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中国传统哲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历程,熟悉其关于宇宙人生的基本观念,理解和把握其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

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关于宇宙人生的基本观念。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主轴

关于中国古代哲学涉及的主要内容,近代学者曾有过专题的讨论,其中张岱年先生曾提出中国古代哲学家所讲的学问大致可分为五个方面,“其中宇宙论、人生论、致知论三部分为其主干:总此三部分,正相当于西洋所谓哲学”。又说:“哲学是研讨宇宙人生之究竟原理及认识此种原理的方法之学问。(”见《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论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一、哲学是文化的思想核心

文化包括心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四个方面,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无疑心态文化的范畴,是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国哲学也不例外。

在近代以前,中国本无“哲学”一词,古代学术分类自然没有“哲学”一门,中国古代很长时期里文史哲不分。以学科专门形态出现的哲学家及著作呈现出非常复杂的样态,如作为儒家哲学思想源流和早期儒家思想集大成者的《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庄子》更是想象丰富、汪洋恣肆的浪漫主义散文,喜用寓言比喻等方式析事、说理。表面来看,中国好像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家,也没有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哲学著作。

“哲学”一词源自希腊,意谓“智慧之学”,其特质在于对宇宙和世界作终极性探求。经日本学者翻译,在近代以后哲学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之首要学科。近人遂将古人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作终极探寻的思想学说归入“哲学”门下,对其发生发展、学派流变、理论学说、思想主张进行分类研究。

五四前后,西学东渐,有识之士为了反封建,引进西方文明。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西方中心、西方主线渐成一种普遍态势,即参照西方模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来反观、阐释中国文化。则中国似无西方式哲学,于是中国有没有哲学成了中国哲学的“元问题”,促使人们全面深入地反思中国文化中的哲学精神、哲学观念、哲学底蕴、哲学的存在和表达方式。哲学是文化的重要的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彼时代民族文化精神的精华,对一种文化的其他构成部分,如历史、文学、政治、教育等有着宏观总体又至深入微的渗透影响。中国或许缺乏体系完备、论证严密周详的哲学构建和思辨的理论表达,但不乏对天人关系、社会政治、人生问题等方面的终极性哲学探索,有自己极富民族风格的独特表达方式。哲学在特定地域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下,形成了众多流派,流派之间既有对立排斥又交融会通。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开创了学术思想的最初高潮,形成中国哲学发展的辉煌开端。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就包含很广,内容丰富多彩,并在历史的选择中形成了以儒、释、道为中心的哲学主流,儒家又是三家中的主流,每一家自身又与时流变,出现了不同的时代代表性人物及继承中变异的概念和理论主张。

新儒家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以为:“中国学术思想中,合乎西方哲学系统的微乎其微”,不能以西方哲学为标准来定取舍。民族气质的差异,形成了内容、形态迥异的中国哲学。

冯友兰先生说:“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斯见可谓深刻。“四书”是中国人的“圣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都是儒家重要的哲学著作。佛道两教虽然在某些时代在社会生活中地位上升,但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始终末获得支配地位。倒是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生活的渗透,有了所谓“儒教”之说。

中国哲学的传统致力于“为道”一一提高心灵的境界,而不重在“为学”——增加积极的知识。绝大多数中国哲学家试图解决的问题围绕“入世和出世”展开,并对其原由和方式做出各自的解释。抓住这一哲学之核,我们得以进入中国古代各派哲学的深处,把握它们的本质特征。总体而言,中国哲学以入世为主导取向,所注重的是社会、人伦、人的今生,讲内圣外王之道。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多非正式的哲学著作,而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名言隽语直接而精练,比喻例证则化抽象为具体。中国哲学家多非职业哲学家,或许正因为如此,也少有正式哲学著作。

中国传统哲学,始于先秦诸子争鸣,经过汉唐,到宋明发展到新高峰,传统儒家发展进入又一个鼎盛时期,形成儒家学说的新形态,即宋明理学,对后来中国哲学、学术思想乃至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与流变

中国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现在资料看,萌芽于殷周之际,《洪范》五行说即以五种基本的物质元素解释万物的生灭变化,“先王以金、木、水、火土杂,以生百物”;《周易》则有阴阳二爻说明事物中二种相互依赖又相互消长的力量,“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至无穷”,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处士横议,百家争鸣,思想家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并阐释自己的哲学主张,从而奠定了中国哲学思想的总体规范。

先秦时期,儒家、道家不过是“百家”中的两家,但在长期演变中成为中国哲学思想的两个主流,此外,影响的思想流派还有墨家、名家、阴阳家、法家诸派。

孔子是“儒家”创建人,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价值体系,同时又分别以“义”、“礼”释“仁”,为后来孟荀分别从“义”、“礼”二个角度发展其思想埋下伏笔,也成为后世多代新儒家理论阐发、变异的思想原点,影响了后世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社会政治思想和人伦道德思想的正统观念,其思想完善地保存在《论语》里。这是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将他分散的言论编成的集子,每章寥寥数语,前后缺乏联系。孟子从孔子之孙子思学习儒家学说,成为儒家学说最重要的继承者、发展者、阐释者,发展了儒家理想主义的一翼。先秦儒家三个代表人物,除孔子、孟子外,尚有荀子,冯友兰先生称其为“儒家的右翼”,为现实主义的—翼。

孔子提出了一个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原则“。仁”字在文字学上的本义是“相人偶”,即承认别人是和自己一样的人。孔子对“仁”灌注了新意,他用“爱人”来解释“仁”,提出以忠、恕作为实行“仁”的根本途径,并把“一以贯之”忠恕之道作为学说之本。

唐代的韩愈进一步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义为定名,道德为虚位。(”《韩昌黎集原道》)

认为

墨子是孔子之后的重要哲学家,其盛名与影响当时与孔子相等,战国时期与儒学并称显学,主要哲学观念有“天志”、“明鬼”和“非命”。如果说孔子是古代贵族文化的辩护者,墨子则是其批判者。

早在孔子周游列国时,便有了“隐者”,这些“避世”的人的行为及对行为意义的解说,成为早期道家的源流。老子及其后的庄子是道家哲学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以《老子》为书名,后来也叫《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哲学著作。而庄子却是先秦最大的道家。道家虽非显学,便其创始人老子第一次提出了天之起源的问题,主张道为万物之本体,是对五行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