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旅游解析上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旧旅游解析(上)

2013年04月26日15:33 来源:《旅游科学》2012年第05期作者: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40 摘要:怀旧旅游是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认为,怀旧旅游的终极动机在于对传统文化及人本主义“家园”的追寻;怀旧旅游的本质,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为主体的自我认同,在空间维度上表现为对“家园”的追寻,在哲学维度上则是对主体生命线条的完善。

关键词:怀旧旅游,内涵,本质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边疆高原山区旅游循环经济模式与对策分析”(07XJY030)

借用英国社会学家鲍曼(2000)的形象比喻,我们正经历着“流动的现代性”,一切都变得稍纵即逝。现代化犹如一个加速器,牵引着所有事物在瞬间改变、瞬间丢失,过去变得朦胧而遥远,也因为如此,关乎过去的一切又具备了物以稀为贵的价值和吸引力。正如Dann(1998)所言,“如今,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探索过去。我们所寻求的就是找到过去,因为根据媒体的描述,过去要远优越于我们动荡不定的今天和令人感到担忧的未来”。怀旧经济近年来大热,时代性的集体记忆更是成为怀旧经济的一大亮点,衍生出许许多多的怀旧商品,诸如波兰兴起的“共产主义”怀旧热①、匈牙利怀旧火车旅游公司推出“匈牙利皇家快车”和“烛光快车”铁路怀旧旅游②等把伤逝怀旧的情绪推向极致③。作为人类的一种心理机制和情绪功能,怀旧古已有之,就像弗洛伊德所说的“生命本能”(李红艳,高静,2012)或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霍尔,诺德贝,1987)一样,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怀旧是当今人们去旅游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张晓萍,2004),那些具有“古老”意味的旅游吸引物开发得最快。怀旧就是要追求真实的经历,向往过上一种“简单和温暖的生活”。洛文特尔指出,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以及“过去的加速消失强化了人们的怀旧感,使人们更加怀念过去那种简单、安全和美好的生活环境,去寻找自己的历史渊源”;修伊森也指出,参与旅游的人不仅仅把过去看作是一种经济资源,而且也看作是一种心理资源(蒂莫西,博伊德,2007)。相对于国外的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对怀旧旅游的研究比较缺乏。刘婧、张培(2006)认为,可以借助怀旧文化提升重庆古镇旅游的魅力。郑宇飞(2008)结合城市旅游吸引力系统的分析,提出了通过怀旧文化提升城市旅游吸引力的途径。燕玉霞和许娟(2009)从人类学的视角,分析了乡村旅游与怀旧的关系。谭杰倪、曾文萍和刘学强(2010)认为,怀旧是现代人出游的重要原因,并指出怀旧旅游存在的问题。龙梅(2009)指出了城市怀旧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1 怀旧

自17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怀旧经历了一个由生理病症转变为心理情结再转为文化情怀的过程,关于怀旧的研究也从病理学扩展到了心理学、文化学乃至旅游学(赵静蓉,2009)。今天,怀旧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之一。

从西方词源学的角度来看,怀旧(nostalgia)一词,源于两个希腊词根nostos和algia。nostos是“回家”、“返乡”的意思,algia则指一种痛苦的状态,即思慕回家的焦灼感。17世纪晚期,瑞士医生霍弗尔把两个词根连接起来,首次创造和使用了nostalgia一词,专指一种众所熟悉的、痛苦而强烈的思乡病(赵静蓉,2009)。1779年,卢梭通过研究牛铃对瑞士雇佣兵的影响,提出了“牛铃效应”,认为牛铃“不再准确地作为音乐行使其功能,而是作为一种记忆符号发挥作用”(Svetlana S,2001)。到19世纪晚期乃至

20世纪中期,怀旧真正作为一个理论议题被提到研究者的议事日程上来。

怀旧是一个所指异常丰富的概念。Rubenstein(2001)认为,“怀旧实际上是被压迫者的回归”,“怀旧指心理体验和文化体验之间的一种关系”,“家只存在于想象之中……怀旧意指童年的家和童年的丧失……怀旧就是成年人的生存状况”。Tester(1993)认为,“怀旧是现代性的一个特征,它同时为确定性和解构提供了丰富的基础,它是在现代性下对文化冲突的一种反应”,“怀旧意味着对某种缺席事物的双重渴望:首先,怀旧意味着一种相思病(没有运动和变化,怀旧是不可能的);其次,怀旧意味着对从前或远离现在事物的渴望”。Baudrillard(1998)认为,“当真实不再是以前的样子,怀旧便展现出充分的意义”。Feathertone(1995)认为,“怀旧通常是指在物理位置意义上的家的丧失(Davis,1974);但除了这种‘思乡病’之外,它还常常被用来指一种更为宽泛的统一性、道德确定性、真实的社会关系、自发性和表现性的丧失(Terner,1987)”。总之,怀旧就如李振声(1996)所言,“沉迷于经典的破译,复活和重现古老的岁月和种族生命,将先民们遭遇过的苦难连同他们的真诚或愚妄的信念一起加以神圣化的处理,返身投入种族集体生命经验的渊薮之中,从而把一时漂泊无根的精神,引渡到种族信念的源头去安家落户,成为一种别无选择下的选择,一种可以理解和宽容的冲动”。

2 怀旧旅游

谈论现代文化转型过程中的怀旧旅游将显得异常鲜活和生动,也变得更加的重要和紧迫。要洞悉怀旧旅游,需要从如下几方面予以把握:

2.1 怀旧旅游的内涵

现代人自我安慰和自我救赎的手段有许多种,例如看怀旧电影、翻看老照片等。但社会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中,怀旧旅游正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当旅游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怀旧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时,怀旧旅游就成为最能平复现代人的流浪之心、安抚现代科技对人类伤害的一种方式,因为它最贴近“回家”的时代主题,最符合当下的时代潮流。

利奥塔(2001)认为,家园向大都会的转变,意味着人类的生活从诗意化的田园场景蜕变为理性化的技术场景,它将抑制人们复归家庭,将人们推向旅游和度假。谭杰倪、曾文萍和刘学强(2010)认为,怀旧旅游是基于怀旧情结的特殊旅游,是一种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旅游方式,是在寻找一种熟悉的感觉。龙梅(2010)认为,怀旧旅游的主体是所有具有怀旧情结的旅游者,客体可以是任何带有过去记忆符号的载体,例如一座古城镇、一幢老建筑、一条老街,甚至一间挂满老照片的咖啡馆等。吴必虎(2001)认为,人们前往与本人的人生历程具有某种特殊联系的地点参观探访,也是一种特殊的怀旧之旅。

我们认为,怀旧旅游是因怀旧动机引致的到惯常环境以外短暂体验“过去”、自身带有极强文化意蕴的旅游活动。构成怀旧旅游体验的关键是主体对待现实与过去的立场,它所暗示的是对已然失落的价值体系的追忆与对现实状况的不满。

2.2 怀旧旅游兴起的原因

研究怀旧旅游问题,社会背景是热点和焦点,也是我们进行研究不可忽视和跨越的要素。现代人对生存发展的理性诉求与对生命质态的感性体验之间的冲突,或者说,人的主体性的极度发展及其带来的人的自由性的极度增强与人获得的幸福感不成正比,催生了现代怀旧旅游。现代生活最表象的标志即是物质生活的极其丰富,但在深处却是精神世界的极大茫然。现代性对理性的片面张扬和工具化运用的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