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玩沙地活动情况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2
第1篇一、观察背景沙池是幼儿园户外活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满足幼儿对沙子这一自然材料的探索欲望,还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本次观察记录针对大班幼儿在沙池中的活动展开,旨在了解幼儿在沙池中的行为表现、能力发展以及同伴互动情况。
二、观察目的1. 了解大班幼儿在沙池中的活动特点和兴趣点。
2. 观察幼儿在沙池中的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分析幼儿在沙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社交能力。
三、观察时间:2022年3月15日四、观察地点:幼儿园大班沙池五、观察对象:大班全体幼儿六、观察内容1. 活动准备在活动开始前,教师组织幼儿有序地进入沙池,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随后,教师将沙池中的工具和材料分发到每个小组。
2. 活动过程(1)自主探索观察发现,幼儿进入沙池后,首先会对沙子进行触摸、抓握、捏压等探索行为。
部分幼儿尝试将沙子堆成小山,有的幼儿则将沙子挖成小洞,还有一些幼儿尝试将沙子堆成城堡。
(2)合作搭建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开始合作搭建。
他们互相交流,商量如何搭建,共同完成了一个小城堡。
在搭建过程中,幼儿学会了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互动交流在沙池活动中,幼儿之间进行了频繁的互动交流。
他们互相分享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在交流中学会了尊重和接纳他人。
(4)情感体验在沙池活动中,幼儿体验到了快乐、成就感、挫折感等情感。
当他们的作品完成时,他们会露出自豪的表情;而当遇到困难时,他们会感到沮丧,但经过努力后,他们会重新振作起来。
3. 活动结束在活动结束前,教师组织幼儿清理沙池,让他们学会整理和爱护公共环境。
七、观察结果分析1. 大班幼儿在沙池中的活动特点大班幼儿在沙池中的活动表现出以下特点:(1)探索欲望强烈:幼儿对沙子这一自然材料充满好奇,他们会进行各种探索行为。
(2)合作意识增强:在沙池活动中,幼儿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3)沟通能力提高:在互动交流中,幼儿学会了倾听、表达和尊重他人。
幼儿园大班沙池观察记录
观察者:XXX
观察日期:XXXX 年 XX 月 XX 日
观察时间:上午 10:00-11:00
观察地点:幼儿园大班沙池区域
观察项目:
1. 幼儿的玩耍活动
2. 幼儿之间的互动情况
3. 幼儿对沙子的使用和探索
观察记录:
1. 幼儿的玩耍活动:
- 大部分幼儿都选择在沙池里玩耍,有些幼儿选择用双手直接抓沙子,有些幼儿则使用小铲子和桶子来玩
- 有一些幼儿通过玩耍模拟了盖房子、建造堆山等场景
- 也有一些幼儿喜欢在沙子中挖洞、埋小车等,体验到不同的沙池游戏
2. 幼儿之间的互动情况:
- 大部分幼儿愿意和其他同伴一起玩沙,他们互相观摩、交流操作技巧
- 有些幼儿建立了明显的合作关系,一起盖房子、挖洞等
- 个别幼儿更喜欢独自玩耍,但也时不时起身和其他幼儿交流,叙述自己的作品和发现
3. 幼儿对沙子的使用和探索:
- 幼儿们对沙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用手感受沙子的质地、触摸沙子的变化
- 一些幼儿发现了沙子的可塑性,尝试塑造不同形状的物体 - 幼儿们也通过放水、堵塞玩具等方法探索沙池中的水流、水的性质
观察结论:
从观察中可以看出,幼儿们对沙池的兴趣浓厚,并通过玩耍活动在玩中学习。
沙池的设置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探索和互动的空间,促进了幼儿之间的合作、交流。
通过沙池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幼儿的好奇心、创造力和社交能力的表现。
这样的观察有助于教师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发展需求,在后续的教学中更好地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
第1篇一、观察背景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越来越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
玩沙区作为幼儿园户外活动区域之一,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场所,它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能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本记录针对中班幼儿在玩沙区的活动进行观察,旨在了解幼儿在玩沙区中的行为表现,为教师提供指导依据。
二、观察对象观察对象为我国某幼儿园中班全体幼儿,共计30人。
三、观察时间2023年4月15日,上午9:00-10:30。
四、观察内容1. 幼儿在玩沙区中的游戏行为;2. 幼儿之间的互动与合作;3. 幼儿在玩沙过程中的安全意识;4. 幼儿在玩沙区中的情绪表现;5. 教师在玩沙区中的指导策略。
五、观察记录1. 幼儿在玩沙区中的游戏行为观察中发现,幼儿在玩沙区中的游戏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1)独自玩耍:部分幼儿选择独自在沙坑中玩耍,他们或挖沙、或堆沙、或造型,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
(2)模仿游戏:部分幼儿会模仿教师或其他幼儿的行为,如堆城堡、挖隧道等。
(3)角色扮演:部分幼儿会扮演医生、警察等角色,进行角色游戏。
(4)合作游戏:部分幼儿会主动邀请其他幼儿一起参与游戏,共同完成某个任务。
2. 幼儿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在玩沙区中,幼儿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表现为:(1)主动邀请:部分幼儿会主动邀请其他幼儿加入自己的游戏,如“我们一起堆城堡吧!”(2)分工合作:在合作游戏中,幼儿会根据各自的能力和兴趣进行分工,共同完成任务。
(3)互相帮助: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会互相帮助,如互相传递工具、共同解决问题等。
3. 幼儿在玩沙过程中的安全意识观察中发现,大部分幼儿在玩沙区中的安全意识较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遵守规则:幼儿在玩沙过程中,能够遵守游戏规则,如不随意离开沙坑、不把沙子扔到别人身上等。
(2)注意安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会注意自身安全,如不靠近边缘、不把工具扔到地上等。
(3)互相提醒:部分幼儿会主动提醒其他幼儿注意安全,如“小心点,别摔倒了!”4. 幼儿在玩沙区中的情绪表现在玩沙区中,幼儿的情绪表现多样,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愉悦:大部分幼儿在玩沙过程中表现出愉悦的情绪,笑声不断。
第1篇一、引言沙池游戏是一种深受儿童喜爱的户外活动,它不仅能让孩子们在玩耍中锻炼身体,还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在一所幼儿园的沙池游戏中进行观察,以下是我在观察过程中的记录及反思。
二、观察记录1. 沙池游戏环境观察时间:上午9:00-10:00观察地点:幼儿园沙池观察对象:4-6岁幼儿观察内容:(1)沙池场地宽敞,设有各种沙具,如小桶、铲子、小铲、小桶、水枪等。
(2)沙池周边有花草树木,环境优美。
(3)沙池旁设有观察区,方便教师和家长观察幼儿游戏。
2. 幼儿沙池游戏行为观察时间:上午9:00-10:00观察对象:4-6岁幼儿观察内容:(1)幼儿自发组成游戏小组,分工明确,共同完成游戏任务。
(2)幼儿在游戏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使用沙具。
(3)幼儿在游戏中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4)幼儿在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尊重他人。
3. 教师引导与介入观察时间:上午9:00-10:00观察对象:幼儿园教师观察内容:(1)教师观察幼儿游戏过程,了解幼儿需求。
(2)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幼儿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
(3)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进行游戏。
(4)教师关注幼儿间的互动,促进幼儿合作。
三、反思1. 沙池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1)促进幼儿身体发展:沙池游戏能让幼儿在游戏中锻炼身体,提高协调性和灵活性。
(2)培养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沙池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在游戏中发挥创造力。
(3)提高幼儿合作能力:沙池游戏需要幼儿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4)培养幼儿规则意识:沙池游戏有一定的规则,幼儿在游戏中遵守规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
2. 教师在沙池游戏中的角色(1)观察者:教师应观察幼儿游戏过程,了解幼儿需求,为后续指导提供依据。
(2)引导者:教师应适时引导,帮助幼儿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幼儿发展。
(3)支持者:教师应关注幼儿间的互动,为幼儿提供必要的支持,让他们在游戏中尽情发挥。
幼儿园游戏观察记录表
第二周周一
时间:20**年9月9日班级:大一班教师:**老师
预设:
材料预设:玩沙工具若干
预设过程:希望可以出现合作现象,把沙子推成立面,然后在立面上进行装饰
观察:进入玩沙池,孩子们显得很兴奋,大部分孩子开始无目的的进行挖沙子的活动,过了一会儿,不知是从谁开始的,大家都去拔草,然后和沙子一起,有的拿来后当成了图形的一部分,有的则成了“饭”和“菜”,有的孩子看见别人作品,也开始模仿,还出现了合作完成一个作品,分工明确,活动进行了一段时间,我看时间差不多,便唤回幼儿,提醒他们收起工具,这时,有些孩子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把拔来草埋在沙子里,我上前询问,他们告诉我,想留着下次来玩。
反思:第一次做这样的观察,没有和孩子说今天要干嘛,刚开始觉得怪怪的,好像自己没有尽到老师的责任,但是,孩子似乎不在意这些,照样玩的很开心,甚至比没有带着任务的时候还开心,整一个活动下来,我发现,孩子的告状少了,因为做什么没有限制之后,没有犯规可言了,所以孩子的所作所为,没有老师说的这个框架了,孩子可以更加自由的玩耍,做自己想做的,玩自己想玩的,还有孩子和我说,还是在大班好,玩沙的时候有趣。
我感到很不可思议,原来,这才是自主游戏的,魅力呀!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