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及其解决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261.86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及其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19-01-09T11:06:55.143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月02期作者:张秉慧[导读] 幼儿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基础其教学重点在于发展儿童的自然兴趣,使学生在良好、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到一些基础常识和知识,而并不应该把幼儿教育看做是学前教育的基础张秉慧(乌兰察布集宁区亿利东方幼儿园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摘要:幼儿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基础其教学重点在于发展儿童的自然兴趣,使学生在良好、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到一些基础常识和知识,而并不应该把幼儿教育看做是学前教育的基础,但现实教育环境中我们发现幼儿教育过程中出现“小学化”倾向。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小学化倾向改进措施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051(2019)01-0040-01 幼儿教育对于人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养成非常重要,它主要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兴趣。然而很多幼儿园按照小学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实施教育,幼儿教育呈现小学化倾向。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将小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趋势化的教育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实际上是应试教育前移的表现,然而超前灌输幼儿无法理解的知识相当于拔苗助长,会让幼儿从小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形成不良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是迎合家长和社会的需求,例如家长望子成龙,以为儿童智力早开发早得利。一些幼儿园为多收幼儿、多赚钱,一味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不顾幼儿接受能力,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不断制造认识多少汉字、背诵多少篇唐诗宋词、记住多少英语单词、会算多少道题的教学神话,并以此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以提高自己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有的优质小学借助学科知识考试和智力测验的名目筛选学生,导致不少幼儿园投其所好,客观上助长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目前幼儿园教材与幼儿实际脱节比较严重,教材杂乱,标准不一,偏多偏难,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这是幼儿园小学化的社会根源。改变这种现状必须需要各方面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综合治理,手段上堵疏结合,方式上标本兼治,目标上远近兼顾。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象

(一)分科式教学众所周知,分科式教学出现在小学或更高一级的教育中,但有些幼儿园,也存在分科式教学。幼儿教育专家早在前些年就把幼儿教育分为五大领域:语言、科学、社会、健康、艺术,而在我们现行的教学中呢,语言有了明确的分工:识字、拼音、语言,这是分科式教育模式,也即一种小学教育模式。

(二)活动时间的严格划分一节课三十分钟,不论一节课在开展何种教育活动,统统在三十分钟内完成,这可能吗?绝对不可能。幼儿教育的生成性问题很多,年龄差异,能力强弱存在明显不同,要严格在三十分钟之内完成教育活动,明显有待商讨。举个例子,比如开展一节商场购物活动,课前老师将”模拟商场“布置好,上课了,老师得交待活动内容,讲清规则、开始购物、购物结束,依据这一活动流程,三十分钟很显然无法完成教育活动内容。

(三)教师的管理当前有很多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并非专业的幼儿教师,他们不了解学前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因而不能对其施以正确、科学的教育。例如布置家庭作业,在一小时以上;进行多种考试竞赛;课堂以教学为主,朗朗的读书声取代了幼儿的游戏等。

(四)家长认知的盲目性现在家长口头流行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了这种思想做基础,结合当今社会竞争的激烈,家长更是认定了孩子到幼儿园就是要识字、学拼音、算算式等,因此对幼儿园、对老师提出了种种要求,从而影响了幼儿教育的素质化进程。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和弊端

(一)“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

(二)“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就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幼儿时期孩子应以玩为主,而学习的压力会使孩子少了天真、烂漫与快乐。孩子原本的认知过程被严重破坏,导致孩子的“知识消化不良”,甚至许多孩子在疲于学习中抹杀了自己的想象力,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甚至有些孩子还出现不同程度的自闭症。

(三)“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在幼儿阶段所进行的小学式教育,其实进行的只是单项智育,由于这种做法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全面性发展的要求。结果,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被削弱了,其他各方面的发展要求被忽视了,导致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

(四)“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由于一些学前班使用的是小学一年级教材,其教学内容和小学一年级是重复的,这样可能扰乱了小学教学秩序。由于各个幼儿园不同程度地提前进行小学化教育,造成小学入校新生基础参差不齐,让小学一年级教师难以教学。照顾基础低,学过的学生根本就不想学;迁就基础高,没学过的学生又听不懂。这种情况常使小学教师无所适从。让这些小学教师更为苦恼的是,因为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的种种不同,造成教学不到位,使一些孩子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写字姿势不正确、拼音教学不规范等等,而这些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纠正。这可是要影响孩子日后的发展的。我们不能把大人的喜好加在孩子身上,不能用小学生的行为模式去要求幼儿园的孩子,更不能在学前阶段就过早地让孩子生活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透支童年”是极不符合教育规律的一种现象,对孩童的身心发展都没有好处。

参考文献

[1]李大维,刘秀丽.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2]杨晓萍,李传英.儿童游戏的本质[J].学前教育研究,2009(10).

[3]金日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