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质量的若干思考

  • 格式:docx
  • 大小:27.03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质量的若干思考

摘要:近些年,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农村留守儿童不断增加,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给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提高他们的受教育质量,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教育帮扶体系至关重要。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质量;思考

前言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一些地方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寻求更好的发展,走出家乡务工、创业。受居住环境、教育等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有的选择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交由他人照顾,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这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呵护和有效监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工作,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

近些年,随着农村留守儿童队伍的日益庞大,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与教育问题,仅靠单一的力量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四方面通力合作,构建一

种“四位一体”的教育帮扶体系,形成合力,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共同努力。[1]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推力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虽然表现在农村,但根源还在城市。如何调整“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真正实现反哺农村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及其教育问题的关键。首先要彻底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和社会管体制。长期以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是以农业反哺工业、农村服务城市、牺牲三农利益为代价的,国家在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上表现出明显的城市倾向。解除这种偏见,实现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城市对农村的反哺是保持农村家庭的完整性、防止农村留守儿童再现的根本。另外,打破就业、医疗、住房等社会制度壁垒,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社会管理体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有序流动,也是解决农村留守童问题的根本。[1]

其次是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城市的各种就业、医疗、住房和教育等政策与户籍制度息息相关,我国义务教育实行的是按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的原则,适龄儿童只有在其户籍所在地才能享受国家所规定的义务教育。外出务工农民如果把孩子带到城里就读,必须向流入地学校交纳较高的借读费,大部分务工农民承受不起。因此,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不仅保障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也使得农民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

最后是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现状。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学校生源、师资、办学条件等情况,在兼顾公平的同时,优化重组教育资源,提升农村办学效益;改变农村教育的投资体制,多方筹集资金,积拔吸纳社会资本办学,弥补国家财政资金投入的不足;采取多种办学形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

二、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是解决留守儿童发展与教育问题的重要拉力

学校是学龄儿童最重要的受教育场所,对家庭教育缺失的留守儿童来说,学校教育更为重要。然而,受教育设施建设匮乏、师资队伍残缺及教学管理滞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的学校教育质量普遍较低。为了给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一个较好的教育环境,学校应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通过一些措施最大程度地承担起留守儿童的教育职责。

[1]卢利亚.村留守儿童四维教育体系的建构.学前教育研究,2016(7)

[1]吴冤等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教育研究,2004 (10)

一是在“代家长制”、“寄宿制”、“保育制”等研究的指引下,进一步探索有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模式。相关研究已经发现寄宿制、代家长制在减少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产生的不利影响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2]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已有的成功经验,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广寄宿制和代家长制,这样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弥补家长缺失给孩子带来的“亲情饥渴”,也方便学校的统一管理。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积极探索其它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力争为留守儿童提供最人性化、最有效的教育。

二是学校要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监护。一方面可以建立专门的留守学生档案,定期与其父母进行沟通,有条件的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或者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及时了解留守学生的心理变化,提高留守学生对自己心理的调节和控制能力,进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要鼓励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课堂外接触,注重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关心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心理素质比知识素质更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留守儿童克服留守情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使他们在困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三是学校要引导留守儿童辩证地看待留守情境,在困境中学会自尊、自强、自信。己经入学的留守儿童应该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在学习之余尽量多与同学朋友交往,在理解父母打工选择的基础上,发展自身的独立性,增强生活、学习自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三、发挥家庭的特殊作用是解决留守儿童发展与教育问题的核心力

要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必须发挥好家庭监护的主体作用。很多外出打工的父母由于观念的偏差或现实生活所迫,都将孩子的教育责任推到学校身上,认为自己只要做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这是对子女成长的不负责任。家庭教育的形式和途径可以是多样化的,父母自身文化水平的缺憾以及外出打工的现状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对子女的教育。亲子之间的天然亲情纽带,以及它所能起到的教育功能是学校教育所不能替代的。所以即使在外务工,父母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

一是开展各类培训,提高留守儿童父母素质。有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父母自身素质对留守子女的发展有显著影响。他们在外地的工作类型、和子女之间的交

[2] ]莫良斌.对农村“留守学生”推行代管家长制的实践与思考.湖南教育,2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