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铀资源勘查的现状及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4
【初中地理】我国发现国内最大的世界级铀矿11月4日电(记者王立彬)记者4日从国土资源部获悉,由中央地质勘查基金投资实施的内蒙古中部大营地区铀矿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发现国内最大规模的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
连同此前的勘查成果,该地区累计控制铀资源量跻身于世界级大矿行列。
这对我国立足国内提高铀资源供应,提高核电发展资源保障能力有重大意义。
内蒙古中部大营地区铀矿勘查取得重大突破,主要得益于中央地质勘探基金“煤与铀矿勘查”勘查思路的创新,即根据区域矿产分布规律,优化勘查技术组合,在煤炭勘探中同时进行放射性测井和煤钻孔测井,探索砂岩型铀矿的可能性。
在发现和圈定了一系列重要的铀矿勘探目标后,我们作出了开展铀矿勘探战斗的决定性决定。
据悉,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组织了分别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内蒙古国土资源厅和地勘局的4支勘查队伍、28台钻机、500余名勘查技术和施工人员,顶严寒、冒酷暑,精心组织、科学施工,苦战300天,一举实现大营铀矿勘查的快速重大突破。
“煤与铀同时勘探”的新思路,实现了一矿两矿转化的倡议。
中央地质勘探基金不仅对一座资源量为510亿吨的特大型煤矿进行了勘探和评价,还在该地区发现了一座特大型铀矿。
它不仅节省了铀矿勘探前期的大量投资,而且缩短了4至5年的铀矿勘探周期。
预计开发利用后将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国土资源部的积极推动下,“煤炭与铀矿并举”的理念正在广泛推广应用,铀矿勘查新成果不断涌现,为我国铀矿勘查开发模式的转变做出了贡献,显示了以中国为基础提高铀资源供应能力的良好前景。
大营铀矿勘查重大突破是我国建立“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地质找矿新机制以来的一次成功实践,是组织实施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一次具有宏观影响的重大找矿成果,对立足国内提高核电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央地勘基金特有的运行机制及其决策迅速、投资到位、不断创新管理等优势促成了此次铀矿勘查重大突破。
Vol. 37 No. 1Jan. 2021第37卷第1期2021年 1月铀 矿 地 质 Uranium Geology中国铀矿勘查史话{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铀矿地质工作张金带(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北京100013)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没有铀矿地质专业队伍,没有开展专门的铀矿勘查工作,也就没有探明任何铀矿床。
但是,最早在20世纪40年代,江西地质调查所地质学家南延 宗在广西调查锡钩矿时首次发现的铀矿物及留下来的宝贵资料,为新中国铀矿地质事业 开拓者采集到第一块铀矿石标本提供了重要线索 。
人类在1789年发现铀元素,西方国家铀矿开采始于19世纪。
与之相比,我国检测到铀元素及发现铀矿物较晚,20世纪30、40年代$ 1934年,地质工作者张定钊用分光分析法在江西南部钩、锡、钳、钮矿石中鉴定出铀元素$1938年,地质工作者张更在广西的, 集了 有射性元素的独居石、牡石等矿物$ 1943年5 月, 江西地质调查所南延宗 资锡业 、 、在广西调查锡钩矿时,在矿的石壁 发现 的 、 矿物,南延宗定, 定 矿物是 质铀矿、 铀矿、 铀矿, 是 中国第一次发现铀矿物$1943年《地质论评》第八卷“地质新知”栏内首次 我国发现 铀矿物:“江西地质调查所南延宗君,近自 广西调查锡矿 , 矿物标至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整理,其中有黑色 之 矿物一 , 南 为 有 质之稀有矿物,该所及,颇以为奇,遂应邀用显微化学方法测验,发现其中含有 铀矿,继经南、吴二定知有含铀矿物3 种,即:Uraninite , Gummite 与Phosphuranylite $最近二君随李四光教授乘赴西湾调查之便,重往出产地详勘,对该矿产 状,得以明了,虽含量不丰,无多经济价值,但此种矿物,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 具学 术研究之兴趣,刻南、吴二君在李四光教授指导之下,已完成 文一篇,送中国地质学会发 表 R 。
”(注:Uraninite , Gummite 与Phosphuranylite 分别为晶质铀矿、脂铅铀矿与磷铀矿)$1944年,南延宗、吴磊伯接着在《地质论评》第九卷发表我国第一篇关于铀矿的 文《广西富贺钟区铀矿之发现》。
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概述作者:杨松林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8年第05期摘要:本文概述了砂岩型铀矿分类,分析了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对砂岩型铀矿铀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对油、气、煤、铀当四种能源矿产同盆共存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
关键词:铀矿;砂岩型铀矿;铀矿研究砂岩型铀矿床在国内外分布普遍,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铀矿类型之一,十几年来,砂岩型铀矿床的勘查与研究取得长足的发展,特别是砂岩型铀矿地浸试验取得成功,致使砂岩型铀矿工业品位和采冶成本大大降低,矿石的采选冶没有污染,极大地激发了找矿热潮和找矿领域扩展,成为我国最具优势的铀矿类型。
近几年国内外砂岩型铀矿勘查与研究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找矿勘探与矿床地质研究成果是多方面的,在此仅对近几年砂岩型铀矿研究与认识进展较为突出的选择性综述如下。
1 砂岩型铀矿分类砂岩型铀矿床按不同划分原则可进一步划分为不同亚类:①依据矿体形态与沉积-构造环境的时空分布,将其分为板状、卷锋状、底部河道和构造-岩性控制四种;②按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或成因可划分为层间氧化型、潜水氧化型、沉积成岩型和复合成因型;③按含矿建造可划分出砂岩型、黑色页岩型(炭硅泥岩型)、磷块岩型、褐煤型、表生型、古砾岩型共六种类型(国际原子能机构)。
另有学者将砂岩型、泥岩型、煤岩型称为广义的砂岩型或陆相沉积型。
2 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近几年,我国砂岩型铀矿研究成果颇丰,普遍认为砂岩型铀矿床是剥蚀铀来源区、沉积、表生、后生、渗入成因,基本符合层间氧化带成矿理论。
随着我国砂岩型铀矿地质研究的深入,多学科领域的交叉与研究方向的拓展,又提出两种成矿作用类型,即层间-潜水氧化带型,层间氧化-深部流体(二次还原)还原成因类型,丰富和深化了层间氧化还原作用铀的富集机制的内容。
按照氧化-还原动力学理论,在氧化-还原过程中物质的迁移速度与氧化还原梯度密切相关,在氧化-还原作用影响因素中,O、S、Fe和有机质4者相互作用,决定沉积岩溶液中氧化还原的状态(Eh)。
粤西天露山地区铀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摘要:粤西天露山地区前人已投入较大工作,并提交了里洞小型矿床,发现了较多的矿化、异常点。
近年来笔者通过对该区综合研究提出了新的找矿方向:①区内铀矿化赋存于构造的交点部位,3号矿化带自动往西与4号带相交,前人在3矿化带中控制的3号矿体呈东浅西深,向北西侧伏之势,即往西部3、4号带相交部位的深部侧伏,因此,在3号带与4号带交汇部位的深部可能存在富铀矿体;②以中部201矿点为中心区域,显示有极好的伽玛场增高趋势,找矿潜力较大;③北部前人已发现大批矿化、异常点,且均未揭露,找矿潜力巨大。
这些新发现将为天露山地区铀矿勘查工作开辟新的思路。
关键词:花岗岩铀矿找矿方向abstract: west mountain dew of heaven has already been put into larger predecessors, and submit the hole in deposits and small, found that the more mineralization, abnormal points.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put forward new prospecting direction: (1) the uranium mineralization in tectonic intersection of occurrence part, 3 mineralization with automatic to the west and 4 take fellowship, predecessors in 3 mineralization belt in 3 of the ore body in control the deep shallow west, north of west to his potential, is to the west 3, 4 fellowship withparts of the deep side v, therefore, in the no. 3 and no. 4 with intersection parts of the deep there may be rich uranium ore body; (2) in central taiwan 201 mines for the center area, suggest that there is a very good gamma field increase trend, prospecting potential; (3) the northern predecessor has found a large number of mineralization, abnormal points, and all did not disclose, prospecting potential is tremendous. the new discovery will open up new ideas to uncover uranium exploration work.key words: granite uranium prospecting direction中图分类号:p619.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引言铀矿是国防战略资源,也是核电资源。
铀矿探测方法铀矿探测是一项重要的矿产资源勘探工作,它对于核能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铀矿探测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和遥感勘探等方面。
一、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球物理勘探是铀矿勘探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主要通过测量地下的物理场参数来推测铀矿体的存在。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重力法、磁法、地震法和电法等。
重力法是利用地球引力场的变化来推测地下矿体的存在。
铀矿体的密度通常较高,与周围岩石的密度差异较大,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地下的重力场来发现铀矿体的存在。
磁法是利用地球磁场的变化来推测地下矿体的存在。
铀矿体通常具有一定的磁性,通过测量地下的磁场变化可以发现铀矿体的存在。
地震法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速度和路径变化来推测地下矿体的存在。
铀矿体通常具有一定的密度和弹性模量差异,通过测量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路径变化可以发现铀矿体的存在。
电法是利用地下电阻率的变化来推测地下矿体的存在。
铀矿体通常具有一定的电阻率差异,通过测量地下的电阻率变化可以发现铀矿体的存在。
二、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地球化学勘探是通过测量地下的化学元素含量来推测铀矿体的存在。
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包括土壤化学勘探、水体化学勘探和植物化学勘探等。
土壤化学勘探是通过采集地下土壤样品,测量其中的化学元素含量来推测铀矿体的存在。
铀矿体通常富集一定的化学元素,通过测量土壤中的这些元素含量可以发现铀矿体的存在。
水体化学勘探是通过采集地下水样品,测量其中的化学元素含量来推测铀矿体的存在。
铀矿体通常会使地下水中的化学元素含量发生变化,通过测量地下水中的这些元素含量可以发现铀矿体的存在。
植物化学勘探是通过采集地表植物样品,测量其中的化学元素含量来推测铀矿体的存在。
铀矿体通常会富集在地表植物中,通过测量植物中的这些元素含量可以发现铀矿体的存在。
三、遥感勘探方法遥感勘探是利用航空遥感或卫星遥感技术来推测地下矿体的存在。
遥感勘探方法包括热红外遥感、雷达遥感和光学遥感等。
陕西省铀资源勘查现状——问题、思路与对策仲星;高云;李娟;连恒【摘要】随着我国对核电建设力度的加大,全国对铀资源的需求量会大量增加,这对陕西省铀资源的勘查将会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在分析陕西省铀资源现状和勘查程度的基础上,论述了陕西省铀资源勘查存在诸如勘查投入和力度不大,科研攻坚薄弱、产学研联合少等问题.文章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同时,相对应的提出一些勘查工作的技术思路与对策.【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19(010)004【总页数】3页(P898-900)【关键词】铀矿;陕西;资源勘查【作者】仲星;高云;李娟;连恒【作者单位】中陕核工业集团地质调查院有限公司,西安710100;中陕核工业集团地质调查院有限公司,西安710100;中陕核工业集团地质调查院有限公司,西安710100;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二地形测量队,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9.14随着核电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完善,核电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绿色的能源已为人们所接受。
新一轮核电建设热潮已经掀起,未来25 年内,全球将新建100~300 座核电站,而我国到2020 年核电装机容量将建成6000 万kW,在建2800 万kW,届时对铀资源量要求很大,到2015 年每年需提交1.42 万t 铀资源量,到2020 年我国需要提交铀资源量19.43 万t,产需缺口较大。
现在,国家对铀矿勘查和开发政策向市场化方向转变,国家在铀矿勘查和开发方面将会加大投入力度,勘查和开发合作机制也会多元化,这些都有利于铀资源勘查和开发的发展。
面对这种机遇与挑战,陕西省核电建设已列入省政府规划,保有和增加省内核电燃料的铀矿资源储备任务就成为省政府制定和规划全省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1 陕西省铀矿资源概况陕西省铀矿资源在全省范围内均有分布,按成矿区带、矿化类型划分为3 个铀成矿(区)带(区),9个铀矿化集中区。
已查明铀矿资源主要分布于陕南的丹凤三角地区、蓝田地区及陕北黄陵地区。
中国主要铀矿类型、特点及其空间分布张万良【摘要】中国铀矿床通常划为四大类型,即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碳硅泥岩型、砂岩型.本文根据一些火山岩型铀矿的形成环境与火山岩浆活动关系不大,主要受火山岩浆活动之后的中酸性斑岩侵入活动控制的事实,辟出斑岩铀矿类型;斑岩型与花岗岩型、火山岩型铀矿是并列关系.花岗岩型和斑岩型铀矿归为构造控制型铀矿,火山岩型、碳硅泥岩型和砂岩型铀矿归为层位控制型铀矿.中国铀矿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成带成片、相对集中、不均衡分布特点,以SN向贺兰山—龙门山—小江断层带为界,可划分为东部滨太平洋铀成矿域、西(北)部古亚洲铀成矿域、西(南)部特提斯铀成矿域.滨太平洋铀成矿域可进一步划分为华南铀矿省、华北铀矿省和东北铀矿省.西(南)部的特提斯铀成矿域,工作程度低,找矿潜力尚待深入研究.西(北)部古欧亚大陆铀成矿域,有西北铀矿省.4大铀矿省内共划分出18个成矿带(区).以火山岩、斑岩型铀矿为主的成矿带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靠近沿海的滨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带内,以花岗岩型铀矿为主的成矿带则主要分布在我国中东部多期构造一岩浆活动带内,以碳硅泥岩型铀矿为主的成矿带主要分布在扬子陆块北部和东南部边缘地带和南秦岭地带,以砂岩型铀矿为主的成矿带主要分布在我国北部陆相沉积盆地内.铀成矿带(区)分布的不均匀性,不仅受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保矿条件等因素控制,而且还与当前地质勘查工作程度、经济技术条件有关.%Generally,uranium deposits in China are divided into 4 types i.e.the granite-hosted,volcanics-hosted,carbon silicon mudstone-hosted,sandstone-hosteddeposit.However,some volcanics-hosted uranium deposits are not related to the original volcanism and magmatism.The fact is that they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post-volcanism acidic porphyry intrusion.The author putforward a new type,the porphyry uranium deposit.The granite-hosted and porphyry uranium deposits are classified into the structure-controlled type and the volcanics-hosted and carbon silicon mudstone-hosted and sandstone-hosted uranium deposit into stratabound type.Spayially,they are unevenly distributed and concentrated relatively in belts or zones.The belts are divided by a boundary of Helan mountain-Longmen mountain-Xiaojiang fault.The eastern Pacific rim uranium metallogenic domain occurs in east of the division boundary;the ancient Asian domain in the west (north) and Tethys domain in the west(south) and Ancient Euroasian domain and the northwest province in the west (north).The eastern Pacific uranium metallogenic domain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the South China and North China and Northeast China uranium ore Provinces.Little geological works has been done in the Tethys Uranium metallogenic domain.And it is potential for further prospecting and study.In the 4 provinces there are 18 sub-belts (zone).The sub-belts of the volcanics-hosted and porphyry deposit mainly occur in the belts(zones) with multi-tectonic-magmatic activities in the coastal area of the east China and the eastern Pacific rim domain,the granite-hosted type in the belts(zones) with multi-tectonic-magmatic activities in the east-central China,the carbon silicon mudstone-hosted type mainly in north part and the southeast margin of the Yangtze block and the southern Qinling fold belt,the sandstone-hosted type in he continental sedimentary basin in North china.The uneven distribution is not only influenced by the regional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ore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but also by geological working density and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期刊名称】《地质找矿论丛》【年(卷),期】2017(032)004【总页数】9页(P526-534)【关键词】铀矿类型;成矿特点;铀成矿省;铀成矿带;空间分布;不均匀性【作者】张万良【作者单位】核工业270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2;P619.14有关铀矿床类型的划分,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对全球分布的铀矿床提出过许多分案方案。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浅谈我国铀资源勘查的现状及发展
浅谈我国铀资源勘查的现状及发展
摘 要:中国铀矿冶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完全为发展我国
核军工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概略介绍了我国铀矿地质勘查简史及已探
明的铀资源的总体状况,分析了我国铀矿资源“矿床数量多、矿石性
能好、产出较集中”的特征,认为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并针对我国
国土铀资源勘查程度较低的实际,指出:要提高国内天然铀的保障程
度,必须从现在开始加大勘查投入力度,尽快发现和探明一批大中型
铀矿产地。我国铀资源储量与天然铀工艺技术完全可以满足我国核电
发展要求。文章对我国天然铀工艺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事求是的
分析,尤其是指出必须加大对铀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力度。
关键词:铀资源勘查 现状及发展
前言:中国铀资源勘察工作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还一片空白。
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1954年在广西发现铀矿资源苗头,1955年根
据党中央决策在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在1958年
提交了我国第一批铀矿床之后立即开展了我国第一批铀矿山与铀水
冶厂建设,并于1963年建成投产。从1958年到1980年先后在湖南、
江西、广东、广西、浙江、新疆等16个省市自治区建成一批铀矿山、
铀水冶厂、铀矿冶联合企业(大约x余座铀矿井,x余座水冶厂)、
以及建成了相配套的铀矿冶研究所、设计院、机械修造厂、施工与安
装公司,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铀矿冶工业体系。除了及时生产出了可满
足我国核军工与核发电天然铀产品之外,还在1960年,苏联撤走专
家,撕毁合同的严峻形势下,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研究、摸索
出了能适应我国铀资源特点的铀矿采冶工艺技术。
一、我国铀资源勘查的总体状况
我国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始于 1955年,通过半个世纪系统性的全
国铀矿区域地质调查和重点地区的普查、详查、勘探工作,找到了多
种类型的铀矿床,探明了数量可观的铀矿资源储量,为新中国核军工
和核电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铀资源保障条件。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我国铀矿地质勘查在 20 世纪 50 年代时还处于初始摸索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借鉴前苏联的经验,类比参照当时世界上已发现铀矿
床的地质成矿条件,在新疆和华南地区部署开展铀矿找矿工作,发现
了第一批含铀煤型(煤岩型)、砂岩型、花岗岩型等类型的铀矿床;
此外在湖南还发现了产于中生界硅岩破碎带中的铀矿床,在西南、东
北地区也发现了其他类型的铀矿,初步展示出我国具有良好的铀矿找
矿前景。同时,地质工作者于 1957 年、1958 年勘探出蒲魁堂、达
拉地、坑口、金银寨、汪家冲等第一批可供矿山开采的铀矿床。1958
年5月,
我国开始建设第一批铀矿山和第一个铀冶炼厂,我国的核燃料工
业从此诞生。
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国家在全国各大区部署开展大规模的铀
矿找矿工作,华南花岗岩型、碳硅泥岩型铀矿勘查工作取得了很大发
展,尤其是在花
岗岩岩体内的硅化破碎带中找到了高品位铀矿体,在岩体外带的
含碳沉积变质岩中也取得了找矿突破;在华东地区中生代中酸性火山
岩中发现了较大规模的铀矿床;在西北地区发现了花岗岩型铀矿床;
在滇西地区发现了新生界地层中的含铀煤型、砂岩型铀矿床。60 年
代中后期铀矿找矿主战场转向南方。60 年代至 80 年代,铀矿勘查
成果得到全面大发展,同时大大深化了对全国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和区
域成矿规律的认识。花岗岩型铀矿的发现,拓宽了现有的找矿领域,
除燕山期岩体外其他时代的花岗岩体也有新的发现。探明了如相山、
下庄、诸广、鹿井、青龙、苗儿山、大洲、盛源、白面石、河草坑、
大湾、全州、若尔盖等一批著名的铀矿田和一批具有相当远景潜力的
矿化集中区,形成了5个铀成矿省和十几个初具规模的铀成矿带。
二、我国铀资源勘查的科技成就
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至今,核地质系统逐步建立起以核工业
北京地质研究院和全国 6 个地区性铀矿地质研究所及部分地质院校
为支撑的独立而完整的铀矿地质科研体系,培养了一支机构健全、专
业配套,并拥有一大批优秀学科带头人的科技攻关队伍。50 年多来,
地质勘探单位本着“科技兴业”的方针,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坚持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产、学、研”相结合,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美国、俄罗斯、加拿
大、澳大利亚、法国、日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 30 多个
国家以及国内相关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了广泛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承
担并完成了铀矿地质科研课题近 4 000 项,其中包括大批核地质生
产中科研、国防预研、核能开发、国防基础研究、国防技术基础研究、
国防民用专项、核设施退役与放射性废物治理专项、国家“三○五”
和“九七三”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在铀成矿理
论、铀矿勘查方法与技术研究以及核地质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等方面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铀资源勘查潜力十分巨大
五十年来,我国铀矿资源勘查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实
际上其勘探程度很低,还有50%国土面积未作区域调查,550万k耐
国土面积上未作普查,650万k扩国土面积未作航测,像西部地区普
查面积不到30%。即使经过勘查的地区内,仍有相当多空白地带甚至
成矿前景十分好的地区均在空白内,例如:已掌握巧个铀成矿区与n
条铀成矿带均是如此。例如赣杭火山岩铀成矿带,华南花岗岩铀成矿
带。江南古陆东南碳硅泥岩铀成矿带,其走向均是数百公里到数千公
里,拥有数十个大小铀成矿盆地与铀成矿区,探明的与预测的铀资源
量均在数万吨至数十万吨,但是其探明程度均小于50%,有的仅为20%
左右。西北地区是我国砂岩铀矿资源埋藏比较集中的地区,有35%的
盆地具有形成砂岩铀资源条件,而真正进行勘探的盆地不到20%。赣
杭火山岩铀成矿带,长数百公里,宽数十公里,全带只有38%盆地做
过铀资源勘探。我国不但具有极好的铀成矿的地质条件,而且具有极
为丰富的潜在铀资源储量。初步预测我国潜在铀资源金属储量为
140-170万t以上。在世界各国储量中也是相当突出的。我国不是贫
铀国家,我国铀资源储量完全可以满足我国核能发展的要求。
四、结语
总之,通过积极实施“立足国内”与“开拓国外”相结合的铀资
源勘查战略,我国铀资源勘查一定能实现“内外突破”,并构建起我
国自己的安全保障程度较高的天然铀供应体系,确保满足我国核工业
对铀资源的需求。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刘兴忠,周维勋. 中国铀矿省及其分布格局[J]. 铀矿地质,
1990,6(6):326~337.
[2] 张金带,李友良,简晓飞,等. “十五”期间铀矿勘查主要
成果及“十一五”的总体思路[J].铀矿地质,2007,23(1):1~6.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