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解读

  • 格式:doc
  • 大小:498.50 KB
  • 文档页数:1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解读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进入下行通道,中央政府及时出台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对提升信心、抑制经济深度下滑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于全球经济危机持续恶化、中国出口下滑严重、国内消费需求启动需要较长时间、政府出台投资政策刺激经济的效果难以立即显现、房地产等支柱产业持续低迷等原因,目前看来2009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尚未走出下行通道。但经过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部分宏观经济指标已出现回暖迹象。

课题研究组经认真研究选取了GDP、CPI、PPI、PMI等20个指标,以期全面反映2009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状况,为企业家正确判断未来宏观经济形势提供帮助。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GDP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GD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2008年我国GDP突破30万亿,同比增长9%;GDP季度累计增幅由10.6%下降至9%。2009年第一季度GDP为65745亿元,同比增长6.1%,同比增幅为1992年季度数据公布以来的最低。预计随着“保增长”措施逐渐见效,下半年GDP增幅将高于上半年。

从GDP季度数据来看,同比增幅下降趋势更为明显,由2007年第二季度的13.8%降至2009年第一季度的6.1%。

2009年4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一季度最终消费、投资、外需对GDP贡献的数据,GDP同比增长6.1%,其中最重消费贡献4.3%,投资贡献2.0%,外需贡献-0.2%。

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国内消费支出情况,对判断国民经济现状和前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升,表明消费支出增加,经济情况较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表明经济景气趋缓或不佳。

200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85万亿,同比增长21.6%。2009年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9398亿元,同比增长15.0%;其中城市零售额19834亿元,同比增长14.1%;县及县以下零售额9564亿元,同比增长17.0%。

由上图可以看出,月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由2008年9月的23.2%连续降至2009年2月的11.6%;2009年3月同比增幅止住下滑趋势,升至14.7%。

2009年第一季度与家电相关的商品类别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4%,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下降7.5%。

三、进出口额

对外贸易占中国GDP比重达到60%以上,对中国经济影响巨大。欧美日经济危机持续时间越长,对中国实体经济出口量的冲击越大。

2008年我国出口额14286亿美元,同比增长17.2%;进口额11331亿美元,同比增长18.5%;顺差2955亿美元。2009年第一季度出口2455亿美元,同比下降19.7%;进口1832亿美元,同比下降30.9%;顺差623亿美元,同比增加209亿美元。

2008年10月起出口额连续5个月下降,进口额连续4个月下降。2009年2月起进口额连续两个月增长,3月出口额止跌反弹,进出口呈现好转苗头。

月度进出口额同比增幅经历了连续大幅下跌,出口额同比增幅由2008年9月的21.4%降至2009年2月的-25.7%;进口额同比增幅由2008年7月的33.7%降至2009年1月的-43.1%;在这一阶段由于进口降幅高于出口降幅,形成“衰退型贸易顺差”。从2009年2、3月份数据来看,进出口增幅已止住大幅下滑。

四、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在消费、出口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的情况下,加大投资成为重要的政策选择。2008年11月中央政府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以刺激经济,并于2009年3月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实施总额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

2008年全年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82万亿元,同比增长26.1%。2009年第一季度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3562亿元,同比增长28.6%。

2008年10月起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连续3个月下降,经政府大规模直接投资及带动其他投资,2009年1-2月、3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连续增长,3月已增至30.3%。

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来看,200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比重上升;其他投资比重下降,12月跌至50%以下。2009年第一季度其他投资比重逐步提高,与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的结构关系向正常水平恢复。

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来看,2008年11月起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同比增幅连续提高,由2008年10月的17.8%增至2009年3月的39.4%,显示出国有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力度加大;2008年9月起其他投资同比增幅连续下降,由2008年8月的33.1%降至12月的16.4%,2009年1-2月、3月同比增幅连续提高,3月达到24.5%,显现出非国有投资信心恢复的积极信号。

五、CPI,PPI,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的同比增幅

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变动的综合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与货币供应量等其他指标数据相结合,能够更准确的判断通货膨胀或紧缩状况。

PPI主要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与CPI一样,是观察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PPI对CPI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从物资交易市场和能源、原材料生产企业购买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产品时所支付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该指标对PPI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

2008年CPI,PPI,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的同比增幅分别为5.9%、6.9%、10.5%;2009年第一季度分别为-0.6%、-4.6%、-7.1%。从月度数据来看变化更为明显,2008年9月起三大价格指数同比增幅均出现下降,2009年2月出现三大价格指数均为负增长的局面,且CPI六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物价下行压力和防通缩压力加大。居民需求下降、消费减弱是CPI下降的主要因素,企业运营不景气加剧了PPI和CPI的双降。

考虑到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货币供应量和信贷的增长、财政投资项目陆续兴建、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政策扶持等因素,虽然目前CPI和PPI均为负增长,但不能认定为宏观经济已经进入通缩阶段。通缩的最窄定义是CPI连续6个月环比负增长。

六、货币供应量余额

宏观经济出现较大波动时,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备受关注。2008年10月起广义货币(M2)供应量增长较快,2009年3月末已达53.1万亿元,表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已连续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