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离骚全国卷 高考新课标 人教版 高考必考内容
- 格式:docx
- 大小:9.25 KB
- 文档页数:2
高考语文古诗理解性背默:《离骚》1、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两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文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两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文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文中写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纵然死一万次也绝不后悔的两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5、文中表达自己虽然遭遇不公,但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6、文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两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7、文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8、文中表现诗人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模样的两句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9、文中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两句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0、文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1、文中写古代圣贤推重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诗句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2、文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两句诗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3、文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4、文中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的两句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5、文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两句是: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6、文中表明诗人忠贞不移,即使遭受分解肢体的酷刑也不改心志的两句是: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7、文中表达人生在世虽然各有各的志趣,但诗人唯独把爱美当做常态的两句: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过了端午就高考,今年《离骚》怎么考?端午假过后,2020高考倒计时就还有十几天了。
离高考最近的一个节日,今年高考语文默写题,有没有可能考屈原?除了默写题,高考语文试卷还有可能从哪些方面考查《离骚》呢?一起来看看:Part 1《离骚》原文+翻译原文: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翻译:我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啊,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
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没想到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官。
贬黜我是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啊,给我加罪是因为我爱好花香。
这也是我心中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一生我也毫不懊丧。
始终不能明了我心迹啊,我怨恨我那君王过分荒唐。
众女子嫉妒我长得美貌啊,放出谣言说我行为放荡。
本来世俗就崇尚投机取巧啊,任意而为将规矩背向。
违背准蝇而追求弯曲啊,竟相把苟合奉迎作为榜样。
忧闷失意啊我孤独彷徨,忍受着此时的穷困我好不心伤。
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
雄鹰和凡鸟不可能生活在一起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方枘圆凿自然不能结合啊,道路不同哪能有相同的思想。
忍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啊,忍受强加的罪过又将耻辱品尝。
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啊,古圣先贤都认为应该是这样。
原文: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高中必背课文之《离骚》《离骚》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杰作之一。
其文学价值不仅在于对屈生灵魂历程的深刻描绘,更重要的是构思了一种心灵的境界和修养的理想。
在这里,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这首经典之作。
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包括《离骚》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形式、文学价值,以及对于人生境遇和人生意义的启示。
一、历史背景《离骚》的创作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78年左右,当时楚国处于战祸频发的境地,屈原离开了官场,流浪至蒹葭之间,为人民祷告祈福,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而忧虑。
这时,他在精神烦扰的状态下写下了《离骚》。
二、主要内容和形式《离骚》是一首表达了作者离故国之痛苦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的篇章。
诗歌整齐,旋转曲折、变幻奇妙,文学地位十分重要。
整首诗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写自己在矛盾中的思想状态和离开故乡后的寂寞为主题,探讨了人世间的无常和变化,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苦难,表现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冲突。
第二部分从作者对“道”的感悟出发,提出了“越过玉门关,赤水西江流”的新的生命意义和理想,注重唤起人们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三、文学价值《离骚》之所以成为经典,离不开其文学价值的高度肯定。
第一,风格独特。
《离骚》的语言独特,豪放奔放,他吸收了楚辞的优点,气势磅礴,富有魅力,语言优美、韵味丰富、艺术处理巧妙。
第二,音乐美格调高。
《离骚》不仅有诗歌艺术的形式美,还有音乐美。
在《离骚》的后面,总大小四十一章,其中三十九章都配有不同的音乐。
第三,思想深邃。
屈原在《离骚》中,通过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探索了人生哲学的基本问题,并在深刻的思考和反思中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独立的生命意义和人生追求。
四、对于人生境遇和人生意义的启示《离骚》是一首慨叹人生短暂和流动的诗篇,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意义、人性悲剧、理想和现实冲突的深思。
它告诉我们: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应该要珍惜每一刻,不要浪费时间;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冲突是人生中无法避免的困境,我们应该要对自身的目标有清晰的认知,勇敢去追求,即使遭遇挫折,也要坚持自己的立场;一个有责任心和自觉性的人,才能有更大的成就和更丰富的生命经历。
2025年新高考语文必背篇目归纳总结—《屈原列传》(解析版)一、默写闯关(一)挖空练习《屈原列传》司马迁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极大,举类()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污泥之中,蝉蜕于浊(),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附:记忆导图将易写错的字每个写3遍1.【2024·河南·三模】一些同学表示要像屈原那样在尘世之外漫游,不为世俗的污垢所辱,屈原的这种行为在《屈原列传》中表述为“(),()”。
2.【2024·黑龙江佳木斯·三模】古之君子谨小慎微,重视“小”处,如司马迁《屈原列传》“()”以表达深远的意义;又如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指出“小”也会酿成大的祸患。
3.【2024·江西上饶·二模】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用“(),()”两句,高度概括了屈原被猜疑、被诽谤的不幸遭遇。
4.【2024·河北秦皇岛·二模】司马迁《屈原列传》中“()”和“()”两句概括了屈原写作《离骚》的缘由。
5.【2024·河南许昌·二模】《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称赞《离骚》“言浅意深”的两句是“(),()”。
6.【2024·新疆·二模】司马迁《屈原列传》中,“()”一句以蝉为喻,表明屈原远离世俗污浊的高洁品质;“()”一句以日月为喻,颂扬屈原志趣的高洁。
离骚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修姱(kuā)谇(zhì)谣诼(zhuó)揽茝(chǎi)B.溘死(kè)侘傺(chà chì)鸷鸟(zhì)方枘(ruì)C.芰荷(zhī)偭规矩(miǎn)羁(jī)攘诟(rǎng)D.方圜(huán)杂糅(róu)岌岌(jí)兰皋(gāo)【答案】B【解析】A项,“谇”应读suì;C项,“芰”应读jì;D项,“圜”应读yuán。
2.下列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忍尤而攘诟攘:排除B.进不入以离尤兮尤:责骂C.苟余情其信芳信:相信D.岂余心之可惩惩:惩治【答案】B【解析】A项,攘:忍受。
C项,信:确实。
D项,惩:受创而改变。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固.时俗之工巧兮(本来)B.何方圜之能周.兮(合)忍尤而攘诟..(忍受耻辱)C.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及.行迷之未远(及时)D.苟.余情其信芳(只要)岂余心之可惩.(受创而改变)【答案】C4.下列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长太息以掩涕兮②又申以揽茞B.①怨灵修之浩荡兮②鸷鸟之不群兮C.①屈心而抑志兮②忍尤而攘诟D.①虽九死其犹未悔②虽体解吾犹未变兮【答案】A【解析】A项,①连词,表并列;②介词,因为。
B项,“之”都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项,“而”都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
D项,“虽”都是连词,“即使”。
5.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中的加点的字与“长余佩之陆离”中的“长”相同的一句是A.哀.民生之多艰 B.悔.相道之不察兮C.步.余马于兰皋兮 D.长.太息以掩涕兮【答案】C6.下列各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些也都是我心中所崇尚的美德啊,即使死多次也不后悔。
【高中语文】2021年高考语文必备古诗文:离骚
本文主要结合历年高考语文试题,为考生准备了“
高考
语文必备古诗文”,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高考频道提醒考生,考前可以多看一些文
言文范文,扩大对课本以外的浅显的文言文阅读。
下面请看正文:
离骚(节选) (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
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
竞周容以为度。
?郁邑余?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
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
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考必背古诗文《离骚(节选)》重点知识复习一、重点实词释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二、易写错的字填空1.余虽好修()以()()兮,()朝()而夕替。
2.既替余以()()兮,又申之以()()。
3.众女()余之()眉兮,()()谓余以善淫。
4.固时俗之工巧兮,()规矩而改错。
5.背绳墨以追曲兮,()周容以为度。
6.()郁邑余()()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7.宁()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8.()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9.何方()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10.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
屈原《离骚》译注
编号 原 文 译 文 注 释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011 012 013 014 015 016 帝高阳之苗裔兮,⑴ 朕皇考曰伯庸。⑵ 摄提贞于孟陬兮,⑶ 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⑷ 肇锡余以嘉名。⑸ 名余曰正则兮, 字余曰灵均。(5+)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⑹ 又重之以修能。⑺ 扈江离与辟芷兮,⑻ 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⑼ 恐年岁之不吾与。(10) 朝搴阰之木兰兮,(11) 夕揽洲之宿莽。(12)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 屈氏的太祖叫做伯庸。 岁星在摄提格的建寅之月, 当庚寅的一天我便降生。 太祖根据我初生时的气度, 通过卦辞赐给我嘉美的大名。 赐给我的名为"正则", 赐给我的字为"灵均"。 我已经具有这样多内在的美德, 我还要培养优异的才能。 披上了江蓠和系结起的白芷, 又编织起秋兰佩带在身。 时光像流水总是追赶不上, 我怕这年岁不能将我等待。 早上到山坡上摘了木兰花, 黄昏时又到洲渚把宿莽采。 (1)高阳:楚之远祖,即祝融吴回。苗裔:远末
子孙。(2)朕:我。皇考:太祖。伯庸:屈氏始
封君,西周末年楚君熊渠的长子,被封为句
亶王,在甲水边上。屈氏即甲氏。(3)摄提:
摄提格的省称。木星(岁星)绕日一周约十
二年,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寅年名摄提格。
贞:正当。孟陬(zou1邹):夏历正月。(4)
皇:皇考。览:观察 。揆:揣测。(5)肇(zhao4
兆):借作"兆",卦兆。锡:赐。(5+)屈原名平,
字原。"正则"是阐明名平之义,言其公正
而有法则,合乎天道;高平的地叫做原,
"灵均",是字原之义,言其灵善而均调。
(6)纷:盛多的状。(7)重(chong2虫):加。
修:同"修",美好。能(nài):通"耐"。(8)扈:
披。江离:即江蓠,一种香草。辟:系结,为"
絣"字之借。芷:白芷,一种香草。
(9)汩(yu4玉):水流急的样子,这里形容流
逝的时光。(10)与:等待。(11)搴(qian1
千):摘。阰(pi2皮):山坡。(12)揽:采。宿
莽:一种可以杀虫蠹的植物,叶含香气。楚
017 018 019 020 021 022 023 024 日月忽其不淹兮,(13) 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 何不改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导夫先路! 太阳月亮不停运行忙忙碌碌, 春天秋天循环往复互相替代。 想到草木也有凋零之时, 便担心美人年衰老迈。 不趁着盛壮之年抛弃恶德, 君王啊为什么不改变态度? 乘着骏马尽情地奔驰, 来吧我愿做向导在前开路! 人名草曰"莽",此草终冬不死,故名。即今
水莽草。
(13)淹:停留。
通过自叙的笔法,提出了积极用世的人生观:首先追溯世系,表明自己是楚国宗室之臣;详纪生年和名、字的由来,
强调禀赋的纯美。这和爱国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就成为屈原生命中进步的动力。奠定了他那种坚强不屈的战斗性格的基
础。接着叙述他对待生活的态度。由于热爱生活,所以特别感到时间的易逝,生命的短暂;因而孜孜不倦地培养品德,
锻炼才能,来充实自己的生活。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远大的理想,明确的目标,在楚国政治改革中,贡献出自己一
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