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文化产业政策
- 格式:pptx
- 大小:2.48 MB
- 文档页数:43
如何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根本途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经历的过程。
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同时,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
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5、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作的主体,文化创新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吸取营养。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是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明确政府在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职能定位,政府要切实履行好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责任。
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管办分离。
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在深化文化单位内部人事改革、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更好地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文化权益,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丰富服务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继续建设一批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
专题十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1讲走进文化生活专题十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考纲解读考纲内容能力要求考向定位走进文化生活了解目前我国文化生活的现状;了解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了解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理解落后与腐朽文化的含义、危害、存在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知道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1.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分析文化生活的“喜”与“忧”的原因及表现。
结合文化生活中的正面和负面现象学会分析 2.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运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现象来认识发展大众文化的重要性 3.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学会辨别现实生活的文化现象,注意漫画形式的考查 4.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5.发展先进文化的知道思想和要求:结合党的xx大报告中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说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必要性 6.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7.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实例,理解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9.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结合一些历史典故和历史事件,理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10.社会主义荣辱观11.思想道德建设与科学文化修养:结合格言、警句考查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对人的重要性;以生活中正反两反面实例说明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理解先进文化的深刻内涵及其指导思想;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明确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知道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亿万人民参加的创建活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知道思想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了解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以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把握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之间的关系;明确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第1讲走进文化生活知识清单一、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一)当代文化生活素描1.当代文化生活的特点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即文化生活呈现多样性的特点。
喀什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喀什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正文:---------------------------------------------------------------------------------------------------------------------------------------------------- 喀什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喀什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喀市政发〔2013〕3号)各乡、(镇)场、街道、市直各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喀什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喀什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3年1月26日关于加快推进喀什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充分挖掘和利用我市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培育和壮大文化产业,推动我市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全面提升喀什市的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中国西部明珠城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传播方式创新为手段,以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引进战略投资者为重点,坚持工程化布局、项目化操作,努力把我市的人文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喀什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1、坚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事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繁荣,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
建立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体系,实现政府扶持与市场运作的良性互动。
着眼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完善相关管理办法与措施,确保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产业经济学》推荐教科书一、苏东水:产业经济学此教科书是内容比较全面、系统,各大专院校采用较多的教材。
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案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经济学、管理学门类专业基础课程系列教材之一。
本书根植于东方管理文化与现实产业发展的实践,围绕如何实现产业资源的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和合理利用这一中心,按照企业、市场和政府三条主线逐层展开,既同国际接轨又与实践结合。
除论述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发展外,还适应中国特色和经济全球化对产业经济理论的要求,论述了东方管理“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的产业经济思想,吸收、体现世界产业经济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精华。
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在广大读者广泛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修改,补充形成了新的专著。
目录第一篇总论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第一节产业的含义与分类一、产业的含义二、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三、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第二节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产业经济学二、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三、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第三节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一、研究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意义二、研究产业经济学的实践意义三、研究产业经济学的现实意义第四节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二、产业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第五节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一、中国产业经济学的思想渊源二、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三、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的作用第二篇产业组织第二章理论演变第一节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一、产业组织的定义二、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三、“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第二节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一、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二、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第三节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一、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二、可竞争市场理论三、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奥地利学派四、博弈论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应用第三章企业第一节西方观点:什么是企业一、新古典企业理论二、现代企业理论第二节东方观点:什么是企业一、东方人本主义企业理论二、东方企业的特点三、中国当代企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企业在产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企业的地位二、企业的作用第四章市场第一节市场结构一、市场结构的含义和基本类型二、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第二节市场行为一、市场行为的定义二、市场竞争行为三、市场协调行为第三节市场绩效一、市场绩效的定义二、绩效指标三、市场绩效的综合评价第四节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第五章竞争第一节静态竞争策略一、产量决策古诺模型二、价格决策一一伯特兰德模型三、产品决策一一豪泰林模型第二节动态竞争策略一、产量领先策略一一斯坦克尔伯格模型、长期竞争策略一一无限次重复古诺模型三、M尔格罗姆一罗伯兹垄断限价模型第三节竞争的人为为人观第三篇产业结构第六章理论发展第七章关联第八章优化第四篇产业管理第十章产业政策第十一章政策类型第十二章产业规制第十三章行业管理第五篇产业发展第十四章产业发展理论第十五章中国产业发展展望二、芮明杰:产业经济学此教材是复旦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核心课程教材。
文化立法领域专家解读《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送审稿)》一提问:教科文卫领域目前已经拥有八部法律,《文化产业促进法》将扮演怎样的角色?朱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文化立法一直以来都被视为短板。
我国现行有效法律有270多部,但长期以来文化领域只有《文物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著作权法》,俗称“两部半”。
这一弱势局面直到十二届全国人大后才得以扭转,从2016年11月《电影产业促进法》获得通过,到2016年12月《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再到2017年11月《公共图书馆法》的通过,我们可以看到文化领域的相关法律出台时间越来越短,争议越来越少,共识越来越多,这些转变折射出的是党和国家对文化领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人民对文化的热爱和需求让文化立法有着深厚的土壤,研究文化立法,就是要在这样一片深厚的土壤上,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相对完备的法治保障环境。
《文化产业促进法》是文化领域一部重要的基础性法律,它的制定必将对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提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对文化市场进行了独立成章的论述,您对此如何看待?朱兵:我国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和特殊产业,还处在起步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发展中难免会出现市场失灵状况和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
《送审稿》注重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和更好發挥政府作用,明确提出要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培育和发展各类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维护文化市场秩序,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和执法,建立文化市场诚信体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最大程度地释放出来,同时履行好政府引导调控和监督管理职能,加强政府公共服务,有效维护文化安全。
提问:您如何看待《文化产业促进法》在新时期我国文化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朱兵:像上周在北京商务印书馆召开的主题为“新时期我国文化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研讨会”上讲到的,很多学者都谈到文化法制的重要作用。
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云南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专项资金由省财政厅和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文产办”)共同管理,纳入省级财政年度预算安排。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各级财政部门、文产部门要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切实做好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省级文产部门和财政部门负责对省属文化企业项目申报资料进行初审,审核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实地核实申报单位的基本情况和项目情况(附件3);审核申报资料的合规性;核对原件和复印件,由审核人签字确认,并标注“经核对与原件一致”。
省级文产部门和财政部门负责对全省申报项目进行审核。
省级文产部门负责审查全省申报项目产业政策合规性和项目实施条件情况,并牵头组织项目的评审、推荐工作;省级财政部门负责审核项目申报单位财务状况、项目资金预算情况和申报资料的完整性,并负责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资金拨付。
省级财政部门和文产部门共同负责对获得专项资金扶持的项目实施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必要时可以委托中介机构开展绩效评价。
第六条省级各主管部门,州(市)文产部门、财政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本级项目申报单位资料进行初审,审核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实地核实申报单位基本情况和项目情况(附件3);审核申报资料的合规性;核对原件和复印件,由审核人签字确认,并标注“经核对与原件一致”;对所辖单位、县(区)推荐上报的项目进行审核;对本部门、州(市)范围内申报项目进行择优汇总推荐上报(附件4)。
第七条县(区)文产部门、财政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项目申报单位资料进行初审,审核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实地核实申报单位基本情况和项目情况(附件3);审核申报资料的合规性;核对原件和复印件,由审核人签字确认,并标注“经核对与原件一致”;择优推荐汇总上报(附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