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策略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策略

摘要:体育课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门十分喜欢的课程,但实质上并不是如表面上的光鲜,他们喜欢的是体育课上的自由活动,也就是爱玩什么,玩什么;爱干什么,干什么。他们不想要教师的组织与干预,甚至不想学习教师教授的内容,这样就需要体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真正了解小学生对体育课的需求,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这种现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经过教学实践与探索,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通过研究与实践提出几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与策略

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老师如何开展有意义和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策略,使教师转变思维,努力使他们在基础文化知识、基本技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各方面能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充分预设,提高体育教学准备工作

进入新课改以来,“无法预设的精彩”——“课堂生成”被很多教师盲目拔高,导致很多教师不致力于课前的精心预设,而将课堂实际效益更多的寄希望于课堂上的随机生成,从而导致课堂上教学时间的浪费。其实对于更多的一线教师,尤其是更多的年轻教师来说,课前充分的预设对提高课堂实际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提高预设的有效性。

实际上,教学预设就是过去所说的教学设计。也就是备课。备课就是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教学过程,同时设计好一份教学方案。以前强调不备课不能进课堂,现在仍然要做到不备好课不进课堂。因为课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作出周密的策划。叶澜教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

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如果没有教学预设的课堂必定是无法实施有效教学的。因此,我们在课前要从当前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体育需要出发,突出学生这个主体,从小学生的发展来设计教学。

2.教学必须关注生成。

体育课堂教学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师生、生生的交往互动,往往会出现教师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这些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就是必须关注的生成性内容。关注生成,就是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善于把这种生成性内容看作新的教学资源,及时调整教学预设,形成新的教学方案。其实生成的问题原来就存在,以前我们讲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在实施过程中调整,教师应提高体育教学中的应变能力的问题,换一个角度,换一种说法,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目中有人的问题,都是如何对待学生的问题,都是如何充分发挥小学生主体作用的问题。

二、多元整合,提高课堂实施的有效性

体育教师对各种体育教学方法要进行全面的了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是谈不上选择的。了解体育教学方法不能只了解动作技能形成的方法,还应该了解体育知识传授的方法、发展个性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及锻炼身体的方法等。只有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各种不同的体育教学方法,才能根据体育教学的不同要求选择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方法。因此,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时,应在对体育教学方法全面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根据体育教学的不同情况,从中选择那些最能发挥其独特性能的方法。具体措施如下:

1.吃透教材,通过目标引领内容

教材分析具体细致是个前提,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清晰也很重要。教学中教师除了对整堂课的教学目标要清晰外,对每一个环节的小目

标也要清晰。在教学环节的每一步都要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怎样才能达到我预设的目标?”也就是在学生已知与未知之间架桥设阶,以不断激起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热情和欲望,开发学生的潜能。只有围绕目标,环环相扣,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不同的水平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体育活动有不同的需求。在选择教学内容前,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小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同一个内容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将教学内容分解、分级,让学生选择练习,不一定苛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首先,教学的形式要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如教学快速跑这一内容时,为使学生不觉得枯燥乏味,跑时的方法可以采用新颖花样多的形式。其次,要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小学生是“教学之本”。如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由于学习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样:自学能力强的班级可以采用自学法、尝试法;基础相对较低的班级则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设疑法、演示法等。

4.注重激发运动兴趣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小学生进行兴趣浓厚的活动,再苦再累也不能把他们拒之门外,反之,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再愉快的活动也会让他们觉得乏味,只有激发和保持小学生的运动兴

趣,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和学习和锻炼。

三、合理选用场地器材是生成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前奏

合理布置场地和使用器材是上好体育课的基础,它不仅能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还能激发小学生的练习欲望,促进小学生学习。但是,一堂课要用什么场地、器材?用多少?怎么用?

1.因地制宜,因材设计

教材是场地设计的依据。因此,在设计场地时,一定要根据课的任务、内容、教法的需要,设计不同形式的场地。但设计的场地必须具有实用性、高效性,能真正为教学服务。

2.一物多用,一用到底

体育器材是体育教学的要素之一,是体育教师上好体育课的必备条件。同时,器材的数量、质量及功能又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合理使用器材,提高器材的使用率,努力做到“一物多用,一用到底”。同时,器材的摆放应考虑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拿到所需要的器材。

3.认真检查,保证安全

为保证课的顺利实施,课前我们必须要检查场地器材是否完好、安全,器材数量是否充足,保证教学的安全、有序。

四、注重评价方法与语言艺术

课堂学习中,不是每一个小学生在整堂课都能够畅通无阻的,因此在课的进行阶段和课的结束阶段,都要进行适当的评价,及时提出学生练习中动作的优缺点。要时常以“表扬式”的评价来激励学生,让其树立信心,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对动作讲解时语言要生动、形象,如:“篮球”单手肩上投篮的手臂动作就像鸭子伸脖子。蹲踞式起跑“各就位”时像紧压的弹簧;“预备”时像拉满的弓;“鸣枪”时像离弦之箭等。这类形象的语言只要运用的恰当,就能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