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规划学科的认知与感悟

  • 格式:doc
  • 大小:578.50 KB
  • 文档页数:1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城市规划学科的认知与感悟

【摘要】本文集聚了当今城市规划学术界中的三个热点话题,阐述了城市规划学科中的理论和实践,从国情和政策的方面评定了城镇化发展道路在中国的可行性,以及对目前在学术界内公认的生态城市建设道路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提出了“树型城市”的发展理念。

【关键词】实践观理论研究小城镇城镇化生态城市树型城市

1引言

经过四年多的学习,对“城市规划”这个学科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也遇到过不少的疑问,往往都是经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老师的指导和解答或对相关资料的查阅过程中有所认知、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有所升华。

本文集中了三个当前在城市规划学术界中相对探讨比较多的热门话题,叙述了在对这三个问题进行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萌生的灵感和研究的结果,并藉此提出了城市规划学科今后发展方向的建议。

这三个问题是:城市规划的实践观、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可行性以及生态城市的形态和建设理论。

2 城市规划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的定义是: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题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所以,实践也可解释为“人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改

造客观世界的过程”。

在当今学术界中,对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处理的并不是十分恰当,在城市规划学刊及其它专业杂志上经常刊有抱怨城市规划的理论对实际的指导作用甚微或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文章。而造成这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的根源,其实在对“理论和实践的界定”问题上,然此在二者之间,目前没有十分清晰明确的界限分隔。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出发,实践分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简单来说“认识世界”即“理论研究”,“改造世界”即是实践。所谓“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义为: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任何认识都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对客体的反应。没有客观对象的存在,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认识;一定的客观对象规定者一定的认识指向和内容。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既有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更有主体对客体的作用。主体是具有复杂结构和进行活动的社会性的人,它在反映客体的过程中,必然会动用其内部结构的所有功能,对所反映的对象的内容进行选择、整理、改造、解释、猜想等等,因此不仅能对客观对象进行直观的摹写,而且能对客观对象做出抽象和概括的反映;不仅能反映事物当下的样子,而且能反映它由于人的改造活动而可能成为的样子。

对城市规划学科来说,作为学科的上层建筑,理论研究对整个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理论是城市规划认知的基础。理论研究即是根据收集到得现实资料,找出其内在的规律并进行抽象概括,

从而得出事物发展的前进方向与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提出假说。这里又存在一个问题,即假说的可行性。

从哲学的角度而言,对一个问题所进行的理论研究,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找出规律提出假说,也就是“理论研究”阶段;第二阶段是对得出的假说进行实践的检验,也就是“实证研究”阶段。在规划理论研究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第一阶段,而要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经过第二阶段,理论研究才算完整。而事实上,规划史上许多经典的理论模型,都仅仅停留在第一阶段,即“理论研究”阶段,如柯布西耶的“阳光城市”理论、赖特的“广亩城市”理论等。由于缺乏“实证研究”,虽然某些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应用或反映了其理念,但也不是对整个理论的完全贯彻和实施。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角度来看,认识的发展是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显然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的假说是不合理的。

此外,在理论研究的工作过程中,还存在另一个误区,即“设计是不是实践的过程”。这个问题在读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后迎刃而解。

方案设计的核心在于预测,包括对城市人口、经济、交通等活动的预测,并将预测的结果综合平衡、统筹兼顾地反映在土地利用的结构模式和空间形态上,最终的表达为设计图纸。预测的过程本质上是主体(人)对客体(城市)的主观猜想和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解读,所以设计的核心是一种基于现实的主观判断。方案在设计的过程中,规划师一定会寻求某种理论支持自己的预测和观念,现实的城市也不会

因为规划师图纸的改变而立刻自行发生改变。所以设计的过程依旧是一种理论研究的过程,它只不过是具体的理论和具体的个例即具体城市的现实情况相结合的过程,在本质上还是无法脱离理论研究的范畴。走出这个误区,对规划工作的研究、实施以及我们的学习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明确城市规划的理论研究阶段以后,实践阶段自然也不言而明,即是规划的管理与实施过程。

规划的管理与实施是对城市有目的的控制和改造活动,包括对规划的审批、监管以及其中包含的经济活动、包括平衡各阶层利益等在内的社会性活动。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的定义“实践是主体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规划管理和实施才是真正的规划实践活动。

处理好理论研究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承认理论研究工作对实践的指导意义,重视实践工作对理论研究的反馈意义,循环往复,实现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飞跃,是当前在城市规划学科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3 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

在我国城市化道路上一直存在着两种争论:一是集中主义的发展思路,主张将发展大城市作为主要的城市化手段;二是分散主义的发展思路,认为大力发展小城镇更加有效。发展大城市的主要优点是:经济集中,人口密集,市场规模大,位于交通枢纽地带,大城市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以及大城市能促进教育的快速发展。

从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来看,西方发达国家便是通过集中发展大城市的道路,使得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程度在短期内迅速攀升的。经过多年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也留给我们许多集中主义的宝贵经验,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让我们少走些弯路。就中国而言,虽然集中发展大城市有如此多的优点,但是,小城镇的道路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地位是发展大城市所望尘莫及的。

首先,从中国的国情来看,中国的人口基数远远大于西方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所占比例十分之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目甚至超过某些发达国家全国的人口,如此庞大数目的人口盲目涌入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只会让中国大城市走上墨西哥城、加尔各答等城市走过的老路。这些远远超过现有城市吸收能力的人口一旦涌入大城市,只会导致城市恶性膨胀,造成城市规模失控,在城市周边会迅速出现大面积环境恶劣的贫民区,并出现大量的无业游民,这类的“大城市病”在各个国家的发展史上都屡见不鲜。

如果走集中发展大城市的城市化道路,为了解决这些剩余人口的问题,以每座大城市或特大城市能够接纳1000000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计算,中国至少需要建设上百座新兴大城市,这对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

其次,中国的小城镇思想其实在抗战时期就已经有所体现,如毛泽东在发展革命根据地中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建国初期,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提出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实际上就是一种小城镇发展思想的体现。因为建国初期我国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