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子的管理学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o r p e r s o n a l u s e o n l y i n s t u d y a n d r e s e a r c h ; n o t f o r c o m m e r c i a l u s e --

---------

-------

-------

--------

---

---------装

-

----

-------

-------

----

----------

-

-------

-

-

----------------

-------

-------

--------

--线

-

--------------

-------

-------

----

-------

广 东 商 学 院 答 题 纸(格式二) 课程 中国哲学智慧 2010-2011 学年 第 一 学期 成绩 评阅人 贾未舟 评语: ========================================== 《道德经》 ——管理思想 [摘要] 老子哲学含有丰富的管理思想,其管理思想本质是“无为而治”,学习老子的管理思想,对于搞好管理工作大有裨益。本文旨在通过对老子管理思想的探讨,为现代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 老子 哲学 自然 以人为本

学了道德经这门课,让我了解了更多关于老子,从中我明白了一些关于老子的管理哲学。

老子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其主要思想集中反映在《道德经》一书。2005年世界哲学日《道德经》一书获选最受欢迎著作。老子言:“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意即:明古之理,可治今之事。当代企业管理者,既可参透老子学说,以其察明当代中国人思想深处许多固有观念,明确管理思想轨迹;又可从老子智慧的言论中,觉悟出许多具体的管理技巧和手法,《道德经》管理思想对企业领导者正确认识经营管理之道有重大的积极意义。这正是我喜欢道德经的最大原因。我还知道,尽管我表面上好像是懂了老子的一些管理哲学,但面对真正的管理时,我未必能够马上用上去。应该是通过用心去不停比较和总结,才能掺透其中的一些哲学。目前我了解了三种关于老子的管理哲学。

一、“无为而治”——老子管理思想的本质

1.“无为而治”的基本含义: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哲学的根基是“道”,从道出发老子认为道的自然本性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里所说的“自然”,是道的存在状态,这种存在状态是毫无勉强、不受外在约束的自由自在状态,即自己如此的状态。这里所说的“无为”是道的主体态度,这种主体态度是不强作妄为,顺其自然的态度。这就是说,道是自然的,所以常无为,然而正是这种无为的道生成万物,所以又无不为。就道生成万物的无执无施、无意无为而言,“道”是“无为”的。就天地万物无不是由“道”生成来看,“道”又是“无不为的”。“道”是无为与无不为的统一,应以“无为”达到“无不为”的目的。无执无为,则万物各任其能,各适其性,同归于化。“无为”是道家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少数地方,又被说成无事。无为是相对于“有为”而言。老子所谓“有为”指违背人的自然本性(或自然法则)的“妄为”、“强为”而言。老子认为,如果人不依自然本性行事,完全按照人的功利原则去设置行动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盲目行为,那就必然导致人性的异化,产生大量的虚伪、丑恶和荒诞现象。老子所说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干,而是一种在更高层次上的顺其自然的行为。要体验老子所说的道,就必须无欲、无为,无为即可以见道,道是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自然规律的理解。既然宇宙的本原是道,而道是自然无为的,那么人也应该遵循道,所以人也应自然无为,以无为的态度和方式处事。可以看出,道家的无为首先是指人自身没有私求,对外界不妄加干预的处世态度;其次是指顺应自然,不加强制的存在状态;再次是指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精神境界。人无私求、不安作、不强制,是顺应自然的状态和过程;而无拘无束的自由则是顺应自然的结果。

2.休养生息和管理者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是实现“无为而治”思想的重要措施。

实现“无为而治”需两条措施。一是休养生息。“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三章)指执政者治理天下,要使官吏少私寡欲,使人民得到温饱,弱化人民的期望值,增强人民的体魄和自立自强精神,使百姓淡化政治斗争意识,减少贪欲。“无为”不是主张人们不为,而是反对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用无为的态度去对待一切,顺应自然的规律,辅助万物自身的发展,不勉强用人为的力量去干扰它,不背离自然规律去追求个人的目的。另一措施是管理者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老子指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善地,心善渊,

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八章)强调统治者应当行善有如水的品格,把自己摆在行善的地位,心胸总是保持宽广和宁静,交往总是讲求爱人利物,说话总是讲求诚信可靠,行政总是追求民众安居乐业,做事总是讲究创造实效,行动总是讲究抓紧时机。这种策略恰恰是大智慧,因为一味争强好胜,易心劳神伤,退避三舍,则海阔天空,以柔克刚,则无往而不胜。

二、道法自然

既然“无为”非“不为”,而是循照规律地“为”,那么,我们就不能不说到“道”。“道”可以说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原,一切事物都是从道产生出来的。例如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是空虚无形的,但却永远用不尽。它非常渊深,好像是万物的根本,它非常深暗,好像是存在的。我不知道它是由谁产生的,好像在上帝之先就已经存在了。它是万物的根本,一切事物都产生于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只要采取合乎有机整体自然本性的具体措施,就可以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要服从自然的法则。因此,万事万物都要顺其自然,让它们自然发展而不加以干涉。在《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提到“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正是对“道法自然”的诠释。

老子思想强调企业管理者谦恭自制,不要贸然行事,不要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事物,而是要顺应各种事物本原去作为,得其势,顺其流,才能无往不利。对于事物的复杂多变,老子强调“慎终如始”,小事端往往会酿成大事故,所以老子更加强调“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所以,道家主张的顺其自然的无为管理模式,同现代管理科学的自动化管理思想有着十分贴近的地方。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很多事情都应顺其自然而成,切不可人为地勉强,违背自然法则,这样没有不失败的。

企业管理措施必须符合规律并顺应民心。一方面管理者应该顺其自然而“为”,即坚持履行分内职责。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应顺其自然而“不为”,也就是应当遵循事态发展的趋势及其自身规律,不侵犯被管理者的自主权。管理者力求“到位”而不“越位”,做到恰到好处,“顺其自然”,顺应民心

三、“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二十五章)即道、天、地、人都是“大”的。老子把人看得如同道、天、地一样伟大,由此可以看出其思想包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老子认为管理者践行“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应做到:“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四十九章)”即管理者没有自己固定的意志,总是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以善待民、以诚信待人。其次“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三十六章),即要让老百姓做出更大的贡献,就必须先满足老百姓在物质上与精神上的基本需要。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第三,在如何吸引人方面,做到“江海纳百川”,惟有这样才“方为百谷王”。

以人为本,才可以做到人尽其才。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任务表现为:第一,如何获得最称职的人;第二,如何有效而充分地运用人;第三,如何维持并激励员工高度的工作意愿。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有的人力资源,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