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战场态势综合显示系统 简介
- 格式:pdf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9
支撑信息化战场的“五大系统”信息化战场以其高效、精确、实时的特点,在现代军事运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支撑信息化战场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关键的系统,它们共同构成了信息化战场的基石。
本文将介绍支撑信息化战场的“五大系统”。
一、情报系统情报系统是信息化战场中最为核心的系统之一。
它旨在收集、分析和传递各类战场情报,为作战指挥提供准确和全面的情报支持。
情报系统使用各种传感器和侦察手段,实时监测敌我态势,并将所得到的情报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
在信息化战场中,情报系统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技术,提供精确定位和导航服务,为作战部队提供高精度的目标定位和行动指导。
二、指挥控制系统指挥控制系统是实施作战指挥和控制的关键系统。
它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使作战指挥者能够准确、迅速地掌握战场态势,并制订出相应的作战计划。
指挥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指挥信息的接收、传递和处理,为作战指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在信息化战场中,指挥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联网的方式,实现多个指挥中心之间的信息共享,确保各个指挥中心之间的协同作战。
三、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是信息化战场中的重要系统之一。
它通过各种电子设备和网络设施,实现作战指挥者之间的实时沟通,为战场上的各类信息交换提供便利。
通信系统采用了数字化的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输和精确定位,确保作战指挥者能够及时获取各种决策所需的信息。
同时,通信系统还具备抗干扰和抗干扰能力,确保信息的安全传输。
四、作战支援系统作战支援系统是信息化战场中不可或缺的系统之一。
它旨在为作战指挥提供各类支援,包括装备、后勤、卫生等方面的支援。
作战支援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作战装备的远程监控和维护,确保装备的正常运行和维修。
同时,作战支援系统还可以通过物流管理和人员调度等手段,提供后勤和卫生等方面的支持。
五、网络系统网络系统是信息化战场中不可或缺的系统之一。
它通过建立信息网络,实现各类作战信息的共享和传输。
网络系统采用了高速的数据传输技术,确保信息的快速传输和准确接收。
二三维联动态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者:员建厦刘伟强李文静王杰来源:《计算机与网络》2020年第22期摘要:從传统的二维态势信息展示功能说起,介绍了战场态势的概念和二三维态势各自的特点,描述了二三维联动态势系统的工作原理。
提出了基于消息的二维态势系统和三维态势系统实现互动的技术思路和各部分功能实现的技术路线,设计了二三维联动态势系统的技术架构,采用消息中间件进行消息收发的方式,实现了二三维联动的态势可视化系统,实现效果良好。
关键词:二三维联动;地理信息系统;态势可视化;战场态势;空间分析中图分类号:P20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1739(2020)22-67-40引言随着计算机、网络、图形学及数据库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自身的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在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管理、数据模型及数据结构等方面都形成了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土地、环境、电力、交通、应急管理等诸多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1]。
在战场态势领域,基于地理信息系统,通过标注特定意义的军事符号或标号实现战场情况可视化的应用即为态势系统,态势系统能够很好地展现战场态势,并对将来的情况实现一定程度的预测,这些技术被广泛用于态势情报处理、作战仿真推演和作战指挥决策中。
长期以来,传统的态势信息展示都是通过在二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平面上添加标绘来实现的,但是这种标绘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军事上对全方位战场态势展现的要求,因而逐渐出现了三维态势系统,三维态势系统能够通过三维立体的展现方式显示战场全方位空间状况,相对于二维态势系统来说,三维态势系统能够更直观、形象地表示客观世界的情况,并能够给人以更真实的感受。
但是实际情况是用户有的时候需要在二维地图上操作,有的时候需要在三维平台下查看空间状态,单采用三维或单采用二维的地理信息系统都无法同时满足用户所有的要求。
由于二维平台和三维平台一般为2种不同的平台,目前能够将二维地图和三维地形场景的显示保持联动和统一的系统还比较少,如果能够通过二者结合的方式实现动态联动,则可以兼具二维和三维的优点,能够更好地为用户分析态势情况提供支撑。
3D-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一、背景及意义(一)背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InformationSystem)是整个地球或部分区域的资源、环境在计算机中的缩影,反映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是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显示和综合分析应用的技术系统。
GIS作为计算机和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作用于许多相关学科后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由于能及时地抓住当今世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各国政府对地理、资源和环境信息日益重视这一时代特点,加上许多相关技术(如GPS、DPS、RS 等)为它提供了强有力的地理空间信息获取手段,使得GIS己经成为各国政府部门、商业公司、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极为关注的热点领域。
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GIS己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产业规模,并将进一步深入到各行业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二维地理信息系统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机助制图,今天己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中,但二维地理信息系统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限,它本质上是基于抽象符号的系统,不能给人以自然界的三维真实感受。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是在二维平面的基础上模拟并处理现实世界上所遇到的三维现象和问题。
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系统是对具有三维地理参考坐标的空间信息进行输入、存储、编辑、查询、空间分析和模拟的计算机系统。
二维地理信息系统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本质区别在于数据的分布范围,在于高程是被看成空间数据还是属性数据。
三维GIS 的根本目标是多维时空现象的三维表示。
相对于二维GIS而言,三维GIS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1、直观性:直观性是三维GIS的最显著的特点,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用户将得到更好的人机交互接口,更少的训练时间,以及更多的空间信息。
2、巨大的数据量:三维GIS应用通常具有海量数据(可达数百G),这种巨大的数据量使得三维GIS需要得到数据库的有效管理,具有高效的数据存取性能。
3、复杂的数据结构:三维GIS不是对二维GIS的简单扩展,三维空间中增加了许多新的数据类型,空间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C4ISR系统百科名片C4ISRC4ISR是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及监视与侦察的英文单词的缩写。
C4ISR 系统是现代军队的神经中枢,是兵力的倍增器。
美国战略C4ISR系统是美国军事指挥当局作出重大战略决策以及战略部队的指挥员对其所属部队实施指挥控制、进行管理时所用的设备、器材、程序的总称,是美国整个军事C4ISR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录C4ISR系统简介C4ISR系统的作用C4ISR系统的组成战略C4ISR系统的“大脑”战略C4ISR系统的前景C4ISR系统简介C4ISR系统的作用C4ISR系统的组成战略C4ISR系统的“大脑”战略C4ISR系统的前景展开编辑本段C4ISR系统简介C4ISR系统什么是C4ISR系统呢?C4代表指挥,控制,通讯,计算机,四个字的英文开头字母均为“C,”所以称“C4。
”“I”代表情报;“S”代表电子监听;“R”代表侦察。
C4ISR是军事术语,意为自动化指挥系统。
它是现代军事指挥系统中,7个子系统的英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即指挥Command、控制Control、通信 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情报Intelligence、监视Surveillance、侦察Reconnaissance。
C4ISR,就是美国人开发的一个通讯联络系统。
编辑本段C4ISR系统的作用战争离不开指挥。
一部战争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部指挥手段不断改进的历史。
农业时代,军队作战指挥靠的是令旗、号角、锣鼓、烟火等。
工业时代的战争,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广泛使用了无线、有线电报、电话等工具以及侦察机、雷达、无线电侦听器、光学观测器等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开始跨入信息社会,军队由机械化迈向智能化、信息化,指挥自动化系统便应运而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C4ISR统,即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与情报、监视、侦察等英语单词首个字母的组合。
指挥自动化系统是指在军事指挥体系中采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技术与指挥人员相结合、对部队和武器实施指挥与控制的人机系统。
FreeEarth三维数字地球开发平台尖端技术可销售源码跨平台金牌服务西安恒歌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目录一、平台概述 (1)1、平台介绍 (1)2、平台特性、优势及理念 (2)2.1、源代码可销售 (2)2.2、效果好 (2)2.3、功能齐全 (3)2.4、高性能 (4)2.5、跨平台 (4)2.6、二次开发 (5)2.7、金牌服务 (5)3、平台定位 (6)3.1、基础开发平台 (6)3.2、支持多行业应用 (6)3.2、优质服务 (12)三、平台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平台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数据层 (12)1.2、数据加载驱动层 (12)1.3、三维渲染支持层 (12)1.4、操作系统相关层 (13)1.5、高级三维渲染引擎 (13)1.6、业务扩展中间层 (13)1.7、FreeEarth三维数字地球开发平台 (13)1.8、FreeExplorer桌面应用 (13)2、平台功能介绍 (14)2.1、数字地球可视化 (14)2.2、海量多元数据集成和配置 (15)2.3、地形矢量分析 (17)2.4、场景特效 (18)2.5、挂件工具 (20)2.6、空间星系仿真 (21)2.7、地球光照仿真 (22)2.8、海洋效果仿真 (23)2.9、用户数据动态加载 (26)2.10、场景元素 (26)2.11、场景快照 (26)2.12、场景存取 (27)3、平台运行环境 (27)一、平台概述本节主要介绍FreeEarth三维数字地球开发平台及其优势、发展理念和平台业务发展定位。
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概述: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是一种基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军队指挥员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战场态势感知、指挥决策和作战指挥的系统。
该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军队指挥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增强作战指挥的能力,提升军队的作战效能。
系统组成: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括战场态势感知子系统、指挥决策子系统、作战指挥子系统和通信子系统等。
各个子系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共享,实现信息的集成和共享。
1. 战场态势感知子系统:战场态势感知子系统是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负责收集、整合和分析各种战场信息,为指挥决策提供准确的态势感知。
该子系统可以通过多种传感器获取地面、空中和海上的目标信息,包括敌方部队的位置、数量、装备情况等。
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战场态势感知子系统可以生成战场态势图,并实时更新。
2. 指挥决策子系统:指挥决策子系统是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决策支持部分,主要负责对战场态势进行分析和评估,并为指挥员提供决策建议。
该子系统可以利用先进的算法和模型,对战场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预测敌方行动意图,评估作战效果等。
指挥决策子系统还可以根据指挥员的需求,生成不同的决策方案,并提供相应的评估结果。
3. 作战指挥子系统:作战指挥子系统是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的执行部分,主要负责指挥员的作战指挥工作。
该子系统可以根据指挥员的指令,将作战指令传达给下级指挥员和作战单位,并监控作战任务的执行情况。
作战指挥子系统还可以实时更新战场态势图,显示友方和敌方部队的位置和动态信息,以便指挥员进行准确的指挥决策。
4. 通信子系统:通信子系统是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基础设施,主要负责实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该子系统可以利用多种通信手段,包括卫星通信、无线电通信和光纤通信等,实现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
通信子系统还可以提供加密和解密功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应用场景: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军事作战场景,包括陆地作战、海上作战和空中作战等。
军事训练模拟系统研究现代战争样式已经是复杂的多军种合成作战和大范围联合作战,相比于实兵对抗演习,训练模拟系统能够提供更多不同的作战样式、作战任务、战场态势和随机事件,大大降低了组织训练的难度。
本文从研究国内外训练模拟系统现状出发,提炼出军事训练模拟系统的典型子系统,而后介绍了作战想定编辑技术、装备建模技术、训练模拟效能评估技术等关键技术,最后进行总结分析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旨在为部队研究基本战法,训练指挥协同和战术运用提供训练模拟平台。
标签:训练模拟系统;作战想定编辑;装备建模;训练模拟效能0 引言仿真技术是新军事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支柱。
军用仿真的用途多种多样,依据于用途的不同,仿真系统的表现形式也有着重要的区别。
仿真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作战实验、训练模拟和装备仿真。
其中,训练模拟是以各类人员为应用对象,训练他们的操作技能、参谋作业、指挥决策等各种能力[1]。
随着战争实践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军事训练模拟也在逐步的发展过程中,部队对训练模拟系统的需求也愈发强烈,研制贴近实战化训练的训练模拟系统尤为重要。
1 国内外军事训练模拟系统发展相关概况1.1 美军军事训练模拟系统20世紀80年代,美国国防部开发了仿真器联网,使得单个坦克仿真器能够在共同的合成作战环境下进行协同作战。
20世纪90年代早期,在SIMNET的基础上,分布式交互仿真进入实用研究阶段,美军进一步开始研究异构型网络互联的分布交互式仿真技术——DIS。
发展至21世纪,逐步形成了以SIMNET、DIS、ALSP为主的支持同类仿真应用互联的仿真体系架构;以HLA为主的开放、通用仿真体系架构,以TENA,CITA为主的面向具体领域的仿真体系架构,很好地满足了相关应用的需求,形成了多种仿真体系并存的状态[2]。
1.2 国内军事训练模拟系统在上世纪末中国工程院李伯虎院士、黄柯棣教授将国际仿真体系架构引进国内,奠定了我国系统仿真领域的一系列标准规范。
信息化国防的军事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案例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国防已成为现代军事发展的重要方向。
军事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信息化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军事作战能力提升、军事资源管理优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通过介绍几个军事地理信息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探讨信息化国防的不断推进对军事作战的影响。
二、军事地理信息系统在战场态势感知中的应用1. 系统概述军事地理信息系统(Militar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GIS)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军事需求有机结合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
它通过收集、综合、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为战场决策提供科学支持和决策依据。
2. 应用案例一:自动目标识别与火力打击军事地理信息系统通过融合遥感、导航、通信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对战场目标的实时监测和自动识别。
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可以通过分析目标的地理位置、形状、大小等特征,辅助军事作战指挥员判断目标的敌我属性,并快速确定火力打击的最佳方案。
3. 应用案例二:作战态势决策支持军事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实时获取和整合各类地理空间数据,为军事作战指挥员提供全面、准确的战场态势感知。
在战场态势决策过程中,该系统可以通过进行地理空间数据分析、可视化展示、模拟演练等方式,提供全面的决策支持,帮助指挥员快速、科学地做出决策,提高作战效能。
4. 应用案例三:军事后勤保障优化军事地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空间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对军事后勤保障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
例如,在军队的运输保障中,该系统可以通过对运输路线、交通设施等地理信息的分析,优化运输方案,提高后勤保障效率;在军事设施的建设与维护过程中,该系统可以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的集成与展示,实现军事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三、信息化国防对军事地理信息系统的推动作用1. 提高作战效能信息化国防使得军事地理信息系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普及,提高了军事作战的效能。
战场频谱态势感知及频谱筹划系统霍元杰【摘要】The battlefield spectrum situation awareness and planning system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Sys-tem functions, composition,operation and key techniques of the system are also discussed. Through analysi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system integrated with C4 ISR systems can improve the whole capability of battlefield spectrum management.%介绍了战场频谱态势感知及频谱筹划系统的系统功能、组成、工作过程、关键技术及解决途径,通过分析指出频谱态势感知及频谱筹划系统与C4 ISR系统集成可提高战场频谱管理的整体能力。
【期刊名称】《电讯技术》【年(卷),期】2013(000)010【总页数】4页(P1265-1268)【关键词】网络中心战;赛博战;频谱管理;战场频谱;态势感知;战场频谱筹划;C4 ISR 【作者】霍元杰【作者单位】中国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成都61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7在“网络中心战”和“赛博战”中,电磁频谱是唯一能支持机动作战、分散作战和高强度作战的重要媒质,是未来作战的搏杀重心。
在“电磁作战空间”[1]的概念下,电磁频谱成为可以与火力、机械动力相提并论的新型战斗力和战争资源,影响甚至决定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2]。
一方面,随着作战模式的转变,作战对电磁频谱资源的需求激增。
美国国防部调查报告显示,其军事频谱带宽需求正以每5年5~10倍的速度增长,2010年美国防部的带宽接入需求较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时期增长了10倍,尤其是无人机的通信带宽和频谱需求是1998年的6 000倍[3]。
三维战场态势综合显示系统
一、需求分析
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50%的脑神经细胞与视觉相联,空间视觉信息是人类最易处理的信息来源,人接受外界信息的70%以上来自视觉,所以,美军认为,当信息被放在能直接感知的、现实的环境中时,人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会得到提高,信息会更加有用和有效。
现代战争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对抗,战争双方的作战行动,需要迅速、全面、准确地掌握战场态势信息。
战场态势的三维显示,有利于作战人员认识、分析、理解战场信息,现已成为军事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战回路的重要一环,对取得信息优势具有重大作用。
从满足显示信息分类需求角度来说,战场由自然环境(包括地理环境和大气环境)、电磁环境(射频和用频)和目标环境(包括目标实体、运动和电磁特性)复合交叠组成。
在时域上,包含“态”和“势”两层含义:态,强调当前状态,是对自然环境(包括地理环境和大气环境)、电磁环境(包括频域、能域、空域、时域和信号特征)和目标环境(包括目标实体外观、电磁/红外特性、平台运动状态)的统计;势,强调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对目标隐含的作战意图、作战能力、相互关系以及对我构成的威胁等的估计。
所以,战场态势综合显示系统不仅要对表征战场当前状态的静态信息进行可视化输出,还需要对描述战况发展的动态信息进行符号化、可视化输出处理。
从满足不同用户需求角度来说,不同用户对战场态势的关注重点不同,以战场电磁态势信息为例,装备研究人员希望看到信号在时域、空域、频域和编码调制中的技术细节;装备操作人员希望看到的是所处电磁环境的信号来源和特征;指挥人员希望看到的是战场电磁环境将对作战实体产生的可能影响。
所以,战场态势综合显示系统不仅要显示直接存在与战场中的实体,还要对不同人员关注的参数进行可视化建模和输出。
综合来讲,战场态势显示系统不仅要显示战场中人眼裸眼可见的信息,包括地理环境、目标外观和运动等,还必须具备显示裸眼不可见信息的能力,如电磁
环境和效应、目标红外或电磁特性、战况发展趋势等。
若称前者为“战场现实显示”,后者则为“战场增强现实显示”。
二、主要功能
(一)全要素战场环境合成
能够在GIS服务器的支持下,接受作战仿真引擎、作战模拟器的数据驱动,合成战场自然环境(包括地理环境和大气环境)、电磁环境和目标环境,合成全要素战场环境可视化仿真场景。
图1全要素战场场景
(二)自然环境可视化输出
GIS数据泵取采用OGC标准,可使用WMS、WMF等标准服务接口。
系统提供全球90米和全国30米精度高程数据,全球30米、全国15米卫星影像数据。
可接收大气环境仿真服务器提供的气象参数数据,对云、雾、雨、雪等气象现象进行可视化输出。
图2地形地貌可视化图3气象现象可视化(三)战情战况可视化
可结合使用三维模型军标、矢量军标、图象军标,对战场敌我部署进行可视化输出;可接收仿真数据,对战情战况,包括敌我装备位置、姿态、状态及运动情况,传感器探测跟踪、弹药发射、目标毁伤等交战信息进行实时渲染输出。
图4部署可视化图5战况可视化(四)目标特性可视化
作战单元(装备)的性能能力数据中与其空间结构相耦合强烈影响传感器作用的数据,可作为一类专题数据,称为目标特性数据,主要包括目标RCS、红外辐射、传感器方向性图等数据。
综合态势显示系统使用增强现实显示技术和数据动态可视化建模技术,对目标特性数据进行动态可视化输出。
图5F-22飞机C波段RCS可视化
(五)电磁环境及效应可视化
接收仿真引擎或模拟器仿真数据,根据射频设备的特征参数和工作状态,对战场电磁现象进行可视化仿真;接收电磁效应服务器的效应解算结果,对干扰对抗、隐身对抗等电磁对抗效果进行可视化输出。
图7电磁效应可视化图8电磁现象可视化(六)参数空间可视化
利用参数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实时生成装备对抗仿真中的关键参数及参数函数关系可视化模型。
图9对抗F-22威胁/收益空间分布
三、系统结构
(一)用户部署结构
软件通过网络通信组件与其他功能系统相连,实现态势的动态更新和实时显示。
同时,战场综合态势显示系统可通过脚本技术和组件开发,完成界面定制和功能扩展,以满足多种应用领域和不同用户的需要。
下图给出了在某作战训练系统中战场综合态势显示系统的部署结构。
图10在作战训练系统中战场态势综合显示系统的部署结构
(二)系统技术架构
系统从应用层面可分为功能软件层、定制界面层和数据服务层三层。
功能软件层是一个通用性很强的三维战场信息显示平台;定制界面是根据应用场景和使用人员需要,使用软件提供的界面定制能力和态势信息订阅能力定制的功能软件;数据服务层则是分布式的符合OGC标准的地理信息数据源、符合系统格式要求的三维实体模型库、符合系统组件接口约定的增强现实可视化模型库和Python 脚本的抽象集合。
战场态势综合显示系统根据功能可划分为底层通信、高层通信、信息订阅、矢量地理数据库接口、栅格地理数据库接口、增强现实模型库接口、三维模型驱动引擎、模型管理器、仿真实体管理器、高级图形驱动引擎、军事标绘驱动引擎、场景调度引擎、脚本驱动引擎、场景显示与管理、态势信息订阅管理、人机交互、
界面定制等16个组件模块。
这些模块可分为两层,即数据接口层和显示驱动层,其中三维模型驱动、脚本驱动引擎、低层通信、矢量地理数据库接口、栅格地理数据库接口、增强现实模型库接口6个模块组成系统接口层,对各类数据进行统一管理,提供数据扩展能力;其余11个模块构成系统驱动层,提供场景管理和显示驱动。
16个组件模块中,高级图形驱动引擎、三维模型驱动、模型管理器、场景显示与管理模块、场景调度模块5个模块通用型非常强,构成了一个通用三维引擎,是系统的最小内核,本系统所使用的引擎是在OSG(Open Scene Graph)开源代码基础上进行的增强开发。
其中,电磁现象与电磁效应可视化模型构成了增强现实显示模型库。
16个组件模块的功能联系和层次划分如图11所示。
图11战场态势综合显示系统功能模块联系及层次划分
(1)底层通信模块
提供基础网络定义和通信功能,与通信网络相联,与通信服务器交换数据。
(2)高层通信模块
提供网络协议定义能力,完成系统与外部的通信包的格式化组包和解包操作。
(3)信息订阅模块
本模块是实现系统角色定制的关键模块,根据用户角色,设置态势订阅规则,向高层通信模块下达订阅单。
(4)矢量地理数据库接口模块
提供对多种通用地理信息网络交互协议,向地理数据服务器发出数据访问操作请求,接收、解析数据库反馈的矢量地理信息数据。
(5)栅格地理数据库接口模块
通过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器访问、操作栅格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影像数据和地形格网数据。
(6)增强现实模型库接口模块
系统通过组件技术,提供对增强现实模型扩展,该模块提供增强现实模型扩展接口,负责对增强显示模型插件的管理。
(7)三维模型驱动引擎
本模块提供多种通用三维模型的驱动能力,并管理模型驱动插件,通过编写模型驱动插件,可扩展系统支持的三维模型格式。
(8)场景管理器
本模块负责组装地形、影像数据形成地形模型,组装地形模型和矢量地理数据,形成地理环境模型,综合管理地理环境模型、战场实体三维模型、增强现实模型和三维矢量图标模型,负责模型的LOD规划。
(9)仿真实体管理器
本模块负责管理仿真实体的管理,提供实体列表,并从高层通信模块接收仿真数据,实时更新实体列表状态。
(10)高级图形驱动引擎
本模块是在OPENGL、DirectX等低级图形驱动引擎之上的图形驱动函数封装,提供了模型级的图形绘制命令集。
(11)军事标绘驱动引擎
本模块负责三维军标库的驱动,二维矢量军标、图标的绘制,二维军标向三维模型、三维矢量军标和图标的映射管理,提供二三维一体军事标绘能力。
(12)场景调度引擎
本模块负责响应用户输入和脚本驱动,对场景的视角、景深的平顺变换。
(13)脚本驱动引擎
本模块负责场景调度驱动脚本的读写操作。
(14)场景显示与管理模块
本模块对场景内地形、三维模型、三维矢量图形等显示要素进行综合管理,对程序线程进行调度管理。
(15)界面定制模块
本模块可协助态势信息订阅管理模块进行系统角色定制,可相应人机交互输入,对系统界面样式进行管理。
(16)人机交互模块
本模块综合管理系统鼠标、键盘等输入设备的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