地解决,进一步激发出学生对网络实践操作的兴趣,真正体现出学生
在实验中的主体作用。
更重要的是实验项目的开设。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掌握网线制作实验、基本服务器的配
置实验,而且还要进行有关协议分析的实验;而非计算机专业只要掌握网线制作、服务器的
基本配置实验即可。通过不同性质的实验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有效地利用
计算机网络资源,帮助学生深人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技术,提高学生理解网络、
运用网络的能力,锻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学习的协作精神,从而达
到网络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3.结论以加强学生网络实践能力培养为着力点
重理论、更重实践,利用现有的网络设备资源,更好地发挥网络实践的作用,使学生具有独
立操作的能力。采用将理论课和实验课分开的教学手段,能够更好地强调学生在实验中的主
体作用,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进是
一种颇有成效的教学改革。
收稿日期:2012-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