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

  • 格式:docx
  • 大小:39.25 KB
  • 文档页数:3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一、中国历史的分期与中国文学的分期

(一)中国的历史分期

古代:1840年鸦片战争前,分远古、中古、近古

近代:1840年—1919年

现代:1919年-1949年

当代:1949年后

(二)中国文学分期的几个概念

中国文学:包含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文学。

结论:文学的发展与历史的发展同步、

近现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晚清以来中国文学、近百年来中国文学、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二、中国现代文学释义

(一)中国:民族性、传统性。

(二)现代:现代性。时间上的概念,不可逆性;文学中精神和思想的现代性(如对人的本质,人和自然、人和历史的关系等的探寻);语言上使用白话文;文体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文学价值上的原创性。

(三)文学:艺术、审美属性,具有艺术的规定性,属于人类的精神的艺术性创造。

关于现代文学性质的两种观点:

其一: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心理和现代审美

意识的文学。(文学的艺术性质)

其二:无产阶级影响和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文学。(文学的时代和社会性质)

三、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观

(一)历史分期及内容思想:

第一个十年(1917-1927):民主意识、科学精神

第二个十年(1927-1937):阶级、解放意识,左翼革命文学的社会主义意识,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人文主义文学意识并存。

第三个十年(1937-1949):民族解放意识和人民解放意识,

(二)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现实主义为主潮。

(三)代表作家: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

四、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研究的对象

作家作品的历史,文学和文化思想的历史,中国社会接受和运用现代文学的历史。

五、主要参考教材

黄修己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

杨义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钱理群等编撰的《现代文学三十年》

……

引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开始(原因)

1、“人”的发现

2、西方观念的影响

易卜生的个人主义

卢梭的忏悔思想

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

尼采对传统思想的反叛

3、社会变革的促进

1)文学活动和报刊创办有了法律保障, 2)现代出版业逐步兴盛。

3)知识分子传统地位和角色的转换

4)文学接受机制的变化。

4、文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文学革命的准备:文学观念的变革

1、晚清“诗界革命”

梁启超是首倡的人物,“旧瓶装新酒”黄遵宪是主将

2、文界革命——成就最大

梁启超:“新文体”。

3、小说界革命——声誉最着

小说救国论

4、戏剧观念的更新

陈独秀

5白话文运动

最早提出“言文合一”的是黄遵宪,

6、新的文学观念的产生:

黄人:建构进化的中国文学史观

王国维:“文学本体论

三、文体叙述的创新:观念变革的体现

1、政论散文

以梁启超成就最高,“新文体”

2、革命派散文

章太炎

3、翻译小说

林纾的《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迦因小传》等。周作人兄弟的《域外小说集》等。

4、政治、问题小说教材p21

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等。

5、谴责小说

刘鹗的《老残游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的《孽海花》、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

6、鸳鸯蝴蝶派小说

《礼拜六》

徐枕亚的《玉梨魂》,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李涵秋的《广陵潮》等。

五四文学革命

一、文学革命

1、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1915年9月

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伪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六点希望。

1918年1月,又发表了《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作为

1917年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倡文学“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目标和方向。(教材p26),

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

瞿秋白《俄罗斯短篇小说序言》

周树人(鲁迅)的文章:《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破恶生论》。

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

2、文学革命的内容

(1)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2)批判封建文学观念,提倡新文学观念

(3)注重吸收外国文学的影响。

(4)提倡以现实主义(写实主义)为主要方法。

3、文学革命的实绩

(1)白话取代文言

(2)新文学观念的建构。

(3)理论建设:提出了新文学创作的新观念。

(4)出现了一批创作成果。

鲁迅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

二、文学论争

1、与复古派的论争:文白之争、新旧文学之争。

2、与学衡派的论争

3、与甲寅派的论争

4、问题与主义之争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三、文学社团流派

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4日成立于北京,1932年解体。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成立的第一个纯文学社团,也是《新青年》后第一个主张文学革命的团体。

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叶绍钧、茅盾等12人,会员有200余人。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是为人生而艺术。

故人们习惯称之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

创作方法上倾向现实主义。

主要刊物:《小说月报》

2、创造社

1921年6月8日于日本东京成立。

发起人:前期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后期:冯乃超、杨汉生等。

刊物:(1921-1930)前期《创造(季、月、旬、日)刊》

1925年后,《洪水》、《文化批评》、《流沙》、《星星文艺》等

主张:前期强调为艺术而艺术,后期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3、新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