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法现存问题的分析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英语教学法现存问题的分析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中最为敏感的话题,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最为活跃的领域,在我国整个中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过程中,这方面的投入是最大的,但收获却是最少的。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谈到中国英语教学的费时较多、收获较少时曾经说过,影响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方法问题。杜萍所做的高中阅读现状调查研究充分证明了这一点,“90%的被调查者不满足于现在的授课方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记)”。目前,教学方法的滞后是制约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主要表现在因循守旧和盲目引进两个方面:

一方面,目前,“语法—翻译法”仍然是中国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方法,为什么这样一种曾经遭到口诛笔伐,被批判的体无完肤的教学法还会受到如此高的待遇哪?究其原因,一是这种教学法有其科学合理的因素,况且,尽管其效率低、效果差,但它与我国现行的考试方法不谋而合,基本上能够满足单纯应试教育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对其过分的批判只能遭到教师的反感,加重教师因循守旧的心理;二是教学研究者和教师自身的素质制约着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开发,使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那么“穿新鞋走老路”也就顺理成章了。

另一方面,盲目更新,跟风赶潮流的行为做法不但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反而更加阻碍了中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中国教育部

副部长陈小娅指出:“近年来,学术界一些浮躁之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我国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直接影响了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可以这样说,这种浮躁之风对中学英语教学研究产生的负面影响尤为严重,因为在中国基础教育领域,没有哪一学科的教学法的推广应用能像英语这样丰富多彩,引人注目。纵观中国中学英语教学二十多年来走过的历程,不难发现,中国英语教学引进了各种各样教学法----语法—翻译法、直接法、视听法、交际法、任务教学法,试用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理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一个时期一种方法,一个时期一个主题,真可谓五花八门,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其结果只能是使教师无所适从,要么唯上是从、盲目尝试,要么固执己见、我行我素。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笔者认为与教育教研的领导者和决策者的思想、水平直接相关。具体表现为:

一是简单移植:在引进国外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方法时忽略了中国的具体情况,忽视了“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客观规律。

二是“长官意志”:在教学方法和学习理论推广过程中,相关人士有意或无意地不合理的使用了手中的权力和权威,将新的方法的使用与否与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甚至与教师的评优、晋级联系起来。

三是片面推广:推广过程中缺乏科学系统性,既缺少有关某一教学方法的详细的介绍,又没有细致的操作指导,比如,上个世纪90年

代英语交际法在中国的推广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几乎一夜之间,全国上下一个声音,其狂热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后来因其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交际教学法开始降温。在推广交际教学法过程中,多数地方就是让教师听几节阅读课,将原来的“满堂灌”的语言知识教学变成了“满堂问”的所谓理解能力的教学,交际法是怎样处理英语教学的其它方面的教学的?淡化语言知识要淡化到什么程度?语言知识难道就不要教了吗?这些关乎英语教学成败的大问题,当时几乎没人给一线教师一个较为明确的指导,也就自然而然的造成了中学英语教学中“花多果少”的尴尬局面。现在,在正在试用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中写入了任务型教学法,这一目前在中国试点效果还很不理想的教学法却被写入了中国中学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之中,尽管有关方面解释说这只是一种建议,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但是,把一种尚处于实验阶段,广大教师还不了解甚至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的教学法写入了权威性的文件当中,又没有较为针对性的介绍与指导说明,这无论如何,笔者认为,都是不成熟的,甚至是不理智的,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目前在中学英语教学法的研究和使用方面还像以前一样仍然处于一种冲动的不理智的阶段,这也就是为什么到目前为止中国基本上还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的原因。

最后,中学英语教学法中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教学较为欠缺,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中国中学生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可以说,中学生中积极型的学生不多,少数学生因不堪重负而消极抵抗,甚

至彻底放弃,大多数学生有于父母、学校、教师等外界压力而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学方法成为造成“高投低效”的重要原因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