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知识点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一、文学常识《秋天的怀念》作者是当代作家史铁生,这是一篇叙事散文(体裁)。
二、文章主旨本文讲述了虽重病缠身,仍体贴入微的照顾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在临终前还在挂念儿女的母亲的故事。
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
三、内容理解1、文章反复写“看花”的原因有哪些?(1)“看花”是本文的中心事件,也是本文的线索。
(母亲央我看花—我答应看花—母亲去世不能陪我看花—我和妹妹看花)(2)“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
(3)“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4)母亲生前爱花,反复写看花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2、叙述方式:插叙例句: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1)内容:补充交代母亲爱花,爱生活,为了儿子放弃自己的兴趣、放弃对生活的享受,表现出母亲的无私。
(2)结构:为下文母亲央我看花及我用看花的方式缅怀母亲做铺垫。
例句: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1)内容:补充交代母亲病情的严重。
在重病的情况下,她仍无微不至、不厌其烦的关心我,开导我,更表现出母亲的坚强和隐忍。
(2)结构:为下文母亲离世做铺垫。
例句: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1)内容:补充交代无亲临终前仍牵挂自己的儿女,为儿女操劳,表现母爱的无私伟大。
(2)结构:为下文我懂得母亲没说完的话做铺垫。
插叙的作用:内容:补充交代,使内容更内容充实丰富、中心鲜明。
使文章波澜起伏。
塑造人物形象结构:与上文……照应;为下文……铺垫。
3. 例句赏析:“每当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知识点历史表述与资料搜索技巧在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中,我们学习了历史表述与资料搜索技巧这个重要的知识点。
历史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历史的学习和了解,正确的表述方式和有效的资料搜索是非常必要的。
一、历史表述历史表述是指对于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的描述和呈现。
正确的历史表述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而错误的历史表述则容易导致误解和歧义。
如何进行正确的历史表述呢?以下是一些技巧:1.注意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结果等重要因素,做到客观准确的描述。
2.避免在历史表述中加入个人主观意见或者情感色彩,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
3.避免使用带有歧义或者感情色彩的词汇,比如“卑鄙”、“残忍”等。
4.通过运用排比、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让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的描述更加生动、形象。
二、资料搜索技巧正确的资料搜索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更多、更准确的历史资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
1.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搜索。
互联网是我们最方便、最快捷的资料搜索工具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各类搜索引擎(比如百度、谷歌等)输入相关关键词进行搜索。
2.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搜索。
图书馆是我们最常见的资料搜索地点,可以借阅相关的历史书籍、期刊等资料进行学习。
3.利用学术资源进行搜索。
学术资源包括各种学术论文、期刊等专业性的历史资料,这些资料更加准确、权威。
4.联系历史专家进行咨询。
如果我们在搜索历史事件或者人物时遇到了疑问或者困惑,可以联系相关的历史专家进行咨询,获得更专业的解答。
综上所述,历史表述和资料搜索技巧对于我们了解历史、探寻历史真相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注重掌握这些技巧,让自己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提高历史素养。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知识点第5课《秋天的怀念》知识点+课后探究知识点一、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2010),生于北京,作家。
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后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二、故事背景《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导致高位截瘫。
后来,在他的许多文章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纵观他的成长之路,其实就是母亲用生命的代价铺就的。
《秋天的怀念》便是怀念母亲的文章。
本文写于1993年。
三、理解词义暴怒无常:形容一个人的脾气坏到了极点,时常极端愤怒,变化不定。
猛地:突然、忽然。
侍弄:方言,经营、照管、喂养的意思。
狠命:使劲、拼命,表示用尽全力。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捶打:用拳头或器物砸。
田地:这里指地步,指不好的处境或境况。
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絮叨:来回的说,指说话啰嗦。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第①②段):写双腿瘫痪后的 “我”暴怒无常,母亲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我”。
第二部分(第③一⑥段):写“我”答应母亲到北海去看菊花,但 悄悄出去的母亲却带着牵挂永远离 开了“我们”兄妹。
第三部分(第⑦段):母亲离世 后的又一年秋天,“我”和妹妹去北 海看菊花,“我们”懂得了母亲让 “我们”“好好儿活”的含义。
五、问题归纳1. 如何理解“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通过“砸玻璃”和“摔东西”两个细节,具体写我双腿瘫痪之后内心的痛苦和暴怒无常,并用“我”的暴怒无常来衬托母亲的坚韧顽强。
第一单元材料由小程序:家教材料库整理1.《春》朱自清一、作者引见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消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言语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①欣欣然:欢欢欣喜的样子②朗润:明朗润泽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义是各种果树力争上游地开花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⑥花枝招展:比喻姿势漂亮。
招展,顶风摆动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
意义是,春天是一年的开端,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布置好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机想这是一篇漂亮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画了大地春回、活力勃发的动人现象。
经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誉春的生机带给人以希望和力气表达了作者酷爱生活、积极进取、发奋向上的肉体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一、作者简介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义。
“舍予”“老舍”,就是他终身忘我肉体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②温晴:暖和晴朗③下落:能够依托或希望的来源④空灵:灵敏而不可捉摸⑤秀气:娟秀。
[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预习知识要点]初一语文的学习内容跟学校阶段的并不同,初一语文的其次单元主要学习什么?同学们不妨提前预习一下。
一起来跟我看看初一语文上册其次单元预习学问要点,盼望对您有关心。
初一语文上册其次单元预习学问要点1第6课.我的老师魏巍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蔡芸(yn) 芝黑痣(zh) 褪(tu)色焚香磕(kē)头榆(y)钱卜(bǔ) 问2.解释下列词语。
温顺:温柔柔顺(多用于形容女性)。
心情如水:形容心地纯净,像清亮的水一般。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纠纷:争吵的事情。
热恋:本课是亲热难舍的意思。
3. 内容主旨:本文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我学校时的几位同学。
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师。
蔡老师是一位温顺慈祥、热忱公正、平易近人、酷爱同学的好老师。
文章通过七件小事,表现了蔡老师对"我'和同学们的挚爱,抒发了对蔡老师的感谢与怀念之情。
4、本文的详略与线索七件事: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课外教我们跳舞;③带我们观看蜜蜂;④教我们读诗;⑤我们对老师的依恋;⑥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⑦睡梦中去找老师。
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
这样支配,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记叙性文章经常有一条线索,写作思路就是围绕线索绽开的。
本文除叙事外,还有一条情感线索贯穿其中,请问这条情感线索是什么? (情感线索是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以"难忘'贯穿全篇。
) 七件事有详有略,由课内到课外,由校内到校外,情感步步加深,充分表达了老师爱同学、同学爱老师的真挚感情。
5、"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同学?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①"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写出"我'的淘气、机智。
表现了一个调皮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
②"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表现"我'的天真活泼。
目录第四单元第13课《纪念白求恩》第14课《植树的牧羊人》第15课《走一步再走一步》第16课《诫子书》第五单元第17课《猫》第18课《鸟》第19课《动物笑谈》第20课《狼》第六单元第21课《皇帝的新装》第22课《诗二首》《天上的街市》《太阳船》第23课《女娲造人》第24课《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塑者》《蚊子和狮子》《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第1 页共25 页附: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第四单元第13课《纪念白求恩》(一)文学常识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
他的主要著作收在《毛泽东选集》中。
(二)文章主题本文概括叙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寻常的经历,高度评价了他的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三)结构第一部分(1)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2)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3)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4)总结全文,点明向白求恩同志学习的深刻意义,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四)议论文文体知识(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2)论据的形式:事实论证、道理论证。
(3)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五)夹叙夹议:夹叙夹议是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
一、三、四段都是先叙后议,第二段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整个段落夹叙夹议的特点更加明显。
夹叙夹议,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同志,又能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思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向他学习。
(六)重点问题:1、“只见过一面”的“只”字流露出怎样的心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说明了什么?明确:“只”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见白求思同志对中国共第2 页共25 页产党及其领袖那种倾心的热爱和忠诚。
导读: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1、济南的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从文中找词语回答)温晴(通过对比突出济南的冬天,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1.《春》朱自清一、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1.《春》朱自清一、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二、文本研读第一部分(1)盼春(反复和拟人的修辞)第二部分(2-7)绘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第三部分(8-10)赞春(三个比喻)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用了什么修辞?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清新活泼的感情基调。
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表现了对春天到来的急切盼望和喜悦之情。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偷偷地”“钻”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之感。
这样写是无意识、无感情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感情。
4、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六个动词的连用,表现了人们在草地上的活动和感受,侧面写出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导语】编写教案的繁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新教师写得详细些。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初⼀上册语⽂第7课《散⽂诗两⾸》课⽂原⽂ ⾦⾊花 泰⼽尔 假如我变成了⼀朵⾦⾊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你在哪⾥呀?”我暗暗地在那⾥匿笑,却⼀声⼉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看着你⼯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花的林阴,⾛到做祷告的⼩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却不知道这⾹⽓是从我⾝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的影⼦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的⼩⼩影⼦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棚⾥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成了你的孩⼦,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去了,你这坏孩⼦?” “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荷叶 母亲 冰⼼ ⽗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缸是红的,⼀缸是⽩的,都摆在院⼦⾥。
⼋年之久,我没有在院⼦⾥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个⽉夜,祖⽗和我在园⾥乘凉。
祖⽗笑着和我说:“我们园⾥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家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 半夜⾥听见繁杂的⾬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朵⽩莲已经谢了,⽩瓣⼉⼩船般散飘在⽔⾥。
梗上只留个⼩⼩的莲蓬,和⼏根淡黄⾊的花须。
那⼀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会⼦,窗外雷声作了,⼤⾬接着就来,愈下愈⼤。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点,打得左右敧斜。
在⽆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法可想。
对屋⾥母亲唤着,我连忙⾛过去,坐在母亲旁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个⼤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我不宁的⼼绪散尽了! ⾬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七年级上册语文各课知识点语文学科是学习中极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它关系到文化和人的思想世界,是培养孩子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基础。
七年级上册语文是初中语文的起点,本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旨在为学生奠定初中语文的基础,让学生理解语文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以下是七年级上册语文各课的知识点:第一课《交际礼仪》本课程主要是教育学生学习交际礼仪的基本知识及学习如何与人交往。
主要内容包括:如何面对老师、家长和同学;如何提出建议和意见;如何向别人道歉;如何礼貌地询问别人等。
同时,还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交际礼仪观念,懂得尊重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二课《自我介绍》本课程以学习自我介绍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交际礼仪的学习,帮助学生熟悉自我介绍的基本技能和表达方式。
在学习这一部分时,学生应该掌握自我介绍的基本要素,例如:姓名、年龄、学校、爱好等,并要掌握自我介绍的方式以及场合的要求。
第三课《李白诗两首》通过学习古代诗人李白的诗,了解汉族民族文化的精髓,感受诗歌的美感和思想内涵,增强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认识。
在课程中,学生应该掌握诗歌及句子的基本结构和意思,加深对标点符号的认识和运用。
第四课《故事集锦》本课内容主要是课外阅读,通过故事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故事中夹杂着基本的语文知识点,例如:修辞手法和情感描写等。
第五课《草原》本课程是学生了解大自然的起点,通过学习草原的景象描写和生态知识,让学生明白草原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基础,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学生应该学习描写自然景象的方式和技巧,同时也需要了解不同地域的自然特点和文化。
第六课《读唐诗》唐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之一。
本课程通过学习唐诗,帮助学生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人文精神。
学生应该注意细节描写和掌握语言文化知识。
第七课《读新闻》本课程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新闻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筛选和思考能力。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必备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第1课.散步莫怀戚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分歧qí 蹲dūn下2.解释下列词语。
(1)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2) 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3)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每种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俱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tān huàn shì yǎng juã biã qiáo cuì fáng shàn wān dîu瘫痪侍养诀别憔悴仿膳豌豆 ..二、问题: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讲述了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课文写了四件事:(1) 1当“我”发脾气时,母亲对我的抚慰.(2) 母亲重病缠身,却不告诉儿子,不想给儿子增添痛苦.(3) 母亲央求“我”去看花(4) 母亲的临终嘱托2.“我”的双腿瘫痪之后,母亲的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答:因为“我”的原因,母亲已精疲力竭,无力再照顾花了。
3.文中写到“我”坐在窗前看落叶,“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你怎样理解母亲挡住落叶的行为?.答:因为母亲希望“我”的心情好一点,也有助于病情。
4.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得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她却笑了?这说明什么?答:因为母亲看到了“希望”,这是“我”第一次答应母亲带“我”去玩。
5.前面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最后“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意?这样写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答:因为母亲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从而想让“我”以后照顾自己。
初一语文上册:字音字形整理第1课春1.朗润lǎngrùn2.酝酿yùnniàng3.卖弄màinòng4.喉咙hóulong5.应和yìnghè6.嗡wēng7.嘹亮liáoliàng8.烘托hōngtuō9.静默jìngmò10.风筝fēng·zheng11.抖擞dǒusǒu12.健壮jiànzhuàng13.黄晕huángyùn:昏黄,不明亮。
14.窠kē巢:鸟兽昆虫的窝。
15.呼朋引伴hūpéngyǐnbàn: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引:牵引,招引。
常用于鸟类招呼同伴。
16.花枝招展huāzhīzhāozhǎn: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第2课济南的冬天1.镶xiāng2.发髻jì3.单单dāndān4.安适ānshì5.着落zhuóluò6.慈善císhàn7.肌肤jīfū8.秀气xiù·qi9.宽敞kuān·chang10.贮蓄zhùxù11.澄清chéngqīng12.空灵kōnglíng13.地毯dìtǎn第3课雨的四季1.蝉chán2.花苞huābāo3.娇媚jiāomèi4.棱镜léngjìng5.粗犷cūguǎng6.睫毛jiémáo7.衣裳yī·shang8.铃铛líng·dang9.端庄duānzhuāng10.屋檐wūyán11.凄冷qīlěng12.化妆huàzhuāng13.淅沥xīlì14.干涩gānsè15.草垛cǎoduò16.绿茵茵lǜyīnyīn17.静谧jìngmì:安静。
第七课狼作者简介: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
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补博士弟子员。
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
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
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作品简介:本文选自《聊斋志异》。
“聊斋”是指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
《聊斋志异》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是我国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它的主要艺术特色是:语言精炼,想象丰富,情节曲折。
(一)赏析讲解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只)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一个屠户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
途中有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投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跟随屠户)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
屠户再次扔骨头,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了下来而先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过来了。
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知识点整理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烟囱cōng 柚yòu子树 沉甸diàn甸
霎shà时间 剔tī透 结实累léi累
点拨:“累”是多音字,要结合语境正确渎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duò) 堕落 牙yín龈 贪
(lán) 婪
(chú) 雏形 苦(áo) 熬
3.解释下列词语。
(1)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2) 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3) 红灯绿酒: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
(4) 低回:留恋。
(5) 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
小而已。
(6) 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
记忆中。
(7) 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8) 多姿多彩:本文指生活丰富而充实。
4.行道树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在行道树身上,体
现了无私奉献(或以苦为乐)的精神。
二、重点句子
1.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
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
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2.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
味无穷。
三、文学(文体)常识
1.《行道树》节选自《张晓风自选集》,作者是台湾
女作家张晓风。
2.《第一次真好》节选自《无言歌》,作者是台湾女
作家周素珊。
由精品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知识点整
理就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对您在语文方面的学习有
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