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策略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05.73 KB
- 文档页数:2
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计划及实施方案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贯彻“一切为了学生,健康第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从而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一、指导思想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落实“生命—和谐”教育理念和阳光体育行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将加强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与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促进和谐校园紧密结合,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进一步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二、目标和原则一目标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2、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3、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4、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二原则1、以人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意识;实施体育育人功能,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有效地设置和开展各项活动,以达到对学生的促德、健体、调智、审美等的教育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2、关注差异,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推动素质教育;3、增强体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营造人人参与、生气勃勃的校园体育氛围,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条件,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确实保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效实施;4、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增设集体舞、五禽戏、搏击操等,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三、实施措施1、时间安排上午9:20--9:50,下午4:00——5:00任何老师不得挤占阳光体育活动时间;2、活动保障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具体分工如下:政教处:宏观调控,并随时督查;体育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指导和组织全校“阳光锻炼一小时”活动;班主任:负责按活动计划实施;2认真学习提高健康意识以贯彻新课程理念为主旨,组织老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认真理解“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深刻反思自己,了解学生发展之需,使广大教师深刻体会到: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在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质量的工作中,注入快乐体育的全新理念,确立合作、竞争、快乐、主动、健康发展的体育观;3全员参与强化过程管理坚持学生全员参与,学校领导紧密配合,教职工全员协作,建立领导区域推磨巡查、体育教师安排指导、班主任组织实施、年级部检查评比等机制;以保证阳光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四、实施内容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为依据,结合我校现状,现内容安排如下:1.体育课2.体活课3课间操4.大活动一小时五、场地安排高一年级:操场东区高二、三年级:操场西区具体位置由体育老师安排,做好标记;六、班级特色活动内容:班级特色活动以推荐内容为主,各班可根据实际情况操作,尽量做到顾全点面,让每个学生活动起来,并注意安全;1.高一年级:①长短跳绳、毽球;跳绳、毽球采用多人一组,方式随时调整,加强趣味性;②集体舞多人多组,注意整体的配合和可观性2.高二年级①排球、板羽球、乒乓球排球强化学生动作技术要求,形成可对抗模式,板羽和乒乓球加强学生自身动作技能②五禽戏学习传统身体锻炼方法,传承文化③加入其他形意,各种动物的爬、走、跳;如:狗熊爬、鸭子走、螃蟹爬、虾子退、青蛙跳、兔子跳等,可练习,也可进行小型比赛;3.高三年级①篮球,羽毛球兴趣强的项目,使学生爱动爱参与,起到愉悦身心的目标②搏击操大运动量、高标准的动作节奏使学生能够爱好参与七、活动要求1、每班班主任必须到本班活动场地,选择、设计分散活动内容,组织安排本班学生站队和活动;分散活动时以推荐内容为主,各班可根据实际情况操作,尽量做到顾全点面,让每个学生活动起来,并注意安全;2、体育老师负责本年级班级的场地安排,并对学生的站队、广播操、分散活动进行指导与监督;八、注意事项1、活动必须由班主任到场负责管理,做必要的技术指导;2、加强安全防范管理;班主任必须加强教育,引导学生安全、文明、有序的参加活动;3、如果遇到小型体育竞赛,体育老师必须提前到达比赛场地;各班快速、有序地进入比赛场地进行比赛;4、遇到阴雨天不能进行正常室外活动时,各班由班主任自行在教室进行室内游戏器材自备体育组2012年8月。
阳光体育运动在学校开展的紧迫性与实施措施分析1.1学生体质现状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国家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2006年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10个部门联合进行的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结果对外公布。
结果显示:在我国学生身高、体重、胸围有所增长,但学生肥胖人数比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城市男生已达24%,有1/4的城市男生是胖墩。
学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水平继续下降,与2000年相比,7岁到18岁和19岁到22岁两个年龄段的城市女生,肺活量分别下降303毫升和238毫升,为下降率最明显的人群。
视力不良率仍然居高不下,视力不良率明显升高:小学生31.67%,初中生58.07%,高中生76.02%,大学生为82.68%。
我国青少年学生、儿童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二位。
速度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与此同时,青少年怕吃苦、怕受累,意志品质薄弱、经不起挫折、受不得委屈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有专家把现在的青少年体质概括为硬、软、笨。
硬,即关节硬;软,即肌肉软;笨,即长期不活动造成的动作不协调。
以上这些触目惊心的报道无一不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青少年体质健康不容忽视,加强体育运动势在必行。
1.2社会现象分析独身子女增多,家庭、学校放松了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受应试教育的错误导向,长期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重视智育教育,轻视德育、体育、美育、尤其忽视体育与健康教育;学校体育课程被挤占,体育课形同虚设,课外体育活动浅尝辄止,诸多不良的现象牵制着学校体育运动的全面展开。
另外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会健康问题未受到重视,营养知识滞后,饮食结构不合理等等,也是社会忽视的社会原因。
为此,阳光体育的开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当前形势的必然所需。
2.实施阳光体育的措施分析2.1加强宣传学校通过广播、宣传栏、横幅等多种形式传播健康理念,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使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024年高中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的2024年,高中阳光体育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通过开展多样化且富有趣味性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合作精神,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阳光体育的乐趣。
二、活动内容1.运动会举办学校年度运动会是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手段。
通过设立田径项目、球类项目和文体项目,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并鼓励学生参与团体项目,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2.团体建设活动组织各班级进行团队建设活动,如拓展训练、户外运动等,通过团队合作来培养学生之间的互助精神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3.健康教育讲座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健康教育讲座,介绍健康饮食、健身锻炼、心理调节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生活态度。
4.健身比赛组织学生参加健身比赛,如跳绳比赛、篮球投篮比赛等,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竞技精神。
5.社区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活动,如义务植树、公益跑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活动实施计划1.制定活动安排在每个学期初集体研究、制定当学期阳光体育活动安排,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为不同的年级和班级量身定制活动方案。
2.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在活动前置入学生梦想、健康成长和友谊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并举办开幕仪式和闭幕仪式,拉近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距离。
3.加强活动宣传通过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校报和海报等多种渠道宣传活动的宗旨、形式和时间,提高学生对阳光体育活动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4.设立奖励机制针对优秀表现的学生,设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如学校荣誉称号、奖学金等,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5.优化活动设置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兴趣,不断优化活动设置,增加学生喜爱的项目,使活动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
六、活动效果评价1.学生参与度评估通过调查问卷、学生反馈等方式评估学生对阳光体育活动的参与度,了解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学生的反馈意见。
《哈尔滨学院理学院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优选.
《哈尔滨学院理学院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
为响应“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落实学校体育教学会议精神,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学习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享受一辈子!”的健康理念渗透到每位师生的意识中去。
以“阳光体育”为骨架,引领学生们走出课本,劳逸结合,走进阳光,亲近健康,大力加强学院体育工作,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促进我院群体性、自主性体育健身活动的顺利展开。
我理学院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突出学校体育特色,为思想。
制定的“阳光体育”具体活动的实施方案如下:
1 /
2 DOC格式可编辑
标注:
院级:各二级学院;寝室:以学院内寝室为单位;班级:以系内班级为单位;个人:个人参加;系级:以学院内各个系为单位。
感谢您使用本店文档您的满意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本句可删)
------------------------------------------------------------------------------------------------------------
2 / 2 DOC格式可编辑。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对策研究【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结合“阳光体育运动”的全面实施,对高校健美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重新审视,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阳光体育高校健美操改进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提出,通过“阳光体育运动”,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1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为了深入持久地开展该活动,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求:“阳光体育运动”要和学校体育活动以及体育课有效结合。
为了适应新形势,体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健美操作为高校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魅力,深受广大学生喜爱,但要想使健美操运动适应“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我们有必要对传统的高校健美操教学作出相应调整和改革,从而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
一、高校健美操教学存在的问题健美操是集音乐、舞蹈、体操、美学于一体的新型体育项目,它以热烈奔放、活泼动感、适应性广的固有价值和魅力,风靡世界,备受广大青年学生及群众的青睐,并早已列入高校体育的教学大纲,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课程。
健美操运动不仅能帮助大学生发展心肺功能,塑造形体美,而且有利于他们保持充沛的学习精力与健康向上的心理。
然而,现阶段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学内容缺乏多样性目前,普通高校多以教授配有固定音乐的健美操套路为主,内容多为“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或“自编健美操”套路等。
部分教师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即多年来始终保留一成不变的一套操、一本教案、一首乐曲的教育风格,造成教学内容单一、陈旧,缺乏时代感、新颖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令不少学生因此丧失对健美操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