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汇报台湾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30.04 KB
- 文档页数:8
思想汇报尊敬的党组织: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要主动积极地关心我国的国家大事和我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关系瞬息万变,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我们要坚持我国的外交政策,以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外交发言权以实力为后盾,切实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中日关系问题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近几年来,中日两国关系起伏跌宕,摩擦不断。
从小泉首相接连“参拜靖国神社”、“沈阳日本领事馆事件”、“侵华日军毒气事件”,到“钓鱼岛事件”“春晓油田事件”“亚洲杯球迷事件”,中日两国之间关系日益紧张,对立摩擦的范围逐渐扩大,不断引发人们对于中日关系的忧虑和思考。
日本军国主义过去对中国几十年的侵略,给中日两国人民都带来沉重灾难,给中国人民造成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
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是发展中日关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中日建交后,日本政府虽然一方面多次承认对中国的侵略并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但另一方面,日本国内极少数右翼势力甚至政府成员又不时进行否定、美化侵略历史的活动,对中日关系形成干扰。
日本内阁成员接连“参拜靖国神社”以及修改“历史教科书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发展中日关系的主要障碍。
在20世纪70年代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关系进入了历史新时期。
其后在台湾问题,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等方面产生过一丝矛盾和摩擦。
但总的来说来:友好合作是两国关系的主流。
两国关系经受住了国际形势和各自国内政局变化的考验,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领域的交流的盛况空前,给双方都带来巨大的利益,完全可以说取得了双赢。
在小泉任日本首相期间内连续五年参拜靖国神社,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的反对。
也同时伤害中国人民感情,已成为导致当前中日关系僵冷的最直接原因自1982 年以来,日本国内就涌起一股修改“历史教科书”的政治逆流。
极少数右倾保守势力力图为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翻案,几次企图修改中学历史课本,否定和美化侵华战争罪行。
教科书问题的实质,同样也是“日本方面能不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过去那段侵略历史,能不能以实际行动来取信于亚洲的近邻各国。
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篇: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安全报监1、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到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建筑施工安全报建手续。
报监前施工单位应为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2、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必须会同施工、监理单位对周边环境进行安全评估,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i,并填写评估报告,评估人应对对评估结论的可靠性负责。
3、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应会同施工、监理单位按规定分阶段对工程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验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并将验收结果报告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二、目标责任1、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并上墙宣示,安全目标责任应分解到人。
2、施工单位应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费用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施工单位内部经济承包合同中必须有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控制指标,并有明确的奖罚措施。
3、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现场配备有关安全生产的标准规范,制定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应列为日常安全活动和安全教育的内容,并设置在操作区内显要位置。
4、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必须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1万㎡以下或工程造价5000万元以下的不少于1人,建筑工程建筑面积1万-5万㎡或工程造价在5000万-1亿元的不少于2人,建筑工程建筑面积5万㎡以上或工程造价1亿元以上的不少于3人,设置安全主管按土建、机电设备等专业设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5、建设单位应为施工单位提供必要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及时提供地下管线和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的有关资料;开工前,及时足额支付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费用;施工现场有多个施工单位的,应当有效协调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管理工作,不得要求施工单位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下强行施工。
6、监理单位应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施工中,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情况严重的,应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不停止施工的,应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2018年4月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范文:激励自己扬帆远航
敬爱的党组织:
4月8日我们聆听了李芳老师题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一节生动而令人思绪万千的党课。
我们身边很多先进人物的事迹在
我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如我院87届优秀毕业生被誉为“大别山
师魂”的汪金权老师。
22年来,他“蜗居”山乡中学,教书育人,
任劳任怨,赢得学生的爱戴;22年来,他先后为学生垫付学费10多
万元,相当于他工资的一半……他倾心教育、淡泊名利、捐资助学、坚守清贫,以青春、汗水、智慧和人格,展示了一名优秀山乡教师
良好形象。
还如央视感动中国xx候选人物被誉为“轮椅教授“的刘
盛佳老师。
他多次冒严寒进山考察,右腿冻伤,终至截肢,左脚5个趾头
也全被冻掉。
从教50年来,他从未因身体残疾而离开讲台。
每次上课,学生用轮椅把他推进教室,他拄着拐杖讲课。
地理教学需要经
常到野外,他从不拖后腿,坚持带学生到野外考察,拄着拐仗翻山
涉水,学生们尊称他“拄拐杖韧教授”。
在轮椅上他完成了《地理学思想史》填补中外地理学空白;又主
编了《中国地理》被大陆和台、港、澳共同作为高校教科书,彰显了。
关于澳门回归十周年的思想汇报敬爱的党组织:1999年12月19日晚上,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是在这天我国与葡萄牙交接澳门区旗的,这个仪式神圣而庄严,看着电视上的现场直播我心中无比激动,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1999年12月20日零点,从那一刻起,澳门便结束了三百多年被外国侵略者统治的日子,像一个走失的孩子,重新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澳门从此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开始了继香港之后实行“一国两制”政策的又一次伟大实践。
而现在,2009年12月20日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澳门回归十周年。
无疑,喜迎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是2009年中华人民继庆祝建国60周年之后的又一大盛事。
碧海圣莲,五星闪烁,五星红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风中相互辉映,此时此刻显得分外美丽。
时光流转,岁月匆匆,转眼澳门回归祖国已经十年。
回首过去,澳门栉风沐雨。
这十年,是澳门稳定发展繁荣的十年,这十年,其经济、文化、社会治安等等都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这十年间,澳门人创造了两大奇迹:经济从回归前的连续4年“负增长”变成回归后年均两位数的跨越式增长;社会治安从回归前公认的“不靖”转变为现在众口一词的“良好”。
在1999年到2009年这十年间,澳门特区政府和广大澳人用智慧、勤劳和创造力,把宏伟构想变为了成功实践,事实证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方针的强大生命力。
我不由得发自内心地感叹:港澳回归,海峡两岸大三通,“一国两制”让祖国统一不再只是梦想。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邓小平总理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的创造性构想。
他亲自领导制定对香港、澳门的一系列基本方针政策,开辟了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切实可行性道路。
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不折不扣地证明了“一国两制”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澳门十年来的非凡成就和缔造出的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再一次证明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科学构想是可行的、是成功的。
积极申请入党的同学,要求做到:
1、定期提交思想汇报(3+2):对党的方针、路线的认识;对台湾问题的认识;西化问题的认识;读一篇理论书籍的读后感;对身边或国家发生重大事件的看法。
2、思想、学习、工作、思想各方面起到表率作用,为集体争光,为广大同学服务,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
3、理论学习深入、认真,通过多次党章测试。
对党员的要求:
1、各方面为广大同学起到表率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起到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2、预备党员认真撰写思想汇报,按期填写预备党员定期鉴定表。
3、作为入党联系人,按期考察积极分子,认真填写积极分子考察表。
4、推优前认真考察积极分子实际情况,并向党支部、团支部汇报推优过期同学名单。
5、做好党员测评表,不得填写虚假信息。
6、客观评价积极分子、发展对象。
XX年6月入党思想汇报:谈谈我对党的进一步认识尊敬的党支部:经过本期党课的学习,我有一次系统的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同时也更加对共产党充满了信心。
我坚信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力带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十几亿人口实现小康社会。
中国共产党的出现是中国近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中国共产党能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走向富强,这是毫无疑问的,也是历史证明了的!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国共产党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举行。
由于会场受到暗探注意和外国巡捕搜查最后一次会议被迫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
当时参加大会的只有十二名代表,代表全国五十三名党员。
当时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就中国,一个烂摊子。
八十多年后的今天,党章网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大国的执政党五十多年,拥有七千多万党员,而且还在继续发展壮大。
仅从发展速度和执政能力来看,就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强大生命力和发展潜力!此外,中国共产党的也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
回顾中国共产党中国的八十多年后的辉煌历程,贡献卓越,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都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不朽的一页。
首先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代领导人的带领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人民翻身坐做主人。
其次,中国共产党人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的带领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是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初步达到了小康水平。
再次,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的带领下,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艰苦奋斗,不仅在经济上有了飞跃,而且收复了香港和澳门两个远离祖国怀抱多年的游子,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又迈出了一大步。
最后,现阶段,我们正在以胡锦涛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人的带领下,向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特别是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那速度不快,但铿锵有力的发言,更加坚定了国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胜利的信念和追随中国共产党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成为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现代化国家的决心和必胜信念。
---------------------------------------------------------------范文最新推荐------------------------------------------------------ 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党团知识的思想汇报敬爱的党组织: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信仰,就如同没有风帆的船,而正处花季雨季的我们更需要有一种精神支柱,而党就是我心中的那面旗帜,从入学开始,这面旗帜就一直指引着我前进,尤其是当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后,我感觉党的那面旗帜一直飘扬在我心中。
在思想上我一直紧跟党的步伐,在行动上一直都在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这三个月来,我没有放松对党知识的深入学习与思考,由于父母也是中共党员,家里有很有关于党方面的书籍,在放寒假的日子里,我特意在家好好研读了一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方面的书籍。
在家里,我也和父亲好好探讨了一下,父亲问我,你为什么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你觉得你现在离一名合格的党员还有多大的距离。
面对这些问题,我一时答不上来,的确,看似简单的两个问题很深刻,我想了想回答道,我觉得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党,现在有很多人都在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很多人会认为党员这个称号对以后找工作升职等方面会有帮助,但我却认为我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从以前对党认识很浅,但现在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后发现,周围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同学都是涌现出来的综合素质非常强的同学,党员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名党员的榜样是无穷的,要想成为一名党员,必须要经过一定1 / 7的历练和考察。
在加入党的过程中,思想得到升华,改变了我以前一些遇事逃避,对人不热心,做事懒惰等毛病,在积极加入党过程就是自我不断改变的过程。
同时我也很清楚现在的我离党员的标准确确实实还有距离,因为一名党员是优秀的,他们处处起着带头作用,党员需要进步的思想和完整的人格,而我在各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并且没有谁一开始都具备这些素质,而是通过对党的逐渐认识中慢慢提高,最终达到党员的标准,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原因……寒假里的学习于领悟让我对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与父亲的交流中,也了解到了,要想作为一名党员,各方面都得提高,入党不是嘴巴上说说就可以的,而一名合格的党员需要时时刻刻为社会主义而奋发图强,我们现在是大学生,明天就是祖国建设的栋梁,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知识,明天为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判断题(共180题)1、()党的制度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
答案:√2、()判断一个政党的性质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阶级成分。
答案:×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答案:√4、()“改革开放”政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做出的重大决策。
答案:×5、()必须坚持把经济建设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答案:×6、()发展党员的原则是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坚持集体吸收的原则。
答案:×7、()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答案:√8、()党章规定,申请入党的年龄条件是年满20周岁。
答案:×9、()在党的十七大党章修订时把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答案:√10、()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答案:√1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答案:√12、()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答案:√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答案:√14、()党章总纲中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答案:×15、()党在长期的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作风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调查研究的作风。
简述党的发展历程的入党志愿书入党志愿书是党员人党时向组织交的思想汇报,其中体现着个人对党的认识,规定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标准,是党员向组织作出的承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3篇简述党的发展历程的入党志愿书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简述党的发展历程的入党志愿书范文一尊敬的党组织:2010年9月16日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党组织的审核,在2011年3月12日我荣幸的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于2011年11月15日至2011年11月27日参加土木工程学院分党校第十二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结业考试,顺利结业。
在2011年9月22日至2011年10月22日参加党校第133期发展对象培训班学习并通过考核顺利结业。
我对党从理性上有了更深认识。
通过院党课和校党课的学习,我对党的性质跟内容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的革命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摆脱受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的主人。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的建设实践证明,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走向繁荣富强。
建国后,我国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过曲折,但党用她自身的力量纠正了失误,使我国进入了一个更加伟大的历史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生产力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九十多年的奋斗历程,始终把代表各族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
思想汇报台湾问题
篇一:思想汇报之台湾问题
思想汇报之台湾问题
敬爱的党组织:
通过对党的知识的学习,我对台湾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自新中国成立以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一直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
然而,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和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胜利后,两党本应该继续携手,并肩振兴中华伟业,但是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失败后,国民党一部分军政人员退居台湾,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造成了台湾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
而美国政府的继续干预中国内政的的政策,造成了台湾海峡地区长期的紧张对峙局势,台湾真正的成为了一个流浪者,然而迄今为止,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
早在五十年代,中国政府就曾设想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一九五五年五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即提出: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
一九五六年四月,毛泽东主席又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等政策主张。
但由于某些外国势力的干预等原因,这些主张未能付诸实践。
自七十年代末开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
与此同时,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港澳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华人,都殷切期望两岸携手合作,共同振兴中华。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政府出于对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与前途的考虑,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实事求是、照顾各方利益的原则,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然而祖国母亲对宝岛台湾的思念一直没有中断过。
为解决台湾的问题,实现国家的统一,全体中国人民把它当做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而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中国人民愿意在尽可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早在50年代,毛主席就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
等政策主张,然而一系列外国势力干预等的原因,都未能让台湾回归。
然而台湾统一重要的意义让我们对台湾更加充满了感情,首先是可以粉碎美国永久以华制华的严重阴谋,清除了我国长期和平发展的重大威胁,使中国向大国强国迈进。
其次是在封锁我国的岛链上打开了关键的一环,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海洋战略创造了重要的条件,最后是
完成了中华民族和国家的统一。
针对“台湾回归阻碍多”的这个问题,我认为有两个主要的原因,其一是由于当前台湾是一个独立
的政治实体和具有相当的经济实力的现状,使得有相当一部分人想要台湾从中国独立出去;其二,一些境外势力总是要干涉中国对台湾问题的处理,它们不愿意看到两岸统一,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壮大,而且这些境外势力是支持两岸的分裂状态,甚至乎给予“台独”势力的各种支援。
有了它们这些强大的后台,台湾在拒绝统一的立场上便有恃无恐了。
祖国等着台湾归来已经等了太久。
台湾是祖国的一份子,谁也不能改变这个事实。
中国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就是希望台湾回来,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谁也不会阻碍谁,而台湾也将摆脱一个流浪者的名字,回到自己的家。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
台湾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地位是确定的,不能改变的!我相信,在海内外同胞和我们这些拥有强大爱国意志的新时期大学生们的不屑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汇报人:
20XX年3月13日
篇二:思想汇报台湾问题
思想汇报
——对台湾问题的认识
敬爱的党组织:
日前人民网上一则新闻吸引了我,20XX年8月2日,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宣布,临时取消原计划于当天举行的台湾问题听证会。
这次听证会的主题为“台湾为何重要”。
作为心怀祖国的入党积极分子,我时刻关注台湾问题事件的发展动态以及我国针对该问题的政策。
台湾问题是自1949年起产生的。
彼时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而国民党统治集团退踞台湾省,在外国势力(以美帝国主义势力为主)支持下,与中央政府对峙。
我国一直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并对台湾问题始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绝不承诺放弃武力”的态度。
自台湾问题产生以来,我国政府为两岸统一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奋斗。
1949年至1979年,由于台湾海峡两岸处于军事对峙状态,两岸人员往来和通邮、通航、通商全部中断,两岸同胞处于隔绝状态。
1979年元旦,我国政府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为有利于两岸同胞互通信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发展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首倡两岸实现“三通”。
我国政府以极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以“一国两制”的方式实现和平统一。
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