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落地

  • 格式:docx
  • 大小:21.18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落地

不管学者、专家如何表述,语言的积累与运用一直是语文课堂教学始终不变的目标之一。“理解重点词句”,就被大家经常性地列入课时的目标中。例如教学五年级《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教师帮助学生理解“美好的东西”时,第一个层面就抓住“姹紫嫣红”的理解,体会儿子留下的花儿的美丽,并顺势进行拓展与积累,由课内到课外,这样训练自然而不生硬,省时且高效。抽象的事物“美好的东西”就与具体形象的鲜花发生了联系。

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教学时就可以抓住“摧毁”这个词语,先从理解什么是“摧毁”入手(用强大的力量彻底破坏、毁坏);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文找一找大自然摧毁的举动(风雪、雷轰、电击),让学生养成细读文本的习惯;继而让他们联想大自然还会有哪些摧毁的举动(台风、冰雹、干旱、酷暑、洪水等等);再回到课文,这样摧毁的结果,那棵柳树被毁了吗(复苏过来、重新抽出新条、起死回生)?最后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样的柳树”?由最容易的词语的理解,到文本的理解,到拓展联想,深刻抽象的品质就渐渐浮出水面,学生们也就更容易地感受到柳树的精神实质。

对于中高年级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也是学生比较难于掌握的,也可以使用变难为易的基础效应,借助填空,指导学生找准关键词语,提高概括能力。这个设计也指向“背诵课文”这个教学目标,背诵先从熟悉课文大意开始,再熟悉课文表述顺序、熟悉课文语言文字。语文核心素养涵盖了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欣赏与创造,文化的体悟与传承等多方面内涵。因此,在课堂中落实就要讲求系统,讲求科学,明确每一项训练的具体目标和实施途径。

以朗读训练为例,既有停顿、重音、语速、句调等纯技术层面的指导,也可以通过“读书就要和说话一样”“词语有温度,标点也含情”“读书不是扯着嗓子去喊,而是要表达自己的体会”,这样及时性的评价语实施,还可以进行长句子如何停顿的示范指导,也可以根据课文教学内容的特点指导学生带着画面感去读,揣摩着文中角色的感情去读等等。当然,这些训练是不可能在一节课里全部完成,而需要从每一节课的目标任务出发坚持训练。正如温儒敏先生所言,语文素养的“要点”即知识点、训练点,也就是讲课的要点,这些“干货”,要分布到各个单元、到每一课,要有梯度,由浅入深,螺旋式提升。

我们的课堂训练既要科学分类,分解出各个训练单位,还要进一步将同类的各种训练设计集中起来,在集合中比较,在求异中选优,从而产生积极的“集中效应”:聚中求比,以不断优化同类训练设计的方法和途径。仍以朗读训练为例,如果使用聚中求比的训练方法进行朗读训练就可以有如下设计:

1. 找到一句你认为最难读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2. 找到一句你认为最重要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3. 找到一句你觉得读得最棒的句子,读给你的同伴听,说说你的秘诀;

4. 找到一句你还不理解的句子,多读几遍,尝试着理解。由此衍生出:1. 找到一处你认为最难读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2. 找到一处你认为最重要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3. 找到一处你觉得读得最棒的段落,读给你的同伴听,说说你的秘诀;4. 找到一处你还不理解的段落,多读几遍,尝试着理解。

这样五指合成重拳的聚合,目标明确,有层次,有梯度,丰富了训练的方法,增强了训练的效果。不过教学策略的选择一定要考虑课文的特点,比如六上《安塞腰鼓》一课就特别适合使用此法训练。

策略四:发挥一石数鸟的放大效应

当我们将训练集中强化后就会显示出规律,能够迁移这种规律去做新的训练设计,这种由此及彼的迁移机制的产生,便会产生放大效应。

譬如,一位教师教学《李时珍》一文时,就文中一句话“李时珍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提出了要求:“这一句话还可以有其他说法吗?”如果问题设计仅止于此,还不能见其精妙,

妙就妙在还有一问——“你能想出几种呢?”这两个连续的提问,一时间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课堂顿时热闹起来。“李时珍既行医,又研究药物”“李时珍不仅行医,而且研究药物”“李时珍除了行医,也研究药物”“李时珍在行医的同时研究药物”“李时珍边行医,边研究药物”“李时珍行医、研究药物两不误”……这样的训练,发挥了加深课文理解、积累语言材料、灵活转化句式等多重训练效果。最重要的价值还在于突破了思维定式的局限,让学生们从思考答问中领悟到:“原来句子还可以这样说!”“原来相同的意思可以有这么多的表达方式!”再以《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为例,在理解第二个“美好的东西”时,学生发言往往比较笼统,思路闭塞且打不开,这时,老师可以给学生搭个梯子,做如下设计:

这美好的东西,是口渴时,别人递给你的一杯清茶;

这美好的东西,是炎热时,别人为你扇来的一丝清风;

这美好的东西,是生病时,别人对你关心的一句问候;

这美好的东西,是跌倒时,别人向你伸出双手;

这美好的东西,是____时,________________;

这美好的东西,就是。

课后,再让学生举个例子,说说你曾经从别人那里得到过哪些“美好的东西”,或者你带给别人什么“美好的东西”?

利用这样的設计,将学生的思维向广度拓展、向宽度延伸、向深度挖掘,更利于重点句“‘给,永远比‘拿愉快”的理解,同时,也更“贴近生活,眷注生命”。这也契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抽象的东西,先要从具象开始,再回到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