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器学习小结、思考题和教辅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小结

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视器,首先介绍眼球的组成,通过学习主要掌握眼球壁三层的组成结构和形态特点,眼球内容物有哪些?它们的位置和结构特点怎样?视物时,如何调节物像,使它们聚集于视网膜之上。其次学习眼球的附属结构,主要熟悉眼睑、结膜和泪器的位置、形态特点和如何保护眼球?对于眼球外肌,要熟记其名称和对眼球的运动作用。第二节前庭蜗器,要搞清它分为哪三部分?外耳又由哪几部分组成?鼓膜的位置和分部如何?中耳是前庭蜗器的重点内容,它分为哪几部分?鼓室内容物有哪些?和咽部如何交通?内耳是本节的难点,要熟悉骨迷路和膜迷路由哪些部分组成,位置觉和听觉感受器分别位于何处?学习完毕耳的结构后,要思考声波通过哪些主要传导途径而引起听觉。

复习思考题

1.试述眼球壁的构造。

2.房水的产生和循环途径如何?

3.鼓室内容物有哪些?鼓室的交通途径。

第十章感觉器

一、内容提要

1.感觉器由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共同构成。感受器是机体接受内、外环境各种剌激的结构。种类繁多,广泛地分布于人体各部。它能接受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剌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经感觉神经及中枢神经内的传导通路传至大脑皮质的相应感觉中枢,产生各种感觉。

2. 眼球壁由外向内依次为纤维膜、血管膜和视网膜三层。角膜占纤维膜前1/6,无色透明,无血管,有屈光作用,神经末梢丰富。巩膜占纤维膜后5/6,致密坚韧。二者交界处深面有巩膜静脉窦。血管膜包括:(1)虹膜中央有瞳孔,内有瞳孔括约肌和瞳孔开大肌。(2)睫状体内有睫状肌,可以调节晶状体曲度。(3)脉络膜血管丰富,有色素,起营养和暗室作用。视网膜分盲部和视部,在视部有视神经盘和黄斑。视网膜的外层为色素细胞层,内层为神经细胞层,由外向内依次为视杆、视锥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

3.眼球内容物包括(1)房水:位于眼房内,由睫状体产生。当房水循环道路受阻时,可造成眼内压升高,视力严重受损(青光眼)。(2)晶状体:呈无色透明的双凸透镜状,有弹性,其曲度可随视物远近而改变,无色,无血管和神经。(3)玻璃体:是无色透明胶状物,位于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有折光作用。

4.眼球的屈光装置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5. 眼副器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球外肌等,主要对眼球起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6.结膜覆盖在眼睑内面、巩膜前部的一层薄而柔软的透明粘膜,富有血管。分为睑结膜、球结膜、结膜穹隆。结膜囊:当上下眼睑闭合时,三部分结膜围成的一个密闭的囊腔。

7.泪器由泪腺和泪道两部分组成。泪腺位眶上壁前外侧的泪腺窝内,其分泌的泪液对眼球起湿润,清洁,保护作用。泪道包括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泪液的产生和排出途径是:泪腺分泌泪液→泪腺管→结膜上穹→结膜囊→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下鼻道。

8.眼球外肌主要有:上直肌,可使瞳孔转向内上;下直肌,可使瞳孔转向内下;内直肌,可使瞳孔转向内侧;外直肌可使瞳孔转向外侧;上斜肌,可使瞳孔转转向外下方;下斜肌,可使瞳孔转向外上方;提上睑肌,可提上眼睑,开大睑裂。

9.外耳包括耳郭、外耳道和鼓膜三部分。耳郭以软骨为支架,主要是收集声波。外耳道分为外侧的软骨部和内侧的骨部。鼓膜位于外耳道底,鼓膜的上1/4称为松弛部,下3/4称为紧张部,中央称为鼓膜脐,其前下方有一三角形反光区,称为光锥。

10. 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和乳突小房。鼓室是颞骨岩部内的不规则小腔,有6个壁,

向前经咽鼓管通鼻咽部,向后与乳突小房相通。鼓室内的听小骨有3块,由外至内依次为锤骨、砧骨和镫骨,三骨连成听骨链,将声波传入内耳。咽鼓管以咽鼓管咽口开口于鼻咽部侧壁,以咽鼓管鼓室口开口于鼓室前壁,以维持鼓膜内、外的压力平衡。由于小儿咽鼓管短而宽,近似水平位,故咽部感染可经咽鼓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炎。鼓室向后通乳突小房,故中耳炎症可侵入乳突小房而引起乳突炎。

11.内耳是颞骨岩部内的一系列复杂的管腔,故称迷路,可以分为骨迷路和膜迷路两部分。骨迷路为颞骨岩部内的骨性隧道,膜迷路是套在骨迷路内的膜性囊管。膜迷路内含有内淋巴,膜迷路与骨迷路之间的间隙内充满外淋巴。内、外淋巴互不相通。

12. 骨迷路由骨质构成,自前内向后外可分为耳蜗、前庭和骨半规管三部分。(1)前庭位于骨迷路中部,为椭圆形的腔隙。前庭的后上方与3个骨半规管相通,前下方通耳蜗。前庭的外侧壁即鼓室的内侧壁,有前庭窗和蜗窗,前庭窗靠上方,蜗窗在下方。(2)骨半规管位于前庭的后部,为3个呈“C”形互相垂直的骨管,即前骨半规管、后骨半规管和外骨半规管。每个半规管有两个骨脚,其中一个骨脚膨大称为骨壶腹;另一个骨脚细小称为单骨脚。但前、后骨半规管的单骨脚合成一个总骨脚,因此3个骨半规管只有5个开口通于前庭。(3)耳蜗位于前庭的前方,是由蜗螺旋管(骨螺旋管)环绕蜗轴卷两圈半构成,形似蜗牛壳。自蜗轴发出骨螺旋板突入蜗螺旋管与蜗管螺旋膜一起,将蜗螺旋管分隔为上、下两半。上半称前庭阶,下半称鼓阶。前庭阶通向前庭窗,鼓阶通蜗窗。前庭阶与鼓阶在蜗顶处借蜗孔彼此相通。

13.膜迷路是套在骨迷路内的膜性管和囊,可分为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和蜗管四部分。(1)椭圆囊和球囊位于前庭内,椭圆囊在后上方,球囊在前下方。椭圆囊后壁有开口与膜半规管相通,前壁有管连通球囊,球囊下端连通蜗管。椭圆囊底部有椭圆囊斑,球囊的前壁有球囊斑,二者能感受直线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刺激。(2)膜半规管套在骨半规管内,形状类似骨半规管。在骨壶腹内有相应的膜壶腹,在每个膜壶腹壁上各有一隆起称壶腹嵴,能感受旋转变速运动的刺激。椭圆囊斑、球囊斑和壶腹嵴合称为前庭器,是位觉感受器。(3)蜗管在耳蜗内。蜗管的顶端为盲端,下端通球囊。在沿蜗轴的垂直切面上呈三角形,位于前庭阶和鼓阶之间,有三个壁,其下壁为蜗管鼓壁 (螺旋膜)又称基底膜,上有螺旋器,又称Corti器,为听觉感受器。

二、重点难点解析

1、眼球壁的组成和结构有哪些?

眼球壁自外向内由纤维膜、血管膜和视网膜所组成。

(1)纤维膜:包括角膜和巩膜。角膜占前1/6,无色透明,无血管,但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占后5/6,致密坚韧,呈乳白色。在其与角膜交界处深面有环形的巩膜静脉窦,巩膜后方有视神经穿过。

(2)血管膜:含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自前向后可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虹膜呈圆盘状,中央之圆孔称瞳孔,作用类似照相机的光圈。在虹膜内有两种不同方向排列的平滑肌。其中,环绕瞳孔者为瞳孔括约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可使瞳孔缩小;自瞳孔向周围呈放射状排列者为瞳孔开大肌,受交感神经支配,可使瞳孔开大。睫状体为中膜的环形增厚部分,位于巩膜与角膜移行处的内面。睫状体通过睫状小带连于晶状体。睫状体内的平滑肌,亦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其收缩与舒张,可使睫状小带松弛与紧张,从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脉络膜占中膜后2/3,位于巩膜内面,有营养眼内组织并吸收眼内分散光线的作用。

(3)视网膜:位于血管膜内面,依部位可分为虹膜部、睫状体部和脉络膜部。前两者称为视网膜盲部,而视网膜脉络膜部称为视网膜视部。视网膜自外向内由色素上皮、感光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双极细胞和视网膜节细胞组成。

2、眼球内容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