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 格式:doc
  • 大小:77.50 KB
  • 文档页数:2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1 总则

1.0.1 为了在住宅建设中充分贯彻执行“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八字方针”,加强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十五”计划纲要的指导精神,参照世界各国在住宅生态环境建设上所采用的技术及标准,结合我国国情,特制定《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以下简称为《导则》)。本《导则》实施的总体目标是:以科技为先导,以推进住宅生态环境建设及提高住宅产业化水平为总体目标,以住宅小区为载体,全面提高住宅小区节能、节水、节地、治污总体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

1.0.2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以下简称为:生态小区)建设应符合国家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方针、政策,并符合地方总体规划与建设要求。

1.0.3 生态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应执行国家和地方现行的强制性标准和规范。

1.0.4 生态小区建设应充分体现节能原则。并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采用适宜的建筑节能措施,使生态小区的建筑节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1.0.5 生态小区建设应充分考虑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废热资源等) 的使用,绿色能源的使用率应达到一定的水平。使用常规能源时,应进行能源系统优化。

1.0.6 生态小区建设应充分考虑节地原则。应合理规划住宅、公建、道路、公共绿地等项目的用地,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提倡采用先进的建筑体系,以提高住宅的有效使用面积和耐久年限;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限期淘汰粘土实心砖等建筑材料。

1.0.7 生态小区建设应充分体现节约资源原则,尤其要注重节水技术与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应尽量使用可重复利用材料、可循环利用材料和再生材料(3R材料)。充分节约各种不可再生资源和国家短缺资源。

1.0.8 生态小区建设应自始至终贯彻环境保护原则。应充分考虑小区建设及其运行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并应对“生态小区”进行全寿命周期环境保护管理,以促进我国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1.0.9 在生态小区的建设中,应注重推广使用适度超前、优化集成的技术体系和部品体系,尤其是采用有关节能、节水的绿色环保技术和产品。

1.0.10 生态小区建设必须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并达到国家的工程验收标准,提高工程的优良品率,创优质工程。

1.0.11 生态小区建设应达到“商品住宅性能评定方法和指

标体系”(试行)中3A级商品住宅环境性能指标及有关的性能指标要求。

1.0.12 本《导则》重点说明与绿色生态小区建设直接相关的要求,通用性的要求按国家现行强制性规范、规程和标准执行。

1.0.13 本《导则》中所涉及的各技术系统的建设应与小区的规划、计划、建设同步进行。

2能源系统

2.1 一般要求

2.1.1 在生态小区中,建筑节能应严格按照建设部发布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建设部第76号令)执行。

2.1.2 对常规能源系统应进行优化。

2.1.3 绿色能源的使用率宜达到小区总能耗的10%(折合成电能计算)。

2.2 技术要点

2.2.1 在生态小区的规划设计中,要加大绿色能源的使用率并应对能源系统进行分析,因地制宜的选择能源组合。

2.2.2 生态小区使用常规能源时,应对能源系统进行优化,避免因同时使用多种能源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2.3 工程建设要点

2.3.1 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的小区,宜配备辅助能源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尽量使用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装置应与建筑物的立面设计相协调;

2.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安装位置应无遮挡,宜选在背风处,并有防雨、防潮措施;倾角、朝向应符合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

3.太阳能集热系统的管道布置应与住宅的给水设施配套,系统中的管道、阀门等配件应选用寿命长、抗老化、耐锈蚀的产品;

4.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安装应牢靠,同时便于维护管理;

5.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时,发电系统宜与小区的电网并网;

6.利用风能时,应结合小区的空间景观合理布置。风力发电系统宜与小区的电网并网;

7.地势能宜用于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冷热源。

2.3.2 其它新能源的利用应结合生态小区的实际情况合理采用。

3水环境系统

3.1 一般要求

3.1.1 节水器具的使用率应达到100%。

3.1.2 污水处理率应达到100%,达标排放率必须达到100%。

3.1.3 应建立中水系统和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其使用量宜达到小区用水量的30%。

3.1.4 小区绿化、景观、洗车、道路喷洒、公共卫生等用水宜使用中水或雨水。

3.2 给水子系统

3.2.1 本《导则》所指的给水子系统,由小区内的市政给水及其他生活给水设施组成,包括小区内的给水管网与相关的动力设备系统。

3.2.2 给水子系统应采用智能化管理,宜具有远程监控,故障报警等功能。

3.3 管道直饮水子系统

3.3.1 本《导则》所指的管道直饮水子系统,是指自来水经过深度处理后,达到《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1999)规定的水质标准,通过独立封闭的循环管网,供给居民直接饮用的给水系统。管道直饮水由净水设备、加压、管网、计量、控制、检测及安全报警等组成。

3.3.2 管道直饮水管网系统应设排气阀和放空管。

3.3.3 管道直饮水子系统的设备、管材及配件必须无毒、无味、耐腐蚀、易清洁。

3.3.4 管道直饮水管网系统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道直饮水的管网系统应采用可循环的形状管网;

2.严禁管道直饮水子系统与其他水系统管道串接;

3.系统应安装计量装置,计量仪表的精确度等级不低于1.5级。

3.3.5 管道直饮水净化系统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道直饮水净化工艺应根据原水水质特点进行选择,不仅要确保直饮水的水质、水量,同时应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直饮水净化工艺应采用技术集成度高、运行稳定可靠的工艺。

3.3.6 管道直饮水控制系统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直饮水设备控制宜采用全自动控制,并应设故障报警系统;

2.直饮水输送应采用变频控制方式;

3.直饮水生产管理宜采用中央监控系统,由计算机控制生产过程和供水过程。

3.4 排水子系统

3.4.1 本《导则》所指的排水子系统,由小区内污水收集,处理和排放等设施组成。

3.4.2 生态小区周边如有市政污水管网,生活污水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系统;当无市政污水管网时,应设置污水处理站,其处理后的水质应符合国家有关污水排放标准。

3.4.3 生态小区的排水应采用雨水、污水分流系统。

3.5 污水处理子系统

3.5.1 本《导则》所指的污水处理子系统,是指小区内的生活污水经收集、净化后,达到规定标准的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