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广山岩体南部铀矿成矿特征
- 格式:pdf
- 大小:240.01 KB
- 文档页数:4
粤北长江铀矿田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探讨作者:***来源:《西部资源》2024年第02期[关键词]长江铀矿田;成矿条件;成矿作用;找矿方向粤北长江铀矿田位于诸广岩体中南部,华南褶皱系的华夏地块西侧、华夏加里东褶皱带南缘、南岭构造― 岩浆― 成矿中段第一、二区带中,区域上处于粤北、桂、湘海西― 印支凹陷与华夏古陆闽赣后加里东隆起的交汇部位,是一个长期活跃的热液活动、构造― 岩浆及多金属成矿作用地区[1,2]。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有多家生产和科研单位在区内开展过大量的勘探和研究工作,所获成果颇丰。
作者在分析总结本区岩浆活动、断裂构造特征与铀成矿作用关系之上,结合铀成矿年代、成矿物质以及成矿流体来源等多方面特征,进一步分析找矿意义和总结成矿规律,提出找矿方向,为下一步长江矿田勘查和研究工作提供理论根据。
1 区域地质特征研究区位于华南大陆的南东部之华夏地块和南海地块中,地处中国东部环太平洋陆缘构造域的东南侧,位于三大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及印度板块—澳大利亚板块)和两大构造域(环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的汇聚部位。
华南陆块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由华夏地块与扬子克拉通沿江南造山带碰撞拼合而成。
该区自形成以来,至少经历了4 期大规模的大陆动力学演化过程[3],尤其在中生代以来,华南陆块构造格局由早期的挤压隆起转为后期的持续拉张裂解,在湘、赣、粤、闽边界地区形成了一系列断陷红盆、红盆中的碱性玄武岩以及规模不等的中基性岩墙(脉),指示该期伸展拉张作用属深层次的拉张裂解事件。
区内多期多阶段且强烈的岩浆、构造等活动事件,造就了大量的有色、黑色、稀有、稀土与贵金属矿产资源,从而构成了目前我国最为重要的矿产资源聚集地。
其中,花岗岩型铀矿集中分布于南岭构造带中段诸广岩体中南部,构成了我国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聚集区[4],产出有长江、百顺、城口、澜河、全安等数个著名的大型花岗岩型铀矿集区(图1)。
2 铀成矿地质条件2.1 构造与铀成矿2.1.1 断裂发育特征矿田内断裂构造活动频繁,主要有四组,分别为北北西向、北西西向、北西向及北东东向,而其中北北西向是区内主要的含矿构造,北西西向既是控矿构造又是含矿构造,北西向是控矿构造,北东东向为控矿构造(图2、表1)。
诸广山岩体重磁异常特征与铀成矿关系喻翔;田建吉;周俊杰;陈聪【摘要】作为华南花岗岩型铀矿重要产地,诸广山岩体的断裂构造和成矿作用过程一直受到关注和重视.针对已有的重磁数据,开展异常分离、解析延拓、求导等多种处理,刻画出诸广山岩体的重磁场异常特征,并结合区内密度、磁化率等资料,推测了多条隐伏断裂构造.结合区域地质和矿产分布资料,认为低背景场内的条带状高磁异常和高背景场内的低值重力异常叠加地段可能与铀成矿关系密切.【期刊名称】《世界核地质科学》【年(卷),期】2017(034)002【总页数】8页(P96-102,107)【关键词】重磁异常;断裂构造;诸广山岩体;铀成矿【作者】喻翔;田建吉;周俊杰;陈聪【作者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2;P619.1地处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诸广山岩体,是我国最重要的热液型铀成矿区之一。
诸广山岩体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勘查和研究工作,陆续发现了 4个花岗岩型铀矿田和 18个不同规模的铀矿床,如:城口矿田、长江矿田、下庄矿田、棉花坑矿床、塘湾矿床和油洞矿床等。
针对诸广山岩体地区的研究成果较多,核工业二九一队、核工业华南地勘局和中南地勘局所属地质队、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核工业二三〇研究所、核工业二九〇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东华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科院地化所等单位在诸广山岩体地区开展了大量地质、物探、化探、水文等方面的找矿和区域地质及铀矿地质专题研究工作,较系统的总结了诸广山南部花岗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条件、矿床成因、找矿判据等成矿规律。
有关诸广山岩体南部的重磁场特征,前人已有很好的总结和认识[1-2],但整个岩体以重磁为基础的大尺度结构特征研究较少,尤其是断裂构造与重磁异常的关系较不明确。
浅谈诸广山杂岩体区域地质背景与成矿诸广山杂岩体是南岭地区一个多期次、多岩浆岩单位的复式岩体。
从岩体形成的时间顺序上诸广山杂岩体总体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的岩体,按时间顺序为加里东期岩体、海西期岩体、印支期岩体和燕山期岩体,本文所研究的长江岩体和九峰岩体为诸广山杂岩体中的两个花岗岩体,形成时代均为燕山期。
标签:诸广山九峰长江地质特征1地理概况诸广山杂岩体在构造位置上位于华夏地块的西侧、加里东褶皱带南缘,南岭地区东西向构造带与万洋山-诸广山地区南北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在很长的地质时期内发生了多次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多金属成矿作用。
长江岩体位于诸广山杂岩体的中部,而九峰岩体位于诸广山杂岩体的最西端,两个岩体的地理位置上相隔距离约40Km。
(地理位置见图1-1)其中本文所研究的长江岩体位于诸广山复式岩体东南部(图1-2),主要为燕山期早期侵入岩体,与印支期油洞岩体接触。
九峰岩体位于诸广山岩体的西北部,是独立于诸广山岩体主体存在,属于燕山期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体出露面积150Km2,呈岩基产出。
2地层区域上以大面积花岗岩分布为特征,下古生界、上古生界和中新生界地层零星出露,地层总厚度超过20500m。
自下而上分别为:2.1震旦-奥陶系环绕诸广山岩体广泛出露,为岩体的主要围岩。
属浅海相类复理石建造,以砂泥岩为主,夹碳酸质岩石,岩石均遭受轻微变质作用,与岩体接触部位有明显的烘烤边和角岩化现象。
2.2泥盆系-三叠系岩体外围零星出露,为岩体的次要围岩。
海相碳酸盐建造为主,部分滨海相或陆相碎屑岩建造,灰岩为主,砂岩次之,少量页岩夹煤层。
2.3侏罗系-古近系岩体外围零星出露,为岩体的次要围岩。
除早侏罗世局部发生海浸而沉积了砂岩、泥岩外,基本为陆相沉积;白垩纪—古近纪以内陆河湖相、山间盆地或断陷盆地的碎屑岩建造、类磨拉石建造及红色建造为主。
晚侏罗世以来各地层之间均为角度不整合或假整合,表明本区在这一时期发生过多次构造运动。
鹿井矿田成矿地质体的判定及与铀成矿的关系吴治南;黄龙;肖振华【摘要】诸广山岩体是南岭成矿带的多金属矿重要成矿岩体,鹿井矿田位于诸广山岩体中部,矿田内发现的矿床有10余处,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铀资源地之一.该矿田铀成矿期次多,成矿地质背景复杂.结合实地勘察、当地的资料,对矿田内各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了岩体特征、岩体与矿体空间关系、成矿流体特征.初步判定鹿井铀矿田成矿地质体为燕山早期第三阶段花岗岩及燕山晚期侵入岩脉、小岩体,同时确定了成矿地质体与铀成矿的关系,进而指导找矿.【期刊名称】《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年(卷),期】2018(039)004【总页数】4页(P8-10,13)【关键词】诸广山岩体;鹿井矿田;成矿地质体;燕山早期;铀矿【作者】吴治南;黄龙;肖振华【作者单位】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三0二大队,湖南郴州 432000;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三0二大队,湖南郴州 432000;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三0二大队,湖南郴州43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24鹿井矿田位于诸广山复式岩体中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铀资源地之一。
该矿田内铀成矿地质背景复杂,侵入的岩体有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出露地层为寒武纪浅变质岩系,区内共发现铀矿床10余个。
其中,大型矿床有鹿井矿床,中小型矿床有沙坝子、黄峰岭、高昔、羊角脑等。
随着科学研究逐步深入,张万良等[1]通过分析鹿井矿田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认为晚期小岩体频繁穿插对铀矿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结合实地勘察、当地的资料及对鹿井矿田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流体特征的研究分析,初步判定该区铀成矿的成矿地质体,并确定成矿地质体与铀成矿的关系,进而指导找矿。
1 区域地质概况鹿井矿田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地台与南海—华夏地台之间的南华活动带中的闽赣后加里东褶皱带西缘,万洋—诸广山岩体中段由南北向转为东西向的内凹部位,受九峰—大余东西向隆起带、万洋—诸广山南北向隆起带和万长山北东向隆起带的三重控制。
诸广棉花坑铀矿床垂向分带模式及深部找矿潜力黄国龙;曹豪杰;徐文雄;沈渭洲【摘要】诸广南部岩体中部的棉花坑铀矿区具有多期构造岩浆活动与蚀变叠加、多组成矿构造带以及富铀花岗岩等有利的成矿条件,在区内形成了垂深最大的大型铀矿床.文章通过对棉花坑铀矿床资料的系统整理与分析,结合矿山采矿和近年钻探成果,从矿床含矿构造带特征、热液脉体、矿石类型和铀矿物存在形式、围岩蚀变等方面研究了矿床上部、中部和深部差别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矿床的含矿构造蚀变带在垂向上具有“上酸下碱”、“上氧化下还原”的分带变化规律.【期刊名称】《铀矿地质》【年(卷),期】2015(031)003【总页数】8页(P355-362)【关键词】热液脉体;热液成分;蚀变;垂向分带;找矿潜力【作者】黄国龙;曹豪杰;徐文雄;沈渭洲【作者单位】核工业290研究所,广东韶关512026;核工业290研究所,广东韶关512026;核工业290研究所,广东韶关512026;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2棉花坑(302)铀矿床位于诸广南部岩体中部地区,是我国花岗岩型铀矿床中规模较大、埋藏较深的矿床之一。
前人从不同侧面对该矿床进行过研究,尤其是热液脉体与围岩蚀变的分带特征(陈培荣和刘义,1990;金景福等,1992;倪师军等,1992、1994;黄国龙等,2010;高翔等,2010;沈渭洲等,2010)[1-8]。
本文通过对该矿床资料的进一步整理与分析,深入探讨含矿带围岩蚀变、热液脉体、矿石类型与品位以及热液成分的垂向变化规律,分析矿床深部矿化特征与找矿潜力,为扩大深部找矿提供依据。
棉花坑铀矿床处在诸广南部岩体中部印支期与燕山期侵入体交汇部位,且由NE向棉花坑断裂和NW向油洞断裂所夹持(图1)。
矿床上部围岩为印支期油洞岩体的中粒小斑状二云母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232±4Ma)(黄国龙,2010),矿床中-下部的围岩为燕山早期长江岩体的中粒黑云母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160±2Ma)(邓平,2011),外围伴有幔源基性岩脉贯入[2,4]。
诸广山岩体南部书楼丘铀矿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徐文雄;伏顺成;许幼;叶松鑫【摘要】The Shulouqiu uranium deposit is located in Changjiang uranium orefield in southern Zhuguangshan pluton where there is favorable geological background.Multi stages of magmatic activities occur in the deposit area,and superimpositioned with alteration such as muscovitization,sericitization,chloritization etc..The NNW-trending ore-bearing fractures are well developed in the deposit.By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ore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prospecting achievements in recent years,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is favorable prospecting potential in the depth of Shulouqiu uranium deposit and it will be a key target in Changjiang uranium orefield for future prospecting.%书楼丘矿床位于诸广山岩体南部的长江铀矿集区内,区域上处于岩浆岩带、深大断裂和古陆隆起与凹陷的交汇部位,成矿地质背景有利.矿区内有多期次岩浆活动和白云母化、绿泥石化及水云母化(绢云母化)等多种蚀变叠加,北北西向含矿断裂极为发育,成矿条件优越.通过综合分析区内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控矿因素等,并结合近年来在区内的找矿成果,认为书楼丘矿床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是长江矿集区今后开展深部找矿的重点地段之一.【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17(008)005【总页数】7页(P782-788)【关键词】诸广山岩体南部;书楼丘;成矿条件;控矿因素;找矿潜力;铀矿【作者】徐文雄;伏顺成;许幼;叶松鑫【作者单位】核工业二九○研究所,韶关512026;核工业二九○研究所,韶关512026;核工业二九○研究所,韶关512026;核工业二九○研究所,韶关5120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9.14诸广山岩体南部长江矿集区是我国花岗岩型铀矿的重要产区,区内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诸广岩体南部长排铀矿床勘查模式与找矿预测徐文雄;刘文泉;伏顺成;许幼;叶永钦【摘要】长排铀矿床位于诸广岩体南部长江铀矿矿集区中部,区域上处于岩浆岩带、断陷带、深大断裂交会区和华夏古陆隆起与凹陷的交会部位,成矿地质背景有利.区内多期次岩浆活动和白云母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等多种蚀变叠加,北北西向含矿断裂发育,成矿条件优越.通过对该矿床勘查成果的总结和成矿预测研究,认为长排铀矿床由小型到大型的突破,是在开拓找矿思路、创新找矿方法、总结前人找矿经验和棉花坑矿床成矿模式,以及建立区内地质、物探、化探“三位一体”勘查模式的基础上取得的.进一步分析区内构造、蚀变、岩性界面、成矿热液活动及铀成矿环境等控制因素,提出含矿断裂带膨胀、分支复合、多期次热液蚀变叠加等部位为成矿和赋矿的有利部位,结合物化探测量成果,预测矿床南部长坑地段60、78号带和水石地段71、73、86号带等成矿条件好,其深部有较好的找矿前景.【期刊名称】《地质学刊》【年(卷),期】2018(042)003【总页数】9页(P361-369)【关键词】长排铀矿床;勘查模式;控矿因素;成矿规律;成矿预测;诸广岩体【作者】徐文雄;刘文泉;伏顺成;许幼;叶永钦【作者单位】核工业二九○研究所,广东韶关512029;核工业二九○研究所,广东韶关512029;核工业二九○研究所,广东韶关512029;核工业二九○研究所,广东韶关512029;核工业二九○研究所,广东韶关512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2;P619.140 引言长江矿集区铀矿成矿条件优越。
前人在该矿集区已开展过大量的地质勘查工作,提交了一批铀资源储量(张宝武等,2005)。
长排铀矿经长期开采利用,铀资源储量已明显减少,矿山的生存和发展存在隐患,区内经过几十年的找矿勘探,浅部的铀矿资源多已查明,如何寻找深部隐伏矿体,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黄国龙等,2006)。
基于近几年长排铀矿的勘查工作,总结取得找矿突破的勘查思路、勘查模式、控矿因素及铀成矿规律,并对其深部及外围可能存在隐伏铀矿的地段进行预测,拓宽老矿区找矿思路,为扩大该区铀矿资源提供依据。
万洋山—诸广山加里东期花岗岩的年龄特征对找矿的指示摘要:本文以近年来获得万洋山—诸广山加里东期花岗岩的年龄特征为线索,对获得的年龄数据进行了总结并与华南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的年龄数据进行对比,认为万洋山—诸广山岩体为华南加里东晚期侵位的S型花岗岩,侵位时限在440-425Ma间,而该期花岗岩的成矿年龄在430-415Ma间,同时指出岩体中发育的浅色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细晶岩脉是重要的找矿线索。
并且通过对万洋山—诸广山地区找矿案列的分析,该期花岗岩的形成有深部地幔岩浆参与,且该地区具备良好的成矿构造、成矿岩浆岩条件,因此在万洋山—诸广山地区开展W、Sn多金属找矿远景广阔。
关键词万洋山;诸广山;加里东期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细晶岩脉;W、Sn矿1 引言南岭加里东期万洋山—诸广山花岗岩体位于湖南省炎陵县和江西省井冈山市境内,其大地构造位置上万洋山—诸广山岩体位于扬子与华夏两大古陆块碰撞拼贴带的东南侧(图 1 a),在区内发育有永新断裂、黄坳断裂和万安断裂(图1);岩体由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及细晶岩脉等组成,万洋山岩体中见岩浆混合成因的暗色包体(伍光英等,2008)。
近年来,随测试技术的发展,万洋山—诸广山地区的花岗岩获得一批高精度地球化学、同位素示踪及年龄数据(沈渭洲等,2008;王登红等,2010;王彦斌等,2010), 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该期含矿花岗岩的报到越来越多(如李晓峰等,2009;张文兰等,2011),人们开始质疑以往的研究认为华南加里东期花岗岩弱成矿、甚至不成矿的观点。
而万洋山—诸广山加里东期花岗岩出露面积大,岩石组合类型丰富,且万洋山—诸广山加里东期花岗岩的结合部位与燕山期花岗岩呈断层接触、侵入接触,具备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同时该区为南岭成矿带W、Sn、Pb、Zn多金属找矿远景区,政府部门投入了部分财力在该区开展找矿工作。
但以往的工作对加里东期花岗岩是否成矿的关注不够,加里东期花岗岩与成矿的关系缺乏系统的论述。
诸广山岩体南部岩体接触带构造控矿研究作者:张玉陆玉德来源:《地球》2013年第04期[摘要]诸广岩体南部岩体接触带是矿液汇集和活动的场所,是形成有矿田、矿床乃至矿体定位的各种有利的重要控矿构造因素。
岩体的凹部、凸部及缓、陡变异部位均是有利于铀成矿的有利部位。
[关键字]诸广山岩体岩体接触带控矿[中图分类号] P588.1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4-28-20前言岩体接触带控矿已众所皆知,就诸广山岩体南部而言,显得更为密切。
为什么围绕诸广山南体的矿田、矿床均集中于龙华山、黄沙塘、企岭—城口三个岩体的周边?这是有待进一步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诸广岩体接触带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明显地受到花岗岩接触面产状、形态的控制,如岩体的凹部(岩凹、岩盆)、凸部(岩凸、岩盖)及缓、陡(直立)变异部位,又有后期断裂构造作用的叠加和改造而产出的接触断裂(破碎)带。
1受花岗岩的凹部(岩盆)控制的矿床、矿体这种构造类型与花岗岩的侵入及冷凝时的机械作用力以及成矿时构造的继承性有关。
凹部所受应力比较集中而又复杂,有多种方向的挤压、扭动或引张的力存在使岩石产生破碎,特别是矿期断裂构造重迭在凹部之上为矿液上升提供了通道和有利的储矿空间,遭受热变质作用强,交代作用充分,气液在此最易停积交代和矿质沉淀。
产于诸广山岩体南部的澜河201矿床受岩体凹部控制极为典型。
201矿床矿体控制在由高寨脑燕山早期岩体(γ52-2)侵入形成的岩盆内的上部断龙井印支期第二阶段岩体(γ51-2)之中(图1),脉体矿体产状与岩体接触界面的产状大致相同,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
其特点是矿脉呈密集的群脉型,向上收敛,向下撒开,埋藏浅,品位富,易采冶、效益高的经济型铀矿产。
2受花岗岩凸部(岩凸)控制的矿床矿体受花岗岩接触界面的凸部或隐伏岩凸控制的矿床矿体与岩凹控制的矿床矿体具有不同的特点。
这种构造类型往往为岩浆上升拱张,使早期覆盖岩体发生“剥离”张开,沿界面间及其上伏早期岩体产生张裂隙或带间破碎。
174管理及其他Management and other
船洞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崔永春(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一大队,广东 广州 510800)
摘 要:船洞地区地处有利铀成矿的诸广岩体南部。区内岩浆活动频繁,断裂构造发育,矿化蚀变较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对铀成矿十分有利。
关键词:船洞;铀多金属矿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19)04-0174-2
收稿日期:2019-04作者简介:崔永春 ,男 ,生于1990年,汉族,广东茂名人,地质技术员,矿产资源勘查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铀矿矿产资源勘查。
船洞地区位于诸广岩体(南部)南缘及呈东西向、北西向展布的燕山期岩浆岩带与呈南北向展布的印支期岩浆岩带交叉部位的企蕉岩浆活动中心,距诸广岩体“7”字型拐弯部位极近。处在北东向长江断陷带与北东东向长江—城口断陷带交叉地段的区域北北东向塘洞~胡坑断裂与北东东向黄溪水断裂交汇部位。所处的区域地质构造位置对铀成矿非常有利。1 矿区地质概况图1 船洞地区地质略图1、第四系,2、寒武系八村群中亚群,3、寒武系八村群下亚群,4、燕山晚期辉绿岩脉/石英脉,5、燕山晚期花岗岩,6、燕山早期第二阶段花岗岩,7、燕山早期第一阶段花岗岩,8、印支期第一阶段花岗岩,9、加里东期第三阶段花岗闪长岩,10、加里东期第二阶段二长花岗岩,11、硅化岩/压碎岩,12、蚀变破碎断裂,13、硅化破碎断裂,14、断陷带,15、小型铀矿床及编号,16、铀矿点及编号,17、勘查区范围。1.1 地层第四系(Q):主要分布于南部的犁头咀一带的低洼河流两岸地段,出露面积较小,岩性主要为冲击层,为砂质粘土、砾石等。寒武系八村群(∈bc):主要分布在西南面的南蛇坝一带,为一套浅海相类复理石碎屑岩建造,岩性为变质砂岩、炭板岩、粉砂岩夹页岩,为岩体的主要侵入围岩,含铀量高5.8~8.8×10-6,金土壤化探底数为1.71×10-9,是富铀、金老地层。自下而上可