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老年患者便秘护理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305.00 KB
- 文档页数:1
骨科术后卧床患者便秘护理体会摘要】目的:对骨科术后卧床患者便秘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
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骨科术后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方法护理,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骨科术后卧床患者在经过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恢复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护理满意度也较好,因而值得日后临床借鉴和使用。
【关键词】骨科;术后卧床;便秘【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0-0187-01作为骨科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便秘是十分常见的,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排便的次数减少,间隔时间也比较长,同时对大便的排出也很困难。
有研究发现,导致骨科术后患者出现的便秘症状引发因素比较多,其一是由于患者身体骨折部位疼痛,使得行动上受到局限性,需要长期卧床;其二是患者的心理压力过大,同时不习惯在床上排泄,使得粪便在腔肠内积压,难以排除,引发便秘。
更多时候还伴随着腹痛腹胀,严重影响到患者的饮食,出现失眠,最终造成伤口愈合效果以及身体机能的恢复效果较差。
本文对此进行一系列的针对性方法护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我院从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接收的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普遍在22~76之间,平均年龄为(58.3±5.6);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普遍在21~67之间,平均年龄为(57.5±5.7)。
所有患者都符合骨科术后卧床患者便秘诊断标准,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因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即对骨科术后卧床患者进行一般的护理方法。
一、实训背景灌肠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主要用于排泄便秘、清洁肠道、治疗某些疾病等。
为了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灌肠操作技能,我们选取了一例便秘患者进行灌肠实训,现将实训过程及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二、实训目的1. 掌握灌肠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灌肠操作技能。
3. 培养临床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爱和责任心。
三、实训对象患者,女性,45岁,因便秘入院治疗。
患者平素大便干燥,每周大便1-2次,近一个月来,便秘症状加重,伴腹痛、腹胀等症状。
四、实训内容1. 灌肠操作步骤(1)评估患者情况,了解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及灌肠禁忌症。
(2)备齐灌肠用物,包括灌肠筒、灌肠液、润滑剂、卫生纸等。
(3)向患者解释灌肠的目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4)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如左侧卧位,双腿屈曲。
(5)润滑肛管前端,插入肛门约15-20cm,缓慢注入灌肠液。
(6)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可适当调整体位或暂停操作。
(7)灌肠液注入完毕后,嘱患者保留灌肠液5-10分钟,再协助患者排便。
(8)观察患者排便情况,记录排便次数、量及粪便性质。
(9)整理用物,洗手。
2. 灌肠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灌肠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3)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灌肠液和体位。
(4)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及时处理。
(5)灌肠液注入过程中,保持灌肠筒与患者肛门的高度差,避免灌肠液反流。
(6)灌肠液注入完毕后,嘱患者保留灌肠液5-10分钟,再协助患者排便。
五、实训心得体会1.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灌肠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灌肠操作技能。
2.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的配合,体现了护理人员的关爱和责任心。
3. 通过观察患者反应,我学会了如何调整操作方法,提高灌肠效果。
4. 本次实训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临床操作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责任心,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老年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作者:伍星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年第01期【关键词】便秘;老年患者;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14-01老年人长期卧床易患便秘,便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
有观察表明[1],只有饭后走动的人,进食才能引起肠集团运动,由于卧床时间长、活动受限使患者肠黏膜应激性减退,肠蠕动反射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便秘。
我院根据老年人长期卧床便秘产生的原因,实行针对性预防护理,取得较好效果。
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9~11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长期卧床患者70例,分为预防组与对照组各35例。
卧床时间30~1 097天,平均236.59天。
预防组:男29例,女6例;年龄67~106岁,平均79.19岁;其中,脑梗死后遗证21例,冠心病8例,高血压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例。
对照组:男30例,女5例;年龄78~92岁,平均87.28岁;其中,脑梗死后遗证23例,冠心病6例,高血压4例,糖尿病2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
1.2 便秘原因1.2.1 饮食不合理食物过于精细和摄入总量不足是老年患者便秘的常见危险因素之一,由于纤维缺乏令粪便体积减小,粘滞度增加,在肠内运动缓慢,水分过量被吸收而导致便秘。
1.2.2 活动减少活动量少的老年患者便秘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坐轮椅和卧床不起者。
缺乏活动可致肌力减退,肠蠕动减少而引发和加重便秘。
1.2.3 不适宜的排便环境环境缺乏隐私性、卫生间较远,不能独立如厕或不习惯于床上解便等。
1.2.4 不良的情绪精神、心理因素,尤其是抑郁和焦虑是便秘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抑郁和焦虑可影响排便反射,从而促使便秘的发生。
1.2.5 药物影响如钙剂、麻醉剂等;长期使用缓泻剂可使肠道失去自行排便的功能,加重便秘。
1.3护理方法住院期间对照组常规实施卧床患者基础护理,预防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以下预防性护理措施。
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中医护理体会
冯小丽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卷),期】2016(010)010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方式在长期卧床患者便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0例长期卧床的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
效率(94.3%)明显优于对照组(77.1%)(P<0.05).结论长期卧床患者患有便秘后接受中医护理,护理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总页数】2页(P242-243)
【作者】冯小丽
【作者单位】459000 河南省济源市中医院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骨科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护理体会 [J], 姜乃云;任卫华
2.浅谈骨科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原因及护理体会 [J], 李凤琴
3.中医刮痧治疗骨科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J], 徐书英; 刘佳; 李爱娟; 杨娟; 朱琳
4.中医刮痧治疗骨科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J], 徐书英; 刘佳; 李爱娟; 杨娟; 朱琳
5.骨科长期卧床患者预防便秘的护理体会 [J], 王来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8例中风患者便秘的中医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总结对48例中风患者便秘而开展中医护理的体会。
方法选择48例中风便秘患者的中医护理,主要运用针灸、中药灌肠、饮食辨证等方法进行护理,然后观察护理效果,患者的症状有无改善。
结果对48例患者采取中医护理的方法,患者便秘的情况有明显改善,大多数患者都能顺利的排便。
结论对中风便秘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法可以帮助患者解决排便问题,减轻因便秘带来的痛苦,以及避免患者因便秘导致再次中风的发生。
【关键词】中医;护理;中风便秘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而便秘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中医学认为,便秘的形成是由于肠传到功能失常,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或体内缺水使粪便干燥、坚硬。
便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诱发直肠癌的发生,因此需要早期预防和有效的治疗以避免便秘带来的严重后果。
中风患者便秘可能影响血压上升,中风复发,因此,中风患者保持大便通畅,不要用力排便,在中风护理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将选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2年6月期间住院48例中风便秘患者,对其进行中医护理以后取得了很好效果,具体报道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48例患者中,男性有29名,女性有19名,年龄在48岁到76岁之间,其中有26例是缺血性中风,有22例是出血性中风,所有患者的便秘时间在3到8天不等。
根据4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情况可将其分为虚秘和实秘这两种类型:虚秘的表现是大便干结,如果用力排便则会出杆气短,在排便以后面白神疲、四肢乏力、懒言肢倦,还会有苔白射淡、脉细弱等症状;实秘的表现是欲便不出,大便干结,面红心烦,脉滑数,口臭口干,小便短赤,腹痛腹胀,苔黄燥等。
所有患者都是经过了ct检查而诊断是中风的,本次研究排除了恶性肿瘤、肠道病变患者。
本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症状、便秘时间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饮食调护:①实秘患者:此类患者的表现是面红心烦、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等,因此患者就不能食用任何有辛辣厚味的食物,比如说鸡、酒、姜、鱼、羊肉、辣椒、狗肉等,每天清晨要饮用300ml的凉开水[1],多吃一些清凉润滑的事物,因为凉可以清热,而润能够通肠,也只有肠道清润了患者才能顺利排便,比如多吃一些梨、芹菜、苹果、苦瓜、莴苣、萝卜、黄瓜等含有粗纤维的事物。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便秘的临床护理体会(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便秘的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将86例甲减便秘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排便次数以及粪便性状都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改善甲减患者便秘效果好。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便秘护理干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简称甲减,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低甲状腺激素血症或甲状腺激素抵抗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谢综合征,普通人群的患病率为0.8%~1.0%,典型甲减表现可见全身多系统,一般表现有易疲劳、怕冷、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嗜睡、精神抑郁、便秘、月经不调、肌肉痉挛等。
其中腹胀和便秘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有效防治甲减患者的便秘,我科对86例甲减便秘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对其饮食、运动习惯及排便习惯等进行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科共收治甲减便秘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45例,其中男13例,女32例,年龄(43.3±9.2)岁;对照组41例.男14例、女27例,年龄(44.6±10.1)岁。
均符合甲减的诊断标准,排便次数每周3次,且粪便干硬,排便困难,便秘病程3个月;排除全身性疾病及消化道器质性病变。
两组一般资料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
1.2方法1.2.1调查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分别对两组患者入院及8周后复查时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①基本资料;②甲减病史及便秘的病程;③排便次数、性状;④排便习惯;⑤饮食习惯;⑥饮水习惯;⑦运动情况。
专人发放问卷,由患者和家属填写,当场收回。
发放问86份,回收有效问卷86份。
1.2.2干预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针对患者饮食、饮水及运动等情况实施干预方案,具体做法如下:①使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到维持正常排便习惯及获得有关排便知识的重要性[2];②晨起洗漱后饮温水200~300ml;③根据患者的病情设计晨练方案,鼓励患者晨起后运动30~60min;④饮食中减少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南瓜、山芋、芹菜、韭菜、空心菜等;⑤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可选择起床或早餐后进行,无论有无便意都要模拟排便动作,以形成条件反射。
生物反馈训练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体会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和综合护理措施。
方法对9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并给予健康教育及心理行为干预。
结果本组90例患者中经过2个疗程生物反馈训练后达到显效23 例,有效45 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75.5%。
结论以生物反馈为基础,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标签:生物反馈;护理干预;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 ,FC)是指缺乏器质性病因,没有结构异常或代谢障碍,又除外肠易激综合征的慢性便秘,通常是由于生活习惯改变、情绪焦虑或抑郁、睡眠障碍、排便习惯不良等因素造成[1]。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2]。
生物反馈(biofeedback,BF)疗法是在行为疗法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心理治疗技术,2010年世界胃肠病组织(WGO)指南将BF列为盆底肌功能障碍性便秘的“1级推荐、A级证据”的疗法[3]。
本组病例选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期间接受生物反馈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自2012 年8月~2013 年12 月,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功能性便秘(FC)90例,男26 例,女64例,年龄35 ~80 岁,平均60 岁,病程0.5~20年。
所有病例均排除结直肠肛门器质性病变,神经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等系统性疾病,精神疾病史,并符合FC 的罗马Ⅲ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详细记录治疗前后的排便情况,包括粪便性状、次数和伴随症状,并进行评估。
治疗后随访1个月。
1.2 方法1.2.1 生物反馈治疗生物反馈训练采用立式ASE2000 型(常州科迈电子公司)生物反馈训练系统进行治疗。
治疗前,向患者解释肛管直肠的解剖特点和排便机制,治疗时患者取侧卧位,将肛管电极和一根单通道测压导管插入肛管和直肠。
中药膏摩治疗中风后气虚型便秘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膏摩治疗中风后气虚型便秘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
方法:选择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中风后气虚型便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
其中对照组给予便秘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膏摩治疗。
观察两组病人便秘改善情况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便秘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膏摩治疗中风后气虚型便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被推广。
关键词:中药膏摩;中风;气虚型便秘近年来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中风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患者由于脑部受损,活动量明显减少,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其中以便秘最为常见。
中医学认为,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排便困难的病证。
【1】便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容易诱发加重脑血管疾病,影响恢复。
现将我科采取的中药膏摩治疗中风后气虚型便秘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中风后气虚型便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气虚型便秘的诊断标准。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57—80岁,平均年龄(68.3+-5.4)。
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6.7+-5.5)。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取便秘的常规护理方法,包括:(1)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1500ml以上。
(2)指导患者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
(3)指导患者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食粗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粗粮等,避免易产气的食物,如豆制品等。
(4)教会患者或家属用双手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
6例低频脉冲治疗便秘患者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低频脉冲治疗便秘患者的护理体会,解除患者便秘,促进排便。
方法运用低频脉冲引起神经肌肉兴奋及其机械震荡效应的特点,将低频脉冲治疗仪四个电极分别粘贴于腹部不同部位,每次开启治疗20min。
结果低频脉冲治疗在解除患者便秘,促进排便有很好的效果。
结论低频脉冲治疗患者便秘的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推广。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experience of low frequency pulse treatment for,constipation patients to relieve patients with constipation,promoting defecation. Methods Using low frequency pulse cause neuromuscular excitem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chanical shock effect,the low frequency pulse treatment four electrode paste respectively in different parts of abdomen,open treatment for 20 minutes at a time. Results The low frequency pulse therapy in the patients with constipation,promoting defecation has very good effect. Conclusion The method of low frequency puls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onstipation is worth popularization in clinical nursing work.Key words:Low frequency pulse treatment;Patients with constipation相对与其他科室的患者,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大部分是老年患者。
临床老年患者便秘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
2015-12-10T09:26:21.02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5月第5期供稿 作者: 唐飞燕 聂小渝 张莉
[导读]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对老年性便秘预防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提升 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唐飞燕
聂小渝 张 莉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四川南充 637000
【摘 要】目的:探究老年患者便秘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两年收治的68 例老年 患者的临床
资料,分别对患者给予健康宣教、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腹部按摩疗法、排便指导、用药安全指导等方法进行临床
护理,对改善或消除便
秘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结果:
68 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后,除1 例护理效果较差外,其余患者均未发 生便秘且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总有
效率为
98.5%,满意度为100%。结论:对老年性便秘预防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提升 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老年患者;便秘;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25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5-071-01
便秘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1],一旦发生便秘若得不到及时 有效的治疗将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并发症[2],导致患者食欲不振, 精神差,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对于有高血压、心脏病、半
身不遂、老年痴呆等老年患者,还会加重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 疾病。这些患者经常是
在排便时易突发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加
重,甚至死亡。因此,做好老年患者便秘的护理工作十分必要。 我院对68 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
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将护
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68 例老年患者为 护理对象,男40 例,女28 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0 岁。便 秘程度:经常便秘
60
例,偶尔便秘5 例,无便秘3 例,所有 患者均伴有心、脑血管疾病。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 护理方法。
1.2 方法
1.2.1 入院宣教 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及主管医 生、护士,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及陌生感,增强信任感和安全 感。耐心听其倾
诉,及时答疑解难,了解患者心理,并与家属
进行沟通,有针对性给予心理疏导[1]。
1.2.2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的情况调节饮食结构,指导患者 多饮水,晨起可服一杯温开水,上午和傍晚各饮一杯温开水, 以助通便。另
外在使用脱水利尿剂的老年患者大便易干燥,故
每天应保证1000-2000ml的饮水量。故应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 高蛋白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和
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具体
如下:易多吃的食物有:各种五谷杂粮如,如绿豆、小米、豆 类,各种新鲜水果(如山楂)、绿叶蔬
菜、以及大蒜、鱼、芹
菜、香菇、脱脂奶、精猪肉、植物油等。因老年人大部分都有 高血压、高血脂、血管疾病等所以最好不要吃的食物
有:(
1) 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因如长期连续进食高脂肪、高热量饮食, 可使血脂进一步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容
易形成,最终导致血栓复发。忌食肥肉、动物内脏、鱼卵等,
少食花生等含油脂多、胆固醇高的食物;忌用或少用全脂乳、 奶油、蛋黄、
肥猪肉、肥羊肉、肥牛肉、动物内脏、黄油、猪
油、牛油、羊油、椰子油;不宜采用油炸、煎炒、烧烤烹调。 (2)忌食肥甘甜腻、过咸
刺激、生冷刺激助火生痰之品,少食
甜味饮品、奶油蛋糕;忌食过多酱、咸菜等,同时应戒烟限酒。 1.2.3 运动指导(1)每天保证半小时
的运动,增强锻炼以
促进肠蠕动的同时也可改善情绪[1]。卧床或坐轮椅的老年患者 可通过转动身体,挥动手臂等方式进行锻炼。制定时间
表定时
排便[1]。(2)腹部按摩:排空小便,清晨或睡前取仰卧位,双 腿屈曲,放松腹肌;用手掌按摩肚脐周围,自右下腹开始顺时 针方
向按摩。由轻到重,不感到疼痛为度,按压时呼气,放松
时吸气,每日做1-2 次每次10min 左右,此种方法可刺激肠蠕 动增强,大便顺利
排出。(
3)每天先用温水泡足10min,在足 底按揉10~20min,每日1 次;每次做完后,30min 内饮温开水 300~500ml。(4)做提肛运动
平卧或坐位时进行收缩肛门运动。
1.2.4 排便指导(1)保护患者的隐私:为患者提供一个私 密的空间,便于患者排便放松[1]。 (2)创建良好的排便环境 便器应清洁而
温暖,体质虚
弱的老年人可使用便器椅,或在老年人面前放置椅背,减轻排 便不适感,保证安全[1]。(3)不能下床者指导床上使用便器
的
方法,培养定时排便习惯,即使无便意也应坚持定时去厕所蹲 10-20min 或床上给予便器,最好是在早餐后。一旦有便意, 应立即上厕
所或给予便器,绝对不可任由便意消失。在患者无
法自行排便的情况下,可遵医嘱灌肠。协助患者通便,切忌排 便时剧烈用劲,以免发生
意外
[2]。
1.2.5 用药指导 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尽 量少用刺激性泻药,如大黄,番泻叶,果导等。(2)润滑性泻 药,如液体石
腊,甘油栓,开塞露,麻仁凡等作用温和,不会
引起剧泻,适合用于老年人。(3)不可长期服用泻药,否则会 造成依赖性。一旦停药,
排便会更加困难,且长期使用泻药还
会造成蛋白质、铁和维生素损失,从而导致营养缺乏症。(4) 便秘患者应避免使用如镇静剂阿托
品,颠茄等解痉药及含铅、
钙的制剂[2]。(5)教会患者及家属一些简单处理便秘的方法: 开塞露老年人用量一般1-2 只,用时在顶端由
两侧剪开,先
挤出药液少许起润滑作用,然后插入肛门,将药液全部挤入, 嘱患者忍耐5-10min,以刺激肠蠕动,软化粪便,达到通便作
用。(
6)必要时可采取人工取便法。
2 结果
68 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后,除1 例护理效果较差外,其 余患者均未发生便秘且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总有效率为 98.5%,满意度为
100%
。
3 小结
便秘为老年人中的常见疾病,长期便秘会引发不同程度的 并发症,同时会使患者身心受到损害。特别是老年人出现高血 压、心脏病、
半身不遂、老年痴呆等,同时还会加重老年人的
心脑血管疾病。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来说,便秘是十分危险 的。这些患者经常是在排便
时突发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加重,
甚至死亡。老年性便秘的预防和护理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忽视 的一部分。
以上研究中对老年患者便秘给予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 用药指导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患者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 惯,减少了便
秘症状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
[2]。
参考文献:
[1]金京.老年性便秘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5, (15):228-229
[2]张丽霞.老年患者便秘的护理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 杂志,2013,(01):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